1.胸部的体表标志 熟悉胸部常用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
胸部体表标志

第一节 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和人工 划线 意义:标记胸部脏器的位置、 意义:标记胸部脏器的位置、轮廓 便于记载体征的位置、 便于记载体征的位置、范围 用于指示手术/穿刺的部位 用于指示手术 穿刺的部位
一、骨骼标志 胸骨角:又称Louis角,为胸骨体、 胸骨角:又称 角 为胸骨体、 柄连接处 意义: 肋软骨相连, 意义:两侧与第 2 肋软骨相连,为 前面计数肋骨、 前面计数肋骨、肋间隙的标 与气管分叉、心房上缘、 志,与气管分叉、心房上缘、 上下纵隔分界、 胸椎(T4) 上下纵隔分界、第4胸椎 胸椎 体下缘齐平
因为:① 不在特定平面上所划垂直线, 因为: 不在特定平面上所划垂直线, 泛直是垂直地心的! 泛直是垂直地心的! 连接锁骨内外两端的直线, ② 连接锁骨内外两端的直线, 即使在坐位时,也并非水平。 即使在坐位时,也并非水平。 临床应用:判定心界大小, 临床应用:判定心界大小,在前胸测 肺下界、肺肝界, 肺下界、肺肝界,气胸穿 刺排气时常以此线作定位 标志。 标志。
三、肺和叶间胸膜的体表投影 右肺3叶 左肺2叶 右肺 叶,左肺 叶,发生肺部病 变位于哪叶,自胸背部体检根据 变位于哪叶, 异常体征进行判断, 异常体征进行判断,就必须牢记 两侧主叶间裂(胸膜) 两侧主叶间裂(胸膜)和右侧水 平裂在体表的具体投影位置
主叶间裂走行:后起自正中线第 主叶间裂走行: 3胸椎、向外下方斜行,于腋后线交 胸椎、 胸椎 向外下方斜行, 于第4肋骨,继续向前下延伸至第6 于第 肋骨,继续向前下延伸至第 肋骨 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 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 右水平裂:起自腋后线第4肋骨 肋骨, 右水平裂:起自腋后线第 肋骨, 前行止于第4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前行止于第 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部的体表标志胸部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和人工划线或分区等,可用来标记胸部脏器的位置和轮廓,也可用于描述体征的位置和范围,还可用于指示穿刺或手术的部位。
如胸骨角平第2 肋软骨水平,胸腔穿刺抽液多在肩胛下角线第7~9 肋间。
一、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suprasternal notch)位于胸骨柄的上方。
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切迹正中。
胸骨柄(manubrum sterni)为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块。
其上部两侧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接,下方则与胸骨体连接。
胸骨角(sternal angle)又称Louis角。
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
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 肋软骨相连接,胸骨角还标志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4 胸椎下缘水平。
剑突(xiphoid process)位于胸骨体下端,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脚骨体相连,正常人剑突的长短差异很大。
腹上角为左右肋弓(由两侧的第7~10 肋软骨相互连接而成)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infrasternal angle)。
正常为70°~110°,体型瘦长者较小,矮胖者较大.深呼气时可稍增宽。
其后为肝脏左叶、胃及胰腺所在区域。
肋骨(rib )共12 对。
肋骨除被锁骨和肩胛骨掩盖部分外,大多能在胸壁触及。
在背部与相应的胸椎相连,由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
其倾斜度上方略小,下方稍大。
第1 ~ 7 肋骨在前胸部通过各自的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而第8 、9 、10 肋软骨通过上一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第11 和12 肋骨不与胸骨相连,称为浮肋(free ribs)。
肋间隙(intercostal space)为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第一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一肋间隙、第二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二肋间隙,其余以此类推(图3-5-1 )。
肩胛骨(scapule )位于后胸壁第2 ~8 肋骨之间。
肩胛冈及其肩峰端均易触及。
肩胛骨呈三角形,其下部尖端称肩胛下角。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胸廓胸壁乳房检查[严选材料]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胸廓胸壁乳房检查[严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7cfc457a8114431b80dd814.png)
锁关节-第1胸椎水平-锁骨中内1/3交 界处
肺外侧界:肺上界向下延伸,与侧胸
壁的内部表面相接触
肺内侧界:自上界胸锁关节处向下延
伸,在胸骨角水平处左右相遇,然后 分别沿前正中线两旁下行,至第四肋 软骨水平处分开,右侧几呈直线下行, 左侧沿心界下行,至第6肋软骨水平处 向两侧转折下行与肺下界连接。
水平裂:右肺上叶与中 叶的分界呈水平位
始于腋后线第4肋骨,
止于胸骨右缘第3肋间
隙
专业调研
14
肺部结构三维图视频
专业调研
15
练习小游戏
大家来找找胸部标志都在哪儿?
一突 二角 三区 四窝 七线
专业调研
16
第二节 胸廓、胸壁、乳房检查
专业调研
17
一、胸廓
(一)正常 构成:12个胸椎、12对肋骨、胸骨、锁
肋膈沟-下胸部前面的 肋骨常外翻,沿膈肌 附着的部位其胸壁向 专业调研内凹陷呈沟状带 22
4、漏斗胸
胸骨下端剑突 处内陷,形 似漏斗
见于佝偻病、 胸骨下部长 期受压
专业调研
23
佝偻病胸视频
专业调研
24
专业调研
25
5、胸廓一侧或局限性变形
膨隆:一侧膨隆伴肋间隙增宽,同时呼吸受限,气管、 心脏向健侧移位— —一侧大量胸水、气胸、液气胸、 巨大肿物,患侧呼吸障碍健侧代偿性肺气肿而膨隆
二、胸部检查的内容:胸壁、胸廓、乳房、纵隔、气管、肺、 胸膜、心脏、血管和淋巴结
三、检查方法:视、触、叩、听
四、检查要求:
★温度合适
★光线充足
★暴露全胸
★坐位/卧位
★检查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不必要的体位变动
[医学]健康评估 胸部评估
![[医学]健康评估 胸部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0222b5ba6c30c2259019e9f.png)
叩诊
3、肺下界移动度叩诊
叩诊方法: 正常范围:约为6-8厘米
意义:
一侧移动度减少:一侧胸腔积液、气胸、肺 不张、肺纤维化、胸膜粘连、肺炎
双侧移动度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 喘、肺气肿
“一”或“啊”,两手交 替对比 前壁—侧壁—后背 注意有无单侧、双侧或 局部的增强减弱或消失
触诊
3、影响语颤的因素:
发音的强弱与语调高低 胸壁的厚薄等 气管及支气管通畅与否 邻近脏器、组织密度
4、病理性语颤增强
凡能增强声波传至胸壁的病理情况下,皆可出 现语颤增强,主要见于:
上腔静脉 阻塞时,自 上而下;
下腔静脉 阻塞时,自 下而上。
(二)胸廓
正常胸廓外形 :
异常胸廓: 1、扁平胸 :瘦长体型、肺结核 2、桶状胸: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3、佝偻病胸:串珠胸,肋膈沟,漏斗胸,鸡胸 4、胸廓局部隆起:心包积液、主动脉瘤、心脏明显 增大 5、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改变:脊柱的前后凸、侧凸 6、胸廓变形:一侧膨隆或凹陷
双侧胸廓扩张度增强: —— 发热、代酸、大量腹水等
触诊
(二)语音震颤
评估方法 影响语颤的因素
触诊
1、形成机制:
被检查者发出的语音 声波,沿着气管、支气管 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 鸣的震动,用手掌可触及 ,称为触觉语颤(或语音 震颤)
触诊
2、检查方法:
两手掌或尺侧量缘 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
• 正常:静息状态整齐而均匀 • 异常: 潮式呼吸(Cheyne-Stokes):
间停呼吸(Biots) 叹息样呼吸
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部的体表标志胸部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和人工划线或分区等,可用来标记胸部脏器的位置和轮廓,也可用于描述体征的位置和范围,还可用于指示穿刺或手术的部位。
如胸骨角平第2 肋软骨水平,胸腔穿刺抽液多在肩胛下角线第7~9 肋间。
一、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 suprasternal notch )位于胸骨柄的上方。
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切迹正中。
胸骨柄( manubrum sterni )为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块。
其上部两侧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接,下方则与胸骨体连接。
胸骨角( sternal angle )又称Louis 角。
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
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 肋软骨相连接,胸骨角还标志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4 胸椎下缘水平。
剑突( xiphoid process )位于胸骨体下端,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脚骨体相连,正常人剑突的长短差异很大。
腹上角为左右肋弓(由两侧的第7~10 肋软骨相互连接而成) 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 infrasternal angle )。
正常为70 °~110 °,体型瘦长者较小,矮胖者较大.深呼气时可稍增宽。
其后为肝脏左叶、胃及胰腺所在区域。
肋骨( rib )共12 对。
肋骨除被锁骨和肩胛骨掩盖部分外,大多能在胸壁触及。
在背部与相应的胸椎相连,由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
其倾斜度上方略小,下方稍大。
第1 ~ 7 肋骨在前胸部通过各自的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而第8 、9 、10 肋软骨通过上一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第11 和12 肋骨不与胸骨相连,称为浮肋( free ribs )。
肋间隙( intercostal space )为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第一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一肋间隙、第二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二肋间隙,其余以此类推(图3-5-1 )。
肩胛骨( scapule )位于后胸壁第2 ~8 肋骨之间。
肩胛冈及其肩峰端均易触及。
呼吸系统评估3

3、节律变化:
(1)潮式呼吸:
浅慢---深快---浅慢---暂停 周期30秒至2分钟 ,暂停时间可长 达5~30秒
意义:脑炎、脑膜炎、高颅压 轻度:正常老年人睡眠时
(2) 间停..: 规律呼吸—停止
呼吸深度相等 呼吸暂停的时间长 呼吸次数明显减少 脑损伤,临终前
(3) 叹息样..: 正常---深大----正常 紧张、抑郁症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 二、胸壁、胸廓与乳房 三、肺和胸膜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
(一)骨骼标志
1、胸骨角 2、剑突 3、腹上角 4、肋间隙 5、肩胛骨 6、脊柱棘突 7、肋脊角
(二)自然陷窝
1、胸骨上窝 2、锁骨上、下窝 3、腋窝
4、肩胛上区 5、肩胛下区 6、肩胛间区
(三)人工划线
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 3、胸骨线 4、胸骨旁线 5、腋前线 6、腋后线 7、腋中线 8、后正中线 9、肩胛线
周期30秒至2分钟 ,暂停时间可长达5~30秒 视诊:胸廓对称,饱满,肋间隙增宽,桶状,呼吸动度减弱 (2)特点:
(3)分类:
粗湿啰音(痰鸣) 中等湿啰音 细湿啰音 捻发音
(4) 临床意义:
局限:肺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 两肺底:心衰 两肺野:急性肺水肿或严重的支气管炎
总结
4、语音共振 同触觉语颤机制相似 临床意义同上
肋骨串珠与肋膈沟
漏斗胸
4、胸廓一侧变形: 5、隆起 :胸腔积液、气胸 6、凹陷 :肺不张、肺纤维化
7、脊柱变形:脊柱结核; 外伤
总结:常见胸廓畸形
三、肺和胸膜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一)视诊
1、呼吸运动 (1)正常:
类型: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 :男、儿童 胸式呼吸:以肋间肌、、 :女性
6.1.1胸部的体表标志

• 一、骨骼标志
骨骼标志(后胸部)
6.肩胛骨(左、右):肩胛下角 7.脊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 8.肋脊角
胸部的骨骼标志(背面)
• 一、骨骼标志
肩0胛1下角
1.被检者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位于第7或 第8肋骨水平,作为后胸部计数部肋骨的标志 2.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 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和人工划线及分区
目的 意义
1.准确标记正常胸廓内脏器的轮廓和位置 2.标记异常体征的部位和范围 3.指示手术或穿刺的部位
目录/Contents
01 学习目标 02 学习内容 03 临床应用 04 操作方法 05 注意事项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技能
01 .能熟识和准确定位胸部的体表标志
03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体位 方法
被检者立位或坐位 医生立于被检者右侧
以视诊为主;视诊不明显,可结合触诊
05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操作前
操作中
操作后
衣帽整洁 态度和蔼 举止大方 告知检查目的 洗手、暖手
动作轻柔 认真细致 爱伤观念 保护被检者隐私
协助整理衣被 告知检查结果
洗手
选择题
• 1.关于胸部体表标志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锁骨中线为沿锁骨中点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 B.前正中线即胸骨中线 • C.肩胛下区为两肩胛下角连线以下的区域 • D.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 E.腹上角又称胸骨下角 • 答案:C
选择题
• 2. 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 A.第2肋间水平 • B.第4肋间水平 • C.第6肋间水平 • D.第8肋间水平 • E.第10肋间水平 • 答案:D
胸部体表标志概要

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所作 的垂直线。
背部的标记线
6.后正中线即脊柱中线。 为通过椎骨棘突或
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 直线。
7.肩胛线(左、右) 为双臂自然下垂时通
过肩胛下角的垂直线。
四、人工分区
1.肩胛上区(左、右) 2.肩胛下区 3.肩胛间区 4.肩胛区(左、右)
突出,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常 用此处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6.肩胛骨(左、右) ①脊柱两侧的三角形扁骨,位于
第2~8肋骨之间; ②肩胛下角; ③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肩胛骨 脊柱两侧的三角形扁骨。位于后胸 壁第2~8肋骨之间。分为肩胛体、肩胛冈 和肩胛角。沿肩胛骨的内侧缘向下,其终 止处为肩胛角。
前辈总结 的顺口溜, 还等什么
4.肋间隙(intercostal space)
两肋骨之间的空隙。前胸壁的水平位置常 用肋骨或者肋间隙表示。如第1肋骨下面的间 隙为第1肋间隙,第2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2肋 间隙,以此类推。
5、脊椎棘突 为后正中线上每个椎
骨间后方的骨性突起。
是后正中线的标志。 位于颈根部的第7颈椎棘突最为
1.胸骨
胸骨位于前胸壁的正中,由胸骨 柄、胸骨体及剑突三部分组成。
2.胸骨角
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 而成,又称路易角(Louis角)。
你认识了吗?
胸骨角 又称路易角Louis角。
意义:①标志着气管的分叉处; ②主动脉弓的上缘; ③第5胸椎的高度; ④胸骨角与第2肋软骨相连,
为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 当于肺尖的上部处,气管位 于其后方。
2.胸骨上窝
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
3.锁骨下窝 (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注意事项: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病人发音要低沉, (1)病人发音要低沉,音调不能过 高,在检查过程中发者的强度和音调要 始终一致 (2)要从上到下,先前胸后背部循序 要从上到下, 进行 注意左右对称部位对比检查; (3)注意左右对称部位对比检查; 两手贴胸. (4)两手贴胸.压力要轻而均等;
观察呼吸运动 (1)呼吸运动类型 ) 复习) (2)呼吸困难 (复习) ) (3)呼吸频率 ) (4)呼吸节律 )
Inspection
Breathing movement:
Diaphragmatic vs costal respiration
Respiratory rate:
--- Tachypnea ---Bradypnea ---Change of the breath depths
7.Breasts. . 8.Evaluate posterior chest excursion. . 9.EvaIuate Anterior Chest excursion. . 10.Palpate for pleural friction rubs. . 11.Check for tactile fremitus. . 12.Percuss supraclavicutar fosiae. . 13.Percuss the posterior chest. . 14.Percuss the lower margin of the lungs. . 15.Percuss to detect diaPhragmatic movement at scapular lines. . 16.Percuss the anterior and lateral chest. .
骨性标志包括:胸骨角、腹上角、 骨性标志包括:胸骨角、腹上角、胸 骨剑突、肋骨、肋间隙、肩胛骨、 骨剑突、肋骨、肋间隙、肩胛骨、肋脊 角。 锁骨上窝、锁骨下窝、 自然陷窝 :锁骨上窝、锁骨下窝、 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左、右锁 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 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 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 正中线、肩胛线。 正中线、肩胛线。
Inspection(2)
Rhythm of the breath
---Tidal breathing ---Ataxic breathing ---Inhibitory breathing ---Sighing respiration
Normal Bradypnea Tachypnea Kusmols breath Sighing respiration Tidal breath Ataxic breath Inhibitory breath
叩诊: (3)叩诊:了解直接和间接叩诊法的检查方 法与应用、 影响叩诊音的因素。 法与应用 、 影响叩诊音的因素 。 熟悉胸部叩 诊音的分类,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方法。 诊音的分类 , 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方法 。 掌 握肺部叩诊音和肺下界移动度改变的临床意 义。 (4)听诊:了解胸膜摩擦音的听诊特点和临 听诊: 床意义。熟悉正常呼吸音的种类、 床意义 。 熟悉正常呼吸音的种类 、 特点及分 音的发生机制、分类和听诊特点, 布 。 啰 音的发生机制 、 分类和听诊特点 , 语 音共振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音共振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 掌握病理性呼 吸音听诊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吸音听诊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 干 、 湿 啰 音产 生的临床意义。 生的临床意义。
Palpation
Thoracic expansion
Vocal fremitus(触觉语颤) Pleural friction fremitus( fremitus(胸膜摩擦感) ) Confirm the inspection
B.触诊 触诊
检查呼吸扩张度正常两侧胸廓大致相等。 检查呼吸扩张度正常两侧胸廓大致相等。 正常两侧胸廓大致相等 检查触觉语颤为被检查者发音时, 检查触觉语颤为被检查者发音时,声波的 为被检查者发音时 振动沿气管、 振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 鸣的振动,用手可触及。 鸣的振动,用手可触及。其强弱取决于支气 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 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 声波的传播: 声波的传播:声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其传导力固体最强,其次为液体. 时.其传导力固体最强,其次为液体.气体 最弱。坚硬均质的固体.强于疏松非均质的 最弱。坚硬均质的固体. 固体.发自声门的声波通过气管, 固体.发自声门的声波通过气管,支气管内 的气体与管壁组织,传导至小支气管、 的气体与管壁组织,传导至小支气管、肺泡 胸膜及胸壁,触诊时可感及震颤; 胸膜及胸壁,触诊时可感及震颤;
胸部体格检查纲要
A.视诊 视诊 1.检查者应面对病人站立,观察胸廓外形和对称性; 检查者应面对病人站立,观察胸廓外形和对称性 检查者应面对病人站立 2.观察呼吸形态; 观察呼吸形态; 观察呼吸形态 B.触诊 触诊 3.触诊腋下淋巴结 触诊腋下淋巴结; 触诊腋下淋巴结 4.触诊胸壁有无压痛; 触诊胸壁有无压痛; 触诊胸壁有无压痛 5.触诊乳房; 触诊乳房; 触诊乳房 6.在前胸检查呼吸动度: 在前胸检查呼吸动度: 在前胸检查呼吸动度 7.在后胸检查呼吸动度; 在后胸检查呼吸动度; 在后胸检查呼吸动度 8.触诊胸膜摩擦感; 触诊胸膜摩擦感; 触诊胸膜摩擦感 9.检查触觉语颤; 检查触觉语颤; 检查触觉语颤
C.叩诊 . 10.叩诊锁骨上窝, .叩诊锁骨上窝, 11.叩诊后胸部; .叩诊后胸部; 12.叩诊肺下界(肩胛下线 ; .叩诊肺下界 肩胛下线 肩胛下线); 13. 肩胛下线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肩胛下线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14.叩诊前、侧胸部; .叩诊前、侧胸部; D.听诊 . 15.听诊锁骨上窝; .听诊锁骨上窝; 16.听诊前、侧胸部; .听诊前、侧胸部; 17.听诊后胸部; .听诊后胸部; 18.检查有无胸膜摩擦音; .检查有无胸膜摩擦音; 19.检查听觉语音。 .检查听觉语音。
检查者面对病人站立,观察胸廓外 检查者面对病人站立, 形和对称性, 形和对称性,估计病人胸廓前后径与 左右径之比 (正常为 正常为l:1. 5)。注意胸廓外形的变化。 。注意胸廓外形的变化。 正常为 乳房
Chest framwork
•Normal A-P/T diameter: 1/1.5 •Flat chest •Barrel chest •Rachitic chest
The boundary of lung & pleura
Lung apex Upper boundary of the lung Outer boundary Inner boundary Lower boundary:
Midclavicular line Midaxillary line Inferior line 6th interspace 8th interspace 10th interspace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st wall
Vein : Blood flow direction Subcutaneius emphysema(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 Tenderness Interspace
胸壁、 二、胸壁、胸廓与乳房
触诊胸壁有无静脉显露、 触诊胸壁有无静脉显露、和皮下气肿和胸壁 压痛 皮下气肿检查方法 1.用手按压时,有一种柔软带弹性的振动感.似 用手按压时, 用手按压时 有一种柔软带弹性的振动感. 用手握雪一样的感觉,即握雪感; 用手握雪一样的感觉,即握雪感; 2,用听诊器边加压边听诊.可以听到多个微小 ,用听诊器边加压边听诊. 喳喳” 的“喳喳”音.类似捻发音 胸部压痛可见于( )肋间压痛,为肋间神经炎, 胸部压痛可见于(1)肋间压痛,为肋间神经炎, (2)肋软骨局部压痛,可伴有肿胀,为肋骨软 )肋软骨局部压痛,可伴有肿胀, 骨炎;( ;(3)胸骨压痛及叩击痛。 骨炎;( )胸骨压痛及叩击痛。为白血病的表 现之一( )胸壁局部压痛. 现之一(4)胸壁局部压痛.多见于胸壁软组织 炎症.脓肿,肋骨骨折;( ;(5)肌肉压痛, 炎症.脓肿,肋骨骨折;( )肌肉压痛,见于 肌炎、流行性肌痛等; 肌炎、流行性肌痛等;
A.Review .
1.Review skeleta1 1andmarks. . . 2.topographic description of location for any . positive physical findings:normal or abnormal. : .
B.Methods .
1 . 胸部的体表标志 熟悉胸部常用体表标志 , 熟悉胸部常用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人工划线和分区。 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人工划线和分区。 胸壁、胸廓和乳房 了解异常胸壁、胸廓的临 了解异常胸壁、 胸壁、 床特征,熟悉其发生原因。 床特征,熟悉其发生原因。 肺和胸膜 ( 1 ) 视诊 : 要求了解呼吸运动的类型 、 各类 视诊: 要求了解呼吸运动的类型、 呼吸困难的特征、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变及意义。 呼吸困难的特征、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变及意义。 ( 2 ) 触诊 : 熟悉肺部触诊内容 。 掌握肺部触 触诊: 熟悉肺部触诊内容。 诊的检查方法, 诊的检查方法 ,胸廓扩张度改变和触觉语颤异 常的临床意义。 常的临床意义。
Bone landmark
suprasternal notch(胸骨上切迹 胸骨上切迹) 胸骨上切迹 clavicle(锁骨) (锁骨) Manubrium sterni(胸骨柄 胸骨柄) 胸骨柄 Sternal angle(胸骨角 Louis angle 胸骨角) 胸骨角 suprabdominal angle(腹上角) angle(腹上角 腹上角) xiphoid process(剑突 剑突) 剑突 Ribs & interspaces scapula(肩胛骨 肩胛骨) 肩胛骨 spinous process(棘突 棘突) 棘突 costolspinal angle(肋脊角 肋脊角) 肋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