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中医治疗【值得收藏】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中医治疗【值得收藏】。

膝关节疼痛在老年人中发病非常广泛,有人在来就诊的患者中,随机调查1000例,患腰病的23%,患膝部疾病的占17%,仅次于腰病列第二位。从症状来看,膝痛占80%,还有膝关节肿胀积液、变形、膝酸软无力等。在骨科门诊,膝痛患者中,一多半是骨性关节炎,因此,老年膝关节疼痛以介绍膝骨性关节炎为主。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叫老年性关节炎,有人说50岁以上约80%,60岁以上约90%,70岁以上100%有这种增生性改变。但其中有症状的不过15%—20%左右(男性15%,女性22%);不得不求医者,不过5%左右。有人认为X线片上有骨关节病的,约有30%的人有疼痛症状。也有人认为本病有骨质增生性改变,有骨刺,因此称为增生性关节炎,这也为我国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由于膝关节外观多伴有关节肥大或畸形,所以曰本人称之为变形性

关节炎,也有人称之为肥大性关节炎。美国医生认为该病是从关节软骨退化开始,故称之为退行性关节炎。多年来国内外大多数医生和文献仍称此病为骨性关节炎(ostcoarthritisOA),认为是从软骨退行性变开始而累及骨质、滑膜等关节结构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伴随修复通常是炎症过程,故称之为骨性关节炎。欧洲医生也称此为骨性关节病。一.膝关节的解剖特点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负重多且运动量大的关节,位居下肢的中枢。其上下的股骨和胫骨是人体最长的两个长骨。由于长的杠杆臂使膝关节受力重,劳损及创伤机会多,位居所有关节的首位。髌骨位于强大的股四头肌肌腱中,是人体最大的种子骨。一般关节软骨厚度为2—4毫米,而髌骨软骨厚度为其2—3倍,甚至可达7毫米以上,所受压力及剪力都大,因此髌骨软骨软化发生率高达异乎寻常的程度。随着人的年龄老化,骨性关节炎发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全身187个滑膜关节中,膝关节的滑膜面积最大。关节软骨的面积及关节腔的容积均居首位。膝关节伸直时可容纳60毫升液体,轻度屈曲位可容纳88毫升。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内仅有0.13—3.5毫升的滑液,以液膜状态敷布在软骨面上;关节腔内处于负压状态,为-8—-12厘米水柱,所以不容易抽出液体。膝关节是人体最完善最复杂的关节,它不仅具备滑膜关节必备的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而且还具备各种辅助结构:如有纤维软骨形成的半月板,以及韧带、滑囊、滑膜皱襞、脂肪垫等。众多的结构,使膝关节病变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种类繁多,诊断困难。外侧髁:扁平,但髌面较大而高起,比内侧髁约高起0.5厘米,适于屈伸。股骨——两髁关节面联合有一浅凹,即关节软骨髌面,伸膝时容纳髌骨。内侧髁:长而狭,面积比外髁小而低,屈伸还有旋转。骨性结构▲内外侧髁与股骨内外侧髁分别对应,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胫骨▲内侧髁骨小梁较外侧髁稀少、疏松,再加上内侧半月板耐磨能力不如外侧,因此随年龄老化而易形成膝内翻。

髌骨关节软骨面在人体所有部位以此最厚。髌骨与股骨滑车面构成髌股关节。髌骨关节面在屈膝30、60、90度分别与下区、中区和上区接触。半月板内侧半月板窄而长,比较薄;外侧半月板宽而短,比较厚。半月板的作用在于承重,并使压力分布均匀;增加关节稳定性;不仅起到润滑作用,而且通过滑液表面扩散,有助于关节软骨的营养;并且有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关节囊薄而坚韧,近侧附着在股骨关节面的近侧缘及髁间线,远侧附着在胫骨。滑膜人类的膝关节发育最为完善,其滑膜具有以下特点:(1)滑膜面积最大,分泌区最广,(2)脂肪垫及绒毛数量最多,也最大。(3)与周围结构,特别是肌腱明显分开。(4)滑膜形成许多囊状隐窝,其中5个位于关节腔前面,4个位于关节腔后面,从而使滑膜腔容积大为增加,成为人体关节腔容积最大的关节。脂肪垫滑膜与髌韧带之间有脂肪垫分隔,此垫充填在髌韧带之后及股、胫的间隙内,呈三角形,为髌下脂肪垫。具有衬垫和润滑作用,可防止摩擦、刺激,并吸收震荡。其常见的病理改变为液化、出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大、硬化钙化以

至于嵌挤压迫。韧带膝关节伸直装置——股四头肌、髌骨及髌韧带。功能:(1)参与伸膝活动;(2)固定髌骨,稳定关节;(3)加强膝关节囊。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管制胫骨在股骨上向前滑动。后交叉韧带具有限制胫骨后移和防止过伸的功能。侧副韧带——(1)胫侧副韧带:为内侧关节囊纤维层加厚部分,呈扁宽三角形。具有保持关节稳定和调节关节活动的功能,其紧张度岁关节位置的不同而改变。膝关节完全屈曲时,韧带的前纵部紧张,后上斜部和后下斜部松弛;半屈位时,大部分韧带松弛,膝可以轻度外翻及旋转活动。膝关节完全伸直时,全部韧带紧张,通过神经调节可使膝关节周围肌群发生反射性收缩而加强关节稳定。(2)腓侧副韧带:呈圆条形,其位置均偏于膝关节的后方。屈膝时侧副韧带松弛,胫骨可有稍许旋转活动,不能管制内收、外展或旋转活动;伸膝时侧副韧带紧张,膝关节变得稳定,可以防止膝过度伸直。肌肉前侧——股四头肌、缝匠肌。内侧——股薄肌、内收长肌、耻骨肌、内收短肌、内收大肌。后侧——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腓肠肌、跖长肌。外侧——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既是膝关节运动的动力,也是膝关节稳定的动力因素。它与韧带、关节囊等静力稳定因素共同成为膝关节的稳定因素。强壮的动力性稳定因素——膝关节周围肌肉也具有防止或减轻韧带及关节囊受伤的作用。神经前部——受股神经的肌皮支、闭孔神经前支及隐神经支配。后部——受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及闭孔神经支配。二.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膝关节不同位置与受力膝关节的单一运动主要是伸直、屈曲及屈曲时的轻微旋转运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包括站立、行走、上下楼梯、跑和跳。一般,膝关节活动范围大多在0—45度,髌骨关节压力,主要来自股四头肌收缩。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分别牵拉髌骨上下极,二者力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的矢量和即为髌股关节压力。站立时屈膝30位,髌股关节压力和体重相等;60时为体重的4倍;90时等于体重的6倍。行走时髌股关节压力约为体重的1.5倍,上下楼梯时,其间压力约为体重的3.3倍。下蹲站起时,压力可达体重的8倍。●半月板与力的传递半月板与力的传递有关。伸膝时有50%压力负荷是通过半月板传递的,而屈膝时达到85%。半月板具有分散和吸收震荡的能力。正常时吸收震荡的能力比切去半月板时高20%。半月板减少了凸的股骨髁与相对平的胫骨平台间的不吻合,增加了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可防侧移。半月板还具有搅拌作用,使滑液在关节面及半月板上形成一薄的液膜,对关节起润滑作用。外侧半月板切除之后,股胫关节接触面积减少30%—50%,内侧半月板切除后,减少可达50%—70%,容易导致膝关节退行性改变。●膝关节的接触力与接触区股胫间接触力:即股骨两髁和胫骨平台间的压应力,该力与重心的变化及小腿位置有关。Walker 计算上楼和下楼时膝关节表面的总压缩力分别为体重的2.5和3.5倍。地面反作用力的力线距膝关节中心垂直距离越远则力越大。屈膝15度时,力线经过膝关节面中心,用力最小。髌股间接触力:髌股间的应压力主要取决于股四头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