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群文阅读共22页文档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PPT课件最新6上教科版

我会写
yì
译
书写指导
左边横折提起笔要低, 右边最后一笔竖为悬 针竖。
shòu
授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受”要写 紧凑,“又”捺画舒展。
yù
誉
书写指导
“言”横笔间距均匀。
chè
撤
书写指导
中间要写得窄些,右边 横短。
xī
悉
书写指导
“ ”竖短;“心”字 宽于上部。
jiān
兼
书写指导
横折的折笔取斜势,中 横最长。
文中的空行,即标明了课文的分段方式, 是文章层次更加清楚,内容更加突出,主题 更加鲜明 。
文章先写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归祖国,因为他始 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之心;然后写他回国后做的贡献、
取得的成就;接下来从两个方面写他如何淡泊名利,一
方面是淡泊荣誉,另一方面是淡泊利益。文章表现了他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赞颂了他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
(3)以钱学森的才能,在美国完全可以名利双收,可他却 ( 毅然 )回到了中国。
(4)钱学森离我们远去了,他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人们心中。
依然 )在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学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钱学森淡泊名利。(用上关联 词连成一句话)
钱学森虽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淡泊名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点: 两个词语都含有不热心的意思。
“淡泊”表示恬淡,不追名逐利,可作动词用; 不同点:
而“淡定”表示面不改色的镇定程度,一般用 作形容词。
造
1.居里夫人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她有时把奖杯、 句: 证书让小孩拿去当玩具。 2.爸爸面对任何困难都显得从容淡定。
科学最重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师:xx同学的演讲内容是2007年钱学森同志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辞,这段话道出了钱老一生的人生境界。
钱老不仅以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把科学看得最重,名利看得最轻的老科学家。
(板书课题)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有关钱老的资料,谁想来汇报一下?师:概括得很全面,老师也找了一些资料,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师:现在同学们对钱学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我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文中的典型事例感受到钱学森科学为重,名利为轻的精神。
二、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研讨。
1.师:学习目标已经明确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采用自学中的独学方式默读课文,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查找工具书,也可请教小组成员,再采用对学方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2分钟自学,1分钟交流,汇报)2、检查同学的字词情况,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3、出示自学提示一:(自学时间3分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汇报体会。
5、师:体会的很深刻,那么你能把你所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6、指导朗读。
(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师:你们知道钱学森是怎样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回到祖国的吗?(生汇报资料)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过渡:就这样,钱学森于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回到了梦寐以求的祖国。
回国后的钱学森是怎样报效祖国的?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二:自学时间6分钟自学提示二:学习课文2---8自然段,1、画一画钱学森回国后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2、有感情地读一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生:我们小组推选我做代表把我们学习的结果汇报给大家。
贡献感受:(1、我觉得钱老对祖国的贡献很大。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重点语句的品味,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在2007年,一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中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这“最重、最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最重、最轻道出了他的人生境界。
预习了课文的同学,都能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呢?板书:钱学森。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以“科学家”为单元主题的第三单元,走近钱老,聆听他伟大的声音,感受他炽热的爱国情怀。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在读课文之前,老师先来了解一下同学的预习情况,看看这些需要读写的字。
(出示课件)三、初读感知,发现与众不同之处四、再读课文,快速浏览,找到过渡句或者过渡段,说说它的作用。
由这个过渡段你读懂了什么。
是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明前文重点描写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下文重点叙述了钱学森淡泊名利的几件小事。
下面,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文章的第一段,进行精读质疑。
五、精读质疑1.从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归国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简介曼哈顿计划。
(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成就了他的伟大)2.重点分析报答、报效的使用方法。
3.理解关键句: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4.钱学森归国后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做出了哪些贡献?从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贡献大对知识的执著,对科学的热爱)六、总结学法:我们首先分析课题,然后通过朗读发现了本文的特殊结构,接着找到过渡句,由此推断出前两部分写的主要内容。
根据内容,进行质疑,精读课文,分析理解。
重点学习第三部分之前,我们先来总结学法,掌握质疑的方法。
对第三段内容尝试质疑。
七、讨论主旨,德育教育全文学完了,怎么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5.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第2课时】

1.一读:读课文,想一想钱学森是怎样的情况下回国的,
他为什么要坚持回国? 钱学森回国之际,他在当时的美国高科技领域占 有重要地位,要金钱有金钱,要地位有地位,又有多 重阻力阻止他回国,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毅然回到中
国。因为他始终怀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他要用在美
国所学的知识为中国人民做事。
2.二思:钱学森回国以后,带领大家为国家做了哪些贡献?
竟酿成了一场劫(jié)难!美国海军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 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 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有国不能归的钱学森,在那5年间没有停止钻研他所热爱和献 身的科学事业。当时,美国政府阻止他离开,是因为他研究的火 箭技术与祖国的国防建设有关,想通过滞留他来阻拦新中国科学
他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回忆,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 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他代写委托书,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 漠治理事业。 思考:钱学森主要把钱用在了哪些方面?具体表现了他的 什么精神? 钱学森看淡钱财,他把钱捐给学生,让他们买学习用品, 可以看出他对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视,同时表现了他的爱心; 他把钱作为党费上缴,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支持和热爱;他把钱 捐给沙漠治理事业,表现了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总之,他的
漠治理事业”这些事例来突出表现这一高贵品质。
4.四悟: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主题的体现。本文的
题目“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就直接表达了钱学森对 待科学和名利的鲜明态度,对应了课文的主旨,表达 了作者对钱学森的高度赞扬之情。
课文结构
科 学 最 重 , 名 利 最 轻
(5)中国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划破长空。 从所举的这些事例,不仅能感受到以钱学森为首的科学家们
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5.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第1课时】

萌
酝
酿
易读错字
méng
yùn
萌生
酝酿
多音字
sù(住宿 xiǔ(一宿
归宿)
弹 dàn(子弹 tán(弹琴 弹壳) 弹簧)
宿 xiù(星宿)
成宿)
理解词语
萌生: 产生;发生。 造句:这个念头我也是刚刚萌生的。 议事: 商谈公事。 造句:爸爸在书房和小李叔叔议事,我不敢进去打扰。 归宿: 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
文章先写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归祖国,因为他始
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之心;然后写他回国后做的贡献、
取得的成就;接下来从两个方面写他如何淡泊名利,一 方面是淡泊荣誉,另一方面是淡泊利益。文章表现了他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赞颂了他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
1.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读音,画“____”。 归宿 (___ sù xiù) . 酝酿 (_________ yùn niàng .. 翻译 (yi ___ yì) . yùn liáng)
相关资料
钱学森:(1911-2009),浙江 临安人,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
人航天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
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 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
箭之王”。
我会写
yì
译
书写指导
左边横折提起笔要低, 右边最后一笔竖为悬
针竖。
shòu
授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受”要写 紧凑,“又”捺画舒展。
(1)功夫不负有心人,钱学森领导的科学家团队( 满地完成了“两弹一星”计划。
(2)大家都没有想到,钱学森( 竟然 )主动辞去了院长的职务。 (3)以钱学森的才能,在美国完全可以名利双收,可他却
(
毅然
)回到了中国。
《真“重理”就不该“轻文”》 阅读答案

《真“重理”就不该“轻文”》阅读答案张志公《真“重理”就不该“轻文”》阅读答案①一提到各行的“家”,比方文学家、数学家、电子学家等,你会以为,他们大概是各专一行,别的什么都不管的。
不对,不是这样。
任何一个称得上“家”的人,他不但专精于一样,而且一定有广博的知识根底。
没有一个不懂物理的化学家;没有一个不懂物理、化学的医学家;没有一个对科学一窍不通的文学家。
你看过电影《李时珍》、话剧《伽利略传》吗?如果编剧、导演、演员对科学一窍不通,这些电影、话剧能够编得好、演得好吗?②普通教育阶段,属于根底知识的功课一般区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
语文、外语、历史,这些是文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这些是理科;地理课里边有所谓人文地理的内容属于文科性质,自然地理的内容属于理科性质,所以这门课可以说是文、理兼而有之。
此外,还有政治、体育、音乐、图画课,也都是根底课程。
所有这些功课,统统是打根底的,都不是专门性的。
做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公民,应当具备这些根底知识;不管日后进一步学什么、研究什么、干什么工作,这些根底知识都是有用的,并且都是必要的。
每个人往往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各方面的才能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某一两门功课学得特别好,其余学得一般,这种情形是不少见的。
有的人对数、理、化有兴趣,有的人对文学、历史有兴趣,这也是许可的,应该鼓励的。
如果有人在某方面显示出较高的才能,我们还应当珍视它,为它的进一步开展创造条件。
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根底打好了,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才能得到开展。
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根底课程有一门共同的根底课,那就是语文课。
语文是学习任何文化科学知识的根底。
不管是社会科学的文、史、哲、政、经、法,还是自然科学的数、理、化、生,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语文这个工具。
语文不学好,不善于说,不善于读,不善于写,无论学什么,研究什么,做什么,都会受到影响,效率都不会很高。
人们都知道,学不好数学会影响学物理;那就更应当知道,学不好语文还会影响到学数、理、化。
5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 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 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 少20年。 1934年,钱学森于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 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0年钱学森回国受阻,并受美国方面监禁,1955年,在毛 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 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 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 书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为了进一步弘扬钱学森同志爱国,创新、奉献的业绩与精神,经中央研究,决定在上海 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建设钱学森图书馆。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 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 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习题1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正确、规范、匀称。
ling lìbào yuàn líng hún shǎn shuî máo dùn()()()()()pái huái jīng zhàn jiã gîu chāng shâng zǔ náo()()()()()二、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愉()券()嘲()坑()喻()卷()潮()炕()凉()挠()竣()咨()谅()浇()俊()资()三、按要求写句子。
1.扩写下列句子。
(至少扩两处)学校开展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字的句子。
守门员扑住了好几个险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
坚持多读多写,语文水平就会不断进步。
四、根据学过的课文做下面的题。
1.读课文片断,联系课文内容答题。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作者是________。
(2)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选一首最喜欢的写下来,并写出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伶俐抱怨灵魂闪烁矛盾徘徊精湛结构昌盛阻挠二、愉快入场券嘲笑泥坑比喻试卷潮湿火炕冰凉阻挠竣工咨询原谅浇水俊俏资格三、1.我们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学雷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