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4知识讲稿

合集下载

中医药知识讲座内容

中医药知识讲座内容

中医药知识讲座内容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备、临床疗效显著,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中医药知识讲座的角度,介绍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和药物应用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药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一、中医药基本概念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体系的总称,包括中医学和中药学两大部分。

中医学主
要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中药学则以草本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注重中草药的理论和应用。

二、中医药理论体系
中医药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其中,阴阳学说
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脏腑学说认为脏腑是器官功能系统的总称,经络学说则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三、中医药诊疗方法
中医药的诊疗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脉诊和舌诊等。

四诊法是中医诊
断的主要手段,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脉诊和舌诊则是辅助诊断手段,可以从脉搏和舌苔中了解患者的内脏情况。

四、中医药药物应用
中草药是中医药的重要治疗手段,其药性味道、归经作用等特点在临床上发挥
着重要作用。

中药的制剂形式多样,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

五、结束语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为维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医药知识的学习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的魅力,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秀传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中医药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和尊重
中医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医药健康讲座内容

中医药健康讲座内容

中医药健康讲座内容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为特点,注重调节人体内部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在当今社会,中医药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次健康讲座将围绕中医药的相关内容展开,为大家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保健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首先,我们将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理论。

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

五行学说则是通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来说明事物相互关系。

经络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的学习对于理解中医药的治疗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将介绍中医药的保健方法。

中医药强调预防和调理,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念。

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的方法,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比如,根据中医药的脏腑学说,不同的季节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作息时间,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增强身体抵抗力。

最后,我们将介绍中医药在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妇科病、儿科病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比如,针灸疗法、中药煎煮、推拿按摩等方法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灸疗法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煎煮则是通过中药材的煎煮提取有效成分,治疗疾病。

推拿按摩则是通过按摩人体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之,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次健康讲座,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保健方法,以及在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病例分析1、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

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

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治疗验方】(1)降压方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病例分析1、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

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

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治疗验方】(1)降压方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精品文档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病例分析1、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

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

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治疗验方】(1)降压方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XXX、发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中医中药科普讲座

中医中药科普讲座

• 宜食 • 大枣老少皆宜,尤其是中老年人、青少年、 女性的理想天然保健品,有补中益气、养 血安神的功效,更适合体倦乏力、无精打 采、睡眠不好人群。另外红枣加少量生姜 有调养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作用。
• 忌食 • 湿热内盛者、小儿疳积和寄生虫病儿童、 齿病疼痛、痰湿偏盛的人及腹部胀满者、 舌苔厚腻者忌食。此外,糖尿病患者不宜 多食;而且鲜枣不宜多吃,否则易生痰、 助热、损齿。



土三七中毒轻的患者经治疗后可基本恢 复,重症患者会引起肝脏、肾脏,心脏 等多脏器衰竭,死亡率较高,部分患者 可能出现肝硬化,有的患者会出现长期 顽固性腹水。 中药也是药,不是可以随便乱吃的!如 果没有足够的中药材鉴别与使用知识,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正规途径得 到的中药材。 应避免擅做主张自服中药,也尽量避免 长期服药。
红花与藏红花
人工种植灵芝选道地药材
Hale Waihona Puke • 哪种灵芝的药效更好?野生的?人工栽培 的?药效相同? • 正确答案是:野生的和人工栽培的灵芝的 药效相同。野生的和人工栽培的灵芝的营 养成分基本一样,想实惠最好是人工栽培 的。 • 如何挑选灵芝:中间比较厚的灵芝是好灵 芝、7-9个月的灵芝药效最好。
灵芝孢子粉
车前草功效
• 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 祛痰的功效,对于小便不利,淋浊带下, 水肿胀满,痰热咳喘。
红枣
• 红枣是一种营养佳品,被誉为 “百果之王”。红枣含有丰富 的维生素A、B、C等人体必须 的多种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 矿物质 ,其中维生素C(抗坏 血酸)的含量竟高达葡萄、苹 果的70~80倍,芦丁(维生素P) 的含量也很高,这两种维生素 对防癌和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都有一定作用。
• 相传,西汉名将霍去病在一 次抗击匈奴的战争中,被匈 奴围困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地 方。时值六月,暑热蒸人, 粮草将尽,水源不足;将士 们纷纷病倒,许多人小便淋 漓不尽,尿赤、尿痛、面部 浮肿。 • 面对这一困境,霍将军焦 急万分。正在万难之际,将 军的马夫忽然发现所有的战 马都安然无恙;他将观察结 果报告给将军。

弘扬中医药文化演讲稿

弘扬中医药文化演讲稿

弘扬中医药文化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弘扬伟大的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实践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祖先,应对着各种疾病和健康挑战。

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一部部经典著作,凝聚着无数医家的心血和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由于人体内部的失衡以及与外界环境的不协调所致。

因此,治疗疾病不能仅仅针对症状,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情志、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辨证论治。

这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在当今医学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预防保健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主张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中医提倡的四季养生、食疗养生、经络养生等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些传统的养生理念,关注自身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大医精诚”是中医的道德准则,它要求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

医者要有慈悲之心,关爱患者,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这种人文关怀,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在现代医疗中应该传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一些人对中医药存在误解和偏见,认为中医药不科学、不规范。

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也面临着困难,一些传统的医术和经验面临失传的危险。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弘扬中医药文化。

中医中药科普讲座

中医中药科普讲座

车前草功效
• 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 祛痰的功效,对于小便不利,淋浊带下, 水肿胀满,痰热咳喘。
红枣
• 红枣是一种营养佳品,被誉为 “百果之王”。红枣含有丰富 的维生素A、B、C等人体必须 的多种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 矿物质 ,其中维生素C(抗坏 血酸)的含量竟高达葡萄、苹 果的70~80倍,芦丁(维生素P) 的含量也很高,这两种维生素 对防癌和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都有一定作用。
• 2.加水量:头煎,先将药倒入锅里,用筷子压住药, 后加水,高出药表面3-4厘米,吸水性强的、煎时 间长的水可以适当多加些,吸水性差的,煎时间短 的水可以少加些。二煎,因为药不会浮起来,不用 筷子压了加水,直接加水,水量高出药1厘米差不 多。
中药的用法
• 3.浸泡:浸泡目的是把药浸透,有利于把有效成分煎煮出 来。一般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冬天长一些,夏天短一些, 太长药味道要变味。 • 4.煎药火候及时间:先有大火将水烧开,再改小火煎大概 20分钟,感冒药和其他挥发性强的药小火煎时间可以缩短 至15分钟,补药或难煎药小火煎时间可以延长至30-40分 钟。
中医药科普讲座
主要内容
1、了解一些日常的中药
2、了解中药的煎服法
三七与土三七
• “土三七”与“三七” 一字之差,根茎形状 确实也有点像,也都 有散瘀止痛的作用, 但其实是两种不同的 植物。

平时我们药用的“三七”属于五加科, 无毒,而且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 功效,还被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誉 为“金不换”。 • 但“土三七”隶属菊科,含有吡 咯烷生物碱成分,有毒,并且这种成 分小剂量就可致中毒,这些毒物被人 体吸收后可引起肝小静脉内皮细胞损 害,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严重 的可能导致肝衰竭死亡。副作用那么 厉害,所以临床是不用“土三七”作 药的。 • 三七和土三七的根茎确实比较像, 不好区分,但他们的植株形态差别是 很大的,完全不一样。最简单的,记 住三七的花是绿色的,结红色的果实; 土三七的花是黄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弛神经,消除精 神压力。
增添生活情趣,亦
可提供与別人相处
和合作的机会,藉
科學與社會
此建立友谊。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 成功者的一生多伴有体育运动 • 纵观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都喜爱体育运
动,众多政治家也都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酷爱游泳 • 著名企业家霍英东喜爱飞泻直下的滑雪运动 •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热爱长跑 •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喜爱策马扬鞭的马术运动
上上课课时时梦梦会会周周公公……
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16.按时入睡
ü按照人的平均寿命为78.5岁,每天睡眠8小时 计算,人的一辈子将有近25年的时间在睡觉。
玩玩手手机机到到深深夜夜
上课时梦会周公……
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16.按时入睡
近日,英国一个研究机构为了弄清缺乏睡眠人体的 影响,邀请了一位名叫 Sarah 的女士进行试验。
18.久卧伤气
18.久卧伤气
劳逸结合——太 过安逸或者太过 劳累,都对身体 健康不利,而在 学习、工作及生 活中,劳逸结合 真的很重要。
16.按时入睡
年龄
• 一般来说,婴儿的睡眠时间最长,一昼夜约需20小时。
• 成年人只要7~8小时就够了; •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相应延长
玩玩手手机机到到深深夜夜
睡眠时间。
上上课课时时梦梦会会周周公公……
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Biblioteka 16.按时入睡时间
• 子时是从23点至凌晨1点,子时是人 体阴阳之气交替之时,这时阴气最 盛,阳气最弱,需要有足够的睡眠 来养护阳气。
• 所以成年人,应该在23点之前进入 睡眠状态;
• 而青少年,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所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应该 再早一个小时,也就是晚上9点或10 点以前入睡。 上上课课时时梦梦会会周周公公……
玩玩手手机机到到深深夜夜 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17.流水不腐
17.流水不腐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 的门轴不遭虫蛀。户枢:门轴;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 。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 不蠹,动也。”
• 古代医学家认为,如果我们的身体也经常运动,就会使 体内的气血保持通畅,不容易产生各种疾病。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有助我们锻炼强健体格,有 足够体力应付日常生活。
如果我们拥有强健体 格,对疾病便有较强 的抵抗能力,而且较 能承受压力。
增强心肺功能,并 预防心血管疾病。
消耗体內多余的热量, 有助控制体重。
玩玩手手机机到到深深夜夜
上上课课时时梦梦会会周周公公……
8个小时睡眠
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6 个小时睡眠
16.按时入睡
玩玩手手机机到到深深夜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上上课课时时梦梦会会周周公公……
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16.按时入睡
玩玩手手机机到到深深夜夜
上上课课时时梦梦会会周周公公……
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15.过用则病
眼睛 酸胀 疼痛 流泪
干涩 看东西 模糊
白内障 近视 青光眼
夜盲
15.过用则病
思虑过度, 脾气郁结, 久则伤正, 运化失常, 出现食少纳 呆,胸脘痞 满,腹胀便 溏等症。
15.过用则病
你有过度疲劳导致疾病的经历吗?
16.按时入睡
你们有没有过 这样的经历……
玩玩手手机机到到深深夜夜
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
舟山市中医院 谢琼
第四单元 天人相应更健康
13.春捂秋冻
Ø“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黄帝内经》
Ø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要适应四季的 变化。
13.春捂秋冻
四季气温 变化
四季阳气 变化
春温 夏热 秋凉 冬寒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人体阳气的变化?
13.春捂秋冻
秋 收
13.春捂秋冻 知多少?
Ø“春捂”捂哪里? 1、颈部 2、背部 3、腹部 4、腰部以下部位 5、以不出汗为度,同时又保持手脚暖和 Ø“秋冻”不冻哪里? 1、腹部 2、膝关节 3、腰部 4、足部 5、头要凉,脚要暖,肚子要不满
14.起居有常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 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
——《黄帝内经》
14.起居有常
早晚活动
14.起居有常
生活方式
14.起居有常
衣食住行
14.起居有常
四季适应
14.起居有常
站立坐卧
15.过用则病
Ø劳力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黄帝内经》
Ø劳神
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
——《黄帝内经》
18.久卧伤气
乖孩子小 军的故事
18.久卧伤气
ü过度卧床,人体的气血 运行就没有那么流畅。如 果长期窝在床上或沙发上, 特别容易使肺缺乏新鲜的 空气,影响肺的功能,而 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 的“气”就会由此受伤。 ü调节的方法就是参加各 种体育运动,这有助于放 松疲惫的身体和紧张的神 经,对健康有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