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五四运动相关
近代史论文“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范文

近代史论文“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范文想当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近代史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代史论文“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篇一:《浅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中国》摘要:我国的近代史是一个社会性质纷繁交错、压迫者大山林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历史,更是中华儿女为争得国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写下的可歌可泣史,在这场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字:近代史侵略民族独立斗争引言:中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封建社会在中国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国开始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而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中西方差距使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为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过长期英勇顽强的奋斗,正是这些奋斗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从此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逐渐的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一步步加深侵略压迫中国人民,而同时中国人民也起来顽强持久的反侵略反压迫,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国家主权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他们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
鸦片年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即奋起抵抗。
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愤怒,“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反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中国近代史之我的“五四”运动观论文

中国近代史之我的“五四”运动观摘要: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的、工人阶级发展的“五四”运动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孕育了中国新生的革命力量、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工人阶级一、“五四”运动的起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王侯将相、风流人物、雕栏玉砌、红墙朱阁在岁月的轨道上被碾成尘埃,却总有一些精神不朽,至今犹如明灯高挂于华夏上空,激励、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五四”精神就是这些明灯之一。
还记得九十一年前的五月四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响彻着一种声音:“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夫至于国家存亡,土地割裂,问题吃紧之时,而其民犹不能下一大决心,作最后之愤救者,则是二十世纪之贱种。
无可语于人类者矣。
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
至有甘心卖国,肆意通奸者,则最后之对付,手枪炸弹是赖矣。
危机一发,幸共图之!”句句呐喊,声声铿锵,响彻云霄!三千爱国热血学生,由天安门前出发,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只为巴黎和会上那不公正的决定,只为唤醒深藏于国民内心深处那股热烈的爱国情怀!自此,影响深远的“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
二、“五四”运动的发展学生的爱国运动展开之后,却受到了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
当其时,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
自六月五日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而先后自动举行大规模的罢工。
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迅速扩展到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区、一百多个城市。
从一开始时那些英勇的学生群众,慢慢的,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狭隘的氛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
斗争的主力有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有北京转向了上海。
三、其过程的重要事件五月三日下午,以林长民为首的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召开会议,决定阻止政府签约。
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谈五四运动于历史的意义

近代史纲要论文浅谈五四运动于历史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群体性抗议运动,对中
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探讨五四运动的
历史意义。
首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在运动中,广大
学生和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表示强烈不满,并倡
导建立民主国家和独立的国际地位。
运动期间出现了国共合作的初步迹象,中国共产党也在此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声望和人民基础,为后来的革命奠
定了基础。
其次,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
次运动中,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接触到了西方先进思想,如民族主义、民
主主义和科学思想等,学习了现代科学和文化,培养了对中国问题的独立
思考能力。
这些思想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
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在这次运动中,广大学生和
知识分子声援劳工运动,要求改善工人待遇和保障劳动权益。
五四运动的
呼声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思,促使劳工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社
会的和进步。
总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抗议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社会变革和
文化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五四运动也具有
重要的国际影响,推动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
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近
代历史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延安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毛泽东倡导大力加强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研究,强调近代史研究必须有组织地进行。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篇一《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摘要: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她孕育了中国传承近百年的五四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五四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
弘扬五四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五四精神;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在这些年中,中国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彻底的改变。
五四运动孕育了中国传承近百年的“爱国、民主、科学、创新”的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但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共成长。
一、五四精神的内涵在国家与民族危亡之际,在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五四精神孕育而出。
五四精神代表着积极、进步、平等、和平、自由等,她留给后人的精神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如周策纵所说的“五四运动是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精神还活着,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还有更年轻的人志愿为他而推动。
自由、民主、人道、科学,都是永远不完的事业。
”[1]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她丰富的精神内涵永远激励着当代青年。
(一)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曾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2]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在五四运动中,大学生及青年知识分子将爱国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传承五四精神的议论文作文通用10篇

传承五四精神的议论文作文通用10篇传承五四精神的议论文作文1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四之火永不熄》。
你们知道五四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吗?就在1919年5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
_个春秋过去了,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中国青年去争取实现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
不知在什么时候五四精神已经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其主旨各不相同。
五四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表现为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
那么,在今天爱国主义的新内涵又是什么呢?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想要报效祖国就要努力学习,努力学习就是学生爱国最重要的一种体现。
其实,学好习并非易事,想要学好习首先要敢想,想后要敢做,做后要敢于坚持。
说到敢想,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学校赫赫有名的“一本班”,每天都在喊着“我要上一本。
”我想当初一定有很多同学都满怀着信心走进高中校园,可是现实总是很骨感,把我们打磨的连想的勇气都没有了,其实,我们都忘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到最后一刻就永远不要放弃,我们应该捡起梦想先前看。
敢想之后便是敢做,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一个人要是仅仅喊空头口号,终究会是一事无成。
前面便说过学习非易事,它就像是一座险峻的山,如果你被它的险峻所吓住不敢攀登,就永远也别想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也许当你迈出第一步时,你就会觉得迈出第一步其实不难。
经历了敢想、敢做最后便是敢于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的确,同学们伸出我们的,用手摸摸我们的胸口,听听自己心的声音,你是否也知道“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五四运动申论作文

五四运动申论作文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运动。
该运动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号,起初是因为巴黎和约中将中国的山东割让给日本,引发了广大学生的愤怒和不满。
随着示威游行的不断扩大,五四运动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民主与科学的思潮,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初次与现代思想的交锋。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学生群体觉醒了。
在这一运动中,大批学生走上街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呼吁反对封建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束缚。
首次出现了学生运动的组织和领导,他们清晰地表达出对外国列强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同时,五四运动还为中国现代性的兴起打下了基础,启发了人们对于新文化的追求和探索。
在五四运动中,许多优秀的学者和思想家涌现出来,他们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和学术的奠基人。
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思想的影响开始显现。
五四运动也为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家提供了机会,他们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使得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此外,五四运动还推动了新教育的兴起,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学者和科学家,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触动,对传统封建思想和制度发起了有力的冲击。
五四运动也为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使爱国主义与理性精神相结合,为中国的抗争和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总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在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运动的爆发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人民对于民主科学的追求与抗争。
五四运动的纪念意义不仅在于向先辈的爱国精神致敬,更在于深思如何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精选5篇)

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精选5篇)关于五四运动的论文篇11920xx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20xx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20xx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消息传入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1920xx年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游行队伍到东交民巷使馆区请愿未果,就前往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是北洋政府与日本具体交涉的亲日派官僚。
当时,曹已吓得躲了起来,愤怒的学生就将在曹宅的章宗祥痛打一顿,并放火焚烧了曹宅。
这时,大批军警赶到,当场逮捕了32名学生。
在广大学生针锋相对的斗争下,在各界的强烈声援下,被捕学生很快被释放了,但运动的目的并未实现。
5月19日,北京大中学校2.5万多人举行总罢课,并进行大规模的爱国运动。
6月3、4、5日,更多的学生走向街头,抗议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学生被捕入狱,当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临时监狱来关押学生。
”骇人听闻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国各地更强烈的反抗。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起响应,正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爱国斗争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据统计,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卷入到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发的六三运动规模最大。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探究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探究五四运动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五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
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五四运动进行探究,以帮
助读者对该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失败,引起了学生和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而爆发。
这场运动起初是一场反
对帝国主义和统治者不公的抗议,但很快转变为一场要求彻底改革
的运动。
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是民主与科学,追求民主政治和科学知识
的发展。
学生和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废除儒家思想的束缚,提倡新思想,包括民主、人权、平等和科学。
这些理念对中国整个社会产生
了深刻的冲击,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
五四运动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运动期间,中国的成
立为中国政治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中国始终与五四运动联系在一起,并且成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此外,五四运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和艺术运动的重要标志。
运
动后,中国文学开始追求新的形式和内容,注重表达个体内心世界
和现实社会的困境。
许多杰出的作家和艺术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为中国文化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促进了中国
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的转型。
它
也引发了对民主、科学和人权的讨论,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
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现代化,并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Term 2 2012-2013 Academic Year 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机密(Confidential)编号(No.):8003
试题(Test)
课程名称(Subject):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类别(Type of test):考查课程类别(Type of course) : 公共必修课考试形式(Test type) : 论文
使用范围(Target group):2012级全院学生
要求:
一、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相关内容,自选"考查论文参考选题"中的任何一题,完成论文。
二、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要有新意;观点正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能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或理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2.要独立自行完成论文写作,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文章,不得在网上整段下载。
违者考查成绩为零,并自行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3.论文在2000字以上。
4.按要求时间和地点交论文。
5.文章格式要规范:
页面设置:纸张A4,上、下边距均为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厘米。
行间距:1.25倍行距。
左侧装订。
内容提要:正文要有1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其次要有3―5个关键词;
引文:凡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明出处,放在文末;引文要准确无误,否则将酌情扣分。
字体字号: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加粗;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体,内容摘要、关键词七个字要加粗。
考试论文参考选题:
1. 试析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2. 论戊戌维新运动。
3. 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4. 论五四运动的意义。
5. 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6. 论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大革命。
7. 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8. 试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9. 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10.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1.评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12.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