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分析共49页文档

合集下载

精品word--浅谈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精品word--浅谈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中论文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所在年级:任课教师:完成日期:浅谈五四运动内容提要: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五四运动绝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

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他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是中华民国爱国救亡怒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同时也为中国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五四运动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文化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

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在1914年到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

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

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了骨干力量。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开端

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开端

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开端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运动,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国民族精神觉醒的标志。

本文将从五四运动的起因、影响和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场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五四运动的起因五四运动起因于中国社会的背景和青年学生的不满。

当时,中国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国家命运的危机,同时,内部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使得青年学生群体感受到了愈发沉重的束缚。

此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思熟虑也推动了青年人发出对旧体制的质疑。

二、五四运动的影响1. 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五四运动呼唤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号召中国人团结一致,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这种情怀感染了整个中国社会,并为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 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五四运动不仅在政治上,也在思想上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运动中的学生大胆思考,提出了新的思想观念,如民主、科学、自由等,在学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带来了风潮。

这些新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为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意识,大大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运动中的先进分子组织了各种革命团体,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后来的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三、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运动,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端和中国民族精神的觉醒。

此外,它还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 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3. 提倡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平等思想,为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础。

4. 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教育、文化、科学的重视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助力。

总结:五四运动为中国近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区别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性质、 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高峰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地位 世界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一战后世界无产阶级 运动 领导 资产阶级革命派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 想的先进知识分子
主力 湖北新军士兵 工人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群众基础 缺乏 彻底性 不彻底
马克思主义 广泛 彻底(精神)
1、大革命时期(1924——1927):
中国人民——北洋军阀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
以国共为代表的国内阶级矛盾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中日民族矛盾
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
3、五四精神、意义
1、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爱国、民主、科学、追求真理、 勇于解放。 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5年8月重庆谈判 1949 ● 1945 抗日战争 1937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国共十年 对峙 1927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 1921 1919 ●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五四运动 1927年10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4—1936年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名称 旧民主主 义革命 性质 领导 任务 阶级 资产 阶级 反帝 反封 建 指导 思想 三民 主义 结果 资产 阶级 共和 国 人民 民主 专政 的国 家
群众 基础
前 途 资 本 主 义
资产 阶级 民主 新民主主 革命 义革命

五四运动的背景斗争过程历史意义及评价PPT课件

五四运动的背景斗争过程历史意义及评价PPT课件

五四爱国运动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
? 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反帝问从题斗是争在起重因新来分看赃:的山巴东黎问和题会点上燃所,致此 的依据: 的。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

新文化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阶段 中心:北京
爱 国
阶段
第二阶段
主力:学生 (以6月3日为界)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领导: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
运 动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罢免了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政治
意义 文化
思想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它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B、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开始发生变化
B
C、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D、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68页/共74页
德占时期的胶济铁路青岛 火车站。右上小图为济南火车站。
第18页/共74页
2、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 级的发展壮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十万人 辛亥革命前--------五、六十万人 五四运动前--------近二百万人
第19页/共74页
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广大人民 的思想。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 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3页/共74页
教学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史实,认识其对社会 变革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论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论五四运动

论五四运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军警当场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

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一运动是在特定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首先,它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其次,它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最后,它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的教育意义及深远影响。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以此为后盾,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采取了强硬态度和正义立场,拒绝和约签字,开创了近现代中国外交史敢于抗争的先例。

教育我们当代学生要勇敢的站起来,敢于抗争。

第二,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

在中国五四运动是在逐渐的被忽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五四运动在他70年纪念日之后就鲜少被人们提及了,在80周年纪念之后,更是把黄金周长假延展,把五四纪念日生生地纳入假期里,它的符号意义更加淡漠,甚至都快移出人们的视野之外了。

好在今年开始,五一长假变成短假,五四纪念日之时成为工作日,但是我还是不能确定人们会否还记得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恢宏的历史呢?通过他研究,他是如是对中国的那场重大的五四运动定义的: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

五四运动的促发因素:1、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的山东决议所激起的爱国热情;2、有一种学习西方、试图从科学和民主的角度从估中国的传统以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企望。

我对这种观点是比较赞同的,它完整的概括了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

另外,他还指出::“五四运动实际是思想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的结合,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以实现民族的独立、个人的解放和社会的公正”;“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是抛弃旧传统和创造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文明以‘拯救中国’。

”这概括的都是比较全面的。

因此,可以说,“五四”才是开启了一个时代,开“未来三千年之风气之先”,其价值和意义,再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因为有了新文化运动,文化,才不再是文人骚客装进笼子里,放在手中把玩的会唱歌的八哥,不再是提在鲁四老爷手中的那根隐形的锁链,而成为了培育一个新的中国人的土壤,成了普罗大众都可拥有的,可以支撑自己站起来,喊出要新生,支撑娜拉们自己走出家门,要成为自主新女性的力量所在!无论是创建“人的文学”,还是《新青年》同仁们的对封建文化的激烈鞭挞,其背后的诉求和指向都是:怎样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怎样的中国人?是做新人,还是做旧人?如果要拯救孩子的话,那么,该给予孩子们怎样的文化环境?让他们读什么样的文学?帝制虽然已经结束,但只不过是揭开了两千年封建中国的一角,国人,四万万同胞仍然生活在帝制文化的黑幕之下,如果不全然地揭开撕碎,在黑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是见不到阳光的。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一、历史意义:1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3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五四精神五四的根本精神是什么,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科学,民主.1949年后,中共阐述为:爱国,自救,科学,民主.一说: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二、起因:从国内看,政治上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内阶段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个是最权威的答案了,不要再怀疑,犹豫了,就是这个答案!!!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大致经过及其历史意义:(1)原因是: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中国外交上的失败,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从国内看,政治上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内阶段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2)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名学生天安门集会举行示威游行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宅军警逮捕学生北京学生罢课蔡元培辞职出走六•三大逮捕六•三逮捕引起了全国各界极大震动上海出现三罢斗争五四运动进入第二阶段,中心转到上海,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三罢斗争危及北京政府的统治,结果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贼,拒签和约,至此,五四运动提出的两个直接斗争目标---惩办卖国贼,拒签和约基本上得到实现。

谈谈五四运动

谈谈五四运动

谈谈五四运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讲到了“五四运动”。

该课内容安排得很简略。

但这个历史事件决不简单,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教者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下面,笔者就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意义及历史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条件:1919年中国爆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极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第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屡屡失败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最基本的原因。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建立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外不但没能取得民族独立,反而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对内不但没能取得民主共和,反而陷入北洋军阀的暴虐统治。

这样,中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不但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愈益尖锐激烈,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能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第二,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力量,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仅一百多万人,而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到二百万人左右。

随着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工人政治觉悟迅速提高,工人斗争也日益发展。

正是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增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中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它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阶级基础和社会力量。

第三,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客观上为新思潮的传播扫清了道路,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平等自由;在思想上,反对封建的旧礼教、旧道德,要求个性解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