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

合集下载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伏军
32
1919年,小林在北京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一群 学生手举着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 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标语进行 游行示威,请问这一场景应与下列哪一事件有 关
A.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B.五四运动 D. 七七事变
伏军
33
3.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爆 发 原 因
直 接 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原 导 因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 火
伏军 (即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线
5
巴黎和会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又参假 愤加如 怒巴你 ?黎是 和当 会时 的一 中名 方中 代国 表旅 后欧 却记 愤者 怒, 了高 ,兴 为的 何采 高访 兴了
伏军
1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伏军
2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1840~1919 领导阶级 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民主义 失败(被袁窃取) 1919~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 人民民主共和国 马克思列宁主义 胜利
伏军 12
3、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 释放被捕学生
• 罢免三个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初步:
伏军 13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 狱
伏军
14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 于被免职。图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上至 15 伏军 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引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群众运动,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运动,给中国的政治格局带来了重大变革。

首先,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期间,国内出现了一批有识之士,他们通过自发组织的方式,在革命思潮的引领下,共同探索解放中国的道路。

这些活动家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的国民革命。

通过五四运动,人民意识到只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

这种觉醒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的兴起,使中国的政治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后来的革命取得了有力的群众基础。

二、社会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社会觉醒和社会结构改革。

首先,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觉醒。

在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不满于现状,要求社会变革。

这种觉醒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个体的权利和责任,为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次,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呼唤新文化和新思潮,批判了封建礼俗,追求现代自由平等。

这种思潮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逐渐改变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开放和进步。

三、文化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五四运动期间,一大批新文学作品涌现出来,作家们通过文字传递思想和情感,反映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心声。

这些作品带动了中国文学的进步,也为之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发起了冲击。

五四运动呼吁“拒绝封建残余”,反对封建社会的封闭思想和道德观念。

这种激进的思潮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使更多人开始反思传统价值观念,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五四运动的意义3点

五四运动的意义3点

五四运动的意义3点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运动,其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社会革命、政治觉醒和文化独立三个方面来阐述五四运动的意义。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次社会革命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遭受列强的侵略和殖民,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中国的传统观念和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社会革命的先声。

运动中的学生和知识分子通过游行示威、宣传鼓动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不满和抗议。

五四运动的社会革命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封建体制的束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第二,五四运动是中国政治觉醒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广大的中国人民第一次意识到了国家独立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人们开始关注政治问题,关注国家的未来。

一些重要的政治团体如中国青年党和国民党等相继成立,开始探索中国政治发展的道路。

五四运动还促使中国知识分子放弃封建的忠诚而投身进现实的政治活动。

在五四运动后,民主和自由思想在中国社会开始蔓延,政治意识的觉醒成为推动中国现代政治进程的重要力量。

第三,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独立的开始。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现代文化独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当时中国的文化被西方的文明冲击并受到了很大的压迫,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自信减弱。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们提倡“民主主义”和“科学”作为对抗西方文明的武器,他们主张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吸收西方文化和知识,同时也要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五四运动对文化独立的追求是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和侵略为背景的,它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五四运动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也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多元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五四运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是一次社会革命的爆发,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改革,还是中国政治觉醒的重要开端,推动了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同时,五四运动也是中国文化独立的开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论述54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论述54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论述54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54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抗议运动和示威活动。

这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它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54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爱国运动。

当时,中国正处于列强的侵略和国内政治腐败的双重打击下。

五四运动的爆发反映了广大中国青年对国家独立、民族尊严和社会进步的迫切渴望,真正展现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

其次,54运动是一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运动。

参与这次运动的群体主要是中国大学生和中学学生,他们发起了抗议和示威活动,向外国列强和国内反动势力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诉求。

这次运动中,青年学生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锋力量。

第三,54运动是一次以文化为导向的运动。

运动的参与者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问题,更关注国家的文化和教育改革。

他们主张推行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并以此来批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观念。

五四运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54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充满爱国情怀、抗争精神和进步思潮的重要运动。

它标志着中国青年群体的觉醒和行动,为中国的独立、革命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和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意义

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意义

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民主革命运动,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政治、文化和社会角度描述五四运动的意义。

首先,五四运动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众普遍生活贫困,民族意识被压抑,国家受到外国列强的欺凌。

五四运动以抵制巴黎和会协定为起点,呼吁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外国特权,要求恢复中国的独立和民族尊严。

这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的国家独立奠定了基础,为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了政治上的动力和基础。

其次,五四运动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民主、科学、革命、进步”,提倡科学思想、民主政治和工业化,反对封建迷信和文化保守主义。

五四运动以反对儒家传统和传统文化为核心,呼吁学习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推崇个人自由、人权和平等等理念。

这为中国的文化进步和现代化开拓了思路,为中国的文化独立和民族精神的复兴提供了动力。

五四运动还在社会上具有重大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的自觉觉醒和解放运动,是年轻一代反对封建传统和殖民侵略的集体行动。

五四运动呼吁提高妇女地位,倡导男女平等,推动了中国社会性别观念的转变,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此外,五四运动还强调大众教育的重要性,提倡普及教育,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起点和开端,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时期,孕育了许多思想家、文化名人和社会改革家,对中国社会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五四运动具有政治、文化和社会上的重要意义。

它为中国的国家独立和民族精神的复兴提供了动力,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思想和文化的支持,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革命事业打下了基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被广大人民铭记和纪念。

五四运动的性质

五四运动的性质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发生时间
1919年5月4日
历史条件
1.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
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方式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
Hale Waihona Puke 口号和主张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21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一致主张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三个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性质
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结果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签巴黎和约,至此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影响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开始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5.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7.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实现国家富强洋务运动兴起;以及维新运动的开展。

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一系列的革命,但由于中国国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革命上一系列的失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

1919年5月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一场新的革命风暴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我们开始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五四运动革命政治思想文化经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由学生发起之后转移到工人阶级,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这次运动是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为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从而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也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始。

五四运动历史条件与运动过程鸦片战争打开了封建中国的国门,从此国家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一系列革命,洋务运动的梦想被帝国主义无情的破碎,戊戌变法被封建政府的阻止,孙黄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一切的一切的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已走不通。

五四运动发生前夕,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政府腐败懦弱,以那些腐朽的封建传统思想约束人民,维持自己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些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的影响,李大钊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使人民中国的思想发生改变,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1919年五月,一次关于一战后胜利国“分赃”会议在巴黎召开。

而由于当时北洋政府的无能,在和会上中国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利益,却还要向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割让山东半岛,签订“二十一条”。

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中国爆发了空前的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

在中国五四运动是在逐渐的被忽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五四运动在他70年纪念日之后就鲜少被人们提及了,在80周年纪念之后,更是把黄金周长假延展,把五四纪念日生生地纳入假期里,它的符号意义更加淡漠,甚至都快移出人们的视野之外了。

好在今年开始,五一长假变成短假,五四纪念日之时成为工作日,但是我还是不能确定人们会否还记得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恢宏的历史呢?通过他研究,他是如是对中国的那场重大的五四运动定义的: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

五四运动的促发因素:1、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的山东决议所激起的爱国热情;2、有一种学习西方、试图从科学和民主的角度从估中国的传统以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企望。

我对这种观点是比较赞同的,它完整的概括了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

另外,他还指出::“五四运动实际是思想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的结合,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以实现民族的独立、个人的解放和社会的公正”;“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是抛弃旧传统和创造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文明以‘拯救中国’。

”这概括的都是比较全面的。

因此,可以说,“五四”才是开启了一个时代,开“未来三千年之风气之先”,其价值和意义,再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因为有了新文化运动,文化,才不再是文人骚客装进笼子里,放在手中把玩的会唱歌的八哥,不再是提在鲁四老爷手中的那根隐形的锁链,而成为了培育一个新的中国人的土壤,成了普罗大众都可拥有的,可以支撑自己站起来,喊出要新生,支撑娜拉们自己走出家门,要成为自主新女性的力量所在!无论是创建“人的文学”,还是《新青年》同仁们的对封建文化的激烈鞭挞,其背后的诉求和指向都是:怎样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怎样的中国人?是做新人,还是做旧人?如果要拯救孩子的话,那么,该给予孩子们怎样的文化环境?让他们读什么样的文学?帝制虽然已经结束,但只不过是揭开了两千年封建中国的一角,国人,四万万同胞仍然生活在帝制文化的黑幕之下,如果不全然地揭开撕碎,在黑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是见不到阳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帝反封建——区别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性质、 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高峰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地位 世界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一战后世界无产阶级 运动 领导 资产阶级革命派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 想的先进知识分子
主力 湖北新军士兵 工人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群众基础 缺乏 彻底性 不彻底
马克思主义 广泛 彻底(精神)
1、大革命时期(1924——1927):
中国人民——北洋军阀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
以国共为代表的国内阶级矛盾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中日民族矛盾
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
3、五四精神、意义
1、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爱国、民主、科学、追求真理、 勇于解放。 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5年8月重庆谈判 1949 ● 1945 抗日战争 1937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国共十年 对峙 1927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 1921 1919 ●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五四运动 1927年10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4—1936年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名称 旧民主主 义革命 性质 领导 任务 阶级 资产 阶级 反帝 反封 建 指导 思想 三民 主义 结果 资产 阶级 共和 国 人民 民主 专政 的国 家
群众 基础
前 途 资 本 主 义
资产 阶级 民主 新民主主 革命 义革命
不 敢 发 动
无产 阶级
马克
1、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 舞台,并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 在一起。 (3)从革命前途看,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是 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4)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 月革命之后,中国的革命得到了世界无产阶级的 支持,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1919年5月4日6月初 6月5日起
学生 北京 (先锋) 工人 上海 阶级
罢课 三罢斗争
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因此,五四运动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但五四运动 罢免卖国贼职务 废除二十一条 结果 也迫使北洋军阀政府做出了让步,取得了初步胜利。 拒绝和约 打倒卖国贼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区别 结果和影响: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但被 军阀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 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中国进 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1923年中共三大
解放战争 全民族的抗战 日军的滔天罪行 抗战的胜利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
1924年国民党一大 1926年7月正式北伐
1927年“四· 一二”、 “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背景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 反帝情绪高涨 指明方向
经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国内
政治:北洋军阀对内掠夺对外妥协,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思想: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2、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