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宫法元道长讲吃肉与素食问题
道教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

道教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道教以追求长生成仙为主要目标,十分留意饮食养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道教饮食文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道教饮食文化知识1.道教饮食注重服食辟谷。
服食就是选择一些草木药物来吃。
道士服食的药物大致有两类:一类属于滋养强壮身体的,如芝、黄精、天门冬之类;一类属安神养心及丹砂之类。
特别是食丹之术,唯道教独有。
道教以为丹砂、黄金等金石类性质稳定的物质经炼制后能够炼成“金丹”(又称“还丹”),人服用后能够长生、成仙。
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说:“金丹之为物,炼之愈妙。
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
服此二药,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巩固。
”但许多迷信神仙的人,辛辛劳苦日夜炼丹,炼成之后,吃了金丹,不只不能中途夭折,反而中毒以至身亡。
所以古人诗中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后来食丹术渐不为人所信。
辟谷也称断谷、绝谷、休粮、却粒等。
辟谷并非什么都不吃,只是不吃粮食,但能够服食药物,饮水浆等。
据传辟谷术源地赤构子,他是神家时的雨神,传说中的仙人。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云:“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堪风寒暑里,大都无肥者耳。
”《梁书·陶弘景传》中说,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事,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辟谷者不吃五谷,但可食大枣、茯苓、巨胜(芝麻)、蜂蜜、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等。
不过,辟谷会招致人体营养不平衡,是不宜倡导的。
2.道教饮食倡导素食道教主张人们应坚持身体内的清爽干净,以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气存人存,而谷物、荤腥等都会毁坏人体内“气”的清爽干净。
因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云:“少食荤腥多食气。
”道教把食物分为三、六、九等,以为最能败清净之气的是荤腥及“五辛”,所以忌食鱼肉荤腥与葱、韭、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上洞心丹经赢诀》卷中《修内丹法秘诀》云:“不可多食生菜鲜肥之物,令人气强,难以禁闭。
”《胎息秘要歌诀·饮食杂忌》中也讲:“禽兽爪头支,此等血肉食,皆能致命危,荤茹既败缺气,饥饱也如斯,僵硬冷须慎,酸咸辛不宜。
玉虚宫

玉虚宫的格局
建筑坐东南朝西北,中轴对称布局,为五进三城:外乐城、紫禁城、里乐城,三城都有各自宫墙间隔连 围,形成等级鲜明,规模宏大的宫城,俗有“七十二院落,七十二井,这院不吃那院水”之说。按周 礼天子五门、左右东西宫格局布局,充分的显示出道教在明朝地位,被古人誉之“山中甲宫”。玉虚 宫前宫正殿前竖碑两座,后宫地势与前宫殿脊齐平,四合院布局。塔院位于后宫五十米左右,有塔四 座,其中三座并列成“一”字,相隔约七米。建筑形式相同,八角形,砖结构,高越七米。 主体建筑仿故宫“三朝五门”制,平面布局呈三路五进,沿中轴线利用青石崇台层层迭砌递进,营建 山门、龙虎殿、朝拜殿,最终把玄帝大殿推向高潮,以父母殿作精悍的结尾。同时又横向扩展,营建 东西御碑亭(四座)、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廊庑、观星台、启圣殿、元君殿,企图将群体建筑形 成高低错落有致,形制绳墨合度,院落蔓延相通的建筑格局,不仅体现了明代建筑凝重、严谨的风格, 更隐喻着道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玄妙思想。宫之内外铺以配殿、道院、楼 阁,其间以小巧精致的亭、台、池、坛作穿插衬托,着力塑造出群体建筑烘托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 主体建筑映衬群体建筑的井然有序,可谓独具匠心。玉带河自内乐城穿城而过,恰似一根飘逸的玉带 飞扬在龙虎殿前,其上修建仙源桥,两侧立莲瓣石榴头拦望施以护栏。城外建有东西宫、泰山庙、火 星庙、望仙楼、张仙洞(无梁殿)、水帘洞、华阳亭、寮室、浴室(娘娘澡堂)、斋堂等,宫外复设 东、西、北三座天门。各类建筑按其序列,恪守其位,尽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武当山志》记载:最大的赑屃通长 6.06 米,高 2.85 米,宽 2.35 米;御碑高 6 米,宽 3.5 米,通高 9.03米,重达100多吨,是国内罕见的赑屃驮御碑,比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长陵的赑屃驮御碑要高 大完美得多
纯正的佛教素食观

纯正的佛教素食观(一)今生一直吃肉,死了到哪里去?《楞严经》上说:「食肉之人,死堕恶道,受无量苦。
」恶道指的就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
因此,我们知道一个吃肉的人,总有一天会无法转生为人的。
我们再看看八指头陀的话──「池鱼忽泣作人语,曰客曰客吾语汝,我亦曾作富家子,汝曾为鱼登我俎,今我为鱼填汝肚。
」说明了吃肉的人,堕入地狱道、饿鬼道之外,还要转生为各类畜牲,以偿还血肉债。
(二)自己不杀生,买别人杀好的来吃可以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得到的。
至于这些「不如意」的原因在那里?就很少人去探索了!《楞严经》上说:「食肉之人,所求功德,悉不成就。
」《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动物和我们都是血肉之躯,由于我们的购买,便有人帮我们杀好,这种借刀杀人的间接杀生,使我片想求的功德都求不到,而造成家庭不平安、身体不健康、儿女不孝顺、事业不顺利...等,种种的不如意。
从另一方面说:吃肉对修学佛法,也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入楞伽经》上说:「夫血肉者,众仙所弃,群圣不食......夫食肉者,诸天远离,口气常臭.... ..肉非美好,肉不清净,生诸罪恶,败诸功德,诸仙圣人之所弃舍!」《楞严经》上也说:「食肉之人,诸天远离,众生怖畏!」因此,一个吃肉的人,是得不到天龙八部的护持的,所以他的道业很难有所成就,人生的不如意事,也自然的增多了!(三)三净肉可以吃吗?前面已经说到杀生食肉的果报,其中当然包括「三净肉」。
为了让大家有个具体的了解,我们还是从经典上,去追寻三净肉的本未原委吧!《涅盘经》肉迦叶问佛:「何故先听食三种净肉,乃至九种净肉?」佛说:「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
」以声闻乘来说,佛涅盘前听许吃三净肉,佛涅盘后,便是一切肉不可食。
以菩萨乘而言,佛涅盘前后,一切肉皆不可食用。
如今释迦牟尼佛已涅盘二千多年了,那有允许他的弟子吃三净肉的道理?这可在《楞伽经》中的一段经文,得到强而有力的证明──佛说:「未来之世,有愚痴人,妄说毘尼 (戒律),坏乱正法,诽谤于我,言听食肉,亦自曾食。
周一请吃素:素食调悦身心 肉食并非必需

周一请吃素:素食调悦身心肉食并非必需2014年05月05日 07:39来源:智悲德育网原标题:理性吃素康乐一生编者按:吃素,并非就一定是佛教信仰。
而佛教中,也只有汉传佛教视素食(不含葱蒜韭菜)为日常戒律之一,严格遵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成果方便的同时,也为此做出了重大牺牲。
患有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年轻化。
一般百姓认为,多吃肉才有营养,才健康,事实果真如此吗?佛教为什么鼓励和赞赏吃素?动物被宰杀时的身心会发生哪些剧烈变化,会给食用者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以哪种心态最能欢喜地维持吃素的状态?本文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为您阐述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观点:素食调悦身心,肉食并非必需。
周一请吃素:素食调悦身心肉食并非必需(图片来源:资料库)对于吃素,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信佛并没有规定必须吃素,在家人吃素是自愿的;单单吃素是不能成道的,佛教并没有说吃素就可以成道。
一般人认为,多吃肉才多营养,才健康。
果真如此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富裕了,肉吃得越来越多了,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了,可是各种各样的病也越来越多了,癌症等患者不断直线上升。
为什么?【佛教鼓励吃素的八大理由】佛教为什么鼓励和赞赏吃素?吃素有什么好处和理由呢?第一,吃素是基于慈悲心。
我们不想把自己快乐建立在众生的痛苦上。
想想看,如果不吃素,我们一生中可能要几千几万条生命来养活我们这一条生命,那么多可爱可怜的生灵,他们也有父母子女,于心何忍。
第二,吃素可以使我们身心清净,与佛相应。
吃清净食对于修行有很大助益。
第三,吃素对于健康祛病非常有益。
病可分为心理病、生理病和因果报应病,吃素对预防这些病都很好。
吃素修行使人心灵清净、安详、愉悦,自然心理健康。
对于生理疾病,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体环境如果呈碱性就不易生病,如果长期呈酸性,就容易滋生种种病症。
如癌细胞在酸性环境中容易生长,而在碱性环境中则难以存活。
食物的酸性或碱性,与食品本身的口味无关,而是根据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终在体内生成少量矿物质残渣或成分,是呈酸性或碱性来定。
吃素要懂得斋-活佛老师慈悲

吃素要懂得斋吃素要懂得斋-活佛老师慈悲西元一九九八年岁次戊寅二月二十三日东马来西亚古普天慈堂吃素要懂得斋活佛老师慈悲为师说的很坦白,你要吃得很清,将来的考验能够真的冲过突破,也要你够不够清哦!清度不够还是会被障住哦,智慧有时也会被蒙蔽蒙蔽一下哦!本训出处:发一灵隐道场讲师坛主办事人员精进班现代的你们那么的好命,吃素又方便对不对?吃得方便也会吃到荤的东西哦!现在的素料干不干净啊?(不干净)不干净你又吃?(不一定)什么叫做不一定?其么叫做干净,什么叫做不干净呢?好吃,我们常常请道亲吃对不对?常常就拿很多很多的素料对不对?(对)那怎样的素料叫做干净,怎样的素料叫做不干净?我们分析来听听看.(操持: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分别清楚)站起来讲,没关系,为师不会骂你们,今天咱们师徒就以座谈座谈来聊聊天就好啦啦!(谢谢老师慈悲)你们有东西要问,你们可以问,未后啦,不明白要问清楚啊!不然修道这条路会走得很辛苦哦!为师今天有这个时间就跟你们座谈座谈聊聊,不是每一班都有这个机会哦!(谢谢老师慈悲)你们先跟为师讲,什么叫做素料干净?什么叫做不干净?想想!(操持:我们现在的素料,真的是不是做得跟荤的料很像?(是)(操持:所以我们今天吃素要懂得斋,我们不是要吃得好吃的,有很多素料我们吃到荤的都不知道,甚至于有很添加物都对身体没有好处,我们要越吃越清淡.)蛋能不能吃?(不能)老人能不能不吃?(不能)孕妇能不能不吃蛋?(不能)认为不能的人举手,那没有举手都认为能够吃蛋是不是?(不知道)很好的回答!不知道,这叫坦白,不叫欺骗,点传师认为能不能吃?(不能吃,因为蛋的遗留物含有尿酸,基本上它还是有生命的)现在明不明白啊?(明白)(操持:上次在感恩忏悔班,仙佛有讲~吃蛋还要挑担,而且将来挑不起的时候就要关天牢)未后啦!愈有智慧的人就愈能够破过一切魔考障碍,有智慧的人才看得远哦!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不怕魔,再来考一考你,为师有时间,你们有没有间时啊?(有)今天就考智慧题啦!若是素料有蛋吃不吃?(不吃)现在你们吃些什么素料给为师听听?(素火腿,素鸡,排骨王,素鹅肉,素螃蟹,素虾,素羊肉,素牛肉,素鱼,素鱼丸,鸟鱼子,乳酪)还有什么?你们喜欢吃什么?(黄金素鸭)为师跟你们讲,豆包面筋,叉烧做的这两个不算不用说(香菇丸,素肉臊)好啦!好啦!其余的太多不用写了!听清楚,素料有蛋吃不吃?(不吃)真的吗?(真的)以后只有青菜豆腐吃不吃?(吃)这是吃素,真正吃素.可以不可以?(可以)听清楚啊,素鸡用全蛋制成,没有蛋做不上来会散,你们去参加素宴会,常用来做什么?补汤,切成丁块丁块,中药有加红枣之类的就是素鸡,有加蛋,吃不吃?(不吃)有吃的人举手,以后还要不要吃?(不要)清菜豆腐,记得为师所讲的,真正的吃素.(操持:老师说,真正吃素只有青菜豆腐,越清淡越好,没有化学添加物.)排骨王吃不吃?(有)它用蛋白加蛋白,你们吃不吃?刚才的是全,这个是半个蛋,你们吃不吃?(不吃)你们自己选择,OK?素虾肉有两种,有种是用蒟蒻做成的,没有口感,蒟蒻做出来的素虾肉可以吃,现在不有一个新产品对不对?很像虾子的,有放颜色的,它的肉是透明的,就像牛奶色的白,这个素虾跟素螃蟹肉真的纯素吗?这俩种的腥味很重是不是?(是)感觉真的像的一样是吗?尤其是你们刚学吃素的时候,最喜欢吃这些,因为像荤的嘛!现在跟你们讲.有吃的人以后不要再吃,不过.要是以后继续这样,就算有过,为师讲了就算.(谢谢老师慈悲)素虾的成份要多少巴仙(%),精华有多少巴仙?素螃蟹精华要多少巴仙?Percent懂不懂?(懂)若那些制造商没有放荤的精华.肯定做不出来,只要没有用螃蟹肉的精华,虾的精华是没办法做出一模一样的味道,只不过是说它的成份多与少,成份越少,味道越不像,成份越多味道越像,吃不吃?(不吃)这两个是真正的荤,不是真正的素,明白吗?(明白)那些不吃素的人做出来的产品,有没有知道啊?(有)以后还要不要再吃?(不要)明白吗?(明白)这两个是真正的荤.这个鸟鱼子是用什么做的你们猜?(蛋黄)纯蛋黄!腥味很重,你们吃不吃?(不吃)最近有没有吃?有的有,有的没有是不是?以后我们不要吃好不好?(好)就是这两个素鸟鱼子和黄金素鸭.吃素清口之后要不要害怕?(不要)为师讲了这么多东西不能吃啊,就是清菜豆腐而己,这样以后你们吃素还会不会害怕?(不怕)有没有恒心吃下去啊?(有)可以吗?(可以)现在你们对素料还有疑问吗?(没有)除了蒟蒻粉,面筋,豆包做的素料能吃?素蚝油呢?(有写斋的就可以,没有写不要吃)家里菜用的素蚝油就可以,若不是素食摊最好不要吃,除非它是素食摊,素食馆,真正卖素的人煮出来的就能吃.若是一般上的话,虽然他是说煮素食给你吃,但是他所加的蚝油不是素蚝油.有人说去閞荒啊,这个店不错啊,他能够为我们准备素食,会不会很高兴?(会)但是一样不是素蚝油,你要去閞荒,带面包也要看,好不好?(好谢谢老师慈悲)(班员:〔面包油〕能不能吃?)面包油是用植物油做出来的可以,植物油用棕油提炼出来的都行.(牛奶呢?)牛奶可以喝,但是少喝,喝豆奶会更好.牛奶喝了很容易导致心脏病,为师不是骗你的哦!是有科学根据的.但是严格讲起来什么面包都不能吃.但是说起,来吃素方便,只要面包不要杂到荤的成份还是可以吃,但是严格讲起来,真正吃素是没有吃,为师讲这句话不吓你们也不是骗你们,但是现在是三曹普渡,大閞方便法门,让更多的众生能够吃素.能够修道,所以很多样閞放给大家吃,但是真正说起来,吃素就是青菜豆腐,所谓的面粉类面类,其实是为了方便大家能够吃素.所以没有真正很素的,我们不要吃.(谢谢老师慈悲)所以修道比以前会有更多的考验.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是不是时运的关系?所以跟每个人,每个众生都说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到最后真的是青菜豆腐而已,对不对?(对)如果面包不能吃,饼干不能吃,那你还要不要吃素?你还要清口吗?那是真正尼姑和尚修行的法门哦!可是现在的尼姑和尚都有吃面筋,所以说为师所说的这几样,能不吃就不吃好不好?(好)喝牛奶不如喝豆奶,好不好?(好)这样还有什么你们认为吃的方面有问题的啊?哦!还有你们说的乳酪Cheese〔起司〕能不能吃?Cheese谁说可以吃的举手?不能的人举手,举手的人站起,为师跟你们讲为什么不能吃好不好?(好)讲出来你们会吓一跳,为什么不能吃?有没有听说过Rennet〔凝乳素〕(没有)没有哦?那为师跟你们讲它代表什么?它是牛的肚子里面的小肠做出来的,掺在你们的Cheese里面给你们大家吃,要是这乳酪没有掺杂小牛的肠或是动物的骨胶的话,它没有办法产生黏性,也没有感觉到这样有口感好吃,所以一定要用到小牛的肠,敢不敢吃啊?(不敢)所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懂不懂?(懂)像其中一个干道就很有智慧,因为没有尝试过所以不愿去尝试.这要是用来比喻修道就很好,但是如困办道的话,叫你去办,你说你没有做过这件事那我就不要担,这就不好,懂不懂?这个要择善而从哦!有加蛋,有Cheese的面包及Pizza Hut的披萨,能不能吃?(不能)Pizza 一定要用Cheese才有办法做成,你们吃不吃?(不吃)现在知道不能了哦!Vegetarian Pizza[素披萨],Pizzaizza Hut[必胜客披萨]啦,有没有?有些人有吃啊!那个也不能吃哦!凡是跟Cheese有连接关系的最好都不要吃哦!尤其是他们的英文太多了,成份都是用英文写的,用英文的名词,你们华文读得多,英文读得少,学华文的又不认识英文,你不认识它,它认识你哦!不懂的东西还是不要吃。
食素与食肉之辩

食素与食肉之辩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最大大中小最小发布时间:2012-10-24 1:50:55繁體版中国汉地佛教徒茹素的传统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时,来自天竺(印度)的僧人们就像我们今天见到的南传佛教的僧人们一样,并没有完全不能食肉的禁忌。
也就是说,前来中国弘法的那些高僧大德自然也大都属于非素食者。
所以,在起初,中国的僧人跟他们来自印度的师父一样,也多是非素食者。
然而,我们知道,在中国佛教早期的“格义”时期,一方面在佛经翻译上常常以中国固有的哲学术语对译来自异域的佛教概念,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人在理解与接受佛教的过程中也大量地糅合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所固有的东西,东汉时人往往视佛陀为神人、视佛法如神仙方术,即可见其一斑。
在当时,自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儒学确立统治地位以后,儒家思想大体上就作为社会主流思想而存在,佛教早期的传播,自然不免与之相依倚。
如《孟子》里说的“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的“仁”的主张,便跟佛教的慈悲为怀深相契合。
此外,依照儒家的孝道,如果父母辞世,子女在服丧期间应断一切肉食,蔬食布衣,以示孝道。
由于儒家“仁”、“孝”思想的影响,这时在中国僧人当中已有许多僧尼开始素食,如道安、慧远等高僧均是如此。
只是他们的素食并非出于戒律的约束,而是把蔬食布衣看成一种自愿的苦行。
根据日本学者诹访义纯的统计,《高僧传》正续(其中《高僧传》为南朝梁慧皎撰,《续高僧传》为唐道宣撰,二书记载自东汉永平年间以来的著名僧人传记)中总共记载了497名高僧,就有68位素食者(其中包括3名外籍僧人:印度中天竺译师求那跋陀罗,高昌僧遵,月支经师支昙龠),占总数的13%还要多;《比丘尼传》中共记载95位比丘尼,其中素食者30人,约占总数的31%。
由此可知,许多今人以为当然的“中国佛教徒吃素肇自梁武帝”一说,是有欠准确的。
应该承认的是,汉传佛教将素食加以制度化、从而在中国汉传佛教界形成长达一千多年的素食传统,则的确起于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
为何要吃素 一段荤食与素食的精彩对话

为何要吃素一段荤食与素食的精彩对话荤食问素食说:‚你为什么吃素?‛素食反问:‚你为什么不吃素?‛‚因为吃素营养不够。
‛荤食说。
‚只要摄取均衡的五谷杂粮与足够且多样的蔬果,素食的营养绝对不比荤食差。
‛素食回答。
荤食又说:‚素食太过单调,而且不够美味。
‛素食说:‚五谷杂粮与蔬果种类繁多,色香味各具特色,只要烹煮得宜,多点变化,没有不美味的问题。
‛‚而且你说的美味,每个人口味不同,见仁见智。
蔬果里也有辛、酸、苦、辣、香、甜、甘、醇等滋味,一根萝卜,一株菜根,一块豆腐,一粒豌豆,仔细品尝,有清香、有甘甜、有滑嫩,都是独特的美味。
‛荤食说:‚那也比不上天上飞的、陆上爬的、水中游的各种山珍海味来得鲜美吧!‛素食说:‚这就是每个人对所谓‘美味’二字的不同定义与理解了。
有人忌腥膻,有人怕油腻,有人喜清香,有人嗜甘甜,有人厌酸辛,总之每个人各有所好。
但至少素食没有血淋淋的残酷,没有油腻腥膻的扰人。
‛‚我是不能一日无肉的,要我素食,难啊!‛荤食又说。
素食说:‚这就是重点了,饮食不外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一种口腹之欲罢了。
习惯是日积月累的养成,态度是思想的积淀,而口欲是舌尖下的自我屈服。
其实,习惯可以改变,观念可以转化,口欲可以克服。
只要养成尊重生命的思想观念,调整好对宇宙万物的友善态度,有不屈服于舌尖下的毅力决心,改变饮食习惯并没有那么困难。
‛‚我可是不会为了信仰而吃素。
‛荤食这么说。
素食笑了笑说:‚素食是佛教信仰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何况有许多素食者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不仅自己吃素,还积极劝别人吃素,因为他们亲身验证了素食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好处。
‛‚此外,也有人因热爱动物,不忍伤害它们而吃素;有人基于人道的考量而吃素。
同理心与慈悲心,人皆有之,人有喜怒哀乐,有惊慌忧惧;动物也有喜怒哀乐,有惊慌忧惧。
人有活命的生存意志,动物也有活命的生存意志。
更何况这个地球原本就不是人类所独有,地球是所有‘蠢动含灵’共同的家。
只因为大自然赋予人类得天独厚,可以大量记忆与创新的大脑,让人类演化得比其他动物更高等,不能因此就认为人类可以操控动物的生杀大权,捕抓、饲养、宰杀它们成为人类盘中的所谓美味佳肴。
李炳南老居士关于吃肉的开示

李炳南老居士关于吃肉的开示李炳南老居士是一位智慧和慈悲并重的佛教领袖,他的开示在人们中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特别强调了吃肉这个重要议题,并且提供了一些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让人们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
众所周知,吃肉是现代人饮食中的一个普遍习惯。
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吃肉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选择,还与伦理、环境和健康等问题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伦理层面。
大家都知道,“不杀生”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而吃肉则肇因于杀戮生灵。
每一块肉背后都隐藏着无数动物的命运。
无论是牛、猪、鸡、鱼,它们都和人类一样拥有生存的权利。
当我们把这些可怜的生命当做食物时,我们可能没有想到,我们自己也在触碰到伦理的底线。
其次,环境问题是无法忽视的。
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全球畜牧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了交通运输业的总和。
此外,大量耕地及水资源被用于养殖,这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的恶化。
如果我们不减少肉类消费,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健康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肉类是一种丰富的蛋白质来源,但研究表明,过量摄入肉类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
此外,现代畜牧业中常使用的抗生素和激素也会进入我们的体内,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李炳南老居士提供了一些建议。
他呼吁人们开始逐渐减少肉类消费,并且鼓励大家转向素食。
素食不仅符合伦理和环境的要求,还有助于促进健康。
此外,李炳南老居士还强调了素食的平衡与多样性。
吃素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剔除肉类,而是要以植物为主,搭配合理的营养组合。
我们可以多摄入豆类、坚果、谷物、蔬菜和水果等,确保获得全面的营养。
最后,李炳南老居士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善意的对话。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启发,才能让更多人意识到吃素的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并以包容的态度鼓励更多人加入到这个可持续的、有益于众生的行列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虚宫法元道长讲吃肉与素食问题玉虚宫法元道长讲吃肉与素食问题咱们道家里,关于素食的问题,我发现有很多同修一直在问,而且网上也好,各类的文章也好,对这个问题都有阐述,但是都有点不太完整,今天我就专门对这个问题讲一下我的看法。
关于素食的问题,我想用例子来证明我的观点,这样比较生动,便于大家理解。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的眼光放远一些,视野放开,观察我们的世界,我们会从中获得更重要的信息。
在这个世界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一种呢就是活体的动物类的猫啊狗啊人啊,还有植物类的花草,固体类的石头啊之类的。
总体上我们能发现一种现象,动物不如植物活得长久、植物又不如石头类的坚硬悠远。
这种现象的出现,其中蕴含了到底是什么样内在的哲理或者道理呢,下面我用例子具体来讲一下。
这个国家呢,一般来说就是由小慢慢变大,这种扩展的过程当中呢,他代表的就是说一是地域增加,再一点就是说人口的数量在增加。
我用一个国家来比喻肉食这个过程,一个国家发展壮大以后呢,必然会人口数量增加,这个增加呢,就是被你占领的地域的种族、部落,最后成了你这个国家的人民。
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扩大,让这个国家更有生命力,有人来工作,各种科技的产生,有矿产的开采和土地的耕种。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一个问题,事情总有正反,这个问题就在于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增加了,因为这个增加的人口不是原来的名族,原来的部落,就会产生文化的冲击,或者说是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冲击,这种冲击由小变大,不断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呢,就会发生一种现象,就像内战。
而从历史上看,每一个强大的国家最后灭亡的过程都是因为内部分裂造成的。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是一个国家,那么我们吃的这个肉食呢,就等于说是你在不停的蚕食,不停的侵略原来不属于你的国土。
比如说这个动物死亡了,代表什么呢,代表的是这个国家的精神已经死亡了,国不成国了,已经不存在了。
但是呢,这个国家呢,其中的人民还存在,只不过现在归属了你的国家。
下面呢就是我要讲的重点了,肉食为什么不能常吃呢?肉食你吃多了,就像一个国家吞并了更多的国土,可以强大,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肉食当中,虽然动物已经死亡,但是肉食当中依然存在着类似国家人口和人民的一种物质。
现在的科学我们有时候把它称为激素什么的等等,不管用什么来称呼吧。
不管用什么称呼,最终的结果就是,外来物质,会和完整的自身的体系产生不可避免的摩擦,小的时候自己控制范围之内,吞噬的越来越多,那么积累了非你身体的外来物质越来越多。
它就会产生一种现象,不再受你身体统一的控制,它们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
这个时候,人的身体就会从内部产生各种不良变化,当这种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这个爆发就是病变。
我们再来看森林,我用森林比喻素食,森林里有小鸟,有昆虫,有飞禽走兽,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森林里的这些生物和人有很大的差别。
森林里的生物,它的生存法则就是为了本能而活,它吃饱了就不会去想其他的。
而人恰恰不是如此,他们除了想吃好,还想穿好,要好的衣食住行,最后还要享乐。
在森林里我们很少能看到森林里的动物把森林给破坏掉了。
但是现在在我们的社会里,会发现人把自然破坏掉的现象非常普遍。
我用这个国家的人和森林里的飞禽走兽来比喻肉类和素食类食物当中的魂魄。
道家讲万物有灵,森林里的灵性,就是这些鸟啊虫啊鱼啊走兽啊。
国家的灵性就是人。
但是呢这种灵性有高低之分,也就是说鸟啊走兽啊它们按照本能而生存,而人,因为灵性比较高,慢慢的产生了超出了本能需求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呢,往往就是咱们所说的贪婪、欲望,而这种欲望的增加,恰恰会对你自身的身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去吃素食,那么就等于说我们去森林里,森林里的生物啊,就相当于咱们吃的素食中,比如菜中包含的灵性,这种灵性就是按照本能去生存的,灵性比较低,好处呢就是比较听人的指挥。
也就说当人把素食吃到身体中去,他对你身体的自然循环造成的影响很低,因为他进入了你的世界之后呢,比较听从你的世界的规矩。
再换个角度说,如果说一个人占领了一片森林和一个人占领了一个国家,出现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占领了一个森林以后森林中很少有和你不相同的思想和你对抗。
但是如果你占领了一个国家,如果这个国家有一千万个人口,那么就会有一千万个思想,都会和你的思想产生各种各样的冲撞。
因为这个肉食和素食当中的灵性不同,所以说他造成了人本身对它们的兼容性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况。
肉食呢,你吃的少呢,不会对自身的系统产生巨大冲击,如果吃的多了呢,日积月累,那么就会对你原本的体系产生严重的挑战。
最后最坏的结果就造成失控。
换句话说就像一个人,你养了一百只不同的动物,比如鸟啊狗啊,和养一百个人管理起来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想法。
而动物呢就比较易于管理,你只要让它吃好喝好,它就会恨满意了。
关于这个素食和肉食的问题,我最后在总结一下。
前提是如果我们是把人比作是一个正常的集体吧,那么其中的神与气能够正常的运转。
而这个万物有灵,所有生物当中都有灵性存在,其中代表了神,也代表了气。
换句话说,也可以叫做魂魄。
但是呢,素食和肉食当中,因为来源不同,所以当中的灵性也有高低之别。
对于人体来讲,外界来的并非你自身存在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必然会对你自身的神气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呢,人的自身就无法同化它们,也就是说无法管理它们。
从这个人的现实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经常吃肉的人,非常强壮,就像一个国家,经常扩大领土,人口也增加了,那么这个国家就非常强盛。
但是呢国家看似强盛,从历史上看,很难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很长久,为什么不能长久呢,就是因为国家里存在的内在冲突越来越多。
最后呢这种冲突演化成了文明的冲突,最后造成了解体,这种解体都发生于战争。
我们会发现,素食的人,一般气血没有肉食的人那么强盛,但是呢他们的性格都比较温和。
一个国家再强盛,存活的时间很短,最后还要解体,消亡,但是一片森林,基本上是永存的。
人在食肉的时候,人体就像一个国家,越来越强盛,但是遗留下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积少成多,人在食素的时候呢,人体就像一片森林,虽然说不够强大,但是能够自然有序的长期运转。
按照我刚才的比喻呢,一块肉,就相当于一片国土,其中会有很多的生灵,这种生灵呢,就像是人。
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这一个国家用魂魄来形容,那么国家就是魂,咱们有国魂这个说法。
那其中的魄呢,就是人,过去有句话叫做魂飞魄散,这个魄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国家不存在了,百姓呢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没有被统一管理,那么这个散呢就不是代表消亡,代表的是分散,不集中。
下面呢我接着讲一个灵性的问题,因为在分析素食和肉食的时候,讲到过动物和植物的灵性有高低之别。
讲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寿命方面讲,总体来说,植物类的寿命比动物类的长寿。
而且我们还会注意到,单从动物类来说,一般越聪明的动物相对于比较笨拙的动物,寿命比较短一些。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牵扯到灵性的根源问题,实际上灵性本身是消耗能量的,消耗以自己的身体为基础来消耗身体吸收储藏的能量。
如果把人和普通动物相比的话,那么普通动物它的灵性主要集中于本能,所以说它消耗的能量就小一些。
我们常说,人是万物之灵,这是好的一方面,同时呢也有一个不利的方面,因为人的灵性提高,使人产生了更多的欲望。
人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要去谋划,去算计,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个过程呢,从对身体来说呢,也就是一种消耗,一种内耗。
过去的人说,智者不寿,因为他思考的东西太多,经常处于这种状态,那么他对自身能量的消耗量比正常人消耗的要多很多。
所以说呢,有得就有失,当你得到了欲望上的满足,那么同时也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呢道家讲收,不讲放。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欲望的过程,就有点象蜘蛛。
蜘蛛呢,不停的织网,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食物,人呢,不停的编制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想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好处。
蜘蛛只是本能的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活,而人呢,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本能,所以呢,人要编织出更大的网络,所以付出的更多。
如此下去,人对自己身体的亏空越来越大,积累到一定程度呢,身体就无法承受。
因此,人得道欲望的过程,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
得不偿失啊!~这两个问题就讲到这里。
五荤来自于五行,既然说是五行,就是天地所生,那五荤就有他出现的必然道理。
道家讲,不食五荤,其实主要目的是不让过于偏颇,不让独食一样,不能杂乱,目的是不让自己的五行造成不平衡。
为什么说五荤的出现是有必然的道理呢,打个比方说,多云多雾多湿地呢,这个地方湿气比较重,人就要喜欢吃辣椒,因为辣椒驱寒,如果这个时候不吃辣椒,那么对身体是不好的。
关于这个五荤的问题和这个肉食和素食的问题是相连的。
同样是辣椒,在炎热的地方吃的话容易上火,所以问题不在于五荤本身,问题在于你本身处于何时何地什么情况之下。
这种规矩的设计呢,本身目的是好的,但是我们后学者不要光看这种规矩,不能当成教条,应该看到这个规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个规矩。
学习道法呢,不能不看书,不能不看经文,但是呢,所谓道法自然,这个着眼点呢,不能过于死板,如果是死读书,那么就不对了。
比如我讲的前面这两个问题,你在一般的书籍之中是看不到的,但是我讲的对不对呢,如果我说的是对的,那么书籍之中又看不到,那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我的着眼点是不同的,那我的着眼点来自于什么呢?就来自于自然。
最后呢我再重点提示一下,今天我虽然讲了两个问题,但是呢我希望大家不要把眼睛仅仅盯住这两个问题,我在讲这两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其中包含的道理远远超出这两个问题,如果大家能够从中得道新的体会,那是相当好的事。
(泰山玉虚宫法元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