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塔设计计算
塔基础计算(圆柱式)

按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的经验
公式 当H2/D0<700时
T1=0.40+0.98X10-3H2/D0
0.4784当Hຫໍສະໝຸດ /D0>700时H2/D0
80
T1=0.29+1.14X10-3H2/D0
0
四.风荷载计算
W=DbzmsmzW0(kN/m)
bz=1+zufz/mz
ms
mz
4.48
一.设计资料
塔设备直径D(米) 3.2
塔设备高度H
(米) 16
基本风压W0(kN/m2) 0.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400
抗震设防烈度 6
场地类别 2
设计地震分组 2
a1 0.12
二.荷载
塔设备自重(kN)
385
操作时塔总重(kN) 1350
塔试验重(kN)
1350
三.塔型设备自振周期
2.24
1.10 1.42
( 14.2.6 - 1 ) ( 14.2.6 - 2 )
mzW0D2
H/D
z
5.81632
5
2.1
塔基础顶面剪力(Q)
塔基础顶面弯矩(kN-m)
Q=W*H(kN)
M=W*H2/2(kN-m)
71.729152
573.833216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 400
u 0.84
-0.73
0.53
14.4
2
rl
Pjmax
R
1.8
107.4
2
R 1.6
r1/R 0.90
底板厚度h0取 0.5 米
-209.12
-0.5944 -0.5944
树脂塔操作指导

树脂塔总流程:1、自动条件:将按照A/B/C的顺序依次再生循环;不能手动选择再生塔,不能控制步序。
2、半自动条件:可以手动选择A、B、C为再生塔;不可控制单塔步序。
3、手动条件:可以手动选择A、B、C为再生塔,同时可以选择单塔再生时的步序。
手动更换再生塔时,应当先点击停止键,然后选择新的再生塔,选择完毕后,点击启动键。
单塔步序:水洗1:限制条件3FIC162(纯水流量)应当不低报。
(120min)1、水洗时间计时(TB1), 3FIC162打自动,水洗开始后前10延时(TDL1)(A12),参数赋值1(A11),2、10S后开3KV166B,开3KV161C,开3KV165C,开3KV164A,关3KV160-3,关3KV168,关3KV169-1,关3KV169-2,开3KV169-3,开3KV160-1,关3KV160-2,关3KV162,关3KV161B,关3KV165B,关3KV164B,开3KV163B,关3KV167B(A16)3、水洗1时间完成,且为不是手动模式,则反洗时间计时(TB2)(A17)特殊情况:1、计时未满时,若3FIC162流量LO,则计时暂停(A13),流量正常时,计时器开始计时(A14)2、计时满,按下启动按钮时,反洗时间计时(TB2)(A15)反洗:限制条件3FIC162(纯水流量)应当不低报。
(120min)1、参数赋值2,开3KV166B,开3KV161C,开3KV165C,开3KV164A,开3KV160-3,关3KV168,关3KV169-1,关3KV169-2,开3KV169-3,关3KV160-1,关3KV160-2,关3KV162,关3KV161B,关3KV165B,关3KV164B,关3KV163B,开3KV167B(A21),3FIC162打自动,反洗计时(TB2)。
2、反洗时间完成,且为不是手动模式,则酸洗时间计时(TB3)(A27)特殊情况:1、计时未满时,若3FIC162流量LO,则计时暂停(A23),流量正常时,计时器开始计时(A24)2、计时满,按下启动按钮时,酸洗时间计时(TB3)(A25)酸再生:限制条件3FIC162(纯水流量)应当不低报且3FIC162-1(盐酸流量)应当不低报。
塔设计计算

目录前言…………………………………………….…………..……一任务及操作条件………………………………….….…………二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三物料计算…………………………………………………………四塔径计算…………………………………………………………五填料层高度计算………………………………...………………六填科层压降计算…………………………………………...........七填料吸收塔的附属设备……………………….…………..…….八课程设计总结………………………………...………………….九主要符号说明……………………………………...………….....十参考文献………………………………………..………………..十一附图……………………………………………………………前言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形式,可以分为填料塔和板式塔。
板式塔属于逐级接触逆流操作,填料塔属于微分接触操作。
工业上对塔设备的主要要求:(1)生产能力大(2)分离效率高(3)操作弹性大(4)气体阻力小结构简单、设备取材面广等。
塔型的合理选择是做好塔设备设计的首要环节,选择时应考虑物料的性质、操作的条件、塔设备的性能以及塔设备的制造、安装、运转和维修等方面的因素。
板式塔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应性强、易于放大。
填料塔由填料、塔内件及筒体构成。
填料分规整填料和散装填料两大类。
塔内件有不同形式的液体分布装置、填料固定装置或填料压紧装置、填料支承装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及气体分布装置等。
与板式塔相比,新型的填料塔性能具有如下特点: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力降小、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
一设计任务书(1)题目水吸收氨的填料吸收塔设计(2)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1)生产能力4570㎡/h。
(2)操作温度20℃(3)工作日:年工作300天,每天24小时运行.(4)氨的含量4.9%(5)气体混合物成分:空气和氨(6)混合气体压力:101.3KPa(3)填料类型聚丙烯阶梯环填料,规格自选.(4)设计内容(1)收集基础数据(2)确定吸收流程(3)物料衡算,确定塔顶,塔底的气液流量和组成(4)选择填料,计算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的分层,塔高的确定。
填料塔计算和设计

填料塔计算和设计填料塔计算和设计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填料塔设计2012-11-20一、填料塔结构填料塔是以塔内装有大量的填料为相间接触构件的气液传质设备。
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
在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限制填料随上升气流的运动。
液体从塔顶加入,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
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接触连续通过填料层空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
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二、填料的类型及性能评价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它提供了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相界面,是决定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因素。
填料的种类很多,根据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
散装填料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分为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环鞍形填料等;规整填料按其几何结构可分为格栅填料、波纹填料、脉冲填料等,目前工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波纹填料,分为板波纹填料和网波纹填料;填料的几何特性是评价填料性能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比表面积、空隙率、填料因子等。
1.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填料层的填料表面积,其值越大,所提供的气液传质面积越大,性能越优;2.空隙率:单位体积填料层的空隙体积;空隙率越大,气体通过的能力大且压降低;3.填料因子:填料的比表面积与空隙率三次方的比值,它表示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其值越小,表面流体阻力越小。
三、填料塔设计基本步骤1.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合理地选择填料;2.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计算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3.计算填料层的压降;4.进行填料塔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括塔体设计及塔内件设计两部分。
四、填料塔设计1.填料的选择填料应根据分离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对填料的品种、规格和材质进行综合考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塔结构设计及零部件选取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结构设计及零部件选取§5.塔结构设计及零部件选取§ 5.1塔径计算5.1.1气相密度ρV = P顶×M /(R×T顶)=0.016×126.587×106×10-3/8.3143×(99.5252+273.15)=0.6536615 kg/m3P顶=120 mmHg = 0.016 MPaT顶---------------- KM------------------- 平均分子量5.1.2 CY型填料的泛点当量气速W LF = 2.2 m/s在操作条件下75%液泛时气速:W G = 0.75 × W LF × (1.2/ρV)0.5=0.75×2.2×(1.2/0.6537)0.5=2.2356m/s5.1.3. 最佳动能因子F=W G× (ρV)0.5=2.2356×0.65370.5=1.80755.1.4.塔径计算D T=0.053F PMTV/(《化学工程手册》第13篇)=0.053 1.8075120/ 273.15)+(99.5252×126.5873636.6=0.4428mV----塔顶蒸汽摩尔流率,kmol/h; M---塔顶混合蒸汽分子量;T-----------塔顶温度,K; P-----------塔顶压力,mmHg。
计算得D T=0.4428m, 选用8mm钢板卷制成内径为500mm的塔节,圆整后进行处理能力校核。
(查化工工艺设计手册)5.1.5塔处理能力校核V’=(D T’/D T)2×V=(0.5/0.4428)2 ×6.3636=8.1139 kmol/h§5.2填料层及塔节分段、塔的总高度①精馏段高度:精馏段理论板数N1=29块29/5=5.8m分3个塔节,3个塔节都为2500mm,其中2000mm为填料层,500mm为液体再分布器等。
汽提塔设计

汽提塔设计一、操作条件二、汽提塔设计计算1、悬浮液加入量悬浮液进料量:12112.7kg (12m3/hr) 悬浮液比重:1.099T/m3悬浮液固含量:32% (我们的实际实际值是35.4%左右)则每小时进料悬浮液内PVC含量12×32%1.099=4.22T/hr2、水蒸气流通量塔顶蒸汽通常以每小时悬浮液加料量3-5%来调节本设计采用4%来调节P=0.2MPa, 水蒸气t=119.6℃, 比容0.903m3/kg则水蒸气通量121.0994%=0.53T/hr3、水蒸气体积流量0.903530=478.6m3/hr4、气液量比478.6/12=39.88=405、蒸汽消耗定额(以每T PVC计)每小时PVC树脂量: 3.76T/hr (绝干物料量)每小时蒸汽通量:0.53T/hr蒸汽消耗定额:0.53/3.76=0.141T H2O(g)/T PVC(绝干)6、回收单体最大量由物料衡算可知:回收VCM量:16.49kg/T PVC 3.76=62.0024kg/hr 圆整到62kg/hr塔顶压力:8104Pa,此时VC的分压则P VC=2600Pa此时水蒸气分压:P H2O=80000-2600=7.74×104PaPV=nRT1063.1m3/hr 塔顶62℃7、塔顶蒸汽通量每小时蒸汽通量:0.53T/hr塔顶水蒸气分压:7.74×104Pa 蒸汽的比容:2.176m3/kg假设此时蒸汽全部汽化随VC进入冷凝系统蒸汽通量: 0.53×2.1761000=1153.3m3/hr8、塔顶混合蒸汽总量1063.1+1153.3=2216.4m3/hr9、塔径、开孔率、孔径计算(1)塔径计算,取空塔气速0.6m/s(2) 塔高计算取塔板40块,以保证分离效率,板间距取400mm①塔顶空间考虑到气提夹带PVC露状粒子,为了让其自由沉降下来,取塔顶空间0.6D,即0.8m②塔底空间塔底出料时,树脂停留时间不宜过长,本设计取停留时间为2分钟V=12×2/60=0.4m3V= =0.354m为便于控制液面波动,而应留有余量,本设计取塔底空间H=0.5m③塔高计算H=0.4×40+0.8+0.5=17.3m(3) 开孔率、孔径的计算、孔间距查《聚氯乙烯工艺学》取孔径16mm,开孔率取Φ=10%每块板上的孔数=1.22/0.0162×10%=563个孔间距φ用10代,则t=48.2mm(4)塔主要参数塔径(mm)1200塔高(mm) 17300孔径(mm)16孔数56310、小孔气速=5.44m/s三、汽提塔热量衡算浆料中G H2O=8202.7kg/h 水蒸汽G H2O(g)=530kg/hG PVC=3824.3kg/h塔底出料G PVC=3813kg/hG H2O=8202.3kg/h1、进入汽提塔的热量Q进(1)浆料带入的热量Q1t1=75℃Cp(H2O)=4.184kJ/kg.℃Cpvc=1.839 kJ/kg.℃解得:Q1= Cpvc. Gpvc.t1+ Cp H2O. G H2O.t1=1.839×3824.3×75+4.184×8202.7×75=3.1×106kJ/h(2) 蒸汽带入的热量Q2蒸汽t2=120.27℃汽化潜热H=2199.10kJ/kgCp(H2O)=4.247kJ/kg.℃t3=102℃Cp(H2O)=4.216kJ/kg.℃Q2= G H2O(g)H+ G H2O(g)Cp H2O(t2-t3)=530×2199.10+530×(4.216+4.247)/2×(120.27-102)=1.21×106kJ/hQ进=Q1+Q2=4.31×106 kJ/h2、汽提塔带走的热量Q出浆料带走的热量t3=102℃Cp(H2O)=4.216kJ/kg.℃Cpvc=1.839 kJ/kg.℃Q3= Cpvc. Gpvc.t3+ Cp H2O. G H2O.t3=1.8392×3813×102+4.216×8202.7×102=4.24×106kJ/h 热损失,取热损失为进料量的1%Q损=1%×(Q1+Q2)=4.31×104kJ/h塔顶蒸汽带走热量Q4Q1+Q2=Q3+Q4+Q损Q4=4.31×106-4.24×106-4.31×104=2.69×104kJ/h 塔顶冷凝管所需冷水量QQ传=Q4T=35℃Cp(H2O)=4.167kJ/kg.℃ρH2O=993.95kg/m3冷却水t进=30℃t出=40℃W冷却水=Q4/CpΔt=。
廊坊离子交换树脂 计算

廊坊离子交换树脂计算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材料,广泛应用于纯水制备、废水处理、矿山、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
而在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尤其是在使用大型水处理设备时更为重要。
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何进行廊坊离子交换树脂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离子交换树脂的含量计算方法。
树脂的含量一般用“体积含量”表示,即树脂体积占整个固体床体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
树脂体积 / 固体床体积× 100%
其中,树脂体积可以通过树脂的质量和密度计算得到,固体床体积则是根据设备的设计参数计算得到的。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树脂的运用量计算方法。
树脂的运用量一般用“树脂容量”表示,即树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去除的离子质量。
计算公式为:
树脂容量 = 树脂含量×树脂吸附能力
其中,树脂含量是上文中提到的体积含量,而树脂吸附能力则是根据树脂种类、离子浓度、PH值等条件计算得出的。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树脂的更替周期计算方法。
树脂的更替周期一般用“容积时间”表示,即在树脂容器内停留的时间。
计算公式为:容积时间 = 树脂容器体积 / 水处理设备流量
其中,树脂容器体积也是根据设备的设计参数计算得到的,水处理设备流量则是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得出的。
总之,廊坊离子交换树脂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树脂的含量、运用量和更替周期等方面。
只有通过准确的计算,才能保证树脂的使用效果,提高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螯合树脂塔课程设计

螯合 树脂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螯合树脂塔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学生掌握螯合树脂塔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了解其重要性和效能。
3. 学生了解螯合树脂塔与其他水处理方法的区别和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螯合树脂塔处理水质的实验数据,并进行简单的问题诊断。
2. 学生具备操作螯合树脂塔实验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树脂塔组装和运行。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对螯合树脂塔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认识到水处理技术对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其探索科学问题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通过螯合树脂塔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对实验操作充满好奇,但需进一步培养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螯合树脂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螯合树脂塔的工作原理- 螯合树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螯合树脂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 实践操作:- 螯合树脂塔的组装与操作流程- 水质分析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离子交换树脂的操作与应用”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螯合树脂基本概念与性质,介绍教材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螯合树脂塔工作原理,结合教材案例分析-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前安全教育,讲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课时:分组进行螯合树脂塔组装与操作,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第五课时:水质分析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第六课时:总结与评价,对螯合树脂塔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和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脂塔设计计算
一、树脂用量的计算:
1. 罐体直径的确定
D=(4A/π)1/2
A=Q/v
式中:
D——罐体直径,m;
A——罐体截面面积,m2;
Q——处理水量,m3/h;
v——过流速度,一般取值:钠型树脂20-30m/h,磺化煤10-20m/h,混床40-60m/h;
2. 树脂装填量计算
V=1.2×1000QTc/(q/2)
式中:
V——树脂装填体积,L;
1.2——安全系数
Q——处理水量,m3/h;
T——树脂塔再生周期,h;
c——需去除的硬度,mmol/L;
q——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mol/L;
3. 树脂填装高度计算
H=4V/(1000πD2)
式中:
H——树脂装填高度,m;
二、再生剂耗量计算:
1. 再生水耗量
a 反洗用水量:
V f=v f·T f·πD2/240
式中:
V f——反洗用水量,m3;
v f——反洗流速,m/h,阳离子交换树脂为10-15m/h,阴离子交换树脂为8-10m/h;
T f——反洗时间,min,通常为20-30min;
b 置换用水量:
V H=v H·T H·πD2/240
式中:
V H——置换用水量,m3;
V H——置换流速,m/h,一般<5m/h;
T H——置换时间,min,通常为20-30min;
c 正洗水量:
V Z=a·V
式中:
V Z——正洗用水量,m3;
a ——正洗水耗,m3/ m3树脂,正洗流速一般为10-15m/h,正洗时间为5-15min;
※计算过程中需注意单位的统一。
由于离子交换树脂自身所能交换的离子(Na+、H+、O H-)化合价通常为一价,而处理水中需要被交换的离子(Ca2+、Mg2+)通常为二价,即两个树脂单元方能交换掉一个二价离子。
此处按照需要被交换的离子为二价离子计,这是在计算过程中需注意的地方。
2. 再生剂耗量计算
G= V·r/1000
式中:
G——再生剂耗量,kg;
r——单位树脂再生盐耗量※,g/L;
三、再生程序:
1. 静置
再生开始前树脂床需要静置,时间为5分钟。
2. 反洗
静置过程结束后,打开反洗进水阀进行反洗,反洗流速和时间参照计算公式。
3. 再生
反洗结束后即可进行再生,再生药品用射流器投加,通常在计算时先假定射流器进水流量,然后根据再生药品浓度计算出总的再生水流量,计算完成后需用再生流速进行校核,一般再生流速不大于5m/h。
4. 置换
再生结束后,打开反洗进水阀进行置换,将再生剩余药品排出。
5. 正洗
置换完成后需进水进行正洗,正洗完成后树脂即再生完毕,可投入使用。
※树脂的再生盐耗量一般由树脂厂家提供,需要注意该再生剂耗量所对应的再生液浓度。
在再生盐耗量未知的情况下,可查阅给排水设计手册,
但须在计算结果上乘上一个系数,该系数为实际再生盐耗量为理论再生盐耗量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