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内科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科综
内科医学如何通过内科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

内科医学如何通过内科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内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大科室,涵盖了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专业领域。
对于有志于深入研究内科学的医学生而言,攻读内科学医学硕士是一个朝着专业发展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科医学如何通过内科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更好地了解申请硕士研究生的过程和要求。
一、了解内科学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申请内科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前,首先要了解该专业的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院校和专业方向的要求,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学历背景要求:通常要求具有医学学士学位,或者相关临床专业的硕士学位。
2.专业背景要求:考生需要具备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有利于后续的学习和研究。
3.科研能力要求: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潜力,包括科研思维、科研经验和科研成果等。
4.英语水平要求:通常要求具备一定程度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
二、准备硕士研究生申请材料在满足内科学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后,考生需要准备申请所需的材料。
一般申请材料包括:1.个人简历:介绍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科研经历、项目经验、论文发表等情况。
2.学术成绩单:包括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学习成绩单,反映考生在学术上的表现和成绩。
3.科研经历:列出个人参与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和科研论文。
4.推荐信:一般需要提供两到三封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导师、教授或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专业人士。
5.个人陈述:写一份个人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包括对于内科学医学的兴趣、研究计划、个人优势和未来的职业目标等内容。
三、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除了准备申请材料外,申请内科学医学硕士研究生还需要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内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综合素质考试: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等。
2.学科基础考试:考察考生对内科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内科学的基本概念、疾病诊断治疗等。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科

4 ●
●
全科医学
国家有关残疾人权益的政策、法规,社区康复的组织与实施;常见传染病 的检测方法和社区用药原则,传染病患者的社区随访管理方法;重性精神 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包括随访内容、转诊原则及标准、监护人管理、社 区及家庭康复的原则及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处理原则;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的内容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 (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全科医学
Ⅰ.考试范围
全科医学的主要概念,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精神科、 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神经内科中与全科相关的常见多发病的诊治
Ⅱ.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全科医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各年龄儿童保健原则、具体措施以及小儿保健组织机构;学校卫 生、安全教育、性教育内容;冷链管理;儿童智力发育测量(DDST)及 评价;影响老年人功能减退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运动锻炼的积极作用与 方式;老年家庭安全问题与老年营养的要求;生命质量的内涵、概念、测 定方法;经期卫生及劳动保护;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及计划生育指导;孕期 饮食、营养、起居环境、性生活、胎动自我监测和乳房护理;产褥期的产 后访视、产褥期卫生、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产后抑郁症筛检; 围绝经 期综合征的预防与诊治、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妇科常见疾病 (宫颈癌、乳腺癌)普查的意义和方法;孕产妇常见口腔问题的健康教育;
全科医学
3 ●Biblioteka ●Ⅳ.大纲内容第一部分 本 学 科
1.全科医疗接诊方式的特点,与居民建立和谐信任关系的技巧;健 康档案的书写与使用;社区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的识别与转诊;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规范化管理;常见慢性病的预防措施及规范管理的基 本技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老年 人健康综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家庭访视与家庭病床管理;国家基本药物 的用法、用量、常见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关于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关于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办法(沪交医研〔2014〕7号)总则第一条为多渠道促进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有关规定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凡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我校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可根据本实施办法,向我院申请硕士学位。
第三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可以在我院已授予三届以上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内开展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工作。
第四条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依照相关学位授予标准、条件和程序依次认真做好资格审查、同等学力水平认定和学位授予等工作。
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第五条资格审查。
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必须已获得拟申请学科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后在申请学位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满三年以上。
(二)同时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身体健康,能顺利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2.近五年来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一定成绩;3.参加并通过我院组织的统一外语水平测试。
(三)具备条件的申请人经本单位审核同意后,可以向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院分院提出申请,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以下材料: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2.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3.最后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4.填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所在单位介绍:对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材料情况做出如实鉴定(加印密封)。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
试大纲及指南》(以下简称《大纲》)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重
要文件,旨在为同等学力人员参加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
试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参考标准。
《大纲》确定了考试的性质、考试内容、考试时间、组织和管理、考试合格标准等,用以明确本考试的考试目标、考试性质和要求,并
指导学生合理备考。
《大纲》总体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目的在于明确考试的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合理备考。
第二部分为考试时间、组织和管理,包括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地点、考试组织、人员组成、监考方案等,主要负责确定考试时间安排、考场布置及安全防范等工作,保证考试按计划进行、顺利结束。
第三部分为考试合格标准,主要负责规定考试合格的总分线及分
数等级的界定,以及成绩复查、补考安排等,以保障考试的公正性、
客观性和科学性。
同等学力西医综合内科学考试重点

同等学力西医综合内科学考试重点内科学作为同等学力西医综合考试中的重要部分,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将对其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一、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常见病因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感染等。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喘息和胸闷。
诊断主要依靠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可确定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治疗包括戒烟、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感染、氧疗等。
2、肺炎分类众多,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有时伴有胸痛、呼吸困难。
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线或 CT)。
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原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3、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可有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等。
诊断依靠痰涂片和培养找结核分枝杆菌、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
治疗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
二、循环系统疾病1、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
诊断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心脏超声等检查。
治疗包括改善症状(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改善预后(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器械治疗和心脏移植。
2、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常见症状有心悸、头晕、晕厥等。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方案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Ⅰ.考试范围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 影像解剖和变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X 线、DSA、CT、MRI、B 超、 核医学)的特点、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 后处理技术、对比剂的使用、毒副作用的表现及抢救原则。了解各种介入 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学 改变、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 学科知识,掌握并能综合应用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 鉴别诊断,了解各系统少见疾病或疑难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 别诊断。
Ⅳ.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 放射医学
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1. X 线成像(掌握)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识记) 3.计算机体层成像(CT)(掌握) 4.磁共振成像(MRI)(掌握) 二、呼吸系统 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 3.肺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 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病因病理(识记)、 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5.气管和支气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 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6.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 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7.胸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 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8.肺间质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 (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9.胸膜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 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概述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科学中最主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范围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呼吸、心血管、消化、肾、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及风湿性疾病)和外科学(包括普通外科、胸外科、骨科和泌尿外科)。
能力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对医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评论的正确程度。
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生理学一、绪论(一)生理学(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四)人体功能活动的反馈控制(五)稳态与内环境概念二、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2.跨膜物质转运形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吐(出胞)和胞吞(入胞)3.载体、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概念(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三)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以及它们形成的原理3.兴奋的引起和兴奋传导的机制(四)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骨骼肌的超微结构2.骨骼肌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3.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和兴奋传递(五)骨骼肌收缩的形式三、血液(一)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及其功能(二)血细胞的功能(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四)血型和输血原则四、血液循环(一)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的概念2.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3.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4.心音(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1.心肌细胞生物电产生的基础2.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3.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起搏细胞的跨膜电位4.心室肌细胞的生理特性5.心电图(三)血管生理1.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2.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3.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4.微循环与组织液的生成及意义(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2.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五)器官循环五、呼吸(一)肺通气1.肺通气的动力2.肺通气的阻力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4.胸内压5.肺通气功能的测定(二)肺换气1.肺换气的动力2.肺换气的原理3.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的运输2.二氧化碳的运输3.氧解离曲线的特点4.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四)组织换气(五)呼吸运动的调节1.呼吸中枢2.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吸气切断机制3.呼吸的反射性调节4.化学性因素对呼吸的调节六、消化与吸收(一)概述1.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2.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及其机制3.胃肠激素4.消化管的神经支配(二)胃内消化1.胃液的主要成分与生理作用2.胃液分泌的调节3.胃的运动与功能,以及影响胃排空的因素(三)胰液和胆汁的分泌、生理作用及其分泌排出的调节,小肠液的成分生理作用及其运动形式1.胆汁的成分、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胰液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小肠液的分泌和小肠的运动(四)吸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一)能量代谢1.能量的来源和作用2.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4.基础代谢(二)体温及其调节1.体温的正常值和生理变动因素2.体温的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3.体温调节八、肾的排泄(一)肾的功能(二)肾的血液循环特征及肾血流的调节(三)尿生成过程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影响因素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3.一些物质的分泌和排泄(四)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及其与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系(五)尿生成的调节1.肾小管中溶质浓度2.抗利尿激素3.醛固酮(六)排尿反射九、感觉器官(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二)视觉器官1.眼的折光功能及视调节2.眼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3.与视觉相关的概念和现象(三)听觉器官1.耳的功能2.正常传音途径(四)前庭器官及其功能十、神经系统(一)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1.神经元和神经纤维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征(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1.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原理3.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神经元之间联系的基本方式4.突触传递的特征5.神经的营养作用6.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三)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1.反射中枢2.中枢抑制(四)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感觉投射系统2.痛觉(五)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高级中枢(六)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自主神经系统的概述2.自主神经释放的递质及其受体3.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4.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七)脑的高级神经活动1.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2.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3:学习、记忆的过程和机制4.脑电图波形和皮质诱发电位5.觉醒与睡眠十一、内分泌(一)概述1.激素的概念2.激素的作用方式3.激素的分类和作用原理(二)下丘脑与垂体1.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2.腺垂体与神经垂体(三)甲状腺素的功能及其分泌的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1.3类激素2.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和分泌的调节3.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和分泌的调节(五)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分泌的调节1.主要生理作用2.分泌的调节(六)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1.生理作用——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2.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七)与维持钙稳态有关的3种激素1.甲状旁腺激素2.降钙素3.维生素D3十二、生殖系统(一)男性生殖系统1.睾酮的生理作用2.睾酮的分泌的调节(二)女性生殖系统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3.在月经周期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与子宫内膜变化的关系4.影响女性乳房发育和乳汁分泌的因素第二章分子生物学一、蛋白质化学(一)氨基酸氨基酸的类型、符号、结构和化学性质。
2024 医学 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

2024 医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领域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各大医学院校纷纷开设了医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
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相关招生政策和要求,特将2024年医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公布如下:一、招生专业(1)临床医学(2)基础医学(3)口腔医学(4)中医学(5)药学(6)护理学二、招生人数各专业招生人数详见各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
三、招生条件1. 学历要求:国家承认学士学位或相应学历;2. 专业要求:申报专业应与所获得学士学位专业相近或相关;3. 成绩要求:学士学位成绩需符合各招生院校要求;4. 其他要求:具备医学工作年限要求的考生,需提供工作经历证明。
四、报名时间具体报名时间以各招生院校公布为准,一般在每年的5月至6月进行。
五、报名材料1. 个人唯一识别信息、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2. 四张近期一寸免冠彩照;3. 其他各招生院校要求的报名材料。
六、招生程序1. 网上报名:考生通过各招生院校指定的报名全球信息站进行报名;2. 考试资格审核:招生院校对报名考生资格进行审核;3. 考试:通过资格审核后,考生将参加笔试和面试;4. 录取:按照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面试等情况,综合评定录取名单。
七、考试科目1. 专业课考试:根据所报专业招生院校要求而定;2. 综合素质面试:综合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实践能力等。
八、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学制一般为3-5年。
九、学费与奖学金学费及相关政策详见各招生院校公布的规定。
十、毕业条件须完成所规定的学业要求及各项医学实习等相关实践活动。
十一、其他注意事项1. 考生需遵守招生院校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招生简章的要求报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2. 考生须密切关注各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及相关通知,及时了解招生动态。
以上即为2024年医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的相关内容,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充分了解招生政策和要求,认真准备,取得优异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
3 ●
●
Ⅳ.大纲内容
第一章 心血管内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心血管系统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2.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 3.心血管系统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 4.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5.心血管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 6.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7.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二)了解 心脏电生理基本知识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症状及病种 1.掌握 2.了解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2.了解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内科学
Ⅰ.考试范围
内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 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疾 病科及重症医学科九个亚专科的内容
Ⅱ.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 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工作的实际问题,达到第一阶段住院医师 (3 年)水平。
第五章 肾脏内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肾的生理功能 2.泌尿系统常见症状(血尿、蛋白尿、少尿 / 无尿)的诊断与鉴别
6 ●
●
内科学
诊断思路 3.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
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4.急、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5.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 6.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 7. 慢性肾病的诊断、分期及治疗原则 8.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重紊乱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9.血液、腹膜透析疗法的临床应用 (二)了解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移植的抗排异治疗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症状及病种 1.掌握 2.了解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2.了解
第二章 呼吸内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呼吸系统应用解剖和生理 2.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 3.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4.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5.肺通气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与判读,呼吸系统常见疾 病影像学检查(X线片及 CT)结果判读。
第六章 内分泌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常见激素的分泌与调节 2.糖尿病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糖尿 病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3.常见甲状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4.常见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常见肾上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了解 1.其他内分泌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诊 断及治疗原则 2.激素的免疫测定原理、步骤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
内科学
7 ●
●
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步骤及意义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症状及病种 1.掌握 2.了解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2.了解
第七章 风湿免疫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常见关节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 2.常见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风湿性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尤其是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4.常用抗风湿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二)了解 常见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及相关项目的检测原理,关节的正常结构 和常见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症状及病种 1.掌握 2.了解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2.了解
【能力要求】 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对内科学领域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运用上述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三、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 A1 型选择题 85 题 约 42.5% A2 型选择题 40 题 约 20% B 型选择题 50 题 约 25% X 型选择题 25 题 约 12.5% 其 中 前 40% 为 公 共 基 础 部 分(A1 型 题 55 题,A2 型 题 25 题), 后 60% 为内科专业部分(A1 型题 30 题,A2 型题 15 题,B 型题 50 题,X 型 题 25 题)。Βιβλιοθήκη 4 ●●内科学
(二)了解 间质性肺疾病,肺部特殊感染,睡眠呼吸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其他 常用无创和有创检查及呼吸支持等治疗技术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症状及病种 1.掌握 2.了解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2.了解
第三章 消化内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消化系统应用解剖和生理 2.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 4.消化系统疾病急重症的诊断与处理 5.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6.消化系统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7.消化系统常见影像学检查结果判读 (二)了解 慢性腹泻、慢性肝病、腹腔结核(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症状及病种 1.掌握 2.了解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2.了解
内科学
5 ●
●
第四章 血液内科 一、要求 (一)掌握 1.常见血液系统表现(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4.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 5.正常止血和凝血机制 6.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分类、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7.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8.骨髓穿刺及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9.输血的适应证和输血反应处理 (二)了解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分类及治疗原则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 3.常见骨髓增生性疾病 4.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5.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6.溶血、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主要内容 (一)主要病种 1.掌握 2.了解 (二)基本技能 1.掌握 2.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