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CV结果分析
时刻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对照分析

时刻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对照分析【关键词】时刻分辨荧光免疫酶联免疫法乙型肝炎病毒乙肝五项时刻分辨荧光免疫(简称TRF)分析法是用三价稀土离子作为示物,标记蛋白质,多肽,激素,抗体,核酸探针或生物活性细胞,待反映体系发生后,历时刻分辨光分析仪测定最后产物中的荧光强度,以此来判定反映体系中被测物质的浓度,笔者结合患者血清学指标乙肝五项(聚合酸链反映)性,初步探讨TRF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中的临床价值,报导如下:1实验资料材料和仪器200份血清均为ELISA法确诊为HBV感染者,同时抽样检测乙肝五项定量(TRF)。
乙肝五项(ELISA)试剂由万泰生物药业股分公司提供。
TRF试剂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提供,时刻分辨荧光分析仪也是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提供。
原理和方式技术原理:TRF采纳了双抗体夹心时刻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其中抗原与已包被的抗体结合成抗体抗原复合物,洗涤后再加入銪标记抗体与已结合的抗原联接成抗一抗体—抗原—抗—抗体—Eu复合物。
增强液将标记在抗体上的Eu3+离子解离到溶液中,在溶液中Eu3+离子和增强液形成了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
荧光强度和样品中的抗原浓度成正比。
实验方式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将试剂盒放置室温平稳,配备洗涤液,利用前一小时内按1:50倍稀配备銪标记物,吸取100ml样本及对照,按顺序加入微孔反映小孔中并加贴封片,放37度恒温1小时,用洗板机洗涤4次拍干,再每孔入100ml已稀释的销标记物、加封条,放37度1小时,第2次孵育终止后,洗板机洗涤6次,拍干,每孔加入增强液100ml,然后在室温下用振荡仪振荡5分钟,上分析仪检测。
2结果乙肝五项定量参考范围,HBSAG:ml,HBsAb:0-10mIU/ml,HBeAg:ml,HBeAb:ml,HBCAb:ml。
表1200例标本乙肝五项定量与酶联免疫测试HBV含量关系3讨论TRF采纳于双抗体夹心时刻分辨荧光分析法,其灵敏度高达ml,可准确信量出0-1010个拷贝的病原体,可清楚的反映出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形,该技术在一整套时刻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中进行,整个进程可在2个半小时完成,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而且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HBSAg的检测可协助乙肝的初期诊断,在乙肝病人中HBSAg检出率在70%以上,可协助乙肝的辨别诊断,阳性者可能为急性、慢性患者,乙肝暗藏期或无病症携带者,有助于乙肝的预后估量,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对乙肝病人动态疗效观看,消毒药物考核很有价值。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时间分瓣荧 光免 峻分新
与酶 联免唼吸附试验检测 乙型肝 炎瞒毒表面抗休的 比较
唐 玲 ]i [ l l 德阳 6 1 8 0 0 0) ( 四川德 阳 市第 二人 民 医院检 验科
【 摘 要 】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T RF I A ) 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 L I S A) 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H B s A b) 的检
本 文 分 别运 用 T R F I A法 和 传 统 的 E L I S A一 步 法 同时 对 9 2 份血清标本进行检 测,探讨 T R F I A法定量检测 H B s A b的优 点 及 临床 价 值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标 本 来源 医 院 门诊 、住 院病 人 以及 体 检 人 员 检测 乙肝标志物 的血液标 本。 标本均 为空腹采取静 脉血, 无溶血、 黄疸等 ;3 5 0 0 r / m i n离心 3 m i n分离血清 。 1 . 2标本 分组 收集常规 E L I S A定性检测 H B s A b s / c o 值> 0 . 6的样 本,按 s / c o值 分为 5组:S / c o值 o . 6 ~1 . o( 第 1组 ) 1 6例 , s / c o值 1 . 1 ~6 . 0 ( 第 2组 ) 2 0 例, s / c o值 6 . 1 ~ 1 3 . 0( 第 3组 )2 0例 ,S / C O值 1 3 . 1 ~2 0 . o( 第 4组 )2 0例 , s / c 0值 > 2 0 . 0( 第 5 组 )1 6例 。 1 . 3 E L I S A一步法 双抗原 夹心法 。 i . 4 T R F I A法 T R F I A法用镧系金属离 子 ( 铕 E u )作为 示踪物标记 H B s A g ,采 用双抗原夹心法 :用 H B s A g包被 反应 板, 加入样本后 , 样本中的 H B s A b与 包 被 板 上 的 H B s A g结 合 , 再 加 入铕 标 记 的 H B s A g后 ,形 成 双 抗 原 夹 心 的 复 合 物 。加 入 增 强剂使 E u离子从反应复合物 中解离下来 ,成 为游 离的 E u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陈卫霞【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09【摘要】目的:分析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生物防护意识,尽可能防止发生医疗纠纷事件以及医院感染。
方法随机抽取该院1994例输血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输血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抗体(抗-HIV)水平,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比以上4项指标检测阳性率以及不同性别输血患者传染指标的阳性检测率。
结果该次研究患者输血前,185例检出HBsAg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28%;19例检出抗-HC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95%;21例检出抗-TP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5%;1例检出抗-HI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05%。
HBsAg男性患者阳性检出率(8.19%)显著高于女性(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性、女性抗-HCV阳性检出率、抗-HIV阳性检出率以及抗-TP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输血前一定要检测相关的传染病指标水平,这样便于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总页数】3页(P102-104)【作者】陈卫霞【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29【相关文献】1.孕产妇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高光萍2.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潘艳3.3148例拟输血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伏攀;李春碧;何平;伏俊4.12443例备血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谌晓燕;张银辉5.2683例拟输血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的探讨 [J], 兰雅娴;赵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4 1 3 O . 2 O 1 5 . 0 7 . 0 5 7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5 ) 0 7 — 0 9 9 4 — 0 2
析法 ( t i me r e s o l v e d f l u o r o i s n mu n o a s s a y , T R F I A) 、 微 粒 子 酶 免 疫测定法 ( mi c r o p a r t i c l e e n z y me i mmu n o a s s a y , ME I ) 和 酶 联 免 疫吸附测 定 法 ( e n z y m e — l i n k e d i I mu n o s o r b e n t a s s a y , E L I S A)
乙型 肝 炎 病 毒 简 称 乙肝 病 毒 , 也 称 丹 氏颗 粒 , 属 嗜肝 DNA 病毒科 ( h e p a d n a v i v i d a e ) , 是 引起 各 类 急 慢 性 肝 炎 的 致 病 因 素 。 据 不 完 全 资料 统 计 , 我 国 乙 肝 病 毒 的感 染 率 超 过 5 o , 乙 肝 病 毒携带者近 1 亿人 , 乙 肝 患 者也 有 近 3 0 0 0万 。如 何 选 择 一 种 操作简单 、 经济适用 、 便 于 推 广 而 敏 感 度 又 相 对 较 高 的 乙肝 病 毒检 测法 , 对 如 此 大 的 人 群 进 行 乙 肝 病 毒 筛查 一 直 是 临 床研 究 的热 点 。 目前 常用 的 乙 肝 病 毒 检 测 法 主 要 有 时 间 分 辨 荧 光 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亿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摘要】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常用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可以有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则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未来,结合两种技术可能会更好地提高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准确性,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分析、优缺点、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最常见的一种。
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注射吸毒、性接触以及共用注射器等方式。
感染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潜伏后可导致肝脏损伤和炎症,严重时会出现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
及早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对预防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血清学检验是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本文将就这两种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其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至此结束。
1.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简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技术与免疫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分析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荧光素-辣根过氧化酶展现出的光信号进行检测和定量,其灵敏度优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陈华根;黄学斌;宋强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23
【摘要】随机抽取。
临床就诊和体检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2455例,同时用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比较分析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检测结果。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结果更有利于临床应用,更有利于互认。
【总页数】1页(P360-360)
【作者】陈华根;黄学斌;宋强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
【相关文献】
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J], 江虹
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优越性的探讨 [J], 巢浩界;张铭
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评价 [J], 潘继文
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J], 陈华根; 黄学斌; 宋强
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左雪灿; 丁庆和; 李占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比对分析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比对分析江培涛;杨健;杨正南【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13【摘要】目的:通过比对时间分辨荧光技术(TRF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检测结果,验证这两种方法是否具有等效性。
方法分别用TRFIA及ELISA检测160份临床标本的两对半指标,记录检验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过配对资料χ2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 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可用于临床乙型肝炎两对半指标的检测,但TRFIA优于ELI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总页数】3页(P1877-1879)【作者】江培涛;杨健;杨正南【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检验科,江苏扬州2119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检验科,江苏扬州2119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检验科,江苏扬州2119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乙型肝炎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条件的优化及实验研究 [J], 何文英;彭宽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J], 陈华根;黄学斌;宋强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J], 陈华根; 黄学斌; 宋强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肝两对半的测定结果比对分析 [J], 杨蓉5.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肝两对半的测定结果比对分析 [J], 杨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比较吴阿阳;陈忠进【摘要】目的分析比较ELISA法和TRFI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的灵敏性.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4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RFIA法对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法(P <0.05).结论与ELISA相比,TRFIA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更为灵敏,临床上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13【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作者】吴阿阳;陈忠进【作者单位】363000,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检验科;福建省云霄县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有资料显示,我国有10%以上的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1]。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是检验机体是否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有效证据之一,也是对乙肝患者病程的分析和判断的重要依据。
可见,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临床上检验科常用的一种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方法为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
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的74例乙肝患者进行检测,旨在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性,以期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4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39.4岁,其中男49例,女25例。
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分装,一部分立即检测,另一部分保存于-80℃冰箱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CV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5-10-09T16:57:53.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作者:陈华根刘小花宋强
[导读]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HCV-RNA检测对于判断急慢性感染、复制水平、明确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实验条件限制,难以常规应用。
陈华根刘小花宋强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500)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HCV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81-02
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HCV,主要经血液传播[1]。
HCV有6种基因型,感染人体后,血液中出现抗-HCV,而HCV-RNA浓度相对较低,所以临床实验室常通过检测抗-HCV来判断HCV感染,诊断丙型肝炎[2-3]。
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凝集试验、金免疫层析试验等检测,应用广泛的ELISA检测抗-HCV灵敏度,准确度能满足临床诊断丙型肝炎需要,但缺乏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的实验室却显繁琐。
近年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逐步在临床实验室用于抗-HCV检测,我们利用TRFIA检测,同时与ELISA方法比较,评价其检测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至2014年经ELISA检测抗-HCV阳性标本299例,其中男163例,女136例,年龄18至89岁。
1.2 方法
1.2.1试剂、仪器和质控品抗-HCV ELISA试剂分别购于厦门新创公司,MK3酶标仪和Well Wash Plus型洗板机系上海热电产品。
TRFIA试剂、前处理仪和荧光测定仪购于苏州新波公司。
质控品购于北京康彻思坦公司。
仪器皆经过维护校准且通过技监局年度强检,质控品和试剂在效期内使用。
1.2.2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3~5ml,自然收缩或37℃温育30分钟后,3000转/分离心15分钟,立即检测或置冰箱2℃~8℃保存2日。
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指导书操作。
厦门新创公司ELISA检测阳性者,再用TRFIA检测。
2.结果
ELISA检测抗-HCV阳性299例,经TRFIA检测阳性299例,符合率100%。
3.讨论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所致的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病原体检测是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病原体诊断标志是抗-HCV 和HCV-RNA。
HCV-RNA检测对于判断急慢性感染、复制水平、明确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实验条件限制,难以常规应用。
抗-HCV ELISA检测,仅需洗板机、酶标仪等一般实验设施,并且现在所用第三代试剂,所选抗原包括C区、NS3区、NS4区和NS5区,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缩短了“窗口期”,反应性样本可不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验证,因此ELISA检测抗-HCV是各级实验室运用最多的丙型肝炎病原标志检测项目。
但实验类型多采用间接二步法,检测周期较长。
虽然选用抗原,试剂工艺有所改进,但酶免疫检测结果,受类风湿因子、补体、异嗜性抗体、用鼠抗诊疗诱导产生的抗鼠抗Ig、自身抗体、溶菌酶等内源性影响因素和溶血、细菌污染、标本收缩不充分、存贮过久、反复融冻等外源性影响因素干扰难以完全避免[4]。
通过利用TRFIA法检测299例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结果完全一致,说明利用TRFIA检测抗-HCV准确可靠,且智能化程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27-134.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脏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16(8):324-329.
[3] 李金明主编.临床酶免测定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7-90.
[4] 黄学斌,陈华根,刘冰.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丙型肝炎抗体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8):153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