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操作

合集下载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定量
ELISA(定性)
意义
0~10mIU/ml 10~100mIU/ml
>100mIU/ml
阴性(-) 阳性(+)` 阳性(+)
机体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易感染 乙肝病毒
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很弱,甚 至不能预防HBV感染,仍有感染 HBV的危险
机体对乙肝病毒有较强的免疫力, 使机体有抵抗HBV入侵的作用,较 大程度上减少感染HBV的风险
而且半寿期也长,介于10-1000us之间,比普通荧光标记物高5-6 个数量级(1000ns=1us)。 含有铕或钐的螯合物的荧光衰变时间分别为730000ns和50000 ns。 因此利用延缓测量时间,待测样品中短寿命的自然荧光完全衰变 后,再检测稀土离子螯合物的荧光信号(见图1)。消除了来自样 品、试剂及其他非特异荧光,从而达到降低自然本底荧光和消除 样品荧光的干扰,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读。这既是我们长提到的 时间分辨。
放射性(125I),对环境的污染及对 身体的危害,已经为重视环保的国家
命性的贡献,是一项 逐步取消。(如整个欧洲仅尚存几个
较为成熟的诊断技术。 放免试验室)
125I的半衰期短而导致其试剂有效期

夹心法、竞争法的标 记原理为以后的检测
短。 标记物125I的稳定性差,导致试剂盒
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WALLAC和新波公司使用疝灯,主要用于临床
标记物为具有独特荧光特性的稀土金属---镧系元素
镧系元素共有15种,属三价元素,应用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中 有四种:
铕(Eu)、钐Sm)、镝(Dy)、铽(Te)
Eu3 +的应用最为广泛, Sm3+ 可作为第二种选择以进行双标记或多标记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原理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原理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原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Time 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是一种非同位素免疫分析技术。

它利用镧系元素(如铕、铽等)标记抗原或抗体,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和时间两个参数来检测待测物。

与传统的荧光免疫分析相比,TRFI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有效排除非特异性荧光的干扰。

TRFIA的分析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镧系元素标记:将镧系元素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具有荧光性质的标记物。

镧系元素的荧光具有较长的寿命,且发光强度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程度密切相关。

2.时间分辨技术:通过时间分辨技术对荧光信号进行测量,即在一定时间内对荧光信号进行积分和分析。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区分特异性荧光信号和背景荧光信号,提高分析灵敏度。

3.信号分辨:通过检测波长和时间两个参数来分辨特异性荧光信号和非特异性荧光信号。

由于生物流体和血清中的许多复合物和蛋白本身就可以发荧光,因此使用传统的发色团进而进行荧光检测的灵敏度会严重下降。

而TRFIA方法通过时间分辨技术使瞬时荧光干扰减到最小化。

4.激发光控制:TRFIA方法在测量时采用延迟测量时间的方法,有效地消除背景荧光的干扰。

同时,解决激发光的杂散光影响也是提高灵敏度的关键。

5.数据分析:通过对测量得到的荧光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待测物的浓度。

TRFIA方法能够实现对超微量样品的高灵敏度检测,具有很高的分析精度。

总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是一种基于镧系元素标记、时间分辨技术、信号分辨、激发光控制和数据分析等原理的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免疫分析方法。

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1、免疫标记法及其分类1)荧光免疫法:原理是应用一对单克隆抗体的夹心法。

底物用磷酸-4-甲基伞形酮,检测产物发出的荧光,荧光强度与Mb浓度呈正比,可在8min内得出结果。

结果以Mb每小时释放的速率表示(△Mb)表示。

该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

以双抗夹心法为例,首先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

除去未结合抗体,然后加受检标本,使其中的蛋白抗原与固相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洗涤除去未结合物,接着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使之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

最后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对蛋白抗原进行定量。

传统的荧光免疫法受本底荧光的干扰较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是以具有特长寿命的稀土金属如铕,作为标记物,加入正常液后激发测定,能有效去除短寿命本底荧光的干扰。

2)放射免疫法放射免疫法是以过量的未标记抗原与放射性物质标记的抗原,竞争性地与抗体结合,形成有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无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有过剩的标记抗原与未标记的抗原。

然后通过离心沉淀等方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抗原分离,分别测定其放射性强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对未标记的待测抗原进行定量。

RIA法测定血清蛋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准确定量到ng/ml水平。

但早期的方法操作麻烦,耗时长,且有放射性污染。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RIA的灵敏度又有了较大提高,且操作大为简化,并已有商品试剂盒供应,使用方便。

3)酶联免疫法(ELISA)ELISA法有竞争法和夹心法两种。

竞争法是基于标准或血清Mb和微孑L 板上包被的Mb竞争性地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的原理而建立,该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L,线性范围达1 000ug/L。

夹心ELISA法与EI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

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多份标本的检测,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易于推广普及。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以常用荧光素作为标记物的荧光免疫测定往往受血清成分、试管、
仪器组件等的本底荧光干扰,以及激发光源的杂射光的影响,使灵敏
度受到很大限制。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imeresolvedfluorescenc eimmunoassay,TR-FIA)是针对这缺点加以改进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以镧系元素铕(Eu)螯合物作荧光标记物,利用这类荧
光物质有长荧光寿命的特点,延长荧光测量时间,待短寿命的自然本
底荧光完全衰退后再行测定,所得信号完全为长寿命镧系螯合物的荧光,从而有效地消除非特异性本底荧光的干扰。

TR-FIA的测定原理见
图17-4。

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的测定反应程序见图17-5。

其中增强液
的作用是使荧光信号增强。

因为免疫反应完成后,生成的抗原-抗体
-铕标记物复合物在弱碱性溶液中,经激发后所产生的荧光信号甚弱。

在增强液中可至pH2~3,铕离子很容易解离出来,并与增强液中的β-
二酮体生成带有强烈荧光的新的铕螯合物,大大有利于荧光测量。

图17-4 TR-FIA测定原理示意图
图17-5 双抗体夹心法TR-FIA反应程序示意图
所用检测仪器为时间分辨荧光计,与一般的荧光分光光度计不同,采用脉冲光源(每秒闪烁1000次的氙灯),照射样品后即短暂熄灭,
以电子设备控制延缓时间,待非特异本底荧光衰退后,再测定样品发
出的长镧系荧光。

检测灵敏度可达0.2~1ng/ml。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核医学诊断和治疗》- 体外分析技术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核医学诊断和治疗》- 体外分析技术

四碘甲腺原氨酸
两个3,5-二碘酪氨酸分子偶联而成的一种碘化的酪氨酸衍生物
5
体外分析技术的特点(2)
3、精密度高 反映出来的是随机误差小(统计及实 验误差)。(批内误差、批间误差)
4、应用广泛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为例目前至少有300 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建立了该方法。如:激素、 蛋白质、抗体、免疫球蛋白、维生素及一些药物的分 析。体外分析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临床诊断、治疗监 测及评估、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 逻辑分布(Logistic distribution)公式 P(Y=1│X=x)=exp(x'β)/1+exp(x'β)
12
Log-Logist作图法
13
分析曲线
a 以B/B0%为纵坐标的标准曲线
b 以B0% Logit为纵坐标的标准曲线
14
15
RIA实际应用中的参数(一)
1.最大结合管(B0):标准抗原的量为0,只有标记抗原 和特异性抗体时,标记抗原与抗体充分反应后分离B和F,所测 得的B的放射性为B0。这是没有标准抗原与之竞争时,标记抗原 和抗体的结合达最大值。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cal 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
• 酶标记的免疫分析法 (enzyme immunoassay, EIA)
4
体外分析技术的特点(1)
1、灵敏度高 可测水平10-9~10-20 g/l。 一般化学分析法检出极限为10-3~10-6g 。
1.RIA的必备条件包括由国家批准的生产单位提 供的试剂、分离技术、测量仪器。
2.主要试剂的组成是:特异性抗体(specific antibody)、标记抗原(radionuclide labeled antigen)、标准品(standard)(非标记抗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胎盘生长因子的方法建立及性能评价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胎盘生长因子的方法建立及性能评价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胎盘生长因子的方法建立及性能评价谭玉华;曹春玲;张润锋;潘晓芳;李高成;余海枷;梁天铖;冯健明【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23(38)1【摘要】目的建立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利用捕获PLGF单克隆抗体包被微孔板,铕标记检测PLGF单克隆抗体,建立一种双抗体夹心TRFIA定量测定孕妇血清中的PLGF浓度。

对该方法的检测低限、生物检测限、功能灵敏度、精密度、线性、干扰试验、交叉反应试验和HOOK效应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价。

选择125例孕期在9~40周,无溶血、黄疸和脂血的孕妇血清剩余样本,用于方法学比对研究,比对试验结果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该方法的捕获抗体包被浓度为7.0μg/ml,铕标记物使用工作稀释度为1:500,样本最适反应时间为90 min,检测低限为1.00 pg/ml,生物检测限为8.00 pg/ml,功能灵敏度为10.00 pg/ml,批内CV和批间CV均在5.00%以内,线性范围为9.00~10500.00 pg/ml,分别在低浓度和高浓度质控品中添加有干扰物质的16种干扰样本与基础样本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倚在-3.49%~2.20%内;检测5000 pg/ml 糖基化PLGF-1,5000 pg/ml糖基化PLGF-2,5000 pg/ml未糖基化PLGF-3,10000 pg/ml未糖基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LGF-1异二聚体,50000pg/ml糖基化VEGF165和40000 pg/ml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1.82%,27.86%,19.68%,0.042%,0.063%和0.0045%;检测样品PLGF浓度高达115000 pg/ml时仍未出现HOOK效应;样本PLGF浓度在5.74~4197.00 pg/ml间,与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检测结果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709X-30.192,(r=0.9806,tr=55.42,P<0.05)。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F-β HCG的方法学评价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F-β HCG的方法学评价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F-β HCG的方法学评价郭翀;李白霞;张真铭;王玉明【摘要】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定量检测F-βHCG的各种性能指标进行方法学评价,验证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通过灵敏度、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标准曲线稳定性参数等指标评价TRFIA检测F-βHCG的性能,同时通过回收试验分析其准确度.结果 F-βHCG的最小测定值为0.09ng/ml,低、中、高3种质控品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标准曲线稳定性参数各变异系数小于5%,回收试验结果在97%~104.7%之间.结论 TRFIA法检测F-βHCG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自动化分析等优点,能充分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期刊名称】《云南医药》【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4页(P352-355)【关键词】时间分辨;免疫分析;F-β HCG;方法学评价【作者】郭翀;李白霞;张真铭;王玉明【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随着生物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分析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表现为免疫分析技术逐步由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向非放射免疫技术转变。

在此期间,涌现了一大批非放射免疫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正是这类非放射免疫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1]。

HCG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水溶性糖蛋白激素,其分子的a、β链(亚单位)通过电荷和离子键的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

由于两个亚基有多个低聚糖分子侧链,构成了HCG分子结构的不均性,因此人血液中HCG有多种变异体:整分子HCG、多糖基化HCG、缺口HCG、丢失β亚基c端肽HCG、游离a亚基和游离β亚基HCG(F-βHCG)等[2]。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层析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层析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层析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层析(Time-resolve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TRFIA)是一种检测技术,常用于测定生物样本中特
定受体或分子的含量。

该技术结合了免疫学和荧光层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样品通量的优点。

TRFIA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抗体与待测分子结合后,再加
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形成复合物。

通过激发和发射荧光信号的时间延迟来实现背景信号的消除。

通常,荧光标记的二抗具有长寿命的荧光基团,在激发后能够产生相对稳定的荧光信号。

这使得TRFIA可以通过延迟检测荧光信号来降低非特异性背
景信号的干扰。

TRFIA具有较长的检测窗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背景噪
声的影响,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

此外,TRFIA还可以适用
于复杂的生物样品,例如血清、尿液和细胞裂解物等。

TRFIA在诊断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常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病原体抗体和药物浓度等。

它在药物筛选、生物学研究、临床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是在荧光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荧光分析。

它利用具有长效荧光的稀土金属(Eu、Tb、Sm、Dy)作标记物,充分利用激发光与发射光之间的降移与发射光较长的半寿期,在激发光后延时测量发射光的强度。

从而所测的荧光不受激发光和被检物中的非特异荧光干扰,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在激发光后延时400微秒,测量400微秒,间歇200微秒后进入下一个测量周期,每一个周期为1000微秒。

对每一个样品实施1秒钟的测量,意味着完成了1000个周期的测量,测量精确度极高。

(一)Auto DELFIA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开/关程序1 开机1.1 依次打开样品处理器电源,微孔板处理器电源,打印机电源。

1.2 打开计算机显示器。

1.3 启动计算机。

1.4 运行系统软件:Auto DELFIA与Multicalc系统软件在Windows启动后自动运行。

Auto DELFIA workstation软件用于控制Auto DELFIA的运行,MultiCalc的主要功能是与主机通讯,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对质控及其他数据处理(可通过双击屏幕上图标不运行)。

在MultiCalc Auto DELFIA环境下,只有键盘有效,鼠标无效。

2 开机后准备1.1 清洗液准备1.1.1 微孔板处理器洗液(250ml浓缩液+600ml去离子水混合),每做一块板至少1升用量,洗液在密闭条件可保存2周时间。

1.1.2 准备样品处理器洗液(50ml浓缩液+5000ml去离子水混合),每做一块板至少需要800ml洗液,洗液在密闭条件下可保存1周时间。

1.2 样品处理器准备1.2.1 在Wash bottle(清洗液瓶)、Rinse bottle (冲洗液瓶)分别注入足够用量的清洗液和去离子水,倒空废液瓶。

拧紧各瓶盖,确保废液瓶管路向下。

1.2.2 如样品需要稀释,放入稀释杯和稀释液。

系统安装时已调好有71ml和190ml两种规格的稀释杯,若使用71ml的稀释杯,从最右端开始放置,如有预处理样品,则不能使用190ml 的稀释杯。

不能使用多个稀释杯。

1.3 微孔板处理器准备。

1.4 点击Load菜单下的Load System Liquids选项Option-Show Tempareture显示温度和压力。

当管路内有压力时,不要打开瓶盖。

1.5 点击Maintenance →Plate Processor →Washer test,检查洗板机功能,系统自动提示检查步骤。

1.6 在试剂舱内插入足量干净、不弯曲的吸嘴。

1.7 装载足量干净的稀释杯,每一稀释杯分为两半,可做两次稀释,总共有24个稀释位。

1.8 检查检测帽(白色)是否放入试剂舱最左边第一个帽架位置,并且其他位置没有黑色防蒸发帽。

1.9 确认传送器下方的废物盘已倒空。

1.10 检查两瓶增强液是否足够(一瓶可做8块板),通常先换右边的瓶子,但如左边瓶内溶液少于1/3,则两瓶均须更换。

增强液瓶内有压力,必须拧紧盖子。

必要时使用Maintenance 菜单下的Enhancement solution flush 命令灌注管路。

1.11 校准品:每瓶hAFP和βhCG校准品瓶中精确加1.1ml去离子水,轻轻混匀,30min后去除泡沫使用。

需再次使用的校准品保存于-20℃。

1.12 Eu/Sm标记物溶液:在使用前1h,根据每条板条(12孔)需30μl标记物和30ml缓液配制标记物溶液。

3 关机3.1 关闭微孔板处理器电源。

3.2 用探针支架支撑探针架防止损坏,关闭样品处理器电源。

3.3 退出Auto DELFIA系统软件,退出MultiCalc软件。

退出Windows。

3.4 关闭电脑电源。

(二)Auto DELFIA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分析参数设置程序1 检验项目设置1.1 在操作主界面点击Settings菜单→选择Assay Protocols(检验项目)。

1.2根据需要选择校准曲线、样品复管数、批号和质控。

使用新批号试剂时,则更新批号。

如果选择了参考曲线,批号改变后系统自动提示需做一条新的曲线。

1.3 若欲将结果存到LIS系统中,确认在MultiCalc中Protocol的Stored Files里选择Results,并选择Resulte格式。

1.4 如果要做双标,须先做溢出纠正因子校正(详见维护保养部分)。

1.5 如果做新生儿筛查,在Settings菜单系统子菜单下选择新生儿筛查。

编辑检验项目、校准和质控。

1.在主界面鼠标点击Settings菜单,选择Assay protocols →如Screening →AFP-BHCG →Edit 。

2.进入Assay protocol editor 对话框。

输入相应的批号,根据试剂说明书上标注输入正确的校准品浓度值。

(三)Auto DELFIA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校准程序。

1.1选择校准模式:有7种不同的选择,在屏幕左边从上到下依次是①每一测试块均做标准曲线;②第一块测试板做标准曲线,其余的做两点校正;③第一块测试板做标准曲线,其余不做校正和校准;④每一测试板均做两点校正;⑤第一块测试板做两点校正,其余不做校正和校准;⑥不做校正和校准,使用上一次标准曲线;⑦不做校正和校准,使用MultiCalc中设定的参考曲线。

1.2 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可更改校准品数目。

例如要求第一块板做标准曲线,其余的做3点校正,则选择第二项,然后在“Next Plates”下选择相应的3个标准即可。

1.3 如果做双标(Dual Label Assay ),例如AFP_βhcg,则无法更改校准品的数目,只能修改浓度值。

双标有A-Protocol和B-Protocol两种协议,要更改B-protocol的浓度值,点击屏幕右下角的B-protocol 键。

弹出新对话框,可修改校准品和质控浓度值,然后按OK 保存退出。

返回到Assay Protocol Editor对话框。

1.4 复管数:在屏幕右下方点击Replicates ,输入校准品、质控品及待检标本的复管数,按OK保存,返回Assay Protocol Editor对话框。

1.5 在Assay Protocol Editor对话框输入校准品批号,输入正确的校准品浓度值。

1.6 进入Map Of Standards 对话框,拉出校准品抽屉,按屏幕提示顺序依次放入校准品,放好后合上校准品抽屉,按OK 。

使用后,校准品立即放置于4℃冰箱内保存。

校准品打开后最多使用二次。

在标准抽屉内一次最多可放8个项目的校准品。

1.6 运行(四)Auto DELFIA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室内质控程序1.1 点击屏幕右边Controls进入Controls 界面,输入质控的允许范围(目标值±2S)、质控代码、质控批号,必要时在Dil中输入质控稀释倍数。

1.2 在屏幕左边Controls栏选择质控做在第一块板或下一块板或最后一块板。

在屏幕下部的测试板图上已显示有校准品。

在屏幕右边Control Operation 栏中选择所用的质控水平(Low、Medium、High、Control 4~5),然后移动光标到板上所要放置的位置。

1.3 必要时选中Move Control、Delete control对质控进行移动和删除操作。

1.4 然后按OK键完成编辑,按Close键保存。

1.5 运行三、运行1 工作前准备(二)创建工作表在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有两种方法检测。

即点击AutoMate(自动操作)键,系统会按预定的程序执行。

或选择Load Worklist 或Create list一步一步运行。

在Auto DELFIA软件中创建工作表,还可在已存在的工作表中添加样品:用鼠标点击空位置,然后输入所须的项目即可。

(如果试管已经放入样品处理器中,则不能添加项目)。

3.2.1编辑试管架图1.在主屏点击Create list图出现Analytes & samples 和Sample Racks 两个对话框。

2.进入Sample Racks(样品架图),点击想添加样品的位置,会出现一红方框。

注意要确保选择的位置与试管架上样品的实际位置对应。

通过对话框下方的按键可实现以下功能:●点击Plate Map 看微孔板图。

●选择一试管,然后点击Del Tube删除该管检测。

●Print打印样品信息。

3.在屏幕试管架图最后一排编号为73的单独试管架,是质控架,如已在检验项目中设置了质控品,则自动显示在质控架上。

3.2.2 移动试管架1.在想插入试管架的编号区输入希望的试管架编号,则该位置上插入了你输入编号的试管架,其余试管架相应后移。

2.如不使用1号试管架,则必须移动试管架或将试管直接编制到适当的试管架上。

3.2.3 移动质控架如要把质控放到其他试管架,在当前质控架73编号区输入想放质控的编号。

如把73号改成40号,则40架号成为质控架而原质控架73号变成普通的样品架73。

3.2.4 移动试管用鼠标点住想移动的试管,将其拖到需要放的位置,然后释放鼠标。

在试管架图左下角显示出鼠标位置、试管数和稀释液位置(从右到左排列)。

完成试管架安排后,点击Close,关闭Sample Racks 对话框。

3.2.5 项目和样品1.在Analytes & samples对话框中,在Analytes栏中选择检验目的2.在屏幕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测试项目。

Screening的下拉菜单中只显示已校准的测试项目。

3.选择合适的试剂盒(1板或4板)及程序(不同温育时间)。

4.选择合适的运行序号,按OK 。

进入Sample 对话框。

注意:l 在设置菜单中选择了新生儿筛查后,才能按需要间歇振荡筛查项目。

l 如果在系统设定中选择了下一管,则需要预处理的实验将不显示。

5.在Sample 对话框的Code区输入相应的样本ID号,连续样本以2个点(..)连接起始ID 号与未尾ID号,即xx..xxx 。

点击Accept 或按ENTER键。

6.在样本类型栏中选择合适的试管,否则吸样探针会吸错位。

7.确认前可在项目列表中双击项目名称以删除测试;如果已按Accept键,可在微孔板图中删除管。

8.已经确认后也能增加测试样本。

包括使用微管稀释样品添加测试项目,但系统设定中选择下一管或下一架,则不能添加。

注意不能更改已确认样品的稀释状态。

9.确认后,样品架图上选中的试管位颜色发生改变,绿色为样品、浅兰色为用来稀释样本的空管或经稀释的质控或经预处理的标准、红色为质控。

10.必要时,在Sample 对话框的Factor栏中输入稀释倍数(5-100),按Accept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