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乱用偏方治疗中耳炎

合集下载

8.中耳炎偏方(适用于耳朵流脓不止)

8.中耳炎偏方(适用于耳朵流脓不止)

8.中耳炎偏方(适用于耳朵流脓不止)8.中耳炎偏方(适用于耳朵流脓不止)肇源茂兴读者张先生为本报献来一个小妙方韭菜配白矾可治中耳炎韭菜弄碎与白矾搅拌在一起,用棉签蘸着往耳朵里抹。

每天抹三四次,五天就可以治愈近日,肇源读者张先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

张先生说,他有个方子,可以治疗中耳炎,而且有人验证过,效果非常好。

他想献出来,让中耳炎患者试用。

大哥突然住院了张先生,家住肇源茂兴镇。

平时,他爱看书,还常年订阅报刊。

最喜欢的,就是一些健康类栏目。

他有一个本子,里面收集了不少偏方和养生知识。

这些东西,没少帮助身边的人。

张先生有个大哥,今年50岁了。

他跟这个大哥,每周末聚一次。

到一块,再找两个人,一起打麻将。

这个“局子”,已经坚持了3年多。

前一阵,再到周末时,大哥不给张先生打电话了。

一开始,张先生寻思,可能是大哥忙呗!人家没打电话,咱也不打扰人家了。

一周没打,两周没打,一个月了,还是没有动静。

这时,张先生坐不住了,主动打过去一个电话。

电话,是大哥的媳妇接的。

大嫂说,你大哥这一个月,就在医院呆着了..抠耳朵引发中耳炎好好的人,咋还进了医院呢?一听嫂子这话,张先生吓了一大跳。

再细一打听,没多大的病。

原来,一个月前,大哥在家抠耳朵。

这边抠耳朵,那边看电视。

电视太好看,他把抠耳朵的事给忘了。

一只手不停地在耳朵里“划拉。

直到耳朵发热,耳朵内有痛的感觉了,大哥才停下来。

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大哥就感觉耳朵里像有水。

用手一抠,真有脓水。

脓水把耳洞都堵上了,听声音都不清楚了。

大哥寻思,吃两天消炎药,没准就能好。

哪成想,药吃了一个星期,耳朵里还是流脓不止。

这下子,大哥害怕了,赶忙去了医院。

大夫说,没事,打上点滴就好了。

听这话的意思,也就是三五天耳朵就好了呗!可是,大夫这轻飘飘的一句话,根本不是三五天的事。

他这点滴,一打就是一个月。

那天,张先生给他打电话时,他还在医院打点滴呢用方5天治好中耳炎得知这事后,张先生立马想到了自己那个神秘的小本。

中耳炎家庭护理与自救措施

中耳炎家庭护理与自救措施

中耳炎家庭护理与自救措施1.如何帮孩子预防中耳炎如何预防儿童中耳炎2.儿童中耳炎怎么办如何帮孩子预防中耳炎如何预防儿童中耳炎如何帮孩子预防中耳炎中耳炎预防十分重要,爸妈日常要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同时要让孩子远离病源,若怀疑耳朵被感染,应及时看医生。

如何预防中耳炎对于儿童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该怎样做好中耳炎的预防?1、减少儿童在不洁环境的机会: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戒烟。

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

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

如果戒不了烟,那至少做到别在家里抽烟。

同时,减少让儿童出现在不洁环境中的机会,如果是到游泳池游泳,也需要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

若不慎将水流进耳朵里,应及时吹干耳朵,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

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

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

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2、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因为感冒是诱发中耳炎的最大致病因素,当儿童在3-6岁时,他们也要开始在幼儿园独立上学,如果擤鼻涕不正确,往往会诱发中耳炎,家长首先要教会儿童正确的擤鼻涕方式。

家长要教会孩子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

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3、警惕发病迹象。

怀疑孩子的耳朵被感染时应尽快看医生,这非常重要。

因此爸妈需要了解预示耳朵感染的症状。

耳朵感染时,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胀感。

但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能描述耳痛,因此爸妈需要注意预示耳朵即将感染的其他征兆,如:孩子拉扯或抓挠耳朵,听力或平衡出现问题,比平时更爱哭闹,耳内有液体流出(已经受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哭闹、抓挠耳朵、恶心和呕吐)。

4、让孩子远离病源。

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孩子耳朵感染的危险。

若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

中耳炎食疗偏方

中耳炎食疗偏方

中耳炎食疗偏方中医认为,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是肝胆湿热,损伤脾胃,引致水湿内停,壅滞耳窍。

以下店铺为你推荐的中耳炎的食疗偏方,希望大家喜欢。

中耳炎的症状中医认为,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是肝胆湿热,损伤脾胃,引致水湿内停,壅滞耳窍。

临床表现为耳鸣、耳胀、耳痛,听力减退,耳内流脓等症状,属于“耳疳”、“耳闭”、“耳脓”等范畴。

本病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可引致鼓膜穿孔,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炎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徐慧贤强调,治疗中耳炎要以健脾化湿、清肝泻火为原则,同时要注意补肾益气,做到标本兼治。

偏方释疑偏方一:参须京菖茶参须3克,石菖蒲3克,绿茶3克。

用沸水冲泡代茶饮,以味淡为度。

此方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充耳的作用,能够缓解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所引起的咽鼓管长期堵塞及耳闷、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偏方二:柿子饼粥柿子饼2~3枚,大米150克。

将柿子饼洗净、切粒,大米淘洗干净备用。

待水煮沸后,把柿子饼粒及大米倒入其中,煮1~2小时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燥湿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可减少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浆液渗出。

但胃寒者忌服,勿与螃蟹同食。

偏方三:槐花杭菊饮槐花3克,杭白菊3克。

把槐花和菊花用暖水稍冲洗后,再放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待香味渗出后即可饮用。

此方具有平肝泻火,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属于里实热证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致的耳部剧烈疼痛、穿孔流脓有辅助疗效。

如果患者自觉耳中疼痛难耐,可将杭白菊换成野菊花,以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

偏方四:赤小豆冬瓜汤赤小豆30克,冬瓜500克。

冬瓜去皮切成块;赤小豆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瓦煲注入适量清水,放入冬瓜和赤小豆,加盖大火煮沸,改小火煲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此品具有健脾利湿、凉血解毒、利尿消肿及消炎之功效,适合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内使用。

偏方五:眉豆煲饭眉豆60克,大米120克。

将眉豆及大米洗净,再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熟透即可。

此品具有健脾益气、除湿利尿的作用,可以减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炎性渗出。

中耳炎秘方,治愈率近100%,不转后悔终生!

中耳炎秘方,治愈率近100%,不转后悔终生!

中耳炎秘方,治愈率近100%,不转后悔终生!方剂:明矾100克猪苦胆大的两个(小的三个)冰片5克,抗菌素(头孢、阿奇霉素胶囊或片剂等)工艺:(这个很关键)1、先把明矾敲打碎成黄豆粒大,放入瓷盘内,再把胆汁倒入盘内。

2、而后放到打火罩上,微火,一定要掌握好火头,千万不能大或小。

3、千万不能搅动,看着它慢慢的起泡。

大约半个小时或四十分钟即可。

4、颜色微黄绿最佳。

5、把上述物、冰片、阿奇霉素(5--7)放到一起研成细面,装入玻璃瓶,防干燥凉处备用,十年不过期。

用法:1、先用双氧水冲洗耳道,擦干。

2、而后卷一比较细的纸筒,用一头取一点药粉,放入耳道口,均匀地吹入耳内。

3、小儿、老人早晚各一次;学生不方便晚一次。

4、忌辛辣烟酒。

望有缘人广为流传,功德无量!持顺妙吉妙明礼敬流传者方用黄鳝血滴入病耳内,2滴就够,一般2次就好。

还有一方:蛇蜕烧灰吹入耳内,特效。

原材料就是简单的猪苦胆、黄莲和冰片。

找一个新鲜的猪苦胆,将胆汁挤出来放在瓶子里,抓几根黄莲浸泡在胆汁中,一周后捞出黄莲,放阴凉处晾干。

将晾干后的黄莲和少许冰片混合后碾碎成粉。

给患者治病时,用纸张将这种灰白色的粉末卷起来吹到耳朵里,然后再往里滴几滴胆汁。

这种方法一天用一次,三四天的时间后,中耳炎症状就慢慢消失了。

张先生说,这个祖传偏方以前是不外传的,现在行医的伯父也已经去世,到他这辈,家里已经没人行医了。

希望在这里公布祖传偏方帮助更多的人。

用法:每天用棉球蘸碘伏往耳洞抹几次,一般一周内中耳炎可以治愈。

碘伏是外用药,为什么不用眼药水呢?利福平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都可以啊。

治疗中耳炎,先用棉签沾点双氧水把耳朵里的脓擦干净,再点两滴眼药水,每天可以用两三次药,中耳炎几天很快就会好的。

用棉签沾点双氧水松脓根,再用干棉签擦干耳朵里面。

点完眼药水之后,耳朵朝上让眼药水在耳道里呆一会,再朝下让它流出来。

中药治疗中耳炎

中药治疗中耳炎

中药治疗中耳炎引言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耳腔内。

炎症一般由感染、过敏或阻塞引起,最常见的症状是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鸣等。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治疗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方法。

中耳炎的中医理论中耳炎在中医理论上被归类为“耳聋”范畴,主要与肾气虚损、风寒湿毒侵袭耳门有关。

中医认为中耳炎主要见于儿童,因为儿童的肾气尚未充实,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免疫系统功能尚未成熟。

临床上,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方法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

内服药以滋养肾气、祛邪毒为主,外用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内服药物治疗1.肾气滋补类中药:主要包括党参、黄精、淫羊藿等。

这些药物可以滋养肾气,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2.解毒消肿类中药:主要包括金银花、连翘等。

这些药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缓解中耳炎的炎症症状。

3.清热祛湿类中药:主要包括薏苡仁、白术等。

这些药物可清热祛湿,改善中耳炎的湿气症状,如耳鸣、听力下降等。

外用药物治疗1.清热解毒类中药外用:主要包括黄连、黄柏等。

将这些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温水,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耳周围。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缓解中耳炎的炎症症状。

2.消肿止痒类中药外用:主要包括石膏、苦参等。

将这些药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温水,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耳周围。

这些药物具有消肿止痒、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缓解中耳炎的瘙痒症状。

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注意事项1.中药治疗中耳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使用药物。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中药治疗中耳炎。

3.对中耳炎过敏的患者慎用中药治疗,以免加重炎症。

4.注意饮食调理,忌辛辣、煎炸油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5.积极调节情绪,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结论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耳炎治疗最佳方法

中耳炎治疗最佳方法

中耳炎治疗最佳方法1、中耳炎的治疗之日常保健起居调养法平素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患者要及时清除耳内脓液,正确使用吹耳、滴耳药物,用量不宜过多,以免阻塞脓液排出。

睡眠时尽可能使患耳向下,以利排脓,擤鼻涕时,不要用力过猛。

游泳后要将耳内污水排出。

对婴幼儿患者,要防止奶汁和泪水等流入婴幼儿耳内,要密切观察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可防疾病的发展。

2、中耳炎的治疗之针灸调养急性期取风池、翳风、听宫、合谷、外关、足临泣穴。

每次3~4穴,分组交替使用,强刺激,用泻法,留针15~30分钟,每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取翳风、足三里、阴陵泉穴。

弱刺激,用补法,留针15,针后加灸,每天1次。

耳针法,耳部局部消毒拭净后,取肾、内耳、内分泌、外耳穴。

中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

3、中耳炎的治疗之食疗偏方3.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

〔注〕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3.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4、中耳炎的治疗之外治方法4.1、取蛋黄一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焦。

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4.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4.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4.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次。

引起中耳炎的原因1、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

2、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

中耳炎偏方

中耳炎偏方中耳炎偏方概述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一般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

中耳炎,又称“耳朵底子”,发起病来,使人头脑涨痛,有时还从耳内流出脓水,虽不是大病,但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

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偏方验方一方名:中耳炎偏方主治:中耳炎处方:麻雀血制法:先将耳内脓血用双氧水冲洗干净,然后将活麻雀对准耳道,将麻雀头剪掉,使麻雀血直接滴入耳内。

禁忌:治疗期间忌辛辣食物。

疗效:此方对急、慢性中耳炎均有效,经治多例均愈。

来源:隆化县城镇卫生所。

验方二方名:开窍清耳方主治:可完成中耳炎的康复治疗主要成分:蛀竹屑、川黄连、冰片、五倍子、枯矾等道地中药材。

性状:纯中药散剂(外用)用法:1、用消毒棉签将耳道洗拭干净;2、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用量:本方每日用药4-6次,使用3瓶为一疗程。

来源:竹林寺中药研究所验方三方名:银菊茶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验方四方名:豆豆饭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重时轻,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

验方五方名:鸽肉木耳汤组成:肉鸽1只(约重50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

用法:肉鸽宰杀去内脏,加水发黑木耳,放汤炖酥,调味后佐餐用。

中耳炎,地龙最灵验,100%除根!

中耳炎,地龙最灵验,100%除根!

中耳炎,地龙最灵验,100%除根!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

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病因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

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

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

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4.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吸烟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

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

6.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地龙的功效:地龙性寒,味咸。

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

归肝、胃、肺、膀胱经。

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

主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热结尿闭、痹痛肢麻、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等证。

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

本方就用一味药那就是地龙也叫蚯蚓,去地里挖几条蚯蚓,洗干净后用白糖浸泡上两小时,一般情况2个小时左右地龙就会完全溶解在糖水里面,用那个液体滴到耳朵里,每天两次,几次就好了!此方对各种中耳炎堪称神效,而且除根不复发!中耳炎在医院里治疗只能暂时缓解,而且经常复发,得了中耳炎几十年痛苦不堪,希望大家能把本方分享出去,让更多人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万不要乱用偏方治疗中耳炎
偏方治病历来为一些人所称道,因为它即经济实惠又能很快解决一些病人的痛苦。

这些偏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精品,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应予充分重视。

有的人专爱用偏方治病,到处打听,拿来就用,用了一个又一个,病不但没有治好,反而更加重了。

对于我国民间流传的偏方,应科学地分析,严格筛选。

所有的偏方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对症选用当然有疗效,但是若不加分析辨症,随意乱选,则易出意外。

笔者在一本《偏方大全》中就曾见到这样一个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偏方:“把蜈蚣、蝎子等的尸体烧成灰或磨成粉,然后吹进耳朵里,可起到消炎、止脓的作用。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一偏方实在不可取,如果随便乱用,有可能引发危险。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不及时引起,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等为特点。

化脓性中耳炎一般分为单纯型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三型。

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病因治疗,控制感染,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如果随便向耳朵里吹进一些东西,会堵塞鼓膜的穿孔处,鼓室内的脓液排出不畅,脓液长期刺激、腐蚀鼓膜,会使穿孔越来越大,外耳道的表皮也容易沿着穿孔进入中耳。

这些表皮的上皮组织角化脱落后,堆积起来可压迫周围的骨质,再加上细菌的腐败作用,进一步腐蚀骨质,使炎症向周围扩散。

另外鼓室内的脓液排出不畅,脓液可向颅内蔓延,可引起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还可引起颅外并发症,如耳后骨膜下脓肿、迷路炎和周围性面瘫等。

文章由中耳炎吃什么药在上原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