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高中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能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能量量子化》精品专题课后练习(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4分) 以初速度20m/s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10m/s2.则抛出后第1s末物体的动量为__________kgm/s,抛出3s内该物体的动量变化量是__________kgm/s.(设向上为正方向)5 ,-15高中物理知识点》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试题分析:设向上为正方向,由竖直上抛规律,得1s末的速度,则。

3s末的速度,或,方向竖直向下,故为。

考点:本题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动量、动量定理.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一质量相等的物体m 2.在距地面高为h,同时以相等初速V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比较它们的动量的增量△P,有()A.平抛过程最大B.竖直上抛过程最大C.竖直下抛过程最大D.三者一样大B高中物理知识点》动量》动量定理试题分析:三个小球中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时间最长,而竖直下抛的物体运动时间最短,故它们重力的冲量,竖直上抛的物体最大,则由动量定理可得,竖直上抛的物体动量的增量最大,故B正确;故选B.考点:动量定理的应用,点评:三种运动中的物体均只受重力,分析他们运动的时间不同,即可求得冲量的大小关系,再由动量定理求出动量的增量.3.关于系统动量守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要系统内有摩擦力,动量就不可能守恒B.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C.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其动量一定不守恒,但有可能在某一方向上守恒D.各物体动量的增量的矢量和一定为零A高中物理知识点》动量》动量守恒定律试题分析:若系统内存在着摩擦力,而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仍守恒.故A错误.根据动量守恒条件可知,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故B正确;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其动量一定不守恒,但有可能在某一方向上守恒,C正确;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各物体动量的增量的矢量和一定为零,D正确;让选错误的,故选A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定条件点评:正确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1)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2)系统所受的外力比相互作用力(内力)小的多,以至可以忽略外力的影响;(3)系统总体上不满足动量守恒定律,但是在某一特定的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外力远小于内力,则系统沿这一方向的分动量守恒.正确理解和应用动量守恒条件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度均为6m/s. 甲的车上有质=50kg,乙和他的车总质量量为m=1kg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的总质量为M1=30kg. 现为避免相撞,甲不断地将小球以相对地面16.5m/s的水平速度抛向乙,且被为M2乙接住. 假设某一次甲将小球抛出且被乙接住后刚好可保证两车不相撞,此时:(1)两车的速度大小各为多少?(2)甲总共抛出了多少个小球?(1)(2)15高中物理知识点》动量》动量守恒定律试题分析:(1),(2)这一过程中乙小孩接球的动量变化为:每一个小球被乙接收后,到最终的动量变化为故小球个数为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点评:解决问题首先要清楚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一定注意状态的变化和状态的分析.5.质量为30K的小孩推着质量为10K的冰车,在水平冰面上以2m/s 的速度滑行.不计冰面摩擦,若小孩突然以5m/s的速度(对地)将冰车推出后,小孩的速度变为_______m/s,这一过程中小孩对冰车所做的功为______J.1.0 105高中物理知识点》功和机械能》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试题分析: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代入则小孩速度变为1m/s,根据动能定理,代入数据则W=105J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点评:本题考查了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以及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精选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精选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精选习题(含答案)1.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叙述,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有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可见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D.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2.(多选题)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4.27,与纵轴交点坐标0.5),由图可知()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eV3.通过学习波粒二象性的内容,你认为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B.光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C.康普顿效应中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后,光子的波长变小了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4.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氢原子从n=4能级直接向n=1能级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氢原子辐射出光子后,氢原子能量变大B.该金属的逸出功W o=12.75eVC.用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该金属仍有光电子逸出D.氢原子处于n=1能级时,其核外电子在最靠近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5.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6.(多选题)一含有光电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乙图是用a、b、c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I﹣U图线,U c1、U c2表示截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光电管得到的电压为正向电压B.a、b光的波长相等C.a、c光的波长相等D.a、c光的光强相等7.(单选)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B .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C .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D .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8.(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对于这两个过程,一定不同的是( ) A .逸出功 B .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C . 遏止电压 D . 饱和光电流v W 朗克常数为k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k E ,下列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W k -=hv EB. W k +=hv EC. hv E -=k W C. hv E +=k W10.(多选)如图,直线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光子频率的关系,己知直线的纵、横截距分别为﹣a 、b ,电子电量为e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金属极限频率v 0=bB . 普朗克常量h=C . 金属逸出功W 0=aD . 若入射光频率为2b ,则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为a11.(单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种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C .饱和电流不变D .遏止电压减小12.(多选)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 、b 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 的关系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照射该光电管时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 . b 光光子能量比a 大C . 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小D . 光电管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器件,可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13.(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光电效应现象.当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 的读数为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将电池正的极性反转,则光电流减小,甚至可能为零B . 用较低频率的光来照射,依然有光电流,但电流较小C . 将变阻器的触点c 向b 移动,光电流减小,但不为零D . 只要电源的电动势足够大,将变阻器的触点c 向a 端移动,电流表G 的读数必将一直变大14.(单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光电效应实验,下述正确的是( )A . 光电效应现象是由爱因斯坦首先发现的B . 实验现象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 . 实验中,光电子从锌板逸出,验电器带正电D . 实验中,若用可见光照射锌板,也能发生光电效应15.(多选)如图所示,表示发生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那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是从K 极跑出来的B . 灵敏电流计不显示读数,可能是因为入射光频率过低C . 灵敏电流计不显示读数可能是因为它的灵敏度过低D . 如果把电池接反,肯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16..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发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 随入射光频率v 变化的Ek -v 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 ,锌的逸出功是3.34 eV ,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k E v 坐标图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下图中的( )参考答案1.C2.AC3.B4.BD5.B6.AC7.C.8. ABC9.A10.AC11.A12. BD.13. AC.14. C.15. AB.16.A。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波粒二象性》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波粒二象性》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版)

第17章《波粒二象性》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蓝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流,则下列一定可以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的有(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A.锌板带负电 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 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3.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相互矛盾的,不能统一B.在衍射现象中,暗条纹的地方是光子永远不能到达的地方C.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D.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4.关于电子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云是真实存在的实体B.电子云周围的小黑点就是电子的真实位置C.电子云上的小黑点表示的是电子的概率分布D.电子云说明电子在绕原子核运动时有固定轨道5.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6.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长B.动能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短C.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中子的波长短D.甲电子的速度是乙电子的3倍,甲电子的波长也是乙电子的3倍7.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8.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将牛顿的粒子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9.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在观察屏的某处是亮纹,则对某一光子到达观察屏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到达亮纹位置 B.一定到达暗纹位置C.该光子可能到达观察屏的任意位置 D.以上说法均不可能10.以下宏观概念中,哪些是“量子化”的 ( )A.物体的长度 B.物体所受的重力 C.物体的动能 D.人的个数11.如图所示,用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A和B分别照射两种金属C和D的表面.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设两种金属的逸出功分别为W C和WD,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λ1>λ2,WC>WD B.λ1>λ2,WC<WDC.λ1<λ2,WC>WD D.λ1<λ2,WC<WD12.研究光电效应时,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金属锌,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E k-ν图象,应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A.B. C. D.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c,则( )A.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cC.当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14.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的能量由光的强度所决定B.光的本性是: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C.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D.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15.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则( )A.若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kmB.若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hνC.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hνD.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三、实验题16.如图所示,这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1)示意图中,a端应是电源________极.(2)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________说法正确.A.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光电流增大四、计算题17.如图所示为证实电子波存在的实验装置,从F上漂出来的热电子可认为初速度为零,所加的加速电压U=104V,电子质量为m=9.1×10-31kg.电子被加速后通过小孔K1和K2后入射到薄的金箔上,发生衍射现象,结果在照相底片上形成同心圆明暗条纹.试计算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18.对应于3.4×10—19J的能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长各是多少?它是什么颜色?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紫光的频率大于蓝光的频率,一定能够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红光的频率、黄光的频率、绿光的频率都小于蓝光的频率,不一定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2.【答案】C【解析】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有电子从锌板逸出,锌板带正电,选项C 正确,A、B、D错误.3.【答案】C【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所以A 错误;在衍射现象中,暗条纹是指振动减弱的地方,并非光子不能到达的地方, B错误;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 C正确;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与光子频率高低无关, D错误.4.【答案】C【解析】由电子云的定义我们知道,电子云不是一种稳定的概率分布,人们常用小黑点表示这种概率,小黑点的密疏代表电子在这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大小,故只有C正确.5.【答案】C【解析】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不一定是黑的,故A错误;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B错,C对;小孔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因此是小孔成了一个黑体,而不是空腔,故D错误.6.【答案】A【解析】由λ=可知,动量大的波长短,电子与质子的速度相等时,电子动量小,波长长,A正确;电子与质子动能相等时,由动量与动能的关系p=可知,电子的动量小,波长长,B错误;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其波长应相等,C错误;如果甲、乙两电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甲的动量也是乙的3倍,则甲的波长应是乙的,D错误.7.【答案】A【解析】由a、b、c三束单色光的波长关系λa>λb>λc,及波长、频率的关系知:三束单色光的频率关系为:νa<νb<νc.故当b光恰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必然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c 光必然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A对,B、C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最大初动能越大,所以c光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D错,故正确答案为A.8.【答案】C【解析】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不是牛顿微粒说中的经典微粒.某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是指波动理论能解释这一现象.某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是指能用粒子说解释这个现象.要区分题中说法和物理史实与波粒二象性之间的关系.C正确,A、B、D错误.9.【答案】C【解析】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大量光子将到达亮纹位置,但也有极少数光子到达暗纹位置,因此对某一光子到达屏上的位置不确定,故A、B、D均错误,C正确.10.【答案】D【解析】所谓量子化是指数据是分立的、不连续的,根据量子的定义可做出选择,人的个数只能取正整数,不能取分数或小数,因而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其它三个物理量的数值都可以取小数或分数,甚至取无理数也可以,因而是连续的,非量子化的,故只有D正确.11.【答案】D【解析】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根据光电效应条件知,单色光A的频率大于单色光B的频率,则λ1<λ2,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知金属C的逸出功小于金属D的逸出功,即WC<WD.故D正确,A,B,C错误.12.【答案】C【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 k=hν-W,其中W为金属的逸出功:W=hν0.由此可知E k-ν图象是一条直线,横截距大于零,故C正确.13.【答案】AB【解析】因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时会产生光电效应,所以A正确;因为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c,所以逸出功W0=hνc,再由E k=hν-W0得,E k=2hνc-hνc=hνc,B正确;因为逸出功是光电子恰好逸出时需要做的功,对于同种金属是恒定的,故C错误;由E k=hν-W0=hν-hνc=h(ν-νc)可得,当ν增大一倍时:=≠2,故D错误.14.【答案】BCD【解析】根据E=hν,可知: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A错误,C正确;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B正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反映光的粒子性,D正确.15.【答案】BD【解析】频率为ν(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逸出功W0=hν-E km.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则最大初动能E km′=h2ν-W0=hν+E km,即A错误,B正确.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若能发生光电效应,则最大初动能E km′′=h-W0=E km-hν,C 错误.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可能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16.【答案】(1)正 (2)阴极K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铁芯M磁化,将衔铁N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自动离开M(3)B【解析】17.【答案】1.23×10-11m【解析】将eU=E k=mv2,p=,λ=联立,得λ=,代入数据可得λ≈1.23×10-11m.18.【答案】5.13×10-14Hz 5.85×10-7m 黄色【解析】根据公式ɛ=hν和ν=得ν=5.13×1014Hzλ=5.85×10-7m频率属于黄光的频率范围,它是黄光,其波长为5.85×10-7m。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章末总结(练)含答案解析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章末总结(练)含答案解析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章末总结(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B.在完成α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C.玛丽·居里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2.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关于康普顿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能量减少C.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频率增加D.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质量不变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4.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B.增大光的强度C.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D.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5.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U),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AB .h 2mqUC D二、多选题 6.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 .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7.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 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 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不发生光电效应,则( )A .A 光的强度大于B 光的强度B .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的频率C .用A 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由a 流向bD .用A 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由b 流向a8.如图为演示光电效应的装置,闭合开关S ,当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A 有示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断开开关S ,则电流表示数为零B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c 向a 端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 .换用频率更高的光照射光电管,并将电源反接,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D .增大照射光电管的光照强度,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c 向a 端移动,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三、填空题9.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甲所示。

【全程方略】2021年高中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单元质量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1)

【全程方略】2021年高中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单元质量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1)

单元质量评估(二)第十七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每题至少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依照物质波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微观粒子有波动性,宏观物体没有波动性B.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C.宏观物体的波动性不易被人观看到是因为它的波长太长D.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较,电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2.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无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必然比可见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D.对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需小于那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3.从辐射源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靠近的狭缝后在荧光屏上显现干与条纹,该实验说明( )A.光具有波动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若是需要增大光电子抵达阳极时的速度,可采纳的方式是( )A.增加光照时刻B.增大入射光的波长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D.增大入射光的频率5.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以画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如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ν0表示极限频率的绝对值等于逸出功C.直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的大小D.图线说明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6.要观看纳米级以下的微小结构,需要利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有关电子显微镜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更易发生明显衍射D.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更易发生明显衍射7.对光的熟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彼此作用引发的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明白得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8.以下刻画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9.某激光源的发光功率为P,发射激光的波长为λ,当该激光照射到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时,由于反射其能量减少10%,介质中激光束的直径为d。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高二物理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章末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高二物理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章末练习.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高二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章末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普朗克能量子假说是为解释( )A.光电效应实验规律提出的B.康普顿效应实验规律提出的C.光的波粒二象性提出的D.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提出的2.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3.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红光照射金属时发生光电效应,则用其他可见光照射该金属均能产生光电效应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则反映了光的波动性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5.频率为ν的光子的动量和波长的关系是λ=hp,能量为ε,则光的速度为( )A.ελ/h B.pεC.ε/pD.h2/(ε·p)6.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发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锌的逸出功是3.34 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ν坐标图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下图中的( )7.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波是指波长在10-3m到10 m之间的电磁波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8.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这两种光(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9.分别用波长为λ和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A.hc2λB.2hc3λC.34hcλD.4hλ5c10.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某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在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增大电压,直至电流计中电流恰为零,此电压表的电压值U称为遏止电压,根据遏止电压,可以计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现分别用频率为ν1和ν2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测量到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用频率为ν1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v=2eU1mB.阴极K金属的逸出功W0=hν1-eU1C.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νc =U1ν2-U2ν1U1-U2D.普朗克常数h=e(U1-U2)ν1-ν2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11.(12分)一颗质量为5 kg的炮弹以200 m/s的速度运动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_______;假设它以光速运动,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_______;若要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400 n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_.12.(15分)一电子具有200 m/s的速率,动量的不确定范围是0.01%,我们确定该电子位置时,有多大的不确定范围?(电子质量为9.1×10-31kg)13.(15分)铝的逸出功是4.2 eV,现在用波长2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1)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求遏止电压;(3)求铝的极限频率.4.(18分)已知每秒钟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为1.4×103J,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设可见光的波长为0.55 μm,太阳光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之间距离R=1.5×1011m,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由此可估算出太阳每秒钟辐射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约为多少个(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章末练习参考答案1.D 2.AD3.A [光电效应是光(包括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使其逸出电子的现象,因此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选项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规律知,大于一定频率的光才能被电子吸收而发生光电效应,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4.A [其他可见光频率均大于红光频率故均可发生光电效应,所以A正确;光照射到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入射光的频率太低,低于极限频率,所以B错;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都反映了光的粒子性,所以C错;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到达什么位置是随机的,是预先不确定的,因此不能用“轨迹”描述粒子的运动,所以D 错.]5.AC [由波速公式c=λν,德布罗意波波长λ=hp,光能量子ε=hν,可得c=λεh=hp·εh=εp,故选项A、C正确.]6.A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hν-W0,E k-ν图象中,钨、锌直线的斜率应相同,故C、D错误;又因为钨的逸出功小于锌的逸出功,所以钨的截止频率应小于锌的截止频率,综上可知A项正确.]7.ACD [微波的波长范围是1 mm到10 m,A正确.微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不正确.黑体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C正确.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D正确.]8.BC [由E=hν知,光的频率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决定因素,a光的频率小,折射率小,临界角大,在光的干涉实验中,若保持双缝间距离、缝与屏间距离都不变,用b光和a光分别做实验得出的干涉条纹,可以看出b光的条纹间距比a光的小,B、C 正确.]9.B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h cλ-W0=E k1,hc34λ-W0=E k2,并且E k1∶E k2=1∶2,可得W 0=2hc3λ.]10.ABD [光电子在电场中做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eU1=0-12mv2,可得v=2eU1m,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得W0=hν1-eU1=hν2-eU2,联立解得h=e(U1-U2)ν1-ν2,D正确;将h代入hνc=W0,解得νc=U1ν2-U2ν1U1-U2,C错误.]11.6.63×10-37 m 4.42×10-43 m 3.32×10-28 m/s 解析炮弹的动量p=mv=103 kg·m/s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hp=6.63×10-34103m=6.63×10-37 m当它以光速c=3×108 m/s运动时λ′=hp′=hmc=6.63×10-345×3×108m=4.42×10-43 m当λ″=400 nm=4×10-7 m时v=hmλ″=6.63×10-345×4×10-7m/s=3.32×10-28 m/s. 12.Δx≥2.90×10-3 m解析由不确定性关系ΔxΔp≥h4π得:电子位置的不确定范围Δx≥h4πΔp=6.63×10-344×3.14×9.1×10-31×200×0.01%m=2.90×10-3 m 13.(1)2.02 eV (2)2.02 V (3)1.01×1015 Hz解析(1)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得:E k=h cλ-W0=6.63×10-34×3×1082×10-7J-4.2×1.6×10-19 J≈3.23×10-19 J≈2.02 eV(2)由eU c=E k得遏止电压U c=Eke=2.02 V.(3)由W0=hνc得极限频率νc =Wh=4.2×1.6×10-196.63×10-34Hz≈1.01×1015 Hz.14.4.9×1044个解析因太阳光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可认为太阳每秒钟辐射的可见光的光子数等于以太阳为球心、日地之间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上每秒钟获得的可见光的光子数,已知每秒钟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σ=1.4×103 J/(s·m2),可见光所占全部辐射能的比例为η=45%,则太阳每秒钟辐射的可见光的能量E=4πR2ση,而每个可见光子的能量E0=hν,则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N=EE=4πR2σηλhc≈4.9×1044个.。

【精准解析】2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单元评估检测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精准解析】2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单元评估检测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单元评估检测(第十七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其中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1.关于热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强度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B.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所以黑体一定是黑的C.一定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D.温度升高时,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增大的方向移动2.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当光子静止时有粒子性,光子传播时有波动性B.光是一种宏观粒子,但它按波的方式传播C.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D.大量光子出现的时候表现为粒子性,个别光子出现的时候表现为波动性4.关于物质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物粒子具有粒子性,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表现出波动性B.宏观物体不存在对应波的波长C.电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表现出波动性D.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波动性5.从衍射的规律可以知道,狭缝越窄,屏上中央亮条纹就越宽,由不确定性关系式ΔxΔp≥h4π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的粒子有确定的动量,射到屏上粒子就有准确的位置B.狭缝的宽度变小了,因此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也变小了C.更窄的狭缝可以更准确地测得粒子的位置,但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却更大了D.可以同时确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6.已知金属锌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的直线1所示.某种单色光照射到金属锌的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1.若该单色光照射到另一金属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2,E2<E1,关于这种金属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图象应是图中的()A.aB.bC.cD.上述三条图线都不正确7.下列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正确的是()A.热辐射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只有动量C.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8.如图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0.合上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0;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V时,电流表读数为0.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A.1.9eV B.0.6eVC.2.6eV D.3.1eV9.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10.频率为ν的光子,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hp,能量为E,则光的速度为() A.Eλ/h B.pEC.E/p D.h2/Ep11.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A.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keB.若更换材料再实验,得到的图线的k不改变,b改变C.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ebD.b由入射光决定,与所用材料无关12.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电源的两个电极分别与接线柱c、d连接.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时,灵敏电流表G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该光电管时,灵敏电流表G的指针不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B.用b光照射光电管时,一定没有发生光电效应C.电源正极可能与c接线柱连接D.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则电流方向一定是由d→G→f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28分)13.(14分)铝的逸出功是4.2eV,现在将波长200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求:(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遏止电压;(3)铝的极限频率.14.(14分)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着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λ=hp,式中p是运动着的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已知某种紫光的波长是440nm,若将电子加速,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10-4倍,求:(1)电子的动量的大小;(2)试推导加速电压跟德布罗意波波长的关系,并计算加速电压的大小.电子质量m=9.1×10-31kg,电子电荷量e=1.6×10-19C,普朗克常量h=6.6×10-34J·s,加速电压的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单元评估检测(第十七章)1.解析:一般物体的热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材料、结构、温度有关,A错;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黑体不一定是黑的,B错;一定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C对;温度升高时,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更短的方向移动,D错.答案:C2.解析: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由于当时没有现成的理论,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光子说”来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并取得成功.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科学假说.C正确,A、B、D错误.答案:C3.解析:光子是不会静止的,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故A、D错误;光子不是宏观粒子,光在传播时有时可看成粒子有时可看成波,故B错误;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故C正确.答案: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波粒二象性》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 已知某单色光的波长为λ,在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的值为( ) .A. B . C . D .以上均不正确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C.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3. 如图,当电键S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 3.1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A.1.9 eV B .0.6 eV C .2.5 eV D .3.1 eV4. 如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现用一弧光灯照射锌板一段时间,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 )A.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增大第1 页共10 页B.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减小C.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弧光灯照射锌板相同的时间,验电器的指针偏角将增大D.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偏转5.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综合他们的说法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频率低、波长长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6.如图所示,某金属板M 在紫外线照射下,不停地向各个方向发射速度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射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为v,在M旁放置一金属网N,如果S闭合,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向右调节滑片P,恰好使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此时M、N 间的电势差为UMN,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关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和U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c 到d,UMN= B .从d 到c,UMN=C.从c 到d,UMN= D .从d 到c,U MN =7.颜色不同的 a 光和 b 光由媒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分别为Ca和Cb,且Ca>Cb,当用a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现改用 b 光去照射,可以断定( )第2 页共10 页A.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数目增大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光电子数目减少8.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长B.动能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短C.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中子的波长短D.甲电子的速度是乙电子的 3 倍,甲电子的波长也是乙电子的 3 倍9.一束波长为7×10-5cm 的光波,每秒钟有3×1015 个光子通过一个与光线垂直的平面.另有一束光,它传输相同的能量,但波长为4×10-5cm.那么这束光每秒钟通过这垂直平面的光子数目为( )A.0.58×1015 个 B .3×1015个 C . 1.71×1015 个 D . 5.25×1015 个10.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11.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 B 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不发生光电效应,则( )A.A光的强度大于B光的强度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由 a 流向b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由 b 流向a第3 页共10 页二、多选题1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13.以下关于辐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一温度下只能辐射某一固定波长的电磁波B.当铁块呈现黑色时,说明它的温度不太高C.当铁块的温度较高时会呈现赤红色,说明此时辐射的电磁波中该颜色的光强度最强D.早、晚时分太阳呈现红色,而中午时分呈现白色,说明中午时分太阳温度最高14. 1922 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些X射线的能量传给了电子,因此X射线的能量减小了B.有些X射线吸收了电子的能量,因此X射线的能量增大了C.X 射线的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D.X 射线的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动量不守恒,能量守恒15.某种金属在单色光照射下发射出光电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A.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B.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第4 页共10 页C.随照射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D.与照射光的照射时间无关16.光通过单缝所发生的现象,用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观点加以解释,正确的是( )A.单缝宽,光是沿直线传播,这是因为单缝宽,位置不确定量Δx 大,动量不确定量Δp 小,可以忽略B.当能发生衍射现象时,动量不确定量Δp 就不能忽略C.单缝越窄,中央亮纹越宽,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小,动量不确定量大的缘故D.以上解释都是不对的三、实验题17.如图所示,这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1) 示意图中,a 端应是电源________极.(2) 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________说法正确.A.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光电流增大四、计算题18.一个带电荷量为元电荷的粒子,经206 V 的加速电压由静止加速后,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0.002 nm,试求这个粒子的质量.19.为引起人眼的视觉,进入人眼的绿光的能量至少为每秒E=10-16J.假设在漆黑的夜晚,在距人s=100 m远处点亮一只绿光小灯泡,为使人看到它的光线,小灯泡的功第5 页共10 页率至少为多大?( 人用一只眼看,瞳孔直径为 4 mm)20.铝的逸出功是 4.2 eV ,现在将波长2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1) 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 求遏止电压.(3) 求铝的截止频率.第6 页共10 页答案解析21.【答案】A【解析】由光速、波长的关系可得出光的频率ν=,从而?=hν=,故 A 选项正确.22.【答案】A【解析】2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即为反向电压为0.6 V 时,从金属出来的电子,在电场阻力作用下,不能到达阳极,则电流表示数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则有光电子的初动能为:E k=eU=0.6 eV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W =hν-E k=3.1 eV -0.6 eV =2.5 eV ,C正确.24.【答案】C【解析】发生光电效应时,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锌板所带的正电变小,所以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减小.若金属小球所带的负电较多,验电器指针偏角会先变小后变大,A、B 错误;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所以锌板所带的正电变多,验电器的指针偏角将增大, C 正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红外线照射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所以指针不一定偏转,D错误.25.【答案】C【解析】26.【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当闭合开关S时,M产生的光电子能到达金属网N,所以电流的方向为从 c 到d;恰好使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此时光电子恰好不能到达N,若M、N 间的电势差为UMN,则由动能定理得:2 eUMN=mv得UMN=. 故A正确.第7 页共10 页27.【答案】C【解析】根据sin C=,Ca>Cb. 知a 光的折射率小于 b 光的折射率,则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用 a 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则 b 光照射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A 错误;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光电子的数目,而频率的大小与光的强度无关,光的频率与光电子的数目无关,B、D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ν-W0 知,b 光照射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C正确.28.【答案】A【解析】由λ=可知,动量大的波长短,电子与质子的速度相等时,电子动量小,波长长,A 正确;电子与质子动能相等时,由动量与动能的关系p=可知,电子的动量小,波长长,B错误;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其波长应相等,C错误;如果甲、乙两电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甲的速度是乙的 3 倍,甲的动量也是乙的 3 倍,则甲的波长应是乙的,D错误.29.【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n1 =n2 ,代入数据得n2=1.71×1015 个,30.【答案】B【解析】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A 错误;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B 正确;普朗克借助于能量子假说,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C 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若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则动量p 也相等,动能则不相等, D 错误.31.【答案】C【解析】根据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可知选项A、B均错误;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选项C正确,D错误.32.【答案】ACD【解析】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较短波长方向移动.33.【答案】BC第8 页共10 页【解析】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辐射不可见的红外光,当温度加热到500℃左右时,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温度上升到1500℃时变成白炽光, A 错,B、C 对,早晚时分太阳呈现红色与太阳和地球间距离有关.34.【答案】AC【解析】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则动量减小,能量减小,根据λ=,知波长增大,碰撞过程系统不受外力,故动量守恒,光子的能量远大于电子的束缚能时,光子与自由电子或束缚较弱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故能量守恒,A、C正确.35.【答案】BD【解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由公式E k=hν-W知,W为逸出功不变,所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波长及光照时间无关,故B、D正确,A、C错误.36.【答案】ABC【解析】由不确定性关系可知选项A、B、C正确.37.【答案】(1) 正(2) 阴极K 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铁芯M 磁化,将衔铁N 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 自动离开M(3)B【解析】38.【答案】1.67×10-27kg【解析】粒子加速后获得的动能为E k=mv2=eU 粒子的物质波的波长λ=粒子的动量p=mv以上各式联立得m==1.67×10-27kg.39.【答案】10-6W第9 页共10 页【解析】设人眼瞳孔直径为d,由题意知E=×π( )2解得P==W=10-6W40.【答案】(1)3.3 ×10-19J(2) 遏制电压约为 2.1 V(3)1.01 ×1015Hz动能为【解析】(1)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19J E k=-W≈ 3.3×10(2) 根据动能定理得到:遏止电压U c==V≈ 2.1 V(3) 当光电子逸出时的动能为零时,再减小照射光的频率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了,截止频率νc==Hz=1.01×1015Hz.第10页共10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高中选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章末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 .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 B .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 .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关于物质波,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 .只要是运动着的物体,不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有相应的波与之对应,这就是物质波B .只有运动着的微观粒子才有物质波,对于宏观物体,不论其是否运动,都没有相对应的物质波C .由于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太小,所以无法观察到它们的波动性D .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体上得到了电子束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假设是正确的3.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A .逸出功与ν有关B .E km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 .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D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4.如图甲所示为研究某金属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图乙为采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c U 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图,图中频率1v 、2v ,遏制电压1C U 、2C U 及电子的电荷量e 均为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普朗克常量()2121C C e U U h v v -=-B .普朗克常量()2121C C e U U h v v +=-C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2112021C C C C U v U v v U U +=-D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1221021C C C C U v U v v U U +=-5.如图甲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中入射光的频率、强弱与光电子发射情况的实验电路.阴极K 受到光照时可以发射光电子,电源正负极可以对调.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规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B .在光的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C .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不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不变D .蓝光的遏止电压大于黄光的遏止电压是因为蓝光强度大于黄光强度6.用某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飞出.若改变照射光的频率或改变照射光的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仅减小频率,可能不再有光电子飞出 B .若仅增大频率,光电子数目会随之增加 C .若仅减小强度,光电子飞出的时间可能会变短 D .若仅减小强度,则不再有光电子飞出7.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钾的逸出功大于钙的逸出功B.钙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钾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C.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波长D.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动量8.如图所示,用波长为λ0的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调节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某值时,电流表的示数恰好减小为零;再用波长为45λ0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加到原来的3倍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加到原来的3倍时,电流表的示数又恰好减小为零.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真空中光速为c.该金属的逸出功为()A.54hcλB.hcλC.78hcλD.74hcλ9.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C.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D.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显示波动性.10.已知某单色光的波长为λ,在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为()A.chλB.hλC.chλD.以上均不正确二、多选题1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在各自的实验室,约定用相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锌和银的表面,结果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如图甲,并记录相关数据.对于这两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饱和光电流一定不同B.因为材料不同逸出功不同,所以遏止电压U c不同C.分别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之后绘制U c~ν图象(ν为照射光频率,图乙为其中一小组绘制的图象),图象的斜率可能不同D.因为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U~ν图象(ν为照射光频率,图乙为其中一小12.分别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之后绘制c组绘制的图象),图象的斜率可能不同.一含有光电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乙图是用a、-图线,1c U、2c U表示截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I U)A.甲图中光电管得到的电压为正向电压B.a、b光的波长相等C.a、c光的波长相等D.a、c光的光强相等13.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此时有频率为0v的光照射到阴极K,恰好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A .减小入射光频率,电路一定没有光电流B .若减小入射光频率,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电路中也会有光电流C .照射光的频率越高,电路中光电流越大D .若增大入射光频率,遏止电压将越大14.用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 0,遏止电压为U c ,电子的电荷量为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 .甲光的强度大于乙光的强度C .甲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电子初动能均为eU cD .乙光的频率为0cW eU h+ 15.在研究某金属的光电效应现象时,发现当入射光的频率为ν以时,其遏止电压为U.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 ,电子电量大小为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eUhν-B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U h ν-C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该金属的截止频率增大D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该金属的遏止电压增大三、解答题16.钙的逸出功是3.2eV ,现在用波长100nm 的光照射钙的表面.()1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求遏止电压; ()3求钙的极限频率.17.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k E 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①普朗克常量(h 用图中字母表示);②入射光的频率为3c V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处动能kE '. 18.紫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74.510-⨯ m ,问:()1紫光光子的能量是多少?()2用它照射极限频率为140 4.6210ν=⨯ Hz 的金属钾能否产生光电效应? ()3若能产生,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34( 6.6310h -=⨯ )J s ⋅参考答案1.B 【解析】黑体辐射实验规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即能量量子化理论.故B 正确,A 、C 、D 错误;故选B.【点睛】考查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应用,理解经典理论与能量微粒说的内容,注意黑体辐射与热辐射的区别.2.B 【解析】 【详解】只要是运动着的物体,不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有相应的波与之对应,这就是物质波.故A 正确,B 错误;由于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太小,所以无法观察到它们的波动性.故C 正确;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体上得到了电子束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假设是正确的.故D 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B 【点睛】本题要知道物质波的概念,物质波,是由德布罗意提出的,故又称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概率波,指空间中某点某时刻可能出现的几率,其中概率的大小受波动规律的支配. 3.D 【详解】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是E km =hv -W ,结合图象易判断D 正确. 4.A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0kE h W ν=-,由动能定理c k eU E =,联立可得:0c h h U e eνν=-,结合图像可知斜率为:2112112C C C U U U h k e νννν-===--,则普朗克常量为:()2121C C e U U h νν-=-,故A 正确,B 错误;当遏止电压为零时,入射光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截止频率,即横轴截距等于截止频率,2112110C C C U U U hk eνννν-===--,解得:2112021C C C C U U U U ννν-=-,故CD 错误.所以A 正确,BCD 错误.5.D 【解析】 【详解】A .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则从K 极发射出的电子射到阳极的电子越来越多,则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选项A 正确;B .在光的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则单位时间射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则饱和电流越大,选项B 正确;C .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不论光的强弱如何,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可知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则遏止电压不变,选项C 正确;D .因为蓝光的频率大于黄光,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蓝光大于黄光,则蓝光的遏止电压大于黄光的遏止电压蓝光,故选项D 错误; 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D . 6.A 【详解】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若入射光的频率减小,有可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 正确;若仅增大频率,但是光强不变,则仍能发生光电效应,但是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会减小,B 错误.光的强弱不影响光电子的能量,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不影响光电子飞出的时间,则若仅减小强度,仍有光电子飞出,故CD 错误.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以及知道光的强弱不影响光电子的能量,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 7.C 【解析】根据W 逸出功=ℎν0可知,钙的截止频率较大,则逸出功大于钾的逸出功,选项A 正确;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12mv m 2=ℎν−W 逸出功可知,钙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钾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选项B 错误;根据E kmax =ℎc λ可知,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钾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小的波长,选项C 错误;根据P =√2mE kmax 可知,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小的动量,选项D 错误;故选A. 8.C 【详解】根据光电效应方程:km 0cE hW λ=-及km c E eU =当用波长为λ0的单色光照射,则有:00c chW eU λ-=当用波长为045λ的单色光照射时,则有: 00345ch cW eU λ-= 联立上式,解得:0078hcW λ=; 故ABD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 9.A 【解析】能量较大的光子的波长短,其粒子性越显著,故A 错误;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故B 正确;光子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故C 正确;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故D 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有时波动性明显,有时粒子性明显.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10.A 【详解】根据E hv =,又cv λ=,所以cE hλ=,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