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三课

合集下载

《弟子规》第三课1

《弟子规》第三课1



胡 说八 道


(虧)
训 诂
繁体字
造字法 会意字。从丂(kǎo),从一。(动)
本义
气力不足,未将号角吹响。
文义
欠缺,损害。

号角吹不出任何声音叫“

”(表示完全缺乏中气)。
识 号角未能吹响、只发出“嘘嘘”声叫“ ”。

号角高亢并紧急叫“
”(“呼”,部落紧
急招集的号角)。
展 号角吹得音调悠长、稳定、没有起伏变化叫“
cáng

shì

cháng


汉 字 训 诂
会意字。从巾,尚聲。(名)
造字法
本义 遮蔽下体的古代流行长裙。
文义
经久的,固定的。
知 识分 享
古代称连体裙为“裳”(cháng)。
称长裙为“常”。
汉 字 训 诂
造字法 会意字。从手,亶(dǎn)聲。(动)
本义
独自占有大量财物。
文义
自作主张。
汉 字 训 诂
造字法
会意字。从艸(cǎo),句(gōu)声。(名)
本义
一种植物,表面有芒刺容易粘附人或家畜的毛发。
文义
假使,如果。
汉 字 训 诂
金文
造字法
会意字。从辵(chuò),从首。(动)
本义
引路,当向导。
文义
道理。
1、释义:道路
羊 肠小 道 道听途 说 道 不拾遗
2、释义:道理成头 Nhomakorabea头是 道
尊 师 重道
第三课 居有常
——《弟子规》
第三课 居有常


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

“弟子规”篇-余力学文

“弟子规”篇-余力学文

文明礼仪之“弟子规”——余力学文第一课不能死啃书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译文]只知道啃书本,不知道按书中的道理去做,只能使自己华而不实,那么会有什么出息呢?[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刘羽冲的人,他非常爱看书,也非常相信古书上的学问。

他认为,只要是书上写的,就一定是正确的。

从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问题。

一天,他看到一本讲修水利的书,就苦读了一年,并画了水利图,到州官那儿讲了修水利的好处。

州官就让他去修水利,他不看农田水势,不问以往的降雨情况,又不听一听当地农民的意见,就叫人按他画的水利图动工。

可是渠道刚使用,就被汹涌的大水冲垮了,农田也被淹没了。

拓展阅读: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

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

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

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作业要求】1、背诵弟子规并知道意思。

2、学讲小故事,谈谈体会。

第二课学习书中的道理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译文]只懂得卖力去做,不学习书中的道理,靠自己短浅的见识,永远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

[小故事]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吕蒙和蒋钦非常勇猛,深受孙权重用。

但吕蒙和蒋钦原来都没念过什么书,被看作一介武夫。

后来孙权批评他们说:“你们现在掌握了大权,负责处理国家大事,应该多看点书,了解以往的历史作为借鉴。

这样会大有好处的。

不要总说忙,但有我忙吗?我都会抽时间研究兵法。

光武帝再忙也抓紧时间学习,曹操也老而好学,你们就不能学一学吗?”他们听了后,便刻苦学习,成了知识渊博的人。

拓展阅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弟子规》第3课 亲所好

《弟子规》第3课 亲所好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说一说: ? 如果父母错怪了你,你会怎么做呢

诵读课文
姿势要求: 端身 正坐 左手 扶书 右手 指字 双脚 踏地
诵读要求: 正确 流利 节奏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亲所好,力为具,
qīn
suǒ



經 典

誦 讀

做立读 有君圣 德子贤 人品书
赤 子 国 学
出 品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 感恩国家给予卫护, 感恩圣贤增我善根, 感恩经典浸润心田,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感恩老师辛勤教导, 感恩同学互相帮助, 感恩一切的一切, 感恩一切的一切!
国学文化 道德讲堂
思想教育 | 道德故事 | 国学常识 | 礼仪文化
亲有过,谏使更,



róu

shēng
怡吾色,柔吾声。
jiàn


yuè

jiàn
谏不入,悦复谏,
háo

suí


yuàn
号泣,挞无怨。
识 字:
hào wù jǐn yí xiū
好 恶 谨 贻羞
zēng jiàn yí yuè tà yuàn
憎 谏怡悦挞 怨
好恶
谏 谨 贻羞 憎
王氏名人:王莽 王昭君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维 王昌龄 王安石 王应麟
梅西大王幼小衔接班代表人物:王佳丞
起源: 李(Lǐ)姓出自嬴姓,颛顼的后代皋陶[gāo yáo],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 的理官,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 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无故处死, 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以木子为食才得以活命。为了不忘这段 蒙难的历史,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为“木子”构成的“李”姓。 李利贞从而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李氏是中国第一大姓氏,人口近一 亿人,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四。同时也是华人以及世界第一 大姓,人口超过1.2亿人。

《弟子规》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原文及译文
一、《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所谓“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二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规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通俗易懂,是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二、弟子规作者生平
李毓(yù)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

山西省西南部的新绛(jiàn ɡ)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

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弟子规共分七课来讲,第一课是“入则孝”、第二课是“出则弟”、第三课是“谨”、第四课是“信”、第五课是“泛爱众”、第六课是“亲仁”、第七课是“余力学文”。

弟子规一到十课的内容

弟子规一到十课的内容

弟子规一到十课的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教育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弟子规》的前十课内容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经典著作的精髓。

第一课:弟子规初学(天地,人伦)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天”、“地”与“人”的关系,强调天地万物间的相互依存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道义。

弟子应当尊敬父母,孝顺长辈,从小养成尊重他人、学会感恩的良好品德。

第二课:弟子规进守(兄道)在这一课中,讲述了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道理。

弟子应当互相敬爱,不可互相之谤言。

家庭关系是建立基本道德观念的重要场所,应该维系好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朋友间的相处之道。

朋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选择好朋友,和正直善良的人为伍。

心胸要宽广,待人要真诚,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这一课重点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长是教导与榜样,弟子应该恭敬师长,虚心向学,以师长为楷模,以友为辅。

师长教导,弟子应当虚心听取,学会自省自律。

这一课强调了人际交往的广度与广泛性。

弟子应当广交知友,结交各行各业的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拘小节,不为一己私利,真诚待人,宽容大度。

这一课讲述了尊重亲属,尤其是父母的重要性。

弟子应当尽心尽力孝顺父母,关爱亲人,以慈爱之心待亲人,以礼仪之道行孝道,维护家庭和睦。

这一课主要强调了弟子对待书籍文字的态度。

弟子应当尊重书籍文字,勤奋钻研,广读书籍,积极学习,注重知识修养,提升素养修養。

这一课从“一字”的角度切入,强调了弟子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

弟子应当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动果断,不言而喻。

这一课主要强调了弟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弟子应当常思德行,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修正自身不足,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这一课强调了弟子要懂得守默寡言,严肃庄重。

宜思宜作,思虑之严谨,行为之慎重,才能步入正道,触类旁通。

《弟子规》第三课时

《弟子规》第三课时

•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 解读:任何事情在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 用。)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 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讲话 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 不要模糊不清。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 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 多管。
• 名言链接:
•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申居郧
•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 嗔。 ——曾国藩
•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 骨。——徐悲鸿
•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 注释:却:退步。
• 砺:磨。
• 解读: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 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 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 虑自卑。(论语·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君子忧道不忧贫)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 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 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反之,如果听 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 好,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 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人 以群分,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第三课时
•信

《弟子规》第三课2

《弟子规》第三课2


(tái)抬高,高抬贵手。

(tái)青苔,苔藓。

(tái)跆拳道
汉 字
(憂) 训 诂
金文
繁体字
会义字。从心,尤聲。(动)
造字法
本义 多思多虑,放心不下。
文义 忧虑、焦急。
汉 字 训 诂
会意字。从丑,丑亦聲。(动)
造字法
本义 谦恭进献烤羊。
文义
耻辱。




把每个字的解释带入句子中,试着把整 句话的意思整理出来。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 文 理
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易解: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 尽力准备齐全。凡是父母所厌恶的东西,一 定要小心谨慎的处理掉。如果身体受了伤, 就会让父母担心忧虑。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 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耻。
故事 分享
点击编辑文字内容
合 作 分 享
第三课 居有常
——《弟子规》
第三课 居有常


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复 习回 顾
第二节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读一读 写一写
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熟读成诵(第二节内容)。 2、回家后把你收获的感受说给
爸爸妈妈听。
hào
wèi




shēn
shāng


弟子规第3课

弟子规第3课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里也讲到出门一定要跟双亲禀告。孔老夫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论语· 里仁》) 意思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 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在这里,孔子所着重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对孔 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当父母 都在家里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你去得远或者近, 也一定要讲明我到哪一个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 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到哪里,或者说到 同学家,到哪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为什么?绝对不能 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 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居有常,业无变’。这个“居”就是居住,居住的地方,“常”就是要固定。 我们都晓得,子女长大以后都会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学,一旦我们如果在外面已经立 业或者成家,我们也要让父母宽心。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让父母晓得,不要经常变 换,让父母担心儿女在外头居无定所,好像到处漂泊流浪一样。所以为人子女,如 果在外面读书求学,或者经商做事,我们也要让父母知晓我们居住的地方。
大家一起来学习弟子规
入则孝


(jì ng)
冬则温 夏则凊
xǐng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①冬则温:冬天用自己的身体先为父母把被窗口 焐暖。 ②凊:凉。这句说夏天替父母把床铺扇凉。 ③省:探问,请安。 ④定:定省,子女早晚问候父母。这里专指昏定, 即晚间服侍父母就寝。《礼记· 曲礼上》:“凡为 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⑤告:读音故,是报告的意思。 ⑥反:同“返”,指返家。 ⑦面:当面向父母禀报平安,让父母放心。 ⑧业:职业,做事。 ⑨无变:没有改变。指在外做事有规律、合规矩, 不随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导发问: (1)黄香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如何照顾父亲?冬天很冷的时候,又是如何做呢? (2)黄香除了照顾父亲外,剩余的时间都在做什么?(用功读书) 2.给学生们的话: (1)黄香在他9岁时就懂得照顾父亲,你们一定也可以,如拿报纸、倒水、按摩、 搥背等。 (2)黄香用功读书,做好事荣耀父亲,这也是孝顺的行为之一。
还有个孩子,放学后回到家里,没有跟家长打招呼,偷偷地一头扎在自己屋 内打电脑。天色已晚,父母认为他在在学校没回来,给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老 师告诉几点下课,应该到家里了,母亲听后非常着急地到处打电话,寻找这个孩 子。最后,在老师的提醒下,到孩子的房间里一看,正在网络天地“畅游”。孩 子没有“反必面”出现了上述状况,也许有的父母将孩子狠狠地打一顿,但这不 是最好的办法,一定要把孩子引导过来,要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性在哪里,告诉 他:“如果父母没有到你的房间里去看,就急急忙忙出去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 在路上,因为‘慌不择路’,很容易被车撞了;也许还会把父母急出病来;还有 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如果心脏不好,会出现生命危险的,上述无论哪一种状况出 现,你将是终生的遗憾,同时你也是一个不孝子孙!”这样给孩子讲清楚,小孩 是很受教的。另外我们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孩子一定会养成“出必告,反 必面”的好习惯。
2012年事件
台湾孝子抱母就医 大陆孝子搂着老父亲睡觉
出必告
反必面
生命的代价 沉痛的教训
临近暑假,某学校老师通知学生第二天下午放半天假, 并要求学生告知家长。却有两名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通 知家长,擅自和小伙伴一起到河边游泳,落入深水中,再也 没有上来……由于他们两个没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 所以没有得到家长的及时照顾,直到晚上家长不见孩子回家 才发现出事了,但为时已晚!这样的人间悲剧每年都有发生, 同学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啊!
拓展: 行孝是每个人的责任,是天下所有做儿女应做的事情。同学 们,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很辛苦啊。你们想不想孝敬一下为你 辛苦为你操劳的父母呢?设想一下:今天放学回家,你看到 父母工作了一天非常劳累,你想怎样孝顺你们的父母呢? (生答) 作业 1、回家为父母 做一件事。 2、在校园内见到老师要问好。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 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 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 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 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 "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 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 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 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扇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 敬父母 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 负众望,为当 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里去,回家以后,一定 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 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上述内容对应的《弟子规》内容是:( )。 A.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B.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C.居有常 业无变 出必告 反必面

本课译文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凉爽。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给他们盖好被子,伺候父母 安眠。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不要轻易改变。
故事时间



(一)扇蓆温被的黄香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 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 9 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 在母 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 顾, 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 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 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 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 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 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 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 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 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就这样传开 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 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 人都不停地 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第三课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出必告
冬则温 夏则凊
温:暖,使温暖。 凊:冷,凉。
晨则省 昏则定 省:问候,探望。 定:安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出:出门。 反:返回。 翻译: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和父母通报。
居有常 业无变
翻译:居所要有固定的地方,从事的职业要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