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

合集下载

4—5岁幼儿捣乱行为的观察报告

4—5岁幼儿捣乱行为的观察报告

4—5岁幼儿捣乱行为的观察报告观察对象:4-5岁幼儿园儿童观察时间:2023年5月5日观察地点:幼儿园活动室观察内容:本次观察主要关注4-5岁幼儿园儿童的捣乱行为,包括以下方面:1.幼儿园儿童的捣乱行为类型及频率。

2.导致幼儿捣乱的原因和动机。

3.对于幼儿园儿童捣乱行为的处理方式和效果评价。

观察记录:1.观察期间,从开始到结束一共观察到7位幼儿园儿童存在捣乱行为。

2.幼儿园儿童的捣乱行为类型主要包括:(1) 打闹、推搡等肢体冲突行为,频率较高,共计出现了35次。

(2) 制造噪音或其他危险性行为,比如大声喊叫、乱丢东西等,15次。

(3) 对于其他幼儿或物品进行侵犯的行为,比如夺走别人的玩具,捣坏场地等,共计出现8次。

3.幼儿园儿童捣乱的原因和动机主要有:(1) 在闲暇或者等待时间过长时,容易产生无聊和无处发泄的情绪,从而借机捣乱。

(2) 部分幼儿因为只身成长,缺乏亲密的亲友及家长的关注。

因此渴望得到同伴和老师的注意和关心,会采用捣乱等方式获得注意。

(3) 部分幼儿因为对自身能力的不确定性和社交情绪的不适应会在交际中产生紧张和压力,从而表现出侵犯或攻击性行为。

4.处理方式和效果评价(1)在观察期间,老师们对于捣乱幼儿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制止并引导,对于无意正常的行为进行教育;(2) 对于频繁发生不良行为的幼儿,老师们会采用视觉提示、话语提醒、行为矫治等方法进行惩戒,引导其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总体来说,老师们在处理幼儿园儿童的捣乱行为时,注重社会化教育,坚持仁爱主题教育,让幼儿体验到温暖,引导幼儿作为体验者感受他人的感情,习得以和谐为主导的良好社交行为。

【必备收藏】幼儿行为观察法 —事件取样法(文档)

【必备收藏】幼儿行为观察法 —事件取样法(文档)

取样的方法—事件取样法一、事件取样法的定义事件取样适用于有明确开始和结束、发生频率低的行为,如:进餐行为、争执行为、攻击性行为等。

观察者在每一次事件自然发生时将事件记录下来,可包括行为发生的背景、原因、行为的变化、行为的结果等信息。

事件取样只观察事先选定好的特定事件。

当事件发生时,观察者可以对事件作详细描述,也可以事先设计好观察项目,用代码或符号将事件记录下来。

二、事件取样法观察记录要点与步骤(1)明确要研究的具体事件或行为,确定其操作定义。

通常情况下,这些行为或事件的呈现频率应比较高。

例如,幼儿的争执行为、伙伴之间的友好行为、对成人的依赖性、幼儿的社交能力等。

(2)预备性观察,选择要研究的行为。

了解这类行为或事件发生的一般状况,便于在最有利和适当的时机和场合进行观察。

例如,要考察有关幼儿的交往或游戏等行为,通常需要在非集体活动的时间里进行;研究幼儿的语言,通常选择有成人或其他幼儿在场的情境下进行观察。

(3)确定需要记录的资料种类与记录形式。

事件取样法的记录形式较灵活,可以采用提前编码记录,也可运用叙述性记录。

有时,观察者亦可编制简便适用的记录表格。

三、事件取样法的优缺点事件取样法比较实用,可以用来研究各种行为和事件,不像时间取样法要严格受限制于行为发生的频率。

它可以使用高效率的编码系统,也可以详细描述行为。

事件取样法也有不足之处。

由于不论何时,只要行为事件发生了便可以记录,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具有不同的性质。

因此,运用事件取样法时,应特别注意记录与分析事件发生当时的情境或背景。

同时,事件取样在记录时可能会中断行为的自然连续性,这种方法只是记录了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过程,一些与事件发生有关但时间上间隔较远的内容就无法记录,因此事件取样法无法保持行为的完整性。

四、举例说明案例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观察表案例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表案例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记录表- 全文完 -。

大班个案打人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

大班个案打人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

大班个案打人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引言:大班个案打人是一种不可接受的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伤害,也对教师的工作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对大班个案打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旨在提供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观察记录分析:在大班幼儿教室中,个案打人事件频繁发生,根据对多起事件的观察记录,整理出以下几点:1.儿童成长环境缺乏积极阳光的示范:观察记录发现,一些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可能缺乏积极阳光的示范,容易受到暴力行为或争执的影响,习惯性地以暴力的方式处理问题。

2.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时,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和方法,无法有效沟通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导致情绪失控,从而采取暴力行为。

3.儿童情绪管理困难:观察记录表明,一些幼儿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困难,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情绪受到刺激时,他们会用打人等暴力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以此获得一种短暂的满足感。

措施结果:为了应对大班个案打人事件,以下是我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并记录了相应的结果:1.创建积极和谐的成长环境:针对家庭环境可能缺乏积极阳光示范的问题,我提出了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展示积极阳光的行为和态度。

同时,教室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积极阳光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向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

2.教授解决冲突的技能:为了帮助幼儿学会解决冲突,在课堂上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和冲突解决案例分析,教育幼儿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开始逐渐理解和运用解决冲突的技能。

3.情绪管理培养: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困难,我采用情绪管理教育方法,例如情绪认知和情绪调控活动。

通过绘本故事、情绪表情卡片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和管理他们的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在情绪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结果分析:上述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观察记录表明,个案打人事件明显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更多地通过沟通和互相理解得到解决。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2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2
观察教师:时间:20**.4
观察
实录
早上来园时,都都带来了一个玩具,马上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只见骏熙走过去,一把夺过嘟嘟的玩具,就自己玩起来,嘟嘟见了要立刻抢回来,于是,两人你争我夺,都不肯松手,我走过去蹲下来说。骏熙:你想玩这个玩具是吗?迦勒点点头,那么,玩具是嘟嘟带来的,你应该怎么跟他说呢,骏熙看看我,又看看玩具,对嘟嘟说,让我玩一会好吗,嘟嘟听了松开了手,一起玩吧。我鼓励道。两个人听了都跳起来,开心的玩起了玩具。
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调整如果发现骏熙出现攻击性行为就果断的制止,并边示范抚摸对方的手臂或其他部位说;如果你喜欢小朋友你可以抚摸他的手臂:或者轻轻的拍拍肩膀:示范后,请皮皮像老师一样做。并肯定的说;对;要轻轻的抚摸,才表示你喜欢他.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三)
观察教师:时间:20**.5
观察
实录
过了三个月,骏熙的表现有了明显的进步,今天课堂中的精细动作时,老师的玩教具,是要让宝宝们互相分享玩具,懂得等待,可以到了迦勒宝宝这,无论拿什么玩教具,怎么也不愿意交换,而且占有欲非常强,提到这点,家长也是非常头疼呢?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只知道自己玩不懂得分享,我们又有谁知道孩子自私的背后真正的原因呢?
成因分析
如果说骏熙身上的优点,随着相处时间的递增,真的让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比如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交流;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探索、尝试;节奏感比较好,特别喜欢唱歌、跳舞,乐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培养目标
在与他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对他是又“爱”又“恨”,“爱”他的可爱、有趣,充满了活力;可是又“恨”他的不守规则、蛮横霸道。如何让我们的“恨”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赵迦勒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在托一班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呢?我觉得这是我作为她的班主任老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含记录表

幼儿园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含记录表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一)案例名称:《他为什么总是欺负人》观察班级:小班记录方式:观察法、游戏法、谈话法、轶事记录法等一、案例主题小年龄幼儿间出现攻击性行为比较常见,但像辉辉小朋友一样经常无理由攻击别人,还屡改屡犯实为罕见。

教师一方面运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引导他认识攻击行为的危害性;一方面与家长紧密联合,用讲道理,物质奖励等方式使他改正攻击行为;再一方面用同伴间的友好关系转移他攻击别人的注意。

一个半月下来,他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

二、背景新生幼儿入园,老师最担心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之间发生攻击性行为。

辉辉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

屡屡用推、咬、打的方式无端欺负同伴,当老师指出他行为错误并要求他改正时,他当即表示改正,态度良好。

然而不过多时,攻击别人的行为再次上演。

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更有的家长主动向老师提出要自己的孩子远离辉辉的请求。

三、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一晨间,早来园的幼儿在桌上自由玩插塑。

和辉辉同组的孩子这时有三个,大家都在玩小方块积木。

箩筐里的积木方形的多,长条的少。

于是大家都选长条的玩。

月月刚取到一长条积木,辉辉见状立即去抢。

月月拽着积木不等送手,辉辉早就快速低头狠狠咬了对方的手。

月月“哇”的哭声充满了整间活动室。

手指皮已咬破,可见很用力。

事件二晨间谈话,老师指出了几名做操不认真的幼儿。

话音刚落,辉辉就冲到其中一名被批评的幼儿旁,挥动手臂用力打他,并严厉说道:“你怎么不好好做操啦……。

”事件三集体活动结束,幼儿三三两两进厕所小便。

男厕的小便槽不算小,不过同时上厕的人较多,于是会有几个人在旁等候。

此时小便槽边都是人,辉辉也等在一边。

淙淙解完小便,小雨跟上,这时辉辉突然猛推了小雨,把位置留给了自己。

小雨倒在地方,辉辉瞧也不瞧。

事件四幼儿排队散步,跟着老师的速度边走边看。

排在辉辉前的辰辰走路有点慢,辉辉毫不客气地用脚踢辰辰,如同踢皮球。

辰辰流泪告状,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走的那么慢!”如以上发生的类同事件每天无数次。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小豪今年六岁,平时总爱玩奥特曼,手脚一刻不停,还经常伴随攻击性行为,小豪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所以小豪几乎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豪比较任性,脾气很大,什么事情都顺着他。

一天,午饭后老师组织小朋友们玩自带玩具,小豪什么玩具都不带,看着别的小朋友玩玩具,突然他一下了冲到一个小朋友身边说:把奥特中曼玩具交出来。

杭杭没有理他,于是他就一拳打过去还把奥特曼玩具夺了过来。

还有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玩表演游戏,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

小豪选了一个老虎的头饰,却发现另一组的两位小朋友为了争角色互不相让,小豪提议: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来当小熊。

结果猜输的小朋友不服输,小豪就一步上前从他手中抢回头饰,还用力一推,把小朋友推倒在地上,然后正义地把头饰给另外一个小朋友。

根据小豪在家在园的行为表现,我觉得他本性是个善良、可爱的孩子,只是受限于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教育方式不当,才会引起他的这些行为偏差。

于是我每次活动安排他多操作、多发言、多活动。

集体活动时,让他当教练,带领大家做运动;分组活动时,让他当组长,要求他先表现好才能当组长。

这对他既有约束力,又让他消耗多余的能量。

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并给予表扬和肯定。

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对他适当增加难度,并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品质。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豪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渐渐变得爱画画,有耐心,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规则,不随意动手打人,同伴对他也很认可,经常推荐他当组长,还不断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的各个年龄阶段都会发生。

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就要有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切不可认为是同伴间正常交往加以忽视,或者不加以分析地强行制止。

作为教育者,应该多观察,多分析,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方法。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表.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表.
分析与说明
下阶段措施
涛涛在家里最喜欢看奥特曼了,简直视为偶像,还经常模仿里面的动作,所以家里的玩具、小椅子等等也经常到处飞。涛涛的模仿力、表现力也都很强,所以多让他看看这种电视他会去学习、模仿的。
分析与说明
下阶段措施
集体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在集体中,往往会产生激烈的情绪体验,而当他们完成某一项工作获得体验时,也增强了其自信心,当他再度面临问题时,便能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了。
继续延续对他的集体生活的培养,尝试使他的情绪体验更强烈,获得荣誉感,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会相继提高。
中班幼儿个案记录表
幼儿姓名
冯思源
性别

观察人
李老师
观察时间
9月10
观察地点
区域角




上午的区域活中,源源选择了建构区里的大块积木。源源从篮筐里找出拱型的积木,一个一个地像小火车一样排好队,然后在两个拱形中间放一长条积木,一座长长的桥建成了。接着她想建房子了,在搭到第三层的时候,“房子”晃了一下,源源嘬起小嘴,马上用两只手护在“房子”的两边,还好,“房子”没有倒,源源松了一口气。“休息”了一会儿后,源源又开始接着往上搭了起来,在造到第四层的时候,房子倒了下来还把桥也压跨了。“哎呀!”“真是太可惜了。”“源源,房子倒了没关系,刚才你造到第几层了?”“第四层。”源源无精打采地回答。“不要紧的,说明你刚才造了三层楼,已经成功了,要不你再造一次,看看能不能造四层楼的房子?”“好的。”这次,源源更加小心了,终于,源源用刚才的办法造好了四层楼的“房子”,创造了最高记录,源源高兴地喊:“戴老师,你看,我造了四层楼房子”“你可真厉害呀!”我真为源源的成功而高兴。
分析与说明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一、观察对象:小华(化名)二、观察日期:2022年10月1日三、观察地点:幼儿园教室四、观察目的:了解小华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表现,为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1.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1)小华在教室里独自玩耍,拿着积木拼搭。

他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有时会将积木扔在地上,表现出一定的破坏性行为。

(2)老师过来询问小华是否需要帮助,小华表示不需要。

老师微笑着离开,小华继续拼搭积木。

(3)小朋友小明过来找小华一起玩,小华表示同意。

两人一起玩滑梯,互动良好,但小华在玩耍过程中,偶尔会推搡小明。

2.观察时间:上午10:00-11:00(1)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做早操,小华积极参与,动作标准,但表情略显严肃。

(2)早操结束后,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

小华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制作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3)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小华与旁边的小丽交谈,询问对方制作的进度。

两人互动良好,但小华声音较大,影响了其他小朋友。

3.观察时间:中午12:00-13:00(1)午餐时间,小华能够独立进食,但有时会将食物掉在桌子上。

(2)老师提醒小华注意餐桌礼仪,小华表示知道了,之后进食过程中,掉食物的情况有所改善。

(3)午休时间,小华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老师过来安抚,小华逐渐平静下来,入睡。

4.观察时间:下午14:00-15:00(1)下午活动时间,小华参加户外游戏,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

(2)在游戏中,小华与小朋友小李发生争执,小华情绪激动,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老师及时制止小华的行为,引导他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小华逐渐平静下来,与小朋友和解。

5.观察时间:下午15:00-16:00(1)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绘画活动,小华表现出较强的绘画能力,作品富有创意。

(2)在绘画过程中,小华与旁边的小王交谈,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

两人互动良好,但小华声音较大,影响了其他小朋友。

(3)绘画活动结束后,老师对小朋友们的作品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遇到挫折易产生攻击情绪
当幼儿受到挫折时,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或社会交往的经验,为了解除心理的紧张或维护自己的自尊,便采取攻击他人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保护自己。
同伴对幼儿的影响
孩子之间在一起相处时,会很容易出现相互模仿,打闹、抢夺等情况,良行为
大众媒介的影响
模仿电视、动画片中的暴力镜头
活动空间狭窄、游戏材料不足
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因得不到或者自身利益受损而出现攻击性的行为。
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
消极的反应强化了攻击性行为
备注:计数方法为“正”字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
观察内容幼儿姓名年龄观察者日期
本次活动的背景
集体()室内()时间1—5分钟()
小组()时间5—10分钟()
个体()室外()时间20分钟以()
幼儿行为的表达


行为
界定
计数
身体伤害


击,敲

用脚触击

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

用手指抓挠

抢走别人东西
使用工具
以物为指向的攻击,
语言伤害

骂人
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
嘲笑人
用言语笑话对方或戏谑、开玩笑
间接的
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的、
心理上的
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有伤害他人的意图
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
混合

言语攻击加身体动作攻击
言语攻击加身体动作攻击





幼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幼儿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当精神的、物质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