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合集下载

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所谓语言环境,简而言之,就是语境。

语言的内部环境和语言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语境,其中,语言的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指的是交际中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所使用的话语结构、表现方式及构成因素,如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内部衔接等;语言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情景语境等,它包括诸多因素,如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角色、交际双方的百科知识等。

由于所包含内容的宽泛性,目前在学术界仍没有对语境分类的统一标准和广泛共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来看,我们比较赞成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因为这种分类方式在将语境进行了二分这样的传统观念上又加入了"文化语境"这一类别,充分体现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特点。

随着近些年语用学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其中,强化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更好地解决了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难点问题。

借助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语言环境,以利于留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起到增强留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利用上下文语境找出话语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词汇意义或整个会话的正确意图。

例如"由于今天刮大风,我不会骑自行车,我要步行去学校",在这个句子中"我不会骑自行车"常被理解为"我没有骑自行车这个能力",这也是一种正确的、通常意义上的理解。

但是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这个意义与"今天刮大风"和"我要步行去学校"不构成语义上的因果关系。

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第31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5月 Vol. 31 No. 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9 ────────── 收稿日期:2008-10-14作者简介:刘淑芬(1981-),女,河北唐山人,硕士,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24-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刘淑芬(湛江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摘 要: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语义分析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留学生汉语词语学习效果。

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求留学生掌握词语义并会灵活运用,留学生往往能够记住大量词义,但却不能灵活运用之。

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对外汉语词语义分析对留学生掌握并正确运用词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上下文语境;词汇教学;词语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 H 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3-0024-03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he Vocabulary Analysis of TCSLLIU Shu-Fen(College of Humanity, Zhanjiang Teachers College, Zhanjiang Guangdong 063000, China)Abstract: In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 the vocabulary analysis has impacts on the effect of foreign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it requires foreign students to master and apply flexibly. Foreign students are able to remember a lot of meaning, but they can not use them freely. It has vital importance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master and rightly use the vocabulary meaning of TCSL by context.Key words: context; vocabulary teaching; vocabulary analysis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地位,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1]。

利用上下文和语境来快速推断词义和答案

利用上下文和语境来快速推断词义和答案

利用上下文和语境来快速推断词义和答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汇,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推断词义和得出答案。

利用上下文和语境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位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遇到了一个陌生的词汇:“indigenous”。

这个词在课本上没有出现过,学生并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

然而,在接下来的文中,作者提到了一些“indigenous people”,并描述了他们生活在“forests”中,依靠“traditional”方式获得食物。

通过这些上下文信息,学生可以推断出“indigenous”可能表示“原住民的”或者“土著的”。

除了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语境也可以帮助我们推断词义和答案。

比如,如果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在英语中,‘cat’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对猫的常识来得出答案,“cat”在英语中就是“猫”的意思。

这个答案并不是通过上下文推断得出的,而是基于我们对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在解决词义和答案的问题上,上下文和语境是相互作用的。

上下文提供了有关词的定义、描述或者例子等信息,语境则帮助我们了解使用这个词的场景和背景。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推断词义和答案。

然而,有时候上下文和语境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查阅词典或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了解生词的确切含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推断和猜测,并借此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

总之,利用上下文和语境来快速推断词义和答案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技巧。

通过综合考虑文中的信息和知识背景,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例句,丰富词汇,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技巧,也是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上下文对词汇的上下位义选择的制约

上下文对词汇的上下位义选择的制约

上下文对词汇的上下位义选择的制约-------语篇理解策略探究摘要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发展衍化的。

其中,语言交际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使用与理解离不开语境,语境可以分为两种: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在外语教学中,上下文对词语的上下位义的语境制约也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在外语的阅读理解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生僻词,如何理解这些生僻词对于理解文章的语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下文对词语上下义的制约作用,可以对在外语阅读中遇到的生僻词进行猜测,从而推导出整句句子的意思。

因此说,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选择适合的上下位义词对于外语的阅读以及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理解和翻译,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对国内外语言语境文献进行梳理之后,重新对认知语境有了自己的界定和理解,为今后继续研究语篇语境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上下文;上下词义;制约;语义;认知语境目录摘要 (1)目录 (2)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7)1.3 要解决的问题 (8)1.4 论文框架 (9)第二章文献综述 (10)2.1 语境制约 (10)2.2 上下词义内涵 (19)2.3认知语义的空间语境分析 (23)第三章语境的功能语义分析 (23)3.1 语境认知语义学理论基础 (23)3.2 情景上下文对语境的制约 (25)3.2.1话语上下文对语用的制约 (25)3.2.2情景上下文对语言的制约 (26)3.3 上下义词语境衔接分析 (26)3.3.1语篇语境衔接理论 (26)3.3.2 非语言语境中语篇衔接的提示功能对上下位义词的影响 (27)3.3.3 非语言语境中的语篇的篇章组织功能对上下义词的影响 (28)第四章上下文对上下位义选择理解的制约 (29)4.1上下义词空间词汇的认知——功能语义分析 (29)4.1.1 上下义词空间词汇认知 (29)4.1.2词语理解对上下义词的认知 (30)4.2教学中的应用 (33)4.2.1上下文语言语境对上下位义的制约进行阅读理解教学 (33)4.2.2对教学的启示 (3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英国的B.Malinowski教授早在1923年就总结出了语境的概念。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的运用-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的运用-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境的运用一、语境理论的提出(一)国外语言学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语境学说的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弗斯。

20世纪40年代,弗斯继承了他的老师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言语环境中的完整的话语才是真正的语言事实”的学说。

进入60年代中叶以后,国外对于语境的研究更加的深入,1964年韩礼德继承了弗斯的语言理论,提出了语域的概念,他把语域分为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这三方面的综合就相当于言语环境。

在此之后语境理论继续发展并不断完善,语境理论在国外的语言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国内语言学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国内陈望道先生最早明确提出语境概念——题旨情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先后出现了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以及王德春的《使用语言的环境》等,都发展了语境理论。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语言学家对语境的研究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取得了一个大的飞跃。

特别是90年代以后,对语境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理论深度更加深入,主要学者有王占馥、冯广艺等。

二、课堂教学中语境设置的原则(一)有效性与真实性的紧密结合有效性是指教师为了讲解新词意思给留学生设置语境时,应考虑这个语境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使学生明白这个词出现的典型环境。

比如教师在讲解毕业一词时所举的例子是:1、我马上就要毕业了。

在这个句子中虽然用到了毕业这个词,但仔细一想似乎没有什么启发性,留学生听到这样的句子以后还是不知道这个词怎么用。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句子改为:2、我已经大学四年了,马上就要毕业了。

这样学生们就会明白毕业主要用于表示一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结束。

真实性是指教师所用的语境要贴近生活。

如果教师在讲解时只注意生词用法的运用,而忽视语言是否符合我们日常的交际,不仅学生们容易失去兴趣,而且会使他们觉得学习和生活是脱节的,甚至最终放弃学习汉语。

(二)语境设计要坚持适度原则什么词语该讲,什么词语不该讲,该讲的词语讲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谈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谈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谈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作者:王亚梅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5期摘要:任何言语的交际都离不开语境,对外汉语教学也如此。

上下文语境的解释功能有助于帮助理解复杂的词义。

因此,它对于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意识地合理地加以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的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上下文语境;词义;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不断提升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任何话语都是一定语境中的产物。

美国学者Robert.W.Blair指出:“只有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而且有办法理解语言的内容,并去接受这些语言,那才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

”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

言语交际有效地进行必须依赖言语环境。

词语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运用和准确理解,只有依靠语言环境才能有确切的具体含义。

语境对词语义的理解至关重要。

上下文语境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文语境包括口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的上下文。

对于语言使用中的一个特定的词、短语、句子等,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如语句、语段,甚至语篇等,都是这个特定语言单位的上下文语境。

语言单位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语言中无论是词,还是大一些的句子,或者更大一些的话语片段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它的前言后语,这些前言后语都会帮助或影响对它的理解。

仅就词来说,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去理解词义,可以更好地辨别、明确词义。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

提高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利用上下文语境解释词汇教学的难点、重点,可以使外国留学生学会在特定语境中去推导词汇含义,准确掌握词汇的使用规则。

一、多义词、同音词理解中上下文语境的作用。

一词多义、一音多词是汉语词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词语解读教学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义

词语解读教学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义

词语解读教学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义词语解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探讨词语解读教学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策略和实践方法。

一、词语解读教学的必要性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而理解生词的意义是扩充词汇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准确理解生词的意义会影响学生对话的流畅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因此,词语解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效的词语解读教学策略1. 上下文推测法上下文推测是解读生词意义的常用策略之一。

学生可以根据文章上下文的线索推测生词的含义。

例如,当学生遇到生词“technology”,可以通过查找文章的其他部分,了解“technology”可能与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

通过这种推测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词的意义,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词根词缀分析法对于复杂的生词,学生可以运用词根词缀分析的方法来理解其意义。

例如,当学生遇到生词“biography”,可以分析其中的词根“bio”和词缀“-graphy”,了解“bio”表示“生命”,“-graphy”表示“写作”或“记录”。

通过分析词根和词缀的含义,学生能够理解“biography”是指“传记”。

3. 词义比较法词义比较法指的是通过和已知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进行比较,来推测生词的意义。

例如,当学生遇到生词“depressed”,可以将其和已知的同义词“sad”进行比较,从而推测出“depressed”意为“沮丧”的含义。

通过词义比较,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生词的意义。

三、词语解读教学实践方法1. 词语解读练习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词语解读的策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语解读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单词填空、词义选择和阅读理解等不同形式。

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作者:王玉英刘鑫媛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20期【提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灵活运用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以《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中的词汇为例,从语境的角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进行分析,能够清晰语境辅助教学的优势,探索其最佳运用形式。

【关键词】语境; 对外汉语; 词汇“语言教学只有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才能把句子的结构、意义和交际功能结合起来”,从教学的角度看,要想使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得体交际的能力,语境是关键。

所以说语境的使用,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语境和词汇的关系概述在日常生活中,交际时如果脱离语境,就会出现歧义现象无法完成信息传递,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有许多和语境相关的教学方式,如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等。

刘珣(2000)提到词的教学应与句子教学相结合,在一定的语境中掌握词汇。

由此可见语境和词汇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发挥着密不可分的作用,一定的语境可以辅助教师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发展汉语·高级综合1》中的词汇分析《发展汉语·高级综合1》在每一课的开篇都有字词准备的引导,并在介绍生词的同时加以形象的解释,例如从第一课起至第十五课的主要词汇如下,“扌”为主与手的动作相关;“讠”为主含有言语的意思;“辶”为主有行走的意思;“氵”为主与水的意思有关;“刂”为主与刀的意思有关“艹”为主与植物、草的意思有关;“忄”为主与心的意思有关;“女”为主与女性的意思有关;“纟”为主与纺织的意思有关;“宀”为主与室内的意思有关;“贝”为主与钱财的意思有关;“犭”为主与动物的意思有关;“火”为主与火的意思有关;“雨”为主与天空、天气意思有关;“钅”为主与金属的意思有关。

通过举例可知,教材在编写中注重了词汇的比例的同时也注重了情景的设置,无论是从字形方面有形象地描述,还是课后练习选择会话填词的方式,都充分体现出词汇的教学需要语境辅助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5月 Vol. 31 No. 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9 ────────── 收稿日期:2008-10-14作者简介:刘淑芬(1981-),女,河北唐山人,硕士,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24-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刘淑芬(湛江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摘 要: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语义分析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留学生汉语词语学习效果。

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求留学生掌握词语义并会灵活运用,留学生往往能够记住大量词义,但却不能灵活运用之。

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对外汉语词语义分析对留学生掌握并正确运用词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上下文语境;词汇教学;词语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 H 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3-0024-03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he Vocabulary Analysis of TCSLLIU Shu-Fen(College of Humanity, Zhanjiang Teachers College, Zhanjiang Guangdong 063000, China)Abstract: In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 the vocabulary analysis has impacts on the effect of foreign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it requires foreign students to master and apply flexibly. Foreign students are able to remember a lot of meaning, but they can not use them freely. It has vital importance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master and rightly use the vocabulary meaning of TCSL by context.Key words: context; vocabulary teaching; vocabulary analysis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地位,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1]。

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词义分析对留学生学习词汇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语词的意义是在和其他意义组合在一起而存在的。

语词的意义只有通过语境才能学到。

要想记住意义就必须在各种使用场合去接触它,就好比要记住一个人的面孔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一样[2]。

汉语的词汇越是常用,词义就越多。

孤立地讲解词义一方面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即使学生懂了,也不会用。

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尽量把词置于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讲解,词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是唯一的。

利用上下文释义,结合上下文,就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解释词的特定含义。

学生掌握了该词在这个语境中的语义,即便于记忆,又能掌握用法[3]。

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常常把汉语言教学简单地看成是词汇加语法,过分重视词语解释、句子分析、语段大意和篇章的串讲,忽视了语境因素教学。

其实,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对课文中词语的所谓“词典意义”、“词汇意义”进行解释,还需要根据篇章中特定的语言环境能够决定词语的具体语用意义或言语意义,即教学中常说的“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意思”。

教学中如果太过于依赖词典,忽视结合语境对词语和课文意义的讲解,将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

尤其在讲解课文中,单纯地解释词语的词典意义、抽象地分析句子是远远不够的。

留学生大多为成年人,都已具有了一定的查阅词典的能力,最希望教师来讲解特定语境中具体的用意。

在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中,课文的前或后一般列有生词表,教师通常是先教生词,对生词进行音、形、义的教学,然后再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教学。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教法其实并不科学。

特别是对欧、美学生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让他们一下子学习那么多的孤零零的词语。

学生比较喜欢在句子中或者在文章中学习,因为生词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刘淑芬: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25-二、上下文语境在词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上下文语境是针对语言内部说的,指语言运用中由语言本身因素形成的环境,它能使语言的结构或意义在自己的语境中表现得更清楚、具体、明了,特别是有助于临时义、修辞义的显现。

“上下文”是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

但是就一个词来说最切近最重要的上下文却是跟该词处于同一个句子的其他的词或短语;笼统的说,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

有时对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所表达语义的理解,既要结合上文也要参照下文,因此,上下文语境由句子构成、句群构成、段落或篇章构成等多种形式。

1. 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一个词语可以反映互相联系的几类或多个对象,也就是包含多个互相联系的义项,这类词就叫做“多义词”[4]。

一个多义词虽然可以有多个意义,但在使用中却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而影响人们的交际,因为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会使多义词只表现出一个具体意义。

如:(1)选拔突击队,那是为了突击干活,并不是虚摆阵势。

(《汉语高级教程·桑金兰错》)例句中的“阵势”出现的语境是在白云牧场收获牛毛时节,选拔英雄好汉,组成剪羊毛的突击队,当人手不够时,老牧人索南推荐自己刚过门几天的儿媳妇桑金兰错,大家都表现出不可思议、不以为然的神情,主持人君尼场长要大家对“桑金兰错同志是否参加突击队的问题进行讨论、发言”。

松巴柴让队长以高傲、目中无人的态势第一个发言,其中就包括所举例句“并不是虚摆阵势”,“阵势”在文中是场面的意思,即突击队是全力以赴剪羊毛,并不是虚张扩大人数,炫耀场面宏大。

(2)我很快摆开了积极好战的阵势,桑原七段也是力战型风格,硬碰硬地和我对干起来。

(《汉语高级教程·五战五胜》)例中“阵势”出现的上下文语境是,1963年中国围棋队迎战日本围棋代表团的一个月,在上海的比赛中,桑原七段在前一场输给了中国棋手淞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职业高段棋手输给中国棋手会觉得很难堪的。

第二场安排“我”与桑原七段对峙,他知道我并不比淞笙弱,更是下定决心在我身上雪耻,但我也不甘示弱“我很快摆开了积极好战的阵势”,“阵势”在文中指棋子布局。

(3)鲁四凤:(厌恶地)爸,您看您那一脸的油!您把那皮鞋再擦擦吧。

鲁贵:讲脸呢,又学你妈那点穷骨头,你看她,她要脸!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

(《汉语高级教程·雷雨(第一幕)》)《现代汉语词典》中“脸”的释义:①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②(-儿)某些物体的前部;③情面,面子;④(-儿)脸上的表情。

上例中第一句话大意是鲁四贵擦皮鞋时,把鞋油弄到了“脸”上,被女儿四凤看到了,四凤劝他再好好擦擦皮鞋。

可知“脸”在句中的意思是人的面部,采①义。

第二句鲁四贵所说的话中出现两个“脸”:“讲脸呢”、“你看她,她要脸!”,他说话的语气带有对自己老婆(句中的“你妈”)的蔑视,由此可知,这两个“脸”字是面子的意思,采③义。

由此可知,一个多义词在课文中的具体意义,只能靠语境才能确定,离开语境孤立地看一个词,就很难准确地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该词在这个语境中的语义,既便于记忆,又能掌握其用法。

2. 辨别词语的比喻义某些词语由于表达的需要,会用作某种比喻义,这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具体分析辨别词语的比喻义。

例如:(4)……因为这些天侦探盯得紧——刚刚我才甩掉一条尾巴,跑到你这里。

(《中级汉语教程·林道静与卢嘉川》) “尾巴”是中性词,结合文中语境,句中“尾巴”暗喻当时跟踪地下党人反动派的国民党侦探。

在文中是贬义词。

(5)“把结婚典礼搞成批判会,不对味啊!再说,老牛筋究竟是扭住哪股筋了,还没有号准他的脉哩!弄僵了,可就绷断啦!”(《汉语高级教程·结婚现场会(上)》)句中“老牛筋”指王二兰的爹王拴牛,这个外号是通过他的倔脾气得来的。

“扭住哪股筋了”比喻(王拴牛)哪里想不通了;“号准他的脉”是比喻把握住他想不通的原因;“绷断”喻“与他的关系破裂”。

(6)他把我的手推开,提着两个小拳头,偏着脑袋,质问:“哼!叫我‘小鬼’?我有名字呀!”他指着床上那个睡得挺香的小女孩说:“妹妹叫宝情(成),我叫情(成)渝!” (《汉语高级教程·夜走灵官峡》)句中两个孩子:成渝、宝成是以铁路的名字来命名的,成渝是生长在成渝铁路工地,宝成就是正在修建的宝成铁路工地上出生的。

反映了铁路工人的建设成就,象征着他们连续作战的精神。

3. 理解词语内涵意义邢福义认为,含蓄意义,又称内涵意义,是指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委婉的含蓄的评价,它反映人们对事物的非本质的偶有性质的主观认识[5]。

对于词语这种内涵意义的准确理解要根据上下文具体语境。

例如:(7)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汉语高级教程·荷花淀》)“狠心贼”本来是贬义词,但是在文中,这个词并不是贬义的,是妇女们对自己丈夫的爱称,附加的是喜爱、戏谑的感情色彩,同时也包含着对丈夫抱怨和依依不舍之情。

第31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5月-26- (8)“这恐怕不见得是唯一的原因吧!”他狡黠地眨着眼睛:“在你的一生中,说不定有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和紫丁香花有点什么关系。

比方说,在年青时候,你是不是认识过一个像紫丁香花一般忧郁的姑娘?”(《汉语高级教程·丁香花下》)“狡黠”,据《现代汉语词典》是“狡诈”的意思,感情色彩带贬义。

例句中的“他”指老编辑。

他“狡黠地眨着眼睛”表示老编辑是个老练的、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没有任何贬义色彩,相反还有一些褒义。

4. 确定词语临时意义一般来说,每一个词都有被大家公认的、固定的意义,我们称它为词语的基本意义。

词在特定语境(包括特定交际背景和特定上下文)中临时的、灵活的意义,称为词语临时义,也称语用义。

词语临时意义的理解关键要看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也就是说语境是获得词语临时意义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