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升华和凝华强化练习

合集下载

4、升华和凝华:培补作业(附答案)

4、升华和凝华:培补作业(附答案)

4、升华和凝华(培补作业)预习1.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属于______热过程.2.人工降雨的原理:当干冰喷入冷空气时很快_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的冷空气温度______,这时候冷空气中的________就会变成________,小冰晶变大后就会下落,如果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则会________而形成雨.3.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属于______热过程.4.霜、雾凇、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___现象,直接变为___态.5.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这六个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放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练习1.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 ℃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B.升华和凝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液化3.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__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5.如上图右,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自然界中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7.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 A.凝固B.升华C.液化D.汽化8.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干冰变小B.树枝上霜的形成C.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雪消融9.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A.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10.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左)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1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3.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4.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5.“打”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4节升华和凝华预习1.固气吸 2.升华吸收下降水蒸气小冰晶熔化 3.气固放 4.凝华固5.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体、凝华练习1.C 2.C 3.C 4.凝华吸 5.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6.露霜7.B8.B9.A10.B11.C12.凝华放出13.升华凝华14.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5.(1)水蒸气凝华(2)气温在0 ℃以下空气湿润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参考答案第4节升华和凝华预习1.固气吸 2.升华吸收下降水蒸气小冰晶熔化 3.气固放 4.凝华固5.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体、凝华练习1.C 2.C 3.C 4.凝华吸 5.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6.露霜7.B8.B9.A10.B11.C12.凝华放出13.升华凝华14.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5.(1)水蒸气凝华(2)气温在0 ℃以下空气湿润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参考答案第4节升华和凝华预习1.固气吸 2.升华吸收下降水蒸气小冰晶熔化 3.气固放 4.凝华固5.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体、凝华练习1.C 2.C 3.C 4.凝华吸 5.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6.露霜7.B8.B9.A10.B11.C12.凝华放出13.升华凝华14.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5.(1)水蒸气凝华(2)气温在0 ℃以下空气湿润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 升华和凝华 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 升华和凝华 专项练习(附答案)

3.4 升华和凝华专项练习1.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看到,固态的碘___没有了______,而直接变成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升华___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凝华________.2.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当火箭运载卫星在大气层里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为保护火箭,防止烧毁,科学家们在外壳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变成气态,对火箭起到保护作用.3.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液化________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凝华________而成的.4.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冰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升华________现象.5.霜、雪、雾、露、雾凇的形成,属于液化的是________,属于凝华的是________.6.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其中②、③、⑤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自气”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连线题1.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熔化浇铸成工件液化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凝华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升华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汽化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凝固2.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冰冻的衣服变干冬天早晨看到草叶上的霜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的细升华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雪的形成过程窗玻璃上的冰花用干冰获得低温凝华北方秋、冬季节树上的“雾凇”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A.水结成冰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水结成冰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3.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蒸发C.沸腾D.升华4.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B.用喷雾方法来加快蒸发吸热C.用大功率电风扇吹风散热D.用“干冰”升华吸热5.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早晨有浓雾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6.(多选)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B.冰花结在玻璃上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7.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9.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的食品,拿出后常常会出现有一层“白粉”,这是( )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C.凝固现象D.汽化现象10.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 A.凝华B.汽化C.熔化D.升华11.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12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1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100 ℃时一定沸腾B.冰在0℃时一定熔化C.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14.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钨丝会变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升华了B.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熔化了C.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了D.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液化了15.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16.下列几组物态变化都是放热的是( ) A.熔化、升华B.升华、液化C.凝固、凝华D.汽化、凝华17.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看到水龙头开着及时关上B.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C.洗手时不要开着水龙头D.喝污染的水,会使人生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18.小明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中进行观察.于是,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了一只冰棒.小明发觉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冒“白气”.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解释上述三个现象的形成原因.19.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在电冰箱局冷冻室,被压缩的制冷剂在蒸发管中突然体积膨胀、压强减小,制冷剂迅速汽化,可使冷冻室温度降到零度以下(通常要求是-18℃).在蒸发管以及室壁上一般会结有一些像“雾凇”一样的霜花,时间长了以后,松软的霜花逐渐会结成厚实的冰块.冰块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阻碍制冷剂的吸热,影响制冷的效果,因而为了提高电冰箱的制冷效率,需对电冰箱进行定期除霜.为了提高电冰箱的能效,当冰箱内的温度降到或升到指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地开机或关机,冰箱中储藏的物品不多时,若多冻一些冰块可延长冰箱停机的时间,达到节电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冷冻室的蒸发管以及室壁上凝结霜花对应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物态变化过程?经常开关冷冻室的柜门,凝结的霜花就会较多,这说明凝结霜花的水主要来自于哪里?(2)短文中“冰块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阻碍制冷剂的吸热,影响制冷的效果”,这里所指的制冷剂的吸热,是从哪里吸热?(3)为什么在冰箱中多冻一些冰块可延长冰箱停机的时间?20.(2007·辽宁)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冬天的早晨会看到窗户的玻璃结有一层霜,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1.(2007·宜昌)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 A.肉中的水会结冰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参考答案1.升华,吸收,下降,凝华,熔化2.升华,吸热3.雾、露,霜、雪、雾凇4.液化,凝华5.③,④,放热6.7.B 解析:A低,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或凝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因而空气变得干燥.9.B 10.C11.D 解析:碘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现象.12.C 13.C 1”是冰箱冷冻室内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茶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茶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7.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18.液化,熔化19.(1)凝华(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空气时候,低温物体多,升高相同的温度需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不容易升温(或“冷冻物体多,温度不容易升高”等).20.液化,放热,凝华21.B。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1]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1 /281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8小题,共76.0分)1.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B.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了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 剧场上淡淡薄雾是二氧化碳气体2。

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是新鲜蔬菜出去水分制成的,利用“升华脱水法”制成的脱水蔬菜在食用时能保持其新鲜的味道.下列做法采用了“升华脱水法"的是()A。

将蔬菜放在太阳下暴晒除去水分B。

将蔬菜放在热锅上烘烤除去水分C。

将蔬菜冷冻后迅速放在低压环境下升华除去水分D。

将蔬菜冷冻后除去冰块即可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动能不变B. 雪花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这个过程吸收热量C。

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的动能最小、势能最大D。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时,头发和梳子带了同种电荷4. 如图所示的情景属于升华的是()A. 湿衣服变干B. 窗花出现C。

雪人变小D。

滴水成冰5. 如图所示,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2019湘潭)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积雪消融B.湖面起雾C.瓦上结霜D.衣服变干2.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A.冰棍“冒”出的“白气”B.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C.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D.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3.(2018呼和浩特)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4.(2019天水)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5.(2018娄底)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这是( )A.冰的熔化现象,吸热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6.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7.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 ④初春,冰雪消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后_______9.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0.(2019贵港)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汽化或升华B.汽化或凝固C.液化或凝华D.液化或凝固11.(2019郴州)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12.(2019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13.(2019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14.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放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放热C.寒冷的冬天,室外的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吸热15.(双选)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樟脑丸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樟脑丸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樟脑丸凝华而成的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16.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__三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物态变化第四课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第四课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第四课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1.“霜前冷,雪后寒”,雪后寒冷主要是下雪后发生了()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全场。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说法错误的是()4.水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同时发生着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总量也基本不变,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B.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C.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D.水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多种物态变化,没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5.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最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0C,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浸入开水中C.放在阳光下晒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6.在舞台上常用干冰来制造烟雾效果,以渲染气氛,你认为这种烟雾实际是()A.小水珠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7.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B.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比在水中更冷C.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D.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8.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正确的是()A. B. C. D.9.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液化C.升华D.凝固10.以下两个实验:如图甲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乙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

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C、沸点为184.250C。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0C。

实验中只出现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是()A.甲B.乙C.甲乙均是D.甲乙均不是1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的24节气的运用,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下列节气,涉及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收热量12.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霜的形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2.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4.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6.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BA.春天,冰雪融化——凝固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液化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7.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B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8.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12年4月,许多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却出现“四月飞雪”的奇观。

“雪”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A.凝华B.凝固C.升华D.熔化9.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11.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D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CA.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B.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C.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形成霜D.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1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B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14.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公共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

精品练习(附答案)《升华和凝华》(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

精品练习(附答案)《升华和凝华》(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每课自检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2.下列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

下列关于水在三态之间转化过程中所对应的吸放热情况,标注都正确的是()4.今年1月份海南最低气温跌破0℃,五指山水满乡岀现结霜现象。

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现象B.汽化现象C.凝华现象D.液化现象5.冬天,小明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室外堆了个漂亮的雪人,如图所示.几天过去,气温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却发现雪人变小了.雪人变小的原因是()A.凝华B.升华C.液化D.汽化6.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详解正确的是()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7.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晶莹的露 B.坚硬的冰C.缥缈的雾 D.雪白的霜8.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9.如图所示,将冰块放入易拉罐并加入适量盐,用筷子搅拌半分钟,用温度计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

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

对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加快熔化速度B.冰熔化吸热使易拉罐壁和底温度降低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白霜D.白霜的形成过程向周围放热10.(多选)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D.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二、填空题11.新疆克拉玛依一处平房发生火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升华现象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2.冬天来了,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但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的变干,这种现象莒县人称为“冻干”。

下列现象与“冻干”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将生地瓜切成片晾地瓜干,湿地瓜片慢慢变千B.盆子里的水,经过段时间后消失了C.夏天,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向外冒白气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4.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7. 如图所示,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8.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C.冬天湖水结成“冰”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9.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对以下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 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珠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10.填写下列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玻璃室一侧出现“冰花”___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__.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__.铁水浇成铁件________.11.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雪、雹等都是小水滴的“杰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第04章第3节升华和凝华 强化练习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 “白(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的原因.2. 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3. 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这些霜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的.4. 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岀现黑斑,在形成黑斑的过程中先发生 ______5.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 ______________ 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 ____________ 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

6. 今年年初,我省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冰灾. 在无雨、无雪的冰冻天气里,由于水蒸气不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而形成冰,使得包裹在输电线上的冰柱逐渐加厚, 致使输电线的拉力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__ 输电线、输电塔架因不堪重负而断裂、倒塌.、填空题1. 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岀来的硬邦邦的冰棒,气”,其中“粉”的形成是 ____________ 现象 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后发生(填;几分钟后,西红柿又变成了一个小“雪球”. 的角度分析,前者属于 ____________现象,后者属于 ____________ 现象.8. 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 _______________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填物态变化)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最终形成降雨;夏天起风时,人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速 了皮肤表面汗液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9. 如图是同学们较熟悉的符号,它们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雾属于现象,霜属于 ___________ 现象,这两种物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都要—7.刚从冰箱中取岀的冰冻西红柿冒岀“白气”从物态变化执八游e10.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温泉水先________ 后 ________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__________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11. ( 2005?宿迁)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汽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属“放热”过程的是 ① 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③ 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 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 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12. 深秋时节,在教室的玻璃内表面有时会看到一些水珠,这是岀现冰花,这是 _________ 现象(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属于升华的是 _____ .(填序号)现象;严冬时节,玻璃内表面会13. 去年冬天, 我们威海地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罕见大雪. 即使气温在0C 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是物态变化中的17.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18. 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20. 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C.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再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21.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22. 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23.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4. 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钨丝会变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25. 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中雪需要热量.14. 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冬天,浑河冰面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也日渐减少,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5. 今年初夏黑龙江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政府部门多次实施人工降雨, 对缓解旱情起到一定的作用. 人工降雨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云层,干冰迅速,从周围吸牧大量的热,使云层中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下落而形成了雨;云层处大气压比地面的大气压、选择题16. 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 干冰) 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 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同学们在清扫校园内的积雪时堆成的 “雪人”,现象,在这个过程A. 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B. 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 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A. 熔化、凝华B. 汽化、 升华C. 液化、凝华D. 凝固、蒸发19.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而糖在高于100 C 的环境下容易变质,为了使糖不变质,下面所说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 用小火沸腾较长时间 B. 用猛火缩短加热时间C. 降低糖汁表面上的气体压强D. 增大糖汁表面上的气体压强A. 升华和凝华B. 凝华和液化C. 汽化和熔化D. 液化和升华A. 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 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B. D.夏天,春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下过雨后路面干了 A.水在100 C 时一定沸腾 B. 冰在0C 时一定熔化 C. 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A. 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升华了B. 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熔化了C. 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了D. 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液化了C.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 26. 关于露、雾、霜和“白气”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A. “白气”是水蒸气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液态玻璃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出北方冬季最低温度为28. 下面物质状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水的凝固和水的汽化 B •水蒸气的液化和水蒸气的凝华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四、实验题35. 如图 15 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 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__________ 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雾是水的升华形成的.霜是水的凝华形成的 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C.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52.3 CC.冰的熔化和冰的升华 D .冰的升华和水蒸气的凝华2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打开热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是由水的汽化形成的 寒冷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低 A . B . c . D .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发黑是由于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30. 下列物质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雾 B .露 C .霜 D .雨31.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的结霜是凝固现象.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 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D. 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 32.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是蒸发现象 是升华现象 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 B •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树枝上结的雾凇33. 冬天,在暖和的教室里,窗子玻璃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上的“汗”是液化生成的 B •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D•“汗”岀在玻璃的外表面三、连线题34. 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 液化 熔化铁水浇铸成工件 凝华 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 升华 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汽化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 凝固态变化中执量八、温度计五、问答题36.今年我县遇到了罕见的干旱灾害,有关部门准备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试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人工降雨的原理.37 •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水蒸气有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1)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请提岀你的一个猜想.(2)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写岀主要的实验步骤) .38.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大厅里的雪花1779 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 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岀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科学解释.(1) 大厅里岀现雪花的原因是舞会上小姐晕到的原因是(3) 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认识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液化;熔化吸热2.冰升华3.凝华4.升华;凝华5.水蒸气;液化6.凝华;变大7.液化;凝华8.温室;升华;汽化9.液化;凝华;放10.汽化;液化;熔化11.3 ;4;1;23512.液化;凝华13.升华;吸14.汽化;升华15.升华二、单选题16. D17. D18. C19. C20. A21. C22. C23. D24. A25. D26. B27. C28. C29. A 30.C31. D32. D33. D三、连线题34.略四、实验题35.升华;凝华;放出36.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从而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不断聚集,形成降雨。

37.与温度有关;略38.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缺氧;生活、物理、自然紧密相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