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基础) 巩固练习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一)一、选择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A. 蒸发B. 升华C. 凝华D. 凝固3、以下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固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二、填空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热;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3、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侧〔填“内〞或“外〞〕.4、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来使食品降温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升华和凝华〔二〕1. 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 (2021 •鄂尔多斯中考)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以下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B.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感觉比拟冷,这是因为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带走热量C.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D.从冰箱中刚取出被冷冻的雪糕,雪糕周围有“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3. (2021 •宿迁中考)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B.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4. (2021 •黄石中考)“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经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5. (2002 •陕西中考)在以下几组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A.凝固、液化B.液化、汽化C.熔化、液化D.汽化、升华6. (2021 •阜新中考)很多冰箱冷藏室里的食品如果不用塑料袋包装会变干,这是______现象;冷冻室内四周会有霜形成,这是______现象;用湿手摸冷冻室里的冰块会粘手,这是______现象.〔以上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7. 你一定做过或观察过对碘粒加热的实验。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A. 升华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A. 蒸发B. 升华C. 凝华D. 凝固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和凝华B.熔化和汽化C.凝固和升华D.凝固和熔化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5、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冰棍周围冒“白气”B.玻璃窗上结的冰花C.冰冻的衣服上的冰没融化也会变干D.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不见了6、人工降雨常利用“干冰”,其原因是()A.干冰在空气中可熔化成水B.干冰升华成水蒸汽后液化成水珠C.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汽凝华成冰晶,冰晶下落熔化成水D.以上原因都有7、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的内壁会发黑,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凝固D.熔化和凝华8、用久了的电灯泡中的钨丝变细和灯泡壁上变黑的原因是()A.钨丝熔化了B.钨丝蒸发了C.钨丝液化了D.钨丝升华和凝华了二、填空题:9、为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可在食品周围放上一些干冰,利用干冰________使食品保持低温.10、为了防止运输中的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的________吸热来降温.11、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这是________现象.12、放在衣物中的樟脑精,一段时间以后不见了,这是________现象.深秋,有时清晨在地面上会出现白霜,这是________现象.13、物质从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叫做升华,这个过程物质要________热.14、物质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________热.15、物质从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物质升华时________热;相反过程叫________.三、简答论证题:18、雾松是一种冰雪美景,吉林市的雾松更是特别,它与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齐名,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请查找资料,找出“雾松美景为何吉林独俏”的原因.参考答案1、C2、B3、A4、C5、B6、C7、B8、D思路分析:电灯泡是靠高温发光的,灯泡工作时钨丝的温度很高,但不可能熔化;然发只是对液体而言的,只有液体才会发生蒸发现象;液化是对气体而言的,而钨丝是固体,它先升华然后又凝华.(在这一现象中发生两种物态变化)9、升华吸热10、升华11、升华12、升华;凝华13、固;气;吸14、固,气,吸15、固态,气态,吸,凝华18、吉林市冬季气候严寒.清晨气温一般都低达-20℃~-25℃,而从松花湖大坝底部丰满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在4℃以上,尽管松花湖面结了1m厚的坚冰,这25℃~30℃的温差使得湖水刚一出闸,就如开水锅般地腾起浓雾,数十里云雾长龙随松花湖水源源流过吉林市区,十分壮观,这就是美丽的吉林雾松得天独厚的原料来源.它使得江畔长堤上的大柳树成了“白发三千丈”的雪柳,苍松则成了“玉菊怒放”的雪松.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的雾松不仅奇厚(最厚可达4cm~5cm),而且结构疏松,故而显得特别轻柔丰满,婀娜多姿,美丽绝伦,在全中国以至更大范围内,哪里能再找到这样的条件呢?一般低温地区不可能有不冻的江水,而江水不冻的地区又绝不可能有如此低温的大气环境.可见,在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中,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和长江三峡都是“天生丽质”,而独吉林雾松是“人工仙境”,即丰满水电站建成发电后才有的.。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3.4升华和凝华 巩固练习(带答案)

升华和凝华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A. 熔化、液化、升华都要吸收热量。
B. 汽化、凝固、凝华都要放出热量。
C. 霜、露、雪都是凝华现象。
D. 白炽灯内壁上的黑色粉末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2.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 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3.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升华、凝华、熔化B. 升华、凝固、熔化C. 升华、熔化、凝华D. 凝华、液化、升华4.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1 / 7A. 景区喷雾B. 人造雪景C. 撒盐融雪D. 人工降雨5.夏天,人们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冰棒纸外面有“白霜”,这是由于()A. “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白气”和“白霜”都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 “白气”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 “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6.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B.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蒸发的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C.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千姿百态的云D. 云里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积累合并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其中小冰晶下降过程中发生液化,形成了降雨。
3.4升华和凝华(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物质从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①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②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③在0℃以下的天气里,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④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⑤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
属于升华现象的有:。
(选填序号)属于凝华现象的有:。
(选填序号)2.在碘升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进行加热,所以升华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移去酒精灯然后锥形瓶遇冷,重新凝华成固态的碘,所以凝华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3.《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如图1所示,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84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图1 图24.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如图2所示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______(填“甲”、“乙”)更好,理由是这种加热方式不仅能________,还能确保碘不会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5. 冬季,小禹奶奶家房子上落了厚厚一层雪,如图3所示。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的;到了白天,在太阳照射下,这些雪________成水沿着房檐滴下;到了夜晚气温下降,水又会在房檐上________成冰挂。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图3 图46. 如图4所示是哈尔滨冰雕展中的一组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汽化D.凝华7.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8.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人教版物理中考阶梯巩固提升训练——物态变化 升华和凝华(word带答案)

人教版物理中考阶梯巩固提升训练——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长春的冰雕,一段时间后,冰雕没有熔化但会变小,这属于()A.液化现象B.汽化现象C.升华现象D.熔化现象2.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汽化现象B.升华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3.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a 水→冰→水蒸气b 冰→水→水蒸气c 水蒸气→水→冰d 水→水蒸气→水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中可行的是()A.只有cB.只有bC.只有b和cD.四条路线都可以4.对下面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二、非选择题5.用高射炮把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在云层中会迅速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
6.科学家研发的“激光橡皮”,用激光照射纸张上的字,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而用“相变材料”制成的“自动调温”衣服,当天气炎热时,相变材料会熔化,________热量,衣服穿在身上也就不感觉热了。
7.云、雨、雹、雪、雾、露、霜、雾凇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其中雾凇的形成属于________,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
(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8.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能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这是由于干冰在________。
参考答案1.C2.D3.D4.C5.升华解析: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热量,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6.升华;吸收解析: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也就是发生了升华现象;当天气炎热时,相变材料会熔化,熔化吸热。
7.凝华;液化解析:云、雨、雹、雪、雾、露、霜、雾凇都是水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基础练习】《升华和凝华》1

《升华和凝华》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著名风景区百花山,远远望去云雾缭绕。
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B. 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C.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 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 以下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夏天,室外的衣服变干B. 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C.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D. 霜的形成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冰冻的衣服晾干B.铁丝网上结霜C.河水表面结冰D.草叶上结露珠4. 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大明山上很多树枝都挂满晶莹白色的雾凇。
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A. 凝华B. 升华C. 凝固D. 汽化5. 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 B.C. D.6. 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中将会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所示,这样的话,无论是主罚任意球的一方还是防守一方都不会产生纠纷。
而这条白色的直线也会在几分钟后“神奇”地自动消失,也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从而不影响之后的比赛。
那么这条白色的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液化7. 雪形成的物态变化属于A. 凝固B. 凝华C. 升华D. 熔化8. 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 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 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9.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可乐罐外表面的白霜B.杯口上方的“白气”C.冰块化成水D.“干冰”周围的白雾10.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B. 初春,白皑皑的雪渐渐的融化了C. 夏天,草叶上形成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水珠D. 深秋,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11. 下列四种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种是()夏天,草上的露珠;()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深秋,树上的白霜;()初春,冰雪消融。
3.4升华和凝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升华C.汽化D.液化【答案】B【解析】解: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固态的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态。
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在北方的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A.凝固B.凝华C.汽化D.升华【答案】D【解析】解: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故选:D。
3.寒冷的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A.熔化B.升华C.凝华D.汽化【答案】B【解析】解:不经过熔化,固态的雪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使房顶上的积雪会变少,属于升华现象。
故选:B。
4.下列现象中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汽化现象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凝固现象C.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 D.碘颗粒加热后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凝华现象【答案】C【解析】解:A、灯泡用久了,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气态钨,所以灯丝会变细,属于升华;故A错误。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B错误。
C、冰变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C正确。
D、碘颗粒加热后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故D错误。
故选:C。
5.日光灯用久后,灯管的两端会发黑,这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B.先升华后凝华而成C.升华而成D.先汽化后液化而成【答案】B【解析】解: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部分钨丝在高温下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遇到冷管会发生凝华,直接变为固态附着在管的内壁,所以玻璃管变黑。
故选:B。
6.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冰花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露珠的形成 D.干冰变小【答案】D【解析】解:A、冰花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C、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干冰变小,固态直接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2.4升华和凝华习题基础训练新版苏科版【word版】.doc

2.4升华和凝华习题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2.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冬天玻璃上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D.深秋草木上白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4. 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5.如图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6.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 )A.凝固B.升华C.液化D.汽化7.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晒小麦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霜”的形成8.为了抗旱,向空中云层中发射“干冰炮弹”,就能实现降雨,这是因为()A.干冰熔化变为水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成的小液滴C.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升华又凝华而形成的D.干冰在云层中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9.小丽是个喜欢制作小盆景的女孩.她将小树枝插入玻璃瓶中,再放一些樟脑丸的粉末,瓶口密封,然后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玻璃瓶,停止加热后,玻璃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B.“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C.“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D-“雪景”形成过程只吸热,不放热10. 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解释合理的为()A、雪、雾是凝华形成,露、霜是液化而成B、雪、霜是凝华而成,雾、露是液化而成C、雾、露是凝华而成,雪、霜是液化而成D、雪、霜是凝华而成,雾、露是升华而成11.2018年1月3日亳州大地普降瑞雪,雪形成的物态变化是属于________,且是________(吸热/放热);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__,加快冰雪的________.1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发觉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纸,冰棒上就冒出“烟”,将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杯外壁会出“汗”.则“粉”是_______现象,“烟”是_______现象,“汗”是_______现象.13.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中要(选填“吸”或“放”)热.14. 为加强演出效果,舞台上常见有一团团的白雾产生,这是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冰晶或成小水珠形成的.15.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为了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甲同学直接把密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密封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根试管都出现了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5℃;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800℃.由上述信息判断,请回答下列问题:(1)沸水中加热的固态碘______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2)酒精灯加热的固态碘______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升温到熔点熔化后,再升温到沸点汽化.(3)分析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法,______ 更合理.参考答案11. 凝华放热熔点熔化12. 凝华液化液化13. 室内凝华放14. 升华吸收凝华液化15. 升华凝华熔化16. (1)不可能;(2)可能;(3)乙.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掌握升华和熔化、汽化之间的区别.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它和固态的碘先熔化成液态,再由液态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气态,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2.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 )
A.凝固过程 B.凝华过程 C.液化过程 D.先液化后凝华过程
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
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的小液滴 B.干冰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4. 关于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冻肉解冻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B.高压锅气阀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侧 D.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小水珠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5.(多选)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D.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外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二、填空
7.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叫升华,物质升华需要(填“吸热”、“放热”)。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叫凝华,物质凝华需要(填“吸热”、“放热”)。
8.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先_______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了________态,然后钨的蒸汽蒸气在灯泡壁上遇冷_____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
9. 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10. 为下列现象填入合适的物态变化:
(1)冬天的早晨,草上结成的白霜,属于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时,看到的“白气”,属于现象。
(3)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现象。
11.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
下雪后,雪要
(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1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将玻璃片盖严在烧杯上,先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到碘吸热后产生了大量的紫色碘蒸气,如图甲所示;撤去酒精灯,使烧杯冷却,观察到玻璃片上附着固态的碘,如图乙所示。
图甲说明,碘______需要吸热;图乙说明,玻璃片上附着固态的碘是由于碘蒸气________放出热量后形成的。
三、简答与实验探究
13. 如图是冬天早晨常见的“树挂”景象,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到中午又消失了?
14.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体,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它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膜镀上去发生了怎样的状态变化?
15. 红红到剧院看演出时,她看到在舞台上,有时为了增加效果,剧务人员用机器把一些小颗粒吹向舞台,这时在物台上形成了一团团“白气”,请你解释一下“白气”是怎么形成的?小颗粒又是什么呢?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B
【解析】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不符合题意;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符合题意;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不符合题意;房檐下的“冰凌”,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而形成的,属于凝华过程。
3.【答案】D
【解析】干冰在室温下易升华,升华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这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形成“白气”。
4.【答案】C
【解析】冻肉解冻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粒,发生在玻璃的内侧,符合题意;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5.【答案】AC
【解析】严寒冬天,气温低于0℃,冰无法熔化为水,但冰逐渐消失,是因为冰直接由固态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A说法正确;樟脑球消失,是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B说法错误;冰花是由水蒸气在晚上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C说法正确;灯丝是由金属钨制成,在高温下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钨蒸气,这是升华现象;当灯熄灭后,钨蒸气又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壁上,所以灯泡内壁会发黑,D说法错误。
6.【答案】A
【解析】“出汗”和“冰花”都是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和凝华生成的,所以都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答案A符合题意。
二、填空
7.【答案】气态;吸热;固态;放热
【解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
8.【答案】升华;固;气;凝华
9.【答案】液化;凝华
10.【答案】凝华;液化;升华
【解析】(1)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2)“白气”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3)樟脑丸是固态的,变小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11.【答案】凝华;熔化;吸收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的现象,此时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
(2)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的现象,此时要从周围空气中吸热,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就是“雪后寒”的现象。
12.【答案】升华;凝华
【解析】固态的碘变成碘蒸气属于升华,碘蒸气变成碘属于凝华。
三、简答题
13.【答案】树挂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降温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木上形成的;到中午,树
挂升华变成水蒸气,所以不见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
14.【答案与解析】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固态的金属直接变为了金属蒸汽,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受冷变为固态的金属膜,这是一种凝华现象。
所以这层膜镀的产生是先升华后凝华。
15.【答案与解析】剧务人员用机器把一些小颗粒吹向舞台,这些小颗粒实际是干冰,干冰在室温下易升华,升华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这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形成“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