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长城》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长城》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长城》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长城》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长城的敬畏之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用法。

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教学难点:长城的建筑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长城有什么了解?2.课文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请几名同学示范朗读,其他同学倾听,互相评价。

3.生字词学习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到生字词,自己拼读音节,理解词义。

教师逐一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4.课文理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5.小组讨论长城的建筑特点是什么?长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你对长城有什么感想?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7.作业布置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在生字词学习环节,部分同学对字词的书写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辅导。

4.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长城,实地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2.开展长城主题的手抄报、绘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邀请专家进行长城知识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朗读课文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得清晰、准确,特别是长城的描写部分,要读出它的雄伟和历史的沧桑感。

四年级关于《长城》语文教案范文

四年级关于《长城》语文教案范文

四年级关于《长城》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长城的感性认识。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途径,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建筑的自豪感。

(3)树立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长城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长城的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教师点评。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了解长城(1)学生汇报预习成果,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2)教师补充讲解,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文化价值。

5. 情感体验(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感想,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教师总结,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长城的图片。

2. 拓展作业: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于长城的认识和感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畅度、准确度。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长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4. 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如热爱祖国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等。

四年级关于《长城》语文教案范文

四年级关于《长城》语文教案范文

四年级关于《长城》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和民族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长城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长城的了解和印象。

1.3 教师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2. 学习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

2.3 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3.1 教师讲解课文,重点讲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3.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

4. 巩固练习4.1 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2 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5.2 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绘画长城、编写关于长城的故事等。

5.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展示对长城的理解和创造力。

六、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周围的建筑物,思考它们与长城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北京版语文四下《北京的长城》word教案

北京版语文四下《北京的长城》word教案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看来长城在人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今天我们就请去过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他去长城的体会以及看到的景象。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33‘)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凡是去过长城的人都会对长城留有很深的印象。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再次领略一下长城的风采。
(指名说)
1、利用字典和认读字表自读课文。
三、课后小结:(3‘)
四、作业(2‘)
结合课文内容及收集到的材料自己或小组合作办一期有关长城的手抄报。
脊。
八达岭长城地势险峻,随峰而筑的长城高低起伏,有如巨龙腾飞。
b、小组同学补充。
指名说,
读句子,摘抄词句
总第页







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c、在你收集到的资料中找一找有哪些体现了这些特点。
过渡:再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的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同学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本文运用一些优美、生动、形象的词和句子将北京长城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请你仔细地读一读课文,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教案
总第页
课题
12﹡北京的长城
课型
略读
授课时间
第1课时(共1课时)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教学难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小学四年级语文《长城》原文及教案 精品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长城》原文及教案 精品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长城》原文及教案1教学目的: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条理,掌握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为此感到骄傲。

今天,我们就要跟随着作者到长城去饱览这一伟大的奇迹。

板书课题《长城》。

二、初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

2、你听朗读时注意了些什么?3、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指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组词,一字组多词,理解词语:蜿蜒崇山峻岭了望屯兵堡垒互相呼应凝结陡峭气魄雄伟奇迹4、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概讲的是什么?2、细读每个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1)写远看长城的'全貌,长城雄伟壮观。

(2)写近看长城,长城高大坚固。

(3)写作者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4)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四、布置作业。

1、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

(见课件)(1)长城的远景是什么样子?(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长城的长?(3)课文写“长”,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2、看近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课文的哪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观察点?(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了长城哪些建筑?(3)图文对照,指出它们各在什么地方。

(4)小结。

3综观两图,学第三节。

(1)人们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指挥来完成这个艰巨浩大的工程。

3、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长城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总结全文。

必游北京必看的景点——长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必游北京必看的景点——长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必游北京必看的景点——长城小学语文教案设计长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

而作为必游北京必看的景点之一的长城,更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作为传统的旅游胜地,长城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在2007年被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由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结构,长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它不仅保护着中央王朝的安全,也促进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交流。

长城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最古的一段长城建于公元前7世纪。

长城的建筑工程之大,是古代世界的奇迹之一,其建筑艺术和防御技术也源远流长。

长城是由岩石、夯土、砖木和石头等材料建成,其工程建设方法呈现出了中国古代匠人的聪明才智和出色技艺。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长城是北京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长城周围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这里有茂密的树林、草原、山麓和险峻的悬崖峭壁。

而长城上的风景更是引人入胜,可以看到风光秀丽的山河、广阔的平原和温暖的日出日落。

当然,一个完整的长城游需要通常需要数天,这里推荐几个旅游线路:1.拉长城古北口线路2.长城八达岭线路3.半日游线路每个线路都有不同的游览重点和亮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线路,通过不同的线路来体验长城的不同魅力。

在长城游玩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因为它是一处历史文化名胜,需要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不要随意在长城上留下垃圾或者破坏古建筑。

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因为长城上的路面结构复杂、坡度大、高低不平,游客一定要注意登高时的安全。

长城不仅是中国伟大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前往北京,来亲身感受和领略这个中华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城市的结合体。

四年级长城教案

四年级长城教案

四年级长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崇山峻岭、蜿蜒、嘉峪关、瞭望口”等词语。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和特点,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长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本、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体会长城的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培养学生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长城的结构和特点,感受其雄伟壮观。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长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长城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发学生的兴趣。

2、简单介绍长城,如:“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像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国的大地上。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长城,去领略它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崇、峻、蜿蜒”等较难的字词。

(三)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句话,体会长城的长和雄伟。

展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2、学习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长城的结构是怎样的?结合图片,讲解长城的“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部分,让学生了解其作用。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这些结构设计有什么巧妙之处?3、学习第三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句话,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

《长城》教案优秀6篇

《长城》教案优秀6篇

《长城》教案优秀6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世界遗产,走进世界之最“墙”(课件播放“世界遗产”图片,老师配乐简介。

)同学们,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了《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看到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世界遗产”。

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共21处,自然遗产共4处,自然文化遗产共4处。

在这组单元里,我们将随着课文去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一个名字被翻译成了英文──thegreatwall。

是的,这就是长城!翻开英语字典,great 的意思是伟大的,那么究竟这令全世界人民叹为观止的长城有何魅力,成为中华民族一颗永远璀璨的明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城》。

(板书课题)让我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情感齐读课题。

(长城)观中国长城,荡起中华儿女情1.温暖课题,以情入文同学们,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轴画卷展开了古老灿烂的中国文化。

那蘸着浓厚香墨的毛笔,仿佛在感怀着古老的中国字源远流长。

今天同学们手里拿着虽然不是毛笔,但不变的是,我们仍是有着悠长文明历史国度下的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国人,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翻到83页,在课文的空白处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写下“长城”这两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长城》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
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教学准备:
建议学生亲自去长城游览一次进行亲身感受
收集有关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录像片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言
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历有一位伟大的皇帝秦始皇修建了抵御外族侵略的攻势城墙是——长城。

长城被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历史遗产。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更多的了解司马台城城和八达岭长城。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交流汇报。

课上请同学介绍自己去长城时看到的景象和感受,没去过的同学把收集的长城相关资料进行组内交流。

(课内外资源相结合)
三、自学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默读思考: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并在书上画出相关语句。

生:司马台长城:险、密、全、巧、奇的五大特点。

(中国长城之最)八达岭长城:地势险峻,
2、选择你喜欢的句或段读一读,并试着说说感受。

同时指导朗读。

3、练习说话:选择喜欢的长城介绍介绍,看看你能不能把长城的景象介绍清楚注意要抓住特点来介绍。

全班交流汇报
4、生生之间互相评议㈣理解积累优美、生动、形象的词句标画优美、生动、形象的词句。

如:堪称:可以称得上。

悬崖绝壁:绝壁,陡直的山崖。

形容山势险峻。

不寒而栗:并不冷而身体发抖。

形容非常害怕。

精湛:精神,高超的意思。

:极其少有。

作业布置:
配合本课学习,建议同学办一期有关长城的小报。

板书设计:
北京的长城司马台长城:险、密、全、巧、奇(中国长城之最)八达岭长城:地势险峻,本文以自学为主,通过朗读和提问学习了课文。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4、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5、联系《龙》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培养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能力。

7、学习写景文章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文本分析:
课文介绍两处长城,分别用了小标题的形式。

都写长城,但是介绍的方式不同:写司马台长城的时候是用介绍、说明性的文字,比较直观。

而在写八达岭长城时,是由写旅游路线引出的。

在介绍司马台长城时,课文的整体结构要让学生把握,即“总——分——总”。

全文围绕着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险、密、全、巧、奇”来写的,每个自然段介绍一个特点,但是详略得当。

详细介绍的是“险”“全”,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等方法,比较准确地介绍了其特点。

教学预设:
1.学生生活经验少,可以给学生补充丰富的长城图片和视频资料。

2.引导学生交流体会两处长城的特点,学生交流不起来。

所以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结合感受深刻的地方带领学生一起想象、分析。

共1课时预计第6周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认读生字。

2.自读课文,能够依据提示自学课文。

3.了解长城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及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长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屏幕“长城”,交流资料,说说见过的长城是什么样的?
2.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

二、初读课文
1、快速的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

2、自由再读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长城的?(出示幻灯片)
3、指名说一说。

(哪段讲长?高大坚固?联想?地位?)
三、全班交流
1、远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长而壮观。

从那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长?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

“崇山峻岭”说明了长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雄伟气势。

)(可以出示图片,加强朗读)
(2)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是长城的终点,“一万三千多里”这一具体数字突出了长城的长。


(3)指导朗读
试着读出长城的“长”和“壮观”?
2、近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

(1)以北京八达岭长城为例,具体介绍了长城的结构
建筑材料是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像很宽的马路,平整而宽阔;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面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行的城台,用于屯兵和传递消息。

(2)画出示意图说一说长城的结构。

3、小结过渡
长城以它雄伟壮观的气势,高大坚固的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存在而惊叹,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不朽而沉思。

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感受的呢?
4、产生的联想
(1)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所以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是心中的真实感情。

(2)从哪里看出修长城的艰难?
以条石为例,说明了修筑长城的艰辛
“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说明当时设备的简陋,“陡峭的山岭”说明工程的艰巨“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说明条件的艰苦,更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创造!
(3)创设情境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指导朗读读出劳动的艰辛和由衷的赞叹…
4、欣赏长城的影片,说说看到后的体会?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的“伟大的奇迹”?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是没有的,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是没有的,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的建筑物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总结全篇
1、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
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谈谈学习感受和收获
2、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中心。

四、布置作业:积累
课后拓展:
积累:
刀削斧劈蜿蜒曲折
惊险无比不寒而栗
技艺精湛步步为营
山峦重叠
苍松翠柏高低起伏
极目远眺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教学难点: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自主探究
(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生评读,纠错。

(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

(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

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

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
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

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

四、积累词句
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