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肥皂泡教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0《肥皂泡》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0《肥皂泡》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0《肥皂泡》优质课教案肥皂泡【教材分析】《肥皂泡》这篇课文反映了作者冰心童年时代的有趣生活。

本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构建文章,结构清晰。

而且文章通俗易懂,用词准确、精美。

但由于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不易理解,抓住一些关键词句理解文本,这将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三年半的学龄,他们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的能力,对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的表达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吹肥皂泡的顺序,不会很难。

这篇课文内容离生活较近,很多学生也曾做过这个游戏,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必要条件。

但由于学生在游戏中往往不注意观察肥皂泡的形、色的变化,这又会对学生感受作者细致入微、用词准确地描写肥皂泡的理解产生困难,所以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品味。

【教学目标】1.会认“廊、若”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碗”等13个字,正确读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重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利用多音字识字,知道“和、薄”的读音并组词;根据韵母识字,“廊、婴”是后鼻韵母,“颤、巅”是前鼻韵母。

写字:“皂、悠、若、婴、希”是上下结构的字,“廊、透”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剩、碗、娇、扯、仰”是左右结构的字,“串”是独体字。

另外,应强调“仰”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卯”。

2.朗读训练本篇散文语言优美,清新隽永,朗读时应该语速适中,音色柔和,字字生情,句句表意,读出童年玩游戏时的快乐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3.语言运用本文有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生活经验加以理解、感悟;了解吹泡泡的过程,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内心的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肥皂泡》教案(精选21篇)

《肥皂泡》教案(精选21篇)

《肥皂泡》教案(精选21篇)《肥皂泡》教案(精选21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肥皂泡》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肥皂泡》教案篇1作品赏析:(一)内容简介有一块奇怪的肥皂,小猪拿去洗澡。

嗨,先吹泡泡,泡泡越吹越大了。

而且泡泡不会破掉,大家都来洗澡了。

洗完澡,小猪变干净了;洗完澡,小熊变干净了;洗完澡,小兔变干净了。

哈,奇怪的肥皂。

(二)主题分析《肥皂泡泡》以小动物们洗澡为线索讲述故事。

“洗澡”这一活动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听着简单的故事,进一步理解了肥皂的用处。

同时,故事激发了幼儿喜欢洗澡的愿望,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情节分析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简单、重复,非常适合小班孩子阅读。

在小猪洗澡的过程中,孩子竟然欣喜地发现:原来洗澡也有如此多的乐趣,不禁也萌发了洗澡的愿望。

没想到,小兔子和小熊也有这样的愿望,正好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

在和同伴一起洗澡的过程中,它们体验、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

(四)图画分析画面中色彩鲜艳的各色泡泡,大大小小地飘浮在空中。

美丽的画面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区分大小,帮助孩子了解物体有大小之分;感知色彩的奇妙,了解两种色彩混合在一起会发生的变化;感知光和作用,帮助孩子思考,水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多姿多彩的颜色,从而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五)角色分析封面上围着浴巾的胖小猪一下子映入了孩子的眼帘,“哦,原来小猪洗完澡了。

”这只小猪可爱、爱干净又有些调皮,在洗澡的时候和泡泡做起了游戏,这正是每个孩子所喜爱和向往的。

所以,小猪的角色与孩子的距离是如此接近。

小猪、小熊和小兔一起洗澡,大家都来吹泡泡。

这些小动物俨然是孩子们的化身,孩子们和故事角色一起玩耍在“吹泡泡”的游戏中,泡泡越吹越大,快乐也越来越多!(六)语言分析语言简单,重复的语句“洗完澡,小猪变干净”、“洗完澡,小熊变干净”,便于幼儿记忆。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肥皂泡》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肥皂泡》教案设计

20肥皂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肥皂泡》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基于文本丰富的画面感,教学中把“情境”和“文字”结合起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想象、音乐渲染、播放视频、游戏演示等途径,引导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阅读话题,静心阅读,充分触摸语言,体悟文本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同时,牢牢把握住“语言文字”这个“根”,进行揣摩、品析、朗读、表达,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境,提高语言理解和品悟的能力,促进语用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课文叙述尝试一次吹肥皂泡的体验活动;搜集冰心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游戏?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2.导入:童年不能没有游戏,快乐的游戏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童年的冰心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游戏,特别喜欢玩吹肥皂泡的游戏,她吹的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

这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冰心奶奶回到她的童年时代,一起去感受那游戏的快乐!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识记生字“皂”,注意是平舌音zào。

4.简介作者。

(1)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冰心的了解。

(2)读读资料袋,加深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游戏,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一种体验感,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交流课前搜集的冰心的资料,一方面加强了对作者的了解,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生字读音。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 《肥皂泡》教案2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 《肥皂泡》教案2篇

20 肥皂泡【课前解析】关注教材:《肥皂沫》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悠远。

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

本课重点是能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

关注课题: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作者的手、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童年冰心吹肥皂泡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肥皂泡”为题,十分贴题。

关注课文:课文介绍了肥皂泡的吹法,描写了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也写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

课文开头简洁明快,一、二自然段直接表达了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

接下来,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用3个段落细致的描述了吹肥皂泡时的情景,以及从中体验到无限的快乐。

关注语言:文章语言细腻,给人以清新隽永的审美感受。

如作者用“和弄和弄”“慢慢的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等词语,对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地描述,生动再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投入专注的状态。

用“五色的浮光”表现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用“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等非常个性化的词语,写出了肥皂泡的形态,用……【教学目标】1.认识“廊、悠”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生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重点】1.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肥皂水吸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廊、悠”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生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咱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些图片。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0《肥皂泡》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0《肥皂泡》第一课时(教案)

20 肥皂泡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一、学情分析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章反映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与无忧无虑。

童年的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了解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

可以选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吹肥皂泡,引导学生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吹肥皂泡的过程。

2.认识“廊、悠”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2个字,理解“种类、其中”等词语。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阅读课文,随文识字。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情境激趣新课导入】1.视频分享:播放吹泡泡的视频,学生交流吹泡泡的体验。

2.资料袋:揭示肥皂泡的含义。

肥皂泡其实是一个由肥皂水的膜构成的,表面带虹彩的空心形体。

肥皂泡也可以用来比喻一触即破的事物或经不起推敲的东西。

3.揭示课题:体裁:散文作者:冰心(1)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肥皂泡的样子?(2)阅读课文,想象吹肥皂泡时的画面。

(3)课文写了哪些内容?(4)预测:作者为什么不以“吹泡泡”为题目?猜一猜课题的寓意。

4.走近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代表作品: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朗读欣赏: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初读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感受孩子们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

(3)在课本上画出吹肥皂泡过程的相关语句。

3.认读生字:廊子láng 剩下shèng悠然yōu 和弄huò若是ruò娇软jiāo 脆薄báo颤巍chàn wēi 山巅diān 婴儿yīng4.多音字辨析:和(1)区分“和”的4个读音,给多音字组词。

20《肥皂泡》 教案

20《肥皂泡》  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肥皂泡的基本制作方法;(2)让学生了解肥皂泡的性质和特点;(3)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通过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肥皂泡的基本制作方法;(2)肥皂泡的性质和特点;(3)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探究问题。

2. 教学难点:(1)肥皂泡的制作技巧;(2)肥皂泡性质的深入理解;(3)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1. 教具:(1)肥皂;(2)水;(3)吸管;(4)玻璃片;(5)显微镜;(6)实验报告册。

2. 场地: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2)学生自由发表对肥皂泡的看法,教师总结。

2. 制作肥皂泡:(1)教师演示制作肥皂泡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2)学生互相交流制作心得,教师指导并解答疑问。

3. 观察肥皂泡:(1)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肥皂泡的形态,记录观察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肥皂泡的特点,如透明度、稳定性等。

4. 探讨肥皂泡的性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肥皂泡的性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5. 实验拓展:(1)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肥皂泡,观察其变化;(2)学生分析不同材料对肥皂泡的影响,教师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肥皂泡的制作方法和性质;2. 教师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3. 学生展示实验报告,分享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肥皂泡的制作方法,并了解其基本性质;2. 学生能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探究肥皂泡的问题;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教案(公开课)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教案(公开课)

《肥皂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丰富,意境深邃精美。

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

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4、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肥皂泡寄予的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

2、展开丰富的想象,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难点:1、通过多种感官,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1、孩子们,今天老师个你们带来一首小诗,但它还没有名字,请你们仔细地听,认真地想,给他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录一个30秒的微课形式,以视频的形式放映)(肥皂泡)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作品《肥皂泡》。

板书课题:20、肥皂泡3、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的生词学得怎么样?通过平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冰心奶奶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吹肥皂泡,进而导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微课的形式出示小诗,是为了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直观的感受到肥皂泡的美以及吹肥皂泡的快乐,为课文学习铺垫情感。

二、上新课【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默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作者在吹肥皂泡过程中所使用的动词。

(放、加、和弄、蘸、吹、提、扇)。

板书:吹2、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动词,吹肥皂泡的过程才被作者写的这么生动具体,可是呀光生动具体还不行,还要有条理性,作者又是用了那些连接词使文章更有条理性呢?(然后、再)3、PPT出示连接词与动词,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吹肥泡的过程。

4、孩子们,虽然我们掌握住了吹肥皂泡的步骤,我们就一定能吹出肥皂泡吗?我们还要掌握住吹肥皂泡的技巧。

20.肥皂泡 优秀教案

20.肥皂泡  优秀教案

20 《肥皂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会认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不容易读懂的句子。

3.会用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能用句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4.学习作者怎样仔细观察事物并把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体会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不容易读懂的句子。

2.会用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能用句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怎样仔细观察事物并把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体会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你玩过吹泡泡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冰心奶奶童年时是如何玩“吹泡泡”游戏的?2.走近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是光洁、透明的意思。

她是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她的作品有《归来以后》《小橘灯》《寄小读者》《樱花赞》《繁星》等,其中《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歌颂与赞美,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皂:白字要扁窄,七字一横要长、起笔向上拉,竖弯钩的竖稍短、弯要长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之处: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

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泡泡的美好、引人遐想,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本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本文是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写的。

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泡泡之美、吹泡泡的乐趣。

不足之处:
如何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是今后要研究的问题。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肥皂泡》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

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着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着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肥皂泡的配方:
做泡泡水有好几种方法,比如肥皂沫、洗洁精、洗衣粉,用这些材料加水都可以制成泡泡水,但是这样做出来的泡泡水,效果各有不同,用洗洁精配出来的,泡泡小但很多;另外两种吹出来的泡泡虽然大,但数量少。

第一种配方的材料有甘油、水、洗涤灵,比例是1:4:4。

第二种配方的材料有甘油、胶水、水、洗涤灵,比例是1:1:4:4。

第三种配方的材料有加入甘油、胶水、水、洗涤灵、洗手液,比例是1:1:4:2:2,第四种配方的材料有胶水、水、洗涤灵、洗手液,比例是1:4:2:2。

第五种配方的胶水、水、洗涤灵、洗手液,比例是1:4:2:2。

【其他资料】
关于吹泡泡的佳句:
1.这些彩色的小泡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让我的思绪也像那些彩色的小泡泡一样轻盈地飞翔着。

有时,我也想象它们那样,在蓝天下飞翔,自由自在、无悠无虑的远行。

我想像它们那样,去面对七彩的阳光。

我想像你们一样,在风儿的翅膀上舞动,在蝴蝶的芳香中歌唱。

2.我拿起泡泡管,蘸了一些肥皂水,轻轻地吹着气,一个小小的气泡从管口冒了出来,逐渐的变大,被风吹得扁扁的,像是一截肥烤肠。

很快泡泡就变得又圆又大,像个巴掌般大小,彻底从管中脱离开了,在风中飘晃着,透明的薄膜闪显出七彩的光芒。

3.按了一按按扭。

一群五颜六色的泡泡从枪口吹出来。

吹出来的泡泡有的象一盏盏灯笼,有的象一个个彩色的气球,还有排成一串糖葫芦,连在一起像一家人。

大的是爸爸,中等的是妈妈,小的是我了,它们在风妈妈的吹飘呀送下嬉戏着,多有趣呀!
4.我特意吹出手掌般大小的泡泡,当它们无声无息地落在水面上时,你能想到吗?它们竟能真的像皮球在地上一样弹跳起来,是那样的轻盈,而且还是像电影里的慢动作一样,被压缩一样,慢慢地扁下去,又慢慢地鼓起来,一下又一下,犹如童话中的魔幻水晶球,让人禁不住想拍一下,可是当手一触及它,它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5.泡泡的生命很短暂,短得就像一场梦,虽很美,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不过有可能正是因为那短暂的美丽,才使人们认为这淘气、可爱的小泡泡是多么的美好。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划去不正确的汉字读音。


zào
zhào 碗
wǎn
uǎn

tòu
xiù
二、读拼音,写词语。

chě shànɡ tòu mínɡ jiāo ruǎn féi zào
三、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是那么
..美丽。

..透明,那么
..自由,那么
..圆满,那么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共()个自然段,本文是按“()——()——()”顺序写的。

五、重点段落品析。

读下面的一段话: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
..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红色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3.这是写()肥皂泡和()肥皂泡的过程。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你喜欢什么吹肥皂泡吗?请用一两句话赞美它。

参考答案:
一、 zhào uǎn xiù
二、扯上透明娇软肥皂
三、乡村的夜晚,只见一轮圆月挂在当空,薄薄的雾气笼罩着大地,这一切显得那么安详,那么宁静,那么唯美,那么超凡脱俗。

四、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
五、1.和弄和弄慢慢轻圆轻轻轻悠悠轻轻
2.我回家后,先吃饭,然后做作业,再复习功课,最后洗漱睡觉。

3.做吹
六、看,那个泡泡多大呀!啊,一串串泡泡飞起来了!瞧,这个泡泡的颜色多美丽呀!一个大泡泡分成两个小泡泡了,多可爱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