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王秋石

合集下载

疼痛ppt

疼痛ppt
• 4以下为轻度痛,4~7为中度痛,7以上为重度痛
26
语言等级评定量表
无痛
轻度痛
中度痛
重度痛
剧痛
将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通过口述表达
27
Wong-Baker面部 表情量表
0 2 4 6 8 10
无痛
有点痛
轻微疼痛
疼痛明显
疼痛严重
剧烈痛
• 由六张从微笑或幸福直至流泪的不同表情的面部像形图 组成。这种方法适用于交流困难,如儿童(3-6岁)、老 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患者。
急性疼 痛
慢性疼 痛
31
六、常用镇痛药物
麻醉性 镇痛药 低浓度 局麻药
通过硬膜外导管输 入硬膜外腔,或连 续腰麻管进入蛛网 膜麻醉 镇痛药
主要是非甾体消 炎药,如氟比洛 芬酯、氯诺昔康 等。作用部分主 要在外周,镇痛 强度比阿片类药 物弱,适用于中 等强度的疼痛。
术后疼痛的护理
王桂兰
1
基础篇
1
疼痛的概念 疼痛的生物学意义 疼痛的伴随症状
2
3
4
疼痛的病因 疼痛治疗的基本方法
5

2
一、疼痛的概念
疼痛 被称为第5大生命体征
国际疼痛学会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 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 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 期就通过损伤的经验学会了表达疼痛的 确切词汇,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
29
四、术后疼痛的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 使用得当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遵从用药个体化的原则 按符合药代学的固定时间间隔给药 积极治疗失眠 治疗尽量减少对人体的干扰 注意辅助药物的应用 选择合适剂量

复习题2-4-5章

复习题2-4-5章
2. 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代表药(3种)?常见 不良反应?
3. 吗啡的禁忌症? 4. 曲马多的作用机制? 5. 辅助镇痛药主要包括哪两种类型?试写出每种类
型里的2种代表药物。 6. 癌痛“三阶梯”原则的内容?(五项原则)
第5章
1. 神经阻滞作用机制? 2. 简述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3. 神经阻滞常用药物有哪些? 4. 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第2、4、5章复习题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疼痛科 王秋石
第2章
1.“疼痛”的定义及要素? 2.“疼痛”按病理学特点如何分类? 3.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典型临床表现? 4.“疼痛形成”的生理过程? 5.激活和敏化神经纤维的物质有哪些? 6.“中枢敏化 药物(3种)?常见不良反应?
是什么?(答: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非药物疗法与疼痛

非药物疗法与疼痛
热爱知识,热爱 103、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
不可否认, 药物疗法(包括中药、西药)在人类与疾病斗 争的历史长河中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战胜疾 病、消灭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与之并存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药物的毒性、副作 用,人工药物的抗药性、依赖性,毒副作用及日趋恶化的自然 环境等等,逐渐暴露出来。热爱知识,热爱24热爱知识,热爱
25
多 种 砭 具热爱知识,热爱26感应疗法:(1)红外感应:将砭石置于人体体表,利用其特有的极远红 外波辐射,达到对人体的治疗作用.此法在砭石治疗过程中 无处不有,为者或患者敲击砭琴﹑砭磬,发出优美动听的音乐, 使患者听后精神得以愉悦,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多用于情绪 焦躁,精神紧张的病人。如高血压、抑郁症﹑焦虑症﹑恐惧 症﹑失眠等精神心理疾病。
拨动类。
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和缓﹑均匀,以求达到“力至病所”
的渗透力。
对力的要求: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由轻到重,轻重相间。
切禁粗暴野蛮。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皮肉较薄﹑骨骼显露之处,用力须慎,以免造成皮肉损伤。
注意事项:因砭石石质较硬,故术者在操作过程中,于病人热爱知识,热爱热爱知识,热爱7
6、镇痛是医生面临的重要任务
疼痛已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 命体征。 临床症状很多,但目前以症状命名的科室却只有疼痛—— 疼痛科,这说明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同时也说明医学界 对疼痛的重视。 疼痛的普遍性,对人类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 此,镇痛(analgesia)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炎症
缺血:心脏病 出血
代谢性原因: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痛风
生理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血管性头痛、非典

疼痛患者的护理

疼痛患者的护理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的系统分
神经系统疼痛 血液系统疼痛 消化系统疼痛 泌尿系统疼痛 免疫系统疼痛


心血管系统疼痛
呼吸系统疼痛 内分泌系统疼痛 运动系统疼痛 心理性疼痛
15-13
四、疼痛对个体的影响
精神心理方面的改变
抑郁
焦虑 愤怒 恐惧
15-14
四、疼痛对个体的影响
按疼痛起始部位及传导途径分
牵涉痛: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
在体表某部位也发生痛感。
假性痛:指去除病变部位后仍感到
相应部位疼痛。
神经痛:为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剧烈的
灼痛和酸痛。
15-11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的部位分
最常见的有:头痛、胸痛、腹痛、腰背痛、骨痛、
关节痛、肌肉痛等。
15-12
心理护理
减轻心理压力 控制注意力和放松练习:参加活动、音乐疗法、有节律
按摩、深呼吸、指导想象 等
心理疗法:安慰剂治疗、催眠疗法、认知疗法、群
组心理治疗、行为疗法、松弛疗法与生物反馈疗法
、暗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15-47
三、疼痛的护理措施
积极采取促进患者舒适的措施
鼓励患者阐述自我感受 鼓励并帮助患者寻找保持最佳舒适状态的方式 提供舒适环境
15-48
谢谢!
15-31
(5)Prince-Henry评分法
主要适用于:胸腹部大手术后或气管切开插管不能
说话的患者,需要在术前训练患者用手势来表达疼
痛程度。
15-32
(5)Prince-Henry评分法
可分为5个等级,0~4分,其评分方法为: 0分:咳嗽时无疼痛。 1分:咳嗽时才有疼痛发生。 2分:安静时无疼痛,但深呼吸时有疼痛发生。 3分:静息状态时即有疼痛,但较轻微,可忍受。 4分:静息状态时即有剧烈疼痛,并难以忍受。

第二节疼痛精要课件

第二节疼痛精要课件
样痛
第十页,共五十七页。
头痛(tóutòng)的临床表现4
4.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 ▪ 颅内占位——清晨加剧 ▪ 鼻窦炎——发生于清晨或上午 ▪ 丛集性头痛——晚间 ▪ 女性(nǚxìng)偏头痛——与月经有关 ▪ 脑肿瘤的头痛——持续性并有长短不等的缓
解期。
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头痛(tóutòng)的临床表现5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5 胸痛(xiōnɡ tònɡ)的临床表现
▪ 4、持续时间 ▪ 炎症、肿瘤、栓塞或堵塞所致的疼痛
(téngtòng)常持续性。 ▪ 如心绞痛发作时间短(<15min),而急性心肌
堵塞持续时间长(>15min)且不易缓解。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胸痛(xiōnɡ tònɡ)的临床表现6
▪ 4、纵隔及食管病变:较少见,常见原因有急性纵事炎, 纵隔肿瘤,纵隔气肿,急性食管炎,食管癌等。纵隔疾病 是因纵隔内组织受压,神经或骨质受累等因素引起胸痛。 食管疾病主要由于炎症或化学刺激物作用于食管黏膜而引 起。其共同特征为:〔1〕胸痛位于胸骨后,呈持续进行 性隐痛或钻痛,常放射至其他部位。〔2〕吞咽时疼痛加 剧,伴有吞咽困难。
第九页,共五十七页。
头痛(tóutòng)的临床表现3
▪ 3.头痛的程度与性质: ▪ 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刺激的疼痛——
最剧烈 ▪ 脑肿瘤的疼痛——中等或轻度(qīnɡ dù) ▪ 高血压、血管性、发热——搏动性 ▪ 神经功能性——剧烈 ▪ 神经痛——电击样或刺痛 ▪ 肌肉收缩性头痛——重压感、紧箍感、钳夹
有的疾病来势急骤而剧烈,有的起病缓慢而疼痛轻微。 临床上一般可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腹症 〔病程特点:急、快、重、变化多端〕与慢性腹痛。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医学PPT课件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医学PPT课件

↑Ca2+通道
脊髓 ↑Nav1.3
疼痛受体
↑Nav1.8
(三)、神经损伤后长芽
受损
正常
损伤的轴突发芽 成“神经瘤”
30
损伤的外周神经纤维成“假突触”
交感纤维或低阈值Aβ纤维 受损的外周神经纤维
高值阈C纤维
假突触
交感纤维或低阈值Aβ纤维能激活 高值阈C纤维→机械的异常疼痛 31
外周敏感化结果
外周敏感化—指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对 传入的刺激敏感性增加。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 多为C 纤维伤害性感受器。
16
(二)伤害性感觉传入纤维—Aδ和C纤维
Aδ纤维: 有髓、快、局 C 纤维: 无髓、慢、泛
理论-临床: 刺痛(快痛)、 灼痛(慢痛)和 酸痛临床表现差 异?
17
(三)●背根神经节:
一级神经元胞体
●脊髓背角: 二级神经元胞体
从前至后观
18
(四)丘脑:各种感觉通路的最后中转 站
( P物质、兴奋性氨基酸等)
胶质细胞被激活 (其中PG) 产生神经活性物质 (NO、PG、ATP等) 神经 免疫细胞
激活背角神经元
产生炎性细胞因子 (TNF、NGF)
膜持续去极化
膜受体和通道磷酸化
38
背角神经元反应性升高(即敏化)
脊髓背角内阿片类药和钙通道阻 滞剂镇痛机制
39
阿片受体激动剂与传入纤 维突触前膜阿片受体结合
58
7.形成中枢敏感化机制? 8.背角中阿片类药和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机制? 9.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有那些? 10.什么是痛觉过敏、痛觉超敏,机理? 11.致痛因子致敏初级传入神经可能机理?
59
理论-临床:

疼痛诊疗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潍坊医学院

疼痛诊疗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潍坊医学院

疼痛诊疗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潍坊医学院第一章测试1.对于急性疼痛对机体的影响,错误的描述是()。

参考答案:可激活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上升2.关于疼痛基本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参考答案: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差异不大3.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不同()。

参考答案:患者的职业4.急性疼痛可引起的生理活动变化包括()。

参考答案:呼吸急促5.痛敏是指()。

参考答案:痛阈降低6.急性疼痛的评估流程和治疗流程是()参考答案:详问病史,体格检查→疼痛评分、评估→判断疼痛的类型→给出诊断及相应治疗7.急性疼痛治疗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参考答案:呼吸抑制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生理性疼痛的是()。

参考答案:偏头痛9.下面有关急性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急性疼痛通常是损伤愈合后仍然持续存在10.下列选项中,属于内脏痛特点的是()。

参考答案:常伴有牵涉痛11.对疼痛的理解,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慢性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疼痛是机体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反应方式;疼痛对病人、家庭和社会有影响12.有关疼痛学的概念与范畴,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3.对国际疼痛研究学会提出的疼痛的定义,应体现出以下几点对国际疼痛研究学会提出的疼痛的定义,应体现出以下几点()。

参考答案:潜在的组织损伤;不愉快的躯体感觉;组织损伤;不愉快的情感经历14.酸痛的痛觉冲动经外周神经中的()纤维传入。

参考答案:Aδ;C15.疼痛诊疗工作涉及的学科可包括()。

参考答案:药理学; 神经内科学;生理学; 解剖学第二章测试1.内脏痛的传导主要是通过()。

参考答案:交感神经2.根据对不同伤害性刺激的敏感程度,可以将伤害性感受器分为以下几类,但不包括()。

参考答案:疼痛性伤害感受器3.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δ类、C类纤维传导速度慢,只适合传导痛觉4.躯体伤害性感受器分布最密集的部位是()。

疼痛管理-基础理论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疼痛管理-基础理论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疼痛管理-基础理论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下列属于NSAIDs 药物不良反应的是:()。

答案:胃肠道损伤###肝肾损伤###过敏反应2.中枢神经病理性痛包括()。

答案:梅毒脊髓炎###脑梗###癫痫3.在椎间盘突出症的射频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

答案:椎体终板的热损伤###电极折断###椎间盘感染###血管损伤4.以中医病因分类的三因学说讲,引起疼痛的原因可归纳为()这三类。

()答案: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不内外因5.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可分为()这几步。

()答案:减少药物治疗###初步形成治疗目标###评估###技能训练###重塑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增加运动锻炼6.2020年7月,IASP除了修改疼痛的定义外,还特别解释疼痛的词源,并对该定义作出6项扩展:()答案:语言描述仅仅是表达疼痛的方式之一,语言交流障碍并不能代表一个人或者动物不存在疼痛感受。

###疼痛与伤害性感受不同,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感觉,神经元和神经通路的活动并不代表疼痛;###个体对自身疼痛的主诉应该予以接受并且尊重;###疼痛始终是一种主观体验,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到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学习感知疼痛,并认识疼痛的实际意义;###疼痛通常是一种适应性的和保护性的感受,但疼痛同时也可以对身体机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7.慢性疼痛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答案:应遵从用药个体化原则###按药物作用的时间间隔给药###尽量口服给药###同时应用辅助药物8.以下属于阿片类药物的有:()。

答案:芬太尼###羟考酮###吗啡9.癌性疼痛的主要病因是()。

答案:肿瘤侵犯神经、侵犯胃肠道或软组织引起的疼痛###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神经炎、放射性骨坏死引起的疼痛###长期卧床形成的褥疮、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肿瘤骨转移导致的疼痛10.Ai-PCA系统组成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害感受性疼痛:
病因
疾病
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不愉快感受。
是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
通常为急性痛,去除伤害性刺激,疼痛消失。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发生病变,产生疼痛感受。
不存在伤害性刺激,失去警示作用,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多种组织
脂酸类
前列腺素、白三 G蛋白偶联的EP 通过膜受体,改变感受器 免疫细胞

敏感性;直接激活C纤维 交感传出末梢
细胞因子
IL-、TNF-α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通过PG使C纤维敏化,通过 巨噬细胞 TrK-A受体改变敏感性
肽类物质 氢/钾离子 蛋白激酶类 嘌呤类
SP、CGRP
H+/K+
激肽释放酶,胰 蛋白酶 ATP
疼痛的发生机制
生理过程(四个方面)
1. 信号转导:是伤害性感受器将有害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过程。 2. 信号传递: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纤维(Aδ、C纤维)上传;并在脊髓背角换元,
中间神经元对信号进行调制并通过脊髓传导束继续上传至丘脑。
3. 感知疼痛:皮层和边缘系统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整合产生痛觉和情绪反应。 4. 下行痛觉调控:大脑和脊髓对下位中枢及传入神经元有常态化抑制性调控作用。
敏化:一定强度的刺激在长期传入后,增强疼痛通路的反 应性,这种现象称为敏化。
敏化可发生于从周围伤害性感受器到脊髓和大脑的任何部位。
外周敏化:利用致炎物质刺激神经元感受野可导致组织内 炎症物质的释放,同时伴有伤害性感受器阈值的降低。
临床表现: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异常疼痛) 类型:
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胞体、树突、轴突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被髓鞘和神
经膜所包裹,称为神经纤维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
应器及感受器之间特化的接触区域。大部分突
触依靠神经递质进行冲动的传递
初级传入纤维的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DRG)
2.1 周围神经纤维的类型(初级传入纤维)
• 机械损伤 • 温度变化 • 化学因素
有害刺激
局部痛 中枢
感知疼痛 产生情绪反应
• 释放致痛因子 - PG、K+、 - 5-HT、缓激肽、 - 组胺、P物质等
• 分布于 - 皮肤、内脏、 - 肌肉、骨、 - 关节、结缔组织 的游离神经末梢
•脊髓 •丘脑 •大脑
2.3 外周敏化
§第二章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疼痛科 王秋石
内容提要
一. 概述 二. 疼痛的外周机制 三. 疼痛的中枢机制
一.概述
1.定义:疼痛是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致的一种 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

痛感觉 • 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之一

要 素
痛反应 躯体运动反应,情感反应,
自主神经反应,痛行为…
➢ 原发性痛觉过敏(损伤区域敏化) ➢ 继发性痛觉过敏(周围区域敏化)
2.4 激活和敏化神经纤维的物质
血液产物:5-羟色胺,组胺 炎症细胞:蛋白酶、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 组织损伤产物:缓激肽、前列腺素、H+/K+ 和ATP酶 传入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ASIC、TRPV1
分解后的蛋白产 物作用于PARs P2X
敏化周围神经,扩血管, 激活肥大细胞
直接作用于神经,使其放 电,调节离子通道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
知识拓展
“总疼痛”的起源和发展
‘Total Pain’
一生与癌症和疼痛结缘, 勤勉工作,执着追求,成就卓越。
“总疼痛”的概念包含了更多的人文内涵
癌症和非癌症性疾病 虚弱的症状,治疗副作用
躯体来源
失去工作和地位 疼痛具有主观性! 朋友不探视
评估和治疗有难度! 失去经济来源 压抑
慢性疲劳、失眠 身体变形
典型临床表现:
自发性疼痛
异常疼痛(轻微疼痛变成重度疼痛)
痛觉超敏(触觉变成痛觉)
二.疼痛的外周机制
基础知识回顾 神经结构
1. 初级传入神经元 2. 伤害性感受器
神经功能
反射 疼痛的形成机制(四个生理过程)
周围神经痛觉敏化机制
3.“外周敏化”(掌握概念) 4.激活神经的物质 5.离子通道变化 6.继发性结构改变
高阈值机械、温度化学感受器 游离神经末梢
0.4 ~ 1.2
交感 交感节后纤维
0.3 ~ 1.3
传导速度 (m/s) 70 ~120 30 ~ 70 15 ~ 30 12 ~ 30
3 ~ 15 0.6 ~ 2.0
0.7 ~ 2.3
相当于传入 纤维的类型
Ia、Ib II
III
IV
2.2 伤害感受器(nociceptor NP)
整体疼痛
愤怒
延迟诊断 医、护很麻木 治疗失效
忧虑
担心:病情失控、疼痛、死亡 精神不安、不确定的未来
一.概述
2.疼痛的分类
疼痛程度
轻度;中度;重度
持续时间
急性(症状);慢性(疾病)
病理学特征
伤害感受性(炎症性);神经病理性;混合性
临床综合分类
头痛;颌面部痛;颈肩痛;上肢痛;腹痛; 腰腿痛;内脏痛
一.概述
伤害感受器:选择性地对伤害性刺激敏感的感受器。
高阈值机械NP、有髓机械-热NP、C类机械-热NP、温热NP、C多觉 型NP、沉默性NP
广泛分布于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等不同组织。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反射弧构成: 感受器 感觉神经 中枢部 运动神经 效应器
纤维类型
A(有髓鞘)
功能
纤维直径 (m)
本体感觉、躯体运动
13 ~ 22
触-压觉 低阈值机械感受器
8 ~ 13
特异性结构的神经末梢
支配梭内肌(使其收缩)

痛-温觉、触-压觉
低/高阈值机械或温度感受器
游离神经末梢
B(有髓鞘) 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4~8 1~4
1~3
C(无髓鞘)
后根 痛-温觉、触-压觉。
激活和敏化神经纤维的物质
类别
氨基酸类
激肽类
神经活性物质 受体
组胺、谷氨酸 5-HT、NE
缓激肽 神经激肽
H1/H2 、AMPA NMDA、5-HT3
α1 α2
B1、B2
作用
来源
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使K+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离子流减弱
血小板、交感传出末梢
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 诱导磷脂酶C活化,增加神 经放电;促进前列腺素类 物质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