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入疼痛科学习计划

入疼痛科学习计划

入疼痛科学习计划一、疼痛的基础知识1. 疼痛的定义和分类疼痛形态、性质、病因,按病因分类,生理性疼病、器质性疼痛;按痛源分类,多发性疼痛、局部疼痛;按表现形式分类,锐痛、呼吸性疼痛。

2. 疼痛的生理机制神经细胞对疼痛刺激的感受机制及传导机制;各种类型的疼痛刺激对中枢和脊髓处理的差异。

3. 疼痛伴随症状疼痛的伴随症状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学习了解相关症状对于疼痛的综合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疼痛治疗1. 药物治疗了解各种止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禁忌症,包括非甾体消炎药、阿片类药物、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

针对疼痛类型和病因进行药物的选择,避免药物滥用和依赖。

2. 物理疗法学习各种物理疗法如超声治疗、热疗、冷疗、针灸、按摩等对于疼痛的缓解和治疗作用,掌握物理疗法的操作技能。

3. 心理治疗了解疼痛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习应对疼痛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法、心理疏导等。

4. 康复训练针对慢性疼痛患者,学习康复训练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功能训练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疼痛研究1. 疼痛评估学习各种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和评估方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问卷调查、疼痛日记等。

2. 疼痛机制研究了解近年来关于疼痛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神经元突触传导的分子机制、炎症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慢性疼痛的神经可塑性等。

3. 疼痛干预研究参与疼痛干预的临床试验和研究,了解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为疼痛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四、综合实践1. 临床实践参与疼痛科的临床实践,了解各类疼痛患者的诊疗过程,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提高诊治水平。

2. 学术交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了解疼痛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与同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入疼痛科学习计划,我将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和科研中,为疼痛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护理服务,为疼痛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疼痛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疼痛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疼痛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单选具有剂量依赖性单胺药理学特性的是()A.阿米替林B.帕罗西汀C.安非他酮D.文拉法辛E.卡马西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阿米替林在三环类抗抑郁药中镇静效应最强,适用于伴有(江南博哥)焦虑症状的抑郁症。

文拉法辛具有剂量依赖性单胺药理学特性。

低剂量(2、单选下列关于吲哚美辛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以用于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B.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C.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解热作用强D.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等E.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以选择吲哚美辛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药物过敏者,对吲哚美辛有交叉变态反应。

3、单选比重最大的是()A.无水乙醇B.注射用水C.10%酚甘油D.脑脊液E.甘油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神经破坏药物根据与脑脊液比重的比较可分为轻比重与重比重两种。

脑脊液比重正常值约为1.003~1.009,无水乙醇比重为0.78~0.79,属于轻比重,5%~7%的酚甘油比重约为1.068,7.5%~10%酚甘油比重约为1.25,属于重比重,注射用水比重为1,甘油的比重约为1.26。

4、单选关于加巴喷丁,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结构上属于GABA衍生物,可转化为GABA发挥作用B.主要用于难治性局限性癫痫发作C.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用药D.与抗病毒药合用可减少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E.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副作用相对较少较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加巴喷丁在结构上与GABA相关,但它不能代谢转化为GABA或GABA激动剂,不能与GABA受体产生相互作用,可能的机制为增加GABA的合成及作用于脑内神经细胞膜兴奋性突触的未知结合部位发挥抗癫痫作用。

5、单选根据突触的接触部位,化学突触可分为以下几类,但不包括()A.轴突-胞体B.轴突-树突C.轴突-轴突D.树突-树突E.胞体-胞体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根据突触的接触部位,可将突触分为轴突-胞体、轴突-树突、轴突-轴突、树突-树突等主要形式,此外也存在树突-胞体和胞体-胞体形式,不过它们主要是电突触。

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用

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用

o P物质---导致血管舒张(发热、发红)
和水肿(肿胀),也可以促进炎症触发因 子—组胺的释放,从而导致疼痛加重。
疼痛传导途径——传导
传导:
神经冲动沿着外周感觉(或传入)神 经从转换处到达脊髓后角末梢;再沿着
脊髓丘脑束上行到丘脑和大脑皮层。
疼痛传导途径——调节
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疼痛传导的机
曲马多区别于:
传统阿片类药物: • 呼吸抑制 • 便秘 • 尿潴留 • 耐受性 • 依赖性 外周镇痛药: • 前列腺素作用 -心血管风险 -消化道溃疡 -出血倾向 -肾毒性 • 肝毒性
对曲马多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
一过性、非器质性不良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可耐受性,一般3-5天可耐受恶心、呕吐、头晕
中国六城市的慢性非癌性疾病疼痛调查
疼痛的测定方法
疼痛评价的工具
o 面谱表情 o 语言测定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 VRS) o 数字测定评分(numberical rating scale NRS)
o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面谱表情
佘守章,急性疼痛治疗
慢性疼痛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定义:
连续性或者复发性的持续疼痛,并对患者的健康、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具有足够 时间和强度的不良影响
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
骨关节炎 慢性腰背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血管源性痛
Sridhar V. Vasudevan, MD, WMJ • 2004 • Volume 103, No. 3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解热镇痛、抗炎

预防主治系列-疼痛学-基础知识-总体认识

预防主治系列-疼痛学-基础知识-总体认识

预防主治系列-疼痛学-基础知识-总体认识[单选题]1.与痛感觉和痛反应最密切的因素是()。

A.心理因素B.疼痛的原发因素C.生理差异D.年龄差异E.性别(江南博哥)正确答案:A[单选题]2.关于疼痛基本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A.疼痛是由于机体内外较强刺激产生的一种症状B.疼痛是机体的主观感觉和体征C.不能单纯依靠疼痛出现与否来判断机体有无伤害和疾病D.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差异不大E.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不同正确答案:D[单选题]3.现代疼痛诊疗学的范畴包括()。

A.术后镇痛B.癌痛镇痛C.疼痛性疾病D.非疼痛性疾病(如自主神经紊乱)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单选题]4.治疗疼痛最基本,最常用方法是()。

A.心理治疗B.物理治疗C.药物治疗D.神经阻滞治疗E.手术治疗正确答案:C[单选题]5.下列影响疼痛的因素中不包括()。

A.个体早期的生活经验B.天气C.个体对疼痛的注意力D.患者的情绪E.患者的心理因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疼痛是人的一种主观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影响疼痛的因素有:①个人的经历:曾反复经受疼痛折磨的人会对疼痛产生恐惧心理,对疼痛的敏感性会增强;②注意力: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对疼痛的感觉;③情绪:情绪可以改变病人对疼痛的反应,积极的情绪可以减轻疼痛,消极的情绪可使疼痛加剧;④心理因素:疼痛现象受到心理因素的广泛影响,可以从至少三个维度来描述:感觉、情绪和认知。

[单选题]6.下列是为疼痛患者实施止痛措施,错误的是()。

A.药物与非药物止痛方法联合使用B.当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时,护士才可采用止痛措施C.对中等程度疼痛的患者,可采用非麻醉性止痛药D.疼痛原因未明,禁止使用任何镇痛药E.给药后20~30分钟,须评估和记录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正确答案:B[单选题]7.下列是关于疼痛的特征,不包括()。

A.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B.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C.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D.个体关注自身疼痛的感觉,可以使疼痛减轻E.患者处于焦虑恐惧状态时,疼痛可以加重正确答案:D[单选题]8.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A.瞳孔扩大B.糖原分解增加C.逼尿肌收缩D.骨骼肌血管舒张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正确答案:C[单选题]9.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

疼痛基础知识

疼痛基础知识

超前镇痛:概念、用药时间及治疗目的
概念: 保护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免受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并预防疼痛传递相关的病 理性改变 用药时间点: 组织损伤发生前开始使用镇痛治疗,并在手术中及手术后维持使用 治疗目的: 防止术中及术后急性疼痛; 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疼痛相关的病理改变; 防止术后持续疼痛及慢性疼痛的发生
仅限辉瑞内部培训使用

学习回顾
3
疼痛的发生机制
✓ 组织损伤,COX-2. PG ✓ 疼痛的传导通路
仅限辉瑞内部培训使用
目录
1 2 3 4 5
仅限辉瑞内部培训使用
疼痛的定义,相关概念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发生机制 疼痛的评估 疼痛的治疗
4-1 疼痛强度的评估
❖数字分级法(NRS) ❖程度分级法 ❖Wong-Bakcr 脸
仅限辉瑞内部培训使用
Loeser JD, et al. Bonica‘s Management of Pain-3rd Ed,2001
5-2 疼痛药物治疗—阿片类药物
•阿片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 受体;当阿片类药物与阿 片受体结合后,G蛋白被 激活
•G蛋白激活后,通过减少 cAMP(环腺苷酸),抑 制Na通道和Ca通道,减 少离子内流,从而降低痛 觉传导通路的神经元细胞 膜兴奋性,达到镇痛效果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恶心、呕吐 ❖ 便秘 ❖ 呼吸抑制 ❖ 耐受和身体依赖 ❖ 瘙痒 ❖ 肌僵直、肌阵挛和惊厥 ❖ 镇静和认知功能障碍 ❖ 其他
仅限辉瑞内部培训使用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09
5-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NSAIDs 均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NSAIDs 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头痛、牙痛、

疼痛基础知识

疼痛基础知识

临床疼痛治疗的常见方法
1、药物疗法 2、神经阻滞疗法 3、物理疗法 4、中医疗法 5、手术疗法
6、心理疗法
临床疼痛治疗最 常用镇痛药物
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炎痛喜康,消炎痛,萘普生,引哚美辛,布洛芬、 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中枢镇痛药--曲马多
o P物质---导致血管舒张(发热、发红)
和水肿(肿胀),也可以促进炎症触发因 子—组胺的释放,从而导致疼痛加重。
疼痛传导途径——传导
传导:
神经冲动沿着外周感觉(或传入)神 经从转换处到达脊髓后角末梢;再沿着
脊髓丘脑束上行到丘脑和大脑皮层。
疼痛传导途径——调节
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疼痛传导的机
•阿片类镇痛药
可待因、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盐酸二氢埃托啡、美沙酮、哌替啶、丁丙诺啡
•其他辅助用药
皮质激素类药物:强的松、氟美松 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赛平
镇痛药物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首选的方式)
肌肉注射给药(多用于急性疼痛或临时止痛治疗)
舌下给药途径(用于爆发痛的处理,不适合慢性疼
曲马多缓释片用于癌痛治疗,与低剂量吗啡等效
曲马多
不可忍受
4
3.2 3.1
吗啡
(Verbal rating scale)
3 2 1

1.5
1.6
25名连续的癌症患者 ,双盲,随机试验。 在WHO推荐二阶梯治 疗失败后,使用曲马 多 或吗啡逐步增加剂量 进行治疗。四天后评 价疗效。
疼痛评分
0
开始治疗
第四天
阻断疼痛感觉的上行传导

疼痛基础必学知识点

疼痛基础必学知识点

疼痛基础必学知识点1. 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感觉和情感体验,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

2. 疼痛的分类:疼痛可以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病理生理基础和引起疼痛的原因来分类。

- 持续时间:急性疼痛(通常在损伤后短时间内发生,并且随着伤害的修复而减轻或消失)和慢性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的疼痛)。

- 病理生理基础:疼痛可以分为神经病理性(由于神经损伤或病变引起)和非神经病理性(由于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疼痛。

- 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以分为病因性(由疾病或损伤引起)和非病因性(例如身体姿势引起的肌肉酸痛)疼痛。

3. 疼痛的传导和感知:当身体组织受到损伤时,疼痛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然后被感知为疼痛。

疼痛的传导过程包括感受损伤的神经纤维,将疼痛信息传递到脊髓,然后通过脊髓-脑干通路传递到大脑皮层。

4. 疼痛的评估:疼痛的评估有助于了解疼痛的程度和类型,以便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评估疼痛包括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位置、放射范围以及与活动或姿势的关联等。

5. 疼痛的治疗:疼痛的治疗目标包括减轻或消除疼痛、提高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行为治疗和手术等。

6.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见的疼痛管理方法之一,包括使用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轻度到中度疼痛,以及使用强力镇痛药如阿片类药物来缓解剧烈疼痛。

7.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和康复治疗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消炎和促进康复。

8.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疼痛患者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来减轻疼痛的方法。

常见的行为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等。

9.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某些疼痛病因的有效方法,如切除肿瘤、修复损伤的神经或手术介入治疗等。

10. 疼痛管理的个体化: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和疼痛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因此疼痛管理需要个体化和定制化的方法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和特点。

疼痛护理PPT课件

疼痛护理PPT课件
数字等级量表(NRS)
患者使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 烈的疼痛。这种方法简单易懂,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
03
面部表情评分法(FPS)
患者使用6种面部表情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从微笑到哭泣。这种方
法适用于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儿童和老年人。
02
疼痛护理基础知识
疼痛的生理机制
慢性疼痛的评估
通过详细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学 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使用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局部麻 醉药等。
慢性疼痛的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等。
术后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的原因
术后疼痛的评估
手术创伤、引流管刺激、炎症反应等。
根据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使用数字评分法、 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等。
神经通路
疼痛信号通过不同的神经 通路传递,包括外周通路 、脊髓通路和大脑通路。
神经调节
疼痛信号受到各种神经调 节因素的影响,如抑制和 增强作用,从而影响我们 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
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
情绪因素
疼痛与情绪密切相关,如恐惧 、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状态可以
加剧或减轻疼痛。
社会文化因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个体对 疼痛的感知和反应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疼痛的处理和 应对方式也不同。
3
推动疼痛护理学科发展
疼痛护理学科相对较为新兴,通过教育培训可 以推动该学科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认知因素
我们对疼痛的认知和评价会影响我 们的疼痛体验,积极的认知评价可 以缓解疼痛,而消极的认知评价可 能会加剧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有髓鞘的中等直径的Aδ纤维具有游离的神经末 梢,转换伤害性或高阈值的热、机械和化学性 刺激。 无髓鞘、直径细的C类纤维也具有游离神经末梢, 转换伤害性的热、机械和化学信号。它们对感 受区域的刺激产生反应是以慢适应和刺激消退 后的持续冲动这种特殊方式进行的。 Aδ纤维介导第1类疼痛(细觉疼痛),具有良好 的定位,常被描述为锐痛或刺痛。C类纤维传导 速度慢,介导第2类疼痛(特发性疼痛),于细 觉疼痛后短暂发生,定位模糊或难以定位,被 描述为烧灼痛或钝痛。
神经病理性痛


由创伤感染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神经损伤 所造成的疼痛。实验性的神经损伤模型如 慢性坐骨神经或神经根损伤(CCI),可以 产生自发痛,灼热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 与临床的某些神经病理痛相似。 炎症性痛觉过敏和神经病理性痛觉过敏临 床表现很相似,但它们产生机理有根本区 别:


炎症性痛觉过敏状态下神经系统的基本特 征是从外周到中枢感觉的通路是完整的, 炎症引起局部化学环境变化,产生的炎症 因子直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改变其敏 感性,感觉冲动不断增加导致对刺激的反 应加大。 神经病理性痛觉过敏的特点是神经系统感 觉通路是不完整的,部分外周感觉传入纤 维缺损,损伤的初级神经元不同部位发生 许多生理和形态的改变,轴突长芽,形成

上述化学信使通过DRG感觉神经元的3种不同类型 的受体传递化学信号: 第Ⅰ类是直接与离子通道连接的配体-门控道,传 递神经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时间是毫秒级。这 类受体包括Glutamate ,GABAa,5-HT3等, 第Ⅱ类G蛋白耦连受体,主要参与信号调制,作用时间 从几秒到几分钟,包括GABAb,5-HT1、阿片受体 等 第Ⅲ类是不与离子通道连接的酪氨酸-激酶受体, 影响基因复制,作用时间从小时到数日。

特征
受体 肌梭传入
纤维类型 Aα
传导速度,直径
功能
本体感受
70-120 15-20 40-70 10-35 0.5-1 10-35 0.5-1 5-15 1-5 〈1 1-5 〈1
肌肉张力长度速度 触,颤动震动等 无害冷觉 无害温觉 锐痛 烧灼痛
机械敏感性 触觉,环层等 Aβ 温度觉 游离神经末梢 Aδ 游离神经末梢 C 伤害性 游离神经末梢 A δ 游离神经末梢 C
痛觉传递

从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到疼痛产生,在神 经系统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电学和化学变化。 伤害性刺激在外周初级感觉神经元换能, 转变为电信号,经脊髓、脑干和丘脑的传 递和调制,最后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参 与信号转导、传递、调制和疼痛感知的四 个生理过程的神经结构和回路构成痛觉信 息传递和调制的神经通路。
的神经末梢,形状呈杂草状或不规则型。这种感 受器在多数情况下有一层薄薄的髓鞘覆盖,但通 常被认为没有髓鞘,或者说是“裸露”的神经末 梢。
由于伤害性感受器细胞的游离神经末梢无特化
结构,又过于细小,故无理想方法在感受器水平 直接研究感受器如何将刺激转换成电能 。目前认 为可能是感受器外周末梢有机械敏感性。
痛觉的产生
我们应该认识到并非所以的刺激均引起疼痛。
其中刺激强度是感受器产生疼痛的决定因素。 当超过了一定的刺激强度阈值,对大多数感 受器来说,任何刺激都能产生疼痛,这个特 殊的阈值-称为伤害性刺激,可以产生组织损 伤或潜在损伤。
伤害性感受与痛觉

伤害性感受(nociception):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各 种伤害性传入信息的加工和反应,它可以发生在 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从低等动物到人均有。 我们对实验动物的刺激反应的监测不属于疼痛而 属于伤害性刺激。痛觉(pain) 是指发生在躯体 某一部分的厌恶和不愿忍受的感觉,发生在脑的 高级部位,尤其大脑皮层,是人类所特有的。
疼痛学基础知识
张艳兵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 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包含感 觉和情感两个部分,感觉成分有特殊感受 器、感受器激活所需的适宜刺激、感受器 的定位分布和对刺激强度的鉴别等;情感 成分是与逃避的驱动相关,易受过去经验 影响,难以监测。
感受器:与接受疼痛刺激有关的一种没有包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痛觉传递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外周感觉神经、 脊髓到脑干和丘脑的神经元网络、丘脑和大脑 皮 层的相互联系。如脊髓丘脑束等。 调制通路主要指各级中枢行使对痛觉信息的选择 性抑制的神经网络系统。主要指以脑干的中脑导 水管周围灰质、蓝斑复合体和中缝核群为中心, 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下行抑制的神经网络,还包 括脑内的下行易化系统。
外周组织的致痛因子和受体
伤害性刺激使受损伤的组织释放致痛的化 学物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激活不同 的受体使伤害性感受器去极化,产生传入 冲动,在外周组织参与激活和调制伤害性 传入末梢的化学和细胞因子主要分为: 1.组织损伤产物, 2 .感觉神经释放物, 3.交感神经释放物 4.神经营养因子 5.血管因子 6 .免疫细胞产物
疼痛的分类

按致病原因分为炎症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 炎症性痛:创伤或病毒感染及外科手术等 引起的外周组织损伤导致的疼痛。由炎症 的存在而产生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增强和 反应阈值降低称痛觉过敏(hyperalagesia); 在伤害性刺激后非伤害性的热或机械性刺 激可以产生疼痛,这被称为触诱发痛 (allodynia)。

神经瘤。长芽的神经能自发放电,并对机 械、化学和热等刺激产生反应。因此异位 放电在神经病理性痛觉过敏形成中起重要 作用,异位放电的产生可源于自损伤局部 的化学物质刺激和新钠通道的激活。
痛阈和耐痛阈
痛阈和耐痛阈是区分感觉成分和情感成分的 指标。阈值是感觉系统对刺激反应的一个 特性,痛阈是对痛觉刺激的最小感知。不 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间,痛阈有高 度的可重复性,相对是稳定的。 耐痛阈是 指忍耐疼痛的最大程度或指对疼痛的躲避阈 值,有很大的变异性。

不同的机械的、热的或化学的刺激均可 以引起疼痛。疼痛或伤害性信号被感受 器和神经元传送至更高级的大脑中枢, 这些传入神经纤维与传递非伤害性的躯 体感受信号的神经纤维不同。晡乳类动 物的躯体感受系统由四组传入纤维组成, 并根据他们的解剖,传导速率和感受方 式的转换不同而进行区分:
初级传入纤维及其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