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公开课教学案----8k
说明文阅读复习公开课教学案----8k

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学案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一、复习目标:1、了解中考说明文常见题型,提高说明文阅读和应试能力。
2、学会概括说明内容。
3、准确辨别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其作用。
4、熟练掌握品味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方法。
5、领会科技说明文所体现的科学思想及精神。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了解中考说明文常见题型,提高说明文阅读和应试能力。
学习难点:通过本课的复习提高学生说明文阅读和应试能力。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了解中考说明文常见题型,提高说明文阅读和应试能力。
2、学会概括说明内容。
3、准确辨别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其作用。
4、熟练掌握品味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方法。
5、领会科技说明文所体现的科学思想及精神。
(二)说明文常识再现1.类型按说明对象:-----------.------------. 按语言特点:------------.------------.2.顺序3.结构4.常用说明方法5.语言特点(三)、常见题型1、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内容)2、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3、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4、说明顺序的判断5、综合素质考察(四)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1、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内容)(前提:先仔细阅读文章或段落内容)①概括全文说明内容,要抓住说明对象及特征。
先从标题入手,再抓各段总括句和中心句。
②.概括段落说明内容,先找各段总括句和中心句,如没有再阅读概括.(注意标志性的词语,如:总之,因此,所以,一句话等.)例如:《苏州园林》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其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画图表、摹状貌、引言论、作诠释解题方法:①.明确方法②.分析作用(抓住关键词+扣住说明内容)实战演练: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②.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解释说明文的定义探讨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如事实性、逻辑性、条理性等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主题和关键信息细读重点段落,理解论据和论证过程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互动和思维碰撞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的PPT2. 说明文实例:准备几篇不同主题的说明文供分析使用3. 问题清单:准备一系列针对说明文阅读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3. 实例分析:分析给出的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分享观点的能力。
3. 阅读练习:收集学生的阅读练习作业,评估他们对说明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七、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深入研究,制作PPT并在班级分享。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家庭作业1. 阅读指定的一篇说明文,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2. 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深入阅读,准备课堂分享。
十、课程资源1. 说明文阅读教材和指导书,提供系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0c44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6.png)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第一篇: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教学重点难点1、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高中学过的说明文《说数》、《南州六月荔枝丹》、《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自然笔记》二、把握考点首先,我们就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呢?(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1、文章的题目即明确特征2、从文中开头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3、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4、结合文题,抓中心句【真题演练】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6小题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
(4分)【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但两者易于混淆;二、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性;三、理论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建和解释;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评分说明:一个特点1分。
第一个特点中的“易于混淆”、第三个特点中的“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是理论模型区别于地图的特征,须明确写出才可给分。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6小题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
(不超过12字)(2分)【参考答案】桂能入药,又可食用。
(各1分)(二)、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明确了对象,抓住了特征,一篇好的说明文,还要安排好说明顺序,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对象。
在阅读时要抓表示说明顺序标志的关键性的词语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三)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下定义打比方列图表『(2017年考纲)(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1.理解(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进行实际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3. 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4. 说明文实例分析5. 练习与运用三、教学过程1. 回顾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a. 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文的定义,强调说明文的目的和功能。
b. 讨论说明文的特点,如事实性、逻辑性、简洁性等。
2. 复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a. 回顾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b.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材料等。
3. 学习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a. 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原因、举例等。
b. 教授如何分析说明文的逻辑关系和论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查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顾和复习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的运用,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通过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1. 说明文阅读的策略2. 说明文中的概念解释3. 说明文中的举例与证据4. 说明文的结论与意义5. 综合练习与讨论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阅读的策略a. 讲解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题和结构。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让学生充分理解说明文的概念3. 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介绍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4. 实例分析: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并进行简要分析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难度适中、内容丰富的说明文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和拓展知识。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说明文阅读材料和实例,增强教学效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技巧,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说明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和结构。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第3-4课时: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第5-6课时:分析说明文实例第7-8课时:课堂练习和讨论第9-10课时:总结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说明文,并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2. 说明文阅读技巧: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要信息,如何理解说明文的逻辑关系,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论据和论证等。
3. 说明文实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说明文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概念、特点、阅读技巧等内容的PPT。
2. 说明文实例:选取一些经典的说明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学生作业:提前布置相关作业,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回顾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结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让学生明确说明文阅读的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说明文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互相学习、交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他们在课后进行阅读,进一步拓展阅读视野。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说明文实例分析4.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 实例分析:分析一篇说明文,让学生实践所学阅读方法和技巧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5. 答案解析:解析练习题的答案,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四、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指导PPT2. 说明文实例文本3.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文档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
八、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
2. 第3-4课时: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实践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第5-6课时: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第7-8课时:解析练习题答案,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
5. 第9-10课时: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新乡市三中李玲玲一、教学目标:1、复习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三、教学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通过练习,探究,再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说明文基础知识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说明文阅读指导。
首先,老师想先了解大家对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咱们来一个小型的知识竞答,不用举手,在你听到问题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声音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看谁回答的正确,声音宏亮,准备好了么?请听题1、根据说明对象及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根据说明语言的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2、常见的说明顺序:3、请你说出常见的说明方法:4、说明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大屏幕显示答案:1、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引用4、准确科学,生动形象结合课文复习以上知识点。
小评:过渡:大家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还要知道他们是如何体现在中招试题上的,老师通过对近年来中招试卷的分析,将说明文的命题角度大致上划分为六个方面:师读: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2、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判断说明顺序5、理清文章结构6、综合素质的考查。
(学生读)(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前三个方面的知识,先看第一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标志,这个命题点其实就是考查大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表现在中考试题中,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出题形式:例如,在2005年河南中考试卷《钧瓷》中,是这样问的:从全文看,钧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什么?这个出题方式直接问你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在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卷的说明文段《话说海淀》中换了问法,选文第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无论怎么问,其实都是在考查你对说明对象及特征的把握,想要准确的答出这些题目,老师这里有两个技巧教给你: 1、寻找中心句法2、抓关键词概括法要想寻找到中心句,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中心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学案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柴淑琴
一、复习目标:
1、会分析说明文标题的作用及妙处。
2、准确辨别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其作用。
3、熟练掌握品味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方法。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通过本课的复习提高学生说明文阅读和应试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说明文阅读中考要求
1、分辨说明的对象,明确事物的特征;
2、会筛选、提取关键信息;
3、能够明确说明顺序;
4、会辨识文章中的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
5、能够结合具体语境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6、能够利用文本说明道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明文常识再现
1.类型
按说明对象: 、按语言特点: 、
2.顺序:
3.结构:
4.常用说明方法:
5.语言特点:
(四)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
1、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答题格式:
文章以________为题,内容上,指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________,并指出其特征是_______。
表达上,运用了
_______的方法______,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方法技巧:
①比喻、拟人、化用诗句、成语,生动、新颖,增添文章的趣味性。
②问句形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③话题新颖,超出人们认知常识。
④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
实战演练:
2、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举例子
分类别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下定义
作诠释
画图表
摹状貌
引用
解题方法:①.明确方法②.分析作用(抓住关键词+扣住说明内容)
实战演练: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当今医学界也已经成功地利用声音治疗疾病。
俄罗斯生物学家运用声音渐次减弱现象获得的数据证明,森林里树木摇摆的声音对降低病人血压的疗效胜过任何药物。
而音乐对疾病的疗效也是广为人知的。
专家发现,胃肠道具备音符“fa”的共振频率。
音符“do”能够治疗牛皮癣,而“si”“so”和“do”的和声对肿瘤病患者有效。
②.深圳市投巨资建成亚洲最大的园博园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发电100万千瓦时,而且与市电并网。
从环保效益看,按照目前我国火电厂的煤耗,园博园电站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84吨,减少粉尘排放约4.8吨,减少灰渣排放约10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68吨,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
能源,意义非同一般。
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场馆的部分用电,也许将由太阳能发电来提供
③.这样制成的食用薄膜,其强度、抗老化性能和可塑性等都比早先使用的“米纸”强百倍。
④、雪兔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动物之一,奔跑时犹如离弦之箭,速度可达50千米/小时,顷刻间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五)真题测试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
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
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
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
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
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11.山西人喜食刀削面是因为其具有的特征。
(2分)
12、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⑴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⑵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13.选文画线句中的“一般”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14.除刀削面之外,山西还有很多的地方特产,请写出你熟悉的一种特产名称,并至少采用一种说明方法简要介绍其特点。
(不少于50字,5分)
特产: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