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命题特点分析

初中化学中考命题特点分析
初中化学中考命题特点分析

化学

初中化学中考命题特点分析

富有浓厚的化学特点,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命题科学、规范、梯度合理、区分度鲜明,是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卷的特点。2009年中考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依据课程标准,突出基础性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的特点,考虑到既要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又要结合初高中的衔接的实际,2009年中考化学学科考查的指导原则是:创设情景、注重探究、联系实际、发展潜能。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突出化学核心观念和主干知识,体现选拔性和终结性。选题范围以教科书为蓝本,原创部分题目。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重视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注意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学科的知识体系,加强知识运用的考查,严格控制了试卷的难度,确保试题活而不难。试题力求做到能力要求不超课程标准,识记性知识的内容考查不超课本,其目的是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狠抓基础,重视能力的培养,不搞题海战术,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气息

2009年中考化学试题素材选取更加注重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融合STS教育理念,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理念,深入挖掘符合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试题背景,寻找切入点,从多角度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让同学在答题中体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等基本理念。

试题中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联系,体现了化学与人文知识的密切联系,“关注健康、关注环境、关注能源、联系社会”是此次中考命题的鲜明特点。题目中涉及到“人体健康”、“环境保护”、“能源问题”、“材料科学”等问题,强化化学在解决各类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自编改编相结合,设置情境问题

2009年的化学试卷在关注双基的同时,还着重考查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反思,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创设的情景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力求贯彻“知识在课内,问题在课外”的基本思想与理念。主要体现在:创设了新颖情境,考查学生快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情景的素材与初中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四、注重科学探究,考查多种能力

《新课程标准》认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可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2009年全国各地的化学试卷都特别重视基本操作的考查,同时还考查了物质鉴别、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评价,尤其要求学生注意细致观察和全面准确描述,注意常规试验和操作的细部特征,力求区分“做实验”和“讲实验”的差距,促进学校学生实验的正常化。涉及到的内容有三大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除杂、干燥、性质实验;一氧化碳、金属铁的性质实验等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步骤,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得出的让考生像科学家那样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思考,培养考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探究题以课本中重要信息出现,结合初中所学知识,考查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五、注重综合能力,注意学科渗透

2009年各地实验区中考试题都加大了学科间交叉,渗透和融合,旨在挑战学科本位的传统观念,体现了新课程改的理念,指导化学教学应站在培养学生科学的素养的高度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素养立意的命题框架下,以基础知识作为载体,以能力作为核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体现作为重点。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面重视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既考查学生反应规律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考查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运用所提供的图表数据查找信息并进行计算。

2009年化学中考命题分析

2009年化学中考命题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遵守“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采取“沿着思维轨迹,再现科学探究,考虑学生现状,关注社会热点,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策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尽量反映地域文化、现代科技和社会热点问题,对初中毕业在化学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进行了较全面和准确的考查。试题抓住化学的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设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背景,从知识的整体关系和运用上进行考查,别注意重对探究过程中反思能力的考查。整份试题情景亲切,源于生活,学生“似曾相识”,问题方式新颖,解答回味无穷。这样命题旨在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中考的诊断、激励、导向、评价、教育和反馈等多项功能,进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其命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紧扣课程标准和课本,突出化学基础性

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紧密联系教材,不出偏题,怪题和陈题,每个题涉及的内容在教材(或国家正式刊物)中都有出过,都有源头。

2009年化学中考试题更多的关注学生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联系生活实际、生产,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试题的应用性时代性。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核较多,这些知识分部在各类的题型里,死记硬背和单纯考查的题几乎没有,要求广大考生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再做出合理的回答。

例1.(2009·潍坊)右图是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该化肥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例2.(2009·青岛)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

变化中实现了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例1、例2的试题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就是初中化学学科中一些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例1考查了化学肥料,例2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还有许多典型的试题,如2009年潍坊市第2题、德州市第1题和5题、泰安市的第8题等,这些试题都注重考查了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方法。

二、关注社会审视自然

试题选材紧密联系社会,增强了时代感。奥运会、四川大地震、限塑令、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均有不同展现,涉及面广,引导我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充分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3. (2009·聊城)200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绿色世纪”,倡导人类社会向可持续模式转变,保护环境。以下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从2009年5月17日起,我国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等永久性污染的杀虫剂

B.从2008年6月1 日起,我国实施限塑令,所有商场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以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D.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和生石灰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以减少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能源环境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结合限塑令、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试题还有很多如:2009年潍坊市第3题、8题、21题,临沂市第5题等,这些题都结合了社会前沿问题来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三、深入文本注重能力

2009年的中考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整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全面考查。

例 4.(2009·泰安)为了制取少量的氧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I 查阅资料.获得信息: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过氧化氢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Ⅱ组装仪器,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Ⅲ实验完毕,洗刷仪器,整理用品,总结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1)要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

(2)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容易引起爆炸。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中,为预防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列举两条);

(3)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气反应的难易、制氧气过程的安全性等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一条即可)。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制取氧气整个过程的理解程度,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必须结合题目所给信息,从信息中选取有用,剔除无用。此类题目在2009年山东各地的中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如青岛市第30题、东营市第22题等。

四、考查实验技能,融入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式学习中都能得到培养和展示,所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表现过程。今年中考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试题,无论从量上还是考查的深度和广阔性上较去年都有较大提高。通过明确问题、设计实验、观察解释等环节设计问题,对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进行考查。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

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这些题目都给出一待定实际情景,这些情景真实、生动,学生解答题目的过程就恰似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调用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兴趣、责任的驱使下,充分展现自己的探究能力。

例5(2009·临沂)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Cu2(OH)2CO3。稀硫酸能与Fe2O3、CuO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某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无色液体的成分做出了一下猜

想:

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③…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

的。

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

的石灰水。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是。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

验证②: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得实验现象应该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学生在解答例5时,必须利用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通过比较、概括、抽象的科学方法来解答。此类题目在2009年中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如泰安市第19题,潍坊市第25题,烟台市第28、29题,东营市第25题,青岛市第29题等。

2010年化学复习指导

2010年中考化学将继续立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各地区中考化学命题将会紧密联系实际,运用各种资料来体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联系,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为同学们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从化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体会和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提供机会,培养大家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同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还能指导同学们平时留心生活,提高学习的兴趣。下面对2010年中考化学命题趋势和相应的复习策略建议如下。

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夯实基础,突破提高

虽然中考试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对同学们知识能力的考查来源于课本,对基础知识要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注意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事物,将学知识置于鲜活的社会生活之中。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合格的公民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继续学习的需要。因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考查的重点,命题也将逐步以“双基”为载体,通过态度、观点、方法、情感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化学问题进行重点考查,重点考查体现在应对能力。这就要求,首先要围绕《大纲》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进行梳理和剖析,熟练地围绕考点内容、技能、方法、观点等进行逐一深化。

二、应考的多种能力和化学思想方法。

化学中考不仅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应掌握的基础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核,更强调的是对未来公民的基本科学素质的纸笔检测。去年的中考试卷中明显地应证了这种趋势。可以说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一步大跨越。今年仍将延续这种改革态势。分析去年考试的失分情况,不难看出:定势思维严重,发散思维薄弱,阅读能力不足,表达方式苍白……这些缺陷制约了高分的诞生。因此希望广大考生在复习中着力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较强的思维能力、探究性实验(合理的猜想或假设、设计验证实验等)的能力、自主性阅读与自学能力、准确的书面表达能力等。同时,还应融会渗透某些化学思想的方法,如把握“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内外因互动关系、理解化学概念常用的对立统一观点,总结结构、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科学归纳法,研究物质组成与结构问题的二元思想论和例证法,化学计算中的元素、电荷守恒思想,评价实验方案的批判性思想等。

三、针对各种试题类型的复习原则

1、选择题:难度不大综合性加强

试题的内容不超出教材,以基础知识为主,但综合性较强。本部分试题难度不大,但试题分值较高,提高本部分的得分率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关键。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研读《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还要关注对于不同知识点的能力水平要求,他决定本知识点应该掌握的程度层次和命题时的难度。

(2)注重对教材的仔细阅读和理解。在复习时要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注重学科知识间的迁移和对比,能够综合地加以比较和分析,注意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把学过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本部分试题经常会有同学由于读题不认真、审题失误而造成丢分。这就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能力。要先放慢答题的速度,提高答题的准确率,然后再训练解题速度。另一方面要注意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将自己做错的试题按照知识点进行归类。

2、非选择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本部分题型有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三大板块。试题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必须经过一定的分析后方能回答问题。试题形式灵活多样、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填空题板块

在填空题中难度相对较大的是信息处理题。本类试题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知识的迁移。做题要注意信息的提取和应用,也要注意已学知识的应用。今后的信息题将更注重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的考查,注重信息的加工与应用。

(2)实验探究题板块

考查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探究实验的分析、探究实验的设计。实验探究以填写实验报告和填空为主要形式,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综合性强,不仅要有清晰的探究思路,而且有实验设计、填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探究实验的分析主要考查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分析探究的问题、明确探究的方法、预测实验的现象、分析实验的结论、修订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查找实验误差或差异现象的产生原因等。

物质组成成分或反应产物的探究主要是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根据相应物质的性质进行的实验设计。组成成分探究通常是先对组成的情况作出一种或多种猜想,针对猜想进行实验设计。根据猜想设计实验确定组成成分时,要注意考虑探究实验设计的全面性、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对于多种成分的确定还要考虑多种成分探究时的相互干扰。对于反应产物的探究主要是对于反应产物的确定和反应后剩余物质成分的确定(即反应物的过量问题)。

方法条件类探究实验通常是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在实验变量控制的基础上研究某一条件、因素或方法的影响。在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实验的变量和对变量的控制。在实验设计时还

要考虑到题中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通常要根据给定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

(3)计算题板块

非选择题中的计算题板块主要是综合计算题。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综合计算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分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与生活实际联系,以探究问题的形式给出问题情景并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判断的方式确定相关反应的发生的推理计算;另一类是以给定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获得实验数据、图表图象数据、物品的标示或测定数据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进行计算。综合计算题复习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和方法,要充分利用每一道题的价值。一方面要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又要从类似的题目和看似类似,实则相差甚远的题目中,分析比较出这类题型的解题规律。

总之,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各地区中考化学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继续适当降低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主要是剔除“繁、难、偏、旧”和纯数学计算的内容),而更注重命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更加注重考查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突出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以及“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等新课程理念

目录(黄色有答案)

第一部分教材梳理基础巩固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阶段质量评估(一)(活页试卷)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阶段质量评估(二)(活页试卷)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七单元金属

阶段质量评估(三)(活页试卷)

第八单元化学与健康

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阶段质量评估(四)(活页试卷)

第二部分专题整合强化训练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专题二物质构成的奥妙

专题三化学用语

专题四酸、碱、盐

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六化学实验与探究

专题七化学计算

第三部分模拟测试实践演练

中考模拟冲刺

初中化学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2009秋药用分析化学期末自测题

2009秋药用分析化学期末自测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药物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 B、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他方面不考虑 C、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 D、杂质是指药物中的有毒物质 2.5位有烯丙基取代的巴比妥类药物是()。 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含硫巴比妥D、司可巴比妥 3.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为使供试品易于溶解及防止酯在滴定时水解,使用()做溶剂溶解样品。 A、冰醋酸B、乙醇C、丙酮D、乙醚 4.下列药物中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A、肾上腺素B、盐酸普鲁卡因C、盐酸丁卡因D、苯佐卡因 5.下列药物,在酸性介质中可用硫酸铈标准液直接滴定的是()。 A、盐酸氯丙嗪B、异烟肼C、尼可刹米D、麻黄碱 6.提取中和法最常用的碱化试剂为()。 A、氢氧化钠 B、碳酸氢钠 C、氯化铵 D、氨水 7.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为了消除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的干扰,滴定前需加入()做掩蔽剂。 A、丙酮B、三乙醇胺C、邻二氮菲D、丙醛 8.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含量,用()做溶剂。 A、冰醋酸B、水C、95%乙醇D、无水乙醇 9.下列药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因而具有旋光活性的是()。 A、青霉素B、链霉素C、庆大霉素D、四环素 10.下列有关药物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 B、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他方面不考虑 C、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 D、杂质是指药物中的有毒物质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初四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种以主题形式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占总分值约75%。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五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

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基本情况分析 及格人数优秀人数 一班32 8 二班30 11 三班31 15 四班28 11 五班27 13 六班32 16 三、错题分析 第6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不清。 第10题:学生对反应时间和总质量关系的图象未弄清楚。 第12题:本题的条件多了一个学生就想不全了。 第14题: 少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

2017年中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中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中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命题情况分析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与2016年相比,总体比较平稳,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无偏题、怪题、难题,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适中,充分体现了我市中考化学命题一贯坚持的“平稳为主、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试题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标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试题中知识点分布更加合理,学科特点突出。在试题的呈现形式上,字叙述更加简洁明了,同时更多应用了图像、表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得试题信息更加直观、指向性更强,便于考生阅读理解。纵观2017年xx市中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三个特点:1.紧扣双基,重视考查化学基本素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2017年xx市中考化学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

力,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如第一大题1-7小题,第二大题11、12、13小题,第三大题16、17小题,第四大题19小题等都是基础题。 2.立足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程的重要功能。 试题从物质的用途、物质除杂、仪器的使用、能和资的开发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环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体现化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理念。如试题2实验仪器、试题16实验装置的考查;试题3关于生活常识的考查;试题4人体健康的考查;试题14国产大飞机材料的考查,试题1光合作用的考查;试题18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考查。 3.注重实验过程,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科学探究的能力是新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内容。加强实验考查的力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信息处理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综合练习二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综合练习二 填空题 1.有效数字为加一位可疑数字。 2.系统误差是由原因造成的,所以其大小和方向是固定的。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测定的误差。 4.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误差。 5.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称为误差。 6.常量分析一般要求位有效数字,以表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0.1% 。 7.根据系统误差所具有的特性,可用的方法对测定结果给予校正,从而消除系统误差。 8.H3PO4的共轭碱是。 9.由于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所以其标准溶液应采用法配制。 10.配位滴定法是以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11.常用的滴定分析方法包括直接滴定、、置换滴定等。 12.非水酸碱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高氯酸是用为基准物质进行标定的。 13.标定HCl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和硼砂。 14.在非水滴定中,通常采用做为滴定碱的标准溶液。 15.在非水滴定中,弱酸的滴定常采用溶剂。 16.由于浓盐酸,其标准溶液用间接方法配制。 17.滴定突跃范围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是选择的依据。 18.标定氢氧化钠溶液通常使用作为基准物质。 19.在沉淀滴定中,突越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沉淀的K sp和滴定溶液的浓度,K sp越小,突越范围。 20.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越大,滴定突越范围。 21.在配位滴定法中,酸效应系数与溶液的pH值有关,随pH值的增大而。 22.电位滴定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23.在电位法中,电极电位不受溶液中待测离子浓(活)度的影响,其电位值固定不变的电极称为。 24.用色谱法分离能形成氢键的组分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应选用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初中化学上其中质量分析报告

南安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期末教学质量抽查 化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二、试卷的基本情况 全卷试题难度分布(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8∶1∶1。 三、试题特点 本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章节覆盖率达100%,重点知识覆盖率超过90%,无偏题、怪题。有关化学实验的内容有一定量增加,化学计算要求适当降低。适当增加了一些拓展型试题和信息题,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突出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象分析能力、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能力等试题特别重视对化学用语。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对化学式与化合价、离子符号等内容均全面涉及,考题对文字表达式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例1] 14.(13分)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命题意图说明]本题考查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探究化学的学习方法。重点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因控因素和自变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认识化学反应受因素的影响,为学习下阶段的化学方程式作铺垫。 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试题具有丰富的呈现形式,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4题、9题、11题、13题,体现了化学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 [例2]11.(8分)[命题意图说明]本题考查液氧在日常生活、航天工业的应用。考查氧气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会洗气瓶和呼吸机的原理一致,让学生懂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例3]13.(9分)[命题意图说明]本题考查CO2、O2、H2O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循环,本题选取CO2的循环,试题主要是通过读取、加工、整合、获取信息后解决;通过知识拓展考查学生学生在微观领域中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判断物质的类别,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特别是微观——符号——宏观的三丛表征,懂得运用学习化学的工具。 3.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本试卷涉及实验与探究内容的题目有如5、10、14、15等题目。这些试题除了考查与实验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化学实验的思维过程。 [例4]15.(22分)[命题意图说明]本题分为两部分进行对学生的考查,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考查,通过对气体制取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的考查,懂得化学的研究内容是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

药物分析试题

1.下列药物中,能与氨制硝酸银产生银镜反应的是()。 A、异烟肼 B、地西泮 C、阿司匹林 D、苯佐卡因 2.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目前都采用( ) 为指示电极. A、玻璃电极 B、甘汞电极 C、金属基电极 D、银-氯化银电极3.下列关于药物中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 B、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他方面不考虑 C、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 D、检查杂质,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对比 4.衡量色谱柱效能高低的指标是()。 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 C、分配比 D、有效塔板数5.药物中属于信号杂质的是()。 A、氰化物 B、氯化物 C、重金属 D、砷 6.用色谱法分离非极性组分,应选用()固定液。 A、强极性 B、中等极性 C、非极性 D、氢键型7.下列反应属于链霉素特征鉴别反应的是()。 A、坂口反应 B、茚三酮反应 C、有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D、硫酸-硝酸呈色反应 8.盐酸普鲁卡因常用的鉴别反应有()。 A、重氮化-偶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磺化反应 D、碘化反应 9.甾体激素类药物最常用的鉴别方法是()。 A、荧光分析法 B、红外光谱法 C、衍生物测定熔点法 D、电位滴定法 10.四氮唑比色法可用于测定的药物是()。 A、醋酸可的松 B、甲睾酮 C、雌二醇 D、黄体酮 11.硫喷妥钠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盐反应的生成物显()。 A、紫色 B、兰色 C、绿色 D、黄色

12.下列药物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反应显绿色的是()。 A、巴比妥 B、苯巴比妥 C、含硫巴比妥 D、司可巴比妥 13.下列药物中加稀盐酸呈酸性后,再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紫红色的是()。 A、苯甲酸钠 B、氯贝丁酯 C、布洛芬 D、对氨基水杨酸钠 14.用古蔡氏法检查药物中砷盐时,砷化氢气体遇()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砷斑。 A、氯化汞 B、溴化汞 C、碘化汞 D、硫化汞 15.硫酸—亚硝酸钠与()反应生成橙色产物,随即转为橙红色,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 A、司可巴比妥 B、硫喷妥钠 C、苯巴比妥 D、异戊巴比妥 16.黄体酮在酸性溶液中可与()发生呈色反应。 A、四氮唑盐 B、三氯化铁 C、重氮盐 D、2,4-二硝基苯肼17.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是()。 A、对氨基酚 B、间氨基酚 C、对氯酚 C、对氨基苯甲酸 18.下列药物中,能与茚三酮缩合成兰紫色缩合物的是()。 A、四环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金霉素 19.下列药物中,能发生硫色素特征反应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E 20.使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3,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维生素C的量为()。 A、8.806mg B、88.06mg C、176.1mg D、17.61mg 21.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含量,用()做溶剂。 A、冰醋酸 B、水 C、95%的乙醇 D、无水乙醇 22.下列药物中,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的是()。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特点 1.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类试题成绩分布较为合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不大。填空题第13题,第14题考到环境保护的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本次填空题第10,14题填空属于开放性试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领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2.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其中第7题学生答错较多,对现象描述概念不清,与结论混淆。填空题第13题图A有较多同学答成“分子间有间隔”,对知识点形成定性思维,第13题有较多同学把“有害气体和烟尘”具体写成“SO2、NO2、CO”等引起扣分,在填空题第20题(3)中写碳酸镁缺少提示,化学式写错较多,自然碳的化合价也写错。 通过成绩可看出,优等生成绩一般,学困生的成绩普遍较低,就班级而言,4、5、6优等生优势明显,整体上3、4班平均分有一定的优势,班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平均分上有7分的差距,前25名的平均分差距达到了8分。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考命题分析7

第7课 一、中考命题分析 今年是戊戌变法110年周年,因此戊戌变法是重要考点。考查此点通过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来激发我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复习时要在了解戊戌变法运动从开展到失败的艰难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比较导致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两种结局的因素。根据历年交叉命题的特点推测,今后这些知识仍是中考热点问题,并向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方向发展。题型以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为主。 二、中考试题分析 例1: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派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争夺统治的斗争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戊戌政变的实质,戊戌政变是戊戌变法过程中矛盾的反映,戊戌政变表面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即“后党”)与光绪帝为首的“帝党”的斗争,而其实际上是封建顽固势力与维新派(即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变法并未危及清王朝的统治,相反却能巩固皇权,但变法触动了满洲贵族和封建旧势力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反对。顽固派表面上是反对光绪帝,实际上是反对维新派,反对资产阶级。本题除C 项外,其他选项将是表面矛盾的反映,把它们放在一起,要求学生分辨表面现象与内在的实质,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另外,A、B、D三项实质上是相同的,B、D两项都是A项中的内容。 答案:C。 例2.[2008年山东省维坊市]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解析]题干中梁启超所说的“甲午战败割台湾”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之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这一时期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将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到了一起,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D。 例2.[2008年福建泉州丰泽区]右图所示机构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机构设立于()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

九(2)化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1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分析 和平镇九年制学校—张长峰 一、本次质量检测学科成绩统计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双基”考查。重点考查这学期主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命题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从检查学生基本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2、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 试题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融为一体,主要体现在简答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体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以致用的热情。 3、存在不足。 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高,涉及科学探究的题没有,命题的新意不够。 三、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少数同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过关。 (2)能力与方法问题。综合性强的试题、联系实际的试题、信息迁移题、开放性试题、主观题的得分率较低。答题不准确,不严密、不完整、不全面。除了双基存在问题外,主要原因是: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自学迁移、语言表达、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 四、考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1-10)中 1、 2、 3、8题得分较高,其他题目普遍得分不高。 3、填空题错得较多的是11、13题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较多。 4、实验题15题中的第2小题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较多考生不会写失分率

交高。 5、13、24得分较低。 6、计算题的第1 7、18小题失分率高。只有少数考生得分,得满分的少之又少。 纵观上述错误,学生存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用语涵义理解不透。 2、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 3、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包括文字的书写、化学符号的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解题格式的书写不规范。 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中题意理解不透、步骤不完整,每一步骤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 五、对初今后化学教学的启示 1、继续做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 3、重视化学用语的教学,教会学生恰当规范的使用化学用语以及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4、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 5、注意训练学生的审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6、加强实验教学 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使实验简单化、微型化和生活化。挖掘实验的能力培养价值,把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能力,培养实践、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7、加强对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要恰当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各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要创设合适的情境,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个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品质和能力。 2016-11-3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综合练习一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综合练习一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 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 2.下列各项定义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B、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C、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D、平均值就是真值 3.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25.00 B、25 C、25.0 D、25.000 4.用碘量法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应用最多的指示剂是() A、淀粉 B、铬黑T C、甲基橙 D、铁铵钒 5.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6.在非水滴定中,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称为()溶剂。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两性 7.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作空白试验 C、对照试验 D、校准仪器 8.在酸碱滴定中,凡是变色点pH()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A、等于7 B、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C、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D、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外 9.下列物质不能用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A、邻苯二甲酸(K a2=3.9×10-6) B、硼酸(K a=7.3×10-10) C、乙酸(K a=1.75×10-5) D、蚁酸(K a=1.77×10-4) 10.在非水滴定中,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称为()溶剂。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D、中性 11.用来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K2Cr2O7 B、KBrO3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卷)概况: 根据县局制定的初中化学教学计划,本次考试命题范围是九年级上册1~4单元。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时,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考查基本实验技能时,着重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题新颖,图文并茂,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本次考试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共20个小题,40分,占40℅;填空题,共6个小题,32分,占32℅;实验探究题,1个小题,18分,占18℅;计算题,1个小题,10分,占10℅; 二、学生答卷情况: 1、成绩分析: 全校参加考试共计90人,及格46人,,及格率58.7%;优秀生9人,优秀率10%。最高分95分。 2、失分情况及原因 (1)选择题:失分最多的是5、11、15、16题,第5小题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学生没有理解导致失分;第11题是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考查,学生把现象没有记准导致失分;第15小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相关知识没有掌握导致失分;第16小题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是原子而不是粒子没有区分导致失分。 (2)填空题:第21题的第2、4小题,学生对化学符号的写法掌握的不够,如:3个硫酸根离子、氯化亚铁的写法;第22小题中水体污染的概念学生由于是了解内容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记忆而失分;第24小题由于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方法不能准确运用导致成为失分最多的题目;第25小题第2、3小问考查的是决定元素种类、化学性质的粒子的考查,学生由于记忆混淆而使两个都错导致失分;第26小题氧气和氮气要求用化学式书写,部分学生用名称作答而失分。 (3)实验探究题:1个题,是有关气体制取的题目。第2小题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对收集纯净氧气的装置选择错误;第4小题学生只选择了B和C中的一个,而正确的答案是双选;第6小题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不准确影响了得分。第7小题个别学生将“点燃”写成“燃烧”。(4)第四大题计算题,虽然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部分学生由于不会书写硝酸铵的化学式而失分,特别是第一小题有关化合价的计算难度偏大,大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计算. 纵观上述错误,学生存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会“审题”。缺少“咬文嚼字”,甚至题目不能读全。如第16小题中的“粒子”两字,27题反应条件“点燃”写成“燃烧”。 2、基础化学用语书写有误。21题不会写氢气,氧化镁的化学式等; 3、实验现象描述不到位。如选择题的第11题,实验题的第(7)小题等。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包括文字的书写、化学符号的书写、解题格式的书写[如第21题,第28题] 三、教学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让学生学会审题,在认真读题的同时用笔在关键字词下圈圈点点,学会自我提示的好习惯。做一般单选题固然可用“精确制导法”,但对较为复杂的宜用“地毯式轰炸法”结合排除法。 2、加强化学用语记忆和规范书写的训练,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 3、加强实验教学,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老师要及时引导,力求语言规范准确,“先入为主”。

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下半年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由于学生基础、学习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一些两极分化的现象,现就我校本次化学考试的情况作一简要分析,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 本次考试的试题设计总体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今年毕业考试的具体实际情况,立足于绝大部分初三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的基本要求,即立足于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与近几年的同类考试试题相比较,难度相当,基本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原则。一般学生均能看懂题意,并正确回答,二、三、四大题均有开放性题目,形式较好,能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具体如下: 1、难度比例:8:1:1。80%的题目属基本要求,大多数学生答题较好,但由于题目形式较新颖,部分学生不够认真仔细地读题、审题故对题意领会不了,即使是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也出现了不该有的失分。10%的题目要求稍有提高,对多数学生来讲,困难也不大。10%的题目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大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得分率相对较低。 2、立题有据。本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章节覆盖率达100%,重点知识覆盖率超过90%,无偏题、怪题。 3、题型、题量及各类试题所占分值与前几年同类考试相仿,有关化学实验的内容有一定量增加,化学计算要求适当降低。根据课改的精神,适当增加了一些拓展型试题和信息题,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能适应当前试题的变化趋势。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本次考试很不理想。九年级有15人,参加考试的有15人,及格率是20%。最高分88分,最低分37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差,做题粗心大意,不够细心,基础知识不花时间去记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读题、审题不认真细致。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理解题意,基本概念模糊造成失分教多。 3、学生知识面不够广、不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有些常识、现象每个同学都看到过,但不知原理。 4、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现在考试开放性试题明显增多,,还有一些实验现象等都需要学生理解、表达,但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差,造成较大失分。 5、计算题失分严重。本卷计算题难度并不高,但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较差,只要一涉及到有关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得分率就很低。 四、整改措施 1、在学生掌握已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多增加一些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拓展型题目。增加一些信息题,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信息、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老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针对学生试卷中出现化学用语、化学符号表达不规范;仪器名称、实验操作步骤中错别字较多的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及时纠正部分学生错误的表达形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简称( )。 A.GLP B.GMP C.GSP D.GCP 2.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两性 3.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下列物质,宜选用碱性溶剂的是( )。 A.NaAc B.苯酚 C.吡啶 D.乳酸钠 4.普通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范围为( )。 A.1~14 B.1~9 C.<1 D.>9 5.下面有关荧光分析法错误的是( )。 A.以紫外或可见光为激发源碱性 B.所发射的荧光波长较激发光波长要长 C.应用范围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范围广 D.主要优点是测定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 6.对理论塔板高度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填料的粒度、均匀程度 B. 载气流速 C. 固定相液膜厚度 D. 柱长 7.有关药物中的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引入的 B.可能是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 C.杂质的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D.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等都属于信号杂质 8.下列药物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反应显绿色的是( )。 A.巴比妥 B.苯巴比妥 C.含硫巴比妥 D.司可巴比妥

9.酸性最弱的是( )。 A.盐酸 B.苯甲酸 C.水杨酸 D.硫酸 10.下列药物中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A.肾上腺素 B.盐酸普鲁卡因 C.盐酸丁卡因 D.苯佐卡因 11.戊烯二醛反应可用来鉴别下列哪种药物( )。 A.尼可刹米 B.盐酸异丙嗪 C.奋乃静 D.肾上腺素 12.生物碱类药物通常具有碱性,可在冰醋酸或酸酐等非水酸性介质中,用( )滴定液直接滴定。 A.高氯酸 B.硫酸 C.盐酸 D.碳酸 13.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的含量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入丙酮,这是为了 ( )。 A.保持维生素C 的稳定 B.增加维生素C 的溶解度 C.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化的干扰 D.加快反应速度 14.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含量,用( )做溶剂。 A.冰醋酸 B.水 C.95%乙醇 D. 无水乙醇 15.下列药物中,能与茚三酮缩合成蓝色缩合物的是 ( )。 A.四环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金霉素 16.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17.下列各项定义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B.偏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C.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D.平均值就是真值 18.用来标定4KMnO 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 A.722O Cr K B.3KBrO C.Cu D.422O C Na

初中化学试卷分析

2014—2014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昌江中学谢培武 试卷结构 本套化学试题共五大题,27小题。选择题1--14小题(42分)、填空题15-22小题(28分)、简答题23-24小题(8分),实验题25小题(12分),计算题26-27小题(10分)。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套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分值高达89分,突出了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功和应具备的化学素养。任何一门学科走向科学的过程都是形式化、符号化、建立数学模型、实验模型的过程。不同学科构建符合自身研究对象特性的形式、符号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就是这门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本套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试题分析和评价 本套化学试题考查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设定的“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物质的化学变化”中最基本的、核心的内容,试题努力反映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应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整本书各部分内容比例失调,试题难度偏高。下面是2013年海南省中招化学考试和本次考试在各部分内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不是诸如分类、实验、计算等特殊的方法和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 —宋心琦 这份试题有关微粒观、元素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内容占据了整份试卷,这些内容需要背诵和记忆,初学化学的学生大部分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消化吸收的,需要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本分试题学生不好考出理想成绩。背诵或记忆某些具体的化学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是化学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是培养思路方法的基石,是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必备基础。本套试题突出了背诵或记忆的效果,淡化了它们可作为载体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涉及到化学符号记忆的有3、11、15、17、18、22、27小题。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

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转)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平时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省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中考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 2005年、2006年、2007年省数学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都保持不变,选择题都是5小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解答题分为三类:第一类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二类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三类每小题9分共27分。 二、中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 分析近三年来省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都注意了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第一类解答题5道题中,每年必考的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基本作图等。在每年的解答题二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每年的解答题三,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命题组在这三大题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可以捕捉的规律,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三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三、试题特点 (一) 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还是压轴题的首选容。07年在几何题方面有所侧重,全卷占了61分,在二次函数方面有所减少,只是在第22题第(2)小题运用二次函数知识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但明年中考是否

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化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何玉平 本学期本人任教九(2)班九(3)班与九(4)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整体水 平瞧,九(2)班的学生平均基础稍好些,而九(3)九(4)班的基础较差,经过本次的全县统一考试成绩分析存在许多的方面提升的现象,现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1、立足基础,注重对化学理论、概念、用语等的考查 试卷以选择题(分)、填空题(分)、实验题(分)、计算题(分)的形式,较好地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两个变化、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等知识。同时试卷还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具有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 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化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5、注重环境保护问题的培养。结合环保主题,注重培养学生呢个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环保习惯。 三、学生成绩分析: 九(2)班总人数58人,一人缺考,及格人数18人,未及格39人,及格率31、6%,平均分53、9分。最高分85分,最低分32分。九(3)班总人数58人,及格人数2人,未及格56人,及格率3、4%,平均分34分。最高分72分,最低分16分。九(4)班总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概况 1、题型结构。今年中考化学试卷共六大题型,各题型的排列顺序与去年一致,题量也与去年保持一致,这也是江西省从06年开始对中考化学结构进行调整以来,连续三年试卷结构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2、考试内容及占分比例与《08年中考化学学科说明》基本一致,在内容上突出了知识的应用与探究创新,联系实际,密切关注重大科技成果及社会的热点内容,如08年春的雪灾,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及今年的奥运会等。 3、考试水平。试题难度较07年有所降低,与06年中考化学试题难度相当,其对比如下: 4、试题的基本特点 整份试卷既重视考查基础,又突出了对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综合创新能力,联系实际能力,理解与文字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 ①注重基础。试题紧扣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新教材,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抽样分析来看试题中容易题、较容易题占了79%,也说明了试题注重基础,在整份试卷中没有发现偏题及特别难的题目。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②联系实际,注重应用。从第一小题把化学变化的判断与生活过程相联系,到最后一小题,水垢的成分及其除去,所有知识点的测试,都尽可能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相联系,力求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考查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教育,智德并重。试题在考查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对中国来说,2008掉不平凡的一年,从雪灾、地震到奥运会,无一不是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大事件,而与这些事件相关的知识都在试题中得到了体现。 5、对试题的意见 ①中考化学试题应当简明扼要,让更多的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在与实际联系过程中切忌牵强附会。如第4小题,题干中有三句话,我个人认为前两句与第三句没有太大的联系,对题目的解答也没有作用,可以略去。

中考命题分析

赤峰市近三年数学中考试题分析及命题趋势 初三数学组李东梅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平时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赤峰市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中考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 2010年、2011年、2012年赤峰市数学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几乎都保持不变,选择题都是8小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为8小题,每小题3分;解答题共9至10道,总计102分。 二、中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 分析近三年来赤峰市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都注意了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解答题中,每年必考的内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基本作图等。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

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最后的压轴题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命题组在命题过程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可以捕捉的规律,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三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三、试题特点 (一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内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还是压轴题的首选内容。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放在对概念、性质的记忆上而是对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上,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数学的妙趣。 2.从学习能力上看,着重考查学生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思想方法有:分类、化归、数形结合、猜想与归纳等。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几乎是历年中考试卷考查的重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