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导学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结合相关背景,理解作者的简单感情。反复诵读,多种诵读方式穿插。
利用文档和ppt呈现相关资料
总结
读李白的这首诗的确能给我们带来肯定的审美体验,但他的狂歌痛饮到底是一种消极行为。所以我们可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行模其行。
思维图
七、教学特色(如为共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同学力量的培育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设计紧扣诗歌的文本特点,充分发挥同学主动性,以朗读为主,让同学在自主阅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体会作者简单感情的变化。诵读是诗歌学习的重要方法,新的教学大纲也很重视诵读和背诵,诗歌教学就应当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进行。和同学共同鉴赏时可以接受朗读、争辩、质疑等方式让同学动口动脑,活跃课堂。
课堂上,利用PPT软件和文档软件,激活语文教学,全面呈现文本,促进同学与文本的对话,反复诵读进而理解作者寄予其中的感情。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余光中的诗句导入
解题
老师点拨
结合课文注释回答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问题: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听朗读。
自由朗读、正音、理解文意
播放音频
诗意解析
全诗紧紧围绕“酒”字,感情跌宕起伏:哀痛——欢快——愤激——狂放,而这全部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间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同学分析
本课出自选修,之前的诗歌教学已然让同学对诗歌阅读有了肯定的积累。本单元重点反复吟哦,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作者感情,这一点同学已有相关储备。另外对李白个人也有了解。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3单元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3单元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将进酒本课话题——自信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是何等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因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这段广告词给人带来一种激情澎湃的正能量,让我们重新点燃了追梦的激情,它表达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无畏和坚定,展现的是年轻一代的豪情壮志。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爱因斯坦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萧伯纳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金樽.(zūn) 岑.夫子(cén) 欢谑.(xuè) 钟鼓馔.玉(zhuàn) 千金裘.(qiú) 烹.羊(pēnɡ) (2)多音字将⎩⎪⎨⎪⎧(qiānɡ)将进酒(jiānɡ)将来 奔⎩⎪⎨⎪⎧(bēn)奔流(bèn)投奔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径须沽取(“沽”通“酤”,这里指买)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将⎩⎪⎨⎪⎧将.进酒(请)呼儿将.出换美酒(拿)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领) (2)为⎩⎪⎨⎪⎧烹羊宰牛且为.乐(作为)冰,水为.之(变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担任,充当)如今人方为.刀俎(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若属皆且为.所虏(被)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为动用法,为……而悲) (2)陈王昔时宴.平乐 (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3)钟鼓..馔玉不足贵 (名词用作动词,鸣钟击鼓作乐) (4)钟鼓馔玉不足贵.(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人生得意..须尽欢 古义:有兴致的时候。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七课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七课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知作者]李白(见《越中览古》相关介绍)。

[知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

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知常识]李白与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沿用乐府旧题,或用其本意,或翻出新意,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如《丁都护歌》《出自蓟北门行》等,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另一方面,用古题写已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身,在某一点上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在《蜀道难》中,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势带进乐府。

从而使古题乐府诗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

一、字音识记1.岑.(cén)夫子 2.将.(qiāng)进酒3.馔.(zhuàn)玉 4.金樽.(zūn) 5.恣.(zì)欢谑.(xuè) 6.烹.羊(pēng)7.对君酌.(zhuó)二、词语释义1.将.进酒将:请2.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3.钟鼓馔玉....不足贵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4.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5.径.须沽.取对君酌径:即、就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三、名句默写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1课将进酒走近李白飞扬的人生,才知道李白也许天生就是为喝酒为写诗而生的,没有李白,中国的诗坛何以灿烂?没有李白,中国的酒哪有诗情?盛唐的朝气回荡在诗中,所以诗情豪迈,酒情热烈,如黄钟大吕奏响洪亮激越之音!李白每日里,登高览胜,临水逐春;或者东城斗鸡,西郊走马;或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品茗高谈,时吐粲花之论;当筵赋诗,每多七步之章。

酒酣击剑,无非呈倜傥意气;诗成作歌,总是抒风流之怀!是酒壮了他的豪情,是诗添了他的浪漫。

李白借酒抒万丈豪情,李白用酒写万古柔情。

李白因酒越发洒脱飘逸,酒因李白更加酣畅淋漓!星河耿耿,银汉迢迢。

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

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流连忘返。

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②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③钟鼓馔玉..(zhuàn 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②但.(只)愿长醉不愿醒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C.①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玩笑)②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③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D.①请君为我倾.(侧)耳听②会须..(应当。

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③主人何为..(为什么)言少钱解析:B项,①qiānɡ;③jiānɡ,拿。

C项,“沽”,买。

D项,“会”“须”都是“应当”的意思。

答案:A2.对下列句子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第三单元《将进酒》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将进酒》学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将进酒》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理清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从而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结合注释,解读题意并翻译全诗。

2.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你从哪几个词看出?【合作探究】1.诗人情感的大起大落是一个全诗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

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请你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2.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么?【目标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课堂小结】【课后巩固】A组完成《自测自评》1—9题,B组完成1—12题。

《将进酒》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理清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从而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结合注释,解读题意并翻译全诗。

解题:将:请、愿之意。

《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将,读qiāng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2.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你从哪几个词看出?以愤激、豪放为感情基调。

从悲、欢、愁等词可看出。

【合作探究】1.诗人情感的大起大落是一个全诗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

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请你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悲→欢→愤→狂悲:(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①以奔涌不息的流水,暗示时间的流逝,比喻转瞬即逝的光阴,喻人生短暂。

②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

上句写黄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以“东流不复回”暗喻时光易逝,感情为悲(2)“朝”与“暮”、“青丝”与“雪”对比,极写韶华易老,人生苦短,又用比喻、夸张,更显得人生短暂、急促。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课将进酒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课将进酒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课 将进酒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才喝酒。

为何愁?或仕途失意,或功业未成,或思乡怀人……多少诗人因酒而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而在自由的时空里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酒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长安放还以后所作的这类诗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中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12.3.4.积名句(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译文: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点评:“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是何等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咋舌。

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绝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

多痛快的筵席,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2.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名贵的五花千里马,昂贵的千金狐皮裘,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我和你们一起来消解这万古愁。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1《将进酒》学案设计(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1《将进酒》学案设计(含答案)

《将进酒》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与态度: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二、导读(1)作者生平: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少年时,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清净无忧,企慕达到不受约束的人生境界。

早年多在隐居、漫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放洒脱的气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他希冀凭借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推荐,受到重用。

天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

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

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最终提出离开长安。

之后的他,仍保持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大力宣扬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这首诗歌就是一个很好地体现。

(2)背景介绍:本文选自《李太白全集》,作于天宝十一年(725年),李白和友人岑夫子在蒿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三、导思1、说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作用。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李白他们是怎样喝酒的?请找出有关喝酒的诗句,并说说都喝得怎样?4、诗人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为何单举曹植为例?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6. 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7圣贤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8这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诗人的感情发展又是如何变化的?四、导练【跟踪试题】(一)基础知识及文本理解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ǎn )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 )忽已暝(Ming)B.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 )送我至剡溪(shàn )长嗟(jiē)C.渌水荡漾清猿啼(lù)脚著谢公屐(jī)魂悸 (jì )D.海客谈瀛洲(yíng )越人语天姥(lǒo )恍( huǎng)惊起2.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法正确的一项是()A. 梦游/天姥/吟/留别B. 梦游天姥/吟留别C. 梦游/天姥吟留别D. 梦游天姥吟/留别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将进酒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将进酒 Word版含解析

第11课 将进酒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将.进酒(qi ān ɡ) ②金樽.(zūn ) ③岑.夫子(cén) ④馔.玉(zhu àn) ⑤恣.欢谑.(zì xuè) ⑥沽.取(ɡū) ⑦千金裘.(qiú) ⑧烹.羊(pēnɡ) ⑨宕.逸(d àn ɡ) 2.辨形组词 ①⎩⎪⎨⎪⎧ 材(材料)才(才华) ②⎩⎪⎨⎪⎧ 烹(烹饪)享(享受) ③⎩⎪⎨⎪⎧ 馔(馔玉)撰(撰写)④⎩⎪⎨⎪⎧恣(恣情)姿(姿态) 二、词语积累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将.进酒:请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应当 ③烹羊宰牛且.为乐:暂且 ④请君为.我倾耳听:替,给 ⑤钟鼓馔.玉:吃喝 ⑥径.须沽.取:径,即、就;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⑦斗酒十千恣.欢谑:放纵、无拘束 三、名言警句课文名句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4.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作者简介李白,详见《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背景展示《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太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文白对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你没看见,黄河之水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不复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走近诗人李白,了解李白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背诵这首诗。

2.因声求气,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形象,。

3.探究诗歌的主旨,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4.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重难点: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2.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知人论世1.作家作品李白(701?-762?),字______,号______ 。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______诗人,有“______”之称。

与杜甫齐名,并称“______”,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著有______。

2.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太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二、基础积累1.识记字音字形①将进酒() ②金樽()③岑夫子() ④馔玉()⑤恣欢谑() ⑥沽取()⑦千金裘() ⑧烹羊()2.掌握重点词义①将进酒:②人生得意须尽欢:③烹羊宰牛且为乐:④请君为我倾耳听:⑤钟鼓馔玉:⑥径须沽取:⑦斗酒十千恣欢谑:三、疏通文意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如遇疑难,进行标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检测1.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⑥与尔同销万古愁()⑦但愿长醉不复醒()⑧主人何为言少钱()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二、整体感知根据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三、课堂探究1.诗人在诗的开头写黄河之水和高堂明镜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怎样看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认为这两句诗流传的原因何在?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中“圣贤”是指哪些人?这两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万古愁”该如何理解?6.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而想像和夸张是浪漫主义主要的表现手法。

请举例分析这首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四、课堂总结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说出你的依据。

五、当堂检测1.默写填空⑴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白《将进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⑷《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

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参考答案一、知人论世1.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大李杜《李太白集》二、基础积累1.qiānɡzūncénzhuànzì xuèɡūqiúpēnɡ2.请;应当;暂且;替,给;吃喝;径,即、就;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放纵、无拘束。

三、疏通文意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有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

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

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

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常愁。

一、自主学习检测1.将,qiānɡ;樽,zūn;烹,pēnɡ:岑,cén;馔,zhuàn;谑,xuè;将,jiānɡ。

2.高堂:高大的厅堂;会须:应当;足:值得;恣:放纵;径:即、就;尔:代词“尔”;但:只;何为:为什么。

3.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二、整体感知全诗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开头四句用比兴手法,表现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在他看来,朋友聚会同样为人生快事,并相信自己必会有所作为;“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主人”句至末尾写狂放之情,这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体现。

三、课堂探究1.这两句诗综合运用了起兴、想像、比喻、反衬、夸张的手法。

开篇“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

“奔流到海不复回”,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情,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这两句诗开篇起兴,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悲伤至极,感慨强烈,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2.从表面上看,诗人认为应该尽情欢乐,生命才没有遗憾。

而行乐必须有酒。

该句中的“金樽”“对月”虽然没有直接写酒,却将饮酒诗意化。

虽然没有写如何痛饮,但“莫使金樽空对月”中的双重否定词“莫”“空”却使诗意更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