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波动与房地产金融风险文献综述
房地产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前言地产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到2012年为止,全国已经注册登记的各类房地产企业达976333家,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白热化。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一些不规范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其企业内部控制在房地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现行的房地产经营活动在外部不仅仅受到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等政治形势日新月异变化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经济结构变化的制约,给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内部还要受到企业战略定位、内部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制约。
基于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为目标。
在企业内部,必须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管理机构及其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考核、监督等,进一步加强现代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完善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房地产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实现投资者经济效益及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在借鉴国内外一些比较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现存内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对策和建议是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正文1.国外关于房地产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二十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的公司随着随着经营业务的增多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切管理工作都集中由公司的领导机构直接管理已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目前西方大中型的公司多已实行分权即分级的管理体制,将整个公司划分为若干个事业部,在公司的集中领导之下 将日常业务的决策权下放给各分部的经理人员。
财务部便是其中一个对公司运行起关键作用的部门。
而国外许多文献都是指出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是一个高风险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因此许多房地产企业都通过房地产记分卡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 从某些方面看来即相当于进行财务内部控制。
《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Edward I. Altman .(2017)在结合前人的基础上,给财务风险管理构建出了一套既全面又完善并且十分完整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能够提高企业处理潜在风险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Christopher J. Clarke .(2018)认为,界定一个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时,需要考虑到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实际现金流的波动状况,并提出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实际的现金流波动的幅度越小,则代表着该企业在这个时间段的投资活动越成功,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会更好。
Bartram S M 和Brown G W(2019)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这种现象,房地产行业的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动态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企业要想制定出科学且有效的管理机制,必须要以掌握国家的宏观政策为前提。
Deakin, E. B. A.(2019)首次采用财务比率的方法来预测企业财务风险,以非破产企业与破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数为19家公司,他主要调查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将其财务数据作为因变量,他判断该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利用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比以及负债比三个指标进行评估的。
James G. Van.(2019)认为,完善的企业财务防范管理能力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就会导致这个企业存在经营风险,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因此Alexandre Ttindade(2018)针对财务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他认为,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可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经济体系,利用体系来保证企业风险有人管理,这样会降低发生经济问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就像Song J.(2019)说的那样,房地产作为高收益的行业,必然会存在高风险,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但是为什么会存在财务风险呢?就像Zhao S, Zeng M.(2019)所说的,是因为市场经济就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就会存在风险,这类风险一般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出现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_文献综述

摘要: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对二者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问题。
目前,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文献主要分析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基本面之间的关系;第二类文献具体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的基本变量(利率、消费、收入、通货膨胀率、投资等)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采用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运用SV AR、协整、Granger检验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可以进一步探讨宏观经济政策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宏观经济;实证研究;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086-03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洪佳娣,武长河,郑文敬(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4)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破产“、两房”被政府接管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深化成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宏观经济出现剧烈波动。
在此国际背景下,国内经济亦不容乐观,现在金融危机也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直接导致了外贸出口下滑,外贸顺差减少,与国内房地产周期演变重叠,从而影响工业和投资下降的结果,造成经济迅速下行趋势,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幅回落至9%。
为了稳定经济,我国政府决定采取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国内消费不振、外贸出口急剧下降的形势下,政府出台了旨在扩大内需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其中32%与房地产行业直接相关,包括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等措施。
从2008年10月下旬开始,政府连续出台救市政策,这不仅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利好,最为重要的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房者的市场预期,这对于促进楼市的回暖具有积极作用。
2008年11月份,土地成交量出现回暖迹象,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加了8.3%和159%,比上月成交土地面积也增加了37.8%。
房地产价格文献综述

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综述一、前言我国的房地产业是我国的重要的产业,与钢筋、水泥、交通运输、农民工就业等等许多方面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房地产业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产业之一(鲜前航、刘峰,2010)。
房地产业自上世纪末走出低谷以来,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备受世人瞩目,不仅因其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更因其与广大百姓的自身利益休戚相关而令人关注.(马端建,2004)。
研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最根本的动机来源于房地产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李南成、马萍、徐舒,2006)。
房地产价格波动反映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内容。
房价作为房地产商利润的直接来源和商品房购买者的直接付出,牵动着房地产市场上买卖双方的神经,尤其是在我国住房制度实施商品化改革之后,它更加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李立、李永辉,2002).房地产价格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房屋价格也随着房屋质量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涨(傅珊珊、尹菁菁,2010)。
2003—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带动房价飞速增长()。
高健、冷安琪,2010房地产市场繁荣背后却隐含着危机,如不分析研究,不加以解决,势必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住房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行为不够规范等现象在一些地方表现得尤为突出。
(马端建,2004).房地产价格的稳定进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龙莹、张世银,2010)。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消费不振,政府出台的旨在扩大内需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其中32%与房地产行业直接相关,包括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等措施。
然而,房地产价格过虚高会带动相关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在与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能会引发结构通货膨胀(鲜前航、刘峰,2010)。
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及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及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摘要】: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自1998年至今共计14年历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虽然自2011年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价格出现回落,但至今还没有出现完整的周期性波动。
14年的市场化历程,房地产市场呈现在“上涨中调控、调控中上涨”、区域性差异大等特点。
根据经济周期、城市化发展阶段、置业周期等分析,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
在上涨过程中,金融业更应该提高警惕、未雨绸缪,关注泡沫的积累和泡沫破灭对金融业的冲击。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下金融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指出不足之处,并借鉴香港房地产金融业审慎监管、审慎经营的主要措施,风险分担机制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成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完善审慎监管的长效机制、促进银行业进一步强化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建立区域性差别化的房地产信贷引导和监管政策、建立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完善房地产金融市场等具体措施。
中国房地产业自1998年步入市场化运作以来,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虽然历经近年来严厉的宏观调控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价格处于调整期,但是还没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周期性波动。
未来由于城市化进程、改善性住房等因素,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概率很大。
在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泡沫将不断积累,泡沫破灭及对金融冲击的风险也在持续增大。
如何避免在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是未来金融政策必须重点考量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和金融风险传导和防范机制,借鉴香港的经验教训,探讨如何建立有利于金融稳定的风险防范机制。
一、当前房地产价格波动情况及未来趋势分析(一)当前房地产价格波动情况及特点1.房地产价格波动历程。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自1998年至今共计14年历史,可以划分三个发展阶段:1998年至2004年为发展期,2005年至2010年高成长期,2011年至今进入平稳发展期。
房地产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房地产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房地产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壮大的。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包括房价预测、房地产波动、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房价预测房价预测一直是房地产市场中的热门话题之一,相关的研究也有很多。
据统计,从1985年至今,全球有300多个城市的房价都在飙升,其中有些城市的房价涨幅甚至超过了400%。
这对于购房人来说,无疑是信息的混乱和选择的困难。
针对房价预测问题,许多学者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进行研究。
近年来,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房价预测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例如,李希维等(2019)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郑州市房价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可为房地产市场的预测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房地产波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波动不仅影响着购房者的心理,也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进行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些学者采用杠杆效应的概念,建立了房价与房屋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模型。
例如,韩懿芳等(2017)研究了杠杆作用下中国房屋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关系,发现中国房屋市场波动主要是来自于经济周期、市场供求、政策调控等方面。
三、房地产政策房地产政策是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一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政策制定,直接影响着房价的波动情况。
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制定与修改,应当着重考虑到市场的供求关系,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协调及房地产行业本身的特点。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各种房地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包括完税政策、购房补贴、利率政策、限购和限售政策等。
例如,杜群等(2018)针对限购政策对房价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限购政策的实施确实可以有效控制房价,但同时也会对市场供求结构和市场价格的透明度产生影响。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房地产信贷关系的研究》范文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房地产信贷关系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房地产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价格的波动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
而房地产信贷作为房地产行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房地产信贷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决策、银行风险管理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学者对于房地产价格与信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往往伴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
同时,信贷市场的松紧也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
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其次,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房地产信贷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法,对典型城市进行案例分析,以增强研究的实际意义。
四、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房地产信贷的相互影响1.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房地产信贷的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带来抵押品价值的增加,从而刺激银行发放更多的信贷。
同时,房价的下跌会导致抵押品价值下降,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
因此,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和风险水平。
2. 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银行通过发放房地产信贷,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信贷的松紧会影响购房者的购买力,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和价格水平。
当信贷政策宽松时,购房者的购买力增强,推动房价上涨;反之,则可能抑制房价上涨或导致房价下跌。
五、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近十年的房地产市场数据和信贷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信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不同城市之间,这种关系的强弱有所不同,受到当地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以某一线城市为例,分析该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与房地产信贷的关系。
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成 羽 关 ( ) 市群 各城市产 业职 能分 工合 理 的产业职 能划分有 的是靠粗放 式的经 平 洋 沿 岸 城 市群 ( 田 、 田 、 西 空 港 , 四 城 如美 国城 市群 ) 有 的则 东京 湾 港 口群 , , 名古 屋 港 ) 欧 洲 西 北 部城 、 理 , 效提升 了城市群整体经济 实力。五 济 自由演 化 而 成 ( 有 如 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 英国中南部 、 大城市 群 内各个 城市 的主 导产业 是不尽 是 在 明 显 的政 府 作 用 下 人 为 形 成 的 ( 日 市群 ( 相 同 的 , 各 城 市 在群 内 的职 能 也 各 不 相 本城市群) 无论成 因是什么 , 。 这样 分工 明 城市群 ( 伦敦空港 、 利物 浦港 ) 。如果没 等
周 围 的 各个 小 城 镇 形 成 了产 业 供应 链 。 以 主导有色金属冶炼, 是群 内另一个工业制 条 件是 必 不 可少 的发 展 基 础 。 界 五 大 城 世
名古屋 为核心 的中京城市群 的核心产 业 造 中心 ; 使城 市 群 内细 分 区 域 内的 产 业 市群几 乎 占尽 了各国 以及各 地 区地 理条 即
移 动性和房地产产 品消费 的地域性 , 使得 题 的 重 要 性 和 房 地 产 价 格 的 敏 感 性 吸 引 平稳增长条件下 , 家庭规模的变化也会对
从 房 地产 业 的 发展 具 有 明显 的地 区特 征 。 故 了大 量 学 者 和 公 众 的广 泛 关 注 , 国 外 研 市 场 交 易量 产 生 明显 的影 响 。 对 单个城 市对房价调控则力不从心。 以此为 究 文献 来 看 , 房 地 产 价 格 影 响 因 素 的 研
的波动影响因素有两大方面 : 一是经济水
平 的 提 高 : 是 城 市 人 口的增 长 。D w s 二 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期期末考试答题纸考试科目:风险管理与文献研读课程编号:姓名:李晨学号:1611121077 阅卷教师:成绩:价格波动与房地产金融风险文献综述姓名:李晨专业:企业管理学号:1611121077摘要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关联很强,金融过度支持会形成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又会导致金融危机,造成经济衰退,本文遵循“风险来源、分析传导效应、预警风险程度、防范危机发生”的逻辑思路,分别从房地产市场风险的生成原因、传导效应、预警体系、防范措施等4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认为“价格下跌→融资成本增加→资金价格波动→不良贷款膨胀→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传导效应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环境的稳定。
关键字:房地产;价格波动;金融风险一、引言全球历次金融危机,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由“广场协定”为导火索引发的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告诉我们,房地产业由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链长、涉及面宽、资金密集”的特殊性,并且与银行业紧密相关,一旦价格波动过大,就会产生泡沫,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及金融安全。
在我国,不少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购房者一致认为国内房地产市场明显过热,已经存在着一定的金融风险。
那么,房价的上涨和下跌究竟是如何威胁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有效预警和防范金融风险。
这些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很重要,也很迫切。
二、相关概念及房地产价格波动(一)相关概念界定房地产金融是指在房地产开发、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具体包括房地产信贷、房地产证券、房地产信托、房地产基金和房地产保险等[1][2]。
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多种金融方式和金融工具等筹集和融通资金,支持房地产开发、流通和消费,促进房地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良性循环,保障房地产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房地产金融风险是指银行为房地产业提供资金的筹集、融通、清算等金融服务活动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房地产金融风险具有社会性、扩张性、可控性和周期性等几大特征。
(二)房地产价格波动挖掘房价波动是如何引起房地产金融风险是预防金融危机的关键,目前,已有国内外众多学者围绕其进行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本文将其梳理为以下方面。
1.银行信贷的非理性扩张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资金基础从绝大多数金融危机的根源来看,很多金融危机都是与房地产泡沫破灭有关,而房地产泡沫产生基本上又是信用过度扩张的结果。
[3]Bertrand(1995年)在对1985-1994年全球房地产周期的研究中,认为在金融自由化和放松金融管制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违规借贷和金融风险的累加,加速了房地产周期波动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
Krugman(1998年)指出所有卷入东南亚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危机前都经历了资产市场的剧烈波动。
Lopezet al (2011)认为,原有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均忽略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对房价冲击所发挥的作用。
霍夫曼(Hofmann, 2003)对16个工业化国家的研究发现,房价冲击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反之亦然。
[4]刘知博(2014)提出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是由银行体系的房地产信贷风险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他将此风险分为商业银行机制不完善所引起的风险和房地产金融错配或未达到最优配置边际条件所引起的风险。
张涛、龚六堂、卜永祥(2006)运用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房地产价格水平与银行房地产贷款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5]项卫星、李宏瑾、白大范(2007)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美国、日本以及东亚各国和地区发生的房地产泡沫危机的考察发现,银行信贷扩张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
段军山(2008)通过银行信贷集中模型表明银行具有扩大房地产信贷的动力,但银行的乐观主义以及对潜在无追索权的抵押贷款中的看涨期权的低谷,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并且超过基础价格,银行脆弱性加强。
2.土地供给的潜在风险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内部根源房地产业是从事不动产开发、投资、经营的行业,这些活动的载体都是以土地为重要依托与载体,而土地的稀缺性是其最大的经济特征,由于他的稀缺性,有限性以及不可再生,与其他资源要素相比,土地的供给弹性最小,在经济发展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供给弹性越小的要素价格增长得越快(林毅夫,1998 )。
[6]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垄断性与土地需求的多样性及投机性,必然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上扬,而在一定时间内,土地供应量、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异质性也会影响地上的附着物—房屋的价格,从而使房地产价格偏离资产的实际价值,为泡沫的生成提供基础条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房地产迎来迅猛发展,90年代住房改革,相当比例的城市居民以低价购买了旧住房产权,城市大规模发展并派生拆迁需求,人均收入的提高,建筑技术的升级,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消费信贷等金融支持,促使房地产的质量升级,需求主体从商业楼宇向住宅转移,从集团购买力向个人转移,2002年以来逐渐从消费品向投资品转移。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放在了房地产项目上。
同时,由于土地权益是一种虚拟资本,可以反复转手,因此,土地供给具有投机性,把获取的土地权益作为牟利的手段也成为越来越多人所惯用的伎俩,因此地产的价格则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当地产价格逐渐增加的变动趋势超过房产价格逐渐减少的趋势时,则房地产表现为增值。
[7]3.政府调控影响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宏观原因林跃勤(2010)年指出,在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内需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房地产逆势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巨大拉力。
[8]房地产涉及货币信贷、土地、规划、财税、社会保障等各个环节,同时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宽,受政策性影响很大。
王庆春、薛苹(2006)等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在市场配置作用增强的同时,政府调控影响作用也没有消失。
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或国有股权的所有者,又同时管理着部分微观经济。
政府是土地所有者的代表,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由国有资产控股,因此,中国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府行为对于房地产业的作用比对于其他产业更为重要,也确定了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4.噪声交易者的非理性预期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观原因在健全市场的环境下,房地产的价格应等于其重置价格,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过度炒作常常会导致投资者高估或者低估未来收益。
Delong等指出,正反馈交易投资者在资产价格上涨时买进资产,在价格下跌时卖出该资产。
[10]价格上涨越多购买的越多,房地产价格升高,价格下跌越多时卖出去的越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短期交易前提下,交易有可能会聚集在某些与基础价值毫无关系的信息上,这就会导致信息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进而容易导致“羊群效应”,使资产价格与其基础价值明显偏离,从而产生资产泡沫。
[11]况伟大在住房存量调整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预期和投机行为对房价的影响,通过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1996-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预期及投机对中国城市房价波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12]余壮雄和林建浩在局部均衡框架下探讨了住房基本价格的决定机制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他们认为过度乐观与投机行为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13]二、价格波动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传导效应房价波动引发泡沫破裂是如何造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犹如昨天,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从房价价格波动的角度研究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传导效应开始成为热点问题。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风险关联很大,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白山(2008)定量分析了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度,指出关联度即房地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他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
建立了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关联机制模型:外部冲击→银行信用扩张→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度交易↓利率、货币流通率、房价继续上涨←投房地产泡沫←投机狂潮↓内部人撤资→房价下跌→财务困难→风云突变→信用终止↓最后贷款人←经济崩溃←金融危机←抛售、挤兑←市场恐慌图1 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关联模型[14]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管理信息部课题组(2010)从泡沫形成期、泡沫膨胀期、泡沫破裂期、经济衰退期四个过程论述了房地产价格波动是如何给金融机构带来呆账坏账,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萎缩等经济衰退的问题。
Efrem & Salvatore (2010)虽然运用DSGE模型探讨了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后果,发现房价上涨会显著地影响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以及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
[15] Koetter & Poghosyan (2010)研究了房价与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认为房价上涨不利于金融稳定[16]。
通过CNKI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基于DSGE模型研究房地产市场风险传导效应的文献还凤毛麟角。
三、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预警20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每一次危机国的金融危机爆发都是由于各种风险因素不断集聚、膨胀直至最后危机突然爆发的征兆。
构建一套相应的指标体系将危机征兆予以量化,不仅可以对一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程度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判断,也能够对潜在的金融危机起到预警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风险预警体系己包含金融风险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分级预警机制、动态的风险预警模型、金融部门评估规划以及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等,但还缺乏涵盖微观金融机构、中观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多层次风险预警系统,因而不能支持对金融风险状况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估。
[17]孙立行(2012)从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分析入手,构建了一套由宏观经济风险指标、金融市场风险指标、银行经营风险指标以及金融开放风险指标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金融风险预警综合指标体系。
[18]陈峰,(2005)依据长期趋势理论以及置信度理论构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模型;[19](唐根年等,2010)采用突变模型对我国35个城市房地产市场风险进行了比较和预警研究,建立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金融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齐锡晶,2010) 。
可以看出,国内对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置与验证研究基本上是以统计学方法为主,研究成果已经相对成熟。
但在预警模型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却存在很大不足。
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仅有完整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因为,触发金融危机的偶发因素或“小概率事件”是无法利用模型准确预测的,因而不能过于强调对模型和数据的精巧要求,仅仅依赖量化的风险预警指标来监管金融风险,而忽略了数据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在逻辑以及难以模型化的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