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课文分段解析
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花的学校》知识点汇总二(1)

花的学校
四、近义词
轰响一一轰鸣湿润一一潮湿碰触一一碰撞
急急忙忙匆匆忙忙
五、同义词
湿润一一干燥狂喜一一沉痛
急急忙忙一一从从容容
六、课文主旨
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运用拟人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像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 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七、段落大意概括
第一部分(1-2):写阵雨落下,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3-4):写想象中花的学校上课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5-9):放假时,花孩子们冲出学校,回到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花的学校课文分段解析

花的学校课文分段解析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 huānɡ)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dí)。
六月,忽然天上雷云轰响,阵雨骤然落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走到竹林,吹起口笛。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于是,鲜花遍地开放,好像在绿色的草地上跳舞、狂欢。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花在雨中快乐生长的样子。
一个“跑”字说明有了雨水的滋润,花长得快。
动词的准确运用,为文章增添了活力。
“跳舞”一词则写出了已经开放的花的喜悦心情。
3、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诗人想象花朵是地下学校里学习的学生,充满了童真童趣、天真、可爱。
4、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作者用修辞方法写出了花朵也要遵守地下学校的校规,诗人偶然看到墙角里开出的零星小花想象着可能是花朵违反校规而被罚站墙角的呢!花儿和我们学生一样有着丰富的生活。
5、雨一来,他们便[biàn]放假[jià]了。
6、树枝在林中互(hù)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sù) 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shɑnɡ),冲了出来。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绿叶、雷云都在热切地呼唤,那花孩子还在等什么呢?唯有“狂欢”。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出校门,争奇斗艳,尽情狂欢。
7、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sǔ)住的地方。
8、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天空是那样的辽阔,他们可以在天空中放飞自我,没有拘束,所以你看他们都急着要到那儿去呢?(反映了作者希望拥有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愿望)9、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花的学校课文教材解析

花的学校课文教材解析
1课文原文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2分段解析
第一部分(1-2):写六月雷响,阵雨落下,,风吹口笛,无数的花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3-5):写大胆猜想花在学校里关着门做功课,并想象,如果花想在放学前出来游戏会被老师罚站的。
雨一来,花儿们就
放假了。
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花是那样的活泼调皮和富有灵性、惟妙惟肖。
第三部分(5-9):放假时,花孩子们冲出学校,回到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泰戈尔《花的学校》赏析(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泰戈尔《花的学校》赏析(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泰戈尔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的跳着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籁籁地着,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的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样。
赏析一:《花的学校》出自泰戈尔的《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当时,风华正茂的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
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
温馨的家庭,锦绣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
诗集问世之后,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
正是沿着儿童这纯净善良的心灵轨迹,使读者的灵魂受到洗礼,得到人性真善美的升华。
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
在《花的学校》里不难看出泰戈尔对当时的教育现象不满,于是1901年,泰戈尔为改造社会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教育实验。
他击破的想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
诗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致力讴歌的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童真。
他以天才之笔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描绘了孩子对自由的渴望,这是诗人对世界儿童文学的一大奉献!“花”--可以延伸为花儿、花朵,是娇嫩的、美丽的象征,有如孩子般的纯洁,所以我们时常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一、教材解析这是一篇散文诗,兼有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但又没有分行和押韵。
课文以”花的学校”为题,花是娇嫩的、美丽的象征,有如孩子般纯洁,他们在”地下的学校”,就像泥土里即将破土的苗,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全文共9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
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赋予”雷云”“东风”“花朵”等人的行为。
比如,运用”走过”“吹着”,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原野的动态;描写花朵时,运用一连串动词,把花想象成”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共赴一场花的宴会;同时,花儿也有学校,他们会”关了门做功课”,也会”放假”,花儿生长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花孩子;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中,”急急忙忙”“扬起双臂”这些描写,表现了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对家庭的眷恋。
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情感。
”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第八自然段的两个疑问句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则把孩子和母亲的感情表达得质朴而强烈。
教学目标1.认识“荒、笛”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13个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教学建议教学本课时,可以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情景;再充分朗读课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人境朗读,读懂课文,体会把花当作人来写的好处;最后结合课后第三题的提示,运用积累的词句,在情境中仿写句子。
花的学校课文分段解析

花的学校课文分段解析【分段赏析】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段解:写雷雨来临时自然界的景象。
“湿润”一词概括了东风的特点。
“吹着口笛”给人一种轻松、欢快的感觉。
东风“走过原野、吹着口笛”这样拟人化的描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大自然雷雨交加的画卷。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作者笔下,花儿是“跑出来的,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读到这里,我们的脑海便会展现这样一副流动的画面: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是怎样的情景?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玩得真开心!“跳舞、狂欢”写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在孩子们眼里是那么活泼、开朗。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作者想想阵雨降落时,花儿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3.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段解:写“我”想象花儿没有开放时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这是作者大胆的想象——花儿也有学校!花儿也有可爱的小伙伴!“在孩子眼里,花儿是和他们一样上学读书的。
”生活中的孩子有太多的压力,家庭、学校、自身,完全已经泯灭了他们该有的童真,多么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4.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孩子把花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是孩子猜想的,花儿会被“罚站壁角”,这是设想花和孩子有一样的生活。
孩子们讨厌没有自由、毫无乐趣的“地下学校”,讨厌站墙角。
虽然孩子们想出去玩耍,却怕被罚站墙角,所以只好关了门做功课。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作者想象花儿在地下的学校里关门做功课的情形。
5.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花孩子们渴望着下雨,因为下雨了,他们就可以放假,跑出来玩耍,雨给他们带来的是一个迷人的假期。
泰戈尔《花的学校》赏析两则(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泰戈尔《花的学校》赏析两则(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泰戈尔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的跳着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籁籁地着,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的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样。
-------------------------------情景交融耐人寻味——泰戈尔《花的学校》赏析走近泰戈尔,就像走进一个绚丽斑斓的世界,我们不仅被他卓越的才华,深邃的思想,浓烈的爱国情怀折服,更被他用智慧和爱凝成的奉献给全人类的许多诗集深深吸引。
《新月集》便是他送给大地一份特殊的礼物。
诗人用成人的心理揣摩着孩童的志趣,以朴素的笔调,明快的语言,清新的意境,刻画出一幅幅孩提时代欢乐的生活图景。
品读《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花的学校》,我们心中不由自主会升华起对稚嫩童心的呵护和妈妈温柔静谧臂弯的怀念。
《花的学校》这首散文诗一共四节,诗一开头就把我们带到大自然的怀抱,在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六月,许许多多的花儿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跳着欢快的舞蹈。
读到这里,我们的脑海便会展现这样一副流动的画面: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这不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天使吗?我们也不禁会问:他们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并不“美好”的天气里如此快乐,如此尽兴。
继续读下去,我们豁然开朗,原来,是花儿们放假了,他们不用做功课了,他们可以嬉戏玩耍了,他们自由了。
花的学校课文分析

幼儿园2023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尊敬的各位家长: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在即,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望各位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一、放假时间:我园根据放假通知,将幼儿园2023年清明节假期安排如下:4月5日(星期三)放假一天4月6日(星期四)正常入园二、清明习俗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1.扫墓祭祖: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
2.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3.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
4.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三、温馨提示及注意事项(一)安全教育1、带孩子外出时,切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时刻关注孩子,教育幼儿外出时一定紧跟家长,以免走失。
2、春季天气多变,外出时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开降雨高峰;告诉孩子在雷雨天时,尽量不要在户外活动;天气逐渐转热,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时刻牢记防溺水“六不准”,叮嘱孩子不能到河边、池塘边玩耍,更不能私自下水游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的学校课文分段解析
概括: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雨后的花拟人化,通过对他们在地下学校上课、下课放假回家的描述,表现了花和儿童的活泼可爱以及对家、对妈妈的爱。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写阵雨落下,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3-4):写想象中花的学校上课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5-9):放假时,花孩子们冲出学校,回到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课文主题
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运用拟人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像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朗读指导
《花的学校》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写的一篇散文诗。
它的特点是具
有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但是又没有分行和押韵。
然而形式的不同,并不影响诗歌带给我们的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对《花的学校》一文,我是非常喜爱的,我反复认真地读了这首诗,根据课后要求,我也背了这首诗,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想到孩子们在背诵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什么地方要给予帮助。
我想读好就能更快的背诵课文了。
朗读时“趣”字激发:文中想象丰富赋予“雷云,东风,花朵”人的行为,运用“走过,吹着口笛,跑出来”,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原野的动态和花朵们赶赴宴会的生动。
朗读时,学生借助事物的变化,也在语调上加以变化,三年级的学生朗读时充满童真童趣,更富于课文的灵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