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雷达原理课后作业 (1)

合集下载

雷达原理作业1 2 3 4-2016

雷达原理作业1 2 3 4-2016
r 2 + A2 rA = Pd ∫ = pd (r )dr ∫ 2 exp − I 0 dr VT VT σ 2σ 2 σ 2
∞ ∞Leabharlann r= ∞) Pfa P(VT ≤ r ≤=
VT 2 r2 − = dr exp exp − 2 2 ∫VT σ 2 2σ 2σ
14、在锥扫跟踪雷达中,若扫描速度为 20 转/分,对下图所示的 A、B、C 三个 位置的目标,分别画出接收机的输出视频脉冲序列,并在各图中标明视频序列 最大值出现的时刻,并指出三个目标中,哪个调制深度最大,哪个调制深度最 小?
Y
B 0
A(1,0)
X(t=0)
C(-1,-1)
波束中心轨迹
ANS: 距离等信号轴(圆心)越远调制深度越大 最大值时刻分别是 0、π、5π/4
ANS:
发射机:产生特定的发射信号 收发开关:隔离发射和接收支路 天线:发射/接受电磁波、方向性天线扫描 接收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 信号处理机:消除不必要的信号及干扰,通过或加强由目标产生的回波信号 显示器:可以直接显示由雷达接收机输出的原始视频,还可以显示经过处理的信息 OR? 终端设备:
10、推导雷达方程,用 dB 表示。 ANS: Pt S1′ = 距离R处任一点处的雷达发射信号功率密度: 4π R 2 PG t t 考虑到天线定向增益Gt: S1 = 4π R 2 目标接收到的功率: σ S1 PG σ S1 σ 以目标为圆心,雷达处散射的功率密度: = = ⋅ t 2 S2 2 2 4π R 4π R 4π R PG 雷达收到功率: = t t Arσ Pr A = r S2 (4π ) 2 R 4 接收功率Pr 为接收机最小检测功率Simin,所以,最大测量距离: R

雷达系统课后习题和答案

雷达系统课后习题和答案

雷达系统课后习题和答案雷达原理习题集第一章1-1.已知脉冲雷达中心频率=3000MHz,回波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的延迟时间为1000μs,回波信号的频率为3000.01MHz,目标运动方向与目标所在方向的夹角60°,求目标距离、径向速度与线速度。

1-2.已知某雷达对σ= 的大型歼击机最大探测距离为100Km,a)如果该机采用隐身技术,使σ减小到,此时的最大探测距离为多少?b)在a)条件下,如果雷达仍然要保持100Km最大探测距离,并将发射功率提高到10倍,则接收机灵敏度还将提高到多少?1-3. 画出p5图1.5中同步器、调制器、发射机高放、接收机高放和混频、中放输出信号的基本波形和时间关系。

第二章2-1. 某雷达发射机峰值功率为800KW,矩形脉冲宽度为3μs,脉冲重复频率为1000Hz,求该发射机的平均功率和工作比2-2. 在什么情况下选用主振放大式发射机?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单级振荡式发射机?2-3. 用带宽为10Hz的测试设备测得某发射机在距主频1KHz处的分布型寄生输出功率为10μW,信号功率为100mW,求该发射机在距主频1KHz处的频谱纯度。

2-4. 阐述p44图2.18中和p47图2.23中、的作用,在p45图2.21中若去掉后还能否正常工作?2-5. 某刚性开关调制器如图,试画出储能元件C的充放电电路和①~⑤点的时间波形2-6. 某人工长线如图,开关接通前已充电压10V,试画出该人工长线放电时(开关接通)在负载上产生的近似波形,求出其脉冲宽度L=25μh,C=100pF,=500Ω2.7. 某软性开关调制器如图,已知重复频率为2000Hz,C=1000pF,脉冲变压器匝数比为1:2,磁控管等效电阻=670Ω,试画出充放电等效电路和①~⑤点的时间波形。

若重复频率改为1000Hz,电路可做哪些修改?2.8.某放大链末级速调管采用调制阳极脉冲调制器,已知=120KV,Eg=70V,=100pF,充放电电流I=80A,试画出a,b,c三点的电压波形及电容的充电电流波形与时间关系图。

兰州大学《雷达气象学》20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兰州大学《雷达气象学》20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兰州大学《雷达气象学》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1. 径向速度图,径向速度带收敛于显示区中心,曲线形状呈S或反S型,表明___。

A. 风向不变B. 风速不变C. 风向变化D. 风速变化正确答案:B2.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出现近似椭圆的牛眼,零径向速度线为直线,且经过原点,则表示___。

兰州大学好专业A. 风向不变,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 风向不变,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 风向不变,风速随高度增加先增后减D. 风向不变,风速随高度增加先减后增正确答案:C3. 下列哪种折射情况又被称为大气波导传播,___。

A. 临界折射B. 标准大气折射C. 负折射D. 超折射正确答案:D《雷达气象学》15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在水汽图上,与急流相关的边界有___。

A. 高空槽边界B. 直边界C. 气旋性弯曲边界D. 凹边界正确答案:ABCD2. 中纬度高空急流云系的主要类型包括___。

A. 盾状卷云区B. 波动形云系C. 急流卷云线D. 横向波动云系正确答案:ABCD3. 雷达探测能力受到下列哪些因子的影响,___。

A. 雷达参数B. 衰减C. 降水云性质D. 雷达站四周的建筑物山脉正确答案:ABCD4. 雷达回波功率与下列那些因子成正比,___。

A. 脉冲宽度B. 脉冲长度C. 雷达波长D. 脉冲重复频率正确答案:AB5. 多单体风暴常伴有的天气现象有___。

A. 局地暴雨B. 冰雹C. 强地面风D. 龙卷正确答案:BCD《雷达气象学》15秋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 12 道试题,共 60 分。

)1. 超级单体风暴中的上升气流速度远小于多单体风暴。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超级单体风暴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强雷暴,是多单体风暴中存在充分的风垂直切变和对流不稳定转变成的强对流单体。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气体分子对雷达波的衰减主要是由于散射引起的,吸收可以忽略。

雷达原理作业1 2 3 4-2016

雷达原理作业1 2 3 4-2016
目标方向 接收机 法线方向 接收机
法线方向 接收机 目标方向 接收机 接收机
基本原理:利用多个天线所接收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测角。 优点:无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模糊且测角精度高 13. 对三角波形调频连续波雷达,若其最大频偏Δf m =30MHz,三角波形的周期为 0.5 ms,若测得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的平均差频为 6 MHz。 1)画出该三角波形调频连续波的频率和时间的关系; 2) 求目标的距离; 3) 求该雷达的最大不模糊距离和距离分辨力。 ANS: t=f b*T m /4*Δf m 3750m 75km 2.5m
《雷达原理》作业,No.4 递交日期:2016.4.20
1. 对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回波,分别通过相位检波器 后,输出信号的主要区别是固定目标输出为等幅脉冲串,运动目标输出为受 到多普勒频率调制的脉冲串,回波脉冲在距离显示器上的主要区别是固定目 标输出无“频闪”现象,运动目标输出有“频闪”现象。 2、雷达动目标显示系统的作用是显示运动目标、抑制固定目标,常用的实现动 目标显示的方法是对消法、频谱抑制法。 3、雷达的盲速效应是指目标虽有一定的径向速度V r ,但其回波信号经过相位检 波器后,输出为一串等幅脉冲,表现为固定目标的特征,出现盲速的条件是 f d =kf r ,要提高第一等效盲速,采取的措施有 降低脉冲重复频率 , 频闪效 应是指脉冲工作状态时, 相位检波器后输出端回波脉冲串的包络调制频率F d 与 目标运动的径向速度V r 不再保持正比关系,出现频闪的条件是 f d <=f r /2 。 4、 对于PRF为 1KHz、波长 3cm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它的第一盲速为( 15 )米/ 秒,当目标速度大于( 7.5 )米/秒时,会出现频闪效应。为了消除盲速现象, 可以采用( 参差重复频率 )。 5. MTI滤波器的凹口宽度应该( 与杂波相当,对准杂波中心 ),通带内的频响 要求( 尽量平坦 )。 6. 在 MTD 中,如果采用 N=256 的滤波器组,PRF 为 1KHz,则能检测运动目标的 分辨率是( 力提高了( )倍。 );与 MTI 系统相比,其信噪比提高了( )倍,分辨

雷达原理与对抗技术习题答案

雷达原理与对抗技术习题答案

第一章1、雷达的基本概念:雷达概念(Radar),雷达的任务是什么,从雷达回波中可以提取目标的哪些有用信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这些信息答: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电磁波和接收回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测定目标信息的设备。

任务:早期任务为测距和探测,现代任务为获取距离、角度、速度、形状、表面信息特性等。

回波的有用信息:距离、空间角度、目标位置变化、目标尺寸形状、目标形状对称性、表面粗糙度及介电特性。

获取方式:由雷达发射机发射电磁波,再通过接收机接收回波,提取有用信息。

2、目标距离的测量:测量原理、距离测量分辨率、最大不模糊距离 答:原理:R=Ctr/2距离分辨力:指同一方向上两个目标间最小可区别的距离 Rmax=…3、目标角度的测量:方位分辨率取决于哪些因素答:雷达性能和调整情况的好坏、目标的性质、传播条件、数据录取的性能 4、雷达的基本组成:哪几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天线:辐射能量和接收回波发射机:产生辐射所需强度的脉冲功率 接收机:把微弱的回波信号放大回收信号处理机: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及干扰,而通过加强由目标产生的回波信号 终端设备:显示雷达接收机输出的原始视频,以及处理过的信息 习题:1-1. 已知脉冲雷达中心频率f0=3000MHz ,回波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的延迟时间为1000μs ,回波信号的频率为3000.01 MHz ,目标运动方向与目标所在方向的夹角60°,求目标距离、径向速度与线速度。

685100010310 1.510()15022cR m kmτ-⨯⨯⨯===⨯=m 1.010310398=⨯⨯=λKHzMHz f d 10300001.3000=-=s m f V d r /5001021.024=⨯==λsm V /100060cos 500=︒=波长:目标距离:1-2.已知某雷达对σ=5m2 的大型歼击机最大探测距离为100Km,1-3.a)如果该机采用隐身技术,使σ减小到0.1m2,此时的最大探测距离为多少?1-4.b)在a)条件下,如果雷达仍然要保持100Km 最大探测距离,并将发射功率提高到10 倍,则接收机灵敏度还将提高到多少?1-5.KmKmR6.3751.010041max=⎪⎭⎫⎝⎛⨯=dBkSkSii72.051,511.010minmin-===∴⨯=⨯b)a)第二章:1、雷达发射机的任务答:产生大功率特定调制的射频信号2、雷达发射机的主要质量指标答:工作频率和瞬时带宽、输出功率、信号形式和脉冲波形、信号的稳定度和频谱纯度、发射机的效率3、雷达发射机的分类单级震荡式、主振放大式4、单级震荡式和主振放大式发射机产生信号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答:单级震荡式原理:大功率电磁震荡产生与调制同时完成,以大功率射频振荡器做末级优点:结构简单、经济、轻便、高效缺点:频率稳定性差,难以形成复杂波形,相继射频脉冲不相参主振放大式原理:先产生小功率震荡,再分多级进行调制放大,大功率射频功率放大器做末级优点:频率稳定度高,产生相参信号,适用于频率捷变雷达,可形成复杂调制波形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笨重是非题:1、雷达发射机产生的射频脉冲功率大,频率非常高。

雷达原理作业1-2013(1)

雷达原理作业1-2013(1)
《雷达原理》作业,#1,2013 作业递交日期: 2013.9.25 任课教师:赵志钦
1、 雷达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达所测量的目标的 主要参数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达所面临的四大威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常规脉冲雷达,其距离分辨力由 决定。 4、雷达测距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角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速的 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脉冲雷达而言,其距离分辨 力由 决定。 5、在雷达工作波长一定的情况下,要提高角分辨力,必须__________________。 6、常用的雷达波束形状包括 和 。 7、已知某雷达为 X 波段,天线尺寸为 0.6 m(方位向)×0.5 m(俯仰向),设 k=1.3,求雷达方位和仰角分辨力,求天线的增益(用 dB 表示)
8、雷达主要由哪几部分所组成?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9、 已知某相参体制脉冲雷达参数为: 波长 λ= 3.3 cm, 发射机功率 Pt = 20 kw, 收 发天线增益均为 G=45 dB, Bn = 50 MHz, Fn = 5 dB, L= 6 dB. 系统要求的检测 概率为 95%,虚警概率为 10-8 。 1)求 目标 σ=0.3 m2 时,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 2)其他条件和要求不变时,若积累 50 个脉冲后进行目标检测, (假设积累效率 为 90%),发射功率可降至多少?此时的接收机灵敏度要求是多少?

雷达原理讲义及模拟题参考答案

雷达原理讲义及模拟题参考答案

§1.3 雷达的工作频率
无论发射波的频率如何, 只要是通过辐射电磁能量和利用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 以便 对目标探测和定位,都属于雷达系统的工作范畴。 常用的雷达频率:220~35000MHz(220MHz~35GHz) ,实际上各类雷达工作的频率在两 头都超出了上述范围(激光,红外雷达,广播) 大多数工作在 200MHz~10GHz 1m—300MHz;1 分米—3000MHz=3GHz;1cm—30GHz;1mm—300GHz 频段名称 UIIF 波段 L 波段 S 波段 C 波段 X 波段 Ku 波段 K 波段 Ka 波段 mm 波段 频率 300~1000MHz 1000~2000MHz 2000~4000MHz 4000~8000MHz 8000~12000MHz 12.0~18GHz 18~27GHz 27~40GHz 40~300GHz 国际电信联盟分配的雷达频段 420~450MHz 890~940MHz 1215~1400MHz 2300~2500MHz 2700~3700MHz 5250~5925MHz 8500~10680MHz 13.4~14GHz 15.7~17.7GHz 24.05~24.25GHz 33.4~36GHz
§1.4 雷达的应用和发展
§1.4.1 应用
按应用平台:太空,空中,地面,海上(空基,地基,海基) 作用:探测,定位,跟踪 军用:预警雷达(超远程雷达) ,洲际导弹,洲际轰炸机;搜索和警戒雷达,飞机;引 导指挥雷达(监视雷达) (预警飞机) ,引导歼击机;火控雷达,火炮;制导雷达,导弹;战 场监视雷达,坦克,车辆,人员;机载雷达(截击,护尾,导航(可民用) ,火控) ;无线电 测高仪;雷达引信。 民用:气象雷达,航行管制(空中交通雷达) ,宇宙航行中用雷达,遥感,另有飞机导 航,航道探测,公路测速 按雷达信号形式分: 脉冲,连续波,脉冲压缩(LPM/相位编码) 脉冲多普勒,噪声雷达,频率捷变雷达等 按角度跟踪分:单脉冲,圆锥扫描雷达,隐蔽锥扫雷达等 按测量目标的参量分:测高,两坐标,三坐标,测速,目标认别等 按信号处理方式分:分集雷达(频率分集,极化分集等等) ,相参,非相参积累雷达, 动目标显示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 按天线扫描方法分:机械扫描,相控阵,频扫等

大学_《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_1

大学_《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_1

《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内容提要第1章雷达对抗概述1.1 雷达对抗的基本概念及含义1.1.1 雷达对抗的含义及重要性1.1.2 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特点1.1.3 雷达对抗与电子战1.2 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1.2.1 现代雷达对抗信号环境的特点1.2.2 信号环境在雷达对抗设备中的描述和参数1.3 雷达侦察概述1.3.1 雷达侦察的任务与分类1.3.2 雷达侦察的技术特点1.3.3 雷达侦察设备的基本组成1.4 雷达干扰概述1.4.1 雷达干扰技术的分类1.4.2 雷达干扰设备的基本组成习题一参考文献第2章雷达信号频率的测量2.1 概述2.1.1 雷达信号频率测量的重要性2.1.2 测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2.1.3 现代测频技术分类2.2 频率搜索接收机2.2.1 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2.2.2 射频调谐晶体视频接收机2.2.3 频率搜索形式2.2.4 频率搜索速度的选择2.3 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2.3.1 微波鉴相器2.3.2 极性量化器的基本工原理2.3.3 多路鉴相器的并行运用2.3.4 对同时到达信号的分析与检测2.3.5 测频误差分析2.3.6 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2.4 信道化接收机2.4.1 基本工作原理2.4.2 信道化接收机存在的问题2.4.3 信道化接收机的特点和应用 2.5 压缩接收机2.5.1 Chirp变换原理2.5.2 表声波压缩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2.5.3 压缩接收机的参数2.6 声光接收机2.6.1 声光调制器2.6.2 空域傅立叶变换原理2.6.3 声光接收机的工作原理2.6.4 声光接收机的主要特点习题二参考文献 ?第3章雷达的方向测量和定位3.1 概述3.1.1 测向的目的3.1.2 测向的方法3.1.3 测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3.2 振幅法测向3.2.1 波束搜索法测向技术3.2.2 全向振幅单脉冲测向技术3.2.3 多波束测向技术3.3 相位法测向3.3.1 数字式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3.3.2 线性相位多模圆阵测向技术3.4 对雷达的定位3.4.1 单点定位3.4.2 多点定位习题三参考文献 ?第4章雷达侦察的信号处理4.1 概述4.1.1 信号处理的任务和主要技术要求 4.1.2 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作原理 4.2 对雷达信号时域参数的'测量4.2.1 tTOA的测量4.2.2 PW的测量4.2.3?AP的测量4.3 雷达侦察信号的预处理4.3.1 对已知雷达信号的预处理4.3.2 对未知信号的预处理4.4 对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4.1 对已知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4.2 对未知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5 数字接收机和数字信号处理4.5.1 数字接收机4.5.2 数字测频4.5.3 数字测向4.5.4 信号脉内调制的分析习题四参考文献 ?第5章雷达侦察作用距离与截获概率5.1 侦察系统的灵敏度5.1.1 切线信号灵敏度PTSS和工作灵敏度POPS的定义 5.1.2 切线信号灵敏度PTSS的分析计算5.1.3 工作灵敏度的换算5.2 侦察作用距离5.2.1 简化侦察方程5.2.2 修正侦察方程5.2.3 侦察的直视距离5.2.4 侦察作用距离Rr对雷达作用距离Ra的优势 5.2.5 对雷达旁瓣信号的侦察5.3 侦察截获概率与截获时间5.3.1 前端的截获概率和截获时间5.3.2 系统截获概率和截获时间习题五参考文献第6章遮盖性干扰6.1 概述6.1.1 遮盖性干扰的作用和分类6.1.2 遮盖性干扰的效果度量6.1.3 最佳遮盖干扰波形6.2 射频噪声干扰6.2.1 射频噪声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6.2.2 射频噪声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6.3 噪声调幅干扰6.3.1 噪声调幅干扰的统计特性6.3.2 噪声调幅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 6.3.3 噪声调幅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 6.4 噪声调频干扰6.4.1 噪声调频干扰的统计特性6.4.2 噪声调频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 6.4.3 噪声调频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 6.5 噪声调相干扰6.5.1 噪声调相干扰的统计特性6.5.2 影响噪声调相干扰信号效果的因素 6.6 脉冲干扰习题六参考文献第7章欺骗性干扰7.1 概述7.1.1 欺骗性干扰的作用7.1.2 欺骗性干扰的分类7.1.3 欺骗性干扰的效果度量7.2 对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7.2.1 雷达对目标距离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2.2 对脉冲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7.2.3 对连续波调频测距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 7.3 对雷达角度信息的欺骗7.3.1 雷达对目标角度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3.2 对圆锥扫描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3.3 对线性扫描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3.4 对单脉冲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4 对雷达速度信息的欺骗7.4.1 雷达对目标速度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4.2 对测速跟踪系统的干扰7.5 对跟踪雷达AGC电路的干扰7.5.1 跟踪雷达AGC电路7.5.2 对AGC控制系统的干扰习题七参考文献第8章干扰机构成及干扰能量计算8.1 干扰机的基本组成和主要性能要求8.1.1 干扰机的基本组成8.1.2 干扰机的主要性能要求8.2 干扰机的有效干扰空间8.2.1 干扰方程8.2.2 干扰机的时间计算8.3 干扰机的收发隔离和效果监视8.3.1 收发隔离8.3.2 效果监视8.4 射频信号存储技术8.4.1 模拟储频技术(ARFM)8.4.2 数字储频技术(DRFM)8.5 载频移频技术8.5.1 由行波管移相放大器构成的载频移频电路 8.5.2 由固态移相器构成的载频移频电路习题八参考文献第9章对雷达的无源对抗技术9.1 箔条干扰9.1.1 箔条干扰的一般特性9.1.2 箔条的有效反射面积9.1.3 箔条的频率响应9.1.4 箔条干扰的极化特性9.1.5 箔条回波信号的频谱9.1.6 箔条的战术应用9.2 反射器9.2.1 角反射器9.2.2 龙伯透镜反射器9.3 假目标和雷达诱饵9.3.1 带有发动机的假目标9.3.2 火箭式雷达诱饵9.3.3 投掷式雷达诱饵9.3.4 拖曳式雷达诱饵9.4 隐身技术习题九参考文献《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目录该书系统介绍了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组成,应用的主要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雷达原理课程作业
2015年春季第2周(3月13日)作业
1.简述雷达系统为什么能够探测并定位远程运动目标。

2.简述雷达系统是如何探测并定位远程运动目标的。

3.某单基地雷达发射矩形脉冲信号,工作频率为f0,发射脉冲前沿的初相为ϕ0,有1个目标位于
距离r处,请给出目标接收脉冲前沿的初相表达式(须有必要的推导过程)
4.请画出雷达发射脉冲串的射频信号波形示意图,并标明必要的雷达信号参数(如脉冲时宽等)。

5.cos(2πf0t +ϕ0)与cos(2πf0t +12πf d t +ϕ1)是否是相参信号?其中f d、ϕ0与ϕ1都是未知常数。

6.某目标雷达回波信号的信噪比SNR=71,请换算成dB值并给出笔算过程。

7.有人说“雷达系统是一种通信系统。

”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并请给出2条以上理由。

8.解调后的雷达基带信号波形为什么可以用复数表示。

请画出IQ正交解调的原理框图。

9.请列举至少2项可能影响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相位信息的实际因素。

10.为什么现代多功能雷达大都采用主振放大式发射机?举例说明何时可采用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2015年春季第3周(3月20日)作业
1.雷达信号带宽为B,请从有利于目标检测的角度简述雷达接收机带宽应如何选取。

2.简述噪声系数的定义。

雷达接收机噪声系数的下限是多少dB?
3.简述接收机噪声带宽与接收机动态范围的定义。

4.某雷达固定在某地进行一整年的性能测试,一年内雷达架设地点、架设方式、软硬件等自身条
件没有发生任何变动,农舍及其与雷达之间的
周边地貌环境也没用任何变化。

冬天时,它能
检测到对面山顶的农舍,但在夏天时,它却经
常检测不到该农舍,请解释原因。

5.某雷达发射矩形脉冲串信号,载频为f0,脉冲
宽度为τ,幅度恒定,没有频率调制和相位调
制。

请问该雷达的目标回波通过匹配滤波后,
信噪比(SNR)能够提高多少dB?
6.硬件系统完全相同的两部雷达接收机的灵敏
度是否也一定相同?请根据雷达接收机灵敏
度公式简述理由。

7.简述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窄带带通滤波器
之间的联系?已知目标信号频率f t=1.5kHz,
信号序列采样率f s=10kHz,序列长度τ=
1.6ms,所有样点幅度为1,请写出该目标信
号匹配滤波器的系数序列h(n)或其表达式。

8.请对教材第64页图3.18(参见右图)进行简
要的物理解读,即图中显示哪些规律。

9.请画出超外差式雷达接收机的原理框图,并简述其中第1级高频放大器的指标要求及其作用。

10.请列举雷达接收信号中4种可能组成成分的名称及定义,并简述相参处理对各信号成分可能产
生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