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铜管管径管壁厚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空调水管壁厚国标

空调水管壁厚国标

空调水管壁厚国标摘要:I.引言- 介绍空调水管壁厚国标II.空调水管壁厚的国家标准- 介绍国家标准对于空调水管壁厚的规定- 解释不同壁厚对于水管性能的影响III.空调水管壁厚如何选择- 介绍选择空调水管壁厚的几个因素- 解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壁厚IV.空调水管壁厚的行业标准和实践- 介绍行业标准和实践对于空调水管壁厚的应用- 解释如何根据行业标准和实践选择合适的壁厚V.总结- 总结空调水管壁厚国标的重要性和应用正文:I.引言空调水管是空调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水管的壁厚对于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空调水管壁厚的国标对于正确选择和安装空调系统至关重要。

II.空调水管壁厚的国家标准根据我国的相关标准,空调水管的壁厚应该根据水管的材质、工作压力、温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水管的壁厚越厚,承受的压力和温度就越高,但是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

因此,在选择水管壁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III.空调水管壁厚如何选择选择空调水管壁厚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水管的材质:不同的材质对于水管的壁厚要求不同,一般来说,铜管的壁厚要求比较薄,而钢管的壁厚要求比较厚。

- 水管的工作压力:水管的工作压力越高,需要的壁厚就越厚。

- 水管的温度:水管的温度越高,需要的壁厚也越厚。

在实际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合适的壁厚。

IV.空调水管壁厚的行业标准和实践在实际应用中,空调水管的壁厚还需要根据行业标准和实践进行选择。

例如,一些行业标准对于水管的壁厚有着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通常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考虑。

因此,在选择空调水管壁厚时,还需要参考行业标准和实践,选择合适的壁厚。

V.总结空调水管壁厚的国标是空调系统设计和安装的重要参考依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标准进行选择。

中空铜管规格规格要求

中空铜管规格规格要求

中空铜管规格规格要求咱来说说中空铜管的规格要求哈。

一、管径方面。

1. 大小范围。

这管径啊,小的呢,可能就几毫米,像那种特别精细的小铜管,可能就3 5毫米的外径,适合用在一些小型精密仪器里头。

大的呢,能有几十毫米,比如说有些大型空调的铜管,外径可能到20 30毫米,就像个小粗胳膊似的,能让冷媒呼呼地跑。

2. 公差。

管径的公差可得讲究。

你不能说标着10毫米的铜管,实际生产出来一会儿9.8毫米,一会儿10.2毫米的,那可不行。

一般来说,公差得控制在±0.1毫米或者更小,这样才能保证和其他部件完美配合。

就像给铜管找对象似的,大小得合适嘛。

二、管壁厚度。

1. 厚度数值。

管壁厚度也很关键。

薄的可能零点几毫米,比如0.5 1毫米的,这种薄壁铜管在重量上比较有优势,适合对重量要求比较高的地方,像一些轻便型的制冷设备。

厚的呢,能有2 3毫米,这种厚壁铜管就比较结实,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就像给铜管穿上了厚厚的铠甲,适合那些高压环境下的管道系统。

2. 均匀性。

这管壁的厚度得均匀啊,不能这边厚那边薄的。

要是不均匀,就像一个人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走起路来肯定不稳。

在铜管上就是容易出现薄弱环节,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就从薄的地方出问题,比如说破裂啥的。

三、长度要求。

1. 标准长度。

一般有标准的长度规格。

常见的可能是1米、2米、3米这样的。

就像卖面条似的,有不同的长度规格供你选择。

1米的铜管可能适合一些小修补或者小型设备的组装,而3米的可能更适合大型工程,这样可以减少连接的次数,降低泄漏风险。

2. 定制长度。

有时候也需要定制长度。

比如说你有个特殊的项目,需要一根5.5米长的铜管,那厂家就得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不过定制长度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费用,就像你定制一件衣服,肯定要比买现成的贵一点啦。

四、中空部分的规格。

1. 中空直径。

中空铜管嘛,中间空的部分也有要求。

这个中空直径也是有大有小。

小的可能1 2毫米,大的能有10毫米左右。

如果中空直径小,可能里面流动的物质(比如冷媒)的流量就相对小一些,但是压力可能比较容易控制;中空直径大呢,流量大,不过对管壁的强度要求可能更高。

空调工程材料要求

空调工程材料要求

日立空调工程材料要求
1.冷媒配管
(1)铜管壁厚、材质
使用不同制冷剂时的最小铜管壁厚如下表:
说明:1.冷媒管采用空调用去磷无缝紫铜管、拉制,并应符合国标GB/T1527-1997。

2.铜管各管段管径见设计图纸。

3.采购铜管时管道两端必须封口,并防止在运输中磕碰受损。

(2)冷媒配管保温要求
冷媒管采用难燃B1级橡塑发泡保温筒保温,其导热系数在平均温度为0℃时不大于0.035W/(m.K)。

室内管道保温厚度:
d≤φ12.7时,δ=15mm;
d≥φ15.88,δ=20mm。

室外冷媒管道保温厚度增加10mm,材料选用防晒、防风化、不龟裂的材料。

否则,室外管道应该采用金属保护壳进行保护,防止外力或人为的破坏。

(3)冷媒管道支、吊、托架之间的最小间距表
2.冷凝水管
(1)冷凝水管采用给水UPVC塑料管,专用胶粘结。

(2)冷凝水坡度应在1%以上,干管坡度不得小于0.3%,且不得出现倒坡。

(3)冷凝水管应采用10mm厚的难燃B1级橡塑保温材料保温。

3.风系统
空调风管可采用复合风管或镀锌钢板制作。

当采用镀锌钢板时,保温材料使用橡塑保温板,保温厚度25mm。

3.控制线
(1)控制线全部采用屏蔽双绞线,无极性。

(2)控制线总长度<500m时,单根导线最小截面积为0.75mm2;
当控制线总长度大于500m小于1000m时,单根导线最小截面积为1.0mm2或以上。

(3)控制线必须穿套管安装,并单独敷设,禁止将控制线和冷媒管、电源线等捆扎在一起,当电源线与控制线平行走时,应保持在300mm以上的距离以防干扰。

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

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

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啊!就好像是人体的血管一样,铜管承担着让整个空调系统顺畅运行的关键任务呢!你想想看,要是铜管的配置参数不合理,那会出现啥情况?就好比一辆汽车,发动机再好,要是油路不顺畅,那也跑不起来呀!多联机系统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同的多联机系统,对于铜管的管径、壁厚等参数要求可都不一样呢!这得根据具体的制冷量、制热量、管长等好多因素来综合考虑。

管径太小了,制冷剂流动不畅,制冷制热效果就大打折扣;管径太大了,又会造成浪费,增加成本。

这就像是给人穿衣服,得合身才行,大了小了都不舒服。

壁厚也很关键啊!太薄了容易破损,一旦出现泄漏,那可就麻烦大了;太厚了呢,又增加重量和成本。

这就像是建房子,墙壁太薄不结实,太厚又浪费材料。

还有管长,这也是个重要参数。

管长太长,压力损失就大,系统效率降低;管长太短,可能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这就像是跑步比赛,距离太短发挥不出实力,距离太长又可能累垮了。

那怎么确定合适的铜管配置参数呢?这可得靠专业知识和经验啦!工程师们会根据各种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反复测试,就像大厨精心调配一道美味佳肴一样,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他们会考虑到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房间的大小、朝向,用户的需求等等诸多因素。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啊!而且,在安装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要求来操作。

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就好像搭积木,一块没放好,整个就可能垮掉。

总之,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是个非常细致、非常关键的工作。

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它关系到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

我们要像对待宝贝一样精心呵护它,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更加美好!这就是我对多联机铜管配置参数的看法,难道不是这样吗?。

空调铜管壁厚设计选择

空调铜管壁厚设计选择

空调铜管壁厚设计选择1.参考资料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2.适用的范围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

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B8607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3.配管的类别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4.15MPa)第3种:(4.7MPa)用4.壁厚的计算公式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0.8P)]+α(mm)t:必须的壁厚(mm)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OD:标准外径(mm)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²) ,注:σa = 33 (N/㎜²)α:腐蚀厚度(mm)注:对铜管的腐蚀厚度为0(mm)。

5.设计选择示例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第一种制冷剂: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壁厚t= [(P*OD)/(2σa+0.8P)]+α(mm)=(3.45×19.05)/(2×33+0.8×3.45)+0=0.9558mm取整,t=1.0mm。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19.05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0.08mm,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0.08mm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0.92mm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3.45MPa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

冷媒铜管规格

冷媒铜管规格

冷媒铜管规格冷媒铜管规格是指冷媒在空调、制冷设备及其他制冷系统中传输的管道的规格。

冷媒铜管规格通常包括管道直径、壁厚、管长等多个参数。

这些规格的选择对于冷媒传输的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冷媒铜管规格及其应用。

1. 直径:冷媒铜管的直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常见的直径规格有6mm、8mm、10mm、12mm等。

直径越大,冷媒在管道中的流速越快,传输效率也越高。

因此,在冷媒流量较大的系统中,通常选择较大直径的冷媒铜管。

2. 壁厚:冷媒铜管的壁厚是指管道壁的厚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常见的壁厚规格有0.6mm、0.8mm、1.0mm等。

壁厚越大,冷媒铜管的强度越高,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

因此,在高压力、高温度的制冷系统中,通常选择较大壁厚的冷媒铜管。

3. 管长:冷媒铜管的管长通常以米(m)为单位。

根据具体的制冷系统布局和安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冷媒铜管。

在一些较长的冷媒传输距离中,需要选择较长的冷媒铜管,以确保冷媒的流通畅通。

冷媒铜管规格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系统的制冷负荷、冷媒种类、工作温度和压力、管道布局等。

不同的冷媒铜管规格适用于不同的制冷系统。

常见的冷媒铜管规格如下:1. 6mm×0.6mm冷媒铜管:适用于小型空调、冷柜等制冷设备,制冷负荷较小的系统。

2. 8mm×0.8mm冷媒铜管:适用于中型空调、冷库等制冷设备,制冷负荷适中的系统。

3. 10mm×1.0mm冷媒铜管:适用于大型空调、冷库等制冷设备,制冷负荷较大的系统。

4. 12mm×1.0mm冷媒铜管:适用于超大型空调、中央空调等制冷设备,制冷负荷非常大的系统。

除了上述常见规格外,还有其他规格的冷媒铜管可供选择,以满足不同系统的需求。

在选择冷媒铜管规格时,还需要考虑到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

例如,在高温度、高湿度的环境中,需要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的冷媒铜管。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doc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doc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1编制目的: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参考资料: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3适用的范围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

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4.15MPa)第3种:(4.7MPa)用5壁厚的计算公式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0.8P)] +α (㎜)t:必须的壁厚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OD:标准外径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σa = 33 (N/㎜2)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壁厚t= [(P×OD)/(2σa + 0.8P)] +α (㎜)=(3.45×19.05)/(2×33+0.8×3.45)+0=0.9558mm取整,t=1.0mm。

空调用铜管的标准厚度

空调用铜管的标准厚度

空调用铜管的标准厚度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空调里一个很重要的小部件——铜管,特别是它的标准厚度。

大家都知道,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重要啦,夏天能给我们带来凉爽,冬天能让我们感到温暖。

而空调里面有很多零件,其中铜管就起着关键的作用呢。

那空调用铜管的标准厚度是多少呢?这可不是随便定的哦。

一般来说,不同规格的空调用的铜管厚度会有点不一样。

常见的空调铜管厚度大概在0.5 毫米到1.2 毫米之间。

比如说,一些小功率的空调,可能用的铜管就比较薄,大概在0.5 毫米左右。

而一些大功率的空调,为了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更好地传输冷媒,就会用比较厚的铜管,可能会达到 1 毫米甚至 1.2 毫米。

为什么要有标准厚度呢?这就像我们做数学题要有标准答案一样,有了标准厚度,才能保证空调的质量和性能。

如果铜管太薄了,会怎么样呢?那就可能会不结实,容易被压坏或者破裂。

想象一下,如果空调里的铜管破了,冷媒就会漏出来,那空调可就没法正常工作啦。

而且,铜管太薄的话,还可能会影响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因为冷媒在铜管里流动的时候,如果铜管太薄,就不能很好地保持冷媒的温度和压力,这样空调的效率就会降低。

反过来,如果铜管太厚了呢?虽然会更结实,但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成本会增加呀。

铜管变厚了,价格肯定也会更贵,这样空调的价格也就上去了。

其次,铜管太厚可能会让空调变得更重,安装起来也会更麻烦。

那怎么确定铜管的标准厚度呢?这可不是随便想出来的哦,是经过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研究和实验得出来的。

他们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空调的功率、冷媒的压力、使用环境等等。

举个例子吧,假如我们在一个很炎热的地方使用空调,那里的温度很高,空调需要长时间运行,这时候就需要用比较厚的铜管,才能保证空调的可靠性。

而如果是在一个比较凉爽的地方,空调使用的时间不长,那么用稍微薄一点的铜管也可以。

不同品牌的空调可能也会有一些差异。

一些大品牌的空调,为了保证质量,可能会用稍微厚一点的铜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海尔
1编制目的:
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
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
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
3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

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
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4.15MPa)
第3种:(4.7MPa)用
5壁厚的计算公式
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0.8P)] +α (㎜)
t:必须的壁厚 (㎜)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
OD:标准外径 (㎜)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
*σa = 33 (N/㎜2)
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
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0.8P)] +α (㎜)
=(3.45×19.05)/(2×33+0.8×3.45)+0
=0.9558mm
取整,t=1.0mm。

注:国标GB/T1804规定φ19.05的铜管壁厚V级偏差可以是±0.08mm,这样如果供货厂家为节省成本,采用壁厚偏差-0.08mm来生产管组,则其壁厚就会选取为0.92mm了,这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管组在设计压力为3.45MPa时,就会有裂管的隐患了。

这时必须通过适当增加铜管壁厚来保证该管组不会爆裂,或者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管组壁厚在适当的偏差内,即偏差范围在(-0.4,+0.08)mm内,以免除管组爆裂隐患。

实际上,一般设计的R22制冷系统最高压力不会超过3.0MPa,以3.0MPa为设计压力,φ19.05作为高压侧铜管时的壁厚,计算如下:
壁厚t= [(P×OD)/(2σa + 0.8P)] +α (㎜)
=(3.0×19.05)/(2×33+0.8×3.0)+0
=0.8355mm
取整t=0.9mm,其壁厚偏差可以定在(-0.06,+0.08)mm内,如果t取1.0mm,就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不必考虑壁厚偏差了。

②R410A
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
R410A制冷系统高压侧最高压力设计为4.15MPa,则其壁厚计算为:
壁厚t= [(P×OD)/(2σa + 0.8P)] +α (㎜)
=(4.15×19.05)/(2×33+0.8×4.15)+0
=1.14mm
进行取整t=1.2mm,此壁厚按照国标GB/T1804规定V级偏差也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该管组不需要折弯,选择壁厚为1.2mm的O形管,相比选择壁厚为1.0mm的H/2型管,成本增加了20%,这样设计是不合算的。

而根据附表2可以知道采用H/2(TP2Y)铜管,壁厚为1.0mm 时,其耐压可达到6.684MPa,完成符合设计压力的要求,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壁厚为1.0mm 的H/2(TP2Y)铜管。

也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2(TP2Y)铜管承受4.15Mpa的压力时,需要的壁厚是t=0.584mm。

所以选择壁厚为1.0mm的H/2(TP2Y)铜管是完全符合4.15Mpa的设计压力要求的,只可惜H/2(TP2Y)型铜管都不能折弯。

通过此例,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何一些空调厂家关于R410A多联机的技术资料里面,为何在配管选择表中会有“φ19.05的铜管若为盘管时壁厚应选择1.1mm(直管壁厚选择1.0mm
)”了。

实际应用中,在T1工况下,R410A变频系统全年运行时的高压压力绝大部分时间在3.65Mpa 以下。

以3.65Mpa为计算依据,则其壁厚t=1.0mm,但只能允许正偏差,这时应该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壁厚偏差要求。

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因素,设计时最好还是以极限压力作为计算依据。

6一般冷媒配管用铜管的选择参数及允许值:
6-1 附表1:O以及OL材料(TP2M型,工程上也称盘管)
注:标准外径φ10.00㎜以下的铜管与第1种、第2种设计压力共用,φ12.70㎜以及φ15.88mm
的铜管与第1种设计压力共用。

6-2 附表2:1/2H或者H材(TP2Y型,工程上也称直管)
备注1.所谓的标准外径的许容差、是指在管的任意一横断面测得的最大管径和最小管径的平均值同标准外径之间的差的允许范围(界限)。

2.真圆度的许容差是指、在管的任意一断面测得的长径和短径的差。

3.表格以外的铜管、按照JIS H 3300的特殊级。

4.标准外径小于φ25.40㎜的铜管与第1种设计压力以及第2种设计压力共用,φ28.58以及φ31.75㎜的铜管与1种设计压力共用。

6-3:设计雷区及问题警示
序号类别雷区解决措施问题警示
1 设计R410A空调系统设计时,管
组壁厚选择与R22空调系
统相同,不进行加厚,或
者不经过计算选型随便采
用某种壁厚。

1. 根据铜管壁厚计算方法,
计算出合适壁厚,按照计算的
壁厚和偏差进行壁厚选型;
2. 如果该管组不需要折弯,
可将该铜管材料选择为TP2Y
型的。

制冷系统管路设
计时,若选择铜
管壁厚偏小,容
易出现大批量管
裂的严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