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试验原始记录

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试验原始记录

新化县建筑材料检测中心

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试验检测原始记录表

碎石或卵石压碎值指标试验

检验名称:碎石或卵石压碎值指标试验. 试验依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要仪器: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 2、压碎指标测定仪 3、称-称量5Kg,感量5g; 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10.0mm和20.0mm的方孔筛各 一只。 注意事项:1、标准试样一律采用公称粒级为10.0~20.0mm的颗粒,并 在风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2、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当其公称粒径大于20.0mm颗粒 的岩石分与10.0~20.0mm粒级有显著差异时,应将大于 20.0mm的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筛取10.0mm以下及 20.0mm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值指标试验 3、将缩分后的样品先筛除试样中的公儿粒径10.0mm以下 及20.0mm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 4、试验完毕必须清理试验现场。 试验步骤:1、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圆筒。每装 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信,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100mm左右。 2、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

持平衡),放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稳定5s,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0),用公称直径为2.50mm的方孔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m1)。 计算方式:碎石的压碎值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δa=m0-m1/m0×100% 式中 δa-压碎指标值(%); m0-试样的质量(g); m1-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试验结果: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

施工原始记录表(C表)目录、说明

第四章 施工原始记录表(C表)目录、说明及表样

施工原始记录表(C表)目录 路基土石方工程 1、C4.1 清除换填原始记录表 (126) 2、C4.2 粉喷桩施工现场记录表 (127) 3、C4.3 碎石桩施工现场记录表 (128) 4、C4.4 土工格栅施工原始记录表 (129) 5、C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检验记录表 (130) 6、C4.6 沉降期路堤回填的施工记录表 (131) 7、C4.7 边坡防护锚杆(索)钻孔原始记录表 (132) 8、C4.8 边坡防护锚杆(索)张拉原始记录表 (133) 9、C4.9 边坡防护锚杆(索)注浆原始记录表 (134) 10、C4.10 路基土石方运量运距原始记录表 (135) 11、C4.11 三背回填检验记录表 (136) 12、C4.12 路基施工原始记录表 (137) 桥梁工程 1、C8.1 灌注桩挖孔记录表 (138) 2、C8.2 挖孔桩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表 (139) 3、C8.3 灌注桩钻孔记录表 (140) 4、C8.4 钻孔桩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表 (141) 5、C8.5 预应力钢绞线先张法记录表 (142) 6、C8.6后张法用千斤顶张拉施加预应力原始记录表 (143) 7、C8.7 预应力管道压浆记录表 (144) 隧道工程 1、C10.1 拱顶下沉测量记录表 (145) 2、C10.2 周边收敛测试记录表 (146) 3、C10.3 隧道锚杆(索)钻孔施工记录表 (147) 5、C10.4 隧道锚杆拉拔力检查记录表 (148) 6、C10.5 隧道锚杆(索)注浆施工记录表 (149) 7、C10.6 隧道超前导管注浆记录表 (150) 交通安全设施 1、C11.1 护栏防阻块施工记录表 (151) 2、C11.2 紧固件、连接副施工记录表 (152)

碎石或卵石压碎值检验细则

碎石或卵石压碎值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二、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 2、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3、秤称量5kg,感量5g; 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10.0mm和 20.0mm的方孔筛各一只。 三、试样制备:参照《碎石或卵石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标准试样一律应采用公称粒级为10.0~20.0mm的颗粒,并在风干状态下进行试验。将缩分后的样品先筛除试样中公称粒径10.0mm以下及20.0mm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3kg的试样3份备用。 四、试验步骤: 1、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

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在100mm 左右。 2、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放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 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 ,稳定5s ,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用公称直径为2.50mm 的方孔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m 1)。 五、试验结果计算: 1、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δa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δa = ×100(%) (1) 式中:m 0――试样的重量(g ); m 1――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重量(g )。 2、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应对公称粒径20.0mm 以下m 0-m 1 m 0

和20.0mm 以上粒级的标准粒级(10.0~20.0mm )分别进行检验,则其总的压碎值δa 应按下式计算: δa= ×100(%) (2) 式中:a 1 、a 2――试样中20mm 以下和20mm 以上两粒级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δa 1、δa 2――两粒级以标准粒级试验的分计压碎指 标值(%)。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 a 1δa 1+a 2δa 2 a 1+a 2

碎石的颗粒级配试验

碎石的颗粒级配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石子的颗粒级配,评定其质量 2.试验依据: 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 3?仪器设备: a)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 5)C; b) 台秤:称量10kg,感量1g; c) 方孔筛:孑L径为2.36mm、4.75mm、9.50mm、16.0mm、 19.0mm、 26.5mm、31.5mm、37.5mm、53.0mm、63.0mm、75.0mm 及 90mm 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mm); d) 摇筛机; e) 搪瓷盘、毛刷等。 f) 4. 试验步骤: 4.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 后备用。 表颗粒级配试验所需试样数量 最新范本,供参考!

4.2称取按表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 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4.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 ;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mm 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拔动颗粒。 4.4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5. 结果计算与评定: 5.1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5.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5.3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曲线图。 6. 试验记录表见附表SH-04-28 最新范本,供参考!

碎石桩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铁路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 2、设计文件:有关设计图表及工程数量。 3、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4、现行铁路定额。 5、现场调查相关资料。 二、编制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铁道部和四川省、重庆市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 2、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安排好环保、水保工作、作好文物保护工作。 3、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求得先进技术,工程质量和合理选价的高度统一。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突破重点,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6、文字部分要简练,表达清楚,图表部分要清晰、规范。 第二节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遂渝线第五标段软土处理,碎石桩加固。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标段软土处理(碎石桩)共有三段:DIK51+110~+215,长105m(振动沉管碎石桩);DIK51+420~+595,长170m;DIK51+850~+890,长40m(干冲碎石桩)。本段软土地基处理采用φ60cm碎石桩加固,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0m。加固宽度为路堤坡脚外2m,加固深度打穿软土层。在碎石桩顶部铺设二层双向50KN/m土工格栅及0.5m厚的中粗砂或砂砾石垫层。 第三章施工准备 我单位已有计划地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进场,到目前为止,本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已进驻施工场地,十台CK150-B型干冲桩机及一台DZ45型沉管桩

机,并有80人已到现场, 本段距离县城8公里左右,县城附近有碎石、涪江河卵石以及用卵石加工的碎石可供工程使用。 施工便道由站场路基的施工便道进入;由隧道及站场变压器引低压线进入施工现场,满足施工,生活需要。 第四章施工进度安排 一、工期 该段软基处理工期为 30 天,2003年9月1 日开工,2003年10月 1 日完工。施工准备安排2天时间;桩体工程安排28天;收尾工程安排1天。 第五章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并配套相应的设备、机具、施工用电、障碍物排除等。打桩前应先定出每个桩的桩位,编制好打桩顺序,并对准备使用的碎石骨料进行抽样检验,做级配试验,本段碎石桩采用干振碎石法施工,施工前至少应做两根试桩用来确定施工参数。 一、振动沉管碎石桩 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施工工艺 (1)先进行桩位测放,测量人员测量放出中心线及边线控制桩,并做好

碎石的颗粒级配试验

碎石的颗粒级配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石子的颗粒级配,评定其质量。 2.试验依据: GB/T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 3.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台秤:称量10kg,感量1g; c)方孔筛:孔径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 26.5mm、31.5mm、37.5mm、53.0mm、63.0mm、75.0mm及90mm 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mm); d)摇筛机; e)搪瓷盘、毛刷等。 f) 4.试验步骤: 4.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4.2称取按表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

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4.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拔动颗粒。 4.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5.结果计算与评定: 5.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5.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5.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曲线图。 6.试验记录表见附表SH-04-28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 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 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 程中的适用性。 2仪具与材料 (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压柱和底板组成,其形状和尺寸见图T 0316-1和表T 0316-1。试筒内壁、压柱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等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进行热处理,使表面硬化,达到维氏硬度65。并保持光滑状态。 图T0316-1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尺寸单位:㎜) 表T 0316-1试筒、压柱和底板尺寸

部位符号名称尺寸(㎜) 试筒A B C 内径 高度 壁厚 150±0.3 125~128 ≥12 压柱D E F G 压头直径 压杆直径 压柱总长 压头厚度 149±0.2 100~149 100~110 ≥25 底板H I J 直径 厚度(中间部 分) 边缘厚度 200~220 6.4±0.2 10±0.2 (2)金属棒:直径10㎜,长450㎜~600㎜,一端加工成半球形。 (3)天平:称量2㎏~3㎏,感量不大于1g。 (4)标准筛:筛孔尺寸13.2㎜、9.5㎜、2.36㎜方孔筛各

一个。 (5)压力机:500kN,应能在1Omin内达到400kN。 (6)金属筒:圆柱形,内径112.0㎜,高179.4㎜,容积1767㎝3。 3试验准备 3.1采用风干石料用13.2㎜和9.5㎜标准筛过筛,取9.5㎜~13.2㎜的试样3组各3000g,供试验用。如过于潮湿需加热烘干时,烘箱温度不得超过100℃,烘干时间不超过4h。试验前,石料应冷却至室温。 3.2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100㎜。 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 将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m0)。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碎石桩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碎石桩分部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 致: 我单位已完成了碎石桩分部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和验收。附件:见下表 分部工程名称分项 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申请人签字申请时间结论监理签名日期 碎石桩 经检查项合格,项不合格,验收。承包单位(盖章):项目监理机构: 项目经理(签名):总/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日期:

碎石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注:1..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2.记录中定量项目填写数据,定性项目“符合规范要求”用√标注,结果和结论栏由本人签字。 碎石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 程 名 称 结 构 类 型 框 架 检 验 批 数 1 施 工 单 位 项 目 经 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分 包 单 位 —— 分包单位负责人 —— 分包项目经理 —— 序号 检验批部位、区段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1 碎石桩地基处理 合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检 查 结 论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验 收 结 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地基处理 分项工程名称碎石桩验收部位碎石桩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骨料品种、规格、质量设计要求 2 桩的数量、布桩形式设计要求 3 单桩投料量设计要求 4 桩的有效长度设计要求 5 桩身质量设计要求 6 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允许 偏差 桩位(mm)50 2 桩身垂直度1%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 设计值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专职质量检查员年月日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分项工程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说明

碎石压碎值试验

7.13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试验 7. l3.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 7. 13. 2压碎值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压力试验机一荷载300kN 2. 压碎值指标测定仪(图7. 1 3.2) 3. 秤一称量5k g,感量5g 4. 试验筛一筛孔公称直径为10.0mm和20.0mm的方孔筛各一只 图7·13.2 压碎值指标测定仪 1一圆简 2一底盘 3一加压头 4一手把 5一把手 7. 13. 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标准试样一律采用公称粒级10.0~20.0mm 的颗粒并在风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2.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当其公称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 与10.0~20.0mm 粒级有显著差异时,应将大于20.mm的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 筛取10.0~ 20.0mm 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值指标试验。 3. 将缩分后的样品先筛除试样中公称粒径10.0mm以下及20.0mm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 7. 13. 4压碎值指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置圆简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圆筒。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100mm左右。

2.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放到试验 机上在160~300秒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 稳定5秒,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 筒中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o),用公称直径为2.5mm的方孔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 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m1)。 7. 13. 5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δa,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δa=(m0-m1)/m0 X100% 式中δa —压碎值指标(%) M0 —试样的质量(g) m1 —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 (g) 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 应对公称粒径20.0mm以下和20.0mm以上的标准粒级 (10.0~20.0mm)分别进行检验,则其总的压碎值指标δa应按下式计算: δa= (a1δa1+a2δa2)/(a1+a2) X100% 式中δa —总的压碎值指标(%) a1,、a2 —公称粒径20.0mm以下和20.0mm以上两粒级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δa1、δa2 —两粒级以标准粒级试验的分计压碎值指标(%)。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 根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检测标准: 卵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压碎值指标(%) C40~C60 〈=12 〈=C35 〈=16 碎石:岩石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压碎值指标(%) 沉积岩 C40~C60 〈=10 〈=C35 〈=16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C40~C60 〈=12 〈=C35 〈=20 喷出的火成岩 C40~C60 〈=13 〈=C35 〈=30

碎石桩总结报告

碎石桩总结报告 编制人: 审核人: 遂资眉高速TJ1-9项目部

2010年12月20日 目录 一、试桩时间及参与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选择的施工段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及机械配备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采取的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测量放样 (4) 2、打桩机就位 (4) 3、振动沉管 (4) 4、成孔、灌碎石 (4) 5、桩身拔管 (5) 6、桩成型、桩机移位 (5) 7、质量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中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试桩得出的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单桩成桩时间 (6) 2、打桩速度和反插次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电流值 (7) 4、充盈系数 (8) 5、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本段软基位于K42+935~K43+000段,采用振动挤密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试桩共15颗,呈梅花形布置,具体布置见附图。试桩于2010年10月31日施工,主要参与人员为驻地监理工程师、路基监理工程师、项目部路基工程师和作业队施工人员。 二、机构组成: 本首件工程参加的人员及主要职责表

石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 检测石子各项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石子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执行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2.5条 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面,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规格产地相同。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六.仪器设备 1.鼓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

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 3. 摇筛机 4.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 5. 受压试模 (测定压碎值); 6.WE-300B压力试验机:量程300 kN.,示值相对误差2 %; 7.方孔筛:孔径为75μ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 9.容量筒;10L、20L 10. 广口瓶:1000 mL,磨口,带玻璃片; 11.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毛刷、直尺,小铲等。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 颗粒级配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根据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用摇筛机筛分10分钟。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种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通过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到1g。 a.计算分计算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计算精确至%。

关于碎石压碎值是否换算的回复

关于碎石压碎值是否换算的回复 类别:[工程建设]留言编号:【70205】留言人:秦波2013-06-16 22:19 尊敬的专家:你好!关于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压碎值是否转换的问题,T梁C50配合比压碎值是≤20,在试验中是否换算的问题,在压碎值试验最后部分,只是提出了关于对“2003年颁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粗集料的压碎指标是以原T0315为基准的,在该规范下次修订以前,可采用本方法T0316试验后,利用图T0316-2的相关关系式y=0.816x-5换算得到”。由于目前施工周边范围内的在不转换的情况下压碎值均在20以上。如果不转换,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就不能进行施工。我想请问一下,T梁C50配合比压碎值是否转换?如不能进行换算,有什么办法进行处理?很急!!!!谢谢! 答:您好,本栏目工作人员就您的问题向部公路局进行了相关咨询,答复如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规程T316的条纹说明中给出集料压碎值的转换公式,是因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对集料压碎值的要求是根据原规程中的T315确定的,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已经取消了T315,为保持规范的连贯性,需要提出过渡期的技术措施。

现行《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于2011年发布,在修订过程中,对集料压碎值的要求是根据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规程T316的试验结果确定的,因此,使用中不应再对集料压碎值进行换算。 [本栏编辑]2013-06-27 10:53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 G J53-92 1、质量要求: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①的要求

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表③的规定 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 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④的规定 对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 2、验收 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 3、取样与缩分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 4、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②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孔径为、、、、、、和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差各一只。筛框内径均为300mm。 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左右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③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④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5公斤 b、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只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 径值时,应将该只筛上的筛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 c、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在筛上的所有百分计筛余量 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⑤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a、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 确到%) b、每只筛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 c、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不宜用于最大粒径超过40mm的碎石或卵石。 ②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a、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称量5kg感量5g d、广口瓶——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 e、试验筛——孔径为5mm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操作细则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操作细则 1.0目的 为合理使用碎石或卵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制定本细则,试验依据JGJ52-2006。 2.0试验设备 a.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 b.压碎值指标测定仪; c.秤:称量5kg,感量5g; e.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10.0mm及20.0mm的方孔筛各一只。 3.0试验步骤 3.1标准试样一律采用公称粒级为10.0~20.0mm的颗粒,并在风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3.2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当其公称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10.0~20.0mm粒级有显著差异时,用将大于20.0mm的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筛取10.0~20.0mm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值指标试验。 3.3将缩分后的样品先筛除试样中公称粒径10.0mm以下及20.0mm 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3kg 的试样3份备用。 3.4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圆筒。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100mm左右。

3.5 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放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 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 ,稳定5s ,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的试样并称其重量(m 0),用公称直径为 2.50mm 的方孔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重量(m 1)。 4.0结果计算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δ0,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式中 δ0—压碎值指标(%); m 0—试样的质量(g ); m 1—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应对公称粒径20.0mm 以下和20.0mm 以上的 标准粒级(10.020.0mm )分别进行检验,则其总的压碎值指标δ0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δа—总的压碎值指标(%); а1、а2—公称粒径20.0mm 以下和20.0mm 以上两粒级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δ а1、δа2—两粒级以标准粒级试验的分计压碎值指标(%)。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值指标测定值。 %1000 100?-=m m m δ%1002 12 211?+-=ααδαδαδααa

碎石桩软基处理现场质量检验表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 碎石桩(砂桩) 软基处理现场质量检验表 施工单位: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A3 监理单位:四川兴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检表6 工程名称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日期×年×月×日-×年×月×日桩号及工程部位K**+***-K**+***软基处理碎石桩处治检验日期×年×月×日 基本要求1、换填地基的填筑压实要求同土方路基。 2、反压护道:填筑材料、护道高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0%。 3、碎石桩:碎石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严格按试桩结果控制电流和振冲器的留振时间;分批加入碎石,注意振密挤实效果,防止发生“断桩”或“颈缩桩”。 4、砂桩:砂料应符合规定要求;砂的含水量应根据成桩方法合理确定;应确保桩体连续、密实。 5、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性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作必要调整。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实测值或偏差值检查方法及频率 桩距(mm) ±150 应检xx点,实检xx点,合格xx点,详见碎石桩施工原始记录抽查2% 桩径(mm) 不小于设计应检xx点,实检xx点,合格xx点,详见碎石桩施工原始记录抽查2% 桩长(m) 不小于设计应检xx点,实检xx点,合格xx点,详见碎石桩施工原始记录查施工记录竖直度(%) 1.5 应检xx点,实检xx点,合格xx点,详见碎石桩施工原始记录查施工记录灌石(砂)量不小于设计应检xx点,实检xx点,合格xx点,详见碎石桩施工原始记录查施工记录 自检意见: 质检工程师: 年月日现场监理意见: 现场监理: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碎石压碎值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T0316-2005)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 2 仪具与材料 2.1 压力试验机:荷载500kN以上,应能在10min内达到400kN。 2.2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尺寸见下表) 2.3 标准筛: 筛孔尺寸分别为1 3.2mm、9.5mm、2.36mm。 2.4 天平:称量2kg-3kg,感量不大于1g。 2.5 金属筒:圆柱形,内径112.0mm,高179.4mm,容积1767cm3。 2.6 金属棒:直径10mm,长450mm-600m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 3 试验准备 3.1 采用风干石料用13.2mm和9.5 mm标准筛过筛,取9.5 mm-13.2 mm的试样3组各3000g,供试验用。如过于潮湿需加热烘干时,烘箱温度不得超过100℃,烘干时间不超过4h,试验前,石料应冷却至室温。 3.2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100mm。在金属桶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 将试样分三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然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m0)。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4 试验步骤 4.1 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 4.2 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3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

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 4.3 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压头放入试筒内石料面上,注意使压头摆平,勿楔挤试模侧壁。 4.4 开动压力机,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5s,然后卸荷。 4.5 试模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 4.6 用2.36 mm标准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可分几次筛分,均需筛到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 4.7 称取通过2.36 mm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m1)。准确至1g。 5 计算 碎石压碎值按式(T0316-1)计算,精确至0.1%。 Qa=m1/m0*100 式中:Qa—石料压碎值(%); m1—试样前试样质量(g); m0--试验后通过2.36mm筛孔的细料质量(g)。 6报告 以3个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值的测定值。 7注意事项 7.1样品处理 1.干燥样品:按要求进行取样→筛分→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剩余样品放样品室集中处理→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使用记录→出据试验报告→完毕2.潮湿样品:按要求进行取样→将试样在空气中风干或在温度为≤100℃的烘箱中烘干(时间≤4h)→筛分→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剩余样品放样品室集中处理→进行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质量要求: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①的要求 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②的规定 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表③的规定 表③

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 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④的规定 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 2、验收 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 3、取样与缩分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 4、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②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孔径为、、、、、、和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差各一只。筛框内径均为300mm。 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左右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③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④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5公斤 b、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只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 时,应将该只筛上的筛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 c、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在筛上的所有百分计筛余量和筛 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⑤筛分析试验结果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a、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到%) b、每只筛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 c、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 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不宜用于最大粒径超过40mm的碎石或卵石。 ②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a、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称量5kg感量5g d、广口瓶——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 e、试验筛——孔径为5mm ③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前,将样品筛去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2kg,洗刷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④用本方法测定表观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称取试样1kg b、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 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c、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 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重) 量(m 1 d、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带盖 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 )。

碎石压碎值试验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试验 7. l3.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 7. 13. 2压碎值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压力试验机一荷载300kN 2. 压碎值指标测定仪(图7. 3. 秤一称量5k g,感量5g 4. 试验筛一筛孔公称直径为和的方孔筛各一只 图7·压碎值指标测定仪 1一圆简 2一底盘 3一加压头 4一手把 5一把手 7. 13. 3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标准试样一律采用公称粒级~ 的颗粒并在风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2.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当其公称粒径大于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 粒级有显著差异时,应将大于的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 筛取~ 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值指标试验。 3. 将缩分后的样品先筛除试样中公称粒径以下及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 7. 13. 4压碎值指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置圆简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圆筒。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100mm左右。 2.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放到试验

机上在160~300秒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 稳定5秒,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 筒中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o),用公称直径为的方孔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 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m1)。 7. 13. 5碎石或卵石的压碎值指标δa,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δa=(m0-m1)/m0 X100% 式中δa —压碎值指标(%) M0 —试样的质量(g) m1 —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 (g) 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 应对公称粒径以下和以上的标准粒级~分别进行检验, 则其总的压碎值指标δa应按下式计算: δa= (a1δa1+a2δa2)/(a1+a2) X100% 式中δa —总的压碎值指标(%) a1,、a2 —公称粒径以下和以上两粒级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δa1、δa2 —两粒级以标准粒级试验的分计压碎值指标(%)。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 根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检测标准: 卵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压碎值指标(%) C40~C60 〈=12 〈=C35 〈=16 碎石:岩石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压碎值 指标(%) 沉积岩 C40~C60 〈=10 〈=C35 〈=16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C40~C60 〈=12 〈=C35 〈=20 喷出的火成岩 C40~C60 〈=13 〈=C35 〈=30

碎石压碎值试验实验报告

碎石压碎值试验 一、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碎石的压碎值试验适用于测定碎石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碎石力学性质的指标。用以鉴定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沥青面层的碎石品质,以及评定其在工程中的实用性。 二、仪器设备 (1)石料压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mm、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压柱和底板组成。 (2)金属棒:直径10mm,长450~600mm,一段加工成半球形。 (3)天平,称量2~3kg,感量不大于1g。 (4)标准筛:筛孔尺寸16mm、9.5mm、2.36mm方孔筛各一个。 (5)压力机:500kN,应能在10min内达到400kN。 (6)金属筒:圆柱形,内径112.0mm,高179.4mm,容积1767cm3 。 三、试验准备 (1)风干石料,采用16mm和9.5mm标准筛过筛,取粒径为9.5~16mm的试样3组各3000g,供试验使用。如过于潮湿需加热烘干时,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不超过4 h。试验前,石料应冷却至室温。

(2)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验筒内的深度为100mm。 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 将石料分三次(每次大体相同)均匀装入筒内,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正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在石料表面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称取筒中石料试样质量(m0);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四、实验步骤 (1)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 (2)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三次(每次大体相同)均匀装入筒内,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正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在石料表面均匀捣实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 (3)将装有试样的试筒放在压力机上,同时将加压头放在试筒内的石料面上,注意使压柱摆平,勿楔挤筒壁。 (4)开动压力机,均匀的施加荷载,在10min左右的时间内加荷达到400kN,稳压5s,然后卸载。 (5)将试筒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 (6)用2.36mm筛筛分经压的全部试样,可分几次筛分,均需筛在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 (7)称取2.36mm筛的全部颗粒质量(m1),精确到1% 。 五、试验结果 按下式计算石料压碎值,精确到0.1% 。

建筑用卵石碎石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 建设用石占混凝土质量近1/2,其使用遍及建筑、交通、铁路等众多行业。据测算,现全国每年仅建设用石量约为40 多亿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材料。如产品标准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与生产和使用相协调,建设用石的生产不仅会影响山体及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破坏农田或植被,威胁铁路、桥梁与电力设施,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由于石子质量的控制不够,直接带来结构耐久性不够等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工程建设对石的消耗不断增加,石的来源趋于复杂;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石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标准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才能跟得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利用废弃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2001 年对《建筑用卵石、碎石》的修订及实施,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的和意义。经过7 年的实施,紧跟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进行本次修订,完善技术指标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上述的目的。 本次修订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 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列入此修订计划。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为中国建材联合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参编单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6 家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卵石、碎石》在修订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保证标准修订的质量,关注节材方面的要求。在标准修订中本着有利于建设用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原则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水利、公路、铁道等行业用石的不同,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在本次标准修订中主要参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2001/J118-2001 等国内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及《混凝土用骨料》ASTM C33-08、《混凝土用骨料》BS EN12620-2002+A1-2008等国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在本次修订中,考虑到原标准的一些技术要求,经过多年的使用证明基本合理,且与其他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的,没有作修改,主要包括含泥量、有害物质、岩石抗压强度、碎石压碎指标、碱骨料反应、坚固性。现将本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说明如下: 1 标准名称与范围 在众多建设工程领域,石子的生产工艺相同,产品的基本技术指标一样,作为国家标准应该有更大范围的适用性,因此将标准的名称由建筑用卵石、碎石改为建设用卵石、碎石,其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和碎 石。考虑到水利工程混凝土多为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环境特殊,水利行业用砂石的技术要求与其他行业区别较大,多年来形成了行业内生产和供应,与其他行业少有交叉的局面,因此本标准所指建设工程不包括水利工程。适用范围的改变,扩大了标准的使用领域,统一了相关行业对石子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石子的生产质量控制和选用。 2 用途与规格 原标准将卵石、碎石的类别划分Ⅰ类、Ⅱ类、Ⅲ类,用于区别石子质量的优劣,并按不同类别规定了用途,其目的在于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但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用Ⅲ类石子可以配制C30 甚至更高等级的混凝土。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不同类别石子的用途规定已不具备实际意义,反而对混凝土技术进步有限制,因此本次修订撤消了原标准有关不同类别石子用途的规定。原标准对规格的描述在执行中没有实际意义,无论是单粒粒级还是连续粒级其公称粒径都有多种,在颗粒级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