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戏剧鉴赏论文雷雨(1)

戏剧鉴赏论文雷雨(1)

戏剧鉴赏论文雷雨(1)
戏剧鉴赏论文雷雨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品之一,由郭小波执笔,1934年在南京首演。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该剧进行鉴赏:
一、剧情分析
该剧讲述了在一个富豪家庭内发生的一连串荒诞的故事,以张乐平与张少妇的悲剧爱情为主线,通过揭示各个角色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人性的欲望等深刻主题,展现了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群体心态。

二、人物形象
作为一部重视人物性格描写的戏剧作品,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极为突出。

张乐平的坚贞和牺牲、地秀英的柔弱与无奈、周瑞环的丑陋和邪恶、张少妇的沉默和坚强等人物形象都极富张力。

此外,该剧还对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

三、舞台布景
为了表达一些特定主题,该剧在舞台布景上有着多种设计,靠布景和灯光等元素使人物行动有了更加鲜明的情境。

如最后一幕中交错出现的佛像、白图案以及水,表达了戏剧中的女性主义和人性主义。

四、语言表达
雷雨的语言表达具有极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语言真实、朴素、富
有表现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别是一些经典台词,如“爱情是属于大家的”,成为观众耳熟能详的文艺经典。

综上所述,雷雨不仅引起了当时观众的热烈反响,而且在后来的华文戏剧历史上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浅析戏剧《暗恋桃花源》2000字论文

浅析戏剧《暗恋桃花源》2000字论文

浅析戏剧《暗恋桃花源》2000字论文第一篇:浅析戏剧《暗恋桃花源》2000字论文浅析戏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摘要: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话剧作为一门文学体裁,有着自身的文体特点和要求,并制约着读者对它的接受和欣赏。

而《暗恋桃花源》堪称话剧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简要介绍话剧的相关知识并根据话剧文体的艺术规定,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来对《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关键词:话剧暗恋桃花源艺术性内容结构《暗恋桃花源》的内容话剧内容话剧欣赏的内容层面指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即一部剧作看完以后能知道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这是读者能否和作者进行对话的前提。

《暗恋》说的是二战结束后的一对恋人在上海分别,约好来日再见。

不料内战爆发,男的去了台湾,就此断了联系。

最后,垂垂老矣,在台北的医院里临死前登寻人启事,想再见当年的女朋友一面。

终于旧情人相见,诸多旧日情怀历历在目,怎一个“你那冰凉的小手”了得!如果说前一个对面无缘,带来的是上海相识的惊喜,那后面一个的对面无缘,则绵延了40年的悲哀。

如果说战争的残酷,那么战争并未把他们分隔多远,只是小小的切断了一下他们的联系而已。

残酷的是生活吗?谁知道。

《桃花源》说的是渔人老陶的老婆偷汉子,遂大怒出走,来到了桃花源。

在那里遇见了一对夫妇,刚好和自己老婆及老婆奸夫长得一样。

日子虽然快乐,但是总还是想回家。

等回了家,发现奸夫淫妇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

失望之余,再返桃花源,却找不到来时路。

两出戏挤在一个台上演,高潮处连台词都能相互接上,让人对导演的水准叹为观止!而这两出戏又相互映射,中间由一位神秘女子连接起来,讲述“找寻”这个主题,谈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观众在剧场里,看戏中戏,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成为这戏剧的一部分,舞台无限扩大开来,端的是NB无比。

戏剧鉴赏课程论文 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

戏剧鉴赏课程论文 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

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浅谈《雷雨》中的矛盾冲突摘要:没有冲突接没有戏剧。

”从戏剧艺术诞生时起,剧作家就用多种方式表现人所面临的各种矛盾。

戏剧矛盾冲突时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叙述结构方式。

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尖锐激烈、高度集中、进展紧张、曲折多变。

关键词:周朴园;侍萍;繁漪;鲁大海;矛盾冲突“在戏剧中,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就是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就是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引向高潮直到最终解决的过程。

因此,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剧本总是充满动人的尖锐的矛盾冲突。

曹禺的剧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灭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戏中有充分的体现。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成功艺术形象,他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这一切的承担者。

一切罪孽都来自他的专制统治。

他与侍萍的冲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与繁漪的冲突,暴露了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当时的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与鲁大海的冲突,展现了工人阶级与封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

作品在激烈紧张的冲突中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揭露并控诉了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一、周朴园与鲁侍萍——封建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的矛盾冲突在《雷雨》中,侍萍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

她的悲剧命运同繁漪的悲剧命运比较起来,具有别一种性质和意义。

她所遭受的是被蹂躏的痛苦,是一个奴隶的痛苦。

她本是一个最受损害最受屈辱的妇女。

她为了孩子,饱尝着人间的辛酸和苦难,把所有的屈辱和血泪深埋心底,甚至能够忍受着同鲁贵这样一个不知羞耻、趋炎附势的人生活在一起。

在第二幕一上场,侍萍就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却没有认出侍萍。

当看到周朴园向她打听三十年前的往事时不难看出他对侍萍的牵挂,也能猜想出那朵梅花后面的点点滴滴的往事。

三十多年来,他将房间保留了侍萍在时的模样与习惯,不许底下人随便进来,为的是在这昏暗的屋子里,重温往日的旧情。

推荐优秀的中国戏曲美学论文欣赏(共4篇)

推荐优秀的中国戏曲美学论文欣赏(共4篇)

推荐优秀的中国戏曲美学论文欣赏(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中国戏曲美学特点一、中国戏曲的概念中国戏曲又被称为中国传统戏剧,(中国现代戏剧还包括了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如:话剧)。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国粹,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二、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分析(一)中国戏曲的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化的艺术,它其中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

并将这些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1.与音乐的结合在戏曲音乐结构中,声乐部分是它的主体。

中国戏曲有很多传统剧目,其所以能在舞台上久唱不衰,主要得力于其中脍炙人口的唱腔。

其中比较著名的唱腔有:昆腔、皮簧腔、梆子腔。

这些唱腔都被人们所熟知。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人声歌唱比器乐伴奏更为亲切动人,更易唤起观众的理解与共鸣。

戏曲音乐刻画人物形象,主体依靠声乐,即优美的唱腔与动人的演唱。

戏曲中无论演唱的是曲牌还是板腔,都可以分为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和戏剧性唱腔。

抒情性唱腔的特点是字少声多,旋律性强,能够抒发内在的感情;叙事性唱腔的特点为字多声少,朗诵性强,适用于叙述、对答的场合;戏剧性唱腔多为节拍自由的散板,节奏的伸缩有极大灵活性,因而长于表现激昂强烈的感情。

这三类曲调的交替运用,构成了戏曲音乐变化多端的戏剧性。

2.与文学的结合(1)剧本的故事性中国戏剧优美的唱腔及综合的表现手法,引起各个朝代文人墨客对其的兴趣,很多优秀的剧本都是由很多民间小故事编写而成,文人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转化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然后编成剧本,使听众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剧本的文学性。

戏剧鉴赏课论文-赏析《暗恋桃花源》

戏剧鉴赏课论文-赏析《暗恋桃花源》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摘要: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话剧作为一门文学体裁,有着自身的文体特点和要求,并制约着读者对它的接受和欣赏。

而《暗恋桃花源》堪称话剧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简要介绍话剧的相关知识并根据话剧文体的艺术规定,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来对《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关键词:话剧,暗恋桃花源,艺术性,内容,结构一、引言这是我在大学里面唯一接触戏剧的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对话剧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任何一门艺术都由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组成。

话剧作品同样如此,因此,我想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进行欣赏。

二、话剧艺术简介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

话剧最通俗的定义:话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

我们所谓戏剧故事,故事本身不是叙述的,而是由演员直接把事情呈现出来,所以受到种种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表现媒介的限制;情绪效果的限制。

话剧艺术的基本特点包括:第一,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三、浅析《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一)《暗恋桃花源》的内容话剧内容话剧欣赏的内容层面指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即一部剧作看完以后能知道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这是读者能否和作者进行对话的前提。

戏曲鉴赏论文

戏曲鉴赏论文

论京剧《智取威虎山》和昆曲《牡丹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点京剧《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历经千锤百炼的戏剧经典作品,是至今久演不衰的当家剧目。

其中光彩照人的孤胆英雄杨子荣历经几代人传颂,鲜活的英雄形象久驻人们心底。

伴随着一连串铿锵有力的“长锤”,引出了气势如虹地前奏。

乐曲明快清晰,时而轻重有序,时而缓急有致,裹挟着一段悠扬雄浑的号声,奏出该剧的主旋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变奏曲。

随后惟妙惟肖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伴奏乐如波斓起伏,层层推进,为英雄出场作足铺垫。

“二黄导板”“穿林海”一出口犹如异峰凸起,先声夺人。

“跨雪原”尽显含蓄深沉,“气冲”二字不失委婉细腻。

此时观众在聆听演唱时或通过荧屏的展现,或通过镜头的摇曳欣赏到茫茫雪原、密密的林海那壮观的北国风光,衬托出英雄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霄汉”则唱得响遏行云,始终在高八度音域里延展,以京剧中特有的“擞音”演唱得干净利落而不拖泥带水,展现杨子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英雄情结。

每每唱到此处,演员淋漓尽致地发挥必定得到观众的“满堂彩”和雷鸣般的掌声。

“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围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

誓把坐山雕,埋葬在山涧,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

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教它”,这速度极快的68个字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清脆入耳,字字铿锵有力,传递着英雄人物内心激荡的情绪,听来动人心弦。

“地覆天翻!”则唱散,节拍自由地拖长,起伏跌宕一气呵成而达到高潮,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英雄的壮志情怀。

这段从童祥苓那慷慨激昂、高低自如的首唱到几十年后流派纷呈、名家荟萃的今天,各名家对这段经典唱段都赋予不同的神韵。

我品味过当红杨派老生于魁智的宽厚酣畅、隽永质朴;领略着余派名家耿其昌的委婉细腻、激越悠扬;也欣赏过“海派”著名老生关栋天那清朗高亢、潇洒飘逸。

各自的韵味,不同的神采都使我如醉如痴,百听不厌,从而领略京剧那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与无穷魅力。

不仅丰富和陶冶了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弘扬民族艺术,让国粹薪火相传的信心。

戏剧鉴赏论文

戏剧鉴赏论文

戏剧鉴赏论文
戏剧鉴赏论文是一种学术性的文章,旨在对戏剧作品进行评析和探讨。

其主要内容包括戏剧作品的背景介绍、剧情梗概、角色分析、主题讨论、剧本结构、舞台设计、表演评价等方面。

戏剧鉴赏论文通常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对戏剧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论文题目和主题:
1. 戏剧中的社会意义:探讨戏剧作品如何反映和批判社会问题,以及戏剧如何对观众产生思考和启发。

2. 戏剧结构和戏剧时间:研究戏剧作品的剧本结构和时间构成,分析其对剧情发展和情绪引导的影响。

3. 戏剧角色演绎:通过对戏剧角色的分析和评价,探讨演员对角色的演绎、角色性格塑造和角色关系的呈现。

4. 戏剧舞台设计:分析舞台布景、道具运用、灯光效果等舞台设计元素对戏剧表现力和观众感受的影响。

5. 戏剧与观众互动:探讨戏剧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如观众的角色理解、情感共鸣和反思等。

6. 戏剧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传统戏剧作品的创新与演绎,以及当代戏剧中对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再创造。

撰写戏剧鉴赏论文时,应该确定一个明确的论题,结合戏剧作品的具体细节和学术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同时,要充分引用学术资料和相关文献,提供清晰的论证和观点支持。

最后,整篇文章应具备逻辑性和科学性,准确凝练地总结出对该戏剧作品的整体评价和观点。

戏曲鉴赏应用影响与意义本科论文(共5篇)

戏曲鉴赏应用影响与意义本科论文(共5篇)

戏曲鉴赏应用影响与意义本科论文(共5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吉剧对中国当代戏曲生态的影响与意义吉剧是1959年由吉林省委决定创建的,以东北二人转为创造基础对戏曲进行大胆的创作与革新。

吉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世纪以来。

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吉剧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中国当代戏曲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当代戏曲生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扎根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与民间趣味、关于戏曲生态美学体系的构建与具有戏曲生态特色的剧目建设[1]。

一、扎根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与民间趣味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都是其文化情怀与情感寄托,这是艺术发展的根,在吉剧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

吉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深深的东北风土人文情怀与民间趣味,体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土地美与风俗美。

是一种特色鲜明的东北艺术形式,例如东北二人转,是东北民间艺术的重要宝贵财富,是把东北民间音乐曲调与民间舞蹈进行有效融合与汇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吉剧在发展过程中完整继承了东北民间艺术的精华部分,深刻体现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与民间情趣,具体主要体现在吉剧中的奇趣、风土情怀与民间闹热。

(一)吉剧中的奇趣在奇趣方面,吉剧具有东北地区特有的奇与趣的特点。

东北二人转中特有的扇子、手绢等技能在吉剧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同时针对民间的生活情趣使用了虚拟与夸张的手法进行了彰显,体现了东北艺术中奇的特点。

趣指的是风趣,也是来源于东北二人转,指的是对丑角的扮演和塑造以及喜剧精神与喜剧文化。

东北地区属于农耕文化,同时天气异常寒冷,人们的生活很艰苦,因此在二人转中体现了乐观的精神,给人们艰苦的生活以慰藉。

这种民间喜剧精神成了东北地区特色的艺术传统[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戏剧与修养
李昀桉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信息工程) 2014220103005)
摘要: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
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
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关键词:戏剧,表演艺术,剧本,综合艺术
1引言
戏剧艺术是“假定性”的。

它来自生活但又是对生活的提炼与升华,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准确地说,戏剧艺术是生活的象征,是一种审美创造,它比实际生活更典型、更精粹,因而也更美,戏剧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生活表面的摹本,而是对生活底蕴、神髓的深刻揭示与激荡人心的审美表现。

好的戏剧作品饱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舞台表现,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观众和艺术家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戏剧的情感导向作用,在艺术形象感染力的发挥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

而优秀的舞台戏剧作品,往往又体现在其张扬社会理性,描写人间至情,以及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主题上。

2正文
在戏剧鉴赏课中,通过学习戏剧知识,戏剧种类,以及鉴赏一些经典的戏剧,歌剧,舞剧,例如《猫》,《雨中曲》,《雷雨》,《青春禁忌游戏等》,《刘三姐》,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也提升了自己的个人修养。

对戏剧的喜爱变得更为的广泛,学会了欣赏西方戏剧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华戏剧艺术的兴趣。

课程让我在忙碌的学业生活与学生工作中得到了陶冶身心的机会。

学习了解:
戏剧特点:
戏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这些形式包括:诗、乐、舞。

诗指文学,乐指音乐伴奏,舞指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同时,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手段,几乎将各类表演艺术成分集于一台。

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即手、眼、身、法步)。

戏剧分类: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戏剧影响:
戏剧运用想象、夸张和借景抒情、等重要的艺术手法。

想象、夸张以奇异的情节塑造人物,反应生活,借景抒情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传统,是一种形象化和富于诗意的表现人物的方法。

通过揣摩语言来体会想象、夸张手法所表现的浪漫色彩,以及借景抒情手法所表现的优美意境,使我认识它们对刻画人物的性格作用
戏剧它在丰富和诗化我们的生活内容的时候,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化冲击力,或者叫做文化批判精神。

这个文化虽然是看不见的东西,很软的,人们似乎觉得他的作用没有那么强大,但是一旦文化跟人的精神相结合,它是具有很强冲击力的。

冲击什么?冲击那些束缚人,使我们生活没有意思的,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的那种非人的东西,它把它们冲击掉,所以它的冲击力是非常之大的,就如电影给我们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一样,戏剧艺术通过对人们生活的反应,揭露生活中的美与丑,不仅让我们得到精神的娱乐,还受到精神的震撼,让我们更好的反思生活。

戏剧用夸张的手法,运用戏剧冲突,鲜明的人物形象,构造了一个值得回味的世界。

最开始在看歌剧,舞剧,默剧的时候会觉得有些枯燥和不理解,在经过了解与学习后明白舞剧有独特的肢体语言,和自己的戏剧冲突和矛盾。

无艺术,自然永远不能完美;无自然,艺术难以成立。

好的戏剧留给欣赏者的印象应当是,不仅使人看见了生活本来的面目,而且让人感受到生活应当是什么样子。

生活中会发生很多的事情,但多半不具有戏剧性,就是通常人们在生活中认为挺具有戏剧性的事情,其实也未必属于戏剧艺术的范畴。

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戏剧性元素,戏剧来源于生活,因此当观众在舞台上看到剧情的时候会有亲切感,产生共鸣。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戏剧性元素,戏剧艺术就无从生根。

我们对自己生活中的戏剧性元素不敏感,那么在看戏的时候可能就会无动于衷。

我们人类的娱乐有两种:一种娱乐就是满足我们感官需要的皮肉之乐,一种就是精神之乐。

戏剧也是一种娱乐,这个娱乐是一种精神的娱乐,不是感官刺激的皮肉之乐。

对于人们的生活不是起着萎靡人生的作用,而是给予人们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和震撼感,以一种激励的态度为人们现实生活提供一种警示或激励。

好的戏剧它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能通过扩大和优化人们的生活空间,丰富或诗化他的生活内容,来表现人的精神追求。

这种精神的娱乐,包括你得到了智慧,得到了启发,或者你的某种追求在这里得到了体现等等,这些都属于精神娱乐。

这是一种精神的饮品,是一种精神的兴奋剂。

戏剧自然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自然离不开艺术的特征。

比如艺术给人以美感,这一美感必须通过自然的形象和真挚的感情,才能产生,而美感的核心效应是满足人对尊严与自由幸福的追求与想象,从而使人产生愉悦。

人们在喜剧中得到欢笑,在悲剧中学会珍惜幸福,人们在戏剧中学会成长。

人的精神状态得到不断改善,得到不断更新,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方同德.创作心态与戏剧功能[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2]陈爱国.歌尽桃花扇底风——戏曲艺术的现代解读[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孔繁敏.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