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公转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公转知识点在七年级地理上册课程中,公转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公转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下面将从公转的定义、原理、影响以及应用等方面来详细讲述。
一、公转的定义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绕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状,轨道的长轴和短轴长度分别是149,597,870km和
149,097,000km。
地球绕行一周需要的时间大约是365天5小时48分45.5 秒,称之为“恒星年”。
二、公转的原理
公转是由于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而进行的。
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中心,掌握着整个太阳系中所有行星的命运。
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而绕太阳运动。
三、公转的影响
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公转轨道的不同季节会出现不同的气候和天气现象。
例如,在北半球的夏季,地球离太阳更近,导致
气温升高;而在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远离太阳,气温则下降。
此外,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也会产生四季的差异。
四、公转的应用
公转对人类有很大的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公转轨道的天文学知识来判断天文现象,例如日食、月食、流星雨等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公转轨道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历史事件和现象。
例如,地球的公转轨道是牵扯到一些生活和工作的决策,例如农业、水利和能源产业等。
总结一下,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由于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而进行的,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现象有很大影响。
同时,公转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天文现象和历史事件及现象。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1.2地球的运动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八上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总结

八上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地球以东转向为自转方向绕着太阳轨道上运行。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4天(即一年),它是地球运动的基本运动方式之一。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离太阳最近的位置为近日点,距离约为147,100,000千米;离太阳最远的位置为远日点,距离约为152,100,000千米。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1.季节变化地球公转是季节变化产生的原因之一。
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
当地球的南半球离太阳更近时,南半球就是夏季;而北半球离太阳更近时,北半球就是夏季。
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这种规律性变化,使得季节变化有了明显的规律可循。
2.昼夜变化地球公转也是昼夜交替的原因之一。
地球自转是昼夜交替的直接原因,但地球公转也对昼夜变化有着间接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的运动,造成地球不同地区对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昼夜时间有所不同。
3.气候变化地球公转对气候变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赤道地区气温高,光照强,导致气候炎热、多雨;极地地区气温低,光照弱,导致气候寒冷、干燥。
三、地球公转的规律1.偏心率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其轨道离心率为0.0167,也就是说地球的轨道稍微偏离了圆形。
这种偏心率导致了地球公转周期中太阳照射地球的强弱变化,因此也影响了季节变化的规律。
2.公转速度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公转速度不是恒定的,在近日点的时候,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而在远日点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3.公转轨道倾角地球公转轨道的倾角是地球轨道与黄道面的夹角,这个夹角对地球气温分布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公转轨道的倾角是23.5°,使得地球气温分布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四、地球公转的历史地球公转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等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是围绕着地球运动的。
七年级地球的公转的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地球的公转的知识点笔记地球公转的知识点笔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而地球公转则是我们生活中最基础的知识。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关于地球公转的知识点,下面我将为您总结一下七年级地球公转的知识点。
一、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做周运动,完成一年的运动。
它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形状,公转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二、日地距离的变化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而是一个近似于椭圆的形状,因此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
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称为“远日点”,离太阳最近的时候称为“近日点”。
三、地球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的轨道存在倾角,这是地球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
地球绕太阳运动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受到太阳的照射强度也不同。
当北半球偏向太阳时,就是春季和夏季,此时北半球受到的阳光较多,温度较高,天空明亮。
当北半球背向太阳时,就是秋季和冬季,此时北半球受到阳光较少,温度较低,天空阴暗。
四、地球公转与时间的关系地球公转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这一时间也是我们平常使用的日历时间。
为了使时间更加精确,我们在400年中加上一个闰年,即在平年的基础上,每四年增加一个29日的二月。
五、地球公转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地球的公转周期影响了生态平衡。
随着季节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也会发生变化。
同时,地球公转周期还影响着气候带和气候区划的分界线。
总结一下,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做周运动,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时间精密计算等。
通过对地球公转的研究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人类生活的环境。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梳理

初中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梳理地球运动知识点梳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在宇宙中以各种方式运动着。
了解地球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地理、天文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球运动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它的轴心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我们根据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将时间分为日夜两个部分。
地球自转运动是造成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5天,也就是一年的长度。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运动是造成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不完全垂直,这就导致了黄赤交角的存在。
黄赤交角的大小约为23.5度,它是引起地球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
当地球某一半的倾斜度接收到的太阳光辐射更为强烈时,该地区就会处于夏季;而当倾斜度较小时,该地区就会处于冬季。
4. 极昼和极夜地球自转轴倾斜的结果是造成极地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当地球某一个极地区域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段内,至少连续24小时不见日落,我们称之为极昼。
而当地球某一极地区域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段内,至少连续24小时看不见日出,我们称之为极夜。
5. 地球四季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
当地球距太阳较近时,受到的辐射能量较强,气温升高,这时该地区即进入夏季。
相反,当地球距太阳较远时,受到的辐射能量较弱,气温下降,这时该地区即进入冬季。
6. 岁差岁差是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轴在绕着太阳公转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轨迹呈现出一个类似于陀螺的摆动。
岁差的周期约为26000年,它会使得地球公转轨道的方向发生缓慢的变化。
7. 时区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不同时刻,地球上的某一地区会有不同的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
为了实现方便统一的时间计量,全球被分割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对应一个标准时间。
知识梳理:地球的公转

知识梳理:地球的公转
一、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与自传方向一致)
公转周期是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即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总保持66.5°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
二、公转产生的现象
季节的变化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了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八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现象,它们对地球的形成、季节变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轴线称为地轴,它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即从东方向西方看,太阳和其他星体都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670公里,因此地球上的各个地方都会经历昼夜交替的变化。
地球的自转除了给人们带来昼夜交替的变化外,还会对气候和天气产生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的倾斜,不同纬度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赤道附近的地区气温较高,而两极附近的地区则气温较低。
在自转过程中,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区域会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和天气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的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季节和气候。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的轨道倾斜,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离太阳的距离是有变化的。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我们所处的季节为夏季;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我们所处的季节为冬季。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上的季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原因。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基本运动现象,它们对地球的形成和地球上的生命都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多样化,为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同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影响了地球上的水循环、风系统等自然现象,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现象。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的季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环境。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形成和生命的存在都有重要意义,它们是地球运动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地理公转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公转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学科,而公转则是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它决定了季节、白昼和黑夜的长短等重要的地球现象。
在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公转是必学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地理公转的相关知识。
一、地球的公转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它绕太阳移动的轨迹称为“公转轨道”。
地球的公转轨道大致呈现出一个椭圆形。
由于地球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它离太阳的距离也在不断变化。
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称为“远日点”,距离最近的时候称为“近日点”。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每小时大约绕太阳转了10万公里,而公转速度的大小决定了地球的经过日照时间。
二、公转的影响公转是地球上多种现象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包括季节、日照、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等。
首先,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轴向倾斜23.5度。
这个倾角让太阳的光线不同程度地倾斜着照射地球。
离近日点较近时,太阳离地面近,天空变得更明亮,能更强地照射地面,这时天气相对较热;到离远日点较近时,太阳在天空中相对距离地球较远,照度变得较小,天气也更冷。
其次,公转还影响了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
地球自转一周为24个小时,但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轨迹经过阳光较弱的地域区域,白天和黑夜时间会发生变化。
最后,公转还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
三、公转与生活公转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季节的变化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穿着、饮食、作息以及交通出行等。
同时,公转的影响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物的生长往往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农民需要根据季节的特点及时安排种植和养殖等活动。
总之,公转是地理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公转产生了季节、光照时长、白天和黑夜时间长度等多个重要的地球现象。
对于我们平日的生活和工作,公转知识掌握的深入程度越高,越能对应对季节和光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成为公转,周期为365.25天。
黄赤交角: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始终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地球四季的变化。
回归线:
地球上南、北纬2326的两条经纬圈。
北纬2326称为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
南纬2326称为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线。
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4)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
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地球的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转;
2.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
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