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换元法
初中数学 什么是换元法

初中数学什么是换元法换元法是一种在初中数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复杂的方程或不等式的求解过程。
通过引入一个新的未知数或进行一定的代换,可以将原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更容易求解。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换元法的定义、原理以及应用方法。
一、换元法的定义换元法是指通过引入一个新的未知数或进行一定的代换,将原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更容易求解的解题方法。
通过将问题中的变量进行替换,可以改变问题的形式,使其更易于处理。
换元法在解方程、求不等式的最值、证明等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换元法的原理换元法的原理是通过引入一个新的未知数或进行一定的代换,将原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新的未知数或代换的选择通常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需要来确定的。
通过合理的选择,可以使问题的形式更简单,从而更容易求解。
三、换元法的应用方法换元法的应用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在解方程、求不等式的最值以及证明中的换元法应用方法。
1. 解方程:a.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未知数或进行代换,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可以引入新的未知数y = 2x + 3,转化为y = 7,进而求得x的值。
b.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未知数或进行代换,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例如,对于方程x^2 + 3x + 2 = 0,可以引入新的未知数y = x + 1,转化为y^2 + 2 = 0,进而求得x的值。
2. 求不等式的最值:a. 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未知数或进行代换,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例如,对于不等式2x + 3 > 5,可以引入新的未知数y = 2x + 3,转化为y > 5,进而求得x的取值范围。
b. 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未知数或进行代换,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例如,对于不等式x^2 - 4x + 3 > 0,可以引入新的未知数y = x - 2,转化为y^2 - 1 > 0,进而求得x的取值范围。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52)换元法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52)换元法甲内容提要1. 换元就是引入辅助未知数.把题中某一个(些)字母的表达式用另一个(些)字母的表达式来代换,这种解题方法,叫做换元法,又称变量代换法.2. 换元的目的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沟通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例如通过换元来降次,或化分式、根式为整式等.换元的关鍵是选择适当的式子进行代换.3. 换元要注意新旧变元的取值范围的变化.要避免代换的新变量的取值范围被缩小;若新变量的取值范围扩大了,则在求解之后要加以检验.4. 解二元对称方程组,常用二元基本对称式代换.5. 倒数方程的特点是:按未知数降幂排列后,与首、末等距离的项的系数相等. 例如:一元四次的倒数方程ax 4+bx 3+cx 2+bx+a=0.两边都除以x 2,得a(x 2+21x )+b(x+x 1)+c=0. 设x+x 1=y, 那么x 2+21x = y 2-2, 原方程可化为ay 2+by+c -2=0.对于一元五次倒数方程 ax 5+bx 4+cx 3+cx 2+bx+a=0, 必有一个根是-1. 原方程可化为 (x+1)(ax 4+b 1x 3+c 1x 2+b 1x+a)=0.ax 4+b 1x 3+c 1x 2+b 1x+a=0 ,这是四次倒数方程.形如 ax 4-bx 3+cx 2+bx+a=0 的方程,其特点是:与首、末等距离的偶数次幂项的系数相等,奇数次幂的系数是互为相反数. 两边都除以x 2, 可化为a(x 2+21x)-b(x -x 1)+c=0. 设x -x 1=y, 则x 2+21x=y 2+2, 原方程可化为 ay 2-by+c+2=0.乙例题例1. 解方程1112---++x x x =x. 解:设11-++x x =y, 那么y 2=2x+212-x .原方程化为: y -21y 2=0 . 解得 y=0;或y=2.当y=0时,11-++x x =0 (无解) 当y=2时, 11-++x x =2,解得,x=45. 检验(略).例2. 解方程:x 4+(x -4)4=626.解:(用平均值24-+x x 代换,可化为双二次方程.) 设 y= x -2 ,则x=y+2.原方程化为 (y+2)4+(y -2)4=626.[((y+2)2-(y -2)2)2+2(y+2)2(y -2)2-626=0整理,得 y 4+24y 2-297=0. (这是关于y 的双二次方程).(y 2+33)(y 2-9)=0.当y 2+33=0时, 无实根 ;当y 2-9=0时, y=±3.即x -2=±3,∴x=5;或x=-1.例3. 解方程:2x 4+3x 3-16x 2+3x+2=0 .解:∵这是个倒数方程,且知x ≠0,两边除以x 2,并整理 得2(x 2+21x )+3(x+x 1)-16=0. 设x+x 1=y, 则x 2+21x =y 2-2. 原方程化为 2y 2+3y -20=0.解得 y=-4;或y=25. 由y=-4得 x=-2+3;或x=-2-3.由y=2.5得 x=2;或x=21. 例4 解方程组⎪⎩⎪⎨⎧=+++++=+++++01012124012522222y x y xy x y x y xy x 解:(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都是二元对称方程,可用基本对称式代换.)设x+y=u, xy=v. 原方程组化为:⎪⎩⎪⎨⎧=+++=+++010********v u u v u u . 解得⎩⎨⎧-==374v u ; 或⎪⎪⎩⎪⎪⎨⎧=-=91132v u . 即⎩⎨⎧-==+374xy y x ; 或⎪⎪⎩⎪⎪⎨⎧=-=+91132xy y x . 解得:⎪⎪⎩⎪⎪⎨⎧--=+-=33213321y x ;或⎪⎪⎩⎪⎪⎨⎧+-=--=33213321y x ;或⎪⎩⎪⎨⎧-=+=412412y x ;或⎪⎩⎪⎨⎧+=-=412412y x .丙练习52解下列方程和方程组:(1到15题): 1. =++++)7(27x x x x 35-2x.2. (16x 2-9)2+(16x 2-9)(9x 2-16)+(9x 2-16)2=(25x 2-25)2.3. (2x+7)4+(2x+3)4=32 .4. (2x 2-x -6)4+(2x 2-x -8)4=16.5. (2115-+x )4+(2315-+x )4=16.6. x x x x 112+++=223. 7. 2x 4-3x 3-x 2-3x+2=0. 8. ⎪⎩⎪⎨⎧=++=+++19182222xy y x y x y x 9. ⎪⎩⎪⎨⎧=+=+160311122y x y x . 10. 563964467222+-=+-+--x x x x x x . 11. (6x+7)2(3x+4)(x=1)=6.12. ⎪⎩⎪⎨⎧=+=-++13511y x y x . 13. ⎪⎩⎪⎨⎧=+=+1025y x x y y x . 14. ⎪⎩⎪⎨⎧=+-+=-+++01823312y xy y y x y x . 15x xx x =-+-111. 16. 分解因式: ①(x+y -2xy)(x+y -2)+(1-xy)2; ②a 4+b 4+(a+b)4 .17. 已知:a+2=b -2=c ×2=d ÷2, 且a+b+c+d=1989.则a=___,b= ____,c=_____,d=____ (1989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18. [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如[2]=1,[-2]=-2,那么 方程 [3x+1]=2x -21 的所有根的和是_____.(198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参考答案练习52 1. 221229 2. ±43±34 3. -25 4. 2,-23,4651± 5.3231-32211, 6. 1 7.21,2 8.⎪⎩⎪⎨⎧+-=--=⎪⎩⎪⎨⎧--=+-=⎩⎨⎧==⎩⎨⎧==727272722332y x y x y x y x9. ⎪⎩⎪⎨⎧+-=--=⎪⎩⎪⎨⎧--=+-=⎩⎨⎧==⎩⎨⎧==555555555555412124y x y x y x y x 10. 7,-1 11.-32,-35 12.⎩⎨⎧==⎩⎨⎧==10358y x y x 13.⎩⎨⎧==⎩⎨⎧==8228y x y x 14. ⎪⎩⎪⎨⎧+=-=⎪⎩⎪⎨⎧-=+=⎩⎨⎧-==⎩⎨⎧==1031041031041513y x y x y x y x 15. x=251± 16.①设x+y=a,xy=b ②设a 2+b 2=x,ab=y17.设原式=k, k=442 18. –2可设2x -21=t, x=21t+41代入[3x+1]。
初中数学专题训练换元法解题方法练习及试题解析

专题02 换元法【规律总结】换元法是指引入一个或几个新的变量代替原来的某些变量的变量求出结果之后,返回去求原变量的结果.换元法通过引入新的元素将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或者把隐含的条件显示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问题.其理论根据是等量代换.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取值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
【典例分析】 例1、已知方程组{2a −3b =133a +5b =30.9的解是{a =8.3b =1.2,则{2(x −2)−3(y +1)=133(x −2)+5(y +1)=30.9的解是:( )A. {x =8.3y =1.2B. {x =10.3y =2.2C. {x =6.3y =2.2D. {x =10.3y =0.2【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换元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其解得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换元法先令x −2=a ,y +1=b ,再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得x −2=8.3和y +1=1.2,即可求得x 与y 的值. 【解答】解:令x −2=a ,y +1=b , 则方程组{2(x −2)−3(y +1)=133(x −2)+5(y +1)=30.9, 可化为:{2a −3b =133a +5b =30.9,∵方程组{2a −3b =133a +5b =30.9的解为{a =8.3b =1.2,∴{x −2=8.3y +1=1.2, ∴{x =10.3y =0.2. 故选:D .例2、已知(2016+a)(2018+a)=b ,则(2016+a)2+(2018+a)2=_________________(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答案】4+2b【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和整体代入法的思想,灵活使用整体代入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令2016+a=x,2018+a=y,将原式化为(x−y)2+2xy,即可求解.【解答】解:令2016+a=x,2018+a=y,则(2016+a)(2018+a)=xy=b,(2016+a)2+(2018+a)2=x2+y2=(x−y)2+2xy=(−2)2+2b=4+2b;故答案为4+2b.例3、【阅读材料】若x满足(80−x)(x−60)=30,求(80−x)2+(x−60)2的值.解:设(80−x)=a,(x−60)=b,则(80−x)(x−60)=ab=30,a+b=(80−x)+ (x−60)=20,所以(80−x)2+(x−60)2=a2+b2=(a+b)2−2ab=202−2×30=340【解决问题】(1)若x满足(2019−x)2+(2017−x)2=4042,求(2019−x)(2017−x)的值;(2)已知a1,a2,a3,...a2015均为负数,M=(a1+a2+...+a2014)(a2+a3+...+a2015),N=(a1+a2+...+a2015)(a2+a3+...+a2014),比较M与N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AE=1,CG=2,长方形EFGD的面积是5,四边形NGDH和MEDQ都是正方形,PQDH是长方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直接写出答案.(结果必须是一个具体的数值).【答案】解:(1)设(2019−x)=c,(2017−x)=d,则c−d=(2019−x)−(2017−x)=2,(2019−x)(2017−x)=cd,∴(2019−x)2+(2017−x)2=c2+d2=(c−d)2+2cd=4042,即22+2cd=4042解得:cd=2019,即(2019−x)(2017−x)=2019;(2)设x=a1+a2+⋯+a2014,y=a2+a3+⋯+a2015,则M=xy,2,N=(x+a2015)(y−a2015)=xy+a2015(y−x)−a2015M−N=a2015(y−x−a2015)=−a1a2015由于a1,a2,a3,...a2015均为负数所以−a1a2015为负数,则M−N=−a1a2015<0,M<N;(3)由题意得:(x−1)(x−2)=5,设x−1=a,x−2=b,则ab=5,a−b=1,∴(a +b )2=(a −b )2+4ab =21.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1.【解析】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换元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换元法解决问题,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1)模仿例题,利用换元法解决问题即可.(2)设x =a 1+a 2+⋯+a 2014,y =a 2+a 3+⋯+a 2015,则M =xy ,N =(x +a 2015)(y −a 2015)=xy +a 2015(y −x)−a 20152,M −N =a 2015(y −x −a 2015)=−a 1a 2015由于a 1,a 2,a 3,...a 2015均为负数,所以−a 1a 2015为负数,则M −N =−a 1a 2015<0,最后得M <N ; (3)模仿例题,利用换元法解决问题:由题意得:(x −1)(x −2)=5,设x −1=a ,x −2=b ,则ab =5,a −b =1,得出(a +b )2=(a −b )2+4ab =21.【好题演练】一、选择题1.设a 、b 是实数,且11+a −11+b =1b−a ,则1+b1+a 的值为( ).A. 1±√52B. ±1±√52C. ±3−√52D. 3±√52【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换元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换元法是借助引进辅助元素,将问题进行转化的一种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字母去代表它,实行等量替换.这样做,常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形象直观.先设1+a =x ,1+b =y ,则b −a =y −x ,原方程可化为1x −1y =1y−x ,整理得,y 2−3xy +x 2=0,方程两边同除以x 2,解关于yx 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解答】解:解:设1+a =x ,1+b =y ,则b −a =y −x ,原方程可化为1x −1y =1y−x , 整理得,y 2−3xy +x 2=0,两边同除以x2,得(yx )2−3(yx)+1=0,解得yx =3±√52,即1+b1+a 等于3±√52,故选D.2.已知实数a,b,c满足a+b+c=1,1a+1+1b+3+1c+5=0,则(a+1)2+(b+3)2+(c+5)2的值为().A. 125B. 120C. 100D. 8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换元法和整体代入法,巧妙利用换元法是解题的关键.首先令a+1=x,b+3=y,c+5=z,分别求出x+y+z和xy+yz+xz,然后所求代数式即为x2+y2+z2,整体代入可求出值.【解答】解:令a+1=x,b+3=y,c+5=z,∵a+b+c=1∴x+y+z=(a+1)+(b+3)+(c+5)=10,又1a+1+1b+3+1c+5=0则1x +1y+1z=0,∴xy+yz+xz=0,∴(a+1)2+(b+3)2+(c+5)2=x2+y2+z2=(x+y+z)2−2(xy+yz+xz)=102=100.故选C.3.已知(x−2015)2+(x−2017)2=34,则(x−2016)2的值是()A. 4B. 8C. 12D. 1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以及换元法.将x−2016设为t,则x−2015=t+1,x−2017=t−1,代入原方程中,可得到关于t 的方程,进而求解。
八年级数学(竞赛)因式分解

第一讲 分解方法的延拓——换元法与主元法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的一种恒等变形,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是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通常根据多项式的项数来选择分解的方法.一些复杂的因式分解问题.常用到换元法和主元法.所谓换元,即对结构比较复杂的多项式,若把其中某些部分看成一个整体,用新字母代替(即换元),则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明朗化,在减少多项式项数,降低多项式结构复杂程度等方面有独到作用.所谓主元,即在解多变元问题时,选择其中某个变元为主要元素,视其他变元为常量,将原式重新整理成关于这个字母的按降幂排列的多项式,则能排除字母间的干扰,简化问题的结构.例题求解【例1】分解因式:10)3)(4(2424+++-+x x x x = .(第12届“五羊杯”竞赛题)思路点拨 视24x x +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字母代替,从而能简化式子的结构.【例2】 多项式xyz y z x y z x x z z y y x 2222222-++-+-因式分解后的结果是( ).A .(y -z)(x+y)(x -z)B .(y -z)(x -y)(x +z)C . (y+z)(x 一y)(x+z)D .(y 十z)(x+y)(x 一z) (上海市竞赛题)思路点拨 原式是一个复杂的三元三次多项式,直接分解有一定困难,把原式整理成关于某个字母按降幂排列的多项式,改变其结构,寻找分解的突破口.【例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1)(x +2)(x+3)(x+6)+ x 2; (天津市竞赛题)(2)1999x 2一(19992一1)x 一1999; (重庆市竞赛题)(3)(x+y -2xy)(x+y -2)+(xy -1)2;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4)(2x -3y)3十(3x -2y)3-125(x -y)3. (第13届“五羊杯”竞赛题)思路点拔 (1)是形如abcd+e 型的多项式,分解这类多项式时,可适当把4个因式两两分组,使得分组相乘后所得的有相同的部分;(2)式中系数较大,不妨把数用字母表示;(3)式中x+y ;xy 多次出现,可引入两个新字母,突出式子特点;(4)式前两项与后一项有密切联系.【例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a 2(b 一c)+b 2(c -a)+c 2 (a 一b); (2)x 2+xy -2y 2-x+7y -6.思路点拨 (1)式字母多次数高,可尝试用主元法;(2)式是形如ax 2+bxy+cy 2+dx+ey+f 的二元二次多项式,解题思路宽,用主元法或分组分解法或用待定系数法分解.【例5】证明:对任何整数 x 和y ,下式的值都不会等于33.x 5+3x 4y -5x 3y 2一15x 2y 3+4xy 4+12y 5.(莫斯科奥林匹克八年级试题)思路点拨 33不可能分解为四个以上不同因数的积,于是将问题转化为只需证明原式可分解为四个以上因式的乘积即可.注:分组分解法是因式分解的量本方法,体现了化整体为局部、又统揽全局的思想.如何恰当分组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分组方法有:(1)按字母分组;(2)按次数分组; (3)按系数分组.为了能迅速解决一些与代教式恒等变形相关的问题,读者因熟悉如下多项式分解因式后的结果:(1)))((2233b ab a b a b a +±=± ;(2)))((3222333ac bc ab c b a c b a abc c b a ---++++=-++学历训练1.分解因式:(x 2+3x)2-2(x 2+3x)-8= .2.分解因式:(x 2+x+1)(x 2+x+2)-12= .3.分解因式:x 2-xy -2y 2-x -y= .4.已知二次三项式82--mx x 在整数范围内可以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则整数m 的可能取值为 .5.下列各式分解因式后,可表示为一次因式乘积的是( ).A .2727923-+-x x xB .272723-+-x x xC .272734-+-x x xD .279323-+-x x x (第13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6.若51-=+b a ,13=+b a ,则53912322+++b ab a 的值为( ). A .92 B .32 C .54 D .0 7.分解因式:(1)(x 2+4x+8)2+3x(x 2+4x+8)+2x 2; (2)(2x 2-3x+1)2一22x 2+33x -1;(3)x 4+2001x 2+2000x+2001; (4)(6x -1)(2 x -1)(3 x -1)( x -1)+x 2;(5)bc ac ab c b a 54332222+++++; (6)613622-++-+y x y xy x .8.分解因式:22635y y x xy x ++++= .9.分解因式:333)()2()2(y x y x -----= .10.613223+-+x x x 的因式是( )A .12-xB .2+xC .3-xD .12+xE .12+x11.已知c b a >>,M=a c c b b a 222++,N=222ca bc ab ++,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 )A .M<NB .M> NC .M =ND .不能确定1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2212)16)(1(a a a a a ++-++; (2)91)72)(9)(52(2---+a a a ; (黄冈市竞赛题)(3)2)1()21(2)3()1(-+-++-+++y x y x xy xy xy ; (天津市竞赛题)(4)4242410)13)(14(x x x x x ++++-;(第13届“五羊杯”竞赛题)(5)z y xy xyz y x z x x 222232242-++--. (天津市竞赛题)17.已知乘法公式:))((43223455b ab b a b a a b a b a +-+-+=+; ))((43223455b ab b a b a a b a b a ++++-=-. 利用或者不利用上述公式,分解因式:12468++++x x x x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18.已知在ΔABC 中,010616222=++--bc ab c b a (a 、b 、c 是三角形三边的长).求证:b c a 2=+第二讲 分解方法的延拓——配方法与待定系数法在数学课外活动中,配方法与待定系数法也是分解因式的重要方法。
利用换元法解一元高次方程

利用换元法解一元高次方程在初中数学竞赛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高次方程求解问题,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思想是降次,而换元法是其最主要的方法,所谓换元法,是指把方程中某些代数式用新的变量代替,使方程的次数降低,从而化难为易,使问题得以解决,这里举例说明如下.一、直接换元例1 解方程:x+1x+2x+3x+4=24.分析与解∵x+1x+4=x2+5x+4,x+2x+3=x2+5x+6,设t=x2+5x+4,则可将原方程转化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tt+2=24.即t2+2t-24=0,t-4t+6=0,∴t=4.t=-6.当t=4时,x2+5x=0,∴x=0,或x=-5;当t=-6时,x2+5x+10=0,此方程无解.故原方程的解为x=0,或x=-5.二、均值换元即求出几个代数式的平均值,利用平均值进行代换.例2 解方程:4x+13x+12x+1x+1=3x4.分析与解根据上面的经验,这样的方程左边是不能完全展开的,只能部分展开.∵4x+1x+1=4x2+5x+1,3x+12x+1=6x2+5x+1,两个代数式有相同的一次项和常数项,故设t=5x2+5x+1,则原方程可化为t-x2t+x2= 3x4.∴t2=4x4,t=2x2或t=-2x2,代回即可求得原方程的根为:x=.注当然本题也可以直接设t=4x2+5x+1或者t=6x2+5x+1.例3 解方程:x+24+x-44=272.分析与解若将方程左边展开,将得到难解的高次方程.注意到12x+2+x-4=x-1,故可设y=x-1,则原方程可化为y+34+y-34=272,即y4+54y2-55=y2-1y2+55=0,∴y=±1.∴x-1=±1,∴x=0或2.三、双变量换元例4 解方程:4x2-92+4x2-99x2-4+9x2-42=13x2-132.分析与解注意到4x2-9+9x2-4=13x2-13,设m=4x2-9,n=9x2-4.则原方程可化为m2+mn+n2=m+n2,即mn=0,则有4x2-99x2-4=0,解得x=±32,±23.注用换元法解方程,有时引入的新变量可以不止一个,如本题中引入了m,n.在例1中,如果注意到x+1x+4-x+2x+3=-2,还可以设m=x+1x+4,n=-x+2x+3,则有224 m nmn+=-⎧⎨=-⎩由韦达定理可知m,n是方程z2-2z-24=0的根,求解这个方程即可以得到原方程的根过程略.四、倒数换元形如ax4+bx3+cx2+bx+a=0a≠0的倒数方程可以两边同除以x2,降次换元.例5 解方程:12x4-56x3+89x2-56x+12=0.分析与解直接因式分解比较困难,容易发现该方程是倒数方程与首尾等距离的项的系数相等.又因为x=0不是方程的根,所以两边同时除以x2,得五、常值换元将某一常值看作未知数,原来的未知数当成常数,则可以把高次方程转化为低次方程.例6 解方程:32310+++=.x x分析与解这是关于x的三次方程,直接解这个方程有一定困难,看成未知数,则原方程可化为求解高次方程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整理,不断总结,逐步深化,灵活运用.。
初中数学换元法解析

初中数学换元法解析换元法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往往和消元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换元的实质就是“转化”的数学思想,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换元的基本方法有:整体换元、局部换元、均值换元、三角换元等.换元法的一般步骤为:设元(或构造元)、换元、求解、回代和检验等。
(1)换元法在整式运算中的应用初中数学问题中,常见的就是整式运算问题.在整式运算中经常会出现相对复杂的题目,这就需要在解题过程中将结构相同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并用新元去替换它,将综合性强的问题转换成普通问题。
【典型例题】【思路分析】从题目中可发现,第一个括号中的式子=1-第四个括号中的式子,第三个括号中的式子=1-第二个括号中的式子.所以我们可以把第四个括号中的式子、第二个括号中的式子整体设元。
【答案解析】设2+3+4+…+999=a,2+3+4+…+998=b,则有a-b=999.所以原式=(1-b)·a-(1-a)b=a-ab-b+ab=a-b=999.【归纳总结】解题之前可以先观察题目,发现并探究相同的式子,然后用字母将相同部分替换,计算相对快捷简便.从此题中还可以发现,每两组括号都会相差999,第三个括号比第一个括号中少了999,第二个括号比第四个括号中多了999.所以还可以这样设元、换元:设1-2-3-…-998=a,2+3+4+…+998=b,则有a+b=1那么原式就变换a·(b+999)-(a-999)b=999(a+b)=999.所以换元方法不止一种,可以灵活选择.(2)换元法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初中数学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因式分解.用换元法分解因式,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将多项式中的某一部分用新的变量替换,减少因式项数或者降低次数,同时,让隐含的关系清晰地表现出来,从而使运算过程简明清晰.【典型例题】【思路分析】认真观察题目的结构,可以发现(x-4)(x+1)=x²-3x-4,(x-2)(x-1)=x²-3x+2,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完全相同,这就具备了换元的条件,使用换元法进行降次处理,就使得分解变得简单易行.在设辅助未知数时,方法比较灵活,如可设x²-3x=a,或设x²-3x-4=a等,一般地,设辅助元为x²-3x-4和x²-3x+2的算术平均式比较简捷.【答案解析】(3)换元法在解方程(组)中的应用掌握运用换元法解方程和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要求,而在解高次方程、分式方程、无理方程时,要注意方程的特点,创造运用换元法的条件,往往会简化求解过程.A.高次方程解一元高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降次,而换元法是降次的一种基本方法.用换元法解高次方程的思路,与用换元法分解因式的思路一致.【典型例题】【思路分析】这个方程左边的两个因式中都含有x²+3x,于是解此题可设x²+3x+4=y或者x²+3x=y,当然与分解因式类似,也可设两个因式的算术平均式为辅助元,不过此题中算术平均式为x2+3x+9/2,计算并不方便.所以辅助元的选择要根据题意灵活地掌握.【答案解析】B.分式方程运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典型例题】【思路分析】【答案解析】C.无理方程运用换元法解无理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化无理方程为有理方程.【典型例题】【思路分析】当无理方程的有理式部分与无理式部分所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成比例(包括相等)时,把无理式部分设为辅助元.此方程组中存在两组这样的关系,所以需设两个辅助元.用换元法解方程或方程组,虽然能把复杂的方程(组)简单化,但用此方法必须验根,因为在换元过程中(特别是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常会出现增根.【答案解析】(4)换元法在证明中的应用换元法在证明中应用广泛,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不等式的证明、几何问题等,证明题利用换元法十分简捷.常采用的方法有增量换元法、均值换元法等.【典型例题】【思路分析】因为b+c=8,所以b和c的均值就是4,所以b和c的值都在4附近,所以可分别给b,c在4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变量,这两个变量之和应为0,所以为简便起见,一个表示为t,另外一个则为-t.所以设b=4+t,c=4-t.又因为b,c都大于0,所以可以求出t值的取值范围.到此,设辅助元完成,然后代入换元即可.像这样,若某几个变量之和为一定值,则可求出其均值,则这几个变量都在均值这一常量附近变化,此时,可设这几个变量为该均值加上另外几个变量.新加入的变量之和为0,这种换元方法叫作均值换元法.【答案解析】。
初中换元法经典例题

初中换元法经典例题
初中数学中,换元法是解方程的一种常见方法。
下面是一个经典的例题:
例题,解方程 $x^2 + 2x 3 = 0$。
解答,首先,我们观察到这是一个二次方程,可以使用换元法来解决。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新的变量来进行换元,使得原方程变得更容易解决。
我们可以设 $y = x + 1$,即令 $y$ 代替 $x + 1$。
这样,原方程可以改写为 $y^2 4 = 0$。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方程 $y^2 4 = 0$ 因式分解为 $(y 2)(y + 2) = 0$。
这样,我们得到两个可能的解,$y 2 = 0$ 或 $y + 2 = 0$。
解第一个方程 $y 2 = 0$,我们得到 $y = 2$。
将 $y = 2$ 代入 $y = x + 1$,我们可以得到 $x = 1$。
解第二个方程 $y + 2 = 0$,我们得到 $y = -2$。
将 $y = -
2$ 代入 $y = x + 1$,我们可以得到 $x = -3$。
综上所述,原方程 $x^2 + 2x 3 = 0$ 的解为 $x = 1$ 或 $x
= -3$。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到换元法是一种有效的解方程方法。
通过引入新的变量,我们可以将原方程转化为一个更简单的形式,
从而更容易求解。
初中数学—换元法

知识点拨【知识提要】1. 方程中变量的换元;2. 三角换元;3. 特殊换元。
【基本题型】1. 解超过二次的方程,或解某些特殊的根式方程;2. 证明某些不等式,或者某些量的取值范围;3. 求某些难以直接求出来表达式的值。
【解题技巧】1. 遇到可以整体代入的时候,可以考虑换元;2. 解特殊的高次方程的时候,可以考虑换元;3. 有时候甚至可以联想三角函数。
快乐热身【热身】已知若有23y x =+成立,则有恒等式2223x x ay by c ++=++成立。
求abc 的值。
【解析】分析 直接用待定系数法会很繁琐。
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呢?解 因为23y x =+,所以32y x -=。
所以,22239232424y y y x x y -⎛⎫++=+=-+ ⎪⎝⎭。
因此,119942432abc ⎛⎫=⨯-⨯=- ⎪⎝⎭。
第五讲 换元法热身完了,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吧!例题精讲【例 1】 求1111111...++++(无穷多个)的值。
【解析】 分析 连分数化简为分数从最底下开始,但是这个是无限的,应该怎么办呢?解 设原式x =,则11x x=+,也就是说210x x --=。
解得12x +=(负根舍去)。
说明 无限连分数和无限小数一样,都是极限。
关于极限的概念,以后会学到。
【例 2】 解关于x 的一元四次方程:43210x ax bx ax ++-+=。
【解析】 分析 因为方程次数高,所以应当设法降次。
解 观察方程的系数,具有对称的特点,所以应当使用换元法。
显然0x =不是原方程的解,所以除以2x 后得到:2210a x ax b x x ++-+=。
设1y x x=-,则有220y ay b +++=。
248a b ∆=--。
⑴若0∆>,则方程的解为1y =2y =。
代回1y x x =-得到1,2x =,3,4x =。
⑵若0∆=,则方程的解为1,22a y =-,于是有1,34a x -+=,2,44a x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竞赛:换元法
【内容提要】
1. 换元就是引入辅助未知数.把题中某一个(些)字母的表达式用另一个(些)字母的表达式来代换,这种解题方法,叫做换元法,又称变量代换法.
2.换元的目的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沟通已知和未知的联系.
例如通过换元来降次,或化分式、根式为整式等.换元的关鍵是选择适当的式子进行代换.
3. 换元要注意新旧变元的取值范围的变化.要避免代换的新变量的取值范围被缩小;若新变量的取值范围扩大了,则在求解之后要加以检验.
4. 解二元对称方程组,常用二元基本对称式代换.
5. 倒数方程的特点是:按未知数降幂排列后,与首、末等距离的项的系数相等. 例如:一元四次的倒数方程ax 4+bx 3+cx 2
+bx+a=0. 两边都除以x 2,得a(x 2+2
1x )+b(x+x 1)+c=0. 设x+x 1=y, 那么x 2+21x = y 2-2, 原方程可化为ay 2+by+c -2=0.
对于一元五次倒数方程 ax 5+bx 4+cx 3+cx 2+bx+a=0, 必有一个根是-1. 原方程可化为 (x+1)(ax 4+b 1x 3+c 1x 2+b 1x+a)=0.
ax 4+b 1x 3+c 1x 2+b 1x+a=0 ,这是四次倒数方程.
形如 ax 4-bx 3+cx 2+bx+a=0 的方程,其特点是:
与首、末等距离的偶数次幂项的系数相等,奇数次幂的系数是互为相反数. 两边都除以x 2, 可化为a(x 2+21x
)-b(x -x 1)+c=0. 设x -x 1=y, 则x 2+21x =y 2+2, 原方程可化为 ay 2-by+c+2=0.
【例题】
例1. 解方程1112---++x x x =x.
解:设11-++x x =y, 那么y 2=2x+212-x .
原方程化为: y -
21y 2=0 . 解得 y=0;或y=2.
当y=0时,
11-++x x =0 (无解) 当y=2时, 11-++x x =2,
解得,x=4
5. 检验(略).
例2. 解方程:x 4+(x -4)4=626.
解:(用平均值2
4-+x x 代换,可化为双二次方程.) 设 y= x -2 ,则x=y+2. 原方程化为 (y+2)4+(y -2)4=626.
[((y+2)2-(y -2)2)2+2(y+2)2(y -2)2
-626=0
整理,得 y 4+24y 2-297=0. (这是关于y 的双二次方程).
(y 2+33)(y 2-9)=0.
当y 2+33=0时, 无实根 ;
当y 2-9=0时, y=±3.
即x -2=±3,
∴x=5;或x=-1.
例3. 解方程:2x 4+3x 3-16x 2+3x+2=0 .
解:∵这是个倒数方程,且知x ≠0, 两边除以x 2,并整理 得2(x 2+21x )+3(x+x 1)-16=0. 设x+x 1=y, 则x 2+21x =y 2-2. 原方程化为 2y 2+3y -20=0.
解得 y=-4;或y=2
5. 由y=-4得 x=-2+3;或x=-2-3.
由y=2.5得 x=2;或x=
2
1. 例4 解方程组⎪⎩⎪⎨⎧=+++++=+++++0
1012124012522222y x y xy x y x y xy x 解:(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都是二元对称方程,可用基本对称式代换.) 设x+y=u, xy=v. 原方程组化为:
⎪⎩⎪⎨⎧=+++=+++010********v u u v u u . 解得⎩⎨⎧-==374v u ; 或⎪⎪⎩
⎪⎪⎨⎧=-=91132v u . 即⎩⎨⎧-==+374xy y x ; 或⎪⎪⎩
⎪⎪⎨⎧=-=+91132xy y x . 解得:⎪⎪⎩⎪⎪⎨⎧--=+-=33213321y x ;或⎪⎪⎩
⎪⎪⎨⎧+-=--=33213321y x ;或⎪⎩⎪⎨⎧-=+=412412y x ;或⎪⎩⎪⎨⎧+=-=412412y x .
【练习】
解下列方程和方程组:(1到15题): 1. =++++
)7(27x x x x 35-2x. 2. (16x 2-9)2+(16x 2-9)(9x 2-16)+(9x 2-16)2=(25x 2-25)2.
3. (2x+7)4+(2x+3)4=32 .
4. (2x 2-x -6)4+(2x 2-x -8)4
=16.
5. (2115-+x )4+(2315-+x )4=1
6. 6. x x x x 11
2+++=223. 7. 2x 4-3x 3-x 2-3x+2=0. 8. ⎪⎩⎪⎨⎧=++=+++19182222xy y x y x y x 9. ⎪⎩
⎪⎨⎧=+=+160311122y x y x .
10. 5
63964467222+-=+-+--x x x x x x . 11. (6x+7)2(3x+4)(x=1)=6. 12. ⎪⎩⎪⎨⎧=+=-++13511y x y x . 13. ⎪⎩
⎪⎨⎧=+=+1025y x x y y x . 14. ⎪⎩⎪⎨⎧=+-+=-+++0
1823312y xy y y x y x . 15
x x x x =-+-111. 16. 分解因式: ①(x+y -2xy)(x+y -2)+(1-xy)2; ②a 4+b 4+(a+b)4 .
17. 已知:a+2=b -2=c ×2=d ÷2, 且a+b+c+d=1989.
则a=___,b= ____,c=_____,d=____
18. [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如[2]=1,[-2]=-2,
那么 方程 [3x+1]=2x -
2
1 的所有根的和是_____.
【答案】 1. 2212
29 2. ±43±34 3. -25 4. 2,-23,4651± 5.3231-32211, 6. 1 7.2
1,2 8.⎪⎩⎪⎨⎧+-=--=⎪⎩⎪⎨⎧--=+-=⎩⎨⎧==⎩⎨⎧==7
27272722332y x y x y x y x 9. ⎪⎩⎪⎨⎧+-=--=⎪⎩⎪⎨⎧--=+-=⎩⎨⎧==⎩⎨⎧==55
5555555555412124y x y x y x y x 10. 7,-1 11.-32,-3
5 12.⎩
⎨⎧==⎩⎨⎧==10358y x y x 13.⎩⎨⎧==⎩⎨
⎧==8228y x y x
14. ⎪⎩⎪⎨⎧+=-=⎪⎩⎪⎨⎧-=+=⎩⎨⎧-==⎩⎨⎧==10
31041031041513y x y x y x y x 15. x=
251± 16.①设x+y=a,xy=b ②设a 2+b 2=x,ab=y
17.设原式=k, k=442
18. –2可设2x -
21=t, x=21t+41代入[3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