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裂缝控制探析

合集下载

人防地下室裂缝分析及处理方法

人防地下室裂缝分析及处理方法

人防地下室裂缝分析及处理方法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对于防空袭的意识也不断提高,人民防空地下室是城市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人民防空地下室的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总量在不断扩大,由于地下相对来讲比较潮湿,人民防空地下室的施工或日常管理不当,会出现裂缝等现象,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

关键词:人民防空;人防地下室;裂缝;混凝土一、人防地下室的概述人防地下室是人民防空地下室的简称,主要用于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掩蔽等,在紧急时刻还可以用于存储粮食和淡水,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需求。

人防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虽然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与普通地下室相比,人防地下室在平时是无法使用的,只能在战时用于防空袭使用。

人防地下室不仅可以为战时提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场所,还可以作为防灾、减灾指挥的避难场所。

二、人防地下室产生裂缝的原因2.1设计原因导致产生裂缝人防地下室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由于设计阶段混凝土等级确认不当是最普遍的原因。

一般认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安全系数会越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使用的混凝土强度越高,自然会采用高标号水泥,水泥的用量同样会随着增加。

水泥的用量一旦增多,会导致混凝土水化产生更高的热量,从而混凝土会由于温度的升高,逐渐膨胀起来,温度随着时间流逝会慢慢降低,混凝土冷却后会出现裂缝。

人防地下室产生裂缝还会受到建筑结构的影响,由于结构产生的裂缝属于设计原因。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建筑物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物常常采用超长超厚的结构形式。

超长超厚的结构设计会对各种变形产生较大的约束应力,从而产生明显的约束作用。

在上部建有塔楼的大底盘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塔楼与大底盘的交界处进行特别设计,一旦发生两侧所受荷载与刚度有明显差异的现象,会增大它们的变形差异,最终会导致塔楼与大底盘交界处出现裂缝的现象。

某花园人防地下室裂缝分析与处理

某花园人防地下室裂缝分析与处理

某花园人防地下室裂缝分析与处理本文是对某人防地下室在拆模后即刻出现的裂缝从设计,材料,施工等原因进行分析,对已出现的裂缝进行危害分析并对已出现的各类裂缝提出修补方案。

标签:人防地下室;超长结构;裂缝分析;危害分析;裂缝修补1 工程概况本工程某花园地下一层附建式地下工程,地下室主体尺寸为115m×51m,基础为多桩承台桩基,底板为梁板结构,板厚300,顶板为框架结构,板厚200,外墙厚300,内墙厚300和200。

主体沿纵横向各设一条后浇带,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30,内掺混凝土膨胀剂,要求限制膨胀率2~4×10-4,并掺适量粉煤灰。

墙体拆模后即陆续发现墙体上出现裂缝,至目前为止,已发现墙体裂缝68条,顶板缝15条,从裂缝情况来看,有以下共同特点:(1)所有裂缝均出现在墙体及顶板上,而梁、柱上基本没有;(2)墙体裂缝的方向基本与墙体长边方向垂直,部分墙体有斜裂缝;(3)墙体裂缝的位置绝大部分在柱两侧或梁与墙体的搁置点上;(4)墙体裂缝从水平施工缝向上延伸至顶板;(5)裂缝宽度较小,一般0.1~0.5mm,但大部分已发展成贯通裂缝;(6)裂缝较稳定,后期发展缓慢或不继续发展;(7)裂缝间距不规则,较长间距有30m,较短间距仅2m。

2 裂缝原因分析近年来高层建筑地下结构、大底板、外墙及楼板等裂缝问题屡见不鲜,裂缝的控制是涉及设计、施工及搅拌站三方面的综合问题。

2.1 从设计环节分析本工程主体115m×51m,属于超长结构,结构防裂措施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前面计算分析和有关规范要求,设计上要求地下结构顶、底板和墙体均采用微膨胀混凝土,限制膨胀率2~4×10-4,工程结构顶、底板和墙体纵横向各留一道后浇带,后浇带混凝土限制膨胀率4~6×10-4,后浇带浇筑前垂直向最大间距28.2m,留缝长度在规范范围,水平向最大间距64.95m,虽然理论上仍在允许范围内,但为防止结构出现裂缝,结构设计采取了以下综合措施:(1)水平向在超长结构中间增设一道微膨胀混凝土加强带,也就是在结构收缩应力最大的地方,多掺微胀剂,产生相应较大的膨胀来补偿结构收缩。

住宅小区地下室裂缝控制的探析

住宅小区地下室裂缝控制的探析

住宅小区地下室裂缝控制的探析摘要:住宅小区工程混凝土地下室墙体易出现裂缝,裂缝处渗漏不仅影响使用,还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

因此,要对地下室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施工时预先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要全程控制,避免出现地下室墙体裂缝,影响主体结构的交工验收。

关键词:住宅小区;裂缝控制;成因分析一、工程概况某住宅混凝土工程主体由三栋塔楼和二层地库组成,地下室的第一层为设备层,第二层为地下车库。

工程总建筑面积2万多m2,其中地下室总面积约为8000m2,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塔楼间的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地下室底板厚500mm,地下室外墙厚400mm.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墙柱C35~C45,梁板C30~C40,其余部位C10~C20。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5mm~35mm。

二、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成因1裂缝分类(1)温度裂缝。

①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裂缝。

大量的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

由于热胀冷缩的关系,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内部混凝土的膨胀受到外部混凝土的约束,从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②外界温度骤变引起的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环境温差变化较大或混凝土受到寒潮的侵袭时,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降温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2)化学收缩和干燥收缩裂缝①化学收缩。

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要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称之为水化,但水化生成物体积比反应前物质总体积要小,这种收缩称之为化学收缩。

②干燥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裂缝是硬化前的新拌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表面水分蒸发而引起的裂缝。

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人防地下室结原构因裂分缝析与处理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关键词:结构裂缝、收缩、强度、环氧树脂、云石胶、压力灌注、碳纤布一、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防工程在国家的倡导下,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发展,人防工程已结合民用建筑进行规划设计与施工,人防地下室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人防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尤为突出,本人在东方丽景二期高层的建设工作中也遇到这样的棘手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书籍并咨询相关专家后,通过认真思考并结合裂缝的处理效果,总结整理本文。

二、人防地下室易出现的裂缝情况:1、外围剪力墙开裂,纵轴方向出现较多,且有相当部分属于贯穿裂缝。

2、地下室底板及顶板裂缝,裂缝走向大多平行于地下室横轴及短边方向,在地下室长宽比较大时尤为明显.3、主楼与地下室梁板连接附近的梁板出现裂缝。

三、裂缝的原因分析:1、混凝土强度较高,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也较大,从而加大了混凝土冷却后的收缩,且由于人防地下室混凝土体量一般也较大,累积收缩量很大,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自由度无法满足自身的收缩要求;由于纵轴方向收缩比横轴方向大,且纵轴方向自由度比横轴方向一般要小,因此外围剪力墙纵轴方向易出现裂缝,底板及顶板易出现平行于横轴的规则性裂缝。

2、由于地下室混凝土体量较大,加上文明施工的要求,一般都采用商品混凝土浇注,施工时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不当,如石子粒径偏小;水泥品种选用不当,如选用了硅酸盐水泥导致水化热加大;水泥强度选用不当导致水泥用量加大。

配合比水灰比控制不严,如石子用量偏少,黄沙用量偏多,水灰比偏大等。

3、施工方案不合理3.1混凝土浇注施工走向不合理;3.2施工分段及不同工作段间施工顺序不合理;如:当有两幢塔楼以上时,不同塔楼间施工进度偏差太大导致人为的沉降差。

即使在地下室同一标高的层面上,不同的工作段间施工顺序,也会导致收缩的不同。

3。

3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安排不合理,如操作工人太少或振捣机械不足会造成振捣振捣不及时、不到位,甚至可能会漏振等。

人防地下室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机理及预防措施

人防地下室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机理及预防措施

人防地下室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机理及预防措施摘要:现如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们通过修建地下室来拓展空间。

通常,人防地下室设计使用的是混凝土结构,并运用浇筑技术完成施工。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混凝土裂缝。

本文就针对人防地下室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展开探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混凝土;收缩裂缝;预防措施引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防地下室大量建设,但也出现了很多工程质量问题,特别是渗漏问题尤为突出,产生渗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结构裂缝。

裂缝不仅对人防工程的密闭性要求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水或者毒剂渗漏,甚至可能发展为结构破坏。

本文总结了人防地下室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

1人防地下室收缩裂缝机理1.1湿度变化产生的裂缝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降低会导致自干燥,从而引起混凝土自收缩。

水灰比较高的普通混凝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降低较少,自干燥引起的收缩压力小,从而导致混凝土自收缩不明显;水灰比较低的高强度混凝土,其早期水化反应较快,导致自由水消耗较快,以至使孔体系中的相对湿度低于80%,因此混凝土自收缩现象较为明显。

1.2膨胀引起的裂缝(1)钢筋的锈胀裂缝。

钢筋生锈后体积会发生膨胀,造成钢筋周围混凝土沿钢筋方向开裂。

混凝土开裂后,促进钢筋快速锈蚀,这样往复循环,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现象更加恶化。

(2)混凝土的冻胀裂缝。

试验研究表明,在水环境下的混凝土,当温度低于-4℃时,混凝土将出现“冷胀热缩”的现象。

严寒地区,外露的混凝土结构,尤其在水位变动的结构部位,长期处在干湿交替、反复冻融的状态下,由于混凝土表面存在毛细孔道,部分地下水渗入混凝土结构中,当水结冰时,体积膨胀,造成混凝土产生冻胀裂缝。

(3)碱骨料反应裂缝。

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和外加剂等含有部分碱性物质,这些碱性物质与骨料中含有的活性物质发生反应,该反应具有膨胀性,从而造成混凝土开裂。

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措施探讨

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措施探讨

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措施探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地下室结构会产生不同的裂缝,从而会严重影响地下室工程的质量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交付使用的问题。

所以深入研究导致地下室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和整理归纳出有效的防范防治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标签: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工程前言:在众多质量问题中,其中地下室结构裂缝是施工过程不严谨导致的建筑质量问题。

它不仅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施工形象,还会降低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和影响用户使用效果。

所以施工企业需要仔细认真的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从本质上进行有效的解决和控制,把所有的安全隐患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一、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问题(1)地下室外墙中部出现垂直于地面且相互平行的竖向裂缝(2)地下室的頂部或者底部出现毫无规则的裂缝(3)在地下室底部或者顶部的塔楼与和车库相连的地方出现裂缝(4)地下室的底板、外墙和顶板出现施工裂缝,后浇带两边出现接缝开裂二、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原因(一)设计方面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1)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如在设计变形缝和伸缩缝的位置时,没有考虑到当地气温的变化,使得其位置设计不恰当,还有好多结构设计都不合理。

因为不合理的结构设计需采用了更高强度的混凝土,所以需要增加水泥的用量,从而导致水化率和收缩都增加。

(2)忽略了构造钢筋的重要性,使得钢筋配置不合理,进而可能产生裂缝。

对于这种有特殊环境要求的地下室结构,要合理的设置钢筋的外保护层和钢筋布设的尺寸及具体的布设位置难度非常大。

(二)原材料方面引起裂缝的原因(1)在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混凝土种类具有差异性,那么建筑完工之后其本身的收缩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选取渣水泥作为基础原料,相比之下其收缩量更大,在建筑大型块状底板或者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总的来说,选用什么水泥品种,主要取决于其截面的厚度。

(2)太细的水泥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过大,容易在混凝土中产生裂缝。

浅析地下空间结构裂缝的控制

浅析地下空间结构裂缝的控制

浅析地下空间结构裂缝的控制浅析地下空间结构裂缝的控制导语:土木建筑工程,以混凝土结构占主导地位,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缝,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钢筋砼结构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在保证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前提下,裂缝是人们可接受的材料特征。

近十多年来,随着钢筋砼结构的长大化和复杂化,以及商品砼的大量推广和砼强度等级的提高,结构裂缝出现机率大大增加,有些已危及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的地下工程裂渗已影响其使用功能。

二、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引起裂缝有两大类原因,一种由外荷载(如静、动荷载)的直接应力和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其机率约20%;一种是结构因温度、膨胀、收缩、徐变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其机率约80%。

裂缝发生与材料、设计、施工和维护有关,现作以下分析。

(一)材料缺陷在变形裂缝中收缩裂缝占有80%的比例,从砼的性质来说大概有:1.干燥收缩研究表明,水泥加水后变成水泥硬化体,其绝对体积减小。

每100克水泥水化后的化学减缩值为7~9ml,如砼水泥用量为350kg/m3,则形成孔缝体积约25~30L/m3之巨。

这是砼抗拉强度低和极限拉伸变形小的根本原因。

研究表明,每100克水泥浆体可蒸发水约6ml,如砼水泥用量为350kg/m3,当砼在干燥条件下,则蒸发水量达21L/m3。

毛细孔缝中水逸出产生毛细压力,使砼产生“毛细收缩”。

由此引起水泥砂浆的干缩值为0.1~0.2%;砼的干缩值为0.04~0.06%。

而砼的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故易引起干缩裂缝。

2.温差收缩水泥水化是个放热过程,其水化热为165~250焦尔/克,随砼水泥用量提高,其绝热温升可达50~80℃。

研究表明,当砼内外温差10℃时,产生的冷缩值εc=△T/α=10/110-5=0.01%,如温差为20~30℃时,其冷缩值为0.02~0.03%,当其大于砼的极限拉伸值时,则引起结构开裂。

人防工程施工质量与裂缝问题研究

人防工程施工质量与裂缝问题研究

人防工程施工质量与裂缝问题研究摘要:在人防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结构会出现渗漏现象,这不但影响到该人防工程的使用效果,而且会对该工程的结构耐久性造成长期的损害。

因此,本文就就“人防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渗漏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总结出几点控制对策。

关键词:人防工程;施工质量;裂缝问题;研究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a number of structural leakage, which affects not only the effect of the use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and will be the dur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ject to cause long-term damage. Therefore, this paper leakage in theconstruction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cause analysis, andsummed up a few control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construction quality;crack problem; research1施工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该“人防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后浇筑墙体和顶板混凝土。

施工缝若处理不当,如施工缝清理不干净、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砼振捣插入不到位和漏振等原因产生混凝土粘接不严,尤其是钢板止水带翻口下方,都极可能导致渗水。

施工缝的留置主要有两种方式,其防治方法如下:1.1水平缝加20×30BW止水带或镀锌钢板按此方法留置时橡胶止水带一定要安置牢固、平稳,居中放置后用水泥钉固定或氯丁胶粘剂涂抹粘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防地下室裂缝控制探析
【摘要】人防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际民生的大事,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基本均设置有人防地下室。

防渗控制、裂缝防治一直都是人防地下室工程建设控制的重中之重。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裂缝控制措施,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裂缝控制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防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关注,城市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不但在战争时期发挥着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的作用,和平时期也对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人防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人防地下室开裂、渗水现象也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人防地下室的使用功能,甚至威胁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

因此,人防地下室工程裂缝控制十分关键。

以下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裂缝控制措施进行了探究。

1 人防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设计方面的原因
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结构混凝土开裂的情况主要有混凝土强
度确定不当、结构约束、截面突变等情况。

其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合理是普遍现象,很多人认为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水泥用量也越大、水泥标号也越高,其水化热也就越大,那么也就越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结构约束作用也是造
成人防地下室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建筑工程规模庞大,超长、超厚结构结构应用相当广泛。

长厚型结构对结构变形有着很强的约束作用,当拉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结构便会开裂。

在地面建筑有塔楼的人防地下室中。

塔楼与大底盘交接位置,由于荷载差异巨大,其变形差异也大,因此该位置极易开裂。

另外,若结构截面有突变,则在突变出出现应力集中,也容易产生裂缝;板结构的构造钢筋配置过少也容易造成结构开裂。

1.2 基础不均匀沉降
当地上结构为裙塔结构时,由于荷载差异巨大,基础沉降变形很难一致。

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将会造成塔楼与人防地下室交界位置大梁两侧的楼板开裂。

此外,现代建筑规模巨大,建筑占地面积巨大,地质条件差异也就可能比较大,这也是造成不均匀沉降的一大因素。

1.3 材料方面的原因导
人防地下室产生裂缝跟使用的原材料也有很大关系。

混凝土主要有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组成。

若采用早强的、强度等级高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就容易开裂;骨料越细,或者含有泥土,混凝土结构也容易开裂;此外,若外加剂选用不合理或者参量不当,对混凝土结构也会造成影响。

按照规定,城市工程建设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但是商品混凝土使用的骨料粒径小、水胶比偏大、单位用水量偏大,混凝土收缩性大,所以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1.4 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过程也是人防地下室工程成型的过程,施工控制的好坏对混凝土结构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

若振捣不密实、不均匀、过振、欠振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混凝土浇筑不连续,中断时间大于初凝时间,而施工缝又处理不当等情况都会导致裂缝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若温度控制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养护不当将会直接导致其开裂,比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没有及时覆盖,由于水封蒸发过快,表面就会产生收缩龟裂;混凝土强度不足便在其上行走或者堆放其他荷载等,都会造成混凝土开裂;拆模过早、养护时间不够、未采取保温保湿措施等,也会导致开裂。

2 裂缝控制措施
2.1 设计措施
人防地下室设计时应该予以重视,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防渗防裂问题。

设计时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混凝土采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等微膨胀混凝土,减少大面积混凝土板收缩带来的负面影响;②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确保结构的抗渗及结构整体性能的前提下,不宜采用强度等级太高的混凝土。

③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并参入一定量的掺合料,降低水化热。

另外,人防地下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其强度,更重要的还要对其抗渗性能考虑。

④构造技术措施:结构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均匀布置上部结构的重量,以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当地质情况存在差
异时,可以通过采用复合地基或者采用不同的桩基长度、桩径来应对;另外,结构设计时截面形式尽可能一致,建筑形状尽可能整齐规矩;重视构造钢筋的设置,合理配置构造钢筋防止裂缝的发展。

2.2 材料控制
应该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比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开裂。

粗骨料应该选用干净、质地坚硬、级配良好、针片状颗粒不大于15%的碎石。

细骨料应该选用细度模数大、粒径大的河沙。

骨料必须干净,碎石的含泥量不得大于1%,河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2%。

可以在混凝土中参入一定的短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混凝土搅拌时,应该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搅拌,计量必须准确,误差不得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拌合时间不得太短,混凝土搅拌必须均匀充分。

2.3 控制温度
温度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的,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以防止裂缝发生。

在炎热的夏天施工时,可以采用冰水搅拌,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冬季施工时,可以采用热水搅拌,或者在砂石料中通入蒸汽加热。

另外,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要求。

2.4 混凝土筑捣
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技术人员应该对拌合料的和易性、可泵性、塌落度等进行检测,然后泵送入模。

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米时,应该采用串通等措施,以免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采用
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应该控制在30~50cm。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该插入下面一层5~10cm,确保两层混凝土的粘结。

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均匀,不得有漏振、欠振、过振现象。

混凝土浇筑应该连续,不得中断,当发生机械故障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中断时,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当超过初凝时间时应该按照施工缝处理。

此外,二次振捣对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有很好的效果。

也就是在混凝土初凝前,对其进行复捣,将泌水产生的空隙排除,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但是,二次振捣必须把握好时机,否则会适得其反。

2.5 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及时养护,通常采取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小于14天。

养护期间应该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确保混凝土硬化时有充分的水分。

具体措施有覆盖养护膜、草袋、土工布、喷洒养护液、洒水等。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还应该采取内部降温及表面保温措施,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具体可以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管,混凝土浇筑时便通入冷水循环,将内部的热量带出,降低内部温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

3 结束语
人防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种类有多种,其形成原因也很复杂,但是基本上不外乎设计、施工这两大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在人
防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或者防止裂缝的产生。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考虑,严格控制,建设一个质量可靠的人防地下室,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百礼,穆振高.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裂缝的设计与施工控制[j]. 安徽建筑. 2012(06)
[2] 韩彦滨,赵刚.有关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的若干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6).
[3] 叶文华.人防地下室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 建筑. 2009(15).
[4] 杨建辉.简析人防工程几种先进技术[j]. 科技信息. 2009(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