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辽阔的疆域 教案23 (人教版八年级上)
1.1辽阔的疆域(3)(课时2)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1、名称口决: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
云贵四西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
在省级行政区名称的教学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名称中不要多加“族”字。
2、位置
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或“中国政区”投影片或教学挂图,进行反复读图、填图或拼图练习,使课本插图与投影片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组合、讲与练有机结合,以练为主,达到“心中有图”的效果。
【自学导航】
1.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全国的行政区划大致分为三级:、、。
2.目前,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在。
3.34个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的是,跨经度最广的是,跨纬度最广的是,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完全在热带的是,临海的省自北向南依次是、、、、、、、、、,由岛屿组成的有、,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的是、。
(1)可联系上一节邻国的教学内容,辨认陆上边界省区、沿海省级行政区进行教学;还可以直接利用活动教材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2)可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分片或串线制成复合投影片,让学生对照着有注记的课本插图与无注记的投影片,进行分组练习,熟悉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增强记忆。
县
乡
板书: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区全ຫໍສະໝຸດ 、简称、位置五、教学反思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
主备人:复备人:_______复备时间:______总第___课时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行政区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1 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 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疆域辽阔、海陆分布以及地理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对我国的疆域有更直观的了解。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海域,以及我国的地形特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往往注重死记硬背,对地理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深入分析我国的疆域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疆域辽阔、海陆分布以及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自豪感的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疆域范围、邻国和海域,以及地形特点。
2.教学难点:我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特点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我国疆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疆域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海域。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地形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阐述我国的疆域特点。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学生对我国疆域知识的理解。
6.练习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我国地形分布图。
7.总结回顾: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内容。
八年级地理上册 1.1 辽阔的疆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
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
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和邻国。
2.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2.了解某某、澳门和某某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游戏拼图板【教学时间】教学3课时,活动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引入]播放课件:选取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图片进行展示,配以《我爱你,中国》歌曲。
解说:伴随着这首深情隽永、荡气回肠的赞美祖国之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为有幸成为她的儿女而自豪。
对于母亲,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在新学年里我们将了解她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最该了解的是她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板书: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讲授新课:我们怎样描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呢?活动:屏幕显示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小组合作探讨下列问题。
1.1 辽阔的疆域 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

4.下列国家中,与我国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巴西 D.澳大利亚
5.就纬度位置看,我国的领土( )
A.小部分位于寒带 B.小部分位于热带 C.大部分位于热带 D.小部分位于温带
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设疑启发
一、出示目标
三、展示交流,小组内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并矫正。
15
25
1.对照图1.1和1.2,分析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的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特点,对农业发展多种经济的影响。
对照图1.1,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特点、对农业发展多种经济的影响。
2.阅读活动2,对照图1.1和1.3 ,分析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特点,分析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对照图1.1 ,分析中国的海陆位置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二、探疑互动
1.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________________,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_____________。
2.看图1.1,找出中国的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我国最东端位于经度______,最西端位于经度_____,东西跨经度约____。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半球;我国最南端位于纬度_______,最北端位于纬度_____,南北跨纬度约______。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半球.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重点)2.通过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纬度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和日本海陆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3.能看图说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认识我国是陆地大国。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当堂达标】1.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2.几位同学正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讨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B.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C.我国有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D.我国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3.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与印度尼西亚相比,我国气候更炎热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5.我国的陆上邻国的数目是()A.6B.10C.14D.185.下列国家,与我国陆地不相邻的是()A.泰国B.朝鲜C.哈萨克斯坦D.印度6.读图1.1,填上数字代表的陆上邻国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教学反思】《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地理的开篇,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中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叙述,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并分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本科内容虽不多,但知识点精悍,涉及的地理专业知识强,体现地理学科的特征。
1.1辽阔的疆域 第2课时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⑶分组游戏:四人一组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把轮廓模型发给各组,其中一同学拿其他同学认,限时记忆后教师拿轮廓问同学抢答。(轮廓形状特点可参照探究P8拓展性学习)
⑷学生在图中找出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分组找出并记住,即时填图,比赛掌握情况)
教师充满激情,提出问题。学生思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1、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
、三级。
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个,其中包括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省。首都是。
1、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范围、时间、学习方法等要求。(学生自学时教师可以板出本课的轮廓图并标注本课学习需要的地理事物的代码并巡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
⑸教师:可简讲简称的由来,让学生了解以便帮助记忆。
①历史名称:冀、晋、豫、鲁(黄河中下游)
②山名或河名:闽、赣、湘、皖(长江中下游)
③两个简称:云、贵、川、甘、陕(川为中心南北延伸)
④一个字或几个字:黑、吉、辽等(沿国界)
⑹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总结34个行政区的之最,总结后分别介绍总结情况,学生记忆没有总结到的。
拓展应用
三字歌诀记忆34个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
教师出示,学生记忆,记住名称的同时也记住了简称。
巩固训练
教师提出训练要求(时间、规范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校正补偿。
1、我国共有省级行政区
A.32个B.23个
C.28个D.34个
2、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是
A.广东省B.台湾省
C.海南省D.云南省
A.黑、琼B.黑、粤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首页教案内容【导入新课】八年级我们将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位置优越展示投影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引导读图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一小部分处在热带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展示投影小结展示一、讨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回答: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
我国大部分属于中纬度地区,这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讨论2、那我们来看看二个纬度和中国相近的国家的位置,蒙古和日本,和这二个国家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回答:蒙古属于内陆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属于岛国,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但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
中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东部广大地区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陆上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往来。
归纳小结: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海陆位置: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活动根据刚才同学们得出来的结论,补充下列表格:二:国土辽阔的中国我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国土面积也很大呢,展示投影中国国土在世界的排名【小组活动】除了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三以外,还有什么能说明中国国土辽阔呢?下面我们有四个问题要同学们去寻找答案。
1.找出我国的陆地邻国2.找出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并测算东西所跨的经度数和东西距离。
3.找出与我国四大海域和隔着这些海域与我国相望的国家4.找出我国最南端和最北端,并测算南北所跨的纬度数和南北距离。
归纳小结:我国国土辽阔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疆域: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2.所跨经纬度:跨经度广约60跨纬度广约50。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案

【课题】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4.通过在地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5.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6.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全称、简称【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课时安排】3个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讲述法、多媒体演示等;【教材分析】上好八年级地理开篇第一课《辽阔的疆域》,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养成认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利用地图来探究问题等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创设】利用上课前的课间播放08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画面。
【引入新课】教师讲述:2008年夏季,中国北京成功主办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
本次奥运会在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祖国的强大。
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的方方面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地理。
【推入新课】一.位置优越教师提问:展开世界地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国------中国,(看大屏幕)那么我们怎样来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呢?请回忆初一时我们学习国家和地区时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1.半球位置教师提问:地球分为几个半球?分界线是什么?学生回答:自主探究1:投影显示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在图1.1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图1.1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纬度位置自主探究2:(1)在图1.1中找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2)在图1.1中找出30°N和60°N;(3)说出低、中、高纬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1.引入新课(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
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通过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国家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的理解,并为今后教学对外贸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作好必要的铺垫。
(3)评价“位置优越”时,还可以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或讨论:如果我国不具备东临大洋的海陆位置,而是深居内陆,就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和现在十分不同的影响。
展示我国地形图,启发学生,在相同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如果东高西低,会对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评价问题的方法。
2.转折深入采用分组讨论这种常见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分析和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半球图中分析我国在全球的位置;巩固用经纬度来确定一个地区经纬度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就容易得出来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海陆位置的分布特点,学生从图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陆位置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还对开发海洋资源、海上交通事业等方面有一定影响。
这样不仅讲清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而且也教给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3.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活动讨论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
讨论可以鼓励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叙述事实),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观点是充分还是不足的认识,并且懂得对同一事情,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有助于知识概念的学习。
而且,互相讨论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在新的领域中运用它们,有助于学生在运用这些观点的同时获得自信。
一个成功的讨论需要有技巧、积极性和机敏,以及对以上这些要素很好地组织运用。
(1)分工合作学习常常是开展小组讨论的最有效的方法,每个小组人数不要超过4人。
一个有用的技巧就是:一开始就讨论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有时是教师布置)。
(2)然后推荐组长、主要发言人、讨论记录人,每个组员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主动承担一部分任务。
(3)座位安排是很重要的。
讨论小组应安排得使任何人都能看见小组的其他人。
最好是安排成一个圆形,便于学生与学生两两之间的交流。
(4)讨论开始时,要求学生写出他们对一个或两个特殊问题的观点可能是有帮助的,这样可以给他们时间去思考,并且对那些腼腆和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有帮助。
(5)使讨论直接从抽象的概括开始是很难的。
开始要用特殊的、简单的、具体的观点,然后再扩展到更一般的观点。
(6)讨论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时,可以先从课本“活动”题入手,让学生把“答案”记录在课本上。
【国土辽阔】1.引入新课(1)初一的学生已经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大国,但中国究竟有多大,不一定有比较完整而概括的了解。
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我国陆地面积的数值及其在世界各国中所居的位次。
通过课本的图像与资料,要求学生从中国与亚洲、世界陆地面积的比较,中国和欧洲面积的比较,中国和世界几个面积较大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陆地面积及其占世界陆地总面积比重的比较中,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中国之“大”。
(2)通过引导阅读“中国疆域示意图”,由学生在地图上查阅中国四至的经纬度位置,量算南北端、东西端的距离,再结合课本“中国领土的四端”形象化的图解,以及课本里中国陆疆和海岸线长度与赤道长度的比较,多侧面地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2.关于邻国部分,可在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从读图着手,重点掌握各邻国与我国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教学时,可按逆时针方向从各方位上辨认我国的陆上邻国,例如东部是朝鲜,东北(俄罗斯南部也有一小部分与我国新疆接界)是俄罗斯,北部是蒙古,西北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自西部至南部依次是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接界)、印度(其东部也有一部分与我国西藏东南部接界)、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海上邻国自北向南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与文莱,以及印度尼西亚。
带领学生阅读“世界政治地图”和“中国疆域示意图”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读图方法。
在地图上辨认邻国时,一般从朝鲜开始,在图上按逆时针方向找出15个陆上邻国,以及东部和东南部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读图时,较难区别的是西邻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四国。
它们与我国相邻的国界较短,国名也容易混淆。
克什米尔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有争议的地区,两国各控制一部分。
我国与巴基斯坦控制区已划定正式边界。
如此众多的陆上与海上邻国,一方面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利益争端而导致领土纠纷。
3.关于我国的临海,教材主要有三层含义。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临海的名称和位置。
在教学时要分清临海与领海的不同含义,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与世界地理所讲的一些“内海”两者的含义不同。
(2)使学生了解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广大,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3)使学生了解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
【34个省级行政区】1.“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部分,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有大量的概念、地名及其空间分布,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于“深”而在于“多”。
必须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研究教学设计。
把教学重点放在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上。
2.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户口所在地。
接着教师再举例介绍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并说明三级的关系(例如北京市、大兴县、长子营乡)。
也可从我国辽阔国土的地理事实谈起,说明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最高一级是省级行政区。
在介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后,还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对省级行政区以及各级行政区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海南省的设置,重庆(直辖)市的设置等。
3.教学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必须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或“中国政区”投影片或教学挂图,进行反复读图、填图或拼图练习,使课本插图与投影片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组合、讲与练有机结合,以练为主,达到“心中有图”的效果。
(1)可联系上一节邻国的教学内容,辨认陆上边界省区、沿海省级行政区进行教学;还可以直接利用活动教材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2)可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分片或串线制成复合投影片,让学生对照着有注记的课本插图与无注记的投影片,进行分组练习,熟悉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增强记忆。
可将全国省级行政单位分成7部分,例如东北部的黑、吉、辽;北部的陕、甘、宁和内蒙古;西部的新、青、藏;西南的云、贵、川;带有方向的8个省,即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直辖市京、津、沪、渝;最后7省为苏、浙、闽、台、琼、皖和赣。
此外,还有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分片方法很多,目的是便于学生在图上记忆。
还可以大陆沿海为线索记忆: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以北回归线穿过的台、粤、桂、滇为线索熟悉位置;以长江、黄河干流为线索查找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等等,反复巩固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作必要铺垫。
(3)用“中国政区拼图”作拼图游戏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一种活动。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和位置的观察能力,拼图图板可由学生自己制作。
游戏前让学生在家反复练习,游戏时可以拼全图,也可以抽出几个省区,辨认它们的名称,熟悉它们周围的省区。
举行小组或个人识图、拼图竞赛,也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识记来掌握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分布的好办法,例如拼图比赛、填图比赛、各种抢答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尽快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概念。
4.在省级行政区名称的教学中,一要注意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是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名称中不要多加个“族”字;二要注意有两种简称的省区;三要注意一些学生容易写错的地名,例如秦、浙、赣、琼、黔、藏、疆,及安徽省的“徽”字等。
至于省级行政中心,在这里只要求初步熟悉一下,待以后的工业、城市、交通等地理教学中进一步熟悉掌握,一下子全部到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5.教材中没有特意将台湾、香港、澳门的内容提出来学习,学生如果提问,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开展思想教育: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实现与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神圣职责。
香港、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师特色、学校条件、课时安排,选用教学参考资料中的一些素材,采取灵活多样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网络学习、计算机游戏等),以及活动式、范例式、情境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进行富有创新的教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