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全球最大
中国收入分配四大失衡: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08年,按汇率计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 D P)已跃居世界第三位。
但是,由于长期积累形成的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导致我国消费开支对G D P的贡献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内需和消费不振又直接造成我国过分依赖外部市场,降低了我国的经济安全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甚至已经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四大表现一、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来越小按发达国家的理念,政府如果花不了那么多钱就不该收那么多税,百姓把钱交给政府是为了让政府把钱花到为百姓服务上。
然而我国各级政府竟然存下了大笔存款,成了食利者;同时地方政府还通过扮演“卖地商”的角色,聚集了大量卖地款,而且还属于缺乏监管的账外资金。
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存款”项目下的资金额从1999年的1785亿元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16963.84亿元,猛增了9.5倍!20年来在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的同时,政府储蓄率却在节节攀升,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 D P 的比重从10.95%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因此,表面看起来中国的储蓄率很高,但其中真正属于百姓的储蓄占比并不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7年我国企业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0年前的12%上升到23%,而家庭储蓄所占比重却一直徘徊在20%左右。
医疗及社会保障不到位,百姓的大量储蓄也不敢轻易花掉,从而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受到严重抑制。
二、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工农大众收入偏低30多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职工和基层科技人员为发展我国制造业、扩大对外贸易和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来,财富却越来越多地向企业高管集中,而广大职工却没有相应提高收入和福利。
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中国大约是0 .2美元左右,欧美国家大体上是25—30美元。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根据库茨涅茨的倒U曲线,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似乎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的现象,但是我国的较发达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却低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但是我国的城乡收入总体差距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而且这还只是货币收入的比较,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位于世界最高水平的。
本文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现状出发,指出其历史因素、经济体制转型、政府的投入与支持不够等原因,厘清了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并对今后政府的政策与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距的沿革(纵向比较)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其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如下表。
表1:1978-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差以及收入比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316.0133.6182.41980 439.4 191.3 248.1 2.30 1981 458.04 223.44 234.61982 494.52 270.11 224.4 1.83 1983 525.96 309.77 216.21984 607.56 355.33 252.2 1.71 1985 739.1 397.6 341.51986 899.6 423.8 475.8 2.12 1987 1002.2 462.6 539.61988 1181.4 544.9 636.5 2.17 1989 1375.7 601.5 774.21990 1510.2 686.3 823.9 2.20 1991 1700.6 708.6 992.01992 2026.6 784.0 1242.6 2.59 1993 2577.4 921.6 1655.81994 3496.2 1221.0 2275.2 2.87 1995 4283.0 1577.7 2705.31996 4838.9 1926.1 2912.8 2.51 1997 5160.3 2090.1 3070.21998 5425.1 2162.0 3263.1 2.51 1999 5854.0 2210.3 3644.02000 6279.9 2253.4 4026.5 2.79 2001 6859.6 2366.4 4493.22002 7702.8 2475.6 5227.2 3.11 2003 8472.0 2622.0 5850.03.2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4)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1984年数据用“人均生活费收入”代替。
城乡贫富差距现状调查报告

城乡贫富差距现状调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若将各种因素都计算在内的话,城乡平均贫富差距要达四倍、五倍甚至六倍。
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必须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
分配差距呈现“穷降富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穷人和富人的收入都在增长,但考虑到他们在消费支出上的差异,大量贫困家庭的支出集中在最易涨价的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分配差距正呈现危险的‘穷降富升’两头拉大趋势。
”房地产、矿产、证券成为暴利行业: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资本———这3种生产要素发挥了巨大的财富调整力量。
房地产、矿产、证券等成为“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也被少数人占据、利用并迅速暴富。
在全国产煤大县山西左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里诞生了数以百计、身家亿万的“煤老板”,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35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400多元。
“资源要素分配不公,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说,这与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缺失有很大关系,突出表现在资源价格成本构成不完全,资源税额低、开采成本低、不承担环境恢复责任等,这是“煤老板”超常致富的“秘诀”,也是分配手段调节失灵、贫富差距拉大的“症结”。
中国收入现状原因及应对之策

中国收入现状原因及应对之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一方面,一些地区和行业的收入水平较高,大部分农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着诸多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中国收入现状的原因1. 城乡收入差距大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十分严重的问题。
由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据统计,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60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7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这种差距不仅导致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平衡,也造成了城乡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受教育、专业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
一些高薪行业如金融、科技等,其从业人员往往能够获得高额的薪酬,而一些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相对较低。
这种差距导致了社会中职业的不平衡发展,也让很多低收入群体感到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3. 技术进步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出现了下降,一些传统从业人员的就业可能会受到影响。
而新兴行业的涌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从事这些行业需要进行再培训和学习,这也意味着很多人需要重新学习新的技能,才能满足新兴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否则就容易陷入失业的风险。
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人的收入减少。
4. 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也是造成收入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裁员和减薪成为了大势所趋,造成了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收入降低。
而在经济好转时,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支持,努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大的事例

城乡收入差距大的事例城乡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普遍存在。
这种差距源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城乡收入差距大的事例。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国家。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经济相对滞后。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
城市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资和薪金,而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农村经营。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巴西也是一个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国家。
巴西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差距和社会不平等。
根据巴西统计局的数据,巴西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两倍以上。
城市居民往往能够从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水平中受益,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较高的贫困率和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
此外,巴西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不完善,教育和医疗资源较为匮乏,这也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印度是一个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的国家。
印度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印度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两倍以上。
城市居民往往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资源,也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贫困、失业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城乡收入差距大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许多发达国家也面临着这一问题。
例如,美国是一个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一倍以上。
城市居民通常从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工作中受益,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和低薪工作的问题。
此外,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也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城乡收入差距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2021中国基尼系数全球第一

2021中国基尼系数全球第一
2021中国基尼系数全球第一的简介如下: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国内外所有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根据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经扩大到0.45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仅占收入或消费的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50%。
中国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最富有的10%人口占据了全国财富的45%,
而最贫穷的10%人口仅占据了1.4%的财富。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1922年提出的。
它是国际上定量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全面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分析指标。
其经济学含义是:在所有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等分配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基尼系数最大值为“1”,最小值等于“0”。
前者是指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均衡,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所有人占有;后者是指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即人与人之间的收入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任何差别。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绝对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
所以基尼系数的实际值只能在0到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于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
基尼系数之所以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
和广泛采用,是因为它给出了一个反映居民间贫富差异的数量边界,能够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间的贫富差距,能够预测、预警和防止居民间的贫富分化。
中国城乡收入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国城乡收入差异的原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益加大。
这不仅让城乡居民之间产生了深刻的不公感,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那么,造成中国城乡收入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1. 产业结构差异化的影响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
城市的发展更为集中和多样化,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等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迅速崛起。
而农村地区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这些行业相对比较落后。
虽然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速度很快,但相对于城市依然存在产业结构的短板。
2. 教育水平的差异化在中国,城市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遍比农村居民高。
这也为城市居民在找工作和创业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因教育程度低,很难从事高端产业、高附加值行业的工作,因此导致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较低。
3. 劳动力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城市劳动力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城市居民在选择工作时拥有更加丰富的机会和选择余地,同时企业对员工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不够成熟,对员工保障也不及城市企业,因此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力较弱,农村劳动者收入偏低。
4. 行政资源配置不均衡在中国,城市居民享受着更高的公共资源配置,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
同时城市居民在分配国内外资源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而农村地区相对滞后,公共资源配置不足,建有非常缺少农村资源和服务配置。
5. 制度机制体制的差异中国城乡现存的制度机制体制与目前的社会发展不相符合。
在单纯重视城市成果,缺乏对农村的关爱,题外的农村大肆政策袭击,未能真正体现平等的社会价值。
虽然现代制度和农民利益有许多分歧,制度上的限制,农村发展的也非常缓慢。
在总结所有影响城乡收入差异的原因时,总的来说,中国城乡差距的原因非常多,结合了产业、教育、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原因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重要而且相互作用的。
因此,针对这些影响城乡收入差异的原因,需要各级政府、媒体、农村部门和企业必须要加强合作,共同发挥作用,从多个方面入手,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中国共同发展。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中国加入WTO之后,在享有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同时,急剧地增长了开放市场的种种风险,这包括现在的社会冲突显现出来,外部冲击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尚不具备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人群,地区边缘化,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行业和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原有的经济不安全、社会不平等及政治不稳定会随之被放大或者相互关联强化,如果不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冲突,就可能由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由社会危机引爆政治危机。
就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具体受益和受损情况而言,那些在近期改革中遭受沉重成本负担的阶层所受到的打击将是最大的1 。
其中,我国八亿农民2,至少在短期和中期内,是受到冲击最大、风险最明显的人群。
因此,中国加入WTO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国家管理社会冲突和协调社会利益的能力,使全社会各利益主体特别是使八亿农民及弱势人群从市场开放中降低各种成本和代价,应使他们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一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悖论改革不是发展的目标,只是发展的手段。
开放政策不是替代发展战略,而是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罗得瑞克在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中,批评了盲目崇拜开放论或全球化论。
他认为,没有证据为许多人所宣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本身将改善经济绩效的观点提供支持。
他发现社会冲突及其管理在外部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潜在的社会冲突愈大,外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例如收入差距越大的国家,经济增长下降的幅度也越大;社会分裂程度越多的国家,对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就越差;同样在给定的外部冲击和社会冲突情况下,解决和处理冲突的管理机构越脆弱,例如缺乏人民广泛参与的政治民主,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资金补偿利益受损者,缺乏良好的政府治理、司法和公民权利制度保护,那幺遭受经济动荡和冲击的可能性就会增多。
这是许多拉美、中东或其它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痼疾,就像“脚后跟”一样,滞后的反映和脆弱的管理能力是这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内部动荡不止的原因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全球最大
《经济日报》记者林海/联合新闻网提供 (2011.09.21 12:08)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比高达3.23:1,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2005年时,国际劳工组织(ILO)就曾经公布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国家,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包含中国在内的三个国家超过2,而英、美等西方已开发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都在1.5左右。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表示,大陆城乡差距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有关,“一个地区的发展,要经历城乡收入差距由低水平的均衡到收入扩大、再到收入缩小这样一个过程,呈现倒U字形,这是一个规律,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
宋迎昌说,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经历倒U字形发展的过程,而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大陆城乡差距缩小与政府近年来推出的一些惠民政策有关,包括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税收减免、扶持就业、照顾农民工生活等。
”宋迎昌分析指出,这使得中国很多省区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比例有很大的作用。
但宋迎昌也坦承,目前中国中西部的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比例超过4比1,而北京、上海、广东的数值则要低的多,“这种差距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体制分割现象严重,以及发展机会不平等等因素所造成。
”
根据统计,去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比城镇快,是从1998年以来的第一次,但是差距仍然相当大,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预计2011年,这个比例将达到3.26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