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图示教程
马头琴音位记忆技巧

马头琴音位记忆技巧
马头琴是一种特殊的弦乐器,学习马头琴需要记住许多音位。
下面是一些记忆技巧:
1. 马头琴共有四根弦,从低音到高音分别为A、D、G、E。
2. 调弦方式为:第一根弦A按住第五品位,第二根弦D按住第四品位,第三根弦G按住第四品位,第四根弦E按住第五品位。
3. 马头琴音位以音名、数字和汉字表示。
其中,音名表示了音高和音调,数字表示了品位,汉字则表示了弦名和指法。
4. 在A弦上,记住5-0-1-2-3-4-5这个音级序列。
其中五个代表五个品位。
5. 在D弦上,记住4-0-1-2-3-4-5这个音级序列。
同样是五个品位。
6. 在G弦上,记住4-0-1-2-3-4-5-6这个音级序列。
其中,第六个音是G弦的高音点,不常用。
7. 在E弦上,记住5-0-1-2-3-4-5这个音级序列。
同样是五个品位。
通过以上的记忆技巧和练习,相信你能够有效地记住马头琴的音位,更好地掌握这种弦乐器。
礼仪课堂之民俗知识【马头琴】

文化艺术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 代表乐器,不但在中国, 在世界乐器家族中也占有 一席之地,是民间艺人和 牧民所喜欢的乐器,马头 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 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 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 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出现
马头琴出现
从山林狩猎文化时期至草原游牧文化 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乐器,不是马头琴, 而是火必思、托布秀尔等弹拨乐器且多用 于娱乐性歌舞与舞曲伴奏。从《蒙古秘 史》、《元史》中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 至忽必烈时期,蒙古民族乐器尚以弹拨乐 器为主,元代的蒙古军人和牧民,善弹火 必思,喜跳集体踏歌。当草原游牧音乐迅 猛发展之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便脱胎而 出,得到广泛普及,并且最终取代弹拨乐 器,成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间乐 器。显然,拉弦乐器取代弹拨乐器,火必 思逐渐衰退,马头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蒙 古乐器的主角。
礼仪课堂(八)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 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 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 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 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 (1155—1227)已流传民间。 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 中流行一种二弦琴,是其前 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演出。
别名 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 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 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 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 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 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 “潮尔”。 还有“胡兀尔”、 “胡琴”、“马尾胡琴”、 “弓弦胡琴”等叫法。除内蒙 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 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 流行。
演奏方法
坐姿
演奏马头琴时,通常采取坐姿, 将琴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
指法
左手虎口稍张开,拇指微扶琴杆, 在低把位上,用食指、中指的指甲顶弦、 无名指按弦、小指指尖顶弦,小指在演 奏中非常重要,它常从外弦下面伸进去 顶里弦;在高把位上,由于音位距离很 小,各指都以指尖按弦。右手执弓时, 以虎口夹住弓柄,食指、中指放在弓杆 上,无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
蒙古族马头琴介绍

蒙古族马头琴介绍蒙古族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
它是由蒙古族人民创造和演奏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详细介绍蒙古族马头琴的起源、结构、演奏技巧以及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蒙古族马头琴起源于古代蒙古草原,据传始于公元前13世纪的蒙古国。
马头琴得名于其琴颈上的马头形状,琴身由一个卵圆形的共鸣箱和一根长约1米的琴颈组成。
琴颈上有两根弦,分别代表阳和阴的意义,象征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马头琴的共鸣箱由马皮贴合而成,使得琴音具有独特的韵味。
马头琴的演奏技巧独特而精湛。
演奏者使用马毛制成的弓拨动琴弦,通过手指的按弦和琴身的共鸣来发出音响。
演奏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法和弓法,发出高亢激昂的音乐,也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
马头琴的音域宽广,可以演奏出高音、中音和低音,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和音乐感染力。
在蒙古族文化中,马头琴被视为神圣的乐器,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歌舞和仪式。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以其深沉、激昂的情感和独特的音色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用于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还用于表达蒙古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
马头琴音乐经常出现在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婚礼和宗教仪式中,成为连接蒙古族人民感情的纽带。
蒙古族马头琴在近年来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国际音乐界瞩目的焦点。
许多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在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他们的演奏风格独特、技巧高超,受到了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蒙古族马头琴的音乐也被用于电影配乐和音乐创作中,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音乐体验。
蒙古族马头琴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赞美的象征。
马头琴的独特音色和精湛演奏技巧使其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上的瑰宝,也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音乐体验。
蒙古族马头琴将继续在未来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传承和发扬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31 马头琴

PPT模板: 1ppt /moban/
PPT素材: 1ppt /sucai/
PPT背景: 1ppt /beijing/
PPT图表:iazai/
PPT教程: 1ppt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1ppt /ziliao/
范文下载: 1ppt /fanwen/
liáo
辽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二十六分。
写字
琴指抽扶
腿射疼刻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二十六分。
知识卡片
牧马人
马头琴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二十六分。
试卷下载: 1ppt /shiti/
教案下载: 1ppt /jiaoan/
PPT论坛: 1ppt
PPT课件: 1ppt /kejian/
语文课件: 1ppt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1ppt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1ppt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1ppt /kejian/meishu/
31 马头琴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二十六分。
qín
琴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二十六分。
pèi
配
jùn
骏
biān
鞭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二十六分。
fú
扶
shuāi
摔
zhòng〔中〕
téng
疼
tòng
痛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二十六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二十六分。
科学课件: 1ppt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1ppt /kejian/wuli/
马头琴(蒙古族乐器)—搜狗百科

马头琴(蒙古族乐器)—搜狗百科马头琴(mǎtóuqín),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1]名字由来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
《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
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
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
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
'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
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
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
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
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
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
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
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别名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马头琴的乐器构造原理

马头琴的乐器构造原理马头琴是内蒙古蒙古族传统的弓弦乐器,也是中国十大传统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外形特点是琴身朝前有如骏马头,故得名“马头琴”。
马头琴的乐器构造原理是通过弦与琴身的共鸣来发出音响。
马头琴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组成:琴筒、琴杆、弓。
首先来看琴筒。
马头琴的琴筒是采用木材制作,一般使用枫木、柚木等稳定性较好的材料。
琴筒长约80-90厘米,上下端呈两个圆锥体相连接,上端的直径较下端小。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扩大空气共鸣腔体,提高音质。
而且,琴筒外表面被刻有蒙古族特色的马、鹿、花等图案,非常精美。
其次是琴杆。
琴杆是用木材制作的长杆状部件,与琴筒一体连接。
琴杆上有一定数量的音圈,音圈是用马尾发制成的,它们的数量有8个、9个和10个等多种。
音圈的作用是使琴的音色更加丰富。
另外,在琴杆上还有一根可以调整音准的调弦杆。
调弦杆通过向上或向下调整,使琴弦的张力得以改变,进而调整琴的音调。
最后是弓。
马头琴的弓是由木材和马尾制成的,长约70-80厘米。
弓杆的上端用马尾制成一团,团上已通入一些孔隙,以利于琴弓的弹奏。
弓杆下端通过几根传弦杆固定了象牙制作的横杠,使得马头琴的弓弦固定在横杠上,并可以通过横杠上的螺丝进行微调。
弓杆两侧的马尾发则分别穿过琴筒上的两个音孔,并与琴弦牵连在一起。
演奏时,演奏者将琴杆压弯,以使弓毛与琴弦相碰,通过拉动弓杆,琴弦振动发出音响。
马头琴的演奏技巧有弹、拨、打和拉等多种,琴的音色柔和悠长,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
演奏时,演奏者用弓拉动琴弦,琴弦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琴筒的共鸣腔体放大,并通过音孔放出。
音圈的存在进一步改变了振动的特性,使琴的音质更为优美。
同时,马头琴的琴筒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不同以及琴筒内部结构的改良来调整音色。
总之,马头琴的乐器构造原理是通过琴筒、琴杆和弓的共同运作来发出声音。
琴筒和琴杆的设计使共鸣腔体得以扩大,增强音质;而弓的运动则使得琴弦振动发出音响。
这样的构造原理使得马头琴在演奏中能够表现出独特而美妙的音色和风情。
马头琴

摘要: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
马头琴虽然两根弦,但到演奏者手中,它所传出的细腻犹如小提琴,醇厚、如中提琴,深情、似大提琴的玄妙之音,每每令人如醉如痴。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琴族乐器系列,在音色上仍保持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关键词:马头琴、在水一方、特色1、马头琴名字的由来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
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
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哲黑木、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
队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传说,很久以前,在那金色的阿拉腾敖拉山麓,有一个银色的月亮湖。
湖畔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小牧民,名字叫苏和。
他和妈妈过着清贫的生活。
有一天,小苏和出来放牧,在山坡上做了个奇异的梦——看见从天上腾云驾雾飞来一个美丽的姑娘,对他说:“我知道你想得到一匹可心的马,我告诉你,北边湖边有一匹白骏马,善良的人哟,你快去把它牵回家吧!”说完只见一道白光,姑娘无影无踪了。
苏和“啊”的一声惊醒揉揉眼睛一看,阳光当头。
他想起刚才梦里听到的话,站起来不由地向北一看,果然湖边站着一匹小白马,苏和欢快地向它跑去。
马头琴概述

马头琴概述马头琴(mǎ tóu qín),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名字由来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
《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
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
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
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
"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
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
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
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
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
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
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
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别名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琴弓的运行最佳位置
正确的持弓方法
拉弓时手腕的正确姿势
推弓时手腕的正确姿势
外弦保留指
内弦保留指
手型与琴杆的关系
泛音演奏法姿势
马头琴的定弦:马头琴的现代标准音高为:外弦为低音弦是小字组的g,内弦为高音弦是小字一组的c。
这样的定弦无论对初学者还是演奏家都一样重要,不能随意调高或降低,定弦音高不同时马头琴的音质音色会有很大的变化,对于乐器本身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固定的音
高和固定的音色对于马头琴手是非常重要的。
马头琴的音位:马头琴C调的音位示意图说明:这张音位示意图里面的每个圆圈中的为唱名,大括号指的是把位,大写汉字的数字表示的是手指的数字,有两个并排数字大写的为换把位时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