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神经阻滞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神经阻滞疗法适应证

注射和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
• 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 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 • 强副作用小
注射和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
• 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 • 调理引起疼痛的局部环境 • 改善血液循环 • 消除炎症 • 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
•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
加重,有的还发生严重损伤。
颈原性头痛的注射疗法
冠脉搭桥术; • 顽固性骚痒;痔疮内或血管瘤内注射。
疼痛医学
是神经科学的新分支和边缘学科
• 近年来发展很快
• 2001年美国国会第106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新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命名为
• “疼痛研究与治疗的十年” • 是目前美国医学科研经费增加最快的学科
疼痛疾病是常见多发病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机会因疼痛就医 • 每个家庭都有疼痛患者 • 镇痛用药在医院门诊的用药量和药费于
颈原性头痛的定义
• 颈原性头痛学会将颈原性头痛描述为: • 在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区或者上
述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 • 这个定义缺乏特异性,因为几乎包括了整个头
部。 • 为此,颈原性头痛学会又补充了颈原性头痛的
特征,特征就是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 颈部压痛、颈部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 活动受限,多有头、颈部损伤史。
• 主要用于治疗癌症疼痛、三叉神经痛或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恶性疼痛。
注射治疗
• 注射治疗作为一种病灶注射治疗技术,
• 随着X光、超声波介入引导技术的广泛应 用,许多过去难以穿刺给药的部位,现 在都可以安全地注射给药了。
注射治疗
• 根据疼痛的炎症病灶的不同特点,配制有效的 药液
• 通过注射方案及穿刺注射技巧,进行病灶注射 • 局部高浓度药液消除炎症病灶,疼痛也随着消
各种神经阻滞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神经阻滞的顺应征1.创伤.手术后的急性痛2.各类精神病理性痛苦悲伤,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庞杂区域痛苦悲伤分解征.幻肢痛等.3.慢性退行性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凸起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4.各类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疼.丛集性头疼.枕神经痛等.5.各类血管疾病如雷诺氏症.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6.癌性痛苦悲伤.7.非痛苦悲伤性疾病.如面神经麻木.面肌痉挛.颞关节杂乱分解征.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固执性呃转.自立神经杂乱症等.▲神经阻滞的禁忌征1.未明白诊断者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饰病情.2.不合作患者.3.局部或全身沾染.4.有出血偏向者.6.局麻药过敏者.▲头面部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眶上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痛者.2.眶上神经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上眼睑水肿:眶上神经阻滞后可消失,不需特别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眶下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眶下神经散布区痛苦悲伤.【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面部肿胀:打针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消失面部肿胀,打针曲安奈德5-10ml/0.5-1ml可预防或减轻面部肿胀.☞上颌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三叉神经第Ⅱ支痛.2.上颌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3.上颌神经散布区毁伤性痛苦悲伤.【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痛苦悲伤:打针神经毁损药后可消失一过性痛苦悲伤加剧,一般不特别处理,轻微者冷敷可减轻或解除痛苦悲伤.2.局部血肿:常由供给翼腭窝处的血管出血造成,轻微者冷敷可减轻或清除血肿.☞下颌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痛苦悲伤.2.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癌痛,外伤.放疗后痛苦悲伤.3.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部血肿:脸颊部软组织出血,一般不需特别处理,轻微者间断冷敷可减轻痛苦悲伤或清除血肿.神经毁伤:穿刺时轻微毁伤神经可消失中断数周的痛苦悲伤.☞颏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三叉神经痛.颌神经痛.2.颌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肌肉萎缩:神经毁损药剂量不宜过大,防止局部肌肉萎缩.2.神经毁伤:穿刺过深,针尖刺入颏管易致神经毁伤.☞半月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1.各支三叉神经痛.2.三叉神经区域癌性痛苦悲伤.外伤或放疗后痛苦悲伤.3.三叉神经散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角膜溃疡.掉明:是半月神经节阻滞最轻微的并发症,消失角膜感到减退.角膜溃疡,甚至掉明.2.颅内出血:进针过深或重复穿刺可毁伤脑膜中动脉,导致颅内出血或血肿.3.穿刺部位肿胀:打针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消失穿刺部位肿胀,可间断冷敷减轻肿胀.4.头晕.恶心:进针过深针尖刺破硬脑膜或脑膜袖,导致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可造成头晕.恶心,有时表示为延迟性头晕.5.其他脑神经功效受损:患者消失视物隐约.复视及咽部不适.☞面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面神经痉挛.2.面神经炎.【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肿胀痛苦悲伤:打针无水乙醇后可消失打针部位肿胀或局部痛苦悲伤,一般不需特别处理.2.面神经麻木:治疗面神经痉挛药物剂量过大或浓渡过高,可致面神经麻木,表示患侧眉下垂.吵嘴下垂,眼睑不克不及闭合,流泪.流涎等,可中断数月至数年.☞枕大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颈源性头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枕后痛苦悲伤.2.枕大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3.第1.2颈椎骨转移瘤引起的头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麻药中毒:药物误入枕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ஐ㇏▲颈肩上肢的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固执性呃逆.2.反射性膈肌痉挛.【禁忌征】1.呼吸功效不全或有轻微肺部疾病者.2.严禁双侧同时阻滞.3.局部剖解不清或气管显著移位.受压者.【并发征】1.气胸.血气胸:穿刺点偏低.进针过深可刺破肋膜顶或肺尖导致气胸,刺破血管可致血气胸.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细心回抽,致药液误入血管所致.3.Horner分解征: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可阻滞颈交感神经节,消失Horner分解征.4.声嘶: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阻滞喉返神经可致声嘶.☞颈椎椎间孔(椎旁)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1.第2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痛苦悲伤.2.第4-7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颈部根性神经痛等.3.颈部外伤后神经痛,颈.上胸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可在影像导引下定位或神经刺激器准肯定位,用局麻药物复合抗炎镇痛进行神经根阻滞,治疗响应神经安排区的非癌性根性痛或癌性痛苦悲伤.【禁忌征】1.颈部畸形.2.颈部伟大肿物.3.气管受压.移位.4.禁忌双侧同时阻滞.【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颈部血运丰硕,局麻药接收快,药物误入血管或用量大均可致局麻药中毒.2.喉返神经阻滞或Horner分解征:进针过深.偏内侧,或药物剂量过大,易造成喉返神经阻滞麻木,消失声嘶.掉音或呼吸艰苦.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消失Horner分解征.3.膈神经麻木:膈神经重要由C4神经构成,同时也接收C3 和C5脊神经部分纤维,进行颈椎间孔神经阻滞时,常可累计膈神经,患者消失呼吸艰苦.胸闷,甚至轻度发绀,双侧阻滞症状更显著.应实时给氧.帮助呼吸,加强肋间肌运动,保持足够通气量.4.全脊髓麻醉:穿刺时过深,进针偏向与椎间孔平行,针尖刺入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注药后可致全脊髓麻木.5.局部出血或血肿:颈部血管丰硕,穿刺时操纵粗暴,毁伤血管可致出血.血肿形成,可榨取颈动脉.静脉及气管等组织.☞颈浅丛神经阻滞术【顺应征】落枕.枕后神经痛.耳大神经痛.颈皮神经痛及锁骨上神经痛等.【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麻药中毒:局麻药误入颈外静脉可致局麻药中毒.☞肩胛上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颈肩部及肩胛部痛苦悲伤的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软组织毁伤引起的肩胛区痛苦悲伤.2.肩关节疾病的手段治疗,如肩关节脱臼手段复位.3.打针神经毁损药治疗肩部癌性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3.轻微肺气肿患者.1.气胸:穿刺过深,针尖刺破肋膜顶或肺尖可致气胸.2.神经毁伤:操纵进程中为查找异感重复穿刺,可致神经毁伤.☞臂丛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外伤.骨折.肿瘤等引起上肢痛苦悲伤,如肩臂软组织痛.肩周炎.上肢血管性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2.中枢性或末梢性上肢痛苦悲伤的辨别诊断.【禁忌征】1.穿刺部位畸形.沾染或肿瘤.2.肺气肿或呼吸功效不全者.3.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Horner分解征:臂丛神经阻滞并发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时可消失Horner分解征,多不需处理.2.喉返神经阻滞:多因药物剂量大引起,表示声音嘶哑.掉音.3.膈神经阻滞:一旦产生应实时给氧.帮助呼吸.4.全脊髓麻醉:进针偏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可能是药物误入蛛网膜下隙,致全脊髓麻醉.5.局麻药中毒:因为进针偏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药物误入椎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尺神经阻滞术尺神经安排区域内的痛苦悲伤.【禁忌征】1.骨关节肿瘤.畸形.骨折.血肿及沾染等.2.穿刺部位剖解平常.【并发征】1.尺神经毁伤:穿刺动作粗暴,或为查找异感重复穿刺,或将药液注入神经鞘内,可毁伤尺神经.2.出血.血肿:穿刺时刺破尺动脉,可造成局部出血.血肿.3.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胸背腰骶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胸外伤后痛苦悲伤,如肋骨骨折.胸壁挫伤等.2.胸部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3.各类神经导致的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肋膜炎等榨取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痛苦悲伤,及胸前壁或侧壁的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有轻微的心肺疾病者慎用或不必肋间神经痛.2.局部沾染.【并发征】1.气胸或血气胸:盲目进针或进针过深,刺破肋膜及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细心回抽,局麻药误入血管所致.☞胸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较之肋间神经阻滞术,椎间孔神经阻滞术可完整阻断胸前.后支及交感神经交通支的传导,可清除胸背部的痛苦悲伤.【禁忌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并发征】1.全脊髓麻醉:药量过大.注药过快致消炎镇痛液误入蛛网膜下隙,导致全脊髓麻醉.2.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3.气胸或血气胸:穿刺时毁伤肋膜.肺或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隐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急性腰肌扭伤及腰椎退行性变导致腰痛.2.腰椎间盘凸起症等引起的根性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轻微心肺疾病.3.轻微出血偏向.【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2.腰丛神经毁伤:穿刺时为追求异感重复穿刺可致腰丛神经毁伤.☞腰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硬膜外前侧间隙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臀上皮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禁忌征】【并发征】☞髂腹股沟和髂腹下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神经阻滞术☞股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闭孔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坐骨神经阻滞术【顺应征】【并发征】☞腓总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隐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后胫后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交感神经阻滞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腹腔神经丛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椎管内神经阻滞术☞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局部打针疗法▲颈肩上肢部打针☞颈椎关节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肩关节及关节四周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肘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外上髁打针(在409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内上髁打针(在410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桡骨茎突打针(在409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腕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掌指关节打针【顺应征】【并发征】☞指间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屈指肌腱鞘打针(在405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背腰骶部打针☞肋横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关节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棘突间韧带打针(412页)【顺应征】【禁忌征】☞第三腰椎横突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部打针☞臀中肌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内侧副韧带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外侧副韧带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跖趾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趾间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跟骨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
神经阻滞治疗

七、常用药
局麻药
利多卡因:3~5分钟起效,持续45~60分钟,用于神经 阻滞疗法,可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布比卡因:5~10分钟起效,作用时间可达5~6小时, 常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常用浓度为 0.125%~0.15%,一般 不超过0.25%
罗哌卡因:起效时间约为10分钟,作用维持时间为4~5 小时。感觉神经纤维的阻滞优于运动神经纤维,常用浓度为 0.2%
致神经组织的传导功能中断,从而达到较长时间的感觉 和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类化学性药物。临床常用的神经破 坏药主要有两种,即乙醇和苯酚。
5%~10%酚甘油:7%酚甘油比重为1.25,比脑 脊液比重(1.006)重,常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椎旁体 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末梢神经阻滞、脑下垂体阻 滞,偶尔用于硬膜外阻滞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当躯体某一部位出现引起疼痛的 原因时,此神经通过末梢感觉神经、后根、脊髓后角、脊 髓丘脑路、丘脑、向中央回传递刺激感到疼痛。另一方面 产生的局部疼痛通过脊髓反射路径,引起支配障碍部的传 出神经(运动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兴奋,因此引起肌肉反 射性痉挛和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代谢异常、即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消炎、消肿、松驰组织粘连,从而起 到镇痛作用。
精品PPT
糖皮质激素特点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 吸收代谢均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局部应用副作用少, 局部刺激作用较强
甲泼尼龙(甲强龙): 作用较强而持久。注射剂配制后应避光保存,其遇紫外 线及荧光可分解
精品PPT
曲安奈德: 作用强而持久,适于关节腔注射,长期应用可能引起关 节损害。局部刺激作用较大,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精品PPT
引起疼痛的恶性循环。因而有效的神经阻滞可以阻挡恶 性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3.改善血液循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可以使支配区的血 管扩张,血流增加,水肿减轻,缓解内脏和血管疼痛,同时 还可以缓解交感紧张状态。 4.营养神经:通过局部注射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减 轻神经水肿,使神经血供丰富,营养神经,恢复神经正常功 能。
正中神经作用、阻滞疗法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阻滞药物、射频技术、并发症、评估标准及注意事项

正中神经作用、阻滞疗法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阻滞药物、射频技术、并发症、效果评定、评估标准、治疗目标疗程及注意事项正中神经是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混合神经,是负责前臂旋前的神经,拇指、食指、中指和手腕屈曲的神经,拇指前推和对位的神经,以及前 3 个手指掌侧的感觉神经。
正中神经阻滞可用于手术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风险较小,主要用于拇指、扳机指肌腱松解术和腕管综合征松解术,以及手掌拇指、食指及中指手术麻醉。
正中神经阻滞疗法是使用药物或物理措施,阻断正中神经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切断“疼痛‐缺血‐疼痛”的恶性循环,缓解病灶局部血管、肌肉痉挛状态,改善局部血供,消除水肿,促进新陈,分成内侧支和外侧支两个分支,并在屈肌支持带远端分出一条掌侧返支需要注意的是,个别人掌侧返支发生变异,发生于屈肌支持带近端,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时可不表现出拇指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症状需注意鉴别。
内侧支分为指掌侧总神经,进一步分成食指尺侧、中指尺桡侧和环指桡侧指掌侧固有神经,支配对应皮肤感觉,中指尺侧指掌侧固有神经发出肌支支配中指蚓状肌。
外侧支分出拇指尺侧指掌侧固有神经、食指桡侧固有神经,支配对应区域感觉,食指桡侧固有神经发出肌支支配食指蚓状肌。
掌侧返支发出 1、2 指指掌侧固有神经,收集相应皮肤的感觉,并发出肌支支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和拇短屈肌浅头代谢,松解粘连组织。
通过改善局部组织病理生理学状态,从根本上缓解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症状。
正中神经解剖学特点正中神经的起源与走行正中神经自臂丛发出,经胸大肌、胸小肌与肩胛下肌之间,紧贴腋动脉外侧下行,行至肘管处斜跨肱动脉转至其内侧,在肘部通过肱二头肌肌腱和旋前圆肌下方,贴骨间膜前面伴肱动脉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肘部及前臂部的肌肉和皮区,穿过腕管,发出肌支和感觉支支配手部运动和感觉。
中神经外侧部分起源于臂丛神经的外侧束,内侧部分起源于臂丛神经内侧束。
其轴突起源于脊神经根 C6至 T1,起始于胸肩峰动脉起始处的远侧,腋动脉的外侧,在胸大肌和胸小肌之后,肩胛下肌之前穿行,贴胸大肌下缘离开腋区。
神经阻滞治疗

常见阻滞治疗并发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
并发症及防治:向下穿刺过深误将局麻药注入椎动脉引 起患者意识丧失;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呼吸心跳停 止;进针浅切局麻药量大,阻断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穿 刺部位过高或药量过大,阻断膈神经出现腹式呼吸减弱;针 尖过于向尾侧,可能穿刺胸膜顶或肺尖,引起气胸。严禁同 时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4.对于复杂的慢性疼痛患者局部阻滞疗法作用有限,仅作 为综合性康复治疗计划中的一部分。此类患者常合并有焦 虑、沮丧等心理障碍,以及肌肉萎缩等,往往需配合心理 治疗及功能锻炼。
十二、各阻滞治疗后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星状神经节阻滞:
阻滞成功的标志为注射药物侧出现霍纳氏综合征,表现 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 鼻塞,眼结膜充血, 面微红、声音嘶哑等。应观察10~15分钟,首次观察30分钟, 无不良反应者方可离院。注意不要同时阻滞双侧星状神经节, 以防发生心肺意外。
(6)鉴别末梢性与中枢性疼痛 (7)确认患者对消除疼痛的反应以及有心理因素的慢性疼 痛综合征的患者伤害性感受方面的作用
五、作用机制
1.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通过阻断感觉神经的交感神经, 可以阻断躯体痛和内脏血管性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达到 直接缓解疼痛的目的。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当躯体某一部位出现引起疼痛的
六、神经阻滞的特点
止痛效果明显可靠
对诊断疾病非常有用
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
பைடு நூலகம்
较少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装置
不良反应小 操作技巧和疗效密切相关
七、常用药
局麻药
利多卡因:3~5分钟起效,持续45~60分钟,用于神经 阻滞疗法,可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肋间神经阻滞

肋骨断面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静脉 肋间动脉 肋间神经
皮下组织
麻药中毒、乙醇神经炎。
肋间神经阻滞 1、适应症 肋骨、肋软骨、胸骨骨折的疼痛治疗;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疼痛、胸膜炎疼痛、带状疱疹及其 后遗痛的治疗;胸腹部手术后镇痛方法;缓解急性疼痛如急性带状疱疹痛、癌性疼痛等;鉴别腹痛是来自内 脏或腹壁;损毁性治疗一般用于癌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顽固性疼痛。 2、禁忌症 肋间神经阻滞基本无禁忌症,但对于年老体弱、患有消耗性疾病、急性感染期、免疫力低下、凝 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等患者实施阻滞时一定要权衡利弊,严格计算药物浓度、剂量,尽量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 3、应用解剖 Tl-12脊神经的前支为肋间神经。与同名动静脉按肋间静脉→动脉→神经的排列一起行走于相应 肋骨下缘,到胸前和腹部。肋间神经包含有感觉、运动和交感神经纤维。 4、操作方法 肋间神经阻滞包含多处阻滞点,根据阻滞部位不同,病人可采取俯卧位、侧卧位和仰卧位。 (1)在肋骨角线以后的肋间神经阻滞采取俯卧位。肋骨角连线在背部为斜线,第2肋的肋骨角距棘突6cm,第10 肋则为10cm,第11、12肋无肋骨角,1~4肋因肩胛骨覆盖住肋骨角只能行椎旁阻滞; (2)在肋骨角线及腋后线处阻滞者取侧卧位,阻滞侧臂举向前上方,使肩胛骨移向外上方; (3)施行腋前线及锁骨中线处阻滞时病人取仰卧位。
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或物理刺激来阻断神经功能传导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性和物理性两种。
化学性神经阻滞主要采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可用于手术中镇痛和疼痛治疗。
物理性神经阻滞则使用加热、加压、冷却等物理手段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主要是通过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来实现镇痛作用。
局部麻醉药及神经破坏药能够抑制神经细胞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流动,甚至引起细胞膜变性、细胞坏死,从而阻断神经纤维内神经冲动的传导。
此外,神经阻滞疗法还能改善血液循环、抗炎症等,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包括镇痛效果可靠、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副作用小、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等。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几乎可以用于治疗人身各部位各种性质的疼痛和许多非疼痛性症状与疾病。
但在选择适应症时,也要注意发展变化,不能不分时机对所有患者一概使用。
禁忌症包括精神失常者、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者、有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对局麻药过敏者、低容量血症者等。
对原因不明的疼痛,务必在明确病因诊断后,再使用神经阻滞疗法,以免延误病情。
神经阻滞术前患者的准备:在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前,需要进行心理准备。
医生应向病人详细说明治疗方法、目的、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穿刺及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对于一些创伤较大、操作复杂的神经阻滞术,需要预先给予镇静药物。
少数情况下还要给予抗胆碱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病人口服安定0.1~0.2mg/Kg,除了能镇静和提高肌颤搐阀值外,对局麻药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也有轻度对抗和发挥保护作用。
对既往有局麻药异常反应史者,应做药物过敏试验。
长期服用加热镇痛药者,应查出凝血时间。
对老年人行椎管内阻滞前应拍摄脊椎X光片,以除外可能存在的异常结构,帮助选择穿刺部位。
行腹腔神经丛阻滞前,有条件的应作CT检查,以测量从穿刺点到腹主动脉后壁的距离。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01

40
41
一、骶管阻滞治疗 二、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三、骶后孔神经阻滞治疗 四、侧隐窝阻滞治疗治疗
一、骶管阻滞
临床应用: 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 急性 期腰腿痛等。 2、判断椎管内压力,鉴别是椎管内病变还是椎管外 病变,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药物配制: 生理盐水20ml+曲安奈德10-15mg,不建议加 用局部麻醉药。以免误入蛛网膜下腔时造成严重 后果。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后)
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3
(二)眶下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为三叉神经发出上颌神经直接延续的主支或最大支,经眶
二、腰椎旁神经阻滞
多在腰3、腰4、腰5进行椎旁阻滞,用于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操作要领:患者俯卧位或者侧卧位,取相应 棘突旁开3公分左右,局部麻醉后,选择长 穿刺针,使针尖触及骨质,然后退针使针 尖向外刺入,滑过骨质进针1.5cm左右即可 完成药物注射。
腰椎小关节注射、内侧支阻滞
下裂入眶后称为眶下神经,其分支有下眼睑支、鼻支、上唇支和颊支,为终末支, 分布于下眼睑、同侧鼻背、上唇和颊部。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2支痛或带状疱疹(后)下眼睑、 鼻旁、上唇 部位的疼痛。
14
15
3、并发症
(1)面部水肿、肿胀 (2)皮下出血、血肿 (3)乙醇性神经炎 (4)视力障碍 复视、眼球突出、眼球疼痛。 4、注意事项 避免消毒液入眼,避免反复注射(导致肌肉 萎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阻滞的适应征1.创伤、手术后的急性痛2.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幻肢痛等。
3.慢性退行性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
4.各种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疼、丛集性头疼、枕神经痛等。
5.各种血管疾病如雷诺氏症、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
6.癌性疼痛。
7.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颞关节紊乱综合征、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转、自主神经紊乱症等。
▲神经阻滞的禁忌征1.未明确诊断者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盖病情。
2.不合作患者。
3.局部或全身感染。
4.有出血倾向者。
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6.局麻药过敏者。
▲头面部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眶上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痛者。
2.眶上神经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上眼睑水肿:眶上神经阻滞后可出现,不需特殊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眶下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眶下神经分布区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面部肿胀:注射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出现面部肿胀,注射曲安奈德5-10ml/0.5-1ml可预防或减轻面部肿胀。
☞上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三叉神经第Ⅱ支痛。
2.上颌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3.上颌神经分布区损伤性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疼痛:注射神经毁损药后可出现一过性疼痛加剧,一般不特殊处理,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解除疼痛。
2.局部血肿:常由供应翼腭窝处的血管出血造成,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消除血肿。
☞下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癌痛,外伤、放疗后疼痛。
3.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局部血肿:面颊部软组织出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严重者间断冷敷可减轻疼痛或消除血肿。
神经损伤:穿刺时严重损伤神经可出现持续数周的疼痛。
☞颏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三叉神经痛、颌神经痛。
2.颌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肌肉萎缩:神经毁损药剂量不宜过大,避免局部肌肉萎缩。
2.神经损伤:穿刺过深,针尖刺入颏管易致神经损伤。
☞半月神经节阻滞术【适应征】1.各支三叉神经痛.2.三叉神经区域癌性疼痛、外伤或放疗后疼痛。
3.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角膜溃疡、失明:是半月神经节阻滞最严重的并发症,出现角膜感觉减退、角膜溃疡,甚至失明。
2.颅内出血:进针过深或反复穿刺可损伤脑膜中动脉,导致颅内出血或血肿。
3.穿刺部位肿胀:注射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肿胀,可间断冷敷减轻肿胀。
4.头晕、恶心:进针过深针尖刺破硬脑膜或脑膜袖,导致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可造成头晕、恶心,有时表现为延迟性头晕。
5.其他脑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复视及咽部不适。
☞面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面神经痉挛。
2.面神经炎。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肿胀疼痛:注射无水乙醇后可出现注射部位肿胀或局部疼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2.面神经麻痹:治疗面神经痉挛药物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可致面神经麻痹,表现患侧眉下垂、口角下垂,眼睑不能闭合,流泪、流涎等,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枕大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颈源性头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枕后疼痛。
2.枕大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3.第1、2颈椎骨转移瘤引起的头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局麻药中毒:药物误入枕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
ஐ㇏▲颈肩上肢的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顽固性呃逆。
2.反射性膈肌痉挛。
【禁忌征】1.呼吸功能不全或有严重肺部疾病者。
2.严禁双侧同时阻滞。
3.局部解剖不清或气管明显移位、受压者。
【并发征】1.气胸、血气胸:穿刺点偏低、进针过深可刺破胸膜顶或肺尖导致气胸,刺破血管可致血气胸。
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仔细回抽,致药液误入血管所致。
3.Horner综合征: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可阻滞颈交感神经节,出现Horner综合征。
4.声嘶: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阻滞喉返神经可致声嘶。
☞颈椎椎间孔(椎旁)神经根阻滞术【适应征】1.第2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疼痛。
2.第4-7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颈部根性神经痛等。
3.颈部外伤后神经痛,颈、上胸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4.可在影像导引下定位或神经刺激器精确定位,用局麻药物复合抗炎镇痛进行神经根阻滞,治疗相应神经支配区的非癌性根性痛或癌性疼痛。
【禁忌征】1.颈部畸形。
2.颈部巨大肿物。
3.气管受压、移位。
4.禁忌双侧同时阻滞。
【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颈部血运丰富,局麻药吸收快,药物误入血管或用量大均可致局麻药中毒。
2.喉返神经阻滞或Horner综合征:进针过深、偏内侧,或药物剂量过大,易造成喉返神经阻滞麻痹,出现声嘶、失音或呼吸困难。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出现Horner综合征。
3.膈神经麻痹:膈神经主要由C4神经组成,同时也接受C3 和C5脊神经部分纤维,进行颈椎间孔神经阻滞时,常可累计膈神经,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甚至轻度发绀,双侧阻滞症状更明显。
应及时给氧、辅助呼吸,增强肋间肌活动,维持足够通气量。
4.全脊髓麻醉:穿刺时过深,进针方向与椎间孔平行,针尖刺入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注药后可致全脊髓麻痹。
5.局部出血或血肿:颈部血管丰富,穿刺时操作粗暴,损伤血管可致出血、血肿形成,可压迫颈动脉、静脉及气管等组织。
☞颈浅丛神经阻滞术【适应征】落枕、枕后神经痛、耳大神经痛、颈皮神经痛及锁骨上神经痛等。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局麻药中毒:局麻药误入颈外静脉可致局麻药中毒。
☞肩胛上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颈肩部及肩胛部疼痛的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肩胛区疼痛。
2.肩关节疾病的手法治疗,如肩关节脱臼手法复位。
3.注射神经毁损药治疗肩部癌性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3.严重肺气肿患者。
【并发征】1.气胸:穿刺过深,针尖刺破胸膜顶或肺尖可致气胸。
2.神经损伤:操作过程中为寻找异感反复穿刺,可致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外伤、骨折、肿瘤等引起上肢疼痛,如肩臂软组织痛、肩周炎、上肢血管性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2.中枢性或末梢性上肢疼痛的鉴别诊断。
【禁忌征】1.穿刺部位畸形、感染或肿瘤。
2.肺气肿或呼吸功能不全者。
3.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Horner综合征:臂丛神经阻滞并发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多不需处理。
2.喉返神经阻滞:多因药物剂量大引起,表现声音嘶哑、失音。
3.膈神经阻滞:一旦发生应及时给氧、辅助呼吸。
4.全脊髓麻醉:进针方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可能是药物误入蛛网膜下隙,致全脊髓麻醉。
5.局麻药中毒:由于进针方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药物误入椎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
☞尺神经阻滞术【适应征】尺神经支配区域内的疼痛。
【禁忌征】1.骨关节肿瘤、畸形、骨折、血肿及感染等。
2.穿刺部位解剖异常。
【并发征】1.尺神经损伤:穿刺动作粗暴,或为寻找异感反复穿刺,或将药液注入神经鞘内,可损伤尺神经。
2.出血、血肿:穿刺时刺破尺动脉,可造成局部出血、血肿。
3.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
▲胸背腰骶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胸外伤后疼痛,如肋骨骨折、胸壁挫伤等。
2.胸部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
3.各种神经导致的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胸膜炎等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疼痛,及胸前壁或侧壁的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者慎用或不用肋间神经痛。
2.局部感染。
3.有出血倾向者【并发征】1.气胸或血气胸:盲目进针或进针过深,刺破胸膜及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
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仔细回抽,局麻药误入血管所致。
☞胸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适应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
较之肋间神经阻滞术,椎间孔神经阻滞术可彻底阻断胸前、后支及交感神经交通支的传导,可消除胸背部的疼痛。
【禁忌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
【并发征】1.全脊髓麻醉:药量过大、注药过快致消炎镇痛液误入蛛网膜下隙,导致全脊髓麻醉。
2.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
3.气胸或血气胸:穿刺时损伤胸膜、肺或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
☞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隐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急性腰肌扭伤及腰椎退行性变导致腰痛。
2.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根性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严重心肺疾病。
3.严重出血倾向。
【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
2.腰丛神经损伤:穿刺时为寻求异感反复穿刺可致腰丛神经损伤。
☞腰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硬膜外前侧间隙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臀上皮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髂腹股沟和髂腹下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神经阻滞术☞股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闭孔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坐骨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腓总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隐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后胫后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交感神经阻滞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腹腔神经丛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椎管内神经阻滞术☞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局部注射疗法▲颈肩上肢部注射☞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肩关节及关节周围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肘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外上髁注射(在409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内上髁注射(在410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桡骨茎突注射(在409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腕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掌指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指间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屈指肌腱鞘注射(在405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背腰骶部注射☞肋横突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关节突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棘突间韧带注射(412页)【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第三腰椎横突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部注射☞臀中肌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内侧副韧带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外侧副韧带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跖趾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趾间关节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跟骨注射【适应征】【禁忌征】【并发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