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相关政策
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范本

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范本一、引言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
我国作为稀土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消费国。
为了加强稀土行业的税收征管,促进稀土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至关重要。
二、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的目标1. 确保稀土行业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 促进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遏制资源浪费。
3. 加强稀土行业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4. 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稀土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三、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的主要内容1. 税收优惠政策(1)对稀土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给予税收优惠。
(2)对稀土行业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收抵扣、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
(3)对稀土行业企业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等给予税收优惠。
2. 税收征管措施(1)加强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力度,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建立稀土行业税收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税收征管部门与稀土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
(3)加强对稀土行业企业的税收检查,严厉打击偷逃漏税等违法行为。
(4)强化稀土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稀土企业。
3. 资源税制度(1)对稀土资源实施从量计征的资源税,合理调节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2)根据稀土资源的开采难度、环境损害等因素,设定差异化的资源税税率。
(3)加强对稀土资源税收入的监管,确保资源税收入合理分配。
四、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的实施与监管1. 建立健全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实施的长效机制,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 加强稀土行业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3. 定期对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政策。
4. 加强对稀土行业税收征管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对税收政策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稀土矿销售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稀土矿销售行为,保护国家稀土资源,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稀土产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稀土矿销售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稀土矿销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经营,诚信为本;(二)保护国家稀土资源,合理利用;(三)公平竞争,禁止垄断;(四)遵循市场规律,维护市场秩序。
第二章稀土矿销售主体资格第四条从事稀土矿销售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并取得国家规定的稀土矿开采、销售资质。
第五条稀土矿销售资质分为以下等级:(一)一级资质:具有独立的稀土矿开采、加工能力,可以从事稀土矿开采、加工、销售业务;(二)二级资质:具有独立的稀土矿加工能力,可以从事稀土矿加工、销售业务;(三)三级资质:具有独立的稀土矿销售能力,可以从事稀土矿销售业务。
第六条申请稀土矿销售资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有稳定的稀土矿资源供应渠道;(三)有健全的稀土矿销售管理体系;(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设备;(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六)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第七条稀土矿销售资质的申请、审批程序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稀土矿销售行为规范第八条稀土矿销售价格应当遵循市场规律,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不得垄断价格。
第九条稀土矿销售应当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确保计量准确。
第十条稀土矿销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建立健全销售台账,真实记录销售情况。
第十一条稀土矿销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纳税,不得偷税、漏税。
第十二条稀土矿销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进出口规定,不得非法进出口稀土矿。
第十三条稀土矿销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第十四条禁止以下稀土矿销售行为:(一)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稀土矿销售资质;(二)隐瞒、谎报稀土矿销售情况;(三)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欺诈消费者;(四)非法开采、销售稀土矿;(五)垄断市场、操纵价格;(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截至(2021年9月),以下是关于中国稀土状况和政策的一些信息:
中国稀土资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占据了世界稀土储量的大部分。
稀土元素是一组在许多高科技和绿色技术中使用的关键原材料,包括电子设备、汽车、医疗设备、风力涡轮机等。
稀土元素包括17种不同的元素,它们在许多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稀土政策:
中国对稀土资源实行了严格的出口和生产管理,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相关政策:
稀土出口配额:中国自2010年起实行了对稀土出口的配额制度,限制了出口数量。
这导致了全球市场对稀土的依赖度增加,同时也引发了国际贸易争端。
环境整治:为了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开采和加工的环境监管。
一些环境不良的小规模矿山和加工企业被关闭,以推动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整合和合并:中国稀土行业进行了整合和合并,以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行业竞争力。
政府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和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在稀土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技术创新:中国鼓励稀土行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环境影响。
这包括研发新的稀土提取、分离和加工技术。
国际合作:尽管中国仍然是主要的稀土供应国,但在全球范围内也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确保稀土资源的稳定供应。
1。
中国 稀土相关产业政策

1. 稀土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 用稀土资源,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限制稀土矿开采总量、加强对稀土矿资源的 保护和管理等。
2. 稀土出口限制:为了保障国内稀土资源供应和促进稀土产业的发展,中国实施了稀土出 口限制政策,对稀土出口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5. 稀土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中国加强了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稀土资源的循环 利用,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 稀土相关产业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稀土相关产业政策可能会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具体的政策细节和最新动态可参考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件和公告。
中国 稀土相关产业政策
3. 稀土产业规划和发展:中国制定了稀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稀土产业的发展目标、重 点领域和政策支持措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推动稀土产业与 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4. 稀土行业准入和监管:为了规范稀土行业的发展,中国实施了稀土行业准入和监管制度 ,对稀土企业的生产、经营、环保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稀土行业的政策支持与产业政策

稀土行业的政策支持与产业政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稀土材料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绿色能源、高科技设备、新材料等领域,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稀土资源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重大关切。
在这个背景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政策支持稀土行业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稀土产业规划政策:政府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定位,制定了稀土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明确了政府部门的职责和义务,为稀土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
2.资源管理政策:稀土资源是有限的国家战略资源,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资源管理政策,包括限制稀土矿开采、加强稀土矿资源保护、推动稀土元素循环利用等,以保障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科研创新政策:政府加大对稀土科研和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稀土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稀土材料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4.经济扶持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推动稀土行业的发展。
比如,对符合条件的稀土企业给予资金补贴、研发项目资助等。
二、产业政策稀土行业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1.产业定位政策:政府明确了稀土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稀土行业列为国家支持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指标。
2.企业准入政策:政府对稀土行业的企业准入进行严格把控,加强稀土行业的市场监管和准入门槛,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环境保护政策:稀土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加强了对稀土企业的环境监管,推动稀土行业的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4.国际合作政策:稀土行业具有高度的国际化特征,政府积极推动稀土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产业协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稀土资源和市场挑战。
综上所述,稀土行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政策在稀土资源的管理、科研创新、经济扶持、产业定位、企业准入、环境保护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稀土产业与政策

中国的稀土产业与政策《中国的稀土产业与政策》稀土是一类拥有稀有特性的化学元素,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中。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量,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
中国的稀土产业与政策备受关注,因为它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中国的稀土产业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早在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调整稀土产业结构的通知》,以遏制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
根据该政策,中国稀土企业需要合并重组,以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资源效益。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相关企业的产能得到了适度的控制,同时也推动了稀土价格的上涨。
为了更好地管理稀土资源,中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限产措施。
在2011年,中国开始限制对稀土出口,并且设立了出口配额。
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因为中国的稀土垄断地位使得其他国家对稀土的供应高度依赖。
然而,中国政府表示,出口限制是为了保护自身稀土资源和环境,以及推动本土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和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除了限制出口,中国政府还大力扶持稀土高新技术产业。
针对稀土的利用领域,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等。
这些措施旨在推动稀土产业向高端技术和价值链更高端的领域发展,并降低对稀土原料的依赖性。
中国的稀土产业和政策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巨大影响。
稀土在电子、磁性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科技产业中广泛应用,而中国的工业制造也对这些高科技产品有着巨大需求。
稀土的供应短缺和价格波动对全球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此,稀土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的稀土产业与政策在稀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产能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政策调整和措施实施,中国的稀土产业正在向高端技术和价值链更高端的领域迈进,推动了稀土行业的良性发展。
然而,稀土供应链安全和稳定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以确保全球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于中国稀土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于中国稀土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一、稀土资源管理的背景和现状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稀土在现代化工、航天、军事和新能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稀土资源的战略特殊性和垄断性,我国近年来加强了稀土资源的管理,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改革,实现稀土产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稀土资源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
二、政策建议一:打破稀土产业垄断,促进市场竞争对于稀土产业的垄断,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打破市场局限,形成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产业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稀土采掘和加工企业的生产、销售、环保等方面的行为;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垄断破坏措施,如加强资源税的管理,限制对外输出,减少或者取消价补政策等。
三、政策建议二:推进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稀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保障我国资源绿色、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创新技术水平,开发新的稀土材料,延长技术产业链;同时,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扶持,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稀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四、政策建议三:加强国际交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稀土资源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十分重要,可以为我国稀土企业的管理和利用提供前沿的技术和理念。
政府应该积极地走向国际,加强与海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此提高我国稀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政策建议四:建立资源保护制度,维护生态环境稀土资源是有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政府应该在保护稀土资源的同时,确保生态环境的健康,避免长期的过度采掘和加工带来的环境问题。
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进行政配套举措,为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六、案例一:山西省稀土采掘企业污染严重山西省稀土的采掘和加工一直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政府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企业的环境质量检测和监管,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和环保知识普及。
《中国稀土产业和相关政策概览》

中國稀土產業和相關政策概述2009年以來,稀土成為各種媒體和網路的熱門話題,有些報導,特別是國外媒體,有失真實。
縱觀之,均源自對中國稀土現狀不甚瞭解。
本文目的在於為關心稀土人士對中國稀土產業與政策有一個真實的認識。
本文英文版已於四月七日在本站刊登。
1、中國稀土產業現狀(1)資源到目前為止,中國仍是世界上稀土最豐富的國家。
全國已有22個省(區)先後發現一批稀土礦床,98%的稀土資源分佈在中國的內蒙、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山東等地,具有北輕南重的分佈特點。
根據相關數據,截止到2005年,中國稀土資源探明基礎儲量8731萬噸(ReO),資源量6780萬噸,約占世界55%(但是隨著世界新稀土礦床的發現和中國已探明稀土資源的大量開採,這一比例正在下降,估計目前約占35%,而且還將繼續下降)。
圖1為中國稀土工業儲量分佈比例和稀土礦藏分佈圖。
(2)稀土冶煉分離企業情況中國多數稀土企業分佈在大型稀土礦山所在地區。
中國目前擁有稀土冶煉分離企業100家。
稀土分離能力保守估計已經達到17萬噸,實際可能超過20萬噸。
其中稀土金屬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4~5 萬噸的水準,其中單一稀土金屬的年生產能力達3 萬噸。
混合稀土金屬的年生產能力約為2 萬噸。
以區域稀土資源為核心,中國稀土產業形成了三大基地和南北兩大稀土生產體系的格局。
□三大基地:一是以包頭混合型稀土為原料的北方稀土生產基地,分離能力約8萬噸。
二是以江西等南方七省的離子型稀土礦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產基地,分離能力約6 萬噸。
三是以四川冕寧氟碳鈰為原料的氟碳飾礦生聲墓地分離能力約3 萬噸。
□輕重兩大體系:一是以輕稀土為主的北方工藝體系,主要產品有:稀土精礦、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富集物和金屬、各種單一稀土化合物以及稀土拋光粉、永磁材料、貯氫合金等外延產品。
二是以中重稀土為主的南方工藝體系,主要產品是各種高純單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屬,富集物,混合金屬和合金。
○內蒙地區稀土冶煉分離企業主要集中在包頭地區,現有稀土企業近60家,其中骨幹企業20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土行业相关政策摘要 (3)一、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1)一、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4)二、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7)三、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8)四、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10)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12)六、苏波:规范秩序调整结构推动稀土行业健康发展 (13)七、稀土资源税 (17)八、其他相关链接 (18)九、附件 (19)摘要2011年5月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将大幅提高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抑制资源开采暴利。
改革稀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政策调控力度,逐步实现稀土价值和价格的统一。
要按照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稀土战略储备。
此外,积极推进行业兼并重组。
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分离能力,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
《意见》明确,要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严把行业和环境准入关。
实施严格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编制、下达和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稀土出口企业资质标准。
《意见》强调,要严格控制稀土冶炼分离总量。
“十二五”期间,除国家批准的兼并重组、优化布局项目外,停止核准新建稀土冶炼分离项目,禁止现有稀土冶炼分离项目扩大生产规模。
坚决制止违规项目建设,对越权审批、违规建设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责任。
自《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各部门相关政策也随之推出,2012年8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及《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对稀土矿山、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三类企业,在规模上设置了准入门槛。
2012年3月2日,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6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分别对稀土开采、生产的指令指标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商务部、海关总署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将稀土铁合金纳入稀土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公告》,自2011年5月20日起,将海关商品编号为7202999100“其他按重量计稀土元素总含量>10%的铁合金”纳入稀土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工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也将稀土行业列为兼并重组的9大重点行业之一。
2013年4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规范秩序调整结构推动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并对2012年稀土行业的发展情况出了介绍。
在税收方面,2005年起公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取消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的出口退税政策。
2011年11月1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规定,稀土资源税税率为每吨0.4-60元;其中:轻稀土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60元/吨;中重稀土包括磷钇矿、离子型稀土矿,30元/吨。
轻稀土278吨,重稀土65吨。
2012年5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稀土企业开具的发票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确定自2012年6月1日起,稀土企业必须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稀土企业专用版)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密文均为二维码形式。
稀土产业财政专项资金。
2012年11月22日,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稀土产业调整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将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用于支持稀土资源开采监管、稀土产业绿色采选冶炼等方面。
2012年环保部公示符合环保要求稀土企业名单:根据环保部《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办法》和《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经各省级环保部门初审、行业专家资料审查、各环保督查中心现场检查和环保部现场抽查,共有80家的稀土企业通过了环保核查,其中江西19家,内蒙19家,江苏11家,四川8家,广东6家,山东5家,辽宁3家,广西、湖南各2家,北京、河北、陕西、甘肃、福建各1家。
2012年9月4日,国土资源部公告了《稀土探矿权名单》和《稀土采矿权名单》。
探矿权共计10张,其中福建1张,江西3张,广东1张,广西1张,内蒙古1张,甘肃2张,四川1张。
7张2013年到期,2张2014年到期,1张今年到期,将延续;采矿权共计67张,其中福建5张,湖南1张,广东3张,广西1张,云南2张,山东1张,四川7张,江西45张,内蒙古2张。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钨矿锑矿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稀土氧化物开采总量为46900吨,其中岩矿型(轻)稀土37950吨,离子型(以中重为主)稀土8950吨。
在价格方面,稀土行业2012年呈持续震荡走低态势:一季度,整体处于快速下跌,3月中下旬,稀土价格普遍阶段性止跌、小幅反弹后平台整理;6月份稀土价格再度破位下跌;7月,国家对中重稀土产品实施收储,客观上延缓了稀土产品价格下跌的趋势;受经济持续低迷和下游需求疲软,以及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9月底之后,特别是10月中上旬,稀土价格出现进一步下跌并呈结构性分化趋势,氧化镧、铈等品种持续下跌,氧化镨、钕、铽、镝等品种在各大型稀土企业限产、停产、公开挂牌收购和国家二次收储预期等影响下,11月起企稳回升;12月中旬后,稀土价格再次进入下行通道,年末主要品种基本为全年最低价。
2012年,由于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稀土产业出现了整体严重下滑的态势。
就市场方面而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和国内经济增速减慢的影响,国内外稀土需求萎缩,稀土价格下降,企业业绩下滑。
市场秩序混乱,走私猖獗,2011年我国稀土走私高出正常出口总量的1.2倍。
美日等西方国家更是一纸诉状,将中国告上WTO,称中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2012年我国稀土出口配额仅用一半左右。
2013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打黑”行动、开征资源税、指令性计划开采、出口管控等效果的显现,此轮稀土整顿已对稀土价格有了明显影响。
近期又有媒体称,工信部正在酝酿整顿稀土行业新的工作方案,部署新一轮稀土整顿行动。
在“大黑”方面,工信部此轮稀土整顿可谓力度空前,其联合环保部、海关、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等多部委将进行多轮清查,以整治黑色产业链条而达到稳定稀土的价格。
对于五矿稀土而言,旗下主要资产为赣县金红稀土公司与定南大华新材料公司(两者均为全资子公司)。
2013年1月15日,工信部下达了2013年第一批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的通知,赣县红金稀土公司获得 2013 年第一批指令性指标835吨,定南大华新材料公司获得600吨(按照历往传统,一般第一批配额相当于全年配额的一半)。
2013年五矿集团第一批指令性计划为矿产品生产1070吨,稀土冶炼分离3350吨。
赣县红金稀土拥有稀土出口配额,2013年出口配额为343吨,其中,轻稀土278吨,重稀土65吨。
2013年五矿集团出口配额为2036吨,其中轻稀土1658吨,重稀土378吨。
一、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尽快完善稀土管理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三)发展目标。
用1—2年时间,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资源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盲目扩张和出口走私猖獗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稀土新材料对下游产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得到明显发挥;初步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稀土行业管理体系,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再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
二、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四)严格稀土行业准入管理。
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完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
(六)提高稀土出口企业资质门槛。
(七)加强稀土出口管理。
(八)健全税收、价格等调控措施。
大幅提高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抑制资源开采暴利。
改革稀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政策调控力度,逐步实现稀土价值和价格的统一。
(九)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三、依法开展稀土专项整治,切实维护良好的行业秩序四、加快稀土行业整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五、加强稀土资源储备,大力发展稀土应用产业(十八)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体系。
按照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稀土战略储备。
统筹规划南方离子型稀土和北方轻稀土资源的开采,划定一批国家规划矿区作为战略资源储备地。
六、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十一)明确责任和分工。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做好相应管理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严格实行问责制。
坚决改变重计划、轻落实,重审批、轻监管的现状。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总责,并负责稀土行业管理,制定指令性生产计划,维护稀土生产秩序,指导组建稀土行业协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新闻办牵头做好我稀土政策的对外宣传和释疑工作。
发展改革委牵头做好稀土投资规模和出口总量控制工作。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共同牵头研究建立稀土战略储备。
财政部牵头研究制定财税支持政策。
国土资源部负责稀土资源勘查开采和总量控制管理、矿业秩序整顿和资源地储备。
环境保护部负责环保专项整治,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污染防治。
商务部负责出口配额管理,妥善协调与各国贸易关系。
海关总署负责严格出口监管和打击走私。
质检总局负责严格出口检验监管和打击逃漏检行为。
监察部负责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稀土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影响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有关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稀土行业的管理负总责,要层层落实责任制,督促稀土企业依法经营,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经营,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