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老子智慧

道德经与老子智慧
道德经与老子智慧

道德经

《道德经》的完成背景: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观点: 一,天地万物的成因。天地万物究竟是怎么来的?其运行规律和兴衰存亡究竟是谁主宰?这个问题一直是世人想探索而又无法探索的问题。有的国家宗教认为是上帝,有的国家宗教认为是天主。而老子认为这个主宰者是无法名状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勉强称其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一就是太极。老子又说这个“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天地万物各有不同的秉性,这个秉性就是“德”。是天地万物的具体体现,而这个德是道所派生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说明道是天地万物来源的本体,德是道的具体功能体现。道通过德主宰天地万物。“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人的处世之道。老子教导人类处世的观念有很多是值得借鉴的。其一,要柔。柔弱胜刚强。“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要学会象水一样随物就形,就不会有困惑,而且会很自在。其二,人要知止知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人不可为名利所惑。要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也不要追求盈满,老子有句名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三,人要慈爱。这也是老子的“三宝”之一。要对世间万物无论善恶保持一种慈爱之心,因为万物皆道所生,德所养。而且所谓善恶只是所占的角度不同罢了。人间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有时就是一念之间。其四,要节俭。这是老子的“三宝”之二。天下万物都是道所生,都来之不易,所以要懂得珍惜,学会节俭。不要将物糟蹋浪费,更不能暴殄天物。其五,不为天下先。这也是老子的“三宝”,意思是不要逞能充强,木出于林风必催之。出头的椽子先烂。人能保持中立最安全。 三,君主为政之道。老子的为政之道主要是“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也是道之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老子的道德经精髓详解

老子的道德经精髓详解 《道德经》的精髓,就在于它所展示的,锚定于天地而亘古不变的三皇之道。 三皇之道 那么,什么又是三皇之道呢? 三皇之道,总源头上出自伏羲。 经过三皇五帝,到了周朝,老子总结了之前的三皇之道,才有了这本集大成之作《道德经》。 那么,伏羲之道又是什么呢? 这就要从头说起。 华夏文化之始,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无论道易思维,还是从道易思维演化而出的道家、儒家、法家思想,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经世致用。 伏羲之道也不例外,也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产生的。 我们华夏民族的起源,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时候,我们华夏人,和当时的存在,现在早已消亡的其他民族一样,都过着渔猎为生的游牧生活。 那个遥远时代的地球,气温较高,大气含氧量也较高,雨水充足,植被茂盛。 《商君书·画策》记载: “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 茂盛的植被,为各种野兽的繁殖带来了良好的环境,猛兽多了,人类就面临着被猛兽捕杀灭绝的危险。 《庄子·盗跖》中记载: “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这时候,华夏民族出现了第一位开天之圣一一有巢氏,他教会天下人民筑巢而居,从而幸存了下来。 同时期,那些没掌握筑巢技术的化外之民,便被猛兽吃光了。 筑巢而居,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居所固定,迁徙不方便,不能再像以前游牧渔猎那样,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一直都可以保证吃到新鲜食物,需要囤积大量的食物,而囤积的肉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保证新鲜。 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睿智的华夏祖先。华夏民族的第二个开天之皇一一燧人氏应运而出,他教会天下人民使用火。通过火的使用,不新鲜的食物得以去腐去臭,从而长久保存。

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我家书柜里有一本《道德经》,爸爸常常拿出来读几章。我开始对它不感兴趣,翻了翻,读起来艰涩难懂。爸爸常常说开始读,肯定都有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就理解了。况且,里面的道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也不一定都认可他人的见解,这是一本好书。他甚至为了更好的理解,还真的自己去了趟三门峡灵宝市,现场看看老子著书的地方。回来后,他又常读《道德经》,称赞不已。暑假期间,我就开始读它了。还不时和爸爸探讨每句的意思。读的多了慢慢就从开始的艰涩到渐渐的回味思考,逐步的喜欢上了。越读越感到博大精深。 《道德经》又称作《老子》,是古代春秋时期老子所著。老子长期担任周朝图书管理的史官,官不大,但学问大,最多是图书馆馆长吧,这使他有条件阅读大量别人看不到的各种图书典籍,主要是老子的天才与勤奋,使他通晓政治、历史、礼乐、天文、地理、人伦等,老子既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曾经两次拜见老子,向老子请教道和礼,可见孔子还是老子的学生。 老子《道德经》的结构简单,但内容博大,思想精深。“道经”主要阐述宇宙万物本原,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德经”主要论证治国安邦、为人处世进退的方法智慧,以及修

身养性健康长寿之术。从古至今,人们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我认为在当前学习“国文”的热潮中,《道德经》对于我们每个人具有极高的可读性。《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辞藻并不华丽,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琢磨、体会。我主要理解一下两点: 一、致虚守静——平淡处世 《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我认为二者的辩证关系就好比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为人处事的作风。作为年轻老师,豪情满怀,思维活跃,是青春的本色,但是要懂得欣赏“宁静以致远”的境界,我想,真正立志高远、有所作为的人应该是低调、内敛,不事张扬,为人谦逊的。对待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读老子《道德经》一得

读书心得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读老子《道德经》一得 严春忠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人们对其研究探讨从未间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是其思想精髓,值得认真研究,深刻思考。 一、 “天人合一”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养生和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 《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道”的概念出发,间接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阐述的。“道”是虚空之间的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就是这样一种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当证明了天道自然,天道就成为表示自然规律的概念,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老子发现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当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并且是一种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认识了常,就能包容一切,处事公平,天下就会归从,也就能长久。人们效法天道,做到虚受一切包容万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呈现“天人合一”的状态。 老子认为,要真正达到“天人合一”,人们就必须要按“道”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思想上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虚静自守,包容一切;行为上要物我两忘,卑贱下处,柔弱守中,处于无争、无为、无欲的状态;待人上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只作奉献,不求索取,行不言之教,处无为 之事。所有这些,既反映了“道”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概括了中华文化关于做人的美德,也揭示了人类养生的要诀。人们若能真正按“道”的要求修身养性,进入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境界,就能海涵自然精气,滋心养身,延年益寿。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可以从人患疾病时其症状变化中得到验证。人的疾病产生,是由人体内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正不胜邪致使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又与天气的阴阳消长相关,大多数疾病在上午和白天症状较轻,而到了下午和晚上,其病症就会加重。原因是上午和白天,人体阳气增强,又得天之阳气的帮助,则阳盛阴衰正胜邪,故病症就减轻;而下午和晚上,人体阴气渐盛,又遭天之阴气的侵袭,则阴盛阳衰正不胜邪,所以病症加重。此外,有些时疫性的疾病,往往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产生或消失,就更能说明“天人合一”的道理了。 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且人数少,生活需求简单,易于得到满足,人对自然界的侵害不明显,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开始对自然界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当今世界人与自然无法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突发性的暴风、暴雨、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大量的废物和废气任意排放,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地表和地下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利用,破坏了植被和地壳结构,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大国搞军备竞赛,无限止进行空中和地下核试验,破坏了大气层和地壳的相对稳定结构。 16 读书心得

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老子【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老子[道德经] 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与此相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大家知道这位哲学家是谁吗(老子)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老子》。 二、老子及《老子》 老师介绍以下情况。 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过着隐居生活。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的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章。 2、讲解老子在本章中的辩证思想和无为自然的人生态度。 3、联系现实,谈谈自己对本章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一个太极图,让学生谈谈对太极图的看法,由此引入中国古人对事物的辩证认识,引出伟大的思想家老子。 2、《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

〖国学精髓〗《道德经》【老子】九九八十一篇全文 注音 解释

〖国学精髓〗《道德经》【老子】九九八十一篇全文+注音+解 释 《道德经》李耳【春秋】《老子》第一章道(dào)可(kě)道(dào),非(fēi)常(chánɡ)道(dào)。名(mínɡ)可(kě)名(mínɡ),非(fēi)常(chánɡ)名(mínɡ)。无(wú)名(mínɡ)天(tiān)地(dì)之(zhī)始(shǐ);有(yǒu)名(mínɡ)万(wàn)物(wù)之(zhī)母(mǔ)。故(ɡù)常(chánɡ)无(wú),欲(yù)以(yǐ)观(ɡuān)其(qí)妙 (miào);常(chánɡ)有(yǒu),欲(yù)以(yǐ)观(ɡuān)其(qí)徼(jiǎo)。此(cǐ)两(liǎnɡ)者(zhě),同(tónɡ)出(chū)而(ér)异(yì)名(mínɡ),同(tónɡ)谓(wèi)之(zhī)玄(xuán)。玄(xuán)之(zhī)又(yòu)玄(xuán),众(zhònɡ)妙(miào)之(zhī)门(mén)。【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老子》第二章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斯(sī)恶(è)已(yǐ)。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斯(sī)不(bú)善(shàn)已(yǐ)。有(yǒu)无(wú)相(xiānɡ)生(shēnɡ),难(nán)易(yì)相(xiānɡ)成(chénɡ),长(chánɡ)短(duǎn)相(xiānɡ)形(xínɡ),高(ɡāo)下(xià)相(xiānɡ)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其实就是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 见或感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经》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一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读书就应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下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 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以前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后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 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指导好处。其实,我们很多常说 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等。当然, 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天我主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得:柔弱胜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此刻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 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 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 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 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 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 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 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正是因为柔弱,它才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随风飘摇,却永远不会折断,而高大强壮的树木,却很容易被大风 摧折。 历也有很多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刘邦因为有柔弱的性格,处处留意谨慎,每 次大难临头都化险为夷,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惜他狂妄自大,到头来却身败名裂, 乌江自刎。还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弓满易折,人强易亡,柔弱胜刚强。试想,假若当年越王勾践不忍辱负重,意气用事,何来

老子与《道德经》 水的精神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所谓“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即是说他曾经还当过孔子的老师。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存世之作为《道德经》(又称作《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而《道德经》中,自然也包括他对“水”的哲学意向与“水”的现实意义。 孔子深刻体察过寄情山水者的不同文化心态,指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老子作为乐水的智者,从自然水性中体悟到了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老子认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并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贵柔论。他进一步将这种观点提升到人生的高度并,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将坚守柔弱视为人们谋取生存的有效方式。主张柔弱处世的老子,始终认为“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他的贵柔守弱,本质上是一种乐观、豁达、蔑视强大而不失自信的处世理念。水追求下位而安于卑贱,不与物争,所以不会引起纷争和失败;同时又善待万物,促成万物生长,因而深得众物喜爱。老子由此悟出了一条重要的处世原则:要卑谦、要忍让,要善处下位,尽量助益他人,以消除纷争,避免失败,赢得人心。 作为道家的代表,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文的意思是,心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的它,虽卑微而平静,却是最为接近“道”的事物。最善良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能够保持平静沉稳,如水般深不可测,待人无私,真诚和友爱,说话做事都恪守信用,为政时善于精简处理,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他认为“上善若水”,最好的处世方法是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因为不争,故而没有失败之忧,并能使人们乐于推戴。老子从善利万物的水性引申出了宽厚的为人之道,他主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即对那些与自己友好的和不友好的人,都以善意对待,以此成就德性和功业。这就是水般的处世方式。 上善若水,善良的人能发挥大的作用,因为善良,是心灵的放飞,它让清澈的水滴折射出灿烂的阳光,让湛蓝的天空澄澈得没有一丝流云;善良,亦如明净的泉水,洗净紫陌纤尘,涤荡世间污秽。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柔弱如水,却清澈而明净,能够避开所有的直接的对立与冲突,它能处于不被注意,不妨碍四周,且最意想不到的的地方。世间最犀利的,莫过于纯净无杂质的水。所以“上善若水”,像水这样才是世间的致理。 不仅如此,“水”的哲学意义也与道家的主张“无为而治”紧紧相连。水所处地位就如同无为的“道”。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而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乃至仁至善。故老子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水,无色无味,不见其形,可谓“无为”。它可以进入细小的缝隙之中,到达别的事物不能到达的地方,这也是一种境界,也是“无为”的好处。 水从何处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从天上来,最终奔流入大海。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的心性虽高,却愿意流往低处。只有往低处流,才能“奔流到海不复回”。人亦如水,那些有博大胸怀的人,往往都愿意处于“低”的位置,他们谦虚谨慎,彬彬有礼,不骄傲自满。他们的心性如水般博大,仿佛清澈的水滴,折射出灿烂的阳光。 “水”的理念,亦适用于现代社会。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在商业化的社会中,缺斤短两的小贩,赚黑心钱的商家,尸位素餐的官员……,许许多多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了,让这个世界变得不再单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为了利益争先恐后,在金钱的面前,他们不再谦虚谨慎,不再善良如水,不再无为不争。为了官位,官员弄虚作假,收买人心:为了利益,商人不顾一切,不择手段。于是,“走后门”出现了,苏丹红出现了,三聚氰胺出现了,瘦肉精和地沟油也出现

道德经教案

老子【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读老子[道德经] 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与此相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大家知道这位哲学家是谁吗?(老子)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老子》。 二、老子及《老子》 老师介绍以下情况。 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的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章。 2、讲解老子在本章中的辩证思想和无为自然的人生态度。 3、联系现实,谈谈自己对本章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道德经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又称作《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 《道德经》是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人生、对自然规律以及对当时政治的态度。《老子》的文体,不同于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文约五千字,共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是由一些言简意精的哲理性语句组成的。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行文流畅。《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辞藻并不华丽,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琢磨、体会。 《道德经》的道内涵,我理解为:道就是宇宙中的自然规律,而这个规律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无论是我们的人生还是生活中具体事务都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对于道的认识,一体两面,有利有弊,遇到“好事”别得意,遇到“坏事”别沮丧,全面看待事物和问题;道是一种法则,也是一个生源。下面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道教文化《道德经》养生之道精髓

道教文化《道德经》养生之道精髓两千年前,老子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开创了道家追求养生的先河;道家养生的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 老子 后来庄子曾提出养生哲学,养身又养心;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曾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而刻意地追求长生,则是对生命的毁损。他用“庖丁解牛”这一著名的典故说明处世与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

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此外,庄子于文中还表达了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庄子 道教养生的内容,修炼方法包括养生术、房中术、健身术、内丹术、服饵、导引、行气、存思、坐忘、守一、众术和修,性命双修,运动养生,清净养生等。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静坐养心可以使人体经络疏通,气血畅顺,阴阳平衡,真气充盈,故曰“静者能养心”,因为心为五脏之首,心主血脉、主神志,心正常无疾者,五脏六腑俱健。心弱者血必衰,则会致疾全身。

道教养生无论对于疾病治疗还是延长寿命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教养生以惜精、爱气、养神为主要原则,具体指导思想以下几个方面。1、“重人贵生”以生为本。道教养生认为,生命是长寿的资本,只有生命存在,才有资格讲养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与道、天、地同等。道家主张“重人贵生”,认为人应该重视躯体和热爱生命,因此炼养身躯以求健康,就成了道家养生和宗教行为的目标。2、“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养生的精神支柱和核心信仰。认为生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自己努力,走出一条长生不老之路。3、生命本源论。道教养生认为,元气是一种生命本源,元气是天地万物之本。“元气减耗,命将竭也”,一旦缺乏元气,后果不堪设想。道教养生就是通过种种养生方法,炼养后天之气,补充元气,避免元气缺乏对人体造成损害。如果人体内元气旺盛,即可保证人体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4、整体观。人体的形神是相随的,神的存在离不开形的存在,形又以神作为存在的生命标志。因此,道教养生注意养生练气方法。正如《太平经》所讲:“形者乃主生,精神者乃主死。……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

道德经最经典的句子

道德经最经典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道德经最经典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2、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12、治大国,若烹小鲜。 1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芳渝;大白

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1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6、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17、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1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4、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2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27、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一)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一) 老子其人和《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了比较完而系统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乃至对世界哲学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部)厉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务。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的问题。他告诉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孔子大受教益,深赞老子像条龙。 其时,东周王朝已经衰落,社会处于战乱之中,他便辞官西去,走到函谷关,关令尹喜请求老子在隐居之前,为他写一本书,以便把思想留下来。“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 之意五千余言”。这就是流传迄今的中国第一哲学巨著《道德经》。书成之后,老子西去,“莫知所终”。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老子是谁提

到了3个人:一是上述比孔子年长的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三是晚孔子129年的东周王室的太史儋。但司马迁本人及大多今人,都倾向于是李耳。 《道德经》又称《老子》,近年学者认为该书写作于春秋末年,后又经战国中前期人增修而成,故书中带有战国时期的痕迹。《老子》一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历代都有学者对《老子》作注释,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人,史所罕见。最早注释的是战国末年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有《解老》及《喻老》两篇。魏晋时玄学家王弼的《老子注》影响最为深远,又称通行本,如今所见《老子》一出皆本于此。今人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都很值得参考。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与道德经》视频观后感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通过培训学习,我觉得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

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总之,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老子在《道德经》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可以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 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 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习惯而独立地接近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 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感受。而在微 观上。 下面对《道德经》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名。1章) 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道”可以泛指。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 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 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 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 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 切现象的命名。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一种自然存在现象。所以 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 2无为而无所不为”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 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无为。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这里对“什么 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 例如:不会游泳。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 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学习道德经心得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蔡国花 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学完后心灵的触动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一: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例如“功成身 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事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