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被植物光合色素吸收后,在叶绿体内发生的化学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生存的基础,它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并催化了光合色素分子的电子转移过程。

光能在叶绿体的光合反应中,通过光合色素的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并存储在光合产物中。

产生的光合产物包括氧气和葡萄糖。

光合作用过程可大致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在光反应中,光能被吸收,光合色素中的电子被激发,通过电子传递链的传递,最终转移到最终受体上,从而生成了ATP和NADPH。

在暗反
应中,通过碳固定,将CO2转化为有机物质,主要产物为葡
萄糖。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能够获得能量,还能够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地球上动植物的生态平衡。

光合作用对于人类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人类依赖植物提供的食物以及植物所释放的氧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过程之一。

本文将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膜上。

叶绿体内有大量的叶绿素,它们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能主要通过光合色素中的叶绿素分子吸收,经过光能激发,进而促使电子传递产生能量供给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膜上,其中包括光能捕获、光合色素激发和电子传递等过程,最终产生能量储存物质ATP和NADPH。

而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二、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1. 供给能量和营养物质: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太阳能量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个过程,植物可以合成并储存能量丰富的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淀粉。

这些有机物质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也是其他生物的重要能量来源。

2. 维持氧气的供应: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出氧气,这对于地球上的生物群落维持氧气平衡非常重要。

氧气是动物呼吸过程中必需的气体,而光合作用通过不断地释放氧气,为生物呼吸提供了必要的氧气供应。

3. 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有效地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对缓解全球变暖和减少温室效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效率和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高,光合作用的速率越快。

然而,过高的光照强度也会导致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超出植物所需,从而引起光损伤。

2.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但高温和低温会抑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光合作用包括光能捕捉、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三个主要步骤。

在光能捕捉阶段,植物叶绿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成化学能。

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主要的光合色素,它能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光。

叶绿素分子中的镁离子起到了捕获和转移光能的关键作用。

化学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固定反应中。

叶绿体内有叶绿体内膜、基粒和嗜光体等结构组成,基粒内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

光合色素固定反应的主要作用是将被光能激发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辅酶NADP+,并最终还原成辅酶NADPH。

能量转化阶段是光合作用的最后一个步骤。

在这个阶段,光合作用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能量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ATP(三磷酸腺苷)、另一种是辅酶NADPH。

这些能量形式可以被植物用于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

同时,光合作用也是维持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是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动物们通过摄食植物,将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自身所需的能量。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氧气是人类及其他动物进行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对维持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质,也对整个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和维持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源泉,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

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依赖于叶绿体中存在的色素分子——叶绿素。

叶绿素能吸收光能,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光能转化阶段和化学能转化阶段。

1. 光能转化阶段在光能转化阶段,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电能。

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吸收阳光中的红、橙、黄、绿、蓝和紫等不同波长的光线,其中蓝光和红光的吸收效果最好。

吸收光能后,叶绿素分子中的特殊电子开始激发,形成称为“激发态”的高能态电子。

2. 化学能转化阶段在化学能转化阶段,高能态电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被转化为化学能。

在这个过程中,高能态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逐渐失去能量,并被用来转化二氧化碳和水为葡萄糖和氧气。

同时,还产生了辅助色素分子如辅助色素a、辅助色素b等,它们帮助叶绿素分子完成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

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都具有重要影响。

1. 氧气的生成光合作用是氧气的主要来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氧气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动植物的生存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有机物的合成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这些有机物质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源泉,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

3. 收集和储存太阳能光合作用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对太阳能的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被植物用作能量来源,同时一部分葡萄糖会被转化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进行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4. 气候调节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光合作用对调节大气中的气体含量起到重要作用。

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稳定和调节地球的气候。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能吸收、光合电子传递和化学反应三个过程。

光能吸收
光合作用开始于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子能量。

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的绿色色素,可以吸收蓝光和红光的能量,而反射绿光。

光能的吸收导致叶绿素中的电子激发。

光合电子传递
激发的电子会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过程在叶绿素分子中迁移。

这些电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会经过多个叶绿素和辅助色素分子,以产生高能电子供化学反应使用。

化学反应
在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高能电子最终会加入到反应中的二氧
化碳分子上,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质,主要是葡萄糖。

这些有机物质可以作为植物的能量来源,也可用于构建细胞壁和其
他重要的生物分子。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其他生物通过摄食植物或其它食物
链的方式,间接利用这些有机物质获取能量。

其次,光合作用也是地球上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植物吸收大量
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将其中的碳固定在有机物质中。

这有助
于稳定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

最后,光合作用还能提供氧气。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释放
出氧气,供其他生物进行呼吸。

总结起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和生存不可或缺的
过程,也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
和保护植物,以确保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为我们提供氧气和能量。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光合作用生物。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供自身生长和发育所需。

光合作用不仅对植物自身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也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由两个基本过程组成:光能捕获和光能利用。

光能捕获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上,通过这些叶绿素分子,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

光能利用发生在叶绿体内的色素体中,植物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简化为如下形式:6CO2 + 12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 6H2O其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并在光反应中转化为化学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氢离子与二氧化碳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质,最终生成葡萄糖。

同时,在光合作用中生成的氧气释放到大气中,为其他生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光强度越强,植物所能吸收的光能就越多,光合作用速率也就越高。

温度的影响是双重的,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酶的活性,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及植物生理功能。

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可以促进光合作用速率的提高。

4.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和营养,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光合作用还有助于稳定地球的气候,植物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5. 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光合作用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通过食用植物的有机物质获得能量和营养。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生成氧气和有机物质。

本文将介绍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引言】光合作用是一种通过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生物化学反应,也是地球上能量流动的基础。

它使得地球上的生物能够利用光能进行生存和繁衍。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化学反应以及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暗反应。

1. 光能的吸收:植物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内,它们能吸收光的不同波长,其中吸收光谱最大的是蓝光和红光。

当光能被吸收后,光合色素激发到激发态,进一步参与光化学反应。

2. 光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发生在光合体系中的光化学复合物中。

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最终生成氧气和能够储存能量的三磷酸腺苷(ATP)和还原型尼克酸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这些物质是植物进行暗反应所需的能量和电子供应。

3. 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液体部分——叶绿体基质。

通过ATP和NADPH的供应,暗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暗反应中最为重要的化合物是核酮糖-1,5-二磷酸(RuBP),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过渡产物,随后经过多道酶催化的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太阳能转化: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能量流动的起源,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整个生物圈提供能量。

2. 氧气释放:光合作用是氧气的主要来源,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满足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的呼吸需求。

3. 有机物质生成:光合作用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等,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原料,并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4. 维持生态平衡: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叶绿体中发生的一系列光合反应,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不仅让植物能够生长和存活,还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产物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 光合作用的原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这一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能转化阶段和化学反应阶段。

在光能转化阶段,光能被吸收后,植物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色素分子中的反应中心吸收光能,并激发了电子。

这些激发的电子被传递到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子的电子传递链中,最终转移到被称为 NADP+ 的载体分子上。

在化学反应阶段,通过光合作用的另一个重要过程——光合细胞色素系统二(PSII)和光合细胞色素系统一(PSI)的协同作用,将被激发的电子通过光化学反应转移到 NADP+ 上。

同时,光合作用还和ATP 合成酶有协作关系,利用合成的 ATP 高能分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

2. 光合作用的产物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氧气和葡萄糖。

在光合作用的产生氧气的过程中,植物通过水的光解反应释放出氧气。

同时,光合作用还合成了葡萄糖,是植物进行碳固定的关键环节。

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它是植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除了提供能量,葡萄糖也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碳源,可以用于合成有机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酸等。

葡萄糖还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转化为ATP,继续供给植物细胞进行生命活动。

3.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首先,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大气层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有助于维持地球生物的呼吸过程。

其次,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质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营养物质,从而支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光合作用也起到了调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12共40个单选题,答对37个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题)1.Rubisco是双功能酶,在CO2/O2比值相对较高时,主要发生( C )反应。

正确A.加氧反应大于羧化反应AB.加氧反应BC.羧化反应C2.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因是大气( D )含量增多造成的。

正确A.O3+ CO2 AB.CO2+SO2 BC.HF+CH4 CD.CO2+CH4 D3.光呼吸的底物是( C )。

正确A.丝氨酸AB.甘氨酸BC.乙醇酸CD.乙醛酸D4.CAM途径中最先固定CO2的产物是( B )。

正确A.Mal AB.OAA BC.Asp CD.Glu D5.夜间,CAM植物的液泡内积量大量的( C )。

正确A.氨基酸AB.糖类BC.有机酸CD.CO2 D6.CAM植物PEPCAse固定CO2在( B )中。

正确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间质A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BC.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间质CD.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质D7.C4植物光合过程中,OAA还原为Mal在( B )中。

错误正确答案:A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间质A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BC.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间质CD.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质D8.玉米的PEPCase固定CO2在( B )中。

正确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间质A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BC.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间质CD.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质D9.C4植物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受体是( A )。

正确A.PEP AB.PGA BC.Ru5P CD.RuBP D10.光合碳循环中最先形成的C6糖是磷酸( D )。

正确A.核酮糖AB.赤藓糖BC.葡萄糖CD.果糖D11.C3途径固定CO2的酶是( C )。

正确A.PEP羧化酶AB.PEP羧激酶BC.RuBP羧化酶CD.Ru5Pp激酶D12.光合碳循环(C3途径)中的CO2受体是( D )。

正确A.PEP AB.PGA BC.Ru5P CD.RuBP D叮叮小文库13.光下叶绿体的类囊体内腔的pH值往往( C )间质的pH值。

正确A.高于AB.等于BC.低于CD.无规律性D14.光合链中的Fe-S中心,每次能传递( B )。

正确A.2e AB.1e BC.e和H+ CD.2H D15.光合链中的QA、,每次能传递( B )。

正确A.2e AB.1e BC.e和H+ CD.2H D16.光合链中的Fd是一种含( A )的电子传递体。

正确A.Fe AB.Cu BC.Mn CD.CA D17.光合链中的PQ,每次能传递( A )。

错误正确答案:CB.2H+ BC.2e-和2H+ CD.2H2 D18.光合链上的PC是一种含元素( C )的电子递体。

正确A.Fe AB.Mn BC.Cu CD.Zn D19.光合链中的最终电子供体是( D )。

错误正确答案:AA.H2O AB.CO2 BC.O2 CD.NADP+ D20.光合链中,数量最多又同时起电子、质子传递的组成是( B )。

正确A.Fd AB.PQ BC.QA CD.NADPC+ D21.PSII的原初电子受体应为( A )。

正确A.Pheo(去镁叶绿素)AC.PQ CD.Ao D22.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 B )。

正确A.CO2 AB.H2O BC.C6H12O6 CD.HOCH(CH3)CH3 D23.光合作用放氧是在叶绿体的( D )部位发生的。

正确A.被膜AB.间质BC.光合膜上CD.类囊体内腔D24.作用中心色素的直接功能包括( C )。

正确A.吸收光能AB.通过诱导共振传递光能BC.利用光能推动电子流动CD.推动跨膜H+梯度的形成D25.光合作用的碳同化的过程是( B )的过程。

正确A.光能变电能AB.活跃的化学能变为稳定的化学能B叮叮小文库C.电能变化学能CD.稳定的化学能变为稳定的化学能D26.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是( A )的过程。

正确A.光能吸收传递AB.光能变电能BC.光能变化学能CD.电能变化学能D27.从理论计算,C4植物光合作用每同化1分子CO2所需光量子为( D )个。

正确A.2-4AB.4-8BC.8-10CD.12-16D28.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是指( B )的过程。

正确A.光能吸收传递AB.光能变电能BC.光能变化学能CD.电能变化学能D29.从理论计算,C3植物光合作用每同化1分子CO2所需光量子为( C )个。

正确A.2-4AB.4-8BC.8-10C叮叮小文库D.12-16D30.通过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把( A )。

正确A.光能变为电能AB.光能变为化学能BC.电能变为化学能CD.水分解D31.缺水影响光合作用,与成熟叶相比,幼叶受到的影响( A )。

正确A.更严重AB.比较轻 BC.差异不大CD.无一定规律D32.光合作用中ATP和NADPH的形成,发生在( B )。

正确A.叶绿体膜上AB.类囊体膜上BC.叶绿体间质中CD.类囊体腔中D33.轻微失水对叶片的扩展和光合作用都有影响,相比起来,叶片扩展受到的影响( A )。

正确A.更严重AB.比较轻BC.差异不大CD.无一定规律D叮叮小文库34.光合作用中的原初反应发生在( B )。

正确A.叶绿体膜上AB.类囊体膜上BC.叶绿体间质中CD.类囊体腔中D35.在其他条件适宜而光照不足时,如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 B )。

正确A.上升AB.下降BC.变化不显CD.无规律变化D36.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吸收和传递发生在( B )。

正确A.叶绿体膜上AB.类囊体膜上BC.叶绿体间质中CD.类囊体腔中D37.在其他条件适宜而温度偏低时,如提高温度,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 A )。

正确A.明显上升AB.有所下降BC.不变化不大CD.前三项均可能D38.光合作用中的光合磷酸化发生在( B )。

正确叮叮小文库A.叶绿体膜上AB.类囊体膜上BC.叶绿体间质中CD.类囊体腔中D39.如果光照充足,温度偏高,这时叶片光合作用CO2补偿点( A )。

正确A.明显升高AB.有所降低BC.变化不大CD.前三项均可能D40.光合作用中的碳同化发生在( C )。

正确A.叶绿体膜上AB.类囊体膜上BC.叶绿体间质中CD.类囊体腔中D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 B )。

正确A.CO2 AB.H2O BC.C6H12O6 CD.HOCH(CH3)CH3 D叮叮小文库2.叶绿素分子的头部是( D )化合物。

正确A.萜类AB.Fe卟啉环BC.Fe吡咯环CD.Mg卟啉环D3.作物在抽穗灌浆时,如剪去一部分穗部,其余叶片的光合速度( B )。

错误正确答案:AA.适当增强AB.随之减弱BC.基本不变CD.变化无规律D4.光合链中的QA、,每次能传递( B )。

正确A.2e AB.1e BC.e和H+ CD.2H D5.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发生在( B )。

正确A.叶绿体膜上AB.类囊体膜上BC.叶绿体间质中CD.类囊体腔中D6.轻微失水对叶片的扩展和光合作用都有影响,相比起来,叶片扩展受到的影响( A )。

正确叮叮小文库A.更严重AB.比较轻BC.差异不大CD.无一定规律D7.玉米的PEPCase固定CO2在( D )中。

错误正确答案:B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间质A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BC.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间质CD.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质D8.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是指( B )的过程。

正确A.光能吸收传递AB.光能变电能BC.光能变化学能CD.电能变化学能D9.Rubisco是双功能酶,在CO2/O2比值相对较低时,主要发生( B )反应。

正确A.羧化反应AB.加氧反应BC.羧化反应大于加氧反应C10.光合链中,数量最多又同时起电子、质子传递的组成是( B )。

正确A.Fd AB.PQ B叮叮小文库C.QA CD.NADPC+ D11.红光的波长大致在( D )nm范围。

正确A.250-390AB.390-480BC.500-600CD.620-700D12.玉米、高粱植物在600µl/l的CO2浓度下,理论上其光合速率与大气CO2下相比( B )。

正确A.明显增强AB.显著下降BC.变化不大CD.前三项均可能D13.光下叶绿体的类囊体内腔的pH值往往( C )间质的pH值。

正确A.高于AB.等于BC.低于CD.无规律性D14.光合作用中的光合磷酸化发生在( B )。

正确A.叶绿体膜上AB.类囊体膜上BC.叶绿体间质中CD.类囊体腔中D15.从理论计算,C3植物光合作用每同化1分子CO2所需光量子为( C )个。

正确A.2-4AB.4-8BC.8-10CD.12-16D16.CAM植物PEPCAse固定CO2在( B )中。

正确A.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间质A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BC.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间质CD.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质D17.光合作用的碳同化的过程是( B )的过程。

正确A.光能变电能AB.活跃的化学能变为稳定的化学能BC.电能变化学能CD.稳定的化学能变为稳定的化学能D18.光合细胞是在( A )内合成淀粉的。

正确A.叶绿体AB.过氧化物体BC.线粒体CD.细胞质D19.光合链上的PC是一种含元素( C )的电子递体。

正确A.Fe AB.Mn BC.Cu CD.Zn D20.叶绿素提取液,如背着光源观察,其反射光是( A )。

正确A.暗红色AB.橙黄色BC.绿色CD.蓝色D21.如果光照充足,温度偏高,这时叶片光合作用CO2补偿点( A )。

正确A.明显升高AB.有所降低BC.变化不大CD.前三项均可能D22.C3途径固定CO2的酶是( C )。

正确A.PEP羧化酶AB.PEP羧激酶BC.RuBP羧化酶CD.Ru5Pp激酶D23.光合作用中的原初反应发生在( B )。

正确叮叮小文库A.叶绿体膜上AB.类囊体膜上BC.叶绿体间质中CD.类囊体腔中D24.CAM途径中最先固定CO2的产物是( B )。

正确A.Mal AB.OAA BC.Asp CD.Glu D25.光合作用放氧是在叶绿体的( D )部位发生的。

正确A.被膜AB.间质BC.光合膜上CD.类囊体内腔D26.叶绿素分子的叶醇基是( C )化合物。

正确A.脂肪醇AB.倍半萜BC.二萜CD.单萜D27.叶片在( C )阶段,其光合速率往往最强。

正确A.幼龄A叮叮小文库B.正在生长展开BC.充分生长展开CD.成熟衰老D28.光合链中的Fd是一种含( A )的电子传递体。

正确A.Fe AB.Cu BC.Mn CD.CA D29.光合链中的最终电子受体是( D )。

正确A.H2O AB.CO2 BC.O2 CD.NADP D30.在其他条件适宜而光照不足时,如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