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合集下载

2022生物浙科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19 光合作用(二)

2022生物浙科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19 光合作用(二)

第19课时光合作用(二)[目标导读] 1.概述光反应发生的变化和碳反应的过程,并分析二者的联系。

2.结合光合作用过程,阐明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中间产物的含量变化状况。

[重难点击] 1.光合作用的过程。

2.CO2或光照骤变时,叶绿体中物质的变化。

一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两个阶段进行,称为光反应和碳反应,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探讨二者的过程。

1.光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2)条件:光能、色素、酶等。

(3)产物:氧气、NADPH、ATP等。

(4)光反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有:①光能被吸取并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②水在光下裂解为H+、O2和电子。

③水中的氢(H++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

2.碳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基质。

(2)条件:酶、ATP、NADPH等。

(3)产物:三碳糖等。

(4)碳反应过程(卡尔文循环)①一个五碳糖分子(RuBP)与一个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一个六碳分子,它随即分解成2个三碳酸分子。

②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 TP的磷酸基团,形成1分子三碳糖。

③生成的三碳糖中,5/6再生为RuBP,1/6可以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或者到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

特殊提示光反应与碳反应的比较(1)光反应必需在光下才能进行,碳反应虽不直接需要光,但也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循环往复地进行。

(2)碳反应的产物是三碳糖,三碳糖可以在叶绿体中转化为淀粉等,更多的在叶绿体外转变为蔗糖,运输到植物体被全部细胞利用,因此蔗糖是光合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

(3)色素只存在于光反应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但光反应和碳反应都需要酶参与,所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两个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和基质中。

活学活用1.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A.细胞呼吸产生的A TP和光能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 TP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 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答案 C解析光合作用中水的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需光能作能源,三碳化合物是在碳反应中被还原,其动力来自光反应产生的A TP,还原剂是光反应产生的NADPH。

湖南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南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南高一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DNA B.有无核膜C.有无细胞质D.有无细胞膜2.下列关于细胞和生命活动叙述中错误的是A.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3.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a b c4.水绵、蓝藻、黑藻全部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C.是自养生物D.含有线粒体5.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A、 C、O、CB、C、H、OC、 C、O、ND、 C、O、O6.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依次为A.糖类、脂类B.蛋白质、磷脂C.蛋白质、糖类D.蛋白质、核酸7.下列物质中,属于氨基酸的是8.下列几组化合物,属于脂质的一组是A.酶、血红蛋白B.核糖、脱氧核糖核酸C.葡萄糖、乳酸、性激素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9.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D.苹果转熟时单聚糖合成淀粉10.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B.已知某化合物具有催化功能,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C.有些蛋白质具有防御功能,如抗体;有些蛋白质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体。

抗体与受体都具有专一性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不会影响其生物活性11.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A、48个B、49个C、 50个D、51个1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构成的碱基相同13.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1种B.4种C.5种D.8种14.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磷脂、蛋白质B.糖脂、糖蛋白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D.磷脂、蛋白质、核酸15.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四种碱基、脱氧核糖、磷酸B.四种碱基、脱氧核苷酸C.碱基、核糖、磷酸D.核苷酸、碱基、磷酸1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17.植物细胞内合成葡萄糖和蛋白质的细胞器分别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B.核糖体和叶绿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D.高尔基体和核糖体18.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基本组成单位都六碳糖19.如图示科学家进行变形虫的切割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B.细胞质控制细胞的遗传C.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D.细胞质是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20.如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21.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蛋白质的活性,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没有影响。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

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下图所示。

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的结论。

这个实验的思路是()A.细菌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好氧菌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错误;绵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强的区域产生O2浓度高,好氧细菌生存条件适宜,聚集多,故B正确;由实验结果知:好氧菌集中的地方,只能说明氧气浓度高,不能说明水绵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有机物的多少,故C错误;水绵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向外界释放氧气,才使好氧细菌集中在两区域的,不是好氧菌消耗氧气多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加快的,因果关系错,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增加室内CO2浓度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和二氧化碳,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使光合作用增加,故A正确。

增大室内昼夜温差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故B正确。

增加光照强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故C正确。

叶绿素对绿光基本不吸收,会降低光合作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如果提供含14CO2的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是A.CO2→C3→(CH2O)B.CO2→C5→(CH2O)C.CO2→叶绿素→(CH2O)D.CO2→叶绿素→C5【答案】A【解析】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14CO2与C5形成C3,C3在光反应产物[H]、ATP作用下,将CO2还原成(CH2O),并储存能量,A正确。

光合作用2

光合作用2

20世纪40年代
卡尔文
4、光合作用过程
划分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 光反应 暗反应
光合作用.swf
光合作用的过程:
2H2O
光解 吸收
O2 4[H]

2C3
固定
CO2
可见光
色素分子
ATP 酶 ADP+Pi
还 原

多种酶 C5
(CH2O)
光反应
暗反应
原料和产物的对应关系: C CO2 (CH2O) H H2O O CO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活细胞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氧气、酶 有机物
CO2、H2O
在哪些细 胞进行 反应场所 反应条件
含叶绿体的细胞 叶绿体 光、色素、酶
CO2、H2O
物质转化 能量转变
联系
有机物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 在有机物中 来,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光合作用的产物为细胞呼吸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机物和氧气;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 被光合作用所利用
⑵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A点:CO2启动点, 即发生光合作用的 最低CO2浓度
光 合 速 率
B
C
AB段:随CO2浓度升高 A ,光合作用(暗反应)增强
CO2的浓度
B点:CO2饱和点,受限于C5含量、有关酶活性等
空气中CO2含量一般占330mg/L,与植物光合所需最 适浓度(1000mg/L)相差太远。
色素

基质 含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
的酶
功能: 光合作用的场所。
1.下列标号各代表: ① 外膜 ② 内膜 ③ 基粒 ④ 类囊体膜 ⑤ 基质 叶绿体是进行 2.在④上分布有光合作用所需的 色素 和 酶 ,在⑤中也分布有光 光合作用 合作用所需的 酶 。 ⑤ 的场所。 ①

高中生物 4.2.2 光合作用的过程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4.2.2 光合作用的过程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目标导航 1.读图4—13,掌握叶绿体的结构。

2.结合教材P75,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并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

一、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绿体(阅读P75)二、光合作用的过程(阅读P75~76)1.两个阶段(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类囊体膜上的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作用。

(2)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2.变化过程(1)光反应中的化学反应①水的光解: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子裂解成O2和H+,氧直接以分子形式释放出去,H +进一步变成高能态的[H]。

②ATP的合成:在酶的催化下,捕获的光能还用于合成ATP。

(2)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①CO2的固定:在酶的作用下,一分子CO2和一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三碳化合物。

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在酶的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出来的能量并被[H]还原。

③五碳化合物的再生:一些三碳化合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其可循环往复地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

④糖类等物质的形成:一些三碳化合物接受能量后被逐步还原成糖类等物质。

⑤ADP 的形成:ATP 被利用后形成ADP 和Pi 。

3.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CO 2和H 2O 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出O 2,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糖类和其他有机物中的过程。

4.总反应式: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

一、叶绿体 1.结构(1)外膜和内膜使其内部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分开,保证了叶绿体相对独立地进行代谢活动。

(2)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基粒,增大了膜面积。

(3)类囊体的膜上分布着能够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色素,膜上还分布着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4)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还含有少量的DNA 和RNA 。

2.功能:真核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A.降低温度B.使叶片中的淀粉耗尽C.增加叶片温度D.减弱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答案】B【解析】为保证天竺葵叶片内的淀粉是新制造的,必须把贮存的淀粉运走或耗尽.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天竺葵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淀粉等有机物不断地被分解,直至耗尽。

【考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叶片各种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是A.栅栏层细胞B.海绵层细胞C.保卫细胞D.表皮细胞【答案】D【解析】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因为表皮无色透明,能直接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产生的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接收到的光照较少产生的叶绿体也较少.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保卫细胞主要分布在表皮,含有叶绿体,但是数量相对较少,可见植物叶片中不含叶绿体的细胞是表皮细胞.【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色,非绿色(银边)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答案】有机物蓝淀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叶绿素【解析】(1)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48小时,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022高中生物课时检测20光合作用的原理新人教版必修1

2022高中生物课时检测20光合作用的原理新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的原理(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进行细胞呼吸B.只有绿色部位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C.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氢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氢不同D.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均需要 H2O 的参与【解析】选B。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是活细胞,所以一定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几乎所有的活细胞都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但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真核细胞和部分原核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氢是NADPH,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氢是NADH,C正确;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需要H2O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进行H2O的光解,而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彻底分解需要H2O的参与,D正确。

2.下列水稻叶肉细胞发生的生命活动中,有ATP合成的是( )A.CO2进入叶绿体中B.CO2的固定C.C3的还原D.O2与[H]结合生成水【解析】选D。

CO2进入叶绿体中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也不产生ATP,A错误;CO2的固定不生成也不消耗ATP,B错误;C3的还原需要消耗ATP,C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产生大量的ATP,D正确。

3.希尔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O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O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 O2。

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阿尔农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O2时,既积累NADPH 也积累ATP;进一步实验,撤去光照,供给CO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产生有机物。

下面关于希尔反应和阿尔农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而不是CO2B.NADPH和ATP的形成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C.希尔反应与CO2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两个过程D.光合作用的需光过程为CO2合成有机物提供ATP和NADPH【解析】选B。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

B
A.B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 B.B所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三 碳糖中稳定的化学能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膜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A、B、C分 别代表的代谢过程。 【解析】由图可知:A、B、C分别表示光反应、暗反 应和细胞呼吸,故A错,光反应产生的O2参与细胞呼 吸(C)的第三阶段;X是光反应产生的ATP,在叶绿体 中,ATP由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是三碳糖,该反应为碳反应,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有:
(1)CO2+RuBP (2) 2C3(三碳分子)
3.分析光反应与碳反应的联系
(1)在无光的条件下,碳反应能否长期进行? 提示:不能。因为无光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在没 有ATP和NADPH供应时,碳反应将不再进行。 (2)若碳反应停止,光反应能否持续进行? 提示:不能。碳反应停止,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积 累过多,抑制光反应进行。
第2课时
光反应和碳反应
一、光反应
1. 场所 类囊体膜 在_____中发生的。
类囊体膜?
P.36和86
思考:1. 光反应的进行需要哪些条件? (1)光照:光反应能量变化的本质就是将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因此,无光照,光反应就无法进行。 (2)色素:色素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且将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 (3)酶:光反应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生物体内化学 反应的特点就是需要酶的催化才能进行。 除上述条件外还要有水、ADP、Pi、NADP+等反应物。
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 物又是怎样合成的呢?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 学家卡尔文利用放射性 同位素14C标记的14CO2做 实验研究这一问题。最 终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 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 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 称为卡尔文循环(碳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 合 作 用 的 强 度
A
0 CO2
CO2浓度
的 吸 收 或 释 放
光 合 作 用 强 度
B
CO2浓度
C3植物和C4植物
• 玉米、甘蔗、高粱等原产在热带地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 二氧化碳中的碳首先转移到含有四个碳原子的有机物(C4) 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科学家将这类植物叫做C4植物, 将其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径,叫做C4途径;将仅有C3参与二 氧化碳固定的植物叫做C3植物(如小麦、水稻等),将其固定 二氧化碳的途径,叫做C3途径。 • 热带植物为了防止水分过多蒸发,常常关闭叶片上的气孔, 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易进入细胞。这时,C4植物能够利 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 阴生植物
P95 真正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在光下实际把二氧化碳 转化成有机物的 量,即在单位时间、叶面积从外界吸 收和自身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表观光合速率:不算呼吸 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只算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 碳量,即是在光下测定的 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如何计算真正光合作用的 相关数据?
光合作用的计算公式 实际光合速率= 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氧气产生量= 氧气释放量+呼吸耗氧量 CO2消耗量= 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葡萄糖生产量= 净生产量(积累量)+
一个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 释放的氧气被用于需氧呼吸,至少得穿过几层选择透过 性膜?
C6H12O6
2丙酮酸 +4[H]
O2
七. 光合作用相关的一些曲线分析
光 合 速 率
a
光合速率不为零 0 10 20 30 40
b
c
光合作用
CO2 吸 收 或 释 放 量
温度(℃)
呼吸作用
温度
C
光 合 强 度 0
B
C
光照强度
A
0
2
5
7 9 叶面积指数
多因子与光合速率
光 合 速 率 30℃ 20℃ 10℃
光 合 速 率
P Q R
高光强 中光强 低光强
P Q
光 合 速 率 P Q
R
光强
高CO2 中CO2 低CO2
温度
曲线的分析内容: A、分析单条曲线的变化趋势
B、分析多条曲线的相互关系
C、分析P、Q、R三点的限制因素
R
光强
叶面指数,是指地表单位面积上 植物叶片的面积数量。叶片平铺 物 在地表上并呈镶嵌排列的植物 质 (如南瓜),其叶面指数只有1左 量 右,叶片交错生长的森林以及稻、 麦等农田,其叶面指数可以达到 4以上 物 质 量 光合作用实 际量 呼吸作用 0
A光合作用实际量 B干物质量
C呼吸量 2 4 6 8 叶面积指数
植物吸收 CO2的变化
CO2 p q CO2
Q O2 O2 P
呼 吸 作 用 速 率
q CO r 2
Q O2 R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 速率 CO2 p q CO2 r 光 合 速 速率 率大 于 呼 吸
CO2 p
q CO r 2
Q O2
R
O2 P
光 合 速 速率 率小 于 呼 吸
Q O2 R
O2 P
八.有关补偿点,饱和点的变化
下图为玉米在适宜温度,充足水分和矿质元素 供应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 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点为光补偿点,若光照强度小于a点时,光 合作用强度小于 ____呼吸作用强度,其他条件不变, 左 移动,b点向___ 右 移动. 增大CO2浓度,a点向___
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
CO2 吸 收 量 0 释 放 量 CO2 吸 收 量 0 CO2 释 放 量 A B A B C F CO2 D E C H
D
E 时间 G
曲线分析的内容:
A、曲线与横轴的交点
B、曲线上升段、平行 段、下降段的含义、 原因 C、光合作用开始、结 束的时间
F G 时间 I
昼夜温 度变化 光照强 度变化
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 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 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 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 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 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 曲线 I、III光合作用 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 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30℃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 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 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 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 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2、合理密植 3、适当提高CO2浓度
4、增加昼夜温差 5、合理灌溉 6、合理施肥
如何提高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 1.施用干冰。 • 2.使用农家肥。 • 3.将植物的秸秆深耕埋于地下。 • 4.使用NH4HCO3做肥料。 • 5.合理密植和通风透光。
光 合 速 率
a
b
光照强度
• 下列是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关系的曲 线,如果要改绘为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 右 移动,b点向___ 右 移动 度关系的曲线, a点向___
光 合 速 率 a CO2浓度
b
c
• 如果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 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升高而移动 •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C.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 • D.C点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凡是含叶绿体的细 胞,就会含有被染成蓝色的淀粉颗粒
六. 光合作用相关的计算
CO2 吸收
C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0
B
CO2 A 释放 ①图中A点含义: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称为光补偿点 ②B点含义: ;
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称为光饱和点 ③C点表示: ;
光照强度
④若曲线代表阳生植物,阴生植物曲线有何变化?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 阳生植物
—— ——
四、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或称光合强度,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 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多少光合作用(如 释放多少氧气、消耗多少二氧化碳)
• 环境因素 1)光照
2)温度 3)二氧化碳浓度 4)水分 5)矿质元素
思考: 根据影响光合速度的几种因素, 农业生产中该如何提高农作物产 量?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H2 O B
C D E+Pi H
2 ①图中B是O —,
F CO2 G J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水 的分解。 它来自于——
基质 C3的还原 ②图中C是[H] 。 ——,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 —— 部位,用于—— 色素吸收 ③图中D是ATP ——,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 的光能 光反应 ④图中的H表示 , H为I提供 ATP和NAD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