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设计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设计中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安排和组织。

而在教学设计中,启发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与优势。

一、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启发性问题、情境或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思考,并从中发现问题的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主动探索和学习。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互动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4.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三、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 提出启发性问题: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设计一个启发性问题:“在一个长方形形状的花坛中,如何安排花卉,使花坛中每个位置的花卉数量最多?”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2. 基于案例的教学:通过提供实际案例或情境,让学生从中抽取问题和规律,进行问题解决。

例如,在科学课上,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验现象或问题,让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结果,从而理解科学知识。

3. 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学设计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在工科高等数学系列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启发式教学在工科高等数学系列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6):67~69Journal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University收稿日期:2010-08-10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08JYX M070);安徽工程大学重点教研项目(2009Y J Y10);安徽省教育厅一般教学研究项目(YX M 3)。

作者简介刘宏建(),男,安徽省濉溪县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金融数学教学与研究。

启发式教学在工科高等数学系列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刘宏建,夏登峰,孙宏义(安徽工程大学 数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本文从分析高等数学系列课程的性质及其在工科教学中地位出发,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在系列课程中的若干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

关键词:工科数学;启发式教学;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772(2010)06-0067-03On Tea ch i n g Pra cti ce of Heur isti c M ethod of Teach i n g i n theEng i n eer i n g Ser i es C our s e of H i gher M a thema ti csL IU Hong -jian,XIA Deng -feng,S UN Hong -yi(College ofMath &Physics,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 uhu 241000,China )Ab stra ct:I n the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iti on of the engineering series course of higher m athe m atics are analyz ed at first,then some p rinc i p les and practice sof heuristic m ethod of teaching f or the series c ourse are p r es 2ented .Key wor ds:Engineering m athe m atic s ;Heuristic m ethod of teaching;Teaching practice一、工科高等数学系列课程开展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21世纪,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走来,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发展又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些都对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浅析数学微课选题设计的类型与策略

浅析数学微课选题设计的类型与策略

浅析数学微课选题设计的类型与策略摘要: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

本文从微课选题的三种类型——“知识型、习题型、方法型”入手,就选题过程中的“目的性、实效性、启发性”及其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微课传统课堂类型策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一门教学课程,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等特点,强调创设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制作之前,选题必须经过可行性分析和严密的诊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笔者就数学微课选题的类型与策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微课选题设计的类型(一)知识型微课:紧扣重点难点,突出教学内容知识型微课是微课选题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突出某个知识点(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

1.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所谓教学重点,就是一节课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基本概念的形成、公式、原理的推导和运用、各种技能技巧的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等。

案例1:选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中,紧扣教材内容,并将教学重点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2.激活思维,突破难点教学难点主要产生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差距,一般来说,抽象程度高、结构比较复杂、知识综合性较强,以及需要运用新的观点或思维方式来学习的知识内容为教学难点。

教师岗前培训资料(四门课教育学、心理学、道德论和教育法笔记)

教师岗前培训资料(四门课教育学、心理学、道德论和教育法笔记)

2019年江苏省教师岗前培训资料(教育学、心理学、道德论和教育法笔记)一点点努力,给你一份惊喜!时间:2019年3月地点: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2019年教育学笔记考试题型:单项选择(20题,每题1分,共20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简答题(3题,每题8分,共24分)(要点);论述题(2题,每题13分,共26分)(概念、内容、联系实际);分析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

Part 1 高校教学原则1. 教学原则P130: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是成功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实践性、科学性)。

2. P131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学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文献)中总结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原则;北宋朱熹提出循序渐进法;P152 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教学论鼻祖)提出教学原则体系。

3. 高校教学原则P131-139: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科学性:指教学给予学生的应是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教学要反映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都要符合青年的特点;思想性: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英国教育家洛克:教学过程不仅要钻研“学问”,更重要掌握“德行”。

要求:a. 确保教学方向性和科学性;b. 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须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c. 充分发掘教材内在思想性(注意不要脱离教材内容空洞说教,而要“以文载道”,寓思想性于教学中);d. 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积极个性品质。

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与发展;教师与学生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学生处于困惑状态;启:指导学生怎样思考;悱:学生的想法不知怎样表达;发:指导学生怎样表达);《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育要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激励学生的意志,而不是强迫其顺从;给予学生启发,但又要保留余地)。

第三章教学理论

第三章教学理论

化学教学总是从引导学生从认识具体的物质 和现象开始,从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开始, 和现象开始,从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开始,从已 知到未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知到未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而通过实 践(主要是学习实践 活动去运用化学知识、发展认识能 主要是学习实践) 主要是学习实践 活动去运用化学知识、 力。
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 学习过程里,能掌握主动权,能够主动、 自觉、积极地学习,跟教师的主导作用协 同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 体性,就要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即时的 信息反馈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实验引导和启迪思维统一
实验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以及 态度、方法等有激励、引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智能、情感和意志的认 识活动。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则以突出实验教学、 形象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习 动机、激励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为特点,以 不断发展学生的智能,促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由 此可见,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原则的正确。
教学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 导,以自然科学方法基础的 不能把教学论看作是由心理学派生出来 的,只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来解释全部 教学过程更不能从心理学得出全部教学理 论。” 教学论“有机地包含”对学生的心理 研究。
常见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
按学科教学的特征进行试验 : 实验引导探索法 单元实验程序教学等 按课堂教学进程 分段式教学法 四课型单元教学法等 按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 综合启发式教学 自学辅导法等;
注意精选教材内容,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和生 产、环保等实际,注意组织并完成好实验和实 践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 的学习方法;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说,全面设 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目标、培养能力 的目标,以及思想教育目标等,采取有效的方 式、方法,使这些项目的要求落到实处,是实 现掌握双基和发展智能统一原则的基本途径。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发现和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介绍启发式教学法的定义、优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定义和原理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索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直接教学法有所不同。

传统的直接教学法是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而启发式教学法则是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启发式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而学生则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启发式教学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真实和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分类、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技巧。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启发式教学法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合作和讨论。

4. 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优点启发式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直接教学法具有多个优点: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真实和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分析和评估信息。

3. 增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三、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和教学领域。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都对新世纪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体系,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设备的水平等等。

在众多因素当中,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在各种观念中又以学生观、老师观和师生观为主,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影响着教育质量,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前途。

应该说,我国的教育观念一直在发生变化。

近几十年来,专家提倡师生民主平等的合作研讨学习,变原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形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变化是巨大的,但教育观念本身是动态的,会不停地发生变化。

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统一体。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体。

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其有机结合,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随着由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学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大。

一、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教学论中对"学”的重视、研究不够,并不等于对教师主导作用讲多了或抬得太高了,从而应该少讲一些或贬低一些;恰恰相反,要真正重视并切实搞好学习还必须强调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果不这样,我们就会重犯教育史上走极端的错误。

强调"教”就好象意味着要轻视"学”;强调"学”就好象意味着要轻视"教”,始终在两种片面之间来回摇摆,不能取得最好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即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

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予先决定和设计,相反,学生决定不了这些;他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老师教给他们什么,他们是未知的。

教学的主要方法及技巧

教学的主要方法及技巧

教学的主要方法及技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种教学方法不一定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下店铺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老师更好教学哦!教学的方法有哪些?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具体形式。

讲授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具有传递知识信息和控制学生的认识活动两方面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中。

他们一边在紧张的思考,一边又在感受求知的乐趣。

教师在讲授中既可通过分析和比较、归纳和演绎、综合和概括,又可通过讲重点、讲关键、讲难点、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认识知识的价值,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2)谈话法。

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谈话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形式。

谈话法可使教师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般来说谈话法花费的教学时间较长,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要求较高,所以,在一堂课中,谈话法一般与其它的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3)读书指导法。

这种方法是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及课外读物,使学生获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形式。

读书指导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使用此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当学生读书完毕后,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作示范性实验和动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或印证所学书本知识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本学科的固有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

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点: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教师的创设问题情景相结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点拨与学生解决问题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与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相结合;既重视培养收敛式思维,又重视培养发散式思维;全面发展智力因素与发展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与基本要求。

由此可看出,实施启发式教学是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而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人在《基础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启发式教学做了不断探索与尝试,谨此,谈谈点滴体会。

一、在备课的过程中体现启发式教学1. 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备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而这个设计的过程就是如何贯彻启发式教学的过程。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一般地说,都有很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但学生的认识性并非都能一下子就步入正确的轨道,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识有时更会出现矛盾与偏差。

有鉴于此,对教材有时需要经过两次处理,即循着学生的认识轨道推进,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着力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回归到课本的知识系统上来,进行第二次分析,分析教材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掌握书中的内容及整体结构,糾正自己原有思路中不正确的地方。

这种“退一步进二步”的方法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考虑问题的方法。

2. 因势利导,集中精力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本上的内容是前人成百上千次研究的结果,已经舍去了考虑的过程和所走过的弯路,以最佳的过程得出结论。

而学生则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正处在一个探索的开始,出现问题是完全正常合理的。

所以在讲课时,可适当地加一些本学科的思想发展史方面的内容,以使学生能从前人的失败中理顺自己的思路,自觉调整思考的方向,力求达成教师的思路和学生的思路一致,否则学生是学不进去的。

因此贯彻启发性原则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困难等情况。

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启发诱导,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我曾有位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无法学习当时的技工学校英语教材—《基础英语》。

我决定采用初中英语第五册先为其重打基础。

为调动其积极性,我运用了浅出深教的方法(如把简短的对话进行扩大性的口述或复写等)。

这样以退为进,一个学年就学完了初中英语第5-6册和《基础英语》。

同时,其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毕业考时其英语分达90分。

二、在讲课的过程中体现启发式教学1. 选好讲好固定点———教学上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使学生生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学生学习是学生认识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过程。

知识结构是由知识的点和线构成的,新知识乃是旧知识的派生物,而旧知识则是推进新知识的固定点。

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学生,这个固定点是不一样的。

抓住这个固定点,以此作为启发的起点,引领学生去冲击疑点。

这是课堂教学中实行启发的关键。

(1) 突出重点。

重点是本课教材或一节课中的主要内容或语言点,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而且要求能表达。

重点不宜定的过多,以便师生能集中力量进行训练。

例如:句子“Night time is as good as day time.”(《基础英语》,P29), 其中“as good as”是一个表示同等的比较句型,从中我们可以引出“as…as”作比较句型的另一种用法—修辞手法中的暗喻,这是学生应该理解并扩大使用的重点,可用as white as…作启示,让学生说出as white as snow, as red as blood (the sun), as black as crows, as yellow as gold…等等(2) 突破难点。

难点是学生理解或掌握知识时的困难所在,要考虑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难点,例如:学生对英语句子结构缺乏完整的概念,那就可给他们作概括和比喻。

一个简单句的结构基本上超越不出下列五种句型:a) 主语+不及物动词(S+V); b)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S+V+O); c) 主语+系动词+表语(S+V+P); d 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ino+Do); e)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S+V+O+OC)。

若把简单句比作一个“面包”,并列句就是“面包+面包”,其中“+”号代表一个并列连接词,如and, but, or等;复合句是“面包+果酱”,其中“+”号代表一个从属连接词,如because,when, if 等,或代表一个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如who, which, why等。

“果酱”是修饰或补充“面包”之意,这样概括对学生頗有启发作用。

又如,学生对学习某些语法有困难,可用表解法来帮助他们解决。

如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在时间概念上,学生不易区别,可通过汉译英,然后列表比较。

例句:“你在这个村子里住了几年?”(行为开始)←—Past—→(行为结束)How many years did you live in this village?←——―――――→(行为开始)(行为告一段落)再如,学生对课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难于理解,可用浅近的英语和直观的方式进行讲析,以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

在教授“Four Seasons”(《基础英语》,P54) 时,教师可以提出:“Why is winter colder than summer?”,然后经过学生的讨论后指出strike the earth, come to the earth和shine on the earth三个词语意义相似;at an angle/at a short=slantingly;“light”可解释为the thing which makes things visible in the dark (e.g. flashlight, moonlight)。

2. 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以典型形象通过直观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

形象思维是较低级的认识方式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形象思维就没有逻辑思维。

技校生的年龄特征也决定了他们的思维中以形象思维最为活跃。

所以,教学中以直观形象教学启发学生思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1) 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利激发思维,开阔思路,培养能力,活跃气氛。

例如,在教“Late for Work”(《基础英语》,P66),这一课时,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有关段落的情节,通过积极思维,回答下列问题:Mr. Robinson has already been late twice. What will happen if he is late again? 起初,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

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他们终于说出了:He will be fired. As an employee, he must obey the rules of the company.(2) 各种教学活动力求有助于学生认真思考,举一反三,可使用的以下方法:a)灵活性完成句子,例如:If Rose is given a bike, ________。

学生可用不少答案完成上面的句子。

如,she will jump with joy (go fora trip, won’t go to school on foot)等。

b)模仿作析义,教师举例后,让学生模仿练习。

例如:waiter ___ Awaiter is a person who works in a restaurant. restaurant ___ Arestaurant is a place to eat. magazine _____ A magazine is somethingto read.模仿释义词:stranger neighbours, teacher, book等。

c)概括课义大意。

这类练习既能激发学生高度思维,又能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教完“Cars in the U.S.”(《基础英语》,P80)一课以后,可指导学生做提纲:(i) What are cars used for?(ii) How are cars used for business?(iii) What does “forming a car pool”mean?(iv) Why will something be done about the use of cars?(3) “反问式”解答问题。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例如:学生问:There will have a concert tonight.这个句子为什么不对,老师反问:句子里的谓语动词是什么?学生:there will have老师:有there will have 这样的结构作谓语表示“存在有”的吗?学生:应该是There will be……老师:现在你已经懂得你提问的那个句子为什么错了吗?学生:应把它改为:There will be a concert tonight.三、在课后辅导中体现启发式教学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合作氛围启发式教学的提出是为了进一步改造教与学的关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求得英语素养的综合发展。

2. 启发、激励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要严,教态要亲。

教师要通过参加学生的一些集体活动。

当面批改作业,课外辅导、个别谈心等方式接近他们,使他们对你敬而不惧,有问题就问。

要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问题的风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启发式教学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不断从先进经验中吸取一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在课堂内外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因此,时代要求当代的教师们要不断更新观念,转换思维,掌握不断发展的先进的教学理论,根据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1、《启发式教学新探》姜乐仁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第一版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一版3、《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熊梅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4、《基础英语》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二版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