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管理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供应室管理质量标准

供应室管理质量标准

供应室管理质量标准一、清洗质量管理1、工具专用,运送保持密闭;2、工作人员熟悉仪器操作及各类器械物品的清洗流程;3、清洗消毒器每日使用有记录;每年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监测清洗消毒器和清洗效果。

4、器械清洗质量合格(每日包装时目测检查记录):光洁、无血渍、污迹、水垢、锈迹,每月有抽查及记录资料。

二、消毒质量管理1.湿热消毒:有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2、化学消毒:每日(次)使用前监测消毒剂浓度,并记录消毒时间、消毒时温度,浓度达标。

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如呼吸机管等每季度监测,抽检3—5件有代表性物品,有记录。

三、包装质量管理1、包装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包装材料分类及应用,熟悉各类物品、器械的检查、配备与包装方法,器械清洗质量检查有记录。

2、每包待灭菌物品,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手术包中心有化学指导卡;包外标识齐全: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签名、炉号、炉次及消毒员编号;包内物品齐全、清洁;体积、重量不超标;清洗后4小时内灭菌处理。

3、手术器械包有双人复核、签名。

4、医用热封机每日使用前有检测:参数准确及闭合完全.四、布局管理区域严格划分,不得逆行与穿梭。

人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缓冲区有洗手,更衣设备。

五、灭菌管理1、工作人员熟悉灭菌炉的各种参数:如压力、温度、时间、装载量等;根据物品性质和类别正确选用灭菌方法,记录资料齐全.2、每日灭菌前有安全检查:压力表、记录打印装置、拉门密封圈、安全锁、柜内冷凝水排放通畅,柜内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

运行条件符合要求。

3、消毒员熟悉相应的灭菌流程及应急预案。

4、正确执行物品装载、灭菌过程监测及御载.5、灭菌效果监测:(1)、物理监测(工艺监剂):每锅记录齐全(含原始打印资料) (2)、化学监测:每日灭菌前行B-D测试生物监测:常规每周进行.(3)、灭菌植入物及植入手术器械时每锅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

(4)、紧急情况灭菌植物器械:生物监测中放入第5类化学指示物,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发放,结果有及时通报。

供应室质量标准与考核内容

供应室质量标准与考核内容
一项不合要求扣5分
3、(10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违反者发现一次扣5分
4、(10分)各种器械包装按规定浸泡、清洗、包装、灭菌。
如物品器械错放,漏放,影响临床工作,发现一次扣10分
5、(10分)兑换物品,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无菌间,在本室工作应更换清洁拖鞋。
发现外室人进入室内一次扣5分,未换鞋而入室扣5分。
9、(10分)供应物品适用,无破损不影响操作。
物品有破损,各种穿刺针有钩或针芯不合发现一次扣5分。
10、(10分)上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上班过早、脱岗串岗,各班人员不得私自换班。
违反一次扣10元。
6、(10分)做好各科物品的接收与发放登记并签名
一次末登记未签名扣5分。
7、(分)无菌物品存放间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月20号进行空气消毒一次,消毒监测达卫生学标准。
一次未做到扣2分,缺一次记录扣2分,监测一项不合格扣2分。
8、(10分)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符合要求,有登记,有灭菌消毒试纸监测。
一次未做到扣5分,无消毒试纸剪贴一次扣5分。
供应室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责任人:护理人员检查人:护士长督查人:护理部院感办
质量标准与考核内容评分来自准1、(10分)科室整洁,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严格区分、做到通道不交叉。
一项不合要求扣5分
2、(10分)有菌、无菌物品分开收、发、存放;已灭菌物品注明品名,日期,责任人;灭菌后的物品无湿包、过期包、松散包。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标准
(一)各种无菌物品、敷料的消毒供应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保证医疗安全。

(二)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三区标志明确,无逆流。

(三)供应室物品的回收、去污、洗涤、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达到质量标准。

(四)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供应室管理的有关规定,无交叉感染。

(五)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落实防范措施,无差错事故。

(六)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无菌物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要专室专柜存放,每包标记正确,无过期、无湿包、无破损。

(七)环境卫生学监测、高压灭菌效果监测符合要求。

(八)急救器材完好率100%。

贵重、精密仪器无损坏、无丢失。

(九)消毒员持证上岗,高压灭菌器无安全事故发生。

(十)坚持下收下送,临床满意度290%。

供应室工作质量评分标准

供应室工作质量评分标准

供应室工作质量评分标准(2012修订)检查日期检查者得分项目检查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检查方法扣分原因扣分行政管理20分各室环境消毒。

区域划分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由"污"到"净"的工作流程,包括人员流动,做到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未灭菌与灭菌分开,清洁与污染采取单线行走。

6 一处不符扣1分查各室卫生符合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着装整齐、无菌观念强,非本室人员未经允许不能进入工作区 6 一项不符扣2分查排班表、护士着装及操作定期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设备安全 2 一项不符扣0.5分查各室物品存放每日认真清点基数物品储备量,做到供应及时 6 一物过期扣2分查无菌间物品工作制度25分各室制度健全 4 少一室扣1分,无质控扣2分查文字无菌室、包装室有空气消毒、培养及登记 6 一室不符扣2分查登记本及培养结果物品请领、发放有登记 5 一项不符扣1分查物品登记本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及规程 4 无制度不得分,未执行扣2分查记录一次性用品管理、使用符合院感要求 6 未做到不得分,无记录扣1分查登记本下受下送符合消毒隔离要求 2 一项不符扣1分查处理措施操作规程20分各种浸泡液定期更换、并对消毒液浓度进行检测,各类物品、容器清洁符合要求 2 一项不符扣1分查看过程进入无菌间穿隔离衣、换鞋 2 一项不符扣1分实地查看各室有操作流程,工作人员人人知晓8 一项不符扣1.5分查物品包装、敷料各种容器、包布清洁、干燥、无污染破损,消毒标签填写规范 6 一项不符扣1分查容器包布、查灭菌物品高压灭菌与检测20分无菌柜内物品在20cm及以上摆放有序,分类放置,标记醒目消毒时间符合要求 4 一项不符扣2分查消毒间物品柜及消毒登记本消毒灭菌每锅监测符合要求,有登记(、化学、生物检测)8 少一次扣1分查原始资料B-D试验按要求做 4 未检测不得分,不合格扣2分查原始资料无菌物品每月抽样培养符合要求,无菌物品有专柜存放、无过期,包装符合要求 4 未培养不得分,不合格扣2分查培养单及结果护士行为15分坚持下收下送,服务主动热情,临床满意7 一项不符扣2分访问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包括消毒员、技术员)着装、仪表符合要求,在岗在职,外出有去向。

供应室工作检查标准

供应室工作检查标准

供应室工作检查标准一、环境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的衣帽、鞋符合要求。

2、上班不准看小说,不准做私事,不准打磕睡,不准带小孩,不准留长指甲、戴饰物、浓妆艳抹,不准在办公室吃东西,不准私人用物在办公治疗场所,不准打私人电话聊聊天。

3、进入无菌间更换鞋子。

4、严格区分无菌、清洁、污染区。

5、三区及走廊地面清洁。

6、三区室内布局合理。

7、水池清洁,无污垢。

8、室内每日拖地一次,擦台面一次,周末卫生大扫除一次。

二、工作质量1、有收污物、发净物的各项制度,供应品种、数量满足医院工作需要。

2、各种无菌包要符合规范要求,所有包布、治疗巾及孔巾必须清洁无损,做到一用一洗。

3、物品(器械)洗涤后光亮无锈、无污迹。

胶管不发粘、不老化、无裂隙。

各种针头应做到清洁、通畅、锐利、无钩,针栓内洁净、通畅。

4、三类物品(污染、清洁、无菌)分区存放,标记醒目。

5、对各类灭菌物品每月一次抽样作细菌培养,有记录可查。

三、消毒隔离1、供应室收、送车要有“污”、“洁”标记,专车专用,发放无菌物品的车应每日或污染后冲洗干净,用消毒液擦拭,污物车每日用后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2、无菌物品储存架、柜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次。

3、无菌物品存放间保持清洁,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一次,专人管理,有记录可查。

4、无菌物品无过期、无潮湿。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5、所有物品必须挂牌标明品名、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打包人姓名,贴指示带,包内放指示卡以便监测结果。

6、每月一次对空气、物品作细菌培养,无菌物品存放间空气细菌数小于200个/m3,物表及工作人员手细菌数小于5个/m2,有记录。

7、高压灭菌锅要有监测记录。

8、无菌物品存放先期先用,储存日期不超过7天。

扣分标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消毒好的物品发现有污物扣5分,消毒物品过期一个扣5分。

环境卫生人员管理及药品器械抢救室管理一、环境卫生〔一〕病区1、走廊室内门窗墙壁、各种开关、空调电风扇调速器,无灰尘、无蜘蛛网,室内清洁整齐,无乱挂物,窗台干净。

《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措施》

《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措施》

《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措施》1建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供应室周围环境应保持清洁、无污染源。

工作区域遵循基本原则: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2.供应室按两规一标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由供应室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3.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5.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针对相关科室的特点对灭菌物品的意见、调查、反馈进行处理,持续改进,提高供应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发放到临床科室灭菌物品进行召回。

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上报院感科。

6.对各个环节的质量必须进行质控和日常监测与定期监测,并有记录。

7.供应室工作人员具体的工作质量按ws310.2和ws310.3的规定执行,不得违反。

8.科内人员必须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继续教育,根据专业进展,开展培训,更新知识。

并对科内人员进行考核,有记录。

第二篇:供应室质量管理措施xx年供应室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一、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的为巩固二级甲等医院,减少不良亊件,确保灭菌物品达到合格,提高科室满意度。

二、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1、供应室周围环境应保持清洁,无污染源,工作区域遵循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3、供应室按两规一标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

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

设备管理(包刮外来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应案。

4、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物品安全。

5、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针对相关科室的特点对灭菌物品的意见,调查反馈进行处理,持续改进,提高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发放到临床科室的物品进行召回,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上报院感科。

6、对各个环节的质量必须进行质控和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并有记录。

供应室质量考核标准

供应室质量考核标准

供应室质量考核标准室内空气质量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室质量考核标准来指导和监督室内环境的质量。

以下是一份供应室质量考核标准的700字范文。

一、空气质量考核标准1. 采样方法: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连续监测,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2. 考核指标:(1) PM2.5浓度:不得超过35μg/m³;(2) 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08mg/m³;(3) TVOC浓度:不得超过0.1mg/m³;(4) CO₂浓度:不得超过1000ppm;(5) 噪音:不得超过50分贝。

二、照明质量考核标准1. 照度:不低于300LUX;2. 色温:在4000K~5000K之间;3. 显色指数:不低于80;4. 光照均匀度:不得低于0.7。

三、温度和湿度考核标准1. 温度:保持在20℃~26℃之间;2. 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

四、噪音控制考核标准1. 办公区域:不得超过45分贝;2. 会议室和培训室:不得超过55分贝;3. 办公设备:不得超过45分贝。

五、人员舒适性考核标准1. 座椅和办公桌:符合人体工学要求,能够提供舒适的工作姿势;2. 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布置,不产生拥挤或压抑感;3. 室内装饰物:不使用产生有害气体的材料,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4. 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畅通,避免死角和气味积聚。

六、安全考核标准1. 窗户和门的安全性:保证门窗的闭合性和防盗性能;2. 楼梯和通道的安全性:保证楼梯和通道的宽度、通风和照明条件,防止意外事件发生;3. 灭火设备和逃生通道的完善性:必须配备灭火器、疏散指示牌等逃生设备,并经常检查和维护。

综上所述,供应室质量考核标准应包括空气质量、照明质量、温度和湿度、噪音控制、人员舒适性和安全等方面。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才能确保室内环境质量符合人们的需求,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9、终末紫外线灯管照射一个小时,每周用95%的酒精檫拭灯管并做好记录。
一项不合格扣1分
无菌物品
30
1、无菌物品定人管理,进入无菌间操作前要洗手,更换拖鞋。
2、无菌柜内外清洁,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不得混肴。
3、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干燥保存,包外标志明确,3 M胶带注明科别、品名、灭菌日期、失效日期、责任人、锅号、锅次。
3、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性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和物品要按照相关规定回收处理。
4、台面、洗刷用具、清洗池、手术器械传递通道终末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檫拭,并做好记录。
5、按比例准确配置消毒液。
6、按规定及时更换清洗槽和消毒槽的酶洗液和润滑剂
7、处理污染物品后要洗手(按六步洗手法)。
8、器械清洗做到无污、无锈、无血渍,功能完好。
无分、合记录扣5分,分合不符扣1分
每降1%扣2分少一篇扣5分
无记录扣1分,每降1%扣1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按时完成扣1分
有差错事故按规定另行处理
信息来源


质量标准
扣分标准
护理部检查
提问
护士




50
1、回收发放物品要严格区分。
2、严格执行各区的活动范围,物品要遵循由污到洁的顺序,空气要遵循由洁到污,不得逆行。
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管理考核标准(400分)
信息来源


质量标准
扣分标准
护理部检查
院部检查
质控组检查




50
1、辅助区域、工作区域的工作面、地面、窗台以及器械柜、敷料柜内外,超声清洗机、煮沸槽、干燥槽内外,高压灭菌器内壁、均保持清洁,无灰尘、无任何杂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室管理质量标准
一、清洗质量管理
1、工具专用,运送保持密闭;
2、工作人员熟悉仪器操作及各类器械物品的清洗流程;
3、清洗消毒器每日使用有记录;每年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监测清洗消毒器和清洗效果。

4、器械清洗质量合格(每日包装时目测检查记录):光洁、无血渍、污迹、水垢、锈迹,每月有抽查及记录资料。

二、消毒质量管理
1.湿热消毒:有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
2、化学消毒:每日(次)使用前监测消毒剂浓度,并记录消毒时间、消毒时温度,浓度达标。

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如呼吸机管等每季度监测,抽检3—5件有代表性物品,有记录。

三、包装质量管理
1、包装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包装材料分类及应用,熟悉各类物品、器械的检查、配备与包装方法,器械清洗质量检查有记录。

2、每包待灭菌物品,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手术包中心有化学指导卡;包外标识齐全: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签名、炉号、炉次及消毒员编号;包内物品齐全、清洁;体积、重量不超标;清洗后4小时内灭菌处理。

3、手术器械包有双人复核、签名。

4、医用热封机每日使用前有检测:参数准确及闭合完全。

四、布局管理
区域严格划分,不得逆行与穿梭。

人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缓冲区有洗手,更衣设备。

五、灭菌管理
1、工作人员熟悉灭菌炉的各种参数:如压力、温度、时间、装载量等;根据物品性质和类别正确选用灭菌方法,记录资料齐全。

2、每日灭菌前有安全检查:压力表、记录打印装置、拉门密封圈、安全锁、柜内冷凝水排放通畅,柜内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

运行条件符合要求。

3、消毒员熟悉相应的灭菌流程及应急预案。

4、正确执行物品装载、灭菌过程监测及御载。

5、灭菌效果监测:
(1)、物理监测(工艺监剂):每锅记录齐全(含原始打印资料)
(2)、化学监测:每日灭菌前行B-D测试
生物监测:常规每周进行。

(3)、灭菌植入物及植入手术器械时每锅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

(4)、紧急情况灭菌植物器械:生物监测中放入第5类化学指示物,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发放,结果有及时通报。

六、无菌物品存放管理
1、环境符合要求:温度≤24℃,相对温度<77%
存放架:离地≥20cm,离灭花板≥50cm,离墙≥5cm
2、无菌包标识清楚,按有效期顺序摆放,在有效期内存放(无过
期包)
3、无菌物品有效期:
(1)、棉布包装:7天
(2)、一次性皱纹纸包装、医用无纺布包装、一次性纸塑
(3)、袋包装:有效期6个月
4、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存放无菌间。

5、无菌物品发放时,有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手术器械发放有记录(可追溯)。

6、工作人员接触无菌物品前有洗手或手消毒。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