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液氨安全检查表

合集下载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序号
检查内容依据
《氨制冷企业安全规范AQ 7015—2018》
问题
1.
3.0.9使用氨制冷系统的房间、安装在室外的氨制冷设备和管道与厂区外民用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50m;当氨制冷系统符合本标准第6.7.17条的规定时,与厂区外民用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60m。
2.
4.1.6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库房贴邻布置时,贴邻布置的库房总长度不应大于150m,两座库房冷藏间总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0000㎡,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相互贴邻的库房外墙均应为防火墙,屋顶承重构件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2变配电所与氨制冷机房或控制室贴邻共用的隔墙应采用防火墙,该墙上应只穿过与配电有关的管道、沟道,穿过部位周围应防火封堵。
4.6.3氨制冷机房应至少有1个建筑长边不与其他建筑贴邻,并开设可满足自然通风的外门窗。
7.
6.7.1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组)的安全保护配置应符合相应的设备标准,制冷系统应配置下列安全保护装置:
43.
7.4.2采用卤代烃及其混合物、二氧化碳为制冷剂,二氧化碳为载冷剂的制冷机房应设置相应气体浓度指示报警设备,当空气中泄漏制冷剂的气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还应强制启动事故排风机。卤代烃及其混合物、二氧化碳探测器宜设置在制冷机房被保护空间的下部。
5.
2制冷机房、变配电所和控制室均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
6.
4.6.2氨制冷机房除应符合本标准第4.6.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氨制冷机房的控制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隔开,隔墙上的观察窗应采用固定甲级防火窗,连通门应采用开向制冷机房的甲级防火门;

液氨使用储存单位安全检查表

液氨使用储存单位安全检查表
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证
3
对工作人员是否进行液氨泄漏及中毒事故处理和急救、消
防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4
是否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5
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四、设备经管表
1
企业应制定漏氨重点部位,待别是管道法兰、阀门法兰和 设备法兰等连接密封部位的检修计划并建立相应检维修
记录,记录中应明确检查部位、方法、人员、周期等内容
《图像信息经管系统技术规范》DB11/T384的规定
11
泄漏报警与视频监控报警等信号应传输至本单位的控制
室,安全监控信号应满足异地调用需要
12
储罐(区)安全要求:
1)液氨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氨
储罐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2)室外液氨储罐应设置防止阳光直射的遮阳棚
3)室外液氨储罐应设置固定消防水喷淋系统;液氨储罐区 外部应设置消火栓,并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构成重大危 险源的液氨储罐区尚应设置具有水雾喷射功能的消防水 炮;喷淋与水雾喷射范围应能满足覆盖所有可能漏氨的部 位,特别是管道法兰、阀门法兰和设备法兰等连接密封部 位
9
是否有定期安全检查经管制度
10
是否有节假日安全检查经管制度
11
是否有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2
是否有符合国家规范《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
件》的相关经管制度
13
使用、储存装置是否进行了相应的安全评价
14
企业液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
销及其监督经管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经
液氨使用(储存)单位安全检查表
企业名称: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一、安全经管检查表

液氨安全评估检查表

液氨安全评估检查表

液氨安全评估检查表
液氨安全评估检查表
液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气体,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若不正确使用或处理,会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危害。

下面是一个液氨安全评估的检查表,旨在帮助用户评估液氨的使用环境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液氨容器检查:
□液氨容器是否固定稳定?
□容器周围是否有明显的露点或渗漏?
□液氨管道是否与容器紧密连接?
□是否有紧急关闭装置?
□是否安装了液位监测器?
□液体及气体压力是否在标准范围之内?
2.液氨存放检查:
□液氨存放区域是否与热源、易燃物及其他危险品隔离?
□存放区域是否通风充足?
□是否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存放区域是否足够大,并保持整洁干燥?
□存放区域是否有标识,并配备防护设施?
3.液氨使用检查:
□使用者是否经过培训并具备使用资质?
□是否采用个人防护装备?
□使用前是否检查管道及设备有无泄漏,是否有异味?□是否有人全程监控使用过程?
□是否设有警示标语和应急处理方案?
4.液氨泄漏监测:
□是否配备气体监测仪器?
□是否定期进行气体检测?
□是否建立泄漏应急预案?
□是否有人全程监测泄漏情况和应对措施?
□是否进行泄漏后的清理和处理?
5.环境保护:
□是否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是否进行污染源减排?
□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是否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以上检查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在液氨使用和存储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健康。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检查表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检查表
2.管道上的阀门应启闭灵活,关闭严密不漏。自动旁通阀、恒压阀、安全阀等均应完好,无泄漏现象。
3.架空管线应有限高警示标识设置。
4.管线表面应有介质名称和流向等标识设置。
5.管线及设备所涂敷色漆的色标应符合规定。制冷高低压液体管,淡黄;制冷吸气管,天酞蓝;制冷高压气管、安全管、均压管,大红;放油管,黄;放空气器,乳白;油分离器,大红;冷凝器,银灰;贮液器,淡黄;气液分离器、低压循环贮液器、低压桶、中间冷却器、排液桶,天酞蓝;集油器,黄;各种阀体,黑色;截止阀手轮,淡黄;节流阀手轮,大红。
12.设于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贮氨器等设备,应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栏。设于室外的制冷压缩机组、贮氨器除应设围栏外,还应有通风良好的遮阳设施。
12
安全设备设施
1.制冷压缩机安全保护装置除应由制造厂依照相应的行业标准要求进行配置外,还应设置下列安全部件:活塞压缩机排出口处设止逆阀;螺杆压缩机吸气管、排气管处设止逆阀。压缩机冷却水出水管上应设断水停机保护装置。应设事故紧急停机按钮。
3.制冷系统运行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配电间停送电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制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制、冷库内商品堆码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等。
4
安全教育培训
1.应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2.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培训档案。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4.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新员工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硫酸和液氨制肥料的安全检查表

硫酸和液氨制肥料的安全检查表

硫酸和液氨是制作化肥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品,但它们也都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质。

在使用这两种化学品进行肥料生产时,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以下是硫酸和液氨制肥料的安全检查表。

一、硫酸的安全检查1. 硫酸的存储- 硫酸的存储场所应远离火种和高温,通风良好。

- 硫酸桶应放置在防腐蚀的货架上,并远离其他化学品和易燃材料。

2. 硫酸的搬运- 搬运硫酸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毒面具。

- 搬运过程中要轻放,避免碰撞和摩擦,防止泄漏。

3. 硫酸的使用- 在使用硫酸时,应佩戴防护口罩和防护服,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溅洒。

- 使用硫酸的场所应有紧急洗眼器和沐浴器,以应对意外泼洒。

二、液氨的安全检查1. 液氨的存储- 液氨应存放在专用的氨气罐内,罐体应无裂缝和漏气现象。

- 液氨存放场所应通风良好,远离火种和高温区域。

2. 液氨的搬运- 搬运液氨必须佩戴防护面具和防护服,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 确保搬运工具完好并有防护措施,避免泄漏和意外事故。

3. 液氨的使用- 在使用液氨时,应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包括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 尽量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液氨,以免积聚氨气造成中毒风险。

以上就是硫酸和液氨制肥料的安全检查表,公司生产人员在使用这些化学品进行肥料制作时,务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对于使用化学品的员工,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化肥生产中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硫酸和液氨这样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存储和搬运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

一、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 制定详细的化学品使用规程,包括硫酸和液氨的安全操作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并向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和掌握安全操作要求。

2. 确定专门的化学品管理人员,负责化学品的采购、存储、搬运、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工作,并设立化学品管理台账,定期对化学品进行检查和监测。

液氨储罐区安全检查表

液氨储罐区安全检查表
行进方向的长度不应小于850mm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m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一切敞开的边缘均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中间栏杆与上下构建间不大于500mm平台与地面低于2m时栏杆不低于900mm平台与地面高于2m小于2om时栏杆不低于1050mm22gb40533200951523gb40533200955124gb40533200962125sh301220003162627扶手末端以曲折端结束可通向支撑强中间栏杆或立柱gb4053320095312829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液氨的贮存量并设置备用应急储罐槽30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安全阀安全技术规程313233测温仪表液面计按计量部门的规定进行校验检查单位检查人日期平台防护栏平台与地面不低于20m时栏杆不低于1200mm立柱间距不大于1000mm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垂直距离不小于2000mm装置内管道的管底至人行通道路面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2米管廊下方考虑通行时管底距地面净空高度不得小于21米sh30122000314消防设固定或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储罐固定式冷却水系统应有确保达到冷却水强度的调节设施
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液氨的贮存量,并设置备用应急储罐 氨气房管理规定 5.3.4 (槽) 安全阀安全技术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规程
31 检测 周期
压力表至少每6个月检测一次
压力容器安全技 术规程
压力容器安 全技术规程 第 154 条 之 规定: 压力表和测 温仪表应按 使用单位规 定的期限进 行校验
1
GB7231-2003 4.2 4.5
2 3 4 5
液氨储罐的储存系数不应大于0.9 输送可燃气体管道和放空管道上设置水封、阻火器等安 全装置
GB50160-2008 6.3.9 GB5083-1999 6.4.1
液氨阀门应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开关,防止锈死;阀门 氨气房安全管理 制度5.4.6 锈死后,严禁强制打开或关闭。 安全 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标志 公安部令第6号 第十九条 《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规程》第 144条 《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规程》第 144条 《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规程》第 142条 《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规程》第 146条 《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规程》第 150条 GB5083-1999 5.5.2 使用有毒物品作 业场所劳动保护 条例 第二十一 条 使用有毒物品作 业场所劳动保护 条例 建筑物防火设计 规范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检查表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检查表
3.制冷系统运行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配电间停送电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建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制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制、冷库内商品堆码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等。
4
安全教育培训
1.应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2.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培训档案。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4.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新员工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6.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2.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
隐患排查治理
1.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做好记录。
3.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按规定向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上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
6
职业健康
1.应向地方安监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液氨储罐区安全检查表(附带依据)

液氨储罐区安全检查表(附带依据)
液氨厂外运输应加强安全措施。应按照国豕《危险货物规则》的要求,对液氨运输单位的资质、运输槽车、槽车司机及押运员等资质提出明确要求,并签订运输协议。
11.4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条文
11.5
12
运行管理
12.1
针对液氨可能发生中毒、爆炸、污染环境及其他次生事故,应制定反事故措施。
8.6
液氨储罐组围墙外应布置不少于3只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应根据保护范围计算确定,不宜超过30m。
8.7
消防喷淋系统与液氨储罐冷却喷淋系统应分别设置,且采用不同水源。消防喷淋系统应取自高压消防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用水应取自低压消防水系统。当电厂消防水系统为共用一套管路时,消防喷淋系统与室外消火栓用水应分别从消防水母管接入。且其分支母管均应设置带有隔离阀门的分段环形管路,以保证氨区供水的稳定性。
10.13
卸氨结束,应静置10min后方可拆除槽车与卸料区的静电接地线,并检测空气中氨浓度小于35ppm后,方可启动槽车。
10.14
11
安全管理
11.1
建立氨管理制度。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条文
11.2
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氨区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11.3
8.4
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的消防灭火器材。氨区消防系统主要由防火堤、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喷淋系统、消防水炮组成。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条文
8.5
液氨储罐四周应设置高度为1m的防火堤,并设置不少于2个通往大门及逃生门方向的台阶,
储罐至防火堤内侧基脚线水平距离不少于3m。
液氨蒸发区应设置高度为的围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好学习社区
企业液氨(专项)安全检查表
企业名称: 企业人员: 服务电话:
检查人员:执法人员: 检查日期:
备注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及标准是否符合要

1 平面布置应符合GB50016第3.4.1、第3.5.2、第4.2.1条的要求是□否□
2 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情况(危化品类)是□否□
是□否□
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现场安全巡回检查、作业环境氨浓度检测、用电安全
管理等15个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及时修订
应制定重点部位的检修计划并记录(记录中应明确检查部位、方法、人员、周期等内容。

是□否□
压力容器和管道应按TSG R7001、TSG D0001定期检验是□否□
重大危险源应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是□否□
3 应急管理企业应设置风向标是□否□
液氨储存、装卸、使用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是□否□
液氨储存、装卸、使用场所应设置洗眼器和淋洗器是□否□
液氨储存、装卸、使用场所的控制室或值班室应配备通讯、堵漏器材和工具、酸性饮料等是□否□
是□否□
液氨储存、装卸、使用场所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氨总量大于或等于30吨宜配备长管式
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配备两套)、隔离式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鞋、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一人一具)
应急预案应符合AQ/T9002-2006的要求,并定期演练是□否□
是□否□
4 安全监控氨气体浓度报警仪设置应符合《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
的相关规定
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应与相应的事故排风机联锁是□否□
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应定期检测(周期1年)是□否□
液氨钢瓶储存区、储罐区、充装场所和大中型冷库应设置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是□否□
5 氨制冷场
所安全氨制冷机房控制室或值班室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是□否□氨制冷机房应设置事故排风(防爆型、应有事故电源),换气次数不应小12次/小时;并在
门外设置人工启动按钮。

是□否□氨制冷机房房门口外应设置切断氨压缩机、氨泵电源的事故总开关是□否□氨制冷机房房门口外部应设置消防栓、移动式的喷雾水枪;冷库房内应设应急照明、呼叫报
警装置(相关电气设施应选用防爆型)
是□否□各氨储存器应装设高液位报警装置,并将报警信号引至控制室是□否□氨制冷系统宜装设紧急泄氨器,其设计应符合《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第12部分:紧急泄
氨器》JB/T7658.12的规定。

是□否□
6 氨储罐区
安全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是□否□储罐区应设置防止阳光直射的遮阳棚是□否□氨储罐区应设置固定消防水喷淋系统和移动式喷雾水枪;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尚应设置消防水

是□否□
液氨储罐进出口管线均应设置双阀,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出口管线的一个阀应为远程控制的紧
急切断阀;
是□否□
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应定期校验,相应的工艺参数应进行安全监控,并应符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的规定
是□否□
7 氨瓶储存
区安全液氨钢瓶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空瓶与实瓶应分别布置并有明显标志是□否□液氨钢瓶储存仓库不应贴邻建造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是□否□液氨钢瓶储存区外部应设置消火栓、移动式喷雾水枪是□否□液氨钢瓶储存区宜设置事故吸收水池。

是□否□
8 液氨充装
场所安全充装站应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是□否□厂房、设备、人员等应符合《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5的规定是□否□液氨气瓶充装应设置防止气瓶超装的报警装置是□否□充装场所照明、开关、应急照明等电气设备应选用防爆型是□否□液氨罐车装卸应采用金属万向管道系统,并应具备紧急切断功能(充装操作点5米以内) 是□否□液氨充装系统的防雷防静电应符合相关要求是□否□
其它检查事项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