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改进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的探讨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简单、方便、一针成功率的采血方法。
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标本,观察其采血的一针成功率。
结果:两组比较,新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采血标本质量,缩短新生儿哭闹时间,局部血供恢复较快,减少新生儿损伤,提高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患冲突。
关键词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我院自2005年12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筛查的结果及筛查率的提高。
我院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1次成功率,从而减少了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
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10年7月采集新生儿足跟血1180例,其中2007年1月~2009年2月使用传统方法采集662例,1次采集成功544例,成功率为82.18%;2009年2月~2010年7月使用新方法采集新生儿足跟血,采集508例,1次采集成功500例,成功率为98.43%。
传统方法:①时间:必须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以后;喂奶6次上进行采集。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特别注意,因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酶系统及器宫发育较迟后,一般推迟2~4天采血。
②采血体位:将婴儿平躺,足跟下垂于床沿,采血者可下蹲操作。
③采血部位:取足跟的内外侧缘,以外侧缘的内侧为常用部位,距足跟0.6~0.7cm处,不在足跟中心部位采血,避免神经、肌肉、骨髓的损伤。
④采血深度:深度为2.0~2.2mm。
⑤采血过程:a.用1次性采血针穿刺使血液流出,不要用力挤压;b.用消毒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待血液流出时用滤纸片接触血滴直到双面透过;c.共取3个血斑,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mm;d.处理好创口,防止感染。
新方法:①采血时间:在传统采血时间的基础上,对喂养不足有脱水表现的新生儿,推迟采血,加强喂养,直到脱水纠正。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改进足跟采血法的观察和分析

为颈 动脉 和 主动脉 压力感 受 器 ,反射弧 存在 缺 陷。典 型表 现 为高 血 压 或 m压 不稳 定 ,在 透析 中 由于液体 排 出过 多而 m现症 状性 低
321 加 强健 康教 育 :进 行有 效 的沟通 ,使患 者 了解疾 病 和血 液 . . 透 析治 疗 的相关 知识 ,消除 紧张情 绪 ,密切 配合 ,限制水 钠 的大 量 摄人 ,控 制透析 间期 体重 的增长 不超 过体 重 的5 %。 322 认 真评估 干 体重 ,精 确计 算脱 水 量 :每 次透 析前 评估 患 者 . .
发生 ,可采 用低 温透 析 、低 温加 高钠 透析 。
过 程 中 ,随 着代 谢产 物 的排 ,血浆 渗 透压迅 速 下降 ,使得 水分 向组 织 或细胞 内移动 ,致有 效 皿容量 下 降 ;③ 透析 过程 中进 食 : 提高 了迷 走神 经 的兴奋 性 ,使 胃肠血 管舒 张 ,分布 于此 处 的血液 增加 ,导 致有效 血容 量 下降 。
左 手松 紧适 度 固定踝关 节 与足 跟部 ,联合 利 用右手 大拇 指 和食 指 轻 微挤 压 针 眼周 围使 血液 自行 流 ,用无 菌棉 签 轻轻 擦 去第 1 滴 血 ,再 通过 轻微 挤压 、放 松 、挤压 ,以形成 较大 的 血滴 ,取血 时 用 滤 纸 轻轻 接 触 血 滴 不可 接 触 皮 肤 ,使 血 液 自然渗 透 滤 纸 I反 E
足 跟血 的采 集是 新 生 儿 疾 病筛 查 技 术 流程 中最 首要 且 重 要 的 环 节 ,临床在 采 m过程 中经 常遇 到针 刺足 跟后 ,针 眼 出血少 ,采 血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与护理措施探讨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报 告医生。
健康教育
向家长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家长如何护理 新生儿足跟部位,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03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 血的并发症及处理
疼痛及处理
疼痛原因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时,针头会刺破皮肤,导致疼痛。
特殊情况
如果宝宝出生时存在某些疾病或 早产等情况,需要医生根据具体 情况确定采血时间。
采血方法
01
02
03
04
准备物品
准备好消毒液、采血针、采血 管、棉签等物品。
消毒
在采血前需要对宝宝的足部进 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穿刺
使用采血针在宝宝足跟部位进 行穿刺,以获取足跟血。
收集
将采集到的血液收集到采血管 中,并妥善保存。
02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 血的护理措施
采血前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向家长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 采血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消除家长的顾虑,取得其配合
。
准备用物
准备好采血器材、药品、消毒用品 等,确保采血用品的安全、无菌、 完好。
采血环境
选择安静、舒适、卫生的环境进行 采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及处理
采血后,如果压迫止血不当,可能会导致出血。因此,采血后应压迫采血部位至少5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皮下血肿及处理
如果采血时刺破血管,可能会导致皮下血肿。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止采血,重新选择采血部位;对于已经形成 的皮下血肿,可以进行热敷或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肿消退。
加强护理管理
• 做好采血前准备:提前与家长沟通,告知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减少宝宝的哭闹和家长的焦虑。- 采血后护理:采血后医 护人员应告知家长正确的护理方法,包括局部消毒、避免感染等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采血后定期随访,了解宝宝的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及护理要点分析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及护理要点分析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方法、护理要点等进行分析总结。
方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足跟血采集的新生儿2556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操作方法采集足跟血,其中1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1356例为研究组,采用改良方法,对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要点,同时比较两组的足跟血采集成功率情况。
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足跟血一次采集成功率为99.19%(1345/1356),显著比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水平更高,二组差异比较,均显示P<0.05。
结论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进行改良,同时掌握采集过程中的各种护理要点,能够显著提升一次采集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关键词: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护理要点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及早发现、干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有效举措,对于提升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其筛查内容主要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对于存在异常情况的新生儿,通过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使其健康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1]。
要想确保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有效性,要求工作人员掌握较好的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操作技术,同时重视相应的护理工作,以提升一次采集成功率,并尽量确保足跟血标本质量的合格。
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对足跟血血片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血滴自然渗透滤纸,确保血斑直径≥8mm且正反面保持一致,没有污染、渗血环等情况,并且采血卡片应当确保填写的内容完整、准确[2]。
若不符合以上要求,说明足跟血标本不合格,这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显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新生儿足跟血采集,一次采集成功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且容易出现血标本不合格的现象,新生儿和家长也会因多次采血操作而增加痛苦,同时还会让患儿发生感染的风险显著升高。
这也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一个常见原因。
为了使新生儿采集足跟血的成功率、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本院对传统采血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强化了护理工作,本文对相应的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为了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母婴保健法》规定每个新生儿充足母乳喂养72h后必须从足跟处采血标本,以便达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患儿发生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的目的。
采集新生儿的血样标本,是疾病筛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
我院从2005年开始对在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通过对采血的要求、采血时机、采血部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掌握了以下几点技巧。
1 采血要求1.1采血环境清洁,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1h/次,地面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每天一次,防止院内感染。
1.2 操作前按要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以防止差错事故的出现。
操作时按规范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戴帽子、口罩,一次性使用橡胶手套,严格执行一人一针。
1.3采血时间血样的采集必须在新生儿出生72h后,并已经充分哺乳6次以上后再进行。
如果遇到未充分哺乳6次、低体重儿、早产儿、提前出院等没有采血者,嘱咐其家属20d内返院采血。
1.4标本要求采集3个直径大小≥8mm的血斑,按滤纸上圆圈大小两面必须充分渗透,否则血量不足,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 采血时机2.1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新生儿沐浴间环境温度25℃~28℃,水温38℃~40℃。
沐浴能促进新生儿全身的血液循环。
因采集的是足跟末梢血,能否采集成功与末梢血运有关,所以沐浴时可用温水浸泡采集部位可促进了足跟部的血液循环,沐浴后用柔软的浴巾立即将新生儿包裹擦干,按常规采血,可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采血过程中避免了因用力挤压而引起的溶血现象[1]。
2.2 新生儿足浴后采血法新生儿置于环境温度25℃~28℃左右、相对湿度55%~65%的采血室,水温38℃~4l℃,足浴时间控制在5~10min。
足浴能促进足跟部血液循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血样采集。
2.3新生儿哺乳后采血法新生儿末梢血运在一般状态下受自身血容量影響较大,而新生儿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每次哺乳以新生儿吃饱为准[2]。
改良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l et i o n s u c c e s s r a t e nd a t h e p a s s r a t e o f b l o o d i f l m s i n t h e e x er p i m e n t a l g r o u p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n a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ol r g r o u p( P< O . 0 5 ) , w h i l e t h e b l o o d c o l l c. e
血成功率、 血片合格率 高于对 照组 ( P< 0 . 0 5 ) , 采集 时间、 新 生儿疼 痛哭 闹程度 低于对照组 ( P< 0 . 0 5 ) 。结论 : 改 良采 血法能提高一 次采 血成功 率、 标本合格率 , 减少足 跟采 血时间 , 减轻新 生儿疼 痛 , 值得在 临床推 广应 用。
生儿疾病筛查的足月产正 常新生 儿按住 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试验组 1 0 0例和对照组 9 8 例 。试验组采用改 良采 血方法 , 对照组采 用常规采集
方法 , 均采集足跟血标本 , 观察两 组新生 儿一 次性采血成功率 、 采 血所 需时间、 标本合格率、 新生儿哭 闹及疼痛程度 。 结果 : 试验组新生儿一次采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 采 血方 法 ; 疼痛 d o i : 1 0 . 3 9 6 9 d. i s s n . 1 6 7 2-9 6 7 6 . 2 0 1 3 . 1 6 . 0 1 2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i mp r o v e d b l o o d c o l l e c t i o n i n ne o n a t a l s c r e e n i n g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策略的优化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r n a l o f CH n i c a l Me d i c a l 5 6 3 9
新 生 儿 疾 病 筛 查 足 跟 血 采 集 策 略 的 优 化
上 ;新 生儿 家长对 本次 研究均 知情 同意 ,并签 订 了知情 同 学 意 义 ( P<0 . 0 5 ) 。见 表 1 。
意书 。两组 新生 儿在年 龄、性 别 、体 重等 方面 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 ̄ - 0 . 0 5 )。
1 . 2方法
表 1 两组新生儿采血时 间比较 [ H( %)】
潘德容
( 广西省贵港市平南县人 民医院产科 ,广西 贵港
5 3 7 3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 生 儿疾病 筛查足跟 血 采集策略优 化效 果。方法 选取2 0 1 3 年1 月~2 0 1 4 年1 月在我 院出生 的健康新 生) L 2 0 0 例作 为研 究对 象,将其 随机 分成 观察组 与对照组 ,各 1 0 0 例 。对照 组采用传 统方法采
1 0 0 例 。其 中 男 1 0 5 例 ,女9 5 例 ; 出生 时 间7 2  ̄9 6 h ,平 均 出
果
2 . 1两组新生儿采血时间 比较 生时 间 ( 8 8 . 2 ±1 2 . 1 )h );体重3 1 0 3  ̄3 9 4 9 g ,平均体 重 观察 组1 mi n 内完 成采血 的新 生) L 6 8 例 ,对照组4 2 例, ( 3 5 2 6 ±4 2 3 . 5 4 )g 。本研 究2 0 0 例 新 生 儿 出 生 后 首 次 开 奶 观 察 组 明 显 多 于 对 照 组 ;观 察 组 采 血 时 间 > 2 mi n 的 新 生 儿 时间 ( 至采血时 间 )均 >7 2 h ,并 且 出生均充 分哺乳8 次 以 1 O 例 ,对 照组3 8 例 ,观察 组 明显少于对 照组 ;差异有 统计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足跟采血的方法探讨

[ 2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 中药新 药临床 指导原 则 ( 试 行) E s ] .
2 0 0 2 .
[ 3 ] 吴佩玮 , 黄蜀. 火 针 治 疗痤 疮 的 机 理 研 究 [ J ] . 中 国 民族 民 间 医
药, 2 0 1 0 , 1 9 ( 1 O ) : 1 3 — 1 5 .
新 生 儿 疾 病 筛查 中足 跟 采 血 的方 法 探 讨
崔艳莉
新 生儿 足 跟 采 血 是 指 在 新 生 儿 期 采 集 新 生 儿 足跟 血 用来 筛查 先天 性 甲状 腺功 能 低 下 、 苯 丙 酮 尿 症、 牛乳 糖血 症 和先 天性 肾上 腺皮 质 增 生症 的 内分
证, 孕妇 孕 期有 合并 症者 。 1 . 4 采血 环境 : 室 内温度 2 6 ~2 8℃, 相 对 湿 度 5 0 ~6 O , 保持 安静 。
阴道产 足月 儿 , 婴儿 体质 量 2 5 0 0  ̄4 7 5 0 g , 随机 分 为 2组 , 其 中观察 组 2 3 2例 , 对 照组 2 4 8 例 。2组 在 性别、 胎龄 、 体 质量 、 娩 出方 式 、 出生 时 Ap g a r评 分 方 面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1 . 2 纳入标 准 : ① 新生 儿 的一 般情 况 正常 ; ② 出生 后7 2 ~9 6 h ; ③ 喂奶 次数 >5次 ; ④Ap g a r 评分 均>
可 。对照 组新 生 儿 哺 乳 7 2 h后 任 意 时 间 , 酒 精 常 规消 毒 , 针 刺采 血按 要求 收集 血标 本 。
3 结果判 断
标 本要 求 收集 到 3个 直 径 达 0 . 8 mm 左 右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院采取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立即采血,低体质量儿游泳后再 次喂足母乳后采血,采血部位热敷后采血的方法,一次性成功率 为 99%以上。采血操作时间明显缩短,血片标本合格率为 100%。
3讨 论
通过临床实践,新生儿沐浴游泳后末梢血液循环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有
利的室温条件下,喂足母乳后有利于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明显 提高采血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缩短了采血时间,可以缓解采 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也减少了家属和护士之间因采血不成功 或反复采血带来的护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 同时,掌握合理的采血时机、采血部位、采血方法、采血体位及采 血 针 的 正 确 选 择 可 提 高 采 血 一 次 性 成 功 率 [9]。另 外 , 应 加 强 护 士 采 血技术的培训,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队伍的建设,完善采血制度, 降低因采血技术原因引 起的血片不合格率[10],严格执行三查 七 对 和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1] 周 海 娟. 提高 早 产 儿 及 低 体 重 儿 足 跟 血 采 集 成 功 率 的 体 会[J]. 齐 齐 哈 尔 医 学 院 学 报 ,2009 ,30 (15 ):192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2011 年 在 本 院 妇 产 科 出 生 的 新 生 儿 119
例为调查对象,其中自然分娩 57 例,剖宫产分娩 62 例;新生儿出 生时 体 质量 在 3 500 g 以 上 27 例 ,体 质 量 为 3 000~3 500 g 84 例 , 体质量在 2 500 g 以下 8 例。 1.2 方法 1.2.1 采血时间 新生儿出生 24 h 后 7 d 之内,以出生 时间在 72 h 左 右 ,喂 足 3 次 奶 后 为 宜 。正 常 新 生 儿 沐 浴 游 泳 后 直 接 在 沐 浴室采血;对于低体质量儿、早产儿采取每天清晨沐浴游泳后再 次充分哺乳后采血;也可采取低体质量儿、早产儿沐浴后采用 41~ 43 ℃的 温 热 乙醇 按 摩 足 跟 后 采 血 的 方 法 ,以 提 高 采 血 成 功 率[1]; 也可在新生儿沐浴后口服 10%葡萄糖注射液后采血[2]。此外,也可 在采血足跟前 1 min 予 20%蔗糖水口服以缓解新生儿疼痛[3]。 1.2.2 采 血 部 位 多 选 择 新 生 儿 足 跟 内 、外 侧 缘 (在 新 生 儿 足 跟 内、外踝连 线 与足 底 中线 相 交点 下 0.2 cm,再 向外 旁 开 0.2~0.3 cm
·2994·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10月15日 第28卷第19期 J Mod Med Health,October 15,2012,Vol.28,No.19
处 足 底 定 位 斜 刺 法 )[4]。 1.2.3 采血步骤 1.2.3.1 新生 儿 沐 浴游 泳 后 将 其置 于 按 摩 操 作 台 上 ,注 意 安 全 , 冬季注意保暖,也可用手环抱法代替包布包裹可降低新生儿疼痛 的 程度[5]。首 先 核 对 采 血 信 息 、记 录 卡 与 被 采 血 者 姓 名 是 否 一 致 , 洗净双手,戴上无粉手套。将新生儿足置于低于心脏水平位置按 摩或热敷采血部位 3~5 min,使其充血[6]。 1.2.3.2 以 75%乙醇棉球或棉签消毒针刺部位(注意忌用碘酒), 待乙醇自然干燥或用消毒干棉签擦掉残余乙醇后开始采血操作。 1.2.3.3 用一次性采血针、三棱针或 5 号半的一次性输 液 针 头 刺 入 足 跟 皮 肤 2 mm[7],让 血 滴 自 行 流 出 。也 可 应 用 足 跟 部 湿 热 敷 加 斜刺法采血[8]。在距针眼较大范围处通过轻微挤压、放松,再挤 压, 以形成较大的血滴。 1.2.3.4 将采血滤纸与血滴接触(不能接触皮肤),使其 渗 入 滤 纸 并透过滤纸背面形成正反两 面大小一致,直 径 大 于 8 mm 的 3 个 血斑。 1.2.3.5 采 血 完 毕 后 ,将 新 生 儿 脚 抬 高 于 身 体 水 平 ,用 无 菌 棉 球 按压针眼处止血。 1.3 血片的保存 1.3.1 血片应平放在清洁处自然晾干(约 2~4 h),严防潮湿,避免 日照或用烘箱烤干。 1.3.2 晾干后装 入封口 的塑料袋 内 ,置于 2~8 ℃的 冰 箱 可 保 存 30 d;常温下可保存 14 d。 1.3.3 每张血片需单独置于 1 个包装袋内。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改进
阳超群(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医院妇产科,重庆 401254)
【摘 要】 目的 对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血标本的合格率。 方法 将出 生 时 间 在 72 h 左 右 、喂 足 3 次 奶 后 、自 愿 接 受 免 费 采 集 足 跟 血 进 行 疾 病 筛 查 的 119 例 新 生 儿 ,在 充 分 哺 乳 后 予 沐 浴 游 泳,然后直接在沐浴室采血;对于低体质量儿采取每天清晨沐浴游泳后再次哺乳后采血;采血部位多选择新生儿足跟内、 外侧缘。 结果 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立即采血成功率达 99%以上。 结论 新生儿沐浴游泳后立即采血可以明显提高采血 成功率和血标本的合格率。
【关键词】 普查; 血样采集/方法; 婴儿,新生,疾病/预防和控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苯丙酮尿症/流行病 学; 足跟血
文章编号: 1009-5519(2012)19-2993-02 中图法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由于基因突变引起人体代谢功能缺陷,不能正常代谢某些氨 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引起一系列临床表 现的一类疾病称为遗传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 甲减)、苯丙酮尿症等。约 80%的患儿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如脑瘫、 智力低下、惊厥、拒食、呕吐、神经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约 70%患儿在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同时发生多脏器损伤,如肝脏 肿大、肝功能不全、肾损 伤 、黄 疸 等 ;约 40%的 患 儿 如 未 及 时 发 现 将导致患儿终生残疾。本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64 号《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新生儿采取足跟血进行 疾病筛查,以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