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生产许可流程

合集下载

牙膏生产许可流程

牙膏生产许可流程

牙膏产品生产许可流程本流程适用于牙膏产品,即为执行GB 8372—2001标准的牙膏。

尚未纳入牙膏施细则的其它产品,增补时另行规定。

牙膏生产许可程序:一、申请生产牙膏产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有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应当覆盖所申请生产或加工的产品;2、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3、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手段;4、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5、具有健全有效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责任制度;6、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7、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40号令),2005年12月2日起,企业不得新建年生产能力2000吨以下的牙膏项目。

8、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的,还应当符合其规定。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工艺控制1、基本生产流程申证企业应有规范的生产流程,并制订相应的程序文件。

2、关键工艺控制企业应对膏体制造工艺控制环节制定操作程序:(1)原辅材料的质量。

(2)牙膏生产用水的质量。

(3)制膏工序(投料、制膏)。

(4)制膏设备、灌装设备和存膏设备的清洗和消毒。

3、必备的生产设备牙膏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4. 必备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牙膏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5. 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牙膏包装用铝塑复合管、铝管、全塑复合管、纸盒、收缩薄膜、纸箱和牙膏生产用辅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证产品。

6.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牙膏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7.发证检验规则审查组在审查企业生产条件时,审查合格的同时进行抽样工作。

在企业自检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企业的主导产品进行发证检验。

牙膏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

牙膏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
4.6 在《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内,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 较大变化的(包括生产地址迁移、生产线重大技术改造等),企业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的有关 规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
4.7 企业Βιβλιοθήκη 称、住所、生产地址名称发生变化而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 者工艺未发生变化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书》遗失或者毁损的,企业应当在变更名称、遗失
1.2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牙膏产品,即为执行 GB 8372—2001 标准的牙膏。尚未纳入本实 施细则的其它产品,增补时另行规定。
2 工作机构
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 统一管理牙膏产品生产许 可证工作。
2.2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审查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牙膏产品 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
或者毁损后 1 个月内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变更或补领证书申请。 4.7.1 申请变更或补领证书的企业,应当填写《牙膏产品变更生产许可证申请书》(附件
11)或《牙膏产品补领生产许可证申请书》(附件 12)。申请变更证书的企业,应当向省级质 量技术监督局提交变更前、后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相关部门出具 的更名证明、生产许可证正本、副本原件。申请补领证书的企业,应当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 局提交企业在省级以上主要报纸上刊登的遗失声明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4.7.4 审查中心自收到企业变更或补领证书申请材料之日起 10 日内提出复核意见报国家 质检总局审批。符合规定的,国家质检总局在收到材料之日起 10 日内准予变更或补领,颁发 新的《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不变。不符合规定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向企业发出《不予变更 (补领)生产许可证通知书》(附件 14)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最新版】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最新版】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第一条 (制定依据)为加强牙膏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的牙膏应当符合本办法的要求。

第三条 (牙膏定义)本办法所称牙膏,是指以摩擦的方式用于人体牙齿表面及周围组织,以清洁、美化及保护为目的的固体及半固体制剂。

第四条 (管理职责)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牙膏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牙膏监督管理工作,承担辖区内牙膏生产企业生产许可及牙膏备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牙膏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备案人)牙膏备案人对牙膏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

牙膏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管理,诚信自律,保证牙膏产品质量安全。

第六条 (行业自律)牙膏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督促引导生产经营者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第七条 (牙膏管理制度)国家对牙膏实施备案管理。

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产品备案后,方可上市销售或进口。

第八条 (新原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首次使用于牙膏的天然或者人工原料为牙膏新原料。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牙膏原料的历史使用情况,制定发布《牙膏已使用原料目录》,作为牙膏新原料判定依据。

第九条 (牙膏原料管理)已纳入《牙膏已使用原料目录》的原料,牙膏生产经营者应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牙膏已使用原料目录》的要求合理使用。

拟使用牙膏新原料用于牙膏生产的,应提出制定该原料安全技术标准的立项建议,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技术规范后方可使用。

已有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原料,首次用于牙膏生产的,不按照新原料管理。

使用了该原料的牙膏进行备案时,应提供该原料在牙膏中使用的安全性评估报告。

第十条 (生产许可制度)拟从事牙膏生产活动,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牙膏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示范文本)

牙膏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示范文本)

牙膏产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范本)
产品类别:牙膏
产品名称:牙膏
企业名称: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名称,并加盖公章(公章)
联系电话:有效的企业联系电话
联系人:企业负责办理生产许可证工作的人员姓名
申请类别:发证□迁址□增项□其他□
(根据企业申请的情况分别在发证、迁址、增项、其他后面的“□”中打“√”。

)申请日期:年月日
(填写企业的实际申请时间,用大写数字填写,如:“二OO五年七月十五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制
体经营者)、负责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采购、设备管理、检验等的主管人员。

页脚内容43
页脚内容43
页脚内容43
页脚内容43
附表二:
企业自我声明
一、本企业提供的申请材料内容真实。

二、本企业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及最终产品均符合国家规
定的有关要求,保证质量安全。

三、本企业对以上声明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企业法人印章)。

牙膏列入化妆品监管范围 新开企业向省级部门申请

牙膏列入化妆品监管范围 新开企业向省级部门申请

牙膏列入化妆品监管范围新开企业向省级部门申请10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化妆品生产许可有关工作的通知》,将牙膏类产品列入化妆品监管范围。

此外还规定,今后新开办化妆品生产企业,不再向省级质监部门提出申请,只要向省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即可。

牙膏作为日常用品,虽然与化妆品一直都被归类为日化品,并没有列入化妆品的监管范围。

10月15日,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化妆品生产许可有关工作的通知》,将牙膏类产品列入了化妆品监管范围。

这样一来,牙膏也要具备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才能在市面上销售。

此外,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化妆品生产许可有关工作的通知》还规定,今后凡新开办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申请,而不是省级质监部门。

根据规定,省级食药监局依法承担化妆品监督工作,并将化妆品生产行政许可与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合二为一。

据《通知》的规定,国家质检局已经发放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发放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的仍继续有效。

牙膏被列入化妆品监管范围,将会进一步规范牙膏市场,并保证牙膏的品质和安全。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及办法解读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及办法解读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及《办法》解读一、为什么要制定《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牙膏既是日用消费品,更是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牙膏由原轻工业部实行行业管理。

2005年,原质检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对牙膏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管理,颁发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2007年,原质检总局发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100号令)将用于牙齿的产品纳入化妆品。

2013年机构改革后,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统一承担了化妆品监管职能,对牙膏生产企业继续颁发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但并未将牙膏产品纳入化妆品管理。

2020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规定牙膏参照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

牙膏备案人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功效评价后,可以宣称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功效。

牙膏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拟订,报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发布。

为落实《条例》规定,规范牙膏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牙膏监督管理,保证牙膏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牙膏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药监局组织完成《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起草工作,并按程序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核、发布。

二、《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办法》共25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牙膏定义和监管部门。

将牙膏定义为以摩擦的方式,施用于人体牙齿表面,以清洁为主要目的的膏状产品;明确国家药监局及县级以上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牙膏监管工作。

二是明确牙膏及牙膏原料的管理要求。

规定了牙膏实行备案管理,牙膏新原料按照风险程度进行注册或者备案管理。

三是继续沿用目前的牙膏生产许可制度,对牙膏生产颁发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四是明确牙膏功效管理和标签要求。

要求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明确牙膏应当标注和禁止标注的内容。

三、《办法》起草的原则与思路是什么?《办法》起草过程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思路:一是严格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

牙膏控制方案

牙膏控制方案
四、法律法规遵循
本方案遵循以下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口腔卫生用品生产许可证》
4.《牙膏产品生产许可证》
5.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
本方案旨在确保牙膏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我国口腔卫生用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推进牙膏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
(2)管理: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绩效考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方案实施与监督
1.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实施时间节点。
2.设立专项监督小组,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定期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2)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设立关键控制点,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产品追溯与召回
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能追溯到原料采购、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环节。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立即启动召回程序,确保消费者权益。
5.人员培训与管理
(1)培训:对生产、质量检测、管理等人员进行定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2)生产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生产环境: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控制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防止交叉污染。
3.质量检测与控制
(1)成品检测:对成品进行全项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气味、颜色、稳定性、微生物指标等,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2篇
牙膏控制方案
一、引言
为提升牙膏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口腔健康,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牙膏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对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测、人员培训等环节的严格控制,确保牙膏产品符合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满足市场及消费者需求。

牙膏企业的监管新规

牙膏企业的监管新规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ORAL CARE INDUSTRY第三十一卷第一册2323年2月57牙膏企业的监管新规徐春生(广州市倩釆化妆品有限公司,53000)中图分类号:TS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6月20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 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牙膏产品参照普通化妆品管理, 并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2020年11月13日,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 见稿)》,阐明了牙膏监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从2021年起,牙膏产品将全面纳入化妆品监管,除原有的生产许可管理以外,将增加产品备案管理、原料备案注册管理、产品宣称用语管理、产品功 效验证管理、安全性评价管理、不良反应管理等新的内容。

所有牙膏企业都将面临“大考”,牙膏行业生态系统将出现重大重构。

目前,各方人士都非常关心这个焦点问题。

1牙膏管理的前世今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不同时期消 费者对牙膏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牙膏行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牙膏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牙膏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质量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定的市场规模和产业基础为此次《条例》出 台调整牙膏管理办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1256年,全国牙膏行业技术交流协作组在天津成立,为牙膏行业后续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 推广,以及质量标准制修订、产品质量评级评奖做了大量工作。

1457年,原国家轻工业部着手制定皂基型牙膏 标准,于1247年在第三次全国牙膏工作会议上获得通过,成为我国皂基型牙膏的第一个部颁“牙膏暂行标准”°由于行业技术创新,皂基型牙膏逐步被发泡剂型牙膏替代° 372年,原国家轻工业部开始组织起 草发泡剂型牙膏标准草案,381年正式批准发布,文章编号:2045 -3247(2321)43 -57 -43成为我国第一个洗涤剂型牙膏标准,标准号为QB502 -81°354年3月,经原国家经委批准,中国牙膏工 业协会成立,开始制定牙膏行业指导性政策,主要包 括:①以原国家轻工业部标准组织牙膏生产;②药物牙膏应加强药理与疗效研究,以口腔牙科保健为主要目标;③牙膏厂生产规模以不少于3200万标准支(以65克/支为标准支)为宜;④铝管牙膏逐渐向铝 塑复合管牙膏过渡;⑤引进制膏、制管、灌包装设备,提高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膏产品生产许可流程
本流程适用于牙膏产品,即为执行GB 8372—2001标准的牙膏。

尚未纳入牙膏施细则的其它产品,增补时另行规定。

牙膏生产许可程序:
一、申请生产牙膏产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应当覆盖所申请生产或加工的产品;
2、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3、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手段;
4、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5、具有健全有效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责任制度;
6、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7、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40号令),2005年12月2日起,企业不得新建年生产能力2000吨以下的牙膏项目。

8、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的,还应当符合其规定。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工艺控制
1、基本生产流程
申证企业应有规范的生产流程,并制订相应的程序文件。

2、关键工艺控制
企业应对膏体制造工艺控制环节制定操作程序:
(1)原辅材料的质量。

(2)牙膏生产用水的质量。

(3)制膏工序(投料、制膏)。

(4)制膏设备、灌装设备和存膏设备的清洗和消毒。

3、必备的生产设备
牙膏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
4. 必备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牙膏产品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
5. 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牙膏包装用铝塑复合管、铝管、全塑复合管、纸盒、收缩薄膜、纸箱和牙膏生产用辅助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证产品。

6.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牙膏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7.发证检验规则
审查组在审查企业生产条件时,审查合格的同时进行抽样工作。

在企业自检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企业的主导产品进行发证检验。

以相同原料、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同一规格的成品为一批。

以箱为单位,根据批量大小,按下表规定确定抽样箱数;从每个取样箱中任取两中盒,从每个盒内取等量支数,并使样本总数不少于50支,其中34支供检验部门检验用,16支留企业作为复检样品。

≦10g的牙膏抽样数量不少于2400g 膏体的牙膏,1440g膏体的牙膏供检验部门检验用,960g膏体的牙膏留企业作为复检样品。

将所抽样品分为两份,并用塑料袋密封。

一份送检验机构,一份留企业备查。

审查组抽样人员与被抽查企业陪同人员对所抽样品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并当场加贴封条封存样品后送检验机构。

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和抽样日期。

抽样规则
* 抽样基数不少于500支牙膏。

牙膏生产许可收费:
生产许可证收费包括审查费、产品检验费和公告费。

1、审查费:每个企业2200元,同一次审查时每增加一个申证单元加收审查费440元。

审查费由企业在申请时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交付。

2、公告费:每家企业400元。

公告费由获证企业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交付。

3、产品检验费:壹仟伍佰元整(¥1500)
4、咨询费:贰万壹仟伍佰元整(¥21500)
OEM。

只要公司有营业执照,就不用再申请注册食品加工公司,公司可以直接和有加工资质(即有是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加工厂签署委托代加工协议,把加工数量、报酬、时效、技术、管理等等在协议上规定好。

再到当地公证处进行合同公证,之后再到双方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委托加工合同备案,这样,就可以委托食品加工厂合法生产供应了。

1、商标注册通过后代表是注册商标,后面有个R字样。

注册的商标代表收到法律保护。

2、没有注册的商标并不代表是违法,只是不受到法律保护,只要不涉及到侵权,可以寻找工厂代工产品。

3、委托生产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看厂家接招不接招了。

4、作为代工厂家没有什么风险,只要和你签订委托加工协议就好了。

但是也有严格一点的厂家会要求你提供营业执照,商标使用授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