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包衣技术(1)

合集下载

包衣材料

包衣材料

包衣材料一、缓释包衣材料用包衣技术制成的固体缓释和控释剂型是通过包衣膜来控制和调节剂型中药物在体内外的释放速率的,因此包衣材料的选择、包衣膜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制剂的缓释和控释作用的成败。

虽然缓释包衣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最新美国药典(1995年23版)仅收载了3种具控释膜功能的包衣材料,即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由于这三种包衣膜材料最经受得住时间和气候规律变化的考验,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应用。

本节重点讨论这些包衣材料,同时也对其他有关材料及近年发展的新材料作简单介绍。

一、缓释包衣材料缓释包衣材料都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大多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但水可穿透;无毒、不受胃肠道内液体的干扰,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

(一)醋酸纤维素本品是用棉花或木纤维以少量硫酸为催化剂,与冰醋酸和醋酸混合液经部分或全部乙酰化而制得。

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CA)结构式为:含乙酰基为29.0%~44.8%(g/g),每个结构单元约有1.5~3.0个羟基被乙酰化。

乙酰基含量下降,亲水性增加,水的渗透性增加。

因分子中所含结合酸量的不同,有一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之分。

结合酸量的多少,会影响形成包衣膜的释药性能,例如用醋酸纤维素包衣制成的异烟肼控释片,当醋酸纤维素的结合酸为53%时,可制得理想恒速释药的控释片,当结合酸为57%时则释药速率大为降低。

一醋酸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常供药用,缓释和控释包衣材料则多用后者。

二醋酸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7O2(OCOCH2)(OH)X-3]n,式中n 为200~400;x为2.28~2.49。

缓释和控释制剂所用的二醋酸纤维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av)约为50000,为白色疏松小粒、条状物或片状粉末,无毒,不溶于水、乙醇、酸、碱溶液;溶于丙酮、氯仿、醋酸甲酯和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溶液具好的成膜性能。

与用同样方法制成的乙基纤维素膜相比更牢固和坚韧。

09 第十五章缓控释制剂1,2,3节

09 第十五章缓控释制剂1,2,3节

• 渗透泵系统有三种类型:
A型:片芯 含有固体药 物和电解 质,遇水即 溶解,电解 质可形成高 渗透压差。
B型:药物以溶液 形式存在于不含药 渗透芯的弹性囊 中,此囊膜外周围 为电解质,溶解后 形成高渗透压差, 使内膜产生压力而 将药物溶液排出。
C型:为推拉型,属于多室渗透泵,片芯上层由药物、具渗透压 活性的亲水聚合物和其他辅料组成,吸层由亲水膨胀聚合物、其 他渗透压活性物质和片剂辅料组成,外层包衣并打孔。
二、择时与定位释放原理
• (一)时滞型脉冲释放: • 时滞型脉冲释药系统其基本结构为韩耀武的核芯包被具有 一定时滞的包衣层,实现时滞脉冲释放的基本单元可以是 片、胶囊、小丸等。常见原理有: • 1.溶蚀包衣原理:片芯外包被溶蚀性衣膜,通过调节衣膜 的组成和厚度,调节衣膜的溶蚀速率,从而达到特定的释 放时滞。 • 2.压力爆破原理:药物混合其他功能性辅料制得含药核 芯,外面包被半透性的衣膜,水分透过该包衣膜进入药物 片芯,溶解药物,同时使核芯的压力和体积不断增大,直 至撑破包衣膜,从而爆破释放药物。 • 3.胃肠转运时滞原理:制剂外包肠溶衣,利用ph或菌群触 发释放原理。
• 1.贮库型:制剂形式:包衣片剂或包衣微丸等。 贮库型给药系统中药物的释放主要取决于包衣膜 的性质。 • (1)水不溶性包衣膜:如乙基纤维素包衣的片剂 或小丸,释放速度符合fick第一定律: dQ/dt=ADK△C/d。 • (2)含水性孔道包衣膜:在包衣液中掺入致孔 剂,当包衣制剂进入胃肠液中,致孔剂迅速溶 解,在包衣膜表面形成亲水孔道,其释放速率可 表示为dQ/dt=AD△C/d。接近零级释放。
• (五)离子交换释药原理: • 离子交换系统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 的树脂,其聚合物链的重复单元上含有成 盐基团,药物可结合与树脂上,当带有适 当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接触时,通 过交换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 • 树脂+-药物-+X-→树脂+-X-+药物• 树脂--药物++Y+→树脂--Y++药物+

缓释与控释技术

缓释与控释技术
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稳定释放药物的治疗领 域,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
适用于需要减少服药次数的药物制剂。
控释技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根据病情变化精确控制药物剂量 的治疗领域,如癌症化疗、疼痛管理等。
适用于需要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 副作用的药物制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缓释技术发展趋势
01
研究个体化差异对缓释制剂的影响,实现 个体化治疗。
选择合适剂型
02
根据药物性质、给药途径和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如片
剂、胶囊、贴剂等。
优化处方设计
03
通过调整药物与辅料的比例、选择合适的粘合剂、填充剂等,
优化处方设计,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缓释效果。
缓释材料选择
1 2 3
天然高分子材料
如明胶、海藻酸钠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 可降解性,适用于口服和局部给药。
原理
通过改变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 解度、扩散系数等),调控药物在体 内的释放行为,实现药物浓度的平稳 和持久。
发展历程及现状
初期阶段
简单包衣或骨架型制剂,实现基本的缓释 效果。
现代阶段
结合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开发智能响 应型控释系统。
发展阶段
引入高分子材料,设计复杂结构,提高缓 释效果和精确度。
缓释与控释技术
目 录
• 缓释与控释技术概述 • 缓释技术 • 控释技术 • 缓释与控释技术比较 • 缓释与控释技术应用实例 • 缓释与控释技术挑战与展望
01 缓释与控释技术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缓释技术指药物或其他活性成分从制 剂中缓慢释放,以保持长时间稳定的 有效浓度;控释技术则强调对药物释 放速率和量的精确控制。
工艺参数优化

4中药缓释释药技术及设备

4中药缓释释药技术及设备

4中药缓释释药技术及设备缓控释制剂是药物与缓控释辅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备来达到缓控释作用,4.1中药缓释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是将药物高度分散于载体中,形成一种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分散系统的方法,得到的药物-载体固体分散物称为固体分散体。

以水不溶性聚合物、肠溶性材料、脂质材料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不但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作用,而且具有延缓药物释放和延长药效的作用。

水溶性药物及难溶性药物均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得缓控释制剂,选择适宜的载体及用量配比,可获得理想的缓控释释药系统。

缓控释固体分散体常用的载体有乙基纤维素、蜡脂、Eudragit等。

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解法、熔融-溶解法。

4.1.1熔融法熔融法是将载体加热熔融后,加入药物搅溶,或者将药物与载体混匀后,用水浴或油浴加热至熔融,然后将熔融物在剧烈搅拌下,迅速冷却成固体或直接灌注胶囊后冷却。

本法简单,但不适用于不耐热的载体及药物。

如:炔诺酮固体分散体,即将药物与胆固醇混合加热熔融,熔融物与乳糖混合填入明胶囊,脂质载体降低了药物的溶出速率,从而延缓药物的释放,达到缓释作用。

唐翠[1]等采用熔融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将药物与固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混合,加热至熔融,剧烈搅拌,冷却,过筛,得到体外具有较理想释药行为的缓释微丸。

[1]唐翠等,熔融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1):12 尔艳[2]等用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氢氯噻嗪缓释微丸, 通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和筛选,结果以固体石蜡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粘合剂,在64℃、700r/min条件下操作,成粒子后再加入少量固体石蜡和钙盐,继续搅拌,降温整粒8min可得圆整的缓释微丸,12小时释药达70%以上,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2]尔艳等,熔融高速搅拌法制备氢氯噻嗪缓释微丸.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4):2474.1.2溶解法溶解法又称共沉淀法或共蒸发法,是将药物与载体同时溶于有机溶剂中或药物与载体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后混合均匀,然后蒸发除去溶剂或采用喷雾干燥法而得到固体分散体的方法。

缓释包衣材料及处方组成

缓释包衣材料及处方组成

一、缓释包衣材料用包衣技术制成的固体缓释和控释剂型是通过包衣膜来控制和调节剂型中药物在体内外的释放速率的,因此包衣材料的选择、包衣膜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制剂的缓释和控释作用的成败。

虽然缓释包衣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最新美国药典(1995年23版)仅收载了3种具控释膜功能的包衣材料,即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由于这三种包衣膜材料最经受得住时间和气候规律变化的考验,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应用。

本节重点讨论这些包衣材料,同时也对其他有关材料及近年发展的新材料作简单介绍。

一、缓释包衣材料缓释包衣材料都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大多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但水可穿透;无毒、不受胃肠道内液体的干扰,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

(一)醋酸纤维素本品是用棉花或木纤维以少量硫酸为催化剂,与冰醋酸和醋酸混合液经部分或全部乙酰化而制得。

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CA)结构式为:含乙酰基为29.0%~44.8%(g/g),每个结构单元约有1.5~3.0个羟基被乙酰化。

乙酰基含量下降,亲水性增加,水的渗透性增加。

因分子中所含结合酸量的不同,有一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之分。

结合酸量的多少,会影响形成包衣膜的释药性能,例如用醋酸纤维素包衣制成的异烟肼控释片,当醋酸纤维素的结合酸为53%时,可制得理想恒速释药的控释片,当结合酸为57%时则释药速率大为降低。

一醋酸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常供药用,缓释和控释包衣材料则多用后者。

二醋酸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7O2(OCOCH2)(OH)X-3]n,式中n为200~400;x为2.28~2.49。

缓释和控释制剂所用的二醋酸纤维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av)约为50000,为白色疏松小粒、条状物或片状粉末,无毒,不溶于水、乙醇、酸、碱溶液;溶于丙酮、氯仿、醋酸甲酯和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溶液具好的成膜性能。

与用同样方法制成的乙基纤维素膜相比更牢固和坚韧。

缓释包衣技术

缓释包衣技术

第二章缓释包衣技术一、开发缓释制剂包衣配方和工艺的基本原则(1)概述许多药物需要制成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影响的缓释制剂。

尤特奇®系列丙烯酸聚合物可以用来制备这类缓释制剂。

(2)尤特奇®产品尤特奇®RL和尤特奇®RS这是两种含有甲基丙烯酸三甲胺乙基酯功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酸共聚合物。

特点:两者可以根据释放度要求,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

它们也可用于制备骨架型缓释制剂。

尤特奇®NE 30D这是一种中性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特点:不用增塑剂,薄膜柔性好,可用于制备骨架型缓释制剂。

释药速率可由包衣厚度调节。

用这种聚合物包覆的小丸还可以压制成片剂。

(3)药物因素及释放机制。

用尤特奇®聚合物制备的各种缓释制剂以扩散机理释放药物。

尤特奇®RL和尤特奇®RS是两种水不溶性,可溶胀的成膜剂,它由中性甲基丙烯酸与少量甲基丙烯酸三甲胺乙酯氯化物共聚而成。

尤特奇®RL的季胺基团与中性酯基团的摩尔比为1:20(相当于50毫克当量/100g),而尤特奇®RS 的相应比是l:40(相当干25毫克当量/100g)。

因为季胺基团决定薄膜在水中的溶胀性和渗透性,含季胺基团较多的尤特奇®RL所形成的薄膜有较大的渗透性,对药物释放的延缓作用较小。

尤特奇®RS和尤特奇®RL可以按任何比例混合,制备成具有中等大小渗透性的薄膜。

尤特奇®NE 30D水分散体也能形成水不溶性薄膜。

这种软性的聚合物特别适用于骨架片的制粒和不用增塑剂的缓释包衣。

(4)其它辅料增塑剂为了得到柔软的薄膜,用有机溶剂配制的包衣液中应加入聚合物干重量10-20%的增塑剂,用水分散体配制的包衣液中应加入20%的增塑剂。

这是对尤特奇®RS/RL而言。

尤特奇®NE 30D 不必再加增塑剂。

抗粘剂加入滑石粉,微粉硅胶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之类的抗粘剂有利于喷雾包衣操作顺利进行。

缓释包衣与小丸成型

缓释包衣与小丸成型
3
缓释包衣材料及缓释包衣处方的组成
用包衣技术制成的固体缓释和控释剂型是通过 包衣膜来控制和调节剂型中药物在体内外的释 放速率的,因此包衣材料的选择、包衣膜的组 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制剂的缓释和控释 作用的成败。美国药典(23版)仅收载了三种 具控释膜功能的包衣材料,即醋酸纤维素、乙 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由于这三种包 衣膜材料最经受得住时间和气候规律变化的考 验,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应用。
15
(三)致孔剂 有些渗透性缓释或控释包衣材料 如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无渗透性的材料硅 酮弹性体等制成封闭性的膜时,往往药物无法从 片芯或丸芯中溶解、渗透出来,常在这些材料的 包衣液中加入一些称为致孔剂的物质,来增加包 衣膜的通透性,以获得所需释药速率的包衣制剂。 致孔剂多为一些水溶性的物质如PEG类、PVP、 蔗糖、盐类等以及其他水溶性成膜材料如HPMC、 HPC ,或将部分药物加在包衣液中作致孔剂, 同时这部分药物又起速释作用。甚至还可将不溶 性固体成分如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钛 白粉等添加到包衣液处方中,起致孔剂作用。这 些固体成分还可起抗粘剂的作用。
8
2.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国产品 有肠溶型II号及III号丙烯酸树脂两种,分别相 当于国外商品Eudragit L100和Eudragit S100。两者混合使用,需提高介质的 pH值才 能溶解。利用这种性质可制成结肠靶向给药的 包衣制剂。 3.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商品 Eudragit RL100和Eudragit RS100属此类共 聚物。 4.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2:1)共聚 物商品名为Eudragit NE30D。
缓释包衣与小丸成型技术
1
概述
应用缓释技术获得长作用的药物剂型的研究和 实践已有40余年历史。可以用多种技术制备口 服缓释和控释制剂,而包衣技术则是最常用和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包衣技术是制剂生产中最 古老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迄今已有150余年 历史,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包衣只是一种工艺技 术,而不是科学。自1930年报道薄膜包衣并于 50年代应用于制药工业后,人们对包衣有了新 的认识,认为它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体。随着 高分子科学的发展,新的具有各种性能的聚合 物材料不断被引用到药剂学领域,新的包衣设 备与技术的开发,推动了新剂型的研究和发展。

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

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

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
缓释片的制备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但具体工艺会根据药物性质、辅料选择以及目标释放特性进行调整:
1. 物料准备阶段
-原料药处理:将主药(如琥珀酸去加文拉法辛、单硝酸山梨酸酯等)粉碎至所需细度。

-辅料处理:对填充剂(如乳糖、微晶纤维素)、黏合剂(如羟丙甲纤维素)、崩解剂、润滑剂(如硬脂酸镁)和其他功能性辅料进行预处理和混合。

2. 混合与制粒阶段
-混合:按照处方比例准确称量各组分后,在适宜条件下均匀混合。

-湿法制粒:向混合物中加入溶剂(如水或醇),搅拌成软材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随后干燥去除多余水分。

-干法制粒或直接压片:对于某些特定配方,可能采用干法制粒或无需制粒的直接压片技术。

3. 压片阶段
-颗粒整粒:根据需要筛选颗粒大小,确保符合压片要求。

-压片:将制得的颗粒放入压片机中,压制成为具有预定形状和厚度,并含有控释膜层或骨架结构的缓释片。

4. 包衣阶段
-薄膜包衣:为了实现药物的缓释效果,有时需要在片芯外涂覆一层含控制释放材料(如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的薄膜。

5. 质量控制阶段
-片重和硬度检查:确保每片重量一致,硬度适中,以保证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体外释放度测定: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测样品在不同时间点的药物释放程度,以验证缓释效果。

6. 包装与成品检验
-铝塑泡罩包装:将合格的缓释片进行铝塑泡罩密封包装,或者瓶装。

-成品检验:包括外观、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稳定性考察等全面的质量评价。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缓释片制备工艺流程概述,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品研发需求和
技术条件来优化设计和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缓释包衣技术一、开发缓释制剂包衣配方和工艺的基本原则(1)概述许多药物需要制成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影响的缓释制剂。

尤特奇®系列丙烯酸聚合物可以用来制备这类缓释制剂。

(2)尤特奇®产品尤特奇®RL和尤特奇®RS这是两种含有甲基丙烯酸三甲胺乙基酯功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酸共聚合物。

特点:两者可以根据释放度要求,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

它们也可用于制备骨架型缓释制剂。

尤特奇®NE 30D这是一种中性甲基丙烯酸聚合物。

特点:不用增塑剂,薄膜柔性好,可用于制备骨架型缓释制剂。

释药速率可由包衣厚度调节。

用这种聚合物包覆的小丸还可以压制成片剂。

(3)药物因素及释放机制。

用尤特奇®聚合物制备的各种缓释制剂以扩散机理释放药物。

尤特奇®RL和尤特奇®RS是两种水不溶性,可溶胀的成膜剂,它由中性甲基丙烯酸与少量甲基丙烯酸三甲胺乙酯氯化物共聚而成。

尤特奇®RL的季胺基团与中性酯基团的摩尔比为1:20(相当于50毫克当量/100g),而尤特奇®RS 的相应比是l:40(相当干25毫克当量/100g)。

因为季胺基团决定薄膜在水中的溶胀性和渗透性,含季胺基团较多的尤特奇®RL所形成的薄膜有较大的渗透性,对药物释放的延缓作用较小。

尤特奇®RS和尤特奇®RL可以按任何比例混合,制备成具有中等大小渗透性的薄膜。

尤特奇®NE 30D水分散体也能形成水不溶性薄膜。

这种软性的聚合物特别适用于骨架片的制粒和不用增塑剂的缓释包衣。

(4)其它辅料增塑剂为了得到柔软的薄膜,用有机溶剂配制的包衣液中应加入聚合物干重量10-20%的增塑剂,用水分散体配制的包衣液中应加入20%的增塑剂。

这是对尤特奇®RS/RL而言。

尤特奇®NE 30D 不必再加增塑剂。

抗粘剂加入滑石粉,微粉硅胶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之类的抗粘剂有利于喷雾包衣操作顺利进行。

滑石粉的加入量为聚合物干重量的50%,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加入量为3-5%。

使用尤特奇®E 30D时,滑石粉的加入量应为聚合物干重量的100%。

色素为了得到不透明的白色或有色包衣可在包衣液中加入二氧化钛,食用色淀和氧化铁之类的色素。

(5)工艺参数这些包衣聚合物可包覆在小丸或小颗粒上,然后充填在胶囊中;它们也可以用骨架材料进行直接压片或湿法制粒。

尤特奇®NE 30D特别适用于骨架片的制粒和不加增塑剂的缓释包衣。

药物小丸或颗粒的缓释或肠溶包衣需要达到5—50µm膜厚度。

所以物料的包覆量主要取决于颗粒大小(比表面积),表面粗糙性和粒度分布。

用量常以小丸或颗粒总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工艺参数(6)测试方法尤特奇® RL/RS:用水或缓冲液为介质。

膜的渗透性与释药速率与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有关。

在缓释液中加入0.lM NaCl可以消除缓冲液中盐的影响。

尤特奇® NE 30D:不受离子和pH的影响,可用水或缓冲液作为测试介质。

(7)其它贮存过程中,由于衣膜软化,片剂和小丸会产生粘连。

外层包覆-薄层HPMC,或包衣后立即撒0.5%微粉硅胶,可以避免粘连。

二、尤特奇®NE 30D包衣液配方(1)概述尤特奇®NE是中性丙烯酸聚合物,可以与其它尤特奇®聚合物混合。

它在水中不溶解,但可溶胀,具有较低的渗透性。

它是一种很柔软的聚合物,不需加入增塑剂。

尤特奇®NE适用于骨架型制剂。

(2)基本配方以滑石粉为抗粘剂的缓释包衣用于12.5Kg结晶(0.3-0.8mm)包衣的配方将滑石粉加入水中,用匀化器匀化。

加入消泡剂(例如:甲基硅油乳油)可消除可能产生的泡沫。

在临用前,将此混悬液倒入尤特奇®NE 30D中,用80目筛过滤。

包衣过程中持续搅拌。

三、尤特奇®RL 30D和尤特奇®RS 30D包衣液配方(1)概述尤特奇®RL/RS 30D是阳离子丙烯酸聚合物。

尤特奇®RL是高渗透性聚合物,尤特奇®RS是低渗性聚合物。

可按用户要求的释药速率,两者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

(2)基本配方a.用于14Kg颗粒(粒度分布0.3-0.8mm)包衣的配方滑石粉和增塑剂倒入水中,用高剪切匀浆机匀化,临用前倒入尤特奇水分散体中,经40目筛过滤。

包衣过程中持续搅拌。

b.用于14Kg颗粒(粒度分布0.3-0.8mm)的配方将4344g水加热至70℃,加入柠檬酸三乙酯和吐温80,开动匀浆机,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匀化10-20分钟。

持续搅拌至混悬液冷却至30℃以下。

最后将此混悬液倒入尤特奇®水分散体中,搅匀,经40R筛过滤。

四、尤特奇®RS 100和尤特奇®RL 100异丙醇溶液的配制基本配方将有机溶剂与水倒入不锈钢桶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

一点点加入尤特奇RL/RS 100。

调节转速,避免颗粒沉降结团,影响溶解速度。

大约40—50分钟后,颗粒完全溶解,呈澄清溶液。

如果不加水,呈乳浊状液体,但不用过滤。

尤特奇®RL/RS 100溶于95%乙醇,配制成包衣液。

五、尤特奇®RL 30D和尤特奇®RS 30D用于茶碱颗粒的缓释包衣尤特奇®RL 30D和尤特奇®RS 30D可以按所需要比例混合,配制成包衣液进行缓释包衣。

包衣后的颗粒可以装入胶囊,也可压制成片。

(1)典型配方用于6Kg颗粒包衣(粒度O.3一O.8mm)将滑石粉和增塑剂加入水中,用匀浆机匀化,然后倒入尤特奇水分散体中,搅拌,0.5mm 筛过滤,必要时可加入二甲基硅油作为消泡剂。

(2)操作将含药颗粒置于流化床(顶喷)中。

预热5分钟,调节喷液速率为8g/分/Kg物料,控制床温约30℃,出风温度约25℃。

如发生颗粒粘连,应暂停喷液,干燥到恢复正常。

总包衣操作耗时约85分钟。

出料后,加入O.5%微粉硅胶,与包衣颗粒充分混合均匀。

这样可以避免贮存过程中颗粒相互粘连。

(3)操作参数物料颗粒茶碱颗粒,粒度0.3-0.8mm包衣液4100g,用于6Kg颗粒包衣设备包衣参数出料后加入0.5%微粉硅胶与颗粒混合均匀可避免颗粒间粘连(4)分析结果按USP要求测试:桨法,转速1OOrpm,在800ml 0.1M HCl中测试2小时,然后在pH6.8缓冲溶液中测试。

药物的释放度曲线如下图:六、尤特奇®NE30D用于氯化钾结晶的缓释包衣(1)典型配方包衣物料(结晶或颗粒)最好有规则形状,结构致密。

针晶或多孔颗粒容易破碎或吸收包衣液,所以不适宜包衣。

(2) 6Kg晶体(粒度O.3—0.8mm)包衣的配方将滑石粉加入水中,用匀浆机匀化。

必要时加入二甲基硅油消泡剂。

临用前将此混悬液倒入尤特奇®NE 30D。

搅拌混合均匀,经40目筛过滤。

在包衣过程中,持续搅拌。

(3)操作将物料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约30℃。

调节喷液速率,进风量和进风温度,使之保持持续喷液。

物料温度保持在23—25℃,物料能顺畅流动。

如出现结晶粘连,暂停喷液,待颗粒干燥,恢复顺畅流动,再继续减速喷液。

为了改善包衣结晶顺畅流化,在物料中可撒入微粉硅胶,滑石粉或硬脂酸镁之类的抗粘剂。

(4)操作参数物料:底物氯化钾结晶(粒度0.3-0.8mm)堆密度 1.04g/ml投料量6kg包衣液6750g,相当于1618g固体物(或相当于底物重量的25%W/W)相当于840g 聚合物(或相当于底物重量的14%W/W)聚合物与其它辅料之比约1:1 设备:包衣操作参数:喷液速率8.3g包衣液/分/Kg物科=2.08g固体/分/Kg物料蒸发速率 6.26g/分/Kg物料喷液方式连续操作总时间2小时25分出料后干燥在40℃烘箱中干燥24小时,出料后撒入微粉硅胶30g,与包衣结晶混合均匀,可避免颗粒粘连成团结果粒度分布与未包衣结晶相同外观均匀光亮的包衣结晶(4)分析结果氯化钾晶体释放度(用NE 30D包衣)氯化钾结晶扫描电镜照片图1未包衣氯化钾结晶(100:1)图2包覆28%(W/W)聚合物七、尤特奇®RL/RS有机溶液用于柠檬酸锂颗粒的缓释包衣(1)典型配方3Kg颗粒(ΦO.3—1.25mm)包衣配方将尤特奇RL/Rs溶解在适量异丙醇中,将癸二酸二丁酯,滑石粉和硬脂酸镁加入适量溶剂中,用匀化机匀化后倒入聚合物溶液中。

持续搅拌包衣液。

(2)操作将颗粒置于流化床中,预热至30℃。

调节喷液速率,进风量和进风温度,使得包衣操作能持续进行。

物料温度保持在30℃,物料顺畅流动。

如出现结晶粘连,暂停喷液,待干燥,恢复顺畅流动后再继续减速喷液。

撒入微粉硅胶,滑石粉或硬脂酸镁(0.2—0.5%)可改善颗粒的流动。

(3)操作参数物料:底物柠檬酸锂流动性好.粒度0.3-1.25mm(占90%)投料量1kg包衣液3000g相当于300g固体物(或相当于底物重量的30%W/W);150g聚台物(相当于底物重量的15%W/W)聚合物与其它辅料之比约1:1设备:包衣操作参数:结果:粒度分布包衣颗粒:平均粒度0.72m外观均匀包衣说明:阿司匹林,扑热昔痛,酰胺毗酮,氯化钾,异丙安替比林,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异戊巴比妥,扑尔敏,碳酸锂和烟胺羟丙茶碱的结昌,粉末或小丸均可进行缓释,肠溶或隔离包衣。

(4)分析结果按照Levy-Hayes法,在37℃,0.1 N HCl测定药物释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