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因为他正是使政治哲学转向世俗化,以世俗政治的眼光去审察政治生活的第一人,正是在这个最重要的意义上,施特劳斯称他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

马基雅维利给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奠定的基础表现在三个方面:1、用人性的眼光考察国家和君主权力,为权力的正当性理论莫定了人性基础。

2、确立政治与伦理的真正分离,以科学的世俗的眼光看待政治和权力的正当性。

3、确立了政治的正当性基础是功利原则,开创了近现代政治哲学一个分支——功利主义的政治哲学。

在马基雅维利地的政治哲学中,人性是恶的,是自私自利的;由于人的利益冲突而产生了国家;权力是一种统治之术,我们可以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而君主则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而采取双重道德标准。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为统治阶级推荐了一种不道德的实践,他本人也成为很多政治理论家和政治家的仿效并顶礼膜拜的偶像。

一、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人的本质是恶的,是自私自利的。

人天生就追求于己有利的东西,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满足自己欲望的过程,一旦人停止了这种追求,也就停止了自己的生命。

他尖刻地挖苦道,人们可以泰然宽恕谋杀他的父亲的凶手,却不会饶恕剥夺他的继承权的人。

人不会在蒙受你恩泽的时候忘记你曾经给他的怨屈,一旦有可能就会对你实行报复;也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实现你恩施于他们时他们所许下的诺言。

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的安全,保住自己的财产和获得更多的东西。

他说人类最初和动植物没有区别,但由于人们无穷无尽地去追求财产和欲望,使人变得贪婪、狡诈、相互争斗,从而处于一种残杀的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他所处的社会中,个人高于一切,除了他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目的利益之外,其它一切都毫无意义。

”马基雅维利对一切政治思想的阐释和对一切政治决策的议论都基于他的人性恶、人性自私的前提。

二、马基雅维利的国家观马基雅维利的国家观是建立在他的人性恶这一根基之上的,是他政治哲学的工具。

《君主论》中的政治哲学思考

《君主论》中的政治哲学思考

君主论中的政治哲学思考概述《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所著的一本政治著作。

这本书讨论了君主如何获取并保持权力,以及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

在这本书中,马基雅维利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哲学思考,对政治和统治给出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1. 君主道德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不应完全遵循传统的道德准则,而是应该根据自身权力和统治目标来决定行动。

他强调君主必须善于运用欺骗、暴力和威胁等手段来保护国家和巩固自己的地位。

2. 可采取的统治策略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可以使用多种策略来巩固统治,包括分化臣民、设立情报机构、保持军事实力等。

他还提出了“朋友与敌人”的观点,认为强大的君主应该将敌人转变为朋友,并要慎重选择盟友。

3. 对于个人权力的追求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追求个人权力的最大化,并强调政治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他认为,君主应该摆脱道德束缚,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臣民之上,以实现长久的统治。

4. 忍耐与浪漫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应该具备忍耐和浪漫两种品质,忍耐使君主能够挺过逆境、保持统治稳定;浪漫则使君主能够激发臣民对国家和领导者的热情。

5. 君主与法律尽管马基雅维利不认为君主必须完全遵守法律,但他强调君主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策,并且善于变通。

他认为法律是人定制度,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被灵活运用。

结论《君主论》中的政治哲学思考提供了一个富有争议和深度思考的政治框架。

虽然其中一些观点引起了许多争议和批评,但这本书对政治学和统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提出的理论引导人们思考权力与道德、政治与法律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理解和分析现代政治有着重要意义。

马基雅维利、布丹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布丹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早期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奠基人之一。

他的政治思想重要特点在于他抛弃了神学观点和方法,而以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依据来研究政治问题。

(一)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政治观1.以人的本性作为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人为追求权力、荣誉和财富是人的本性和目的,也是人的美德,是人所应从事的事业。

2.国家的起源。

(1)认为由于人们追求财富、权力的结果,必定会造成一个相互残杀的战争局面;(2)人们为了更好地保卫自己而联合起来,从他们当中产生了领袖,并服从他的领导;(3)颁布了法律、确定了刑罚,产生了国家。

3.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权力问题(1)政治就是权力,统治者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2)指出财产是国家的基础(3)国家的目的不仅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个人安全,还在于保障个人的私有财产。

4.非道德政治观的意义完全抛弃了政治权力道德基础,彻底把政治学和伦理学分开,并把政治权力看作国家和社会的真实基础。

他依据实际经验并用人的眼观来研究国家政治问题,揭开了近代西方政治学的新篇章。

(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观1.分析意大利衰败的原因认为教王对意大利政治事务的干预,贵族的自私与腐败以及市民内部的宗教之争是意大利衰败与分裂的原因。

2.提出意大利问题的出路认为结束意大利的混乱局面,唯一出路是建立君主制,由强有力的专制君主来统一意大利。

3.比较各种政体赞扬共和体,但认为当是意大利的人民道德彻底败坏,以至法律无力约束他们。

一次意大利先应建立君主政体,通过君主独裁专断权力的运用,下灭贵族,克服分裂。

但他认为君主政体不是最佳整体,在国家统一以后,仍应建立共和政体。

(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统治术理论1.君主统治术的意义认为君主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保持和维护意大利的稳定,对付教皇和贵族,取得人民的支持,必须善于统治,善于用权术对付邪恶的人性。

2.君主权术的基本内容(1)法律和军队是君主统治的基础,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

试析马基雅维里政治权术论的合理性——以《君主论》为例

试析马基雅维里政治权术论的合理性——以《君主论》为例

马基雅维里(Niccol6 Machiavelli)的政治权术论被后人总结为一句话:“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

”他告诫君主,只要是目的能够实现,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保证事业的成功才是君主的头等大事。

这是一种迫于社会现实条件的不得已,目的是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富强。

下面,笔者就遵循着此种思路对马基雅维里主义政治权术论的合理性进行一番解读。

一、重视军队对于国家政权的作用马基雅维里十分重视军队,“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军队,那里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相反,如果有良好的军队,那里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法律。

”l1 J5 他认为,军队是法律得以有效施行的基础,对于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甚至极端地认为,作为君主,只需重视军事事务“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情作为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进行统帅的人应有的唯一的专业。

”在《君主论》的第 12~14章,马基雅维里着重论述了雇佣军、援军和混合军的弊端以及建设本国国民军的重要性,然后指出了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

马基雅维里认为,雇佣军、援军和混合军都是不可靠的,君主要想夺取并巩固政权,必须建设自己的国民军。

雇佣军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这些雇佣军队是不团结的、怀有野心的,毫无纪律,不讲忠义,在朋友当中则耀武扬威,在敌人面前则表现怯懦。

”_1j5 马基雅维里接着举了很多现实中由于使用雇佣军而遭受失败的例子,深深地感到雇佣军不但耗费巨大军饷,而且还有因作战不力导致兵变的恶果。

至于援军和混合军,他认为,援军比雇佣军更为恶劣,而混合军比援军和雇佣军稍好,“可是比全部是本国的军队毕竟差远了”。

最后,马基雅维里得出结论说:“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它就是不稳固的。

”关于国民军的建“所谓自己的军队就是由臣民、市民或者属民组成的军队。

”制,他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这种由本国人民组成的军队对于巩固政权无疑是最可靠的。

马基雅维里对于国民军建设的建议,是他本人在共和国政府“十人委员会”担任秘书时亲手创建国民军并取得巨大胜利的实践经验上得出的。

马基雅弗利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弗利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

在和平时期军队起到维护社会治安,象征国家的军事力量的作用;在战争时期,军队就成为了君主抵抗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2、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3、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4、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

因为民众数量庞大,如果与人民为敌,将会威胁到君主统治。

5、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

残酷与仁慈、吝啬与慷慨,都要从实际出发。

明智之君宁蒙吝啬之讥而不求慷慨之誉。

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研究

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研究

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君主论》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权术思想,“非道德的政治观”是其核心内容,使政治学和神学、伦理学彻底分离。

本研究从获取政权和维护政权的角度,分析马基雅维利以德性、命运和必需为核心的政治之“恶”权术思想。

标签: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政治权术思想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把政治实质看作权力,将军队、人民、权术视为权力的工具,系统论述了政治权术思想。

《君主论》被贴上“一部告知掌权者如何捍卫政权的工具论”的标签,马基雅维利本人被认为是“邪恶的导师”,他的理论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表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些词语已成为邪恶的代名词。

至今为止,人们对他仍毁誉参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思想实际上是何种意思?一、权术与政治权术“权”,本来是指古代人称重行为。

“权”的特色是凭据不同的重量随时挪动秤锤以保持平衡,其后引申为揆情度理、因势制宜。

“术”,是方法、策略的意思。

权术主要是指一种因人因事而灵活运用的手段、计谋。

政治斗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核心问题是由何者掌控国家机器。

政治权术,“就是抓住和巩固权力,或获得并维持权位(君权)等政治目标而使用隐晦隐秘特色的手腕和谋略等”〔1〕。

政治权术为政治目的诞生并为其服务。

至此,政治权术具有明显的贬义。

行使政治权术者借助强大的运用应变之术,为实现自我利益或实现某种隐秘的动机。

二、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政治权术主要探讨的是统治术,为了获取和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政治谋略。

本研究使用比较分析方法,从获取政权前和获取政权后两个阶段分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

在《君主论》中,政治权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五、六、七、八、九章即新君主政权的获取权术,以及第十五章及之后的君主维持政权的内容中。

(一)获取政权是终极目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在于国家建设。

马基雅维利主义使得统治者或国家无视宗教的自主行为,获得了充分的正当性,体现出“国家理性”的理念。

马基雅维利论文: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刍议

马基雅维利论文: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刍议

马基雅维利论文: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刍议摘要马基雅维利,这个具有非常大争议的人物,像个迷摆在我们面前。

他的政治理论对近现代政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他的传世之作《君主论》却让其遭人非议,他被人称为“罪恶的导师”、“非道德主义者”。

但本人认为其政治思想并非是像他人所说的“不道德的思想”,而是出于祖国统一的需要,他的政治思想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政治道德尼可洛·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早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趋于没落的贵族之家。

他经历了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统治到梅迪奇家族独裁统治,再又回到共和国政府统治的过程,因此他有丰富的政治经验。

他分别研究和考察了各国国力强盛或衰落的原因,深感意大利国力单薄的原因在于内耗与外侮,从此致力于探讨统一祖国的方案。

《君主论》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也是他最主要的政治理论代表作。

在该书中,他以现实主义态度和纯经验的方法探讨政治问题。

一扫古希腊、中世纪政治理论所带有的伦理化和神学色彩,将政治问题界定为权力问题。

他围绕着如何统一意大利这个目标,着重论述了夺取权力和巩固权力的方法及权术。

正是这样一本肆无忌惮的谈论如何不择手段的运用权术去统治国家,在政治中玩弄各种阴谋诡计而不必要讲道德的书,让他成为一个最具有争议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对他也是贬多于褒,称他为“罪恶的导师”,并将政治上的阴谋诡计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但本人认为,马基雅维利只是明确的说出了一种政治现象,是将别人在政治上做了但没有说出来的说了出来。

他的政治思想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在阐述如何玩弄政治权术,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祖国的统一,所以他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者,他的政治思想理论也不存在道德不道德的问题。

一、君主论为什么说他首先是一个爱国者呢?这应当看他当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中世纪之末,意大利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已经比其他国家更为先进。

君主论中的人性与权术分析

君主论中的人性与权术分析

君主论中的人性与权术分析《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的经典著作,这部作品以其对政治现实的冷峻观察和对人性、权术的深刻剖析而闻名于世。

在书中,马基雅维利打破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想主义,以一种务实和现实的视角探讨了君主如何获取、维持和巩固权力。

人性在《君主论》中被马基雅维利视为复杂且多变的。

他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的,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权力是人的天性。

这种对人性的看法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的,与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强调的善良、正直和无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马基雅维利指出,人们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背叛和欺骗他人。

在政治舞台上,这种人性的弱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君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对他人的忠诚和善良抱有过高的期望。

同时,人性中还存在着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主要的情感。

恐惧可以使人们服从权威,而贪婪则会驱使人们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力。

君主可以利用人们的恐惧和贪婪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例如,通过展示强大的武力和严厉的惩罚来让臣民感到恐惧,从而保持对君主的服从;或者通过给予一定的利益和奖励来满足人们的贪婪,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和忠诚。

在权术方面,马基雅维利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争议性的观点。

他认为,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违背道德原则。

其中,“狮子与狐狸”的理论是其权术思想的核心之一。

君主应当像狮子一样勇猛,能够在必要时使用武力和暴力来镇压敌人;同时又要像狐狸一样狡猾,善于运用智谋和策略来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

马基雅维利还强调了君主需要具备果断和决策力。

在面对政治危机和决策时,不能犹豫不决,否则会错失良机,甚至导致权力的丧失。

果断的决策能够让君主在臣民中树立权威,同时也能够迅速解决问题,稳定局势。

此外,君主还需要善于运用政治阴谋和手段。

例如,通过制造内部矛盾来分化敌人,或者利用间谍和情报网络来掌握政治动态。

这些手段虽然在道德上可能受到质疑,但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却是君主维护权力的必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君主论》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权术思想,“非道德的政治观”是其核心内容,使政治学和神学、伦理学彻底分离。

本研究从获取政权和维护政权的角度,分析马基雅维利以德性、命运和必需为核心的政治之“恶”权术思想。

标签: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政治权术思想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把政治实质看作权力,将军队、人民、权术视为权力的工具,系统论述了政治权术思想。

《君主论》被贴上“一部告知掌权者如何捍卫政权的工具论”的标签,马基雅维利本人被认为是“邪恶的导师”,他的理论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表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些词语已成为邪恶的代名词。

至今为止,人们对他仍毁誉参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思想实际上是何种意思?一、权术与政治权术“权”,本来是指古代人称重行为。

“权”的特色是凭据不同的重量随时挪动秤锤以保持平衡,其后引申为揆情度理、因势制宜。

“术”,是方法、策略的意思。

权术主要是指一种因人因事而灵活运用的手段、计谋。

政治斗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核心问题是由何者掌控国家机器。

政治权术,“就是抓住和巩固权力,或获得并维持权位(君权)等政治目标而使用隐晦隐秘特色的手腕和谋略等”〔1〕。

政治权术为政治目的诞生并为其服务。

至此,政治权术具有明显的贬义。

行使政治权术者借助强大的运用应变之术,为实现自我利益或实现某种隐秘的动机。

二、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政治权术主要探讨的是统治术,为了获取和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政治谋略。

本研究使用比较分析方法,从获取政权前和获取政权后两个阶段分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

在《君主论》中,政治权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五、六、七、八、九章即新君主政权的获取权术,以及第十五章及之后的君主维持政权的内容中。

(一)获取政权是终极目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在于国家建设。

马基雅维利主义使得统治者或国家无视宗教的自主行为,获得了充分的正当性,体现出“国家理性”的理念。

统治权是国家的根本问题,而法律与军队只是统治权的基础。

君主的权力获取主要有两种,“君主国不是世袭就是新的。

”〔2〕在世袭君主制中,政权靠继承得来,因此为了保持政治权力,比在新的国家里困难小得多。

新的君主国又称为混合君主国,其政权获取是因为人们的帮助,从而成为一个国家的君主。

世袭君主只是要谨慎地维护现有制度,但新君主要保证其统治,必须有施政智慧的头脑来应对困难和挑战。

取得政权的途径有:通过自己军队和能力、依靠别人的军队和运气、通过邪恶方式等。

从百姓成为君主有两种方式:“一个人要依靠某种邪恶和卑劣的方式登上王位的宝座;或一个平民依靠民间同胞成为至高无上的君主。

”〔2〕西西里人阿加托克雷从卑贱地位上升成为锡拉库萨国王。

他屠杀平民,出卖朋友,缺乏信用,没有宗教信仰,虽是一个危险和残酷的人,但赢得统治权,也没有公民抗议他。

马基雅维利看到恶君主为夺取权力用尽各种卑劣手段最终获得成功,而一些善良的君主却被他们所信赖的大众的良好的意愿所毁灭。

他通过经验总结,美德未获救赎,邪恶也未获得惩罚反而强国固本。

“侵害活动应当一下干完,这样人们会少受伤害,恩德应当一点儿一点儿地赐予,这样人们能更好的品味赐予的味道。

”〔2〕以邪恶之道获取君权或者说妥善地使用残暴手段获取君权,是有必要的。

为达统治目的不择手段,但在做完损害行为之后施恩布惠,人民还会因品尝到恩惠的滋味而心存感激。

从新的君主获取手段可知,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目的就是保护和扩大权力本身,获取政权是国家根本问题。

因而他衡量政治的标准便是政治是否取得成功。

国家与君主首要及最终要遵循的戒律是,为实现强大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二)政治之“恶”是治国方略马基雅维利将政治手段之恶视为维持政权的一种治国方略。

他将“恶”作为国家的客观需要,颠覆了传统以伦理政治为基础的君主美德。

君主获取政权后,必须运用政治权术维持政权,必须有明智的远见,避免一些使自己亡国的恶性。

“他们为了成功既要依靠赤裸裸的强力,也要依靠技巧性的权术。

”〔3〕1.关于德性——重政绩轻道德一个国家若要继续,公民和统治者的德性必不可少,但统治者的德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德,是国家的基础。

统治者最大的善即是要维护政权,为了行善,必须能够作恶。

为应对局势,统治者可利用不合法律和违反道德的手腕,可以藐视宗教、道德和正义的限定,最终拯救和发展更大的美德来治理邪恶。

明哲君主的施政智谋在政治观上是非道德的。

在君主受赞扬或责难时,“如果没有这样的恶行,就很难拯救他的国家,故他不必为这些邪恶感到不安。

”〔2〕人们评价君主仅仅是依据其魄力和政绩,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手段,重政绩轻道德。

君主总是被认为是光荣的,并且受到每个人的颂赞,如果他能够征服和保持国家。

2.关于命运——需伪善赢爱戴统治者要面对命运的无情,我们的行为一半由命运支配,另一半留给自己主宰。

对统治者而言,德性有一种真实的权利来不择手段以达到征服命运的目的。

要主宰另一半命运,需运用技巧和诡计,需伪善赢爱戴。

一旦确立君主的伟大成绩就不必重视守信,但知道该如何运用技巧。

君主要善于伪装和掩饰,才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和爱戴。

君主可抛弃道德,大胆运用权谋,操纵全能的阴谋诡计。

“狮子避免不了掉入陷阱,狐狸抵抗不了豺狼。

是以,君主务必是一头狐狸能够意识到陷阱,同时又是一头狮子,惊骇豺狼。

”〔2〕因此,君主需兼具狮子般的强势和狐狸般的狡诈。

聪明的统治者只有伪善赢得爱戴,才能征服命运,维护政权。

3.关于必需——既指引又限定“必需”是指引德性不择手段的原则。

面对命运的险恶,统治者的德性在于依照“必需”的原则指引和采取各种手段;同时,“必需”也限定了统治者绝不可依照个人好恶行事,而应依照事实来做决策。

唯有此,方可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强大。

马基雅维利非常重视军队。

他在《君主论》第二十四章谈到意大利的君主丧失国家的原因。

“假如君主们没有这些污点,只须保持一支作战的部队,就不会丧失他们的国家。

”〔2〕如果君主的“信仰”对人们失却约束力量,则必须用武力说话,迫使百姓就范。

依靠君主的武力和能力保卫国家是最可靠最恒久的。

这是“必需”指引着君主的行动。

这个“必需”就是统治的需要。

君主要要避免两件事:贪婪无厌、侵夺人民财产和妇女。

“君主把要承担责任的事情授权别人处理,把布惠施恩的事情控制在手中。

”〔2〕君主可以使用各种手腕以达到目的,但要粉饰好,让人相信他是一个“集美德与智慧于一身的人”。

这是“必需”限定着君主的行动。

这个“必需”就是维护统治者形象的需要。

“他只为了一个单一的目的即政治权力,而对其他的目的都漠不关心。

”〔3〕马基雅维利并未否定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甚至并未将道德批判完全排除在君主治国方略之外,与其说他是不道德的,还不如说他是非道德的。

马基雅维利“非道德的政治观”是其政治权术观的主旨。

治国是终极目的,政治之“恶”是其治国方略。

三、对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思想的评价君主论从观察历史和现实中出发,从现实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政治规律,促进了近代政治学的发展。

下面将从理论基础、饱受争议的无道德的政治权术观以及《君主论》写作目的这三个方面来评价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思想。

(一)理论基础是人性的趋利避害基于人性的看法,君民关系,君主要争取民心,不要侵犯财产。

君主不可介入他人财产,“因为人们忘记他父亲的死亡比忘掉遗产的损失更快。

”马基雅维利认为基于人性使然,国家的政治权术依靠武力和法律,也只有强政府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

“人类,一般都是:忘恩负义、利令智昏;伪装者,逃避责任、追逐利益。

当你有利于他们的时候,他们说愿意为你流血,贡献自身财富、性命和自己的儿女,然则当这种需要真正到来之时,他们立即背弃了你。

”这不能说是性恶论的表现,因为更多的是体现一种人性的多变,是人性的一种趋利避害行为。

(二)区分政治与道德“《君主论》对伦理道德的讨论局限在国家利益范围之内,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研究目标,其政治追求的最高价值准则是实现意大利国家的独立与繁荣富强。

”〔4〕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体现了无需道德上的完美或者说没有把关注点落在道德上,他只需强大的国家的复兴。

《君主论》研究的内容不是伦理道德,也不是宗教神学,而是君主如何获取和巩固君权,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国家权力。

马基雅维利又把政治与道德区别开来,实现政治学的独立性,推动政治学由传统政治学转向近代政治学。

(三)马基雅维利推崇政治权术的目的马基雅维利推崇政治权术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统一意大利,目的在于民主国家的建立,而非为权力而权力的政客。

马基雅维利基于对现实和历史的线索出发,看到了法国和西班牙实现了国家统一,所以他也坚信意大利一定要由专制君主来统治。

“客观地说,尽管马氏政治权术思想在今天仍被质疑,但对当时的欧洲社会历史背景来讲,却与国家现实需要相一致,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5〕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符合国家渴望统一的要求。

马基雅维利一直被视为是政治阴谋家,是个竭力吹捧暴君的无耻之徒,但也被视为是满怀激情、斗志昂扬的政治家和爱国者。

“‘国家’在现代政治起到了作用,这是马基雅维利在政治转型的趋势中清楚地揭示了政治的作用。

”〔3〕一方面,萨拜因认为正是因为马基雅维利的论著而使得”国家”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强有力的制度,这是马基雅维利的洞见。

“一种认为政治上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政治家的机智或愚钝的哲学,注定是肤浅的。

”〔3〕另一方面,萨拜因也是这样评价马基雅维利思想的万能的君主形象的。

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是比较复杂的,既有超越任何其他政治家的洞见,也有其自身理论固有的缺陷。

〔参考文献〕〔1〕肖群忠.论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的关系〔J〕.齐鲁学刊,1996,(01):123-126.〔2〕〔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M〕.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张鼎良.探析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在政治学上的地位〔J〕.前言,2011,(14):23-26.〔5〕石若坤.马基雅维里政治权术思想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6,(03):123-138.〔责任编辑:孙玉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